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2节 昆虫设计方案素材 (新版)苏科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2节 昆虫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2节 昆虫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2节昆虫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2节昆虫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2节昆虫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昆虫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3)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的观察。

(4)在对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难点1、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2、难点:观察蝗虫。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知识梳理1、昆虫最显著的特点:身体分为三部分,有和,善于跳跃和飞行。

昆虫口器有多种, 如:蝗虫的口器、蜜蜂的口器、蝶的口器、蚊的口器、蝇的口器。

2、蝗虫身体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可以支撑身体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更好地适应生活,但不能随身体生长而长大, 所以有现象;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3个单眼[],胸部有3对分节的足和2对翅[前后足适于行走,发达,适于跳跃,很薄,适于飞翔];蝗虫通过进行呼吸。

习题1。

为适应陆地相对干燥的环境,昆虫体表具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A.外骨骼 B.翅 C.气管 D.足2。

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一层“皮”。

下列有关蝉的正确叙述是( )A。

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C.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

【生物】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2节昆虫教案2新版苏科版

【生物】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2节昆虫教案2新版苏科版
【关键字】生物
《 昆虫 》
课程分析:
“昆虫”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昆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感兴趣,还对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感兴趣。通过对昆虫的特征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判断一只小动物是否是昆虫,进一步对代表动物蝗虫的学习来认识五彩缤纷的昆虫。对有益昆虫和有害昆虫的认知,又使学生了解到怎样控制、防治、利用昆虫,使之与人类和谐发展。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利用情景和动画等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引导中不断地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获得对昆虫特征的初步结论
昆虫界有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非常大,大家知道这种昆虫是……?
出示:蝗灾相关图片
回答几个相关小问题,从而引出要深入了解蝗虫的必要性。
出示:蝗虫的结构图片
结合下列问题观察:
①蝗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②蝗虫的头部有哪些结构?胸部有哪些结构?
③单眼和复眼的数目各是多少?
④蝗虫有几对足,哪对足较发达,适于跳跃?
因此,我们人类应该保护、开发,利用有益昆虫:控制,防治有害昆虫,最好的防治办法是:以虫治虫”使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发展。
学生踊跃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自由寻找所需知识
在辩论中联系实际,体会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便捷丰富的资源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①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昆虫?②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
2、结合图片请学生简单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
4、教师归纳,点击展示昆虫的特征的页面。
学生进入在线讨论版块交流:蜜蜂,蝉,螳螂,天牛,蝴蝶等等
了解昆虫的种类及昆虫的多样性。
学生交流昆虫的特征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2.2 昆虫11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2.2 昆虫11

教学设计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二节昆虫初一生物第二节昆虫教学设计(1课时)知识目标: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1、通过ipad教学进行小组讨论和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2、在对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2、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创新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本节难点:观察蝗虫,绘制蝗虫结构简图。

三、课前准备(1)、收集昆虫的相关资料(2)、全班分组,每6人一组,组长分配组员任务(3)、材料准备:小组活动单,ipad四、学情分析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ipad等电子产品,把ipad 和学生的学习相联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体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七年级学生对探索昆虫世界充满了兴趣,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更多有关昆虫的知识。

经过七年级一学期关于探究实验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小组讨论方式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以及查阅资料、整合资料,并且把自学内容表达出来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开始形成人文情怀,并开始形成主人翁精神,已经开始关注社会问题。

五、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小组互助学习法3、ipad教学法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在鸟类飞向天空之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一类会飞的动物,它们就是昆虫。

昆虫的飞行比鸟类早了1亿年,是地球上最早的飞行家。

播放视频《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

过渡:通过亿万年的进化,昆虫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昆虫家族拥有100万种以上的生物,占整个已知动物的五分之四。

同学们你们了解昆虫吗?下面我们来调查:以下动物哪些是昆虫?2、昆虫小调查(通过ipad发送图片给学生机,并投票:是或不是昆虫。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2节 昆虫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2节 昆虫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12章第2节昆虫【学习要求】1.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尝试完成“观察蝗虫”的活动,了解蝗虫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1.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2.进行“观察蝗虫”的活动。

学习活动一五彩缤纷的昆虫【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4,思考:1.昆虫属于_______动物,在自然界中,种类和数量约占整个动物种类的_________。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三部分。

头部分别有一对______和________,还有一个_____。

胸部有_____ 对翅和 ______对足。

【合作探究】1.蜘蛛是昆虫吗?【正误判断】1. 昆虫的种类很多,螳螂、蜘蛛、虾、蟹、蝉等都属于昆虫。

()【典例训练】1.“身体分为头、胸、腹,2对翅3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面是肉外是骨”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是()A.河蟹 B.蝗虫 C.蜈蚣 D.蜘蛛2.昆虫分布范围广,活动范围广,其主要原因()A.具有翅,能够飞行 B.头部长有多种感觉器官C.具有3对足,尤其是跳跃足 D.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学习活动二观察蝗虫【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5页,思考:1.蝗虫是一类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等农作物的农业害虫,它的成虫_______、_______,所以蝗灾会造成严重的农业灾害。

