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中间调的网点扩大
网点增大和相对反差的控制原理与方法研究_王雪芳

表 2 不同阶调网点增大值
设定网点值 (% )
10
20
30
40
50
网点增大值 (% )
7. 3 10. 2 12. 1 13. 9 15
印刷品上网点值 (% ) 17. 3 30. 2 42. 1 53. 9
65
60 11. 7 71. 7
70 10. 1 80. 1
80 7. 8 87. 8
90 5. 4 95. 4 # 79#
[中图分类号 ] TS807
[ 文献标识码 ] A
印刷质量控制的标准化在国 内的颁布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 相关的印刷品质量标准已形成较完整 的体系, 但标准的实施都因多方面原因进展缓慢, 其 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刷从业人员中仅有百分之几的 少数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而印刷科班出身的人员 更是少之又少。因此, 对印刷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和基本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使之易于学习掌握, 具 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实地密度、网点增 大、相对反差和灰平衡是印刷质量控制中几个较为 重要的控制参数, 本文主要研究网点增大和相对反 差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通过图表、简单的数学公式将 复杂深奥的理论简单化。 1 网点增大的控制原理与方法
y= ( 1+ x) c 式中: y为任意加网线数的网点增大值, x为表 3 中的增减值, c为 60l / cm 时的网点增大值。 2 相对反差的控制原理与方法 相对反差值是指实地密度与网目调积分密度之 差同实地密度的比值, 又称 K值, 用以确定打样和印 刷的标准给墨量。[ 4] 网目调指 60% ~ 80% 网点面积, 常用 75% 网点面积。选择 75% 网点面积处测 试 K 值部位的原因是: 原版上 75% 网点积分密度为 0. 6 ( 减去片基的密度 ) , 正好是 50% 网点积分密度 0. 3 (减去了片基的密度 )的两倍, 便于计算, 虽然取高于 或低于 75% 网点面积也可以, 但计算容易产生误差。 三个原色版在 75% 网点面积处都有色调, 黑版也介 入, 色调变化丰富敏感, 无论哪种形状的网 点, 印刷 后网点均会产生搭角, 色调跳跃部位已过; 75% 面积 处各色叠加后的密度在 0. 6~ 0. 9, 易于视觉判断。 K 值的取值范围在 0~ 1之间, 是直接控制中间 调至暗调的指标, 实际上影响整个色调 的复制。一
网点扩大

4.油墨对网点增大的影响
在所有影响网点增大的因素中.油墨的影响最重要、 墨层越厚意味着网点增大越严重。
图 5 、为各种影 响对网点增大 的影响因素 ( 以 百分比表示影 响程度)。
油墨经过印版与橡皮布的挤压,再经过橡皮布与纸张的 挤压后形成的墨层很薄。油墨的色强度取决于油墨中的 颜料.如果油墨着色力高,印刷的墨层就薄,如此可获 得理想的色彩。 油墨的黏着力也十分重要。油墨黏性越高,网点增大 就越小。但如果黏性过高.其程度超过纸张强度时,就 会发生纸张拉毛现象.甚至会使纸张撕裂。 黏度主要取决于凡立水和颜料。温度和水也会影响黏 度。温度低,油墨的黏度就高.网点增大程度也低;温 度高,油墨黏度就低.网点增大程度就高。胶印中,水 的供给速度对油墨黏度和网点增大会有影响。油墨吸收 水分后,黏度会减小,黏性会降低.影响网点增大。水 太多,油墨黏性就降低,网点增大程度就增加,因此还 会产生叠印的问题,反之,如果缺水,油墨黏性增加, 纸张拉毛问题就会发生。
印刷品网点扩大因素
印刷品最基本的单元是网点.网点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 印刷品的质量,造成网点增大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 是与印刷过程无关的因素.二是与印刷过程有关的因素。 与印刷过程无关的因素: 与印刷无关的因素不会导致最后的印刷产品产生问题, 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效果是可以预测的。 在与网点增大的相关问题中,采用测量的方式判断网 点增大是否符合标准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 果测量结果与视觉效果大相径庭,那么应该首先确定测 控条的精确性.不过这一步是针对胶片型测控条而言的。
