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吴中、吴江、相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初一年级调研试卷语文202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填涂考试号.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1.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冯梦龙村东靠漕湖产业园,西邻望亭镇,北(zhěn)_____望虞河,是明代杰出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故乡,也是冯梦龙历史文化的发详地。
灰瓦白墙,前屋后舍_____,走进冯梦龙故居,仿佛穿越时光的长河,与幼时的冯梦龙飞花对令,感受冯氏诗书传家的氛_____围。
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冯梦龙故居尽可能地还原了冯梦龙年少时的生活场景,探寻冯梦龙青廉为官品质的思想渊源……一方水土(zī)_____养一方文学,唤醒沉睡于土地中的文化种子,冯梦龙村正不断擦亮文化旅游新“名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北(zhěn)_____望虞河②前屋后舍_____ ③氛_____围④(zī)_____养(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 ______改为______ ②______改为______(3)结合上下文,说说“修旧如旧”在句子中的含意。
2. 同学们对相关古诗进行了收集,请你完成填空。
诗中风光无限。
它有①______(诗人)“深林人不知,②__________”(《竹里馆》)的清幽之境;也有韩愈笔下“草树知春不久归,③__________”(《晚春》)的盎然生机。
诗中情韵无穷。
它有李白“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中对故土的万千思念;有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中思亲与报国不能两全,最终振奋精神告慰家人的复杂情感;更有木兰身跨战马,奔赴战场“⑧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义无反顾、保家卫国的责任担当。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bǔ)迭.起(dié)彭湃.(bài)气冲斗.牛(dǒu)B.彷.徨(páng)花圃.(pǔ)深邃.(suì)迥.乎不同(jiǒng)C.呜咽.(yàn)山涧.(jiàn)徘.徊(huái)锲.而不舍(qì)D.亘.古(gèn)愧.怍(kuì)踱.步(duó)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屏障抱歉取谛心不在焉一泻万丈B.斑斓泛滥震悚大庭广众家喻户晓C.咀嚼烦锁卓越妇孺皆知酣然入梦D.惶恐懊悔诧异群蚁排衙鞠躬尽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__________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_________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__________。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____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电视剧《狂飙》讲述的是省督导组与京海市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养成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各项中结合语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面临祸患而不忘国家,这是忠心的表现: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诚信的表现: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置生死于度外,这是坚贞的表现。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金明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在本学期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瞻仰了“两弹”元xūn邓稼先的光辉形象,聆听了《黄河颂》的雄壮旋律,感受了生活中小人物身上闪烁的优秀品格……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芬芳,让我们尽情享受。
我们忘不了循循善诱、huì人不倦的师长,忘不了朝气蓬勃、勤学好问的同窗。
在人生的每一个考场,只要我们努力拼搏,积极进取,怀着挚痛的热爱,就能交出完美的答卷。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zhān zìB. zān zhìC. zhān zhìD. zān zì(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元xūn()huì()人不倦【答案】(1)C (2)①. 勋②. 诲【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瞻仰,zhān yǎng,指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挚痛,zhì tòng,诚恳而深切;故选C。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元勋,yuán xūn,有极大功绩的人。
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意思是乐于教诲人而不知厌倦。
2. 默写古诗文陶冶了我们的情怀:和郭茂倩探讨乐府诗,“_______,_______”(《木兰诗》)两句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寒;与韩愈漫步于晚春时节,面对争芳斗艳的花木,他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晚春》),这是草树在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与王维静坐竹里馆,“_______,_______”(《竹里馆》)两句以新颖的想象、幽静闲远的格调,体现诗人悠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路遇岑参,他以“______,______”(《逢入京使》),让我们感受到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样的远行者的复杂心理,全诗率性而成,用语自然,韵味醇厚隽永。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A)七年级语文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书法·笔墨间的精彩】1. 2024龙年春晚歌曲《上春山》,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吸引了无数观众。
这首歌曲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景,还巧妙地化用了14首古诗词,一句一首,为听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下面呈现了其中两首诗词的书法作品,请从下列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作品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A.字体端正秀美,诗人敷彩设色,用色彩明艳的辞藻,很好地展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
B.字体龙飞凤舞,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C.字体灵动飘逸,此句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D.字体蚕头雁尾,此句诗描写的是钱塘江的美景。
甲:()乙:()【答案】①. C ②. 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书法鉴赏及评价。
甲:根据“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内容可知,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和迷人的景色;其字体应属行书,笔画与笔画间有勾连,如行云流水,讲究灵动飘逸,而并非隶书的蚕头雁尾、楷书的字体端正秀美,草书的龙飞凤舞;故选C;乙:根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内容可知,这句诗中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且其字体端正秀美,气韵生动,乙应属楷书,讲究字形方正,笔画平直清晰,比例匀称,章法自然,而并非隶书的蚕头雁尾、行书的灵动飘逸,草书的龙飞凤舞;故选A。
