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 (2)

合集下载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 (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 (2)

《台阶》教学设计滕悦西安市第八十二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内基本字词,积累语言素材;分析文章结构,探讨人物形象变化;理解作者通过“台阶”传达出的深层含义。

2、过程与方法:课下自主预习字词,阅读文章;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揣摩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小组合作式学习,探讨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父亲的尊重和赞美;感悟作者对劳动人民现状的担忧。

【教学重点】文章内容和结构梳理;父亲人物性格与形象分析。

【教学难点】揣摩关键语句;文章主旨探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探究、小组合作式学习、默读法、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一课时(自读课文)【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台阶”,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未读文章之前,我们或许谁都不曾想到它竟能支撑、承载一个人的一生。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李森祥的《台阶》,看看其中有着何种深意。

二、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指导(因为是自学课文,主要还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悟)1、学习方法:整体大致感知,局部仔细琢磨2、学习目标:梳理文章;读懂父亲;感悟主题。

三、消除阅读障碍——读读、写写(四字词语必须知道,易错字音字形强调)啃蹦撬qiào 磕kē嘎gā挪nuó 茬chá门槛糟糕晌shǎng午凹凼dàng涎xián水膝xī盖着zhuó落luò鹅卵luǎn石掺chān上言外之意微不足道大庭广众四、化长为短——梳理文章结构(方法指导)1、小填空;①这篇文章的文体是(小说)。

指导学生根据小说三要素之一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划分内容②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台阶)指导学生分析结构时紧扣“台阶”,了解文章线索的作用。

2、划分文章结构小技巧指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过渡段。

(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开端(1~9)父亲年轻时造了三级青石台阶,它承载着这个普通农家的平凡生活。

发展(10~16)父亲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做漫长的准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培根 (英国哲学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

二、检查预习字词辨析信服:相信佩服。

嫩芽(nèn)分歧(qí)取决拆散(ch āi sàn)委屈水波粼粼(lín lín)一霎时(shà):顷刻间;很短的时间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用序号标注课文的自然段。

将你不认识的字注上记号。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好要求:声音洪亮、吐词清楚、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做到抑扬顿挫。

2、整体感知——快速抢答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原文)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E.“我”是如何处理这个分歧的?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四、问题探究你认为:这是的一家人。

(温馨,和睦,和谐,尊老爱幼)五、语文活动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将献给谁?请结合文中写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学案 (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学案 (2)

01 《散步》学案【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培根※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比尔·盖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①分歧()②chāi( )散③水波lín lín( ) ( ) ④一霎()时2、解释下列词语分歧:水波粼粼:霎时:各得其所:二、整体感知写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散步的时间:散步的地点:散步的人物:散步的原因:散步的经过:散步的结果:三、合作探究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我”;妻子;母亲;儿子。

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

”“我”要的是哪“两全”呢?5、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办法:。

原则:。

最后:。

6、“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7、课文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写作手法1、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2、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五、课后阅读三代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压伤了。

本来我是安全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立刻紧急煞车,把车头倾向一边。

岂料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步,自己撞了上来。

我赶紧跳下车,不安地说:“对不起!对不起!”他一边弯下腰按摩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也许是我太多虑了,我以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小孩,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下意识地上前阻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整体感知内容;2、领会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3、品味精巧自然朴实的语言。

【课前预习】自学要求与步骤(一定按照要求做哟!)1、有感情的朗读,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不要看课本!)分歧( ) 一shà( )时 chāi( )散各得qí( )所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 你就背( )着我我背( )上4、《散步》作者(),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诗礼人家》等。

5、读了全文,你从文中感悟到了什么?【导学探究】一、整体感知:(放录音或诵读)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简要的用一句话概括)2、学生讨论,围绕“散步”这件事概述事情的经过。

3、整个散步的过程,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二、研读探究:4、深入探究,把握主旨,体会亲情(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产生分歧,谁做的最好,你最欣赏哪个人物,为什么?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特点(2)朗读文中最动人的场景,体会句子的含义“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既然母亲不算重,儿子也轻,我和妻子为什么还这样做?)A“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表明。

B“整个世界”表明。

(3)本文通过(),体现了()。

(4)我说我家的故事(通过本文学习你体会到家庭中这种尊老爱幼的浓浓亲请了吗?)5、品味语言(我们喜欢这篇文章不仅因为喜欢这家人,也喜欢这篇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朗读出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示例:我喜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的特点,话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推荐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尊老爱幼。

2.体会语句的对称美。

3.理解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子的含意。

4.学习课文由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课文是如何体现尊老爱幼主题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句子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教程:一、由《思想品德》书上的与人交往应注意的礼仪谈,到家中既有老人又有小孩时你怎么办,引出课文《散步》板书课题。

二、抽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一下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并写出思考题:我在文中做了些什么?表达出我的什么感情?母亲做了什么?表达出母亲的什么感情?妻子又做了什么?表现出她什么样的性格?学生读课文后,讲解一下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特别讲下各得其所的含意。

生齐读生字词。

三、解决读课文时提出的思考题,抽学生回答。

并概括出文章主题:尊老爱幼家庭幸福四、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抽学生回答后,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感情的作用,并用之于作文。

五、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自己喜爱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它。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句式对称的句子,体会对称美的作用。