出现两次阶调搭接,分别是在30%和70%。 圆形网点的网点增大比较严重。比如新闻纸印刷时采 用圆形网点。椭圆形网点则使用在原稿对中间调的网点增 大感觉明显时。一旦胶片确定,印刷的影响就不大了。但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滑移的影响,不同的网点形状印刷效果 也是不同的。 5.调频或调幅加网的影响 调频和调幅加网对网点增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1)阶调转移特性调频加网的控制要点在于对阶调转移 差异的校正。调频网点比调幅网扩大率高,在制版或出片 时网点变化更明显,最终成品中的网点增大也会更大。在 采用正片时,中间调的网点增大l0%~15%,甚至更大。 不过这也与调频网点形状和大小相关。尽管网点增大更大, 实际测试证明阶调值的变化受墨层厚度的影响不大,即使 墨层厚度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中间调的
制版中如何控制网点扩大

制版中如何控制网点扩大在彩色印刷过程中,最终的网点百分比往往比分色胶片的网点百分比大,通常称之为网点扩大。
网点扩大对产品的色彩及层次产生极大影响,在印刷条件固定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网点形状和线数,在进行分色设定和晒版时,充分考虑原稿状况(如阶调的长短和色彩的平衡)及分色后工序的网点变化,进行正确的补偿,才可获得满意的复制品。
网点形状很多,但电子分色机分色和彩色桌面系统分色常用的点型有方形、圆形和链形。
网点形状在打样(或印刷)过程中的阶调增大值各有不同,说明网点周长越长,网点扩大越大;周长越小,扩张减小。
相同量的油墨铺展到承印物上,铺展面积越小,网点扩大越小。
方型网点在50%处网点扩大至圆型网点搭接,网点扩大最大,在78%以下,网点扩张最小,但不利于表现中暗调,大于78%的圆网点最易吸墨。
而反圆型网点(理解为圆型网点叠印后空白部分的形状)周长最长,在22%处形成搭接,网点扩大最大。
表现小网点时网点扩大较大,有利于表现中、暗调层次。
分色时使用反圆与圆形网,挂网输出标准灰阶尺,反圆网点高光压缩,中暗调表现好。
印刷中,高光区(即小网点部分)由于印刷压力的改变或晒版曝光量过多,造成高光区易着墨(即小网点的丢失),小网点要实,黑度要高,晒版暴光要正确,印刷压力要调整好,小网点拥有良好的墨性,将大大提高印品表现具有极高光的原高能力,减少高光区的层次损失。
网点搭接时应与原稿的调性相符合,网点扩大尽可能小。
暗调区80%- 97%的网点不应过早、过多吸墨、保证油墨的转移过程中的转移率,控制网点扩大。
应用调频网等技术,使网点尽量达到理想网点的标准。
四色印刷品的加网线数,是根据印刷品所用纸张的表面性能而定,铜版纸加网线数可高一些,胶版纸则加网线数低一些。
细网线比粗网线的网点增大值大许多,它比不同网点开头带来的增大值更为明显,调频网点增大值比调幅大,应注意选择使用。
网点增大值为印刷品上阶调值减去分色片上相应的阶调值,在制版分色和晒版时进行正确的补偿,是能够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
网点扩大

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意义网点是印刷复制的基础,是色彩表达的基础,决定着印刷质量和产品细节。
自数字化电子原稿由RIP加网诞生网点后,经晒版、印刷到纸张,网点一直处于传递变化之中,这些扩大、缩小的变化影响着层次、色彩、清晰度再现,控制彩色印刷品图像质量的问题归结于网点传递还原的问题,只有控制好网点扩大,配合较好的实地密度和反差,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色彩转移控制即灰平衡的再现。
因此,做好网点转移过程中的扩大情况监控,针对不同颜色、线数、网点形状找出网点扩大规律,演绎出相应的补偿数据,建立具体的模板,指导工厂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生产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网点扩大的控制关乎于印刷品质量控制,对于不同类型的印刷产品,其产品质量控制分为不同的标准和体系,对于商业印刷来讲主要要求印品色相和网点还原的完美性,但是对于印刷工业产品而言不但要有商业印刷的质量特性,还要体现工业化印刷品的质量特性,即单批产品和每批产品网点、实地密度、色相及质量控制的高度一致性。
