2019高中地理刷题首选卷区域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概况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新课标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篇世界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1课时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演练

(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篇世界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1课时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跟踪演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篇世界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1课时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跟踪演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篇世界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1课时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跟踪演练的全部内容。
第二篇第二单元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8·天津模拟)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1~3题。
1.图中大陆可能是( D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北美大陆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非洲大陆2.图中四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不正确的是( C )A.a>c B.b〉dC.a〉b D.d>c3.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 B )A.d B.cC.b D.a解析:第1题,图中大陆北部有赤道穿过,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因此可能为南美大陆或非洲大陆。
第2题,该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因此同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海水温度高于西岸海水温度。
第3题,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上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形成热带沙漠气候.(2017·兰州一中高三月考)读经纬线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回答4~5题。
4.X、Y两地位于( C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5.位于Y地所在国的是( D )A.富士山B.大分水岭C.巴拿马运河D.硅谷解析:第4题,根据题目信息和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X、Y两地位于北半球太平洋两岸,C 正确.第5题,Y为美国,结合选择项可知,硅谷位于美国境内,D正确。
2019-2020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之陆地和海洋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之陆地和海洋☆选择题(请在下面的四个选项中将正确的答案选在括号里)读“亚洲地形剖面(沿30°N)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大洲地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平均海拔最高B.以平原为主C.甲地为华北平原D.地形类型多样2.若乙正处于两大洲分界线,则乙为( )A.霍尔木兹海峡B.土耳其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苏伊士运河3.图中阿拉伯半岛河流极少,其主要原因是( )A.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蒸发大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C.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高温少雨D.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伏旱严重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内陆湖。
湖面海拔约3821米,终年不冻。
湖泊周围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乌鲁族人至今还生活在由芦苇捆扎而成的漂浮岛上。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的的喀喀湖A.水体参与海陆间循环B.湖水不冻是受沿岸洋流影响C.湖面水位 7 月比 1 月高D.湖水经地表径流注入波波湖5.乌鲁族人选择生活在漂浮岛上的原因有①沿岸居住条件差②便于捕鱼③建岛原料充足④对外联系方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四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图”,回答下列各题。
6.甲、乙、丙、丁四大洲,判断正确的是A.甲—亚洲乙—欧洲丙—北美洲丁—非洲B.甲—北美洲乙—欧洲丙—亚洲丁—非洲C.甲—亚洲乙—欧洲丙—北美洲丁—南美洲D.甲—北美洲乙—南美洲丙—亚洲丁—非洲7.四个大洲中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B.乙平原广,纬度高,港口封冻期长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D.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卡普阿斯河(见图)发源于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交界处的巴都布罗克山脉的西部山岭,自东向西流,在坤甸西南的一大片沼泽三角洲处分为两条支流注入南海。
卡普阿斯河全长1 143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流域内地形以平原、沼泽为主,虽然降雨丰裕,但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较少,只在其干支流上修建了一些大坝工程,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都相当低。
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篇世界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1课时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课时作

第二篇第二单元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8·北京朝阳模拟)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B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2.北极航道是( A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解析:第1题,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经过印度洋,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第2题,从图中看,北极航道加强了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之间的联系。
(2018·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A )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南北走向4.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B )A.由南向北减少B.由西向东减少C.由北向南减少D.由东向西减少解析:第3题,从图中三个剖面图的经纬度可知,从南向北,海拔最高处的山脊所在的经度逐渐向东增大,因此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4题,结合经纬度可判读,该山脉为北欧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侧为西风的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因此降水由西向东减少。
(2018·邢台模拟)下图为90°经线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1板块为( B )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6.图中1、4板块交界处形成( B )A.喜马拉雅山B.安第斯山C.落基山D.阿尔卑斯山解析:根据世界六大板块划分可知,图中1为南极洲板块,2为印度洋板块,3为亚欧板块,4为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使陆地板块抬升形成南美洲西岸的安第斯山脉。
(2017·忻州一中等四校高三联考)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域地理第二篇世界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1课时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课时作业

第二篇第二单元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8·北京朝阳模拟)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B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2.北极航道是( A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解析:第1题,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经过印度洋,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第2题,从图中看,北极航道加强了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之间的联系。
(2018·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A )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南北走向4.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B )A.由南向北减少B.由西向东减少C.由北向南减少D.由东向西减少解析:第3题,从图中三个剖面图的经纬度可知,从南向北,海拔最高处的山脊所在的经度逐渐向东增大,因此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4题,结合经纬度可判读,该山脉为北欧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侧为西风的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因此降水由西向东减少。
