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悲剧神话的精神_孙菲菲

合集下载

浅谈古希腊神话对后世女性意识的影响

浅谈古希腊神话对后世女性意识的影响

浅谈古希腊神话对后世女性意识的影响浅谈古希腊神话对后世女性意识的影响古希腊神话是世界古典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在当时希腊部落中口头相传了几百年,后来在《荷马史诗》,赫希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发扬光大,后人又将它们整理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希腊神话可被视为一种原始文化结晶的真实,因而它真实地表现了原始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并为后人探索神秘的人类历史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材料。

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是人格化的神,这也就是“神人同形同性说”。

希腊神话中描绘的女性已经有了维护女性权利的实践。

古希腊神话反映了古希腊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被人们称为“荷马时代”的那段历史中的社会生活面貌,正是古希腊父权制统治大行其道的时期。

希腊神话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生活在以宙斯为绝对统治中心的男权社会里,被男性霸权压制,身不由己地扮演着男性为其设定的社会角色履行着男性赋予的神圣使命,在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中都从属于男性。

但是,其中也不乏追求自我幸福追求男女平等的一些英勇女性,她们为自己理解的幸福作出了离经叛道的选择,虽然结果并不如人意。

在奥林匹亚山的十二主神当中,女神占了半壁江山,处于从属地位的这些女神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进行了反抗。

赫拉,是宙斯的妻子与姐姐,掌管婚姻与生育,作为一个受万神和人爱戴和敬仰的天后,赫拉应该是集宠爱与权利于一身的代表,虽然她十分忠诚于她的爱情和家庭,并且美丽窈窕,但是她却无法约束自己的风流成性的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

她的高贵的外表下是一颗因丈夫肆意妄为而破碎的心,因此她由爱转恨。

但是在绝对夫权统治下赫拉没办法把自己对丈夫的恨表达出来,她就把对强者的恨转移到与之相关的弱者身上。

于是,我们看到这个高贵的天后成了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性,她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惩罚丈夫的情人。

论希腊悲剧精神起源“酒神精神”体现尼采的悲剧论的论文-英美文学论文

论希腊悲剧精神起源“酒神精神”体现尼采的悲剧论的论文-英美文学论文

论希腊悲剧精神起源——“酒神精神”体现尼采的悲剧论的论文英美文学论文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作品在他溘然长逝之后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尼采的浪漫主义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一个又一个鲜明的“超人”形象,去表现他内心世界的感情,抒发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精神自由”。

尼采早年受叔本华哲学思想和瓦格纳的音乐精神熏陶,这双重影响使他早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

并在这一时期提出了“生命意志”和“酒神精神”两个核心概念。

但作为一位转折时期的思想家,他主要以反叛传统西方文论的的姿态出现的。

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前提概念下,对希腊的悲剧起源精神进行重新估价与定位。

《悲剧的诞生》和“酒神精神”“酒神精神”作为生命意志的最高表现形态,其本质意义在于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悲剧的诞生》这本书里明确了这是重估一切价值的开山之作。

在这本书里,尼采明确提出“这本书的副标题:‘希腊文化与悲观主义’是一个不可含混的标题——这表示首要的就是说明希腊人如何排除悲观主义,如何克服悲观主义。

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悲剧就是个证明:这一点叔本华是错误的。

”这充分表明尼采的悲剧观绝不同于叔本华的悲剧人生观,在这里尼采借用“酒神精神”来说明希腊人刚健有为、肯定人生、肯定生命追求的强力的悲剧观。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系统讨论美学和文艺问题的著作,也是他全部美学和文艺学的基点。

尼采创造性的发挥了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古希腊文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并阐释了艺术的起源、功能及对个体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

提出了“酒神精神”、“日神精神”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悲剧的诞生与衰落。

“酒神”是古希腊神话中狄奥尼索斯,他是葡萄酒狂饮之神,是丰收享乐、尽情放纵的象征,是生命丰盈的化身。

“酒神精神”是相对于“日神精神”所提出来的,与之“日神精神”所代表的预示生命和希望光明的灿烂梦幻世界相对立,它所代表的是一个醉狂的世界,它使人们沉浸于酩酊大醉后的狂歌曼舞,并在这狂欢与放纵中与世界融为一体。