目前传统印刷企业对印刷产品质量的控制主要依靠人工检测但因人为因素的差别和不稳定性,要做到稳定的质量控制难度很大。
印刷品质量控制的过程实质上是印刷品质量检测的过程,印刷品质量检测从完全依靠主观检测到基于一些理论的客观检测,从离线检测到在线检测的发展阶段。
印刷品在线检测系统是基于机器视觉、图像处理并适合高速印刷的全自动的检测方法。
运用机器视觉技术与运动控制、网络通讯结合的彩色印品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一、国内情况综述:国内研究处在理论分析、实验室研究阶段,一般就针对特定的产品或者测试条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检测印刷品的目的,另外就是对检测技术中的一些模块进行分析处理,基本没有同时对图像处理和印刷质量这两大块进行系统分析,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
二、国外情况综述国外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海德堡、曼罗兰、三菱等一批先进的业内厂商都开发出了各自的在线检测系统,目前比较先进的在线检测装置有:1.三菱重工的色彩控制系统CCS,采用分光光度计,但扫描的是印刷品上特殊的色彩条,该系统可横向、纵向两个方向自动调节主要颜色的设定,并在智能印刷检测器上显示出颜色控制情况。
胶印网点扩大测算与分析

三 、网 点 扩 大 控制 标 准
我 国 出版 印 刷 行业 标 准 C Y / T 5 — 1 9 9 9《 平 版 印 刷 品质 量 要 求 及 检 验 方 法 》 规 定 的 网 点 扩 大 标
二 、印刷中的网点扩大 及其规律
网 点扩 大是 印刷 过程 中必 然 发生 的现 象 ,也 是 必须 要加 以控 制 的环 节 。为 了弥 补和 控制 印刷 中 的网 点扩 大 ,需 要在 制版 环 节
形无 法 避 免 ,常 见 的 网点变 形 的
种 类 主 要 有 网 点扩 大 、网 点缩 小 、 滑 移 、重 影 和 起 毛 。 表 1 形 象地 说
复 制 过 程 中 , 网 点 大 小 变 化 的 规
扩 大越 厉 害 。这 也 是实 践 中胶 印
精 细 产 品通 常 只 将 加 网 线 数 最 高
1 0 %  ̄2 0 % ,一 般 印刷 品 5 0 % 网 点 扩
是 线 数 相 同 、 大 小 不 同 的 网
点 , 中 间调 ( 4 O % ~6 0 % ) 的 网 点
大值 为 l O % ~2 5 % 。这个 标准 与欧 洲 国家 适用 的标 准 有所 不 同,德 国F O G R A F N 艺研 究协会制定 的网点
是 中 间 调 的 代 表 ,控 制 好 了5 0 % 的
网点扩 大 值就 能控 制好 整 个版面 的刚 点扩 大 。欧洲 标准 对精 细 印
刷 品 网 点 扩 大 的 下 限 降 低 了 两 个
百分 点 , 同时 黑版 网 点扩 大 的上
电子 网 点 C T P : I : 艺
印版 网 点
律如 图2 所 示, 图中横 坐标为预 设
网点扩大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网点扩大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王辉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14)004
【摘要】在印刷中,总会发生网点扩大,但扩大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质量问题.文章分析了由于网点的形状;曝光的不彻底;显影药液疲劳或是显影药液的pH值过低,显影的时间短或是显影的温度过低;润版液的pH值过低;橡皮布的弹性变形;纸张的吸收性、平整度以及不同的类型;油墨粘度;印刷压力偏大等因素对网点扩大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用灰梯尺,晒版信号条进行数据化控制掌握好曝光,显影时间;合理选择包衬材料,通过对胶印机的包衬厚度的调整调节印刷压力;使用尽量少的版面水分,减少油墨的乳化现象和纸张的伸缩变形,控制好水墨平衡.从而有效地控制网点扩大,提高印制质量.