(2018·邢台模拟)下图为90°经线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1板块为( B )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6.图中1、4板块交界处形成( B )A.喜马拉雅山B.安第斯山C.落基山D.阿尔卑斯山解析:根据世界六大板块划分可知,图中1为南极洲板块,2为印度洋板块,3为亚欧板块,4为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使陆地板块抬升形成南美洲西岸的安第斯山脉。
(2017·忻州一中等四校高三联考)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世界的陆地海洋附答案 (1)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一讲世界的陆地、海洋●闯关训练一、选择题1.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洲和大陆的区别和联系是否清楚。
大洲不仅包括大陆的全部,还包括大陆周围的岛屿,所以赤道虽未穿过亚洲大陆,但却穿过其周围的岛屿,也属于被赤道穿过的大洲。
答案:A2.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A.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C.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D.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解析:了解各大洲与北回归线的位置关系。
答案:C3.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是陆地B.南极地区是海洋C.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D.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极附近海陆分布状况,可以借助地球仪来判断。
答案:D4.读“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白令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多佛尔海峡④马六甲海峡B.①霍尔木兹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白令海峡④多佛尔海峡C.①多佛尔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霍尔木兹海峡④白令海峡D.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解析:从选项中的四个海峡来看,多佛尔海峡和白令海峡均处在连接南北水域的位置上,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均处在沟通东西海上交通的位置,而马六甲海峡的水域由西北斜向东南,特点明显。
答案:D5.下列各组海峡中,都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是①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③丹麦海峡、直布罗陀海峡④土耳其海峡、德雷克海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上述海峡中白令海峡、丹麦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德雷克海峡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
答案:C6.读四幅世界著名运河图。
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B.基尔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C.莱茵河—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D.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解析:此题考查世界著名运河的分布。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资料-17.2世界地理概况_图文

主要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 北美洲 、北非、西亚、南亚、 大洋洲 白色人种
等地
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亚洲东部等地 非洲南部 、大洋洲等地
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
①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和印度。
②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 中国 ,其次是 印度 。
点击下图进 入
都位于平原地区,纬度都较低,水源都充足。第(4)题, 从材料中可知“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发展”必然会导致制造业向S市周围地区转移,必然带动 周围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答案] (1)偏西(西南,西) 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 (2)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 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
(3)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 (4)降水的季节变化:
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 ②降水季节差异较大的,如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 亚洲东部 、b 亚洲 南 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2)人种分布:
降水少(500 mm以下)
夏季风从海洋吹 向陆地
受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气流下 沉;或受信风带 控制,风从陆地 吹向海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征 夏季 多雨
全年 少雨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特征
降水少(500
内陆
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
mm以下)
全年 少雨
降水多
中 大陆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夏季
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地理考试试卷——陆地和海洋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选择题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右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第1题。
1.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C.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D.麦哲伦海峡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出甲国位于南美洲东部,徐州产品需横渡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到达甲国。
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读图完成第2题。
2.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A.北美东岸与西欧C.北美东岸与西岸B.东亚与南亚D.西欧与南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分区的空间分布。
图示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为苏伊士运河,向西通过地中海可以到达西欧,向东通过红海、印度洋可以到达南亚。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
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
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3~4题。
3.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欧洲西部C.中国西北B.非洲南部D.马来群岛4.“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赤道无风带C.地转偏向力为零B.雨、烟受重力作用D.受人为因素干扰答案 3.D 4.A解析第3题,“没有季节之流转”,说明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说明基本无风且有雨。
则可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
欧洲西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非洲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中国西北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四季分明;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
第4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处低纬度,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大气对流运动强、水平运动很弱,基本无风但降雨多。
下图为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C.c地处于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6.流经e海域的洋流()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D.由高纬流向低纬答案 5.B 6.D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分布,判断该地区为南美洲,故结合纬度位置判断a为热带沙漠气候;b山脉为安第斯山脉,为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亚马孙河流域不在回归线上;d为巴拉那高原。
2015-2016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 世界地理 第1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课时作业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不正确的是( )A.①—岛屿 B.②—半岛C.③—海湾 D.④—海峡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南美洲 B.地处美洲大陆C.地处太平洋板块 D.东临太平洋1~2.【解析】第1题,①为古巴岛,②是加利福尼亚半岛,③是墨西哥湾,④是巴拿马运河。
第2题,甲地处北美洲、美洲大陆、美洲板块,东临大西洋。
【答案】 1.D 2.B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的地形主要为( )A.丘陵、山地 B.平原、洼地C.高原、冻土丘陵 D.高原、盆地4.该地区位于( )A.亚洲 B.北美洲C.非洲 D.欧洲3~4.【解析】第3题,图示地形的海拔近一半超过500米,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中也应有一部分超过200米,因而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第4题,图示地区的经度范围为东经110°至115°,纬度为北纬25°左右,结合七大洲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其位于亚洲。
