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城市发展中古建筑保护的方法
浅谈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摘要: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
一旦损毁,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
本文介绍了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和对策,阐述了古建筑合理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利用Abstract: the ancient buildings are a city’s memory, city is the confirmation that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t carries with the city’s cultural heritage. Once the damaged,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of ontology carrying information will disappea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expounds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ncient way.Keywords: ancient architecture, protect, and use古建筑渐渐的在被人们遗忘,不同时期的古建筑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的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
依附于这些古代建筑和历史纪念性建筑中的石刻、雕塑、壁画、琉璃等与建筑相得益彰,使建筑迸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蕴含着更深的文化内涵,这是其他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文字描写所不能代替的。
然而,就是这些古代建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受着风霜雨露,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的无情侵袭,不可避免的要给古建筑造成损伤、残坏、坍塌,加上人为的破坏情况日趋严重,维护和改造古建筑势在必行。
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好文化遗产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止是保护具体的文物,还要重视文化遗产所传递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科学价值、社会意义等方面。
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如何利用城市发展机遇,有效地保护好文化遗产?一、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是一个难点。
在中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却面临着史前遗址、古建筑、城市规划、文化景观等方面的严重挑战。
(一)城市化和城市管理问题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城市规模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除此之外,城市管理上的问题也加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
城市管理的尚未完善,很多古建筑和文化遗产都没有被保护好。
(二)呈现方式与内容的不匹配传承文化需要适时地作出调整,不只是让人们看到一个静态存在,更需要传递出来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内在深度。
但是城市建设中,我们看到的很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都是形式上的建设,往往缺乏精髓,没有真正展现出文化的内在深度。
(三)经济考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城市建设项目都忽视了文化遗产保护,而将发展、利益、财富放在首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程度大打折扣。
此时,我们需要重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二、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着巨大机遇。
城市建设是传承文化、发扬文化的机遇。
因此,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更需要我们善于把握这些机遇,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
(一)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承,是一个多元化的历史过程,是当代人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和感悟。
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在于维护历史文化的传承性、演变性和多元性,改变现代化的单一化和标准化,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历史。
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1、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应在城市建设中消亡殆尽而随着国城市的飞快发展,我们的城市文化遗产也有着非常大的挑战以及威胁。
这是由于城市文化遗产多数是在城市的旧城区。
很多情况是城市最繁华、最具经济和商业价值的核心区。
因此,有的城市大举“旧城改造”的旗帜,以应该用当代城市功能还有生活需求、从节约建设成本为起点,对以前世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直接拆除,进而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的、不可逆转的损害。
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城市都在盲目地追随世界文化,城市中所开发的各个建筑群体失去了中国原有的建筑特色,大部分都按照国外建筑风格大肆建设。
国外友人本想到中国来感受一下我国悠久的建筑文化历史和中国特色城市风格,然而当他们到中国后却发现这里的建筑和自己家乡一样,不免造成遗憾。
这种传统文化特色的流失,不仅是我国建筑师的责任,也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
这些城市管理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急功近利,没有认识到只有历史文化才能有力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尽管世界文化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然而却不能盲目地投入到世界文化的洪流当中。
继承和发扬传统历史文化任重而道远。
2、城市建设的时候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现代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目的既是建设现代化城市。
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保护传统历史文化两者不是互相矛盾的。
世界各地长期的研究以及探索都向我们证明了这两方面不是对立关系。
巴黎、罗马、奈良、京都都是相当成功的典范;我国的丽江、平遥作为中国整体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城市建设不但没有受阻碍,而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我们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一时间保护好了城市的历史。
