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透镜作业指导书
封孔作业指导书

封孔作业指导书标题:封孔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封孔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建造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封孔作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匡助读者正确进行封孔作业,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封孔位置:在进行封孔作业之前,首先要确定封孔的位置,根据建造结构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封孔的大小和位置。
1.2 准备材料和工具:准备好所需的封孔材料,如水泥、砂浆等,以及封孔所需的工具,如搅拌器、刷子等。
1.3 确保安全:在进行封孔作业之前,要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如设置警示标识、佩戴安全帽等。
二、封孔步骤2.1 清理封孔位置:首先要清理封孔位置,将封孔位置周围的灰尘、杂物清理干净,确保封孔位置干净整洁。
2.2 涂抹底漆:在封孔位置涂抹底漆,以增强封孔材料的附着力,确保封孔效果更加持久。
2.3 封孔施工:将封孔材料搅拌均匀后,用刷子或者其他工具将封孔材料填充到封孔位置,确保填充均匀、密实。
三、封孔质量检查3.1 检查封孔效果:封孔作业完成后,要对封孔效果进行检查,确保封孔位置平整、无裂缝、无空鼓等质量问题。
3.2 检查封孔强度:对封孔位置进行强度测试,确保封孔材料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承受建造结构的荷载。
3.3 修复不良封孔:如果发现封孔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修复,确保封孔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四、封孔后维护4.1 封孔后保护:封孔作业完成后,要对封孔位置进行保护,避免外部物体对封孔位置的损坏。
4.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封孔位置的状况,及时发现并修复封孔位置的问题,确保封孔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4.3 维护记录:对封孔作业进行维护记录,记录封孔的位置、材料和施工情况,以备日后查阅。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封孔作业时,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2 遵守作业规程:在进行封孔作业时,要严格遵守作业规程,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作业,确保封孔质量。
透镜压盖作业指导书

18S
2整版
11条为一整版
5
长条灯板18*520MM 单色
195度
18S
1整版
11条为一整版
6
长条灯板18*520MM 双色
195度
18S
1整版
11条为一整版
7
小马蹄 双色
195度
18S
4整版
4个为一整版
8
大马蹄 双色
195度
18S
2整版
4个为一整版
9
蚊香灯36W 双色
195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S
1整版
4个为一整版
透镜压盖作业指导书
序号
产品型号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放置数量
备注
1
长条灯板18*160MM 单色
195度
18S
3整版
22条为一整版
2
长条灯板18*220MM 双色
195度
18S
2整版
11条为一整版
3
长条灯板18*310MM 单色
195度
18S
2整版
11条为一整版
4
长条灯板18*310MM 双色
195度
注意:
1.使用前请仔细阅读透镜压盖作业指导书,避免错误操作。
2.开机状态下手不可以伸入发热板下,以免发生意外。
10
3.透镜压盖作业时请戴好手套,防止烫伤。
4.透镜压盖作业完毕时请关闭电源。
5.注意用电,安全生产。
文件编号: 工程
版本V0.1 品质
日期:2018-5-13 生产主管
封孔作业指导书

封孔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封孔作业是在建造、装修和维修工程中常见的一项任务,其目的是将不需要的孔洞进行封堵,以确保建造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封孔作业指导,确保封孔作业能够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作业准备1. 工具准备:梯子、电钻、电锤、封堵材料(如水泥、石膏板等)、刷子、扫帚等。
2. 安全准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口罩、手套等。
3. 工作区域准备:清理作业区域,确保周围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三、作业步骤1. 确定封孔位置:根据设计图纸或者工程要求,确定需要封堵的孔洞位置。
2. 准备工具和材料:将所需工具和封堵材料准备齐全,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 清理孔洞周围:使用刷子和扫帚清理孔洞周围的灰尘和杂物,确保封堵材料能够粘附坚固。
4. 封堵孔洞:根据孔洞的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封堵材料进行填充。
对于较小的孔洞,可以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对于较大的孔洞,可以使用石膏板等材料进行封堵。
确保封堵材料填充均匀,没有空隙。
5. 平整表面:使用刮刀或者砂纸将封堵材料的表面平整,与周围墙面或者地面保持一致。
6. 检查和修正:检查封堵后的孔洞,确保封堵坚固且表面平整。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修正和润饰,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7. 清理工具和清理作业区域:将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清洁和整理,并清理作业区域的杂物和灰尘。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封孔作业时,务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
2. 材料选择:根据孔洞的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封堵材料,确保封堵的坚固性和持久性。
3. 填充均匀:封堵材料的填充要均匀,不能有空隙和凹凸不平的现象。
4. 表面处理:封堵后的表面要与周围墙面或者地面保持一致,需要进行平整和修饰。
5. 清理工具和作业区域:封孔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清理使用过的工具,并清理作业区域的杂物和灰尘,保持整洁。
五、作业验收1. 检查封堵效果:对封堵后的孔洞进行检查,确保封堵坚固、表面平整,并符合设计要求。
镜检作业指导书