【诗词·吟诵间的魅力】2.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学们对最近所学的诗歌做了梳理与总结。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4分)1.(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概峭瘁巅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
读着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我们感受到一位古代巾帼英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英雄气gài______;读陆定一的《老山界》,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士翻越qiào______壁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为祖国的“两弹一星” 而鞠躬尽cuì______,死而后己;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听到诗人站在高山之diān______,向黄河母亲唱出的豪迈颂歌,这些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选择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4分)2.(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旦偏离了方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3.(2分)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境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①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廓、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一诗- -般的语言。
①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的建筑也变得含情脉脉。
①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感人。
①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三、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4.(8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士别三日,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古人常在诗中表达思乡思亲的感情。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Y)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5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闭卷考试,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使用答题卡时,请认真阅读答题须知,并按要求去做。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为鼓励同学们品读文学经典、领悟家国文化,校小荷文学社特别为大家策划了“传承经典共沐书香”的学习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天下国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中华广袤肥沃的土地、绵长深厚的历史,涵养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为祖国两弹事业“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却鲜()为人知的邓稼先;为我们衰徵的民族寻找一剂文化药方而qiè()而不舍钻研古代典jí()的闻一多……回望百年征程,家国情怀熠熠生辉;______,______。
1.请你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家”的含义,推测“国”的含义。
(2分)国:______ 家:人在屋廊下祭祀祖先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鞠躬尽cuì()鲜()为人知qiè()而不舍典jí()3.请根据语境,仿照句式,将句子补充完整。
(2分)回望百年征程,家国情怀熠熠生辉;______,______。
【任务二】吟咏诗文4.文学社小语和小文对最近所学的诗歌做了梳理与总结,请帮助他们补全对话。
(8分)小语:诗中有景。
“①______,②______”(《木兰诗》)中有边塞军营之夜寂寞惆怅的苦寒之景。
小文:诗中有情。
那清净的幽篁里,“③______,④______”(《竹里馆》王维)是隐士独享与明月作伴的无限惬意;那西行的漫漫长路上,“⑤______,⑥______”(《逢入京使》岑参)是征人远赴边塞振作精神、安慰家人的万千思念;那寂静的夜色中,“⑦______,⑧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听到“折柳曲”,勾起游子的无尽乡思。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积累·运用(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 镌.刻(juān)嫉.妒(jí)矗.立(chù)叱咤.风云(chà)B. 颓.唐(tuí)炫.耀(xuán)摒.弃(bìng)处.决如流(chǔ)C. 参.错(cēn)气氛.(fēn)对称.(chèn)栩栩.如生(xǔ)D. 占卜.(pǔ)颤.动(chàn)殷.勤(yīn)饶.有风味(rá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遴选抉择时辰相得益章B. 造型篝火恣情芳草如茵C. 感慨山崖斑澜相辅相成D. 坐落恬静懊悔红妆素裹3. 根据语境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溱潼会船的高潮在上午九时,湖面湖岸人山人海,千支竹篙,掀起溱湖水的轩然大...波.,千支鼓槌,敲出惊心动魄的声浪。
B. 强强上课时双手总是不能自已....,一直拿着东西在玩。
C. 故宫和凡尔赛宫都是封建帝王的皇宫,又都耗资巨大,但风格迥异,因此可以说它们是异曲同工....的。
D. 人民商场重新开业后,由于商品种类齐全,各种档次都有,顾客仍像过去一样络绎..不绝..。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破阵子》—辛弃疾—南宋B. 《观刈麦》—白居易—唐代C. 《童年的朋友》—高尔基—苏联D. 《木兰诗》—南朝民歌—《乐府诗集》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兰亭序》对后人的影响很大,被视为历代珍品,各朝各代都有人模仿。
B. 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和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C.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创了人类解放的新纪元。
D.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某种文字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时候,就可能举行文字改革。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生版)

语文学科七年级阶段质量检测2024.05(本试卷共23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丰饶(ráo)哺育(pǔ)粗拙(zhuō)微不足到(dào)B. 豁亮(huò)憎恶(zēng)校对(jiào)锋芒毕露(bì)C. 屏障(pín)侮辱(wǔ)报歉(bào)深恶痛绝(jué)D. 烦燥(zào)选聘(pìn)呜咽(yē)心不在焉(yān)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国家所需,青年所向。
②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
③在科技发展的当下,无论是产业的变革还是新业态的,都离不开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离不开青年人勇于、敢为人先的拼搏奋斗。
④“天宫”揽胜、“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北斗”导航……近年来,中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而其背后的核心科研团队,大多平均年龄不到40岁。
⑤年轻一代,正逐渐成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
A. 日新月异发展探索涌现B. 日新月异开展寻索涌现C. 焕然一新发展寻索涌出D. 焕然一新开展探索涌出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一个人富裕了就骄傲,无异于向人们宣布他已无法继续再富;一个人因为自己富于学识就骄傲,无异于在对人们说他已无法继续增长自己的学识;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业绩而骄傲,则无异于在向人们说他再也创造不出更大的业绩。