《故事新编》的古希腊神话悲剧意识解读

《故事新编》的古希腊神话悲剧意识解读

《故事新编》的古希腊神话悲剧意识解读《故事新编》中的古希腊神话呈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

其一,故事中的人物生活在神与人、命运与自由、爱与死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中,深受悲惨命运的摆弄。

比如,提塞斯为了拯救父亲而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伊卡洛斯因为遵从父亲的指示而坠入大海,欧律狄刻和伊底癸斯为了为自己的子女报仇而不惜杀死自己的亲人,这些都展现出人与命运的冲突和无奈。

其二,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导致悲剧结局,展现出人类的弱点和悲观的人生观。

比如,潘多拉打开了希望之盒,释放出了所有的灾难和痛苦,阿基里斯因为自己的傲慢而被击败,大众在审判谁是最美时出现了无尽的争吵和矛盾,这些都表明了人类的脆弱和自私。

其三,故事中的人物常常通过死亡来解脱痛苦,展现出对命运的绝望和对死亡的渴望。

比如,奥德修斯在回家的路上经历种种艰辛和磨难,众神丝毫没有给他减轻困难的机会,只有死亡才能给他一个解脱。

在这些故事中,死亡成为悲剧结局的必然,也成为了对现实的逃避。

综上所述,故事中的古希腊神话体现出悲剧意识,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冲突、人性的弱点和对命运的绝望,反映了古希腊人生观和文化价值观。

论古希腊的悲剧精神

论古希腊的悲剧精神

纵观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大团圆式的优美结构充满了读者的视野,无论是包公戏中的善恶、忠奸分明,还是戏剧中的窦蛾恨终得雪怨总得偿,都充斥着农耕文明下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式的因果循环和“善恶有报”的理想和期待,尽管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对人生进行思考的悲剧意识的萌芽,但总体上还是被包裹在“大团圆”的外壳之下。

在西方悲剧理论真正渗入中国的创作之后,真正有意识的悲剧创作才成为可能,若干具有悲剧性宏大结构和巨大魅力的文学作品才开始走进人们的阅读视野。

与此同时一些悲剧性的文学作品也开始呈现出了它们独特的由痛到快,先痛后快的巨大吸引力,使得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再囿于特定文学视角,而更多的渗透了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对具体的悲剧性文学作品的深层解读。

一、古希腊悲剧精神形成溯源对于古希腊式悲剧精神的诞生根源和产生土壤,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去探寻。

古希腊人生活在海洋流域,浩淼无边的茫茫大海中“没有彼岸”和看不到彼岸,或者说无法回归的渔猎生活的现实造就了古希腊人的海洋文明。

在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历史条件下,古希腊人创造了悲剧历史发展中的三种悲剧类型:由于无法挽回和无法改变的神定的因素或者主体的“小过失造成大悲剧”的命运悲剧、由于人物自身性格原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性格决定命运”的性格悲剧、以及由于人本身的降生是无来由的和人的生存环境是人所无法选择的所造成的生存悲剧。

悲剧最早来自于酒神狄奥尼索斯崇拜的祭祀活动,而酒神崇拜涉及到生命周而复始的循环:出生,死亡。

再生。

这本身就是人类渴求生存,抗拒死亡的意志表现。

是人类对于生存状态的抗争,是人类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肯定和终极关怀。

这种悲剧精神渗透在古希腊人的文学创作中,由此出现了众多的悲剧作家。

这些悲剧作家以他们的悲剧意识和人性关怀创作了一系列隽永深刻的悲剧作品,尤其以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为代表。

悲剧的本质是矛盾冲突,没有了矛盾冲突。

悲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特征

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特征

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特征古希腊悲剧是西方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古希腊神话,深受古希腊文化和哲学的影响。

1. 命运和宿命论: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强调人类存在的宿命和命运的不可逃避性。

悲剧英雄通常是被神明或命运所压制的人物,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注定要面对悲惨的结局。