镜检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镜检作业是指对光学镜片进行检查和测试的过程。
镜片是光学仪器和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份,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仪器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因此,为了保证光学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镜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镜检作业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镜检作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任务目标1. 熟悉镜检作业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掌握镜检作业中常用的检查和测试方法;3. 理解镜检作业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4. 提高镜检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任务步骤1. 准备工作1.1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璀璨,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1.2 检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并保证其正常工作;1.3 检查镜片是否完整无损,并清洁镜片表面;1.4 根据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标准样品。
2. 检查镜片外观2.1 使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子细观察镜片表面是否有划痕、污点或者其他缺陷;2.2 记录镜片的外观缺陷情况,并根据标准进行评估。
3. 检查镜片的平整度3.1 使用平板检查仪或者平板测量仪,测量镜片的平整度;3.2 根据标准要求,评估镜片的平整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4. 检查镜片的光学性能4.1 使用光学仪器,如光谱仪、干涉仪等,测试镜片的透过率、反射率、色散等光学性能参数;4.2 根据标准要求,评估镜片的光学性能,并记录测试结果。
5. 检查镜片的表面质量5.1 使用显微镜或者表面质量检查仪,观察镜片表面是否有气泡、颗粒、划痕等缺陷;5.2 根据标准要求,评估镜片的表面质量,并记录观察结果。
6. 检查镜片的涂层6.1 使用光学薄膜测试仪,测试镜片涂层的透过率、反射率等性能参数;6.2 根据标准要求,评估镜片涂层的质量,并记录测试结果。
7. 检查镜片的尺寸和形状7.1 使用显微镜或者光学投影仪,测量镜片的尺寸和形状;7.2 根据标准要求,评估镜片的尺寸和形状,并记录测量结果。
8. 检查镜片的机械强度8.1 使用压力测试仪或者冲击测试仪,测试镜片的机械强度;8.2 根据标准要求,评估镜片的机械强度,并记录测试结果。
盖透镜作业指导书

核准:
审核:
制表:
并清理工作台面及机台。
不可合盘防止混料。 透镜底边必须被支架 PPA 全部包住,依 YL-QA-001 A1 版 标准。
支架方向必须一致不可放反。 所有材料不能用手碰固晶焊线区。 必须戴静电手环作业。 材料叠放不可超过 20 盘。 发现异常及时告知领班。
4) 5) 6) 7)
3.注意事项:
1)作业员不定时自主检查(标准文件编号:YL-QA-001 版本号: A1) 。 2)每盘仿流明 6 片。 3) 每天早上开机前对设备进行日保养并记录于设备保养记录表 上。 4) 流程单填写(单号、型号、投产数量、每盘数量,作业员工号、 日期) ,QC 确认盖 QC 章。
盖透镜作指导书
1. 作业内容:
文件编号:WI-PD-007 版本号:A1
2.重点事项:
1) 2)
3)
1) 打开电源开关,左手按下左边绿色开关试运行机台是否正常。 2) 依生产指令单及规格书在待盖透镜区,接已点粉待盖透镜材料。 3) 依生产指令单及规格书在包材区拿透镜。 4) 右手拿待盖透镜材料(不可碰固晶焊线区)边缘,支架双孔朝上放入盖透镜机模具 卡槽内,盖上模具压板。 5) 左手拿透镜,将透镜两根定位销放于模具压板定位孔内。 6) 确认支架透镜都放到位,左手按上左边绿色开关。 7) 机台运行完成,右手打开模具压板不放,左手拿下多于透镜下脚料,右手放开模具 压板。 8) 右手取出材料依 YL-QA-001 A1 版检查材料是否 OK。 9) 将盖好透镜材料,按方向整齐摆放于物料盘中,填写流程单。 10) 每做完一张单核对数量是否与生产指令单相符记录数量并在指令单上记录(数量、工号) ,
密封技术通用作业指导书

