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页精品】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 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4.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2. 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
四、教学难点:1.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册所学,对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讲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 讲解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4. 讲解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5. 分析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7.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2. 掌握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
3. 了解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地形、土壤。
2.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水稻、茶叶、柑橘、热带水果等。
3. 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
2. 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解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地形、土壤。
3. 讲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
4. 讲解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6.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工业发展条件。
2. 掌握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粤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素养目标】一、对“黄土地”、“黑土地”的分布,土壤,要紧农作物有初步的了解。
二、把握森林宝库的要紧分布地区、优良树种及林区闻名物产——东北三宝。
三、明白得北方河流多灾难的缘故。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治理黄河、海河等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四、熟练把握北方地区重要能源基地和重要工业中心的分布,并熟悉各工业中的要紧工业部门。
五、对北方地区居民传统生活适应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六、明白得首都北京的重要地理位置及要紧职能,对北京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化建设有一定了解。
《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1.以黄土地和黑土地为线索的北方地区种植业和自然景观。
2.黄河、海河等多灾缘故及其治理。
3.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难点:北方河流多灾的缘故。
【教学过程】【提供资源】地球人都明白中国功夫。
现在我们来观赏一段关于武术的短片,再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形成南拳北腿格局的缘故。
(观赏武术短片)【自学生疑、学习释疑】一、本课是区域地理的第一课,第一应让学生了解区域地理的概念。
什么缘故要分区?我国领土宽敞,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进展等情形的不同,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
全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二、对北方地区的介绍,教材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采取点面结合、自然与人文结合、优势与问题结合,抓住重点,扼要从农业、工业、人民生活等方面来介绍。
在讲本区的位置、范畴、面积、人口和民族、地势等差不多概况时,可联系前面已学知识,采纳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并逐一落实在地图上。
可按下列程序进行:1.我国南、北方以什么为界?(秦岭—淮河一线)2.本区属什么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暖温带和中温带;要紧为半潮湿地区)3.本区有哪些大山脉和大地势区?(大兴安岭、长白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三、“黄土地”和“黑土地”只是对北方大地景观的描述,并不是土壤分类,但也涉及土质特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 掌握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产品。
3. 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产品。
4.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4.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产品。
【评价方法】1.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的表现。
2. 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深度。
3. 案例研究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
第二章: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2. 掌握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分析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2. 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城市调研,了解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价方法】1. 学生参与城市调研的表现。
2. 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深度。
3. 案例研究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2. 掌握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分析南方地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2. 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南方地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说课稿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说课稿的教材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册书共有八个单元,分别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主题,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各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册书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
但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地理素养,而有的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阅读资料、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知识。
2.教学难点:对各地区地理特点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一些地理现象的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资料等,直观展示各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地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针对每个单元的主题,详细讲解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阅读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各地地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产业特色1.1 教学目标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掌握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色。
分析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1.2 教学内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等。
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水稻种植、茶叶生产、柑橘产业等。
南方地区的工业特色: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等。
南方地区的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商贸业、金融业等。
1.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南方地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特点讨论:让学生讨论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地形地貌探究:让学生观察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图片,了解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等的特点。
产业特色介绍:让学生介绍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色。
发展优势和挑战分析:让学生分析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1.4 教学评估地图测试:测试学生对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掌握程度。
产业特色报告:让学生选择一种南方地区的产业特色,进行报告和展示。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产业特色2.1 教学目标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色。
分析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2.2 教学内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季风气候。
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小麦种植、玉米种植、大豆生产等。
北方地区的工业特色:重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业等。
北方地区的服务业特色:零售业、餐饮业、教育业等。
2.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特点讨论:让学生讨论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1. 温带季风气候2. 亚热带季风气候3. 热带季风气候4. 温带大陆性气候5. 高原山地气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和理解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 利用地理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讲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3. 讲解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4. 讲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5. 讲解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6. 讲解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结束。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第1课时:地形区的特点1. 长江中下游平原2. 四川盆地3. 云贵高原4. 黄土高原5. 内蒙古高原八、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形区的特点难点:地形区的分布和理解九、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形区的特点。
2. 利用地理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形区的分布。
3. 进行户外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形区的特点。
十、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讲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3. 讲解四川盆地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粤教版】2019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77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中小学复习资料]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为明显的差异。
教学重点:[中小学复习资料]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中小学复习资料]2、了解北方地区种植业的区域差异。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2、红壤的形成和改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全国可以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中小学复习资料]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三、出示自学提纲: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中小学复习资料](1)熟读图5. 1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分布图。
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读图5.1结合中国地形图完成P3的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1)读图5.2及《地图册》北方地区政区图,完成P4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3)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粮食作物、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工业城市。
四、学生自学、讨论。