我们如果想在功成名就时,保持荣誉、巩固成绩,就必须保持谦逊好学的精神,不断开拓。
A. “就”“已”是副词,“于”“向”是介词。
B. “因为”“对”“继续”分别是连词,介词,副词。
C. “则”“再”“也”“不”“更”都是副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试题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菜畦qí蝉蜕tuì荒谬miào人声鼎沸dǐngB.倜傥dǎng讪shàn笑骊lí歌鞠躬尽瘁cuìC.澎péng湃污秽huì怪诞dàn鲜xiǎn为人知D.炽zhì痛彷páng徨亘gěn古兀wù兀穷年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荒草萋萋来势汹汹妇儒皆知当之无愧B、锲而不舍义愤填膺呕心沥血迥乎不同C、慷慨淋漓心会神疑家喻户晓气充斗牛D、锋芒必露忘乎所以杂乱无章一反即往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地______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②登上泰山,你就会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壮丽_______。
③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全面发展”要求的_____是学业的进步,更是人格的健全。
④我喊他来玩,他_____说:“我今天有事,来不了。
”A.感染景致不止推脱B.感动景致不只推托C.感染景观不只推托D.感动景观不止推脱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 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B、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使我市外向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你是赞美太阳呢,还是赞美生活B、水果可多了,有梨子、苹果、香蕉……等,真是说也说不完。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丑小鸭》《最后一课》的体裁分别是散文、童话和小说。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朝花名拾》。
D、普希金、都德和莫泊桑分别是俄国诗人、美国作家和法国作家。
7、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6分)(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匆忙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山中杂诗》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请写出含“河”的诗句(要求是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认真观察下图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共6分)(1)请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9—13题。
(共12分)被优雅所伤(1)有个九岁的孩子,钢琴考级通过了六级。
但是,他的父亲作了一个决定,不再让孩子继续学琴,并且把家中的那台钢琴卖掉了。
(2)这缘于一起微不足道的事件。
(3)孩子父亲所在公司搞联欢活动,孩子被邀请参加表演。
孩子为了能在父亲公司的联欢活动中表现好一点,提前一周练习一首难度较大的《月光奏鸣曲》。
到了联欢活动前,这首曲子弹得非常到位,孩子自己也很满意。
(4)联欢活动节目丰富多彩,有相声、对唱,还有游戏。
轮到孩子上场时,已快到用餐的时候了。
孩子来到钢琴前,按下了第一个音符,如水一样的旋律在大厅里流淌开来。
(5)但是,大厅里到处是走动的人,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在笑谈,还有服务员在换台布,准备上菜……主持人就站在台侧,和一位漂亮女孩谈兴正浓。
(6)孩子显然注意到了这一切。
他戛然而止,找寻着父亲,希望得到帮助。
孩子的父亲对这样的场面束手无策,他示意孩子继续。
孩子加大演奏力度,音乐再次响起。
但是,大厅里,除了孩子的父亲,也许没有人在欣赏孩子的演奏。
(7)孩子把曲子演奏完,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但孩子没有听到掌声。
(8)孩子是哭着走下舞台的,他来到父亲面前,委屈地问:“爸爸,是不是我弹得不好”(9)父亲说:“不,孩子,你弹得很好。
”(10)孩子问:“那为什么,我得不到掌声。
”(11)父亲无言以对。
(12)不久,孩子的父亲作出一个决定,让孩子去学简单得多的电子琴。
孩子的父亲说,在一个缺乏文明和教养的环境里,孩子的钢琴弹得再好,也不会有更多的欣赏者,我不想让孩子以后被自己的优雅所伤。
(13)我非常震撼这个故事。
想到了顾长卫电影作品《立春》中唱女高音的王彩玲、跳芭蕾的胡金泉,在世俗社会中,他们不仅没有被自己的优雅所福泽,恰恰被自己的优雅杀伤。
(14)我的孩子也在学钢琴,他学得很快乐。
许多场合,孩子也会上台表演。
但是,孩子的演奏总是被人声淹没。
这样的时候,我总是很难过,但我下不了决心,中止孩子学琴。
(15)现在,我不敢让孩子随便在别人面前去演奏,因为我害怕那种嘈杂的环境,那种词不达意的肯定,会伤到孩子的自尊。
9、文中的父亲为什么卖掉钢琴(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10、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11、第(11)写“父亲无言以对”,表现了父亲当时怎么的心理(2分)12、如何理解第(13)段中的“在世俗社会中,他们不仅没有被自己的优雅所福泽,恰恰被自己的优雅杀伤。
”(3分) 13、结合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文题“被优雅所伤”中“被优雅”伤害的是什么。
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3分)(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4—17题。
(14分)晨刘白羽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
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
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
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ù)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
是的,我想是这一切。
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新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
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像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
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
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
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
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
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
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
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
因为我们送走了黑夜,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
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注释:燠热:闷热。
14.填空。
(3分)第①段依次描写、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_____ 。
15.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4分)16.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4分)17.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3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8.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2分)19、全诗借满城飘荡、无处不在的笛声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8—12题。
(8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