这种宿命论观念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人类存在的无奈和无力的认识。

悲剧中的英雄们常常努力抗争,但最终被命运所击败,这样的结局揭示了人类的局限性和无法逃避的命运之力。

2. 悲剧英雄的崇高性:古希腊悲剧通常以英雄人物为主角,这些英雄具有超凡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标准。

他们通常是伟大的国王、勇猛的将领或智慧的哲学家。

悲剧英雄在面对命运的挑战时展现出坚定、勇敢和无畏的品质,他们的崇高性格使得观众对他们产生共鸣和敬意。

这些英雄的高尚品质和伟大行为激励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的高度。

3. 悲剧的冲突和矛盾:古希腊悲剧中存在着丰富的冲突和矛盾。

这些冲突可以是个人与命运的对抗、个人与社会的对抗、个人与伦理标准的对抗等。

悲剧英雄常常陷入道德困境和自我挣扎中,他们的选择和行动常常带有矛盾性,这使得悲剧更加引人入胜。

这种冲突和矛盾的存在使得悲剧更具复杂性和深度,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4. 悲剧的悲凉和悲伤:古希腊悲剧强调悲剧英雄的悲凉和悲伤。

无论是英雄的命运、社会的不公正还是人性的脆弱,悲剧都展现了人类存在的苦难和无奈。

观众通过悲剧感受到了生活的困境和人类的悲苦,这种悲凉和悲伤成为了古希腊悲剧美学的重要元素。

悲剧中的悲伤和悲凉情绪触动了观众的内心,引发了对生命和人类经验的深思。

5. 悲剧的宽恕和救赎:尽管古希腊悲剧强调了人类存在的无奈和命运的不可逃避性,但它也强调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命运和宿命论: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要角色往往受到命运的支配,无法逃脱自己注定的命运。

这种宿命论观念暗示了人类对于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无法改变的现实。

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神话解读

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神话解读

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神话解读
李艳;黄瑛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从埃斯库罗斯到索福克勒斯再到欧里庇得斯,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通过剧中主人公的命运表达了古希腊人对人生悲剧发生的原因及解脱途径的探索,其中“命运”的不可抗拒性逐渐淡化和人的“自我”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这种精神深刻地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于周围环境与自我奋斗愿望冲突下的思考,反映了希腊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人与自我本性的斗争与冲突的讨论。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李艳;黄瑛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泸州医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论古希腊悲剧神话的精神 [J], 孙菲菲;李春花
2.彝族精神文化的远离式回归r——《图案的原始》的"神话—原型"批评解读 [J], 王潇
3.彝族精神文化的远离式回归——《图案的原始》的“神话—原型”批评解读 [J], 王潇;
4.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神话解读 [J], 李艳;黄瑛
5.《海边的卡夫卡》中古希腊神话与现代性精神解读 [J], 黄亚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问向灵魂的深处—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及其演变的美学思考

问向灵魂的深处—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及其演变的美学思考

问向灵魂的深处—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及其演变的美学思考在古代希腊悲剧中,探索人类命运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古希腊悲剧家们通过深入灵魂的深处,以及对宇宙的认知,来解释人类的存在和命运,并逐渐演变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思路。

本文将通过剖析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及其演变,以及举出几个例子来阐释这一思路。

1.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在古希腊悲剧中,最主要的命运观念是宿命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生的命运是由神明预定的,人类只能被动地接受。

因此,戏剧中的主人公往往被迫面对命运的安排,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改变,终究注定是无法逃避的。

这种观念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比如厄瑞什忒俄斯被深爱着的伊俄那美伦母亲所害,以奥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等等。

另外一种命运观念则是自由意志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观念在悲剧中也得到了反映,比如奥狄浦斯为了找出杀害国王的凶手,不断地追问自己的过去,最终发现了自己曾经杀害了自己的亲父亲母,手里沾满了父母的鲜血。

这两种命运观念的并立在古希腊悲剧中十分显著,悲剧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不断为我们揭示着人类的存在和命运。

2. 古希腊悲剧的美学思路古希腊悲剧家们认为,人类的命运和宇宙的运行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引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思路。

这种思路认为,宇宙是有序的,而人类的存在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在这个宇宙中无论任何人类的存在,都无法改变宇宙自身的存在。

