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共29页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PPT资料(正式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PPT资料(正式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 设计
目 的 与 要 求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绘制道路横断面型式、车道数、交叉 口型式、车道划分、人行横道位置等, 并对沿线横断面型式及交叉口的布置加 以分析。(找具有尽可能多的不同横断 面和交叉口型式的路段)
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要求掌握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及 类型
行车道: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
两点间,拟定路线各种可能的走法,进行
路线方案比较,选定最佳方案,然后对选
定的方案作上述内容的设计计算。
谢谢观看
课程设计的目的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

学生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 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初步掌握公路设计工

作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过 程,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独立思考和

独立工作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要求

要求学生对纸上定线作一些初步的训 练。纸上定线的内容为:在给定地形图上
整理调查成果,制作 课件
总结本次研究性学习 过程

道路横断面:道路中线上各点

的法向切面,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 面线构成。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组成及其
作用:

1.行车道: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

驶的部分。 在行车道断面上,供汽车、无轨

电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行驶的部分
称为机动车道;
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等非机 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作非机动车道。
关 道路横断面:道路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构成。
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均较少的道路或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老城区道路。 相

基 础

道路勘测设计PPT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PPT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
(第
201 1
内容提要
201 1
第一节 概 述
一、路线的相关概念
道路: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 等组成的空间带状构造物。
路线: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线形:道路中心线的立体形状。 路线平面: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路线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展开是指展开平面、 纵坡不变)。 路线横断面:中线上任一点的法向切面。 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的几何尺寸。
对于设计速度≤40km/h时,参考执行即可。
在受到条件限制时,宜将同向曲线改为大半径曲线或将两曲线
作成复曲线、卵形曲线或C形曲线。
201 1
(2)反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
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 线形。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 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在满足行车视距的前提下,采取借用曲线内侧山丘地形或人工种植 遮挡性树木等手段,避免两曲线和中间直线全部进入驾驶员的视野。
201 中间直线段上尽量避免设置凹型竖曲线,以避免反弯错觉加剧。 1
《规范》规定: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 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当地形条件及其它 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小直线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3 倍。
《路线规范》规定在回头曲线之间,前一回头曲线的终点至后 一回头曲线的起点距离在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 20Km/h时,分别应不小于200m,150m,100m。
201 1
新疆海拔3100米的天山公路 川藏公路
河南省辉县的山区农村公路

《道路勘测设计》PPT课件 (2)

《道路勘测设计》PPT课件 (2)

(4 )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的计算
1)计算切线高程
H1=H0-(T-x) · i 式中H0 ---变坡点标高(m);
H1 ---计算点切线高程(m) ; i---纵坡度
2)计算设计标高
H=H1+y 式中H---设计标高(m) ;
+---当为凹形竖曲线时取“+”,当为凸形竖曲线时 取“-”。
整理ppt
(2)最小纵坡 为了保证挖方地段、设置边沟的低填方地段和横向排水
不畅地段的纵向排水,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 定,规定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 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当必须设计 水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排水设计应与 纵坡设计一起综合考虑,在城市道路中一般可采用设 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来处理。
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
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
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综合设

整理ppt
1
4.1 概 述
④目的: 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型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
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 目的。 设计纵坡的基础知识。第一,对路基设计标高的规定。 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 外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 设置超高和加宽路段则是指在设置超高加宽之前该处 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 也可以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ip=H/L 式中 ip---平均纵坡;
L---路线长度(m);
H---路线长度L两端的高差( m ) 。
整理ppt
7
4.2 纵 坡 设 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