【总页数】4页(P228-231)
【作者】王辉
【作者单位】辽宁省新闻出版信息中心,沈阳,1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805.3
【相关文献】
1.胶印网点扩大的原因及其控制 [J], 田东文
2.网点扩大的控制方法研究 [J], 张其民;侯玲玲
3.印刷中网点增大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J], 王庆;林茂海
4.喷墨印刷中的网点面积率预测及网点扩大研究 [J], 刘威
5.基于网点结构的光学网点扩大特性研究 [J], 刘洪豪;王琪;柴江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点扩大

一、网点扩大的形成1. 按照印刷的网点变化分类:①正态扩大。
这种印刷网点扩大是允许的,也就是说网点正态扩大,网点的中心位置密度高,边缘位置密度低。
②重影的网点。
这种印刷网点扩大是不允许的,印刷的时候如果出现网点重影,将严重影响网点的呈色效果。
③没有规则的网点扩大。
当出现没有规则的网点扩大时,印刷的网点没有一个规则,网点向四周扩大,此时容易出现糊版、脏版,会影响印刷产品的质量。
网点扩大范围不超过15%、12%、10%。
2. 按照网点扩大的状态分类:①线性扩大是指印刷网点的边缘有一个方向扩大,本来印刷网点是呈现方形、圆形、棱形、链形,线性扩大是说网点朝着某一个方面线性扩大。
②印刷的网点向四周扩大,网点面积的扩大,一般与网点边缘的长度成正比关系。
也就是说网点面积大,此时网点边缘的长度也随之增大。
③密度增加是和印刷网点面积成正比,密度增加,墨色大;墨色大,网点面积就大。
二、网点扩大的产生有机械性和光学性两种情况1. 机械性网点扩大:指附着在金属版网点上的油墨经过印刷压力的挤压而变形扩大。
2. 光学性网点扩大:由于光反射作用而引起的,当光到达网点表面时,产生了表面反射,而油墨渗透到纸张内的网点边缘,形成扩散晕影,这种反射晕影形成了色调,其效果与印刷时机械性网点扩大是一样的。
这两种网点扩大的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对于印刷品都有损害,破坏画面平衡。
要使网点在印刷品上真实还原,就要控制网点的传递过程(即印版—橡皮布—承印物)。
三、影响网点扩大的因素1. 油墨转移影响着网点扩大油墨的转移要通过墨辊来完成的。
油墨从墨斗经传墨辊传输到匀墨辊,在匀墨辊的剪切作用下,发生触变现象,结构被充分破坏,延展成均匀的薄膜,通过着墨辊传递到印版的表面。
墨辊上墨膜的分布有严格的规律,只有输墨系统保证其高精度的供墨,才能不断地、均匀地向印版传递油墨。
油墨经过印版与橡皮布之间的挤压,再经过橡皮布与纸张之间的挤压,两次挤压后形成的墨层通常是很薄的。
如何控制GMI样张的网点扩大

如何控制GMI样张的网点扩大作者:李佳葛君怡周明香来源:《今日印刷》2018年第12期随着包装印刷行業的发展,客户对印刷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而对于国内的对外出口企业,一般获得GMI(Graphic Measures International)标准认证,会有更多的客户来源。
GMI认证是美国国际图像测量公司的简称,是为第三方包装印刷企业提供评估、认证的独立机构。
印刷企业必须提供至少9张取自印刷开始、中间、结束部分的测试样张连同专色油墨颜色样至GMI以供测量评分,获得报告。
GMI样张从CMYK主色、叠印色、网点扩大、灰平衡等方面评分,其中对网点扩大的评分占比最大,本文要讨论的便是GMI样张上的网点扩大。
引发网点扩大的可能因素网点扩大是指制版和印刷过程中网点尺寸发生改变,导致承印物上网点面积实际值高于期望的网点面积值的现象。
网点扩大按照工艺流程可分为制版部分的网点扩大和印刷部分的网点扩大。
两个过程中影响网点扩大的因素不同,印刷过程的要更为复杂一些。
1.制版过程的网点扩大制版过程中网点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CTP晒版机光学上的非线性效应,而晒版的曝光量过小或曝光时间过短也会引起网点扩大。
除此之外,显影液的pH值过低、显影时间短和显影温度过低也会是造成网点扩大的原因。
2.印刷过程的网点扩大印刷过程的网点扩大是不可避免的,而由于印刷过程的复杂性,能引起网点扩大的因素有很多:①网点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油墨向网点的四周扩张导致网点扩大;②由于包衬的压缩变形造成印版与纸张、橡皮布与纸张之间的相对滑移,也会造成网点扩大;③在印刷中选用不同纸张和油墨组合造成视觉网点扩大;④润版液的pH值会影响胶印油墨的转移,pH值过低,导致水膜与墨膜厚度发生变化,如果墨膜厚度很大,网点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向外扩张,导致网点扩大。