[中小学复习资料]五、检查自学讨论结果(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理单元,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如课本图5、1所示)(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年降水量线相一致?[中小学复习资料](400毫米降水量线相一致)(3)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及其位置范围。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2023年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2023年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八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粤教版地理下册的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指导,学生将能够:- 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研究各章节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念;- 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科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教学大纲本教案根据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章节顺序进行安排,共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单元:1.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2. 单元二:气候与天气3. 单元三:水资源与利用4. 单元四:经济地理5. 单元五:旅游地理6. 单元六:城市与乡村7. 单元七:人口与人口流动每个教学单元包含以下内容:- 知识点概述:对本单元主要的地理知识点进行概述和总结;- 研究目标:明确学生在本单元需要达到的目标;- 教学步骤:具体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研究和实践;- 巩固练:提供与本单元知识内容相关的练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总结回顾:对本单元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本教案推荐使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培养其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相互交流和合作;-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在本教材中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推荐使用以下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合作等;- 作业评定:针对每个单元的巩固练和作业进行评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测验考试:定期进行小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全册内容的掌握情况;- 实践活动:组织实地考察和调查活动,评价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使用说明本教案可供八年级地理教师使用,按照教学大纲的指导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为明显的差异。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种植业的区域差异。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2、红壤的形成和改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全国可以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三、出示自学提纲: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1)熟读图5. 1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分布图。
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读图5.1结合中国地形图完成P3的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1)读图5.2及《地图册》北方地区政区图,完成P4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3)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粮食作物、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工业城市。
四、学生自学、讨论。
五、检查自学讨论结果(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理单元,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如课本图5、1所示)(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年降水量线相一致?(400毫米降水量线相一致)(3)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及其位置范围。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4)北方地区的特点:(北方地区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平原面积广,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资源消耗量大。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作业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各地的、和的差异来划分的。
2、我国划分的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3、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4、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地区;平原分布最广的是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地区;纬度最低、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地区。
5、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肥沃的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有关内容: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划分为哪些?2、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3、青藏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二、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1、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出示自学提纲:(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完成P6活动题3、学生讨论、自学4、检查自学讨论结果:(1)、北方地区包括的省区、平原和高原:(有10个省区,高原有: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原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2)、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东北平原的黑土地肥沃,耕地辽阔,适宜大面积的机械化耕作。
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3)、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黄土高原的土地是黄色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耕地都是以旱地为主,但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完成P6活动题(5)、提出问题:分析北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气候主要是以温带季风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平原面积广大,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山西。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1、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A、河北B、山西C、辽宁D、陕西3、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山东丘陵五、布置课外作业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教学目目的: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
2、了解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教学重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基本概况。
2、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理区之一——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
2、了解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三、出示自学提纲: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划分(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读图5.8南方地区图,找出各省区的位置。
(3)读图5.8完成P7活动题。
2、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1)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特点。
(2)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3)了解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了解南方地区水运交通(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
(2)了解五大经济特区及各位于的省区。
(3)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读图5.15)。
(4)完成P10活动题。
四、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自学。
4、检查自学讨论结果:(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划分。
(南方地区主要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
东南丘陵的土壤是红壤)(2)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甘蔗、油菜、柑橘、鲜花等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4)南方地区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
(见“知识之窗”)(5)了解南方地区水运交通。
(南方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多,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活动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对外联系最广泛的地区,南方地区的面积占25%、人口占55%、GDP占75%,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
)(6)了解五大经济特区及各位于的省区。
(我国有五个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和海南省。
其中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主要有深圳、珠海、汕头。
)(7)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读图5.15)(8)完成P10活动题五、课堂小结。
六、提出疑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共同濒临的海洋是什么?(黄海)七、课堂作业1、我国纬度最低的商品粮基地位于()A、黑龙江B、海南省C、广东省D、湖南省2、南方地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泛的水果是()A、椰子B、苹果C、香蕉D、柑橘3、经济特区最多的省是()A、广东省B、福建省C、海南省D、浙江省4、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和;其中广东省的经济特区有、和。
5、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三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教学目的: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干湿地区、河流特征、植被类型、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及人们的饮食习惯都有明显的区别。
教学重点: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业、交通、生活习俗等。
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业、交通、生活习俗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干湿地区、河流特征、植被类型、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及人们的饮食习惯都有明显的区别。
二、导入新课活动一:为什么说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1、出示自学提纲:(1)细读P11页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分组讨论:为什么说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2)从图5.20、5.21中或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出“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此依据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补充)2、学生讨论、自学3、检查自学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分析:“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
(总结: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
C,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
C;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是温暖带和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和热带;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河流结冰,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河流不结冰。
)活动二:秦岭淮河南北的差异1、学生讨论、自学: P11页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比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和以南的差异,并完成P12页的填充表格。
2、检查自学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分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差异。
(总结:“秦岭——淮河”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具体的差异见P12的“活动”题)活动三:角色扮演全班分成两组,A组代表北方地区,B组代表南方地区。
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并开展课堂讨论:(1)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产、交通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比较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2)为南方与北方地区经济如何发展及其相互合作出谋划策。
总结:北方能源矿产丰富,可以引进南方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发展经济;南方引进北方的能源矿产,原材料、发展高精尖工业,也可以到北方投资办厂,优势互补。
三、课堂作业地理填充图P9~P10。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四节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教学目的: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