如有疑问或建议, 请及时联系课件 制作者
THANKS
汇报人:
易于理解:采用 通俗易懂的语言 进行讲解
Part Three
课件内容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
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 骤
道路勘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 法
道路勘测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常 见问题
道路勘测设计基本原则
安全性原则:确保道路安全,避免交通事故 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造价 环保性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性原则:考虑道路的长期使用和维护,提高道路使用寿命
实例分析
实例一:道路勘 测设计PPT课件 大纲
实例二:道路勘 测设计PPT课件 大纲
实例三:道路勘 测设计PPT课件 大纲
实例四:道路勘 测设计PPT课件 大纲
Part Six
课件使用说明
使用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7及以上 硬件配置:CPU 2GHz以上,内存2GB以上,硬盘空间500MB以上 软件环境:Office 2010及以上版本, Office 2016及以上版本 网络环境:建议在稳定的网络环境下使用,以保证课件的正常运行和更新。
舒适度
适当使用加粗、 下划线等格式, 突出重点内容
图片展示
道路勘测设计图片:展示道路勘测设计的过程和成果 地图图片:展示道路勘测设计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设计图纸图片:展示道路勘测设计的设计方案和细节 施工现场图片:展示道路勘测设计的施工现场和施工进度
表格说明
表格设计: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表格内容:包括道路勘测设计所需的各项数据、参数和指标 表格格式:采用统一的格式,便于对比和分析 表格应用:在PPT中插入表格,直观展示道路勘测设计的各项数据和参数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道路勘测设计基础知识 • 道路勘测设计技术 • 道路勘测设计实践 • 道路勘测设计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02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专业学生
0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04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具备独立进行道路勘测设计的能力。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更新,道路勘测设计也面临着许多 机遇。例如,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绿色理念将推动可持续发展。未来道路勘测设计需要不断 创新和进步,以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道路勘测设计基础知识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
道路勘测设计定义
道路勘测设计是根据道路建设的需要,在详细调查和勘察的基础上,依据道路建设的方针、政 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道路的线形、桥涵、隧道等结构进行综合设计,以满足车辆通行的需 要,保障交通安全、舒适、畅通,同时保护沿线环境,合理使用建设资金。
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
测量技术的应用
测量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主要用于 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后续的设 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道路勘测设计中的CAD技术
CAD技术概述
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进行二维和三维 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CAD软件介绍
常用的CAD软件有AutoCAD、 MicroStation等,这些软件功能 强大,广泛应用于道路勘测设计 领域。
测的效率和精度。
数据处理与分析
智能技术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 ,对道路勘测数据进行高效分析 ,为设计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道路勘测设计通用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通用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通用课 件
目录
•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 • 道路勘测设计基础 • 道路勘测设计流程 • 道路勘测设计技术与方法 • 道路勘测设计案例分析 • 道路勘测设计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
道路勘测设计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道路勘测设计是根据道路建设的需要,对道路建设的地点、规模、性质等进行 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方案比较、经济分析、施工图绘制等工作的总称。
THANKS
路基稳定性分析
通过分析路基土的稳定性,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 固处理。
路基排水设计
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防止水对路基的侵蚀和破坏。
路基防护设计
根据路基所处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挡土墙、护脚墙等。
路面设计技术与方法
路面材料选择
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泥混凝土 或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
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
02
通过合理的勘测和设计,确保道路的安全、舒适、经济和环保,
满足交通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则
03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
行勘测和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的技术要求
测量精度要求
根据道路等级和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测量精度,确保勘测数据 的准确性。
规定了公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法等,是道路设计 的核心规范。
地方标准和企业规范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和相关企业规范,也是道路勘测设 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道路勘测设计流程
初步勘测与方案设计
确定勘测范围
根据道路建设需求,确定勘测范围,包括起点、 终点、沿途经过的地区等。
设计方案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版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版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版内容概要孙家驷主编的《道路勘测设计》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主要介绍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全书共11章,包括:概论,道路设计管理及控制要素,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规划设计,道路选线与总体设计,道路交叉设计,道路排水及道路设施设计,道路勘测,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主要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用书,可供道路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用作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专业课教材。