另外,操作人员的熟练度、环境温、湿度和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也会对网点扩大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
网点扩大在印刷测试样张上的体现网点扩大是印刷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印刷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技术2007. 12 TECHNIQUE
编者按:本文主要介绍了与控制网点扩大以及在中间调区域复制网点有关的知识和技巧,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质量。
当网版印刷服务供应商聚集在一起谈论半色调或四色印刷问题的时候,主要涉及到3个领域:莫尔条纹的控制、网点扩大和半色调的选择(加网角度和网点形状)。
但最终争论的焦点会落在半色调的选择对网点扩大的影响和莫尔条纹的产生这两个问题上。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半色调网点扩大,因此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假设。
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些与网点扩大有关的知识,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利用网点形状的选择来显著降低网点扩大的不良影响。
首先,我们谈谈网点的形状。
传统的半色调网点与调频或
随机网点不同,它是通过将大小
不同、距离(网点中心间距)相
等的网点规则排列起来而形成
的。
其中,规则排列的网点都是
由中心向外扩散的。
目前,我们
最常用的网点形状是圆形、方
形、菱形和椭圆形的。
对网版印
刷厂来说,菱形和椭圆形网点是
我们关注的焦点是中间调区
域。
这一区域的阶调范围在
40%~60%之间,因此最容易出
现网点扩大现象。
网点扩大没有
统一的模式,但它在高光和暗调
区域表现得最不明显。
随着网点
比例的逐渐增大或减小,网点扩
大现象会在网点比例为50%的时
候达到顶峰。
这时网点面积最
大,周长最长。
由于网点扩大与
网点周长成正比关系,所以网点
的周长越长,网点扩大现象就越
网点扩大可以用绝对百分比
来测量,但通常情况下,我们都
以50%的网点为测量标准,因为
■编译/孟丹
图1 清楚地表明了网点叠加形成的
锐角及其造成的油墨填充现象。
锐角的影响:由于角度比较密集,
网点之间区域很容易相互渗出而填
充油墨,从而造成网版印刷中中间
调网点的扩大。
如何控制中间调的网点扩大
16 网印工业 Screen Printing Industry
Screen Printing Industry 网印工业 17
工艺技术
2007. 12
TECHNIQUE
这是网点扩大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当我们说自己网点扩大率为30%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50%的网点会在印刷到承印物上之后变成80%的网点。
在纺织印刷中,网点扩大率为35%或者高于这一数字都是比较正常的,而在图像印刷中,网点扩大率一般在20%左右。
可以用反射密度来测量色调梯尺,以计算出准确的网点扩大率。
半色调网点的形状也对中间调的网点扩大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没有意识到网点形状之间的差别,那么就有可能遭遇意外的不幸。
像Adobe Photoshop这样的软件都采取了适用于平版
印刷的默认值,并且很难为网版印刷厂提供加网角度和网点形状都比较准确的半色调分色片。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印前技术人员,也难免会使用不当的默认参数。
在谈到网点形状的时候,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中间调的过渡区域。
这个区域的网点最接近50%的临界点,因此容易出现相邻网点扩大和边界相互接触的现象,从而导致印刷时网点印迹不清,严重时会造成糊版,甚至废版。
这对我们的印刷工艺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们知道,随着网点的扩大和边界接触面积的增长,图像会出现中间调突变的情况。
