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11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学案 岳麓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教材分析:本科教材主要围绕1787年宪法展开。

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他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通过三者间的分权制衡从而丝线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制衡——这是本课的核心。

维护联邦体制的斗争和两党制的形成都是围绕宪法所制定的国家体制而来。

1787年宪法虽有局限性,但它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

目标:知识与能力:熟悉美国总统制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过程,记忆美国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在分权制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美国大选的时事让学生了解美国政治制度,通过比较的方法,明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其历史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认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对于社会正常运行所起到的保障作用。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并根据教材文字资料、图表分析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比较美国与英国政体的异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比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理解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知识结构:一、联邦宪法的制定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二、联邦制的巩固1.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 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教学策略:导入一:1776年,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美国的经济占据世界第一长达100多年,现在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到第七的6个国家的经济的总和。

高中历史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学案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学案岳麓版必修1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激励语: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富兰克林课标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独立后的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结合课本第一目内容归纳当时的美国面临1、归纳联邦宪法的内容:结合课本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具体分析(1)、联邦制原则:分析探究:“1787年宪法充分体现了如下原则:中央集权原则: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 摘自《岳麓版教材第一版》问题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2)分权制衡原则问题探究:请结合课本归纳美国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分割的?这一原则的理论思想来源于谁?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三者之间是如何实现相互制衡的(请用文字形式进行表述)?事例分析:“水门事件”所谓“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在华盛顿水门公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查获的窃听事件。

当时(6月17日凌晨2点30分)有5人被捕,他们带着手套、电筒、复杂的偷听工具和电子窃听器。

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尼克松吩咐查尔斯科尔森去搞民主党全委会总部主要负责人拉里奥布赖恩的情报。

由于民主党对此早有提防,而中央情报局又自始至终监视着窃听者的行踪,所以窃听者的一切努力都败露了。

1974年7月8日,最高法院以八票对零票通过了对尼克松不利的裁决。

与此同时,国会也不停地呼吁,要对他进行弹劾。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

分析:事件后尼克松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他们是如何制约总统的?2、1787年宪法的评价分析探究:宪法制定后,1789年又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权力。

南北战争结束后,国会制定了关于废除奴隶制、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15条修正案;1920年通过第19条修正案给予妇女选举权20世纪的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国会制定了关于保障黑人选举权的第23、24条修正案。

必修一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说课教案【岳麓版】

必修一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说课教案【岳麓版】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板书课题)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的第9课,下面我从五个个方面说说对这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说教材:1.说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而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有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以英国为代表,第八课刚讲完,而民主共和制以美国为典型,它的确立不仅为研究近代民主政体提供了范例,而且也为学习第四单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在中国建立美国式政体做了合理铺垫。

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本课的课标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区别,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根据课标要求,我把本课重点确立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评价。

难点: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这些内容在教材中跨越性较大,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很难自己理解,因此将其确立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学案做好课前预习,初步建立知识体系。

2、整合课本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三、说学法:我所教的班级是文科普通班,多数学生基础较差,兴趣不高,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利用自主学习法、比较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来指导学生实现三维目标。

高一历史必修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岳麓

高一历史必修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岳麓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高一历史必修1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岳麓版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制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利构造,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美国的近代政治体制对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对近代很多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都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课内容在本学习模块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本单元中亦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三权分立原那么,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特点及比照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异同及造成不同的原因等问题起着不右或者者缺的作用。

学生分析高中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较为欠缺,但他们性格较为活泼,课堂上能积极答复以下问题。

因此宜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利构造。

难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才能熟悉美国总统一一共和制政体确立的根本过程,记忆美国1787年宪法,知道文官制度条例,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利构造和两党制在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认识同类历史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能举一反三,顺利解决同类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政治体制和美国内战意义,认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对国家开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保持国家稳定在中国目前的重要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导语:投影当今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克里和布什电视辩论新闻图片,引出问题:从这那么新闻中,同学们可以知道美国总统是怎样产生的吗?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利?总统在国家权利构造中处于什么地位?学生答复后,教师指出,美国是一个实行总统制的国家。

除了总统制,如今的美国还是一个实行一一共和制、联邦制、两党制等政治制度的国家,它们是如何确立起来?这些制度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强大的国家有没有关系?由此引人新课。

高中历史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学案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学案 岳麓版必修1

【学习目标】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自学指导】★一、美国政治体制创新大事记(概括史实,别照抄教材)1、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结束2、1787年:召开制宪会议,颁布1787年宪法3、1861年:内战爆发4、内战结束后:通过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二、邦联制★1、邦联制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