抽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原因。

当有学生找出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个世界。

时指导学生讨论其蕴含的含义:中青年人责任重大。

六、小结全课内容。

余下时间让学生结合课后作业第三题进行比较阅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的时候与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 (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 (2)

《散步》教学设计南乐县第二初级中学李姗姗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内容,体味浓浓的亲情。

2、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语言,体会语言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语言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散步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事,但是作家莫怀戚却能从中领悟到大道理,那么,他到底领悟到了一番怎样的生活哲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步》来探寻答案吧!(板书:散步)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内容,体味浓浓的亲情。

2、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语言,体会语言中的情感。

三、检查字词熬()过嫩()芽分歧()霎()时拆()散水波粼粼()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提示: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事?)五、品味细节感悟人情美了解了文章内容,相信你对作者一家四口人有了一些想法,那么对于这四个人物在散步过程中的表现你最欣赏谁呢?请同学们一以“我最欣赏,因为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的人。

”的形式来分析人物形象。

六、感悟语言美分析了家庭的每个成员,大家认为这是个怎样的家庭呢?(生:和谐、幸福、美好、有爱……)下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你最喜欢、感触最深的语句,以“我最喜欢第段中的,因为。

”的句式,加以品味。

示例:我喜欢第二段中的“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

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母子间和谐的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重点句子讲解)此处具有象征意义,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七、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时节到田野散步的生活画面,体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前准备:1、复习第三单元的生词及相关语法知识。

2、预习课文,先基本认识文章:略读文章,把握大意。

3、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散步这个词的含义和相关表达,能描述散步的过程和感受,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做好课前心理准备:课堂上积极思考,勇敢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课堂授课:Step1.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己尝试猜测散步的含义,并呈现散步的相关图片来引导学生理解。

2. 整体阅读,并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与散步相关的单词和短语,例如:“take a walk”、“a long walk”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短语的含义和用途。

3. 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让其单独完成练习册中的“思考”环节,思考出对散步的感受和印象,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同时也可以和同桌进行思维激荡,沟通交流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Step2. 小组合作1. 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出一个小故事或者介绍散步的好处或其他相关事情,并用英语进行简短的口语演讲。

2. 引导学生就其口语表达进行提问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Step3. 全班交流1. 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并引导全班进行总结,sumup 学生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强化学生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 留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课本中找到读者的感受和反应,并记录下来。

同时也可以请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散步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拓宽英语知识面。

Step4. 课后复习1. 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时,将学生完成的记录逐一提取,宋令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2. 课后进行课文的朗读,加深对散步意义的理解。

结语:一节好的课,离不开好的导学案的指导,帮助老师规划教学步骤,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中的《散步》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并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和学习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朗读表达中的语感。
我的发现:
活动一:
赏读一些美句(要求用圈点法圈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1)写景的句子
(2)传情的句子
(3)对称的句式
我的质疑:
美文赏析
父爱永铭一位父亲
新年前三天,收到了儿子由中国人民大学寄来的贺卡。这是他第一次离家在外过新年,所以我和妻子的心里天天都揣着无尽的挂念。可想不到,他还记着给我们贺卡。怀着喜悦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打开,更令我惊奇的是,精致的贺卡里面,还有一块红色手帕,上面写着:“父爱永铭!”捧在手里,我这个很少落泪的人眼圈湿润了。养儿育女为什么?还有比这更快乐更满足更舒心更自豪的事吗?看着同事们羡慕的目光,我甚至有点情不自禁:“这不是一张贺卡,不是一块手帕,而是儿子的一片孝心。”有了这四个字,20年的养育,20年的栽培,20年的努力,值了。
2阅读6、7自然段,思考我是如何对待这个矛盾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
3矛盾因“我”的决定而解决了吗?
活动三:
4、从(句子)中,我感受到了(谁)的(性格/品质)。
5、通过对课文的了解,说一说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家庭。
我想用(词语)来形容这个家庭。
活动四: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活动五:
以“亲情”为话题,仿照示例写话
提示:(从字面意思入手理解段落的意义,再结合主题)
活动四:感悟一种亲情两个假设:
第一,如果把老母亲冷落在家里,就带着妻子、孩子去散步,那会怎样?
第二,母亲在走大路,独生子要走小路,如果“我”顺从了独生子那会怎样?
活动五:学习一种妙思
(1)本文寓理于事,一滴水见太阳,有情节,强调可读性;
(2)这篇文章以《散步》为题好不好?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小组为单位讨论;标题拟好后,小组互相交流、评判,不求统一,鼓励创新)
课题:散步课时:一主备人:
预习指导: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味浓浓的亲情。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我的发现:
活动一: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用一句话概括)结果如何?
我的质疑:
日积月累:
1.给划线的词语注音
分歧:()信服:()
拆散:()霎:()时
示例1: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2:那回荡着欢声与笑语的餐桌上充满着亲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
教师评价:
课题:散步课时:二主备人:
预习指导: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Biblioteka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水波粼粼:()嫩()芽
熬()过讷讷()
2.解释下列词语:
信服:
分歧:
各得其所:
委屈:
蹒跚:
3作家作品:
莫怀戚主要作品:《透支时代》、《陪都就事》、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活动二:
1通过研读语句,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母亲出来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矛盾?
教师评价:
孝心无价(节选)毕淑敏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活动二:
品读一组奇字(体会它们的巧妙、精练)
——“分歧”、“决定”
——“挺”、“熬”
活动三:品读一个精段(最后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