密封技术通用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密封工艺技术,保证产品的IP防护等级,提升产品的功能可靠性。
2范围:公司产品中所有涉及用到密封技术的工序.3工作程序:3.1识别用到密封技术的工序:3.1.1透明件与压铸件(通常指面盖、灯圈)胶粘(胶密封)3.1.2出线孔与导线间的O型密封圈(挤压型密封)3.1.3上盖与下盖间的衬垫/O型密封圈(挤压型密封)3.1.4灯头转动引线孔密封;电池腔密封(挤压型密封)3.1.53.1.6其他3.2确定密封的种类:3.2.1静密封3.2.1.1.垫密封(端面密封)3.2.1.2非金属密封垫(常用)3.2.1.3非金属—金属组合密封垫3.2.1.3金属密封垫3.2.1.4胶密封(不准用)3.2.1.5填料密封(常用)3.2.1.5波纹管(不常用)3.2.2动密封3.2.2.1.接触型动密封3.2.2.2.油封3.2.2.3.涨圈密封3.2.2.4.机械密封3.2.2.5.硬填料密封3.2.2.6.软填料密封(7400/6211)3.2.2.7.成型密封3.2.2.8.防尘密封3.3密封材料的一般要求:密封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封材料的性能。
了解各种密封材料的性能,正确选用密封材料,是正确设计、使用密封的首要问题。
(早期的密封材料,主要是织物、矿物纤维或毛毡等,现在大多用橡胶类材料)(1)致密性好,不易泄漏介质。
(2)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和硬度。
(3)在工作介质中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工作装置中的液压油和润滑油有一定耐受性,不溶胀、不收缩、不软化、不硬化。
(所有密封结构不能涂油性液体)(4)压缩性和回弹性好,永久变形小,能够消除因活塞或活塞杆偏心引起的间隙。
(5)有一定的温度适应能力,高温下不软化、不分解,低温下不硬化、不脆裂。
(6)抗腐蚀性能好,在酸、碱、油等介质中能长期工作,其体积和硬度变化小,且不粘附在金属表面上。
(7)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
(8)与密封面结合的柔软性和弹性好。
,透镜作业指导书

备注:1.本SOP为内部管控文件,未经允许严禁借阅
文件编号:SOP透镜(100-200W)60°-90°
取出产品后夹具定型。
并用离子风去静电。
冷却后用钢尺测一下是否有变形, 尺寸外观是否OK
包装规格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1.每层2PCS 每箱30层 2.每箱数量合计: 60PCS
一层放2PCS 每箱30层
1.封箱前请放4个干燥剂 2.封箱后 QC检验后需盖QC章方可安排入库 需写明料号,品名,规格及数量等
封箱后需写明料号品名规格及数量等qc检验后需盖qc章方可安排入库取出产品后夹具定型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模号
DB-457-90°
料号 图片1
品名 透镜 图片2
穴数 1*1
材料 PMMA 图片3
颜色 透明
产品重量 14.78kg 包材规格
PV袋:290*290 外箱:540*290*280
LED封胶作业指导书

