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骨科手术需求的增加,如何提高骨科手术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成为了骨科医生和护士面临的重要挑战。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提升骨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快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优势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1.2 问题提出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患者的术后康复和手术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

目前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往往存在着术后康复缓慢、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如何提高骨科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深入分析其优势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通过术前干预、术中管理和术后康复这三个方面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以期为骨科手术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进一步验证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效果评价和总结,全面评估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和决策依据。

2. 正文2.1 快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一种应用于围手术期的创新理念,旨在通过优化术前准备、精细化术中管理以及个性化术后康复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骨科手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关乎患者后续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而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它通过早期康复、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多种手段,大大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最小创伤手术、专业的团队合作、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精细的疼痛管理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该模式最早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随后逐渐在骨科手术中推广,包括关节置换术、骨折修复术等。

在骨科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管理:通过术前培训、镇痛药物和镇痛技术的应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2.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康复的重要保障,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营养支持对于骨科手术的患者尤为重要。

3. 术前准备:包括准备患者心理、生理和营养状态,协调手术团队,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4. 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二、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术后并发症:通过疼痛管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显著减少了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肺炎、尿路感染、创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2. 缩短住院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比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医疗费用负担。

3. 加速康复:通过早期康复、早期活动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可以显著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Rapid Recovery Surgery,RRS)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强调疾病预防和康复的新型围手术期管理模式,旨在实现术后尽早摆脱床铺、恢复功能、减少住院天数和降低医疗费用。

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本文将对其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一、优化麻醉管理
传统的全麻管理方式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恢复缓慢、镇痛效果不佳等问题,而RRS则强调多模式镇痛方法,包括神经阻滞、局部麻醉、镇痛泵等,以尽可能减少动态镇痛的时间和剂量。

此外,RRS鼓励患者术前和术后积极活动,防止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二、优化手术技术
RRS要求医疗团队在术中精细化手术操作、减少创伤,通过精细化的钢板和螺钉植入术、自体脂肪移植等手术方式,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和血管、神经的损伤,为患者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三、模式化围手术期管理
RRS的核心之一是模式化围手术期管理,包括优化术前准备、提高围手术期关注、加强医患沟通、纾解术后疼痛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减轻术后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

四、推广康复方案
RRS的成功建立需要团队合作,骨科医生需要与康复医生、营养师等专家合作,确定恰当的运动方案、饮食方式和疼痛管理计划,以便于患者在术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方式和日常活动。

总之,RRS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极大地优化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在实际应用时,医护人员应注意建立多学科合作研究机制,建立标准流程,开展持续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不断完善围手术期的管理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在手术后以尽早恢复活动和减少并发症为目标的护理理念。

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围手术期的早期功能恢复,通过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

骨科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手术侧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这些问题,提高患者术后的功能状态。

早期康复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围手术期的全方位护理,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和团队合作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团队成员包括麻醉医生、骨科医生、康复师、护士等,每个成员都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与患者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护理计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还注重家属的参与,可以提高患者对康复的积极性和康复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疼痛控制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骨科手术常常伴随剧痛,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控制疼痛,患者会出现术后恐惧、情绪低落、功能受限等问题,影响康复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提倡基于多层次的、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括多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使患者尽早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通过早期功能恢复、全方位护理和疼痛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要实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需要建立专业的团队,改进护理机制,并引导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外科手术后的恢复是患者康复的关键阶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性概念,旨在通过优化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手术创伤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主要措施包括:多学科团队合作、术前准备、规范化术后恢复、提前撤离导尿管和胃管、减少术后引流管的使用、术后早期活动和早期口服摄入等。

多学科团队合作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核心。

骨科手术涉及骨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物理治疗师等多个专业的协作。

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可以实现术前准备、手术过程的规范化、术后恢复的个体化等目标,从而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

术前准备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重要环节。

术前准备包括对患者的详细评估和相关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术前准备还包括营养评估,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规范化的术后恢复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核心措施之一。

规范化的术后恢复包括合理的镇痛措施、对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术后早期活动等。

合理的镇痛措施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康复意愿和积极性;对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患者体力,加快康复速度。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还提倡提前撤离导尿管和胃管、减少术后引流管的使用、术后早期口服摄入等。