书籍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交通与道路运输第二节我国道路发展概况第三节道路的分类、等级及组成第四节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二章道路设计管理及控制要素第一节道路勘测设计管理第二节道路设计控制要素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三章道路平面设计第一节平面线形设计原理第二节直线设计第三节圆曲线设计第四节缓和曲线设计第五节平面线形设计与计算第六节视距第七节平面设计成果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四章道路纵断面设计第一节纵断面设计原理第二节纵断面设计标准第三节纵断面设计与计算第四节纵断面设计成果第五节道路线形综合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五章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一节横断面组成第二节横断面各组成部分设计第三节超高及加宽第四节横断面视距的保证第五节横断面设计第六节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六章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道路规划概要第二节公路网规划第三节城市道路网规划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七章道路选线与总体设计第一节选线概要第二节平原区选线第三节山区及丘陵区选线第四节道路定线第五节公路总体设计第六节城市快速路、高架路、环形路的总体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八章道路交叉设计第一节道路交叉概要第二节道路平面交叉第三节道路立体交叉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九章道路排水及道路设施设计第一节道路排水系统及组成第二节公路排水设计第三节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第四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十章道路勘测第一节道路勘测的要求第二节道路初测第三节道路定测第四节道路勘测验收及核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十一章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第一节道路环境工程设计第二节道路景观设计第三节公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文件编制。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pptx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pptx

多见,只要坡差不大,矛盾也不突出。
2024/9/29
42
第43页/共99页
2024/9/29
43
第44页/共99页
4. 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1)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 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两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外观;前者会使驾 驶员操作失误,引起交通事故;后者虽无视线诱导 问题,但路面排水困难,易产生积水。
L时, i
L k
i1
i2则
k L L
i2 i1
2024/9/29
19
第20页/共99页
抛物线上任一点P的曲率半径为:
3
R [1 ( dy )2 ]2 dx
d2y dx 2
式中,
dy dx
iM
,d 2 y dx 2
3
1 k
,代入上式,得
:
R
k (1
iM
2
)
2
因为i于i1和i2之间,且i1和i2均很小,故设计
(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 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贺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 续性。任何使驾驶员感到茫然、迷惑或判断失误的线形,必须尽 力避免。在视觉上能否自然地诱导视线,是衡量平、纵线形组合 的最基本问题。
2024/9/29
35
第36页/共99页
2. 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它 不仅影响线形的平顺性,而且与工程费用相关。 对纵面线形反复起伏,在平面上却采用高标准的 线形是无意义的。反之亦然。
5
第6页/共99页
2024/9/29
6
第7页/共99页
第二节 纵坡
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标准》的各项规定。 2. 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 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i ---为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为超高渐变率。
2019/9/23
(3)行驶时间不宜过短(P61) 我国将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程时间定为3s,则缓
和曲线最小程度为: ls vt3v.6t1v.2
式中:v---设计车速,(km/h); t---缓和曲线上行驶的时间,s。
当β=β2时,AR2*0 . 5R, lR
由上可以得出,为了使线形舒顺 协调,应满足:l=R/9~R
2019/9/23
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100 85 70 60 40 30 20
城市道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4)符合视觉条件要求 根据研究得出,缓和曲线最小转向角
β1=3°10′59″=0.0556rad,最大转向角 β由2=282°lR382A′R225,A22″=R 0l.5得rad出:
2019/9/23
A2 2R2
A R 2
当β=β1时,AR2*0.05 5R36 , lAR2 R9
2019/9/23
三次抛物线方程式:
rC x
三 次 抛 物 线 上 各 点 的 直 角坐标方程式: x=l
y x3 6C
双纽线方程式:
rC a
双纽线的极角为45°时, 曲线半径最小。此后半径 增大至原点,全程转角达 到270°。
2019/9/23
回旋曲线、三次抛物线和双纽线线形比较:
圆弧曲线作为缓和曲线的。但世界各国使用回旋曲线居多,我 国《标准》推荐的缓和曲线也是回旋线。
2019/9/23
二、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一)回旋线的基本方式
1.定义:回旋线是曲率随着曲线长度成比例变
化的曲线
2.基本公式: rl A2
A回旋线参数,表示回旋线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 A为长度量纲
3.特点:满足行驶轨迹三条特征的程度
道路勘测设计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第四节 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之一。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 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 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规范》规定:除四级公路外的其它各级公路 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另外,当圆曲线半径大于“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可省略缓和曲线。
(1)回旋曲线、三次抛物线和双纽线在极角较小(5°~6°)
时,几乎没有差别。
(2)随着极角的增加,三次抛物线的长度比双纽线的长度增
加的较快,而双纽线的长度又比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的长度增加得快些。
(3)回旋线的半径减小得最快,而三次抛物线则减小的最慢。
从保证汽车平顺过渡的角度看,三种曲线都可以作为缓和曲线。
(4)此外,也有使用n次(n≥3)抛物线、正弦形曲线、多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100 85 70 60 40 30 20
2019/9/23
(二)不设缓和曲线的条件(省略)
1.在直线与圆曲线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 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2.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 (1)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间,当小圆半径大 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直线与 圆曲线间和大圆与小圆间均不设缓和曲线;
lv(tm ) lkvrdv kdr1
Cvkd,则 lCr rlC
l A2
说明:行驶轨迹的弧长与曲线的曲率半径 的乘积为一常数,这就是回旋线的性质。
2019/9/23
缓和曲线形式:
回旋线 三次抛物线 双纽线 n次抛物线 正弦形曲线
我国《标准》推荐的缓和曲线是回旋线
2019/9/23
(二)回旋线性质
1.曲率按线形函数增大 A越大,曲率k越小,回旋线变化慢; A越小,曲率k越大,回旋线变化快.
2.所有回旋线都几何相似 回旋线的形状是相似的,单位回旋线的性质
可以代表所有回旋线。
2019/9/23
三、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
(一)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1)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宜过大
2019/9/23
一、缓和曲线的性质、形式
方向盘转动角Ψ与前轮
转动角度Φ的关系:
Φ =KΨ 式中: Ψ=ω*t 汽车前轮转向角:
Φ=K ωt
其中:t为运行时间
轨迹曲率半径:
r