这样也是保护了自己民族的渊源以及血脉还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保护了城市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保护了城市的记忆以及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保护是一脉相承的。
国家领导人多次出面讲话指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产生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之间,不是相互割裂、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有机关联、相得益彰的。
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188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狄海宁(南京市博物总馆,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随之得到了高速发展。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其实也对于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承载着历史,反映着当时的文化、传统等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我国古建筑的保护,保护我国的古建筑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不受到破坏。
本文针对我国古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及古建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提出了相关的古建筑的保护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尽一份力。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保护;对策一、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古建筑种类以及数量都是非常多的,保护古建筑,也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文物。
国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非常重视,但是在古建筑的保护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国的古建筑保护,虽然经历了像“文革”时的曲折,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在稳步前进发展的。
二、中国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一)古建筑保护时忽视了对周边地区的保护我国部分地区在进行古建筑的保护时,主要针对单个的建筑进行维护和修复。
在做古建筑的修复工作时,却忽视在对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
古建筑通常周围有着承载历史文化的街区,但是在修复古建筑的时候,却在建筑周围放置一些现代的设施或者进行一些对于环境的整体具有破坏的行为[1]。
虽然这些做法可能是为了保护所要修复的古建筑,但这同时也破坏掉了整体的古建筑建设,严重影响到了古建筑所带给人们的历史文化氛围。
(二)公众的保护意识仍旧相对缺乏在进行一些古建筑的游览时,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这样的现象:在一些石壁或者是木门上,被人用笔或者用利器刻上“某某到此一游”,这种现象反映出了这部分公众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是非常薄弱的,这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并且给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及负担。
另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有一些古建筑可能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人们对于古建筑进行推翻重建,这样的行为使得原本的古建筑遭受到巨大的破坏,产生不可逆、无法弥补损害。
城市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城市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发布时间:2021-04-16T03:09:57.5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2期作者:陈兆俭[导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化的持续推进,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现象越来越多,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同时也使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了关注和重视。
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 11000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化的持续推进,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现象越来越多,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同时也使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了关注和重视。
目前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了建设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面对越来越少的文化遗产占地,并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如何有效规划和建设,才能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是现在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现阶段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文化传承引言:我国各大城市因其所处的环境以及地理处理的不同,并随着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属于各大城市自身的人文历史文化,也积淀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遗产。
因此在进行城市开发规划时,需要各自身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对城市历史文化和精神有效传承,同时利用城市文化宣传展览的形式,使城市经济建设得到有效推进。
另外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建设加强协调,使两者能够互相促进,通过对城市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使城市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促进。
一、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分析(一)勘察不全面,对地上及地下文物造成毁灭性破坏目前在不少城市建设中,进行城市规划时对于城市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历史地位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城市文化遗产缺乏高度的保护意识。
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研究