邦联制比联邦制松散,是主权国家的联盟。

例如,北美独立革命胜利后,13个殖民地组成了邦联,但不久以后就依据宪法组成了联邦制的国家。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你认为邦联制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松散的邦联制使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很难保障国家的利益与主权★2、建国初期的美国政治领袖们有哪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①问题:(1)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2)在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解决:召开制宪会议,颁布1787年宪法三、1787年宪法★1、这何时、何地、有何机关、在何人主导下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麦迪逊★2、请简要概括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②主要内容:⑴联邦制原则: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

联邦宪法是全国最高法律;但各州保留较大独立性。

⑵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互相制约。

⑶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均实行任期制意义: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四、美国联邦制★1、概括联邦制的基本内容(即宪法对联邦制的规定):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联邦宪法是全国最高法律;但各州保留较大独立性。

★2、美国建立联邦制后,还存在什么问题?导致什么后果?美国为维护联邦制(国家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1用心爱心专心问题:州权主义活跃后果:内战爆发③措施:(1)以战争方式平定南方叛乱;(2)通过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意义: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此后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

高中历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备课资料岳麓版 必修1

高中历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备课资料岳麓版 必修1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备课资料历史回眸1607年,英国人来到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

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已经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块殖民地。

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同时也存在许多落后的经济成分。

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不完全相同的统治模式。

在长期的共同发展中,在北美大陆上诞生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得到广泛传播,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日趋增强。

随着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英国的高压殖民统治日益成为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北美人民对英国的反抗斗争日趋激烈。

波士顿倾茶事件把反抗斗争推向高潮。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美国终于在1781年10月的约克镇战役打败英国,结束了战争。

但独立后的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州际联盟,他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无力保护美国的利益,1787年。

费城制宪会议召开,经过激烈的争吵,美国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

宪法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协调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矛盾,确立了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等一系列原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解决了建国的重大问题。

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实行共和政体,北美大陆上出现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但这部宪法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它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迄今为止,联邦宪法共有27条宪法修正案,这些修正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民的斗争成果。

美国宪法规定,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这主要是总结了美国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宪法规定,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而各州的权力是保留的。

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并采用“列举权力”的形式规定了联邦的一系列权力:征税借款权;管理外贸和州际商业权;发行公债及货币权;设立联邦法院权;宣战、缔约和对外关系权;建立维持陆海军权等,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学案1(岳麓版必修一).doc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学案1(岳麓版必修一).doc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导学案【考点解读】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标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解读: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它所确立的联邦制度、三权分立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力地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

从宪法的内容及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中了解美国总统制政体的特点,并从美英政体的比较中领会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共性和个性。

【知识梳理】考点: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1.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美国独立后,结成松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2)目的:变革政治体制,形成强有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制定:1787年在_______________ 秘密召开制宪会议,1787年宪法制定,1789年正式颁布。

2.1787年宪法(1)内容及原则①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②三权分立原则:国家权力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统和行使,又互相制约。

③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

总统和议员均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意义©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成为一个实行_______②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至今行之有效,保证了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美国根深蒂固。

高中历史 3.2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3学案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3.2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3学案 岳麓版必修1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结构表解二、高考链接1.(2010年上海卷)《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因为它()A.最早阐述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解析] 本题强调“第一个人权宣言”,是指它具备了此后的法国《人权宣言》那样所具有的启蒙思想的内容,根据其内容我们可以判断正确答案应该是A。

[答案] A2.(2010年,全国)1861年,美国南部一些州建立南部联盟,这一举措意味着()A.蓄奴州数目增加B.公开分裂国家C.美国内战爆发D.南方诸州与英国结盟[解析] 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内战原因的认识。

南北双方的矛盾隐含着权力之争,南部建立联盟,意味着另立政府,公开分裂国家。

[答案] B三、同步训练1. 美国独立战争后初期建立的国家结构是()A.松散的州际联盟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紧密的中央集团联邦制[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审题时抓住“美国独立战争后初期”这个时间提示词,可知选择A。

[答案] A2.1787年宪法制定的核心人物是()A.华盛顿 B.富兰克林 C.麦迪逊 D.林肯[解析]此题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麦迪逊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制定宪法,是“美国宪法之父”。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答案] C3.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C.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解析] 此题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做此题的关键要先把体现麦迪逊意图的话归纳出来,麦迪逊这句话的核心是主张“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其目的显然是实行民主,防止独裁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1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标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1.背景(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形成松散的邦联。

(2)邦联制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变革政治体制的必要性。

2.制定:1787年5~9月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制定了1787年宪法。

3.原则(1)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但是,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2)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均实行任期制。