2.蝗虫头部有发达的感觉器官,触角具有_______和 _______的功能,复眼是_______器官,三个单眼只能_______。

【合作探究】1.你能说出蝗虫有哪些适应环境的特征吗?【正误判断】1.昆虫的单眼只具有感光的功能,不能观察物体的动静。

()2.蝗虫的气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典例训练】1.位于蝗虫头部的触角所起的作用()A.视觉 B.听觉 C.运动 D.嗅觉和触觉2.蝗虫的主要视觉器官是()A.1个单眼 B.1对复眼C.1个复眼D.3个单眼学习活动三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6页,思考:1.昆虫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昆虫对人类有益。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2 昆虫 教案.doc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2 昆虫 教案.doc

第5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二节昆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特征(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在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关注生命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观察蝗虫【教材分析】本节是本单元最后一课,主要讲述可以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一一昆虫。

这节课是对前面知识《鸟类》的补充,进一步阐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教材在最后介绍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对生物和人类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安排,符合人的认识特点。

昆虫又是己知动物数量最多的种类,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

因此,《昆虫》一节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相关图片、视频制作课件,召集学生录制“观察蝗虫”的实验视频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昆虫的结构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己经进一步成熟,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本节有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感性认识,一些总结、分析性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根据生物《课标》和学生的实际,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通过网上查找关于昆虫的资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将昆虫图片和观察蝗虫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我将采用设问法、讨论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称为昆虫?自主学习,并完成学习提纲归纳:昆虫的特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辨思考回答:通过翅的运动可以扩大昆虫生活和分布的空间,对其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提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视频播放:“五彩缤纷的昆虫”自主学习一:昆虫的特征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84页,2分钟,完成以下内容: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分为()、()、()三部分, 头部有()对触角、()对复眼和一个口器。

2020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2节 昆虫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2020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2节 昆虫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昆虫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2)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的观察。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2、学习难点:观察蝗虫。

知识梳理1、昆虫对人类有益也有害:有益的如蜜蜂能酿蜜、家蚕能吐丝、蜂蝶能传粉、地鳖虫可入药、还可从虫体获取蛋白质等等;有害的如蝗虫、螟虫、蚜虫、天牛是农业害虫,蚊、蝇、虱、蚤不仅吸人和动物血,还传播疾病。

科学家提出“以虫治虫”是防治农业害虫的好方法,比化学方法好,不会杀死有益的昆虫。

所以,我们要保护、开发利用有益的昆虫来防治、控制有害的昆虫。

2、《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

习题设计1蝗虫身体表面坚硬的部分是()A外壳 B角质鳞片 C盔甲 D 外骨骼2 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A金龟子 B苍蝇 C 蝉 D蜘蛛3下列昆虫中,对人类有害的是()A蝗虫 B蜜蜂 C家蚕 D 蝴蝶4 蝗虫的主要视觉器官是()A一个单眼 B一对复眼 C一个复眼 D三个单眼5 右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蝗虫身体是由①.②和③腹部构成。

(2)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4)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

6.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

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2 昆虫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2 昆虫 教案
昆虫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为头、胸、腹
三部分
2、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
1个口器
3、胸部有3对足、2对翅
二次备课
学生结合模型回答后
点击“蝗虫各部分结构
名称和功能”弹出以下
显示页面:
蝗各部分结构名称
和功能
头部:
触角——有感觉和嗅觉
功能
单眼——只能感光
复眼——是视觉
器官
口器——咬食植物茎叶
胸部:3对足和两对翅,
其中前足适于行走,
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前翅坚韧,
后翅很薄,适于飞翔
腹部:
气门——是气管的开口,
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示一不知名的小动物(锹形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判断是否是昆虫导入本课。点击进入首页,用一段法布尔的《昆虫记》及蝉的flash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单介绍昆虫: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我们熟知的昆虫。
置身于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蜜蜂酿蜜,家蚕吐丝,蜂蝶传粉,分泌物做工业原料。药材,食用价值等。
2、有害:农林害虫、叮咬人血,传播疾病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昆虫,我们才能保护、开发利用有益的昆虫,防治、控制有害的昆虫。
四、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
课后作业
小本
当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第2节昆虫
(flash)蝗虫的外形和结构
观察要求:
1、观看影片和动画,了解蝗虫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
2、把“触角、单眼、复眼、口器、足、翅、气门”这些关键词突出显示在下方。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5.12.2昆虫2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5.12.2昆虫2
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的观察;
2、在对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材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很紧密,昆虫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物,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因此学生很乐意学习昆虫的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厚。
学生回答蜘蛛的主要特征。
学生回答蜈蚣的主要特征。
学生观察蝗虫的模型和白板的动画,填写图表。
学生观察图片听取老师的讲解,了解昆虫口器的类型和作用
学生做简单的辩论。
引导学生知道除了鸟会飞以外,还有昆虫很能飞。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多样性。
学生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凸显重点,突破难点。
突破难点。
学生通过辩论,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根据意见不同,将学生分组,以“昆虫有利还是有害”为主题进行简单辩论。让学生简单地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观看影片。回答问题。
各小组推荐的同学,展示他们收集的资料。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1个口器。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昆虫》
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苏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的编写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用一组能飞的昆虫图片,展示了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激发学社工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部分观察蝗虫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种类繁多的昆虫中,选择蝗虫进行观察,一是因为它的个体较大,其外形具有昆虫的典型特征,便于观察。二是因为蝗虫是常见的农林害虫,在我国历史上曾造成严重的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