例如,在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中,主人公安提戈涅被迫执行灵魂的义务,不过这款游戏的很多人由此学到了什么,就是无论是什么命运,都是自己的控制,人们可以自主的选择。

3. 例子一:《奥狄浦斯王》和宿命论《奥狄浦斯王》是一部代表性的悲剧作品,它充分展现了希腊文化中的宿命论。

剧中的主人公奥狄浦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生母,杀了自己的生父。

最终,他意识到了这个真相,体现了宿命论对人类命运的不可避免性。

浅析希腊神话巾女性悲剧硇本质

浅析希腊神话巾女性悲剧硇本质

科技信息.人文社科浅析希腊神话巾女性悲剧硇本质浙江师范大学孔方谊[摘要]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放出熠熠光芒并不断影响着西方的社会文化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希腊神话生动地表达了许多人类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反映了人性之中所无可逃避的种种的现象,讲述亘古不变的话题。

如战争与和平,英勇与懦弱,爱情与阴谋,美德与奸诈,忠诚与背叛等。

本文通过分析其中的女神的悲剧事例,即她们所遭受的爱情悲剧,婚姻悲剧和母性悲剧来解剖其中折射出来的现实社会中女性悲剧的实质。

[关键词]希腊神话女性悲剧爱情悲剧婚姻悲剧母性悲剧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放出熠熠光芒并不断影响着西方的社会文化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在众多的神话传说中,希腊神话有着迥异于其它民族神话的特点。

希腊神话谱系清晰,故事复杂,情节曲折。

人物形象鲜明,其中生动地表达了许多人类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反应人性之中所无可逃避的种种的景象,讲述亘古不变的话题。

如战争与和平,英勇与懦弱,爱情与阴谋,美德与奸诈,忠诚与背叛等。

希腊神话主要讲述的是一群居在奥林匹亚圣山上的半人半神,他们穿梭来往于圣山和人间,与世俗的人们自由和睦相处。

众神呈现出与人所共有的品性,人性化的特点十分明显。

而世俗间的英雄人物也同样成为神话故事的主角,是因为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大都有神的血脉,是神和人共同的后代。

这些神祗和英雄人物从事的是人间的活动,表现出人类的喜怒哀乐善恶憎。

希腊神话中的众神的活动集中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9世纪时期的社会关系,恰如其分地反映人类早期起源时期发展的过程。

古希腊神话对女神的描述一方面基于普通女性,这些女神拥有普通女性所具有的共性,而另一方面她们又不同于普通女性,拥有一般女性所达不到的非凡能力,毕竟她们是“神”而不是“人”。

对女性形象着墨的多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重视程度。

希腊神话故事中所描写的各个不同层次的女神的故事其实就恰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生活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古希腊悲剧神话的精神孙菲菲李春花(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重庆 400715)[摘 要]古希腊是人类自由思想的发源地之一,在古希腊悲剧中,自由表现为一种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通过人的勇敢来与命运抗争,从中体现出一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英雄精神,达到超越世俗生活的精神自由境界。

 [关键词]道德;古希腊;神话 Abstract: The ancient Greece is one of the source that the mankind thought freely, so in the tragedy of the ancient Greece, freedom has been demonstrated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beings and the God. Through the fight among the braveness of mankind and their own destinies, a hero spirit has been given birth by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a certain kind of romantic doctrine and realism. By that combination ,humankind has attained the free state of spirit of surmount the customs life. Key word: Freedom; Morals; Ancient Greece Myth 由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基本欲望、基本目的。

人类活动就是要满足自由的需要,实现自由欲望、达到自由的目的。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自由主要是指的意志自由,是无外在强制能按自己的意志活动。

自由和道德联系, 首先使人想到的, 无疑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中, 遵守道德法则, 就意味着获得某种程度的自由, 这是具有正常意识的人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中都能获得的一种基本生活经验, 这种自由展示了道德的他律性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规范功能。

中西方伦理史上,许多伦理学家都主张人有意志自由,可以进行道德选择,然而西方主要侧重于自由的本性,如何获得政治自由;中国传统的自由则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个人的道德自由,人的去恶从善的能力上。