4.地位: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也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5.意义(1)规定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2)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深化探究]探究点1中央权力的加强材料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华盛顿1786年写给友人的信思考结合材料探究,独立后的美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是什么?政治领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答案(1)形势: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引起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发展。

(2)主张:变革政治体制,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探究点2认识1787年宪法材料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

在会议中,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

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易混易错]注意区分邦联与联邦。

邦联是“国家的联合”,而联邦则是“联合的国家”。

联邦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邦联无联邦的最高立法、行政机关,其主要机构是邦联的议会或成员国首脑会议。

[深度点拨]美国1787年宪法的四个特点(1)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极其广泛的权力。

(2)体现了联邦制(中央集权)的原则。

联邦政府拥有国家主权,联邦法律是国家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3)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4)体现了人民主权(民主)的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思考请你结合对1787年宪法的认识,谈谈你对富兰克林所说的“那是日出”的理解。

答案(1)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2)宪法确立联邦制,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联邦政府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防止专制独裁。

(3)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1.背景(1)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2)州权主义观念在美国根深蒂固。

(3)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

2.斗争(1)战争方式: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2)法律方式: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意义(1)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

(2)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深化探究]探究点关于美国内战材料1862年8月,林肯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在这场斗争(南北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

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思考从材料可以看出,林肯进行内战的最高宗旨是什么?内战后,美国通过了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有何积极意义?答案宗旨:拯救联邦,维护联邦统一。

意义: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两党制1.形成:华盛顿之后,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展(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2)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3.特点:两党激烈争夺并操纵政治选举。

[深度点拨]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

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

[重点精讲]美国两党制的实质和作用如何?(1)实质: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2)作用:①两党不仅控制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②两党权力制衡,互有竞争,提高廉政,监督力度加强;增强革新力量。

③两党互有牵制,浪费资源,降低效率,使职责模糊,降低办事积极性,稳定性变差。

1.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文中的“建筑物”是指()A.邦联制B.联邦制C.共和制D.总统制答案A解析美国建国初期成立邦联制国家,邦联政府软弱无力,给美国带来危机。

2.《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这体现了该宪法的主要特点是()A.遵循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B.实行中央和地方权力互相制约C.坚持大小州利益妥协的原则D.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权力机构答案A解析“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权力制衡”原则。

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分权制D.总统制答案B解析宪法强调联邦的权力高于地方的权力,这是联邦制原则。

4.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措施是()A.实行三权分立B.实行君主立宪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答案A解析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分别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

总统在行使行政权,牵制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同时,也受到这两个机构的制约。

5.当美国南部11个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时,林肯总统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他以战争维护国家统一的法律依据是()A.1787年宪法:总统是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B.1787年宪法: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C.宪法第13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承认黑人的公民权D.宪法第14条修正案: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联邦法律答案B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的主权属于联邦,所以不能让南方11个州分裂叛乱,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这是他维护联邦统一的法律依据。

课中问题根据这段话,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提示结论:权力不能集中到一个人手中。

权力需要制约与平衡。

解析与探究提示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政府(内阁)要听命于总统。

同时,美国政治的分权制衡原则使得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英国是责任内阁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掌握实际行政权力。

首相是内阁中的最高行政首长,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所以英国首相必须与内阁成员密切配合。

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所以,一般来说,议会对内阁的牵制作用非常有限。

[基础达标]1.独立后,美国邦联制最根本的缺点在于不能()A.协调大小州之间的矛盾B.控制欧洲列强的经济入侵C.维护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D.偿还巨额国家债务答案C解析邦联政府权力有限,无力解决美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统治集团的利益也就受到了威胁。

2.1787年宪法生效后,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

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有()①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④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从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体现的是美国国家主权结构形式的变化,与美国国家政体的建立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④。

3.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论人口多少都选举两名参议员。

这一规定调和了() A.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B.美国与英国的矛盾C.共和党与民主党的主旨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答案D解析“各州不论人口多少都选举两名参议员”的规定主要是照顾了小州的利益,故这一规定调和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4.“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的诞生。

”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法()A.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诞生B.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巩固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C.建立了有别于英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D.正式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答案B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这即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的含义所在。

5.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B.联邦制与民主共和C.邦联制与分权制衡D.邦联制与民主共和答案A解析此类问题首先要理解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筛选。

“政府有能力控制”要求政府有力量,是一个联系密切的、中央权力高于地方的政府,这与中央集权(或联邦制)原则一致;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要求对政府的有效监督,这与三权分立原则一致。

故应选A。

6.“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分权制衡原则B.民主原则C.联邦制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总统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制约,这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