【答案】 3.A 4.A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处是世界上多火山地震发生地区,其形成原因是( )A.处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B.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C.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处于大西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6.乙处海湾的形成是由于(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海浪的侵蚀作用C.冰川的侵蚀作用 D.风力的侵蚀作用5~6.【解析】第5题,甲为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生长边界上。
第6题,挪威峡湾地貌为冰川侵蚀地貌。
【答案】 5.B 6.C下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
据此回答7~8题。
7.上述四海峡中,属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 )A.①海峡 B.②海峡C.③海峡 D.④海峡8.上述四海峡中不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 )A.①海峡 B.②海峡C.③海峡 D.④海峡7~8.【解析】第7题,本题要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来判断海峡名称。
①是直布罗陀海峡,②是土耳其海峡,③是曼德海峡,④是霍尔木兹海峡,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4分)
【夯基础】
读下图,回答1~3题。
1.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这是因为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 ( )
A.1∶1 B.7∶3
C.3∶1 D.3∶2
答案 B
解析地球上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29%,即地球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7∶3。
故B项正确。
2.关于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大洲分布在最大的大洋的东岸
B.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不相邻
C.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是北冰洋
D.①大洲和③大洲之间是最大的大洋
答案 D
解析①大洲为亚洲,位于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太平洋位于①大洲(亚洲)和③大洲(北美洲)之间。
故D项正确。
3.图中各大洲中只濒临两大洋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⑦
C.②④⑥⑦ D.②③④⑦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①)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三大洋,从而排除A项。
北美洲(③)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三大洋,B、D两项可排除。
故C为符合题意的选项。
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示意图,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C.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D.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
答案 D
解析图中明显表明,全球陆地面积约为全球面积的30%;全球陆地约2/3的面积低于大陆平均海拔;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千米,而陆地平均高度约为1千米,大陆架的海水深度不超过200米。
5.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
答案 A
解析世界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而该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而最深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
读下图,回答第6题。
6.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不正确的是( )
A.①—岛屿 B.②—半岛
C.③—海湾 D.④—海峡
答案 D
解析①为古巴岛,②是下加利福尼亚半岛,③是墨西哥湾,④是巴拿马运河。
【强素能】
2016年7月13日,我国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载人潜水器7 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顺利返抵青岛。
至此,历时44天的“蛟龙”号圆满完成了本次海试任务,也标志着“蛟龙”号圆满完成中国大洋第37航次科考任务。
据此回答7~8题。
7.本次“蛟龙”号进行7 000米海试任务的马里亚纳海沟对应于下面海底地形图中的( )
A.甲部位 B.乙部位
C.丙部位 D.丁部位
答案 B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处为大陆坡,乙处为海沟,丙处为海盆,丁处为大洋中脊。
8.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图,此次“蛟龙”号进行海试任务的大洋应是其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从四大洋主体位置图显示的经纬度信息看,①为大西洋,②为太平洋,③为印度洋,④为北冰洋,“蛟龙”号是在太平洋进行海试任务。
海峡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此回答9~10题。
9.随着北极地区的冰层不断融化,未来“西北航线”有望实现通航。
此航线与a、b、c、d 海峡中有关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形状可以判断a、b、c、d四海峡分别是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土耳其海峡、马六甲海峡,靠近北冰洋、受北极冰层融化影响的海峡为白令海峡。
10.关于a、b、c、d海峡作为两大洲洲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a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B.只有a、b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C.只有a、b、c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D.a、b、c、d都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答案 C
解析除马六甲海峡(d)位于亚洲内部外,a、b、c海峡分别是亚洲与北美洲、南美洲与南极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读沿23°26′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第11题。
11.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答案 A
解析根据图中经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该大洲为南美洲,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图中数码①代表________板块,数码⑤代表________板块。
(4分)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
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板块。
(6分)
(3)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4分)
(4)据图预测:红海面积会不断________,地中海的面积会逐渐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5)图中A处与B处相比,地壳较稳定的是________处,并说明判断理由。
(8分)
答案(1)亚欧美洲(2)太平洋印度洋印度洋(3)亚欧印度洋(4)扩张(增大) 缩小板块的运动方向(5)A A处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B处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解析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确定其名称;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可解释海洋的扩张与缩小、喜马拉雅山的增高。
13.下图中甲、乙为世界某两大洲地形剖面图,丙图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甲、乙两幅剖面图对应的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指出两大洲地形特征的共同点并分析甲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6分)
(2)丙图中表示陆地的是________,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
指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异同点。
(8分)
(3)结合丙图,分析陆地随纬度的变化趋势。
(4分)
答案(1)北美洲'大洋洲'共同点:在东西方向上分为三大地形区,山地、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影响: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气候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的深入,使西岸气候狭长分布;东岸低缓的高原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A'B'相同点: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超过陆地面积;不同点:北半球陆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南半球陆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小。
(3)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增加,陆地面积比重增大,但北极地区为海洋;在南半球,随纬度的增加,陆地面积比重减少,但南极地区为陆地。
解析第(1)题,通过经度的分布,可以确定甲图为北美洲,乙图为大洋洲。
然后对比两图,分析共同点。
联系大气环流,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第(2)题,联系世界海陆的分布,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对比观察海陆分布的异同,注意南北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第(3)题,分南北半球,观察陆地面积的纬度变化,突出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海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