西方的哲学开始于公元前六世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约14厘米。

正中下方画有一长方形黑框,框内绘有两个爬行动物。

有人认为它是一幅“狩猎图”,有人认为是“丧舞图”,有认为是表现“祭祀舞蹈”场面的。

宋兆麟在《室内地画与丧迁风俗——大地湾地画考释》里也认为,“家庭之祭和父系说法是较合乎事实的”。

 大地湾仰韶晚期房址F901中出土的一组陶质量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量器。

还有几件骨匕形器上的等距刻度,都是最早度量衡的实物佐证。

它们将我国度量衡实物史提前了近4000年。

这套古量器主要有条形盘、铲形抄、箕形抄、四把深腹罐等。

其中条形盘的容积约为264.3立方厘米、铲形抄的容积约为2650.7立方厘米、箕形抄的容积约为528.4立方厘米、四把深腹罐的容积约为26082.1立方厘米。

这套古量器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分配制度和度量衡史等,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3.3大地湾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房屋遗存为史前建筑及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增添了宝贵的资料。

 大地湾遗址中的大量房址类型多样、变化复杂,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发展序列,可谓一部史前建筑的发展史。

其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平面形状、规模结构、居住面、房址以及建造方法等方面。

通过研究发现它们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建筑特点:平面形状以近方形和长方形为主,布局讲究中轴对称,门和灶址沿中轴线布列,柱洞左右对称,结构上以室内大柱和边墙柱组成支撑屋顶的整体构架,墙体主要承担封闭、隔断作用,这些特点在大地湾第四期大型房址F405、F901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并有进一步的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上述特点构成了后世中国传统建筑、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这是仰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房址的分类与功能研究使我们明确了大中小不同房址的功能,既有公共建筑与生活居室的区别,又有首领住室、家族长、一般成员住室的不同用途,说明当时已以有了明显的等级区别。

 大地湾仰韶早期阶段的房屋建筑中,多见有红色颜料涂抹在草泥居住面上的室内装饰手法,灶坑、门道间设有助燃设施通风孔道,这都是其它同类遗址中较少见的。

还有在仰韶早期房屋中,已较多地出现室内窖藏设施,这是私有财物贮存的场所,也是私有制产生的表现之一。

 大地湾仰韶晚期,已以开始较为普遍地采用地面建筑,使人们从阴冷潮湿的穴居中解脱出来。

它采用的“木骨泥墙体”建筑和大型“宫殿式”屋顶构造,可视为我国最早的一种土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

如F405和F901大型宫殿式房屋遗迹复原的话,可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女神庙(距今5000年左右)相提并论,也可与河南偃师二里头商初宫殿建筑相媲美。

 大地湾仰韶晚期的房屋建筑中,较普遍地采用料礓石为原料的混凝土铺设地面(即常说的白灰面)和粉饰墙壁。

这种混凝土交结材料,经反弹仪强力测验,其强硬度相当于今天的100#矾土水泥。

它将过去人们认识到的龙山、齐家文化中才有的“白灰面房屋”建筑史提前了近千年。

李最雄在《关于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房屋地面建筑材料及其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称其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另外,大地湾几座大型房屋居住面下,均见铺设有不同厚度的防潮层。

防潮层中所采用的一种混合物,为当时人工加工而成的料礓石质地轻质管、块等颗粒,即相当于今天建筑材料中常用的“轻骨料”。

这说明轻骨料的制造和使用,早在距今5000年前就已经使用于房屋建筑了。

 3.4大地湾遗址中各种动物化石及骨骼的发现,对研究史前经济生活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的变迁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狩猎是史前人类获取肉食、满足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在大地湾一期出土的一些动物化石和骨骼中,通过对14856件哺乳动物骨骼进行鉴定中发现,鹿科动物占48%,这说明当时人们猎取的主要以较温顺的鹿科动物为主,各期骨器的主要原料同样是鹿科动物,如二期骨器中鹿科动物占75%,其它动物有马、牛、猪科等,而食肉类动物仅占2%。