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研究作者:袁伟强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12期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老旧城区的房屋拆迁也越来越多,因为,在城市发展中古建筑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遗留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重要研究材料,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现状的分析,就如何现实在城市发展中做好保护古建筑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城市发展古建筑古建筑保护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房地产业的火爆,最终不得不扩大城市规划区,商业开发将老城区改造重建,同时为了减缓城市压力,周边地区也并进城区,在这一过程中,致使一部分古建筑在城市建设中遭到破坏。
如何协调好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兼顾好古建筑保护,通过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保证两者同时进行,最后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古建筑泛指着现存的各级各类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街道、村落及城市旧城区。
它是我国五千年沉淀下来的物质财富,是古代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好比北京的万里长城,那样的气势磅礴;苏州的园林,那样的精巧细致;长沙的岳麓书院,那样的书香满地。
古建筑蕴含着许多技艺,技巧和经验,是现代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
古建筑也是人们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例如敦煌莫高窟,它从丝绸之路开始经历了数个朝代,将大量的书籍、壁画、诗经保存下来,让后人了解到了每个朝代的文化特色。
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古建筑的保护措施实施的十分困难,古建筑消失的同时也是的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并对城市经济也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对古建筑实施保护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现代我国城市建设中古建筑保护现状1.缺乏古建筑保护意识许多地区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高,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对古建筑的保护采取行之有效的建设规划和措施,过度强调现代化城市建设,文物保护单位资金缺乏,基层文化文物部门对古建筑的保护有心无力,导致古建筑在城市发展中得不到积极的保护,反而加速了古建筑的损坏。
古建筑保护的分析与方法探索_王琳琰

规模的现代建筑缺少了昔日的人情味。漫长 的历史发展历程,使各种古代建筑都散布在 旧城内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各 这些古代建筑很难单独得到保留。即使有些 建筑因学者多方呼吁而得到留存或重建,但 周围历史环境已不复存在而使这些建筑失去 了原有的保护意义。 4.城市文脉被切断 一个城市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 脉,这是这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结晶。现在 有些城市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日 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 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 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想想如果有一天我 读这个城市的历史、这个城市的故事呢? 5.保护方法不得当 在对老城区内的街道、建筑、景观改造 时,我们往往会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材料 加以修缮。这是忽视了梁思成提出的“整旧 如旧”的方法。在修缮过程中我们要保留下 前人的痕迹,不单是保留外貌,更主要的是 要将古人运用的材料、工艺等保留下来,这
231
做表面工夫,容易将建筑的历史信息删除。 3.人们对保护的概念模糊,缺乏积极性 中国有句古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 新” ,所以保护古代建筑对许多中国人尤其 是年轻人而言是陌生的观念,而且许多人缺 乏保护古建筑的积极性。我们希望从孩子抓 起,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如何保护我们的家 园,充分了解我们的文化。政府要起到监督 作用, 让市民人人都要热爱古城, 保护古城。 要用新的创意和观念,开展古城文化教育, 绝不能让后人做出愧对祖宗的事情。 四、如何保护古建筑 1.合理规划 在对古代建筑的保护中,我们要做的是 从整体着眼进行多方位的、系统的研究。在 城市改造规划中我们要全面考虑老城区的历 史性、现实性、发展性。要充分借鉴国内外 成功地保护古城文化的理念、方式,取长补 短。要从人性出发,提倡公众参与,提倡以 人为本的原则。 2.合理更新 在改造老城区中首先要保护古代建筑的 原真性,完整地保护历史原物才能保存下全 部的历史信息。在古建筑修缮中要尽可能运 用原工艺、原材料,坚持“整旧如故、以存 其真”的原则。其次,要保持古代建筑的整 体性。 不仅要保护建筑, 还要保护其环境、 街 区、 景观等。 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原貌, 使 人能感受到历史的延续。最后,要保持古代 建筑的持续性。要用发展的观点来修缮古建 筑,要将保护工作一代一代传下去。 3.古为今用 精心保护和充分利用古代建筑会增加城 市的品位,产生很好的景观效果。发挥古代 建筑在观光旅游业中的作用,让开发和利用 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很多古代建筑已经 失去了其原本的实用价值。对这种建筑要赋 予其新的实用功能,挖掘其再利用的因素, 使其获得新生。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融合 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延续方法。
城市改造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文物

城市改造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文物摘要:很多城市在规划发展中,历史文物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的甚至遭到毁灭或遗弃,命运堪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规划之时既要保护传统,又要体现现代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现在,本文就城市改造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文物,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城市改造;保护;历史文物引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社会孕育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通过文物单位、文物遗迹物质性地反映出来,它对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文物、遗迹等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它们的维护和管理亟待加强。
所以,文物保护工作正是事关传承民族文化的大事。