撤离导尿管和胃管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引流管的使用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口服摄入可以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1T03:50:19.63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2期作者:寿学玲韩路周亚萍[导读]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寿学玲韩路周亚萍(通讯作者)徐州仁慈医院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50例骨科患儿为对象,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更优(P<0.05)。

对于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研究组各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骨科患儿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促进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小儿骨科;围术期;前言骨科患儿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手术治疗,其中手法复位治疗配合度不高,影响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骨折患儿症状,但此治疗方式为有创操作,还应当重视围术期护理[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

本文将以近年来(2022年2月-2022年7月)50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50例骨科患儿为对象,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研究时间为2022年2月-2022年7月。

参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0例;最小年龄是4岁,最大年龄是13岁(9.86±1.45)岁。

研究组,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11例;最小年龄是5岁,最大年龄是13岁(9.73±1.17)岁。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实施手术治疗。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手术管理,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包括心率、血压等。

快速康复理论在儿童四肢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理论在儿童四肢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理论在儿童四肢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快速康复理论是一种理念和方法,是指在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连续性、高效性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下,依据病人具体病情的个体化特点,包括病史、病情、治疗方式等,进行全面护理。

在儿童四肢骨折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理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提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儿童四肢骨折的围手术期,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等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骨折治疗方案。

每一个患儿的骨折状况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康复训练等。

只有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促进患儿的康复过程。

术前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四肢骨折患儿及家长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包括手术的相关知识、手术后的护理要点、术后康复锻炼等。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儿及家长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还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儿童骨折的特点,减少误区,促进患儿更好地配合康复训练。

术后进行及时的功能锻炼。

对于儿童四肢骨折的围手术期,康复锻炼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根据患儿的骨折类型和手术方式,设计出科学的康复锻炼方案。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增加锻炼的强度和范围,促进受伤四肢的功能恢复。

适当的康复锻炼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疼痛感,恢复四肢的功能,还可以避免手术后的并发症,如僵直、肌肉萎缩等。

术后进行个性化的饮食调理。

在儿童四肢骨折的围手术期,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患儿的康复同样非常重要。

饮食调理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骨折的部位和类型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如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提高骨折愈合的速度等。

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为患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骨折的愈合过程。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出发,阐述了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和原理,探讨了其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重要性。

具体分析了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评价,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

结论部分总结了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重要性,为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概念、原理、重要性、具体应用、效果评价、临床意义、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骨科手术是治疗骨折、骨关节疾病等骨科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围手术期护理是骨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较为保守,包括长时间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使用镇痛药物等,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康复时间。

有必要探讨新型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以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ERAS)是近年来相对新兴的概念,旨在通过优化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全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对于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还存在争议,有些研究结果认为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而有些研究结果则认为其效果并不理想。

有必要对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1.2 研究目的骨科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往往是患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提高患者的手术后康复效果,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监护·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张玉莲,杨美英(通讯作者),潘琳琳,马丽波(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0 引言在骨科治疗中小儿群体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群体,因为他们的机体耐受性相对较差,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机体疼痛感的存在而出现哭闹的现象,除此之外在手术期间进行侵袭性操作,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应激性反应,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将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基础康复治疗。

目前该如何使用有效的护理方式,对小儿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成为了一院康复护理的重点。

所谓的快速康复理念是指使用优化为数据处理的方式,减轻患者在手术期间出现的创伤情况以及降低其应激反应[1]。

本文主要对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所有的数据信息都是源自某医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的84名小儿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资料和基本资料等内容。

为了准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人员需要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分组讨论。

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都有42人。

为判断患者的基本资料是否对最终的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研究人员需要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简单的阐述,首先在于本次研究的患者,经过诊断之后均确诊为骨科疾病,疾病类型主要有股骨干骨折,发育性髋脱位,多指畸形,锁骨骨折,股骨颈骨折在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24人和18人,其中年龄最小的0.6岁,最大的9.2岁。

在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25人和17人,其中年龄最小的0.4岁,最大的8.9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以及在常规护理模式上使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方式进行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

首先常规护理模式的内容,主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的监测,除此之外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在康复阶段,对于患者的日常康复锻炼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以及指导。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操作的患者,需要从术前干预术中干预以及术后干预这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在进行术前干预时,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的具体信息以及手术治疗的内容。