d tg
2019/9/23
Φ值很小,因此:
rtdgdk dt tk dr
经过时间t行驶距离(弧长)为l:
则: t=ls /v
as=v3/(Rls)
故: ls=v3 /(Ras)
将v(m/s)化为v(km/h)得:
ls=0.0214v3 /(Ras) 式中:v---设计车速;
as---离心加速度平均变化率,m/s3; R---圆曲线半径,m。
我国公路计算规范 一般建议as≤0.6
Lm s in 0.03 V R 36
2019/9/23
一、缓和曲线的作用
(1)符合汽车转向时的行驶轨迹(车的轨迹) (2)使汽车离心力加速度逐渐变化(人得舒适性) (3)作为超高、加宽的缓和带(施工连续性)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视觉效果)
通过曲率的变化,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 轨迹及路线的顺畅,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 度逐渐变化,不致产生侧向冲击力,乘客感觉 舒适;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减少行车振荡, 使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得当,线形连 续光滑,构成美观与视觉协调的最佳线形。
汽车在缓和曲线行驶 由离心力产生的离
心加速度为a=v2/ρ,由缓和曲线起点到达缓和曲线
终点所用时间为t(s),这时候,汽车通过缓和曲线全场
为l,曲率半径ρ由0均匀的变化到R,离心加速度由0
均匀地增加到v2/R,由此得到离心加速度的增长率
为:
as=a/t=v2/Rt
2019/9/23
假设汽车等速行驶:
as是检验缓和曲线缓和性的指标,称为缓和系数
2019/9/23
(2)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P61)
超高附加坡度(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外
侧路面边缘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如果附加纵坡过大,会使行车左右明显摇摆,因
此应加以控制。
Lc

Bi p
式中:B---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
2019/9/23
(2)小圆半径大于表中所列临界曲线半径,且符 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大圆与小圆间不设缓和曲线:
①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缓和曲线长的 回旋线时,其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 0.10m。
②设计速度≥80km/h时,大圆半径(R1)与小圆 半径(R2)之比小于1.5。
③设计速度<80km/h时,大圆半径(R1)与小圆 半径(R2)之比小于2。

E(R p )secR (m ) 2
J2TL(m)
2019/9/23
JD桩号 主点ZH,HY,YH,HZ
2019/9/23
END
2019/9/23
基本型曲线
S型曲线
复曲线
回头曲线
卵型曲线
凸型曲线
C型曲线
四、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计算公式
R

ls2 24R
-
ls4 238R43
qLS 2
LS3 240R2
(m)
0
2
8.64
7LS9(度) R
Ts (Rp)tg2q(m)
2019/9/23
Ls ( 2 0 ) 1 8 oR0 2 LS(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