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已经是提升地区知名度的有效“推手”,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一张有效“名片”。
因此,加强文物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1城市改造过程中历史文物保护的现状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拥有多民族特色,因此全国的高价值、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不在少数。
由于其年代久远,风吹雨淋,破坏严重,同时环境污染、自然、人为的破坏等对古建筑也有很大危害,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古建筑受到损坏的很大因素。
当前人们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不过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因此改变当前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将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做好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
在发展我国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和规划策略上,首先要根据我国国情,在符合经济发展和共同进步的前提下,通过落实和加强国家对历史文物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名城的建设,并妥善处理文明古城的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对我国历史街区和古建筑进行保护,实现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传承。
2城市改造过程中历史文物的保护措施2.1坚持和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从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古迹的管理和养护现状可以看出,不少古建筑遗址因为自然、历史的原因或人为的原因破坏严重,整个管理体制和力量与城市现状不适应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要进一步规划和保护历史文物古迹,首先要进行学术理论方面的交流和贯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见证 。从某种程度上来 说,单纯的高楼大厦 、高架路和立 交桥 并不一定是城市现代化。现代 化城市不仅要
有 完善 的基础 设施 、 良好 的生态 和高质 量 的生产生活环 境 ,还要 有深厚 的历史文化 内涵 。而 且,越是现代 化 ,人们对精神 、文化方 面的要求越高 。城市 中的文物 古迹 、风 景名胜 、历史街 区是现 代化城 市中不可多得 也不可或缺 的巨大财 富。新建筑 容易创造 ,广场 、绿地 也随处可 以铺 设,而历史文化遗 产一旦毁坏便 不可再
机 融合,彰 显城市个性 , 已成 为一个需要认真 思考和亟待解决 的重要课题 。
城 市化 进 程 下 古 建 筑 面 临 的 问题
一
Hale Waihona Puke 、从二十世 纪八 十年代 后期始 ,随着 城市基 础建设的迅猛 展开和房地产业的不断崛起 ,经过改造和再建设 后 ,城市确 实是脱胎 换骨 ,从原来的房 屋破 旧、住房拥挤 、环境污 染、交通阻塞 、基础 设施不足、城 市用地
神州民俗 2 0 1 4 年 第2 2 3 期
文博视点
摸索城市发展 中古建筑保 护 的方法
张 宏
( 禅城 区博 物馆 广 东 佛 山 5 2 8 0 0 0 )
[ 摘 要 ]古建筑是城市发展 历史进程 中最有 力的文化载体 ,是 一座城 市的永久财产, 代表着城市久远 的记忆和永 恒的文脉传承 。在 当今城 市发展 中,古建 筑与城 市发展应做 到和
到严重破坏 ;历史街 区被 毁,许 多具有代表性 的传统居 民群 、商业街在逐渐 消失;一些地方 为了建绿地 、建 广场 ,在连 片拆迁 中顾此 失彼 ,拆掉 了优秀 的民居和代表性 的建筑 。与此 同时,国内许 多城市 都出现 同质化 的危机 ,到处是林 立的高楼大 厦,各个城 市都缺 乏 自己应有 的个性和 内涵 。如何 使城市 发展 与古建筑 保护有
古建筑 的损坏 ;3 、建 设性破坏 。随着 经济和城市 化进程 的不 断发展 ,城市人 口的不断增加 ,城市 的迎来 了 建设的热潮 。然而 ,在建 设过程 中为 了眼前利益 ,部分建设项 目的选址不顾古建筑的存 在;政府部 门为了政
绩 ,将一些 具有保存价值 的古建筑 毁于一旦 ;对 建设区 的古建筑 ,在施工过程 中没有 得到合理 的保护 ;4 、 开发性破坏 。古建筑是人 民文化 游息的好场所 ,是发展旅游和提 高本地 知名度 的重要物 质基础 ,为此 各地都 热 衷于对古 建筑开发利用 ,但在开 发利用 时古建筑 却不能得到很 好的保护 ,造成 了许 多人为 的破坏 ;5 、自 然 性破坏 。 自然环境对古建筑 的破 坏 问题本身是客观存在 。 二、城市发展 与古建筑保护应和谐 共生
与 古建筑 保护 的关系 ,对于承扬 历史文 化,彰显城市个性 ,有着重要 的意义 。
三 、 城 市 化 进 程 下 古 建 筑 保 护 的原 则 及措 施
( 一 ) 古建筑保护 的基本原则 与一 些历史较短 的国家相 比,我 国文物的显著特 点一是年代久 ,二是 数量 多。 由于年代 久,许 多文物经
历 了几 百年、上千年 ,称得上饱经风霜 ,抵御 自然侵蚀 的能力大大 降低 。古建筑作 为历 史文化遗产之一 ,除
了坚 持全面 贯彻 “ 保护为 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 强管理 ”的工作 方针之外 ,还应遵循 以下原则 :1 、 保持 与周 围环境的整体一致性原 则。在 古建筑 的保护过程 中,要使得古建筑 中修 复和补缺部分 能与原有部分 形成整 体 ,应与周 围环境保 持协调 、和谐 一致 ,保持 原有的艺术和信 息价值 ;2 、保持 古建筑 的真实性和可 识别性原 则。对 在古建筑保护过程 中的修 缮和 补缺部分应与原部分 能够 区分 ,能够认识 出修复部分和原有部
经济要发展 ,人 民生 活水平 要提高 ,城市要实现现代化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诚然 ,城市的发展并 非要建立在牺牲城市优秀 的历史文遗产之上 ,历史文化遗产 并非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作为优 秀的历史文化 遗 产之一 的城市古建筑是 一座城 市的永久财产 ,代表着城市 久远 的记忆和 永恒 的文脉传 承,是城市发展的有
得 。因此 ,在城 市规划和 建设过 程 中,必须处 理好保护 与发展 的关系 。要研 究 当地 的历史和建筑 遗产 的现 状 ,发掘和抢救历史文化遗存 ,通过周密分析 比选 ,划定若干保护 片区,按法 定程序加 以确认 。只要 悉心规 划 ,完全可 以处理好城市现代化 建设与历史文化街 区及建筑遗产保护 的关 系。可以说,正确 处理好 旧城 改造
显 。综观 ,在城 市化进程 下古建筑保护 面临 的问题 主要有 :1 、对 古建筑 的保护 意识不强或缺乏 。在城 市化 过程 中,一些地方为 了政绩 ,违 法文物保护法进行一些项 目的建 设,使得 古建筑 遭受破 坏 。同时相关部 门对 保 护古建筑 的宣传力度不 够 ,使得在城 市建筑过程 中造成一些古 建筑 物 的破坏 ;2 、古建筑保护经 费不足 。 多数古建筑经历 了漫长 的岁月,破损严重 ,然而保护经 费的不足 ,使得 古建筑 不能得到及时的修缮,加快了
3 4
不合 理 以及环境质量低下等情况 ,转而成为高楼林立 、生态住宅 小区、优 美的城 市绿地 、交通 发达、基础 设
施 完善的现代化都市 。这是城市 建设所 取得最为显著 的效果 。而作 为最 能彰显城 市个性的古建筑 ,被 看作经
济 发展 的障碍往往 被人们 忽略甚 至成 了城 市发展 的牺牲 品 ,使得城 市发展 与古建筑 保护之 间的矛盾 日益 凸
谐共生 ,只有这样才会 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 ,永远 焕发持 久的魅 力和 光彩 。
[ 关键 词 ]城市发展 古建筑保 护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诸 多城市在不 断扩容提质 ,城市之 中数量浩 大 的建筑遗 存 ,在城 市化浪潮 中屡遭破
坏 。特别在 旧城 改造 中,许 多珍贵 的历 史文化遗产面 临着灭绝性 的破坏 。一些文物 古迹被拆 除,周围环境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