在手术治疗之前的4个小时开始禁水,手术前的14个小时开始禁食。

进行常规的肠道准备工作以及皮肤准备工作,并根据疼痛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在手术治疗前的疼痛程度并选择不同的镇痛药物进行具体的镇痛操作。

在术中护理方面,医护人员必须要时刻使用保温垫和保温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具体的保温操作,并将手术室的温度维持在29℃以上。

伤口的冲洗液以及需要向患者体内输入的液体,都要加温到40℃之后再使用,避免使用的液体温度过低导致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应激反应。

在术后干预方面,需要鼓励患者经口进食,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部不适的情况还能增大内脏的血流量以及肠胃的蠕动。

在术后镇痛干预方面,护理人员必须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疼痛情况,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避免由于强烈的阵痛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

在术后康复内容方面,需要分析影响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因素以及制定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康复训练计划。

1.3 观察指标。

为了更好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围(下转第330页)摘要:目的为了促进小儿骨科患者的疾病治愈率,本文主要对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希望能在促进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为各医院研究小儿骨科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验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对象是选取某医院2017年3月份到2018年10月份进行治疗的84名小儿骨科患者。

因为数据分析的内容具有一项数据对比的环节,所以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进行分组讨论,其中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和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

为了了解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应用疗效,我们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等内容进行观察和记录。

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字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快速康复理念对小儿骨科患者进行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能够促进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这两项指标的优化,其中使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住院时间大概在14天左右,护理满意度为91.18%,而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住院时间在20天左右,护理满意度为67.6%。

结论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通过对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快速康复理念操作可以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理念;围手术期护理;应用疗效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ki.1671-3141.2019.73.219本文引用格式:张玉莲,杨美英,潘琳琳,等.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328+330.作者简介: 张玉莲(1963-),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本科,主任护师,研究方向:骨科康复护理;杨美英,女,汉族,(196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本科,现工作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事骨科护理,主任护师。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观察组19125289.47%对照组1966763.16%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满意度为73.6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n,%)组别例数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观察组19153194.74%对照组1986573.68%3 讨论癫痫是神经内科临床上常见疾病,该病是一种短暂脑功能失调症,病程长、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癫痫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但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易出现多种负面情绪,甚至抵抗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10]。

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研究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纠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少外界刺激,从而降低癫痫发作次数。

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89.47%,对照组有效率为63.16%;观察组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满意度为73.68%,P<0.05。

体现出综合护理干预对癫痫治疗有促进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 袁蓓,韩喆,王强.对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6):74-75.[2] 苏燕娟,王玉心,陈少卿,等.脑损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4):569-570.[3] 高艳,许华山,魏婷婷,等.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转化医学,2015,19(4):413-416.[4] 廖娜娜.对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5):106-107.[5] 肖莹.对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4,14(26):239-240.[6] 卢洋.综合护理干预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11):1604-1606.[7] 张庆荣,王萌.综合性护理对提高癫痫患者认知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7):63.[8] 苗保红.综合护理干预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4):508-510.[9] 刘淑芳.癫痫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2):162-163.[10] 赵勤.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5):251+256.(上接第328页)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为了能够让数据分析的结果更具有明确性,我们使用了医院专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 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了患者治疗以及护理中的各项指标,两组患者的大部分指标中的数据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差距相对比较明显的主要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资料,住院时间这两项指标。

首先从使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具体护理操作的患者的这两项指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住院时间大概在14天左右,护理满意度为91.18%,而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住院时间在20天左右,护理满意度为67.6%。

3 讨论在进行骨科类的疾病治疗时一般都需要进行基本的外科手术治疗,为了能够促进最终的手术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关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特别是对于处于婴幼儿阶段的患者来说,因为他们的自制力以及机体耐受力相对较差,无法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操作,那么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应激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康复效果。

为了保证小儿骨科患者的术后机体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医院需要针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操作[2]。

小儿骨科患者的最终手术治疗效果除了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有一定的联系之外,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效果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在对小儿骨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这三个阶段进行快速康复护理[3]。

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操作,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这两项指标都得到优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快速康复理念操作对于骨科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具有较大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冯芳.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180-4181.[2] 崔玉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病人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17,3(04):315-317.[3] 李旭春,龚敏,康健.快速康复理念和技术在骨科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6):153-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