但是大地湾四期鹿科动物标本量比二、三期少,这已显示出狩猎呈下降趋势。

猪科动物是大地湾哺乳动物骨骼中第二大类,总数达5677件,一期标本最少,仅有156件,四期标本最多达1999件,说明养猪业日渐发达。

动物鉴定结果表明史前动物种类繁多,物种的丰富度较高,鉴定结果仅哺乳动物就有7目5科28个属种,此外还有软体动物,爬行类和鸟类。

令人惊讶的是,在哺乳动物中,红白鼯鼠、苏门犀、苏门羚是目前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历史上极少越过秦岭,考古发现中苏门犀曾出土于浙江河姆渡和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而它们却奇迹般地生活在数千年前的大地湾。

这一事实也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当时甘肃的生活环境与亚热带地区极其相似,气候比现在温暖而湿润,适宜于这些热带动物生长、生存。

当时还生长着猕猴,熊、虎、豹、象以及大量的鹿科动物,这些动物均生活在森林草原的环境之中。

与今日干旱少林少雨的大地湾相比,生态环境在几千年间发生了难以想象的沧桑巨变。

即使在史前时期,自然生态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苏门犀仅见于一期,虎、豹、象、猕猴仅存在于二期,动物种属数目不断减少,除猪科以外的动物骨骼总数四期比二期减少了一半,这一切均显示出生态环境在史前也呈现出不断恶化之势,我们注意到与这种变化同步的是农业的发展、聚落的扩张以及人口的成倍增加,大地湾五期文化的衰落可能与四期的过度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在开发大自然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仍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黄其煦.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物.农业考古.1983.1. [2]胡政平.秦安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甘肃社会科学.1999.2. [3]李文杰,朗树德.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制陶工艺研究.考古与文物.1996.2. [4]汪国富.秦安大地湾遗址.丝绸之路.1996.1. 作者简介:刘彩旺,女,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方向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5-9-1 207的希腊,个人自由在一切的时期里始终是处于一种冲突或不安的妥协状态。

因个人对城邦的责任使个人自由大有不同。

 古希腊神话通过诸神的追求、享乐, 流露出鲜明的个人意识, 展示了人的个体性存在和生命的个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透过这些鲜活的艺术形象, 我们不仅能够把握希腊民族丰满而活泼的心灵感觉, 而且可以窥视到他们在追求生活、在与命运抗衡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完整的人性和最浪漫奔放的自由精神, 特别是与命运的抗争的主题已成为希腊神话自由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点。

这即是说, 希腊人是从抗争开始走向自由之路的, 而且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历程。

这种抗争一开始“主要是对外在的束缚”, “当人感到内部机体对人的束缚时, 又开始了对自己的抗争。

”“与外在事物的抗争, 自由精神主要凝聚为一种知识的力量; 与自己的肉体斗争, 自由精神主要表现为一种意志力量。

”[1] 这种自由精神在古希腊神话里最早从两个层面上得到了充分而集中的表现。

一个是与外在抗争的层面, 即冲破外在束缚, 其基点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个体生命存在的方式去寻求自由, 因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贯穿在整个古希腊神话的演变和发展之中, 而且经历了从对自然的抗争到对专制暴君的抗争的发展历程。

它通过一系列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 展现了这种对外抗争的丰富内涵, 主要体现出希腊民族的自我追求、自我肯定、自尊自爱、注重名誉、崇拜英雄主义等独特的自由精神。

这种自由精神与当时的社会政治——贵族式民主政治融为一体, 衍生出西方最早的自由民主思想的萌芽。

这种自由精神展示的是知识的力量, 而且是在与外在的抗争中凝聚而成的。

另一个是与内在抗争的层面, 即冲破内部机体对人的束缚, 它源自内心的痛苦和冲突, 追求的乃是使灵魂摆脱肉体束缚的自由。

与自己的肉体斗争所表现的自由精神, 主要凝聚为一种意志力量, 这一点在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的悲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古希腊人酷爱自由, 总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和不可逆转的力量, 它控制着人的命运, 给人带来痛苦,这就是神谕。

古希腊神话处处暗示着神谕的威力, 是一部记载种种神谕及其实现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