LED封胶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 LED 封胶作业流程,确保封胶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 LED 产品的封胶作业。
三、设备及工具1、封胶机2、搅拌器3、电子秤4、点胶针筒5、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四、材料1、封装胶(如环氧树脂、硅胶等)2、固化剂3、脱模剂五、作业前准备1、确认生产任务单,明确所需封胶的 LED 产品型号、数量及封胶要求。
2、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清理封胶机的胶嘴、料桶等部件,确保无残留胶水。
3、按照封装胶与固化剂的配比要求,准确称量并搅拌均匀。
搅拌时间一般为 3 5 分钟,直至胶水无气泡、颜色均匀。
4、准备好所需的点胶针筒,并将调配好的胶水装入针筒。
5、工作人员佩戴好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六、作业流程1、将待封胶的 LED 产品放置在封胶工作台上,固定好位置,防止在封胶过程中移动。
2、调整封胶机的参数,如出胶量、点胶速度、点胶时间等。
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封胶要求,设置合适的参数,以确保封胶质量。
3、启动封胶机,开始点胶作业。
点胶时,要保持点胶针筒与产品表面垂直,匀速移动,确保胶水均匀覆盖在 LED 芯片和引脚等部位。
4、封胶完成后,检查封胶效果。
查看胶水是否完全覆盖芯片和引脚,是否有气泡、缺胶等不良现象。
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补胶或重新封胶。
5、将封胶好的产品放入固化炉中进行固化。
固化温度和时间根据封装胶的类型和要求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固化温度在80 150℃之间,固化时间为 1 3 小时。
6、固化完成后,取出产品,进行脱模处理。
使用脱模剂均匀喷洒在模具表面,轻轻敲打模具,使产品顺利脱模。
7、对脱模后的产品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划伤、变形、颜色异常等问题。
同时,对产品的电气性能进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七、注意事项1、封装胶和固化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搅拌封装胶和固化剂时,要搅拌均匀,避免局部固化不完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透鏡作業指導書生效日期:2008年4月25日第1頁,共2頁
一、目的:把透鏡與支架結合,使LED所發出的光線按設計的角度出光並提高亮度
二、範圍:適用於大功率LED透鏡封裝操作。
三、作業內容:
1、裝備及材料:
1.1材料:待封裝支架、透鏡、透鏡專用膠)
1.2 主要裝備:顯微鏡、臺燈、點膠機、專用玻璃杯、玻璃棒、固晶座
2、預備步驟:
2.1將膠材按一定配比混合好,並攪拌好及抽好真空去氣泡。
2.2打開臺燈,將點膠夾具放於顯微鏡下,調整顯微鏡至適當焦距和倍數。
3、操作方法及步驟:
3.1把准備好的透鏡膠注入針筒,根據透鏡的形狀不同,如果是沒有注膠孔的透鏡。
則先把透鏡倒放入普通5MM模具內,注意透鏡杯口不能歪斜,防止膠水流出。
如無歪斜,便直接在其杯內注入4/5的膠量。
3.2用手扶穩模具,放置於固晶座下方,移至顯微鏡的觀察區。
配合顯微鏡與燈光,調整固晶座與透鏡的位置,直至能清晰看到透鏡的點膠區。
3.3適當調整好點膠機的氣壓(調氣壓主要是為了調膠流量),使膠均勻流出針頭,按工藝規範的要求點膠。
右手拿起點膠筒,將針頭對准透鏡杯中心,踩下腳踏進行點膠。
先點一小批(通常為50PCS左右),用120度烤箱烘幹後看其膠量是否過多或過少,視具體情況再做增減。
3.4如果膠量都合適了,則可以批量點膠,在點膠過程中,應隨時觀察膠量是否有變化。
3.5如果是有注膠孔的透鏡,則先把透鏡小心的蓋入支架上。
然後在透鏡邊沿塗上專用膠水,使其不致脫落,待其膠水完全幹透後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3.6蓋好透鏡的支架整平的放在工作臺面上,注膠孔朝上,方向一致。
3.7 用手扶穩支架,放置於固晶座下方,移至顯微鏡的觀察區。
配合顯微鏡與燈光,調整固晶座與支架的位置,直至能清晰看到透鏡的注膠孔。
3.8適當調整好點膠機的氣壓(調氣壓主要是為了調膠流量),使膠均勻流出針頭,按工藝規範的要求點膠。
右手拿起點膠筒,將針頭插入注膠孔,注意不要碰到透鏡內的金線,踩下腳踏進行點膠。
待另一邊的注膠孔流出少量膠水時即可松開腳踏板停止向透鏡內注入膠水。
3.9如果膠量流出太多應用幹淨的碎布擦拭幹淨,注膠時如果透鏡內有氣泡,則把整支支架倒放
擬制(日期)審核(日期)批准(日期)
封透鏡作業指導書生效日期:2008年4月25日第2頁,共2頁在周轉盤中,待氣泡都流到邊沿後再進行補膠排氣泡。
3.10 在點膠過程中,作業員應隨時注意觀察透鏡內有無氣泡,如果氣泡批量出現,應及時通知
上級主管處理。
3.11 把注完膠的支架整齊劃一的倒放在周轉盤內,放在一個無震動的工作臺面上靜置12-24小
時即可完成整個作業。
擬制(日期)審核(日期)批准(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