此外,连接区域的几何
形状和网版印刷较高的墨膜厚度都会加剧图像中间调的突变。
中间调突变的幅度可以超过20%,即便是最好的印刷厂都无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中间调仍然保持着最大的网点扩大量。
只不过除了网点扩大以外,中间调还存在着突变的问题,这也正是它的突变能对图像造成重大损害的主要原因。
在一幅图像里,正常的网点扩大率大约在20%左
右,但中间调突变可能会使这个网点扩大率再增加20%。
因此,50%的网点可能会陡然增到90%。
阶调值的巨大变化会使图像中出现暗色条纹和不自然的阴影过渡,这可能会对阶调值和图像复制效果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圆形网点在整个色调范围内都保持均匀的环绕特征,在中间调附近,网点叠加形成的角度通常是锐角(小于90°)。
由于角度比较密集,网点之间区域很容易相互渗出而填充油墨。
所以对于网版印刷来说,圆形网点是最差的选择。
印刷厂选择圆形网点主要出于两个原因。
首先是这种网点对莫尔条纹有更高的宽容度。
均匀的网点有助于网版印刷厂减少椭圆形及其它点形天然线状的影响,有效避免莫尔条纹的形成。
其次与印刷工艺(不一定是网版印刷)有关。
在高速轮转机和单张纸胶印机上,纸张经过橡皮布
图2 方形网点:方形网点能够清晰再现中间调的席间,但它们在中间调区域内的相互作用会使莫尔条纹变得更加明显。
工艺技术2007. 12 TECHNIQUE
和压印滚筒时会产生较大的网点变形,因此圆形网点将变成椭圆形,这有利于减少中间调突变。
在胶印生产中,这种变形可以通过形状补偿来控制,但是在网版印刷中,由于网点受力较小,一般不会变形。
为解决圆形网点存在的问题,人们发明了方形网点。
在下面例子中,网点开始是圆的,随着阶调的加深,网点在中间调范围内从圆形逐渐变成了方形,并在50%网点处完全变为方形,然后再逐渐变回圆形。
(图2 )方网点的四个角同时接触,角度大于90°,但是仍有可能出现中间调突变。
理想情况下,方形网点在中间调的网点扩大率大约为10%~12%。
如果印刷条件较差,那么突变就会变大。
在过了50%的临界点之后,网点形状就会自动发生变化,并且会在成
为实地网点前变成与原来完全相
反的圆形网点。
方形网点一向以能在中间调
区域清晰地再现细节内容而著
称。
方形网点对莫尔条纹的宽容
度会随着网点尺寸的减小而降
低,而且直线形的网线很容易破
坏网点的边界。
由于所有网点的
四个角都是同时连接在一起的,
所以连接样式的改变会在人眼中
变得更加明显,从而使印刷图像
看起来更加粗糙。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阶调过
渡,人们又发明了菱形和椭圆形
的网点。
他们想从中间调网点连
接区域的几何形状和阶调值的变
化入手来解决问题。
在下面这两
组设计中,半色调网点就是从圆
形开始,逐渐过渡到菱形或椭圆
形的。
这里的网点同样是从圆网
点开始,过渡到菱形或
椭圆形,在中间调处达
到标准形状,然后又变
回到圆形。
通过对网点
形状的改变,使得网点
在较低色调范围,一般
是40%处开始接触,网点
保持增长性直至60%。
如
果我们能控制好网点的
宽和高的比例,那么就
能让它们在任意百分比上接触。
除了可以在不同色调值处使
网点进行叠加,这类网点还可使
接触区域的网角高于90°,从而
防止油墨渗出,消除中间调突
变,保证印迹的清晰可辨。
但是,随着网点过渡为菱形
或椭圆形,网点成线型的机会也
会增加,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
莫尔条纹的出现,细而窄的网点
也极易在视觉上产生规则的半色
调条状花纹。
特别在具有较大范
围相同色调的区域(例如一幅描
绘了大面积蓝色天空的图像)或
者一些色调变化缓慢的区域(例
如肉色调图像),这种现象尤为
明显。
因此,仔细选择半色调的
网角能够帮助人们减少这些视觉
障碍。
半色调网点的设计是一项技
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人们具有
丰富的数学知识。
要想开发出一
种特殊的网点形状或过渡顺序,
不但要具备广泛的专业成像知
识,而且还要理解半色调网点的
印刷方式。
我们完全有可能发明
出适合网版印刷的半色调网点,
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只能用菱形
或椭圆形网点来降低发生阶调突
变的可能性。
从我们第一次在印
刷过程中使用半色调网点开始,
这个问题就一直困
扰着我们,我们期
待着有一天,它能
得到妥善的解决。
18 网印工业 Screen Printing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