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5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
誉。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 缓慢,甚至停滞。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地区的交通 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结合材料探究: (1)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以扬州的兴衰,分析交 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2)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什么? 提示 (1)大运河的淤积,使运河城市失去了客货集散转运的功能;沿海海上运输的发 展和铁路的建设,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优原则中需求的消费人口也受到交通最优原则的影响,所以和交通线相关的交通最
优原则是最关键、最基础的原则。
商业网点的要求 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 人口 (2)交通线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区位原则
交通运输线位置 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 路沿线
交通最优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示意图,其中箭头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
思考讨论:
(1)20世纪20年代后,泉河淤塞,工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城市布局与
交通变化有何关系? (2)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铁路的相继建成,这对阜阳市城市空间形态有何影响? 提示 (1)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说明城市的布局向交通便利的位置移动。 (2)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工业区和仓库区,铁路修建成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因素。
微思考 1.为什么城市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出现大型超市或批发市场? 提示 ①郊区环路或高速公路附近交通运输便利;

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 本题以某城市地域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地域 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原因。从图中看出,旧城区主要分布在 河流沿岸,而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布局。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 区域相比较,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由新城区沿铁路线分布 可知,新城区是随铁路的修建而兴起的。
[答案] (1)河流 煤铁资源 (2)①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 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兴建)。南北方向,沿铁路延伸。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3)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货源充足
B.人口集中
C.交通便利
D.金融市场活跃
[解析] 本题组利用城市规划图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1)题,从图中可知富居家具城靠近城市边缘交通干道,符
合交通最优原则。第(2)题,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
[例 1]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 城 市 旧 城 区 布 局 的 主 要 区 位 因 素 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 是什么?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新城区发展 向什么方向延伸?
(4)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 能的原因。
布局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第(3)题,夜市以
日常消费品交易为主,需要靠近居民区。
[答案] (1)A (2)B (3)B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早期的城市( ) A.沿铁路延伸 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 C.受地形的影响 D.沿河流延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课件(共43张PPT)
(3)该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考点巧突破
解析: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成因关 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时间 1949年 以前
现在
城市布 局
城市形态
原因分析
变化特点
沿河流 延伸
带状(集 中紧凑)
沿河交通便利, 便于物资运输 与人员往来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 和海运兴起,铁路修建,扬州城市发展 缓慢,甚至停滞,昔日繁荣的扬州变得 “门前冷落鞍马稀”。城市空间形态基 本保持不变。
交通变更会引起该地区聚落兴衰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学.科.网
②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学.科.网
扬州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各是什么? ①扬州发展的原因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通航。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1.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有何异同? 相同点: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均沿着交通线分布 不同点:山区密度小 平原密度大
2.分析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密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 输线少,方式单一。受交 通条件限制,商品流通很 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难 伸展,商业网点密度小。
因为该处符 合_交_通_最_优、 __市_场_最_优 __原则。
应用提升 1.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 区布局的主要 区位因素是 河流

和 煤铁资源。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 请说明你的理由。
①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 利,水源充足。
应用提升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
(2)√ 随着人口、物资和经济活动的聚集, 由高速公路、铁路等运输干线组成了运输网, 将聚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多个城市相 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3)× 商业网点除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外,还 有市场最优原则、便民原则等。
(4)× 一般来讲,山区地势起伏,交通线路 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较 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商业网 点密度较大。但在热带、寒带地区的平原, 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由于气候 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的生存,故人口密度小, 商业网点密度也小。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 (1)表现形态的变化
带动
聚落空间
交通方式的 衰落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嘉兴市:随 水路 和 陆路 运输的 发展而变化 (2)典例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 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建成,发展缓慢
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 ①聚落空间形态沿_交_通__干__线__扩展,交__通__干__线__成为聚落的 主要发展轴。
归纳提升
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例 如,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具体 原因如下图所示: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 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 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
后来,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A.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 第11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的通达性好。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2.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首先,随着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建设、城市
郊区快速道路网的形成,驾车购物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
式,距离已不再是决定人们购物的主要因素,而道路的通行
能力则成为影响购物的重要条件。因此,城市外围交通便利
处是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其次,城郊具备商业用地充足的
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4.影响集镇的兴衰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 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 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 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逐渐衰落。
(2)图例b表示的是________的城市形态,试分析其与图 例a表示的形态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对聚落
形态的影响。由图中聚落空间形态的分布可以看出,该城市
1949年以前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水运,因此聚落沿河流分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解析:本题以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为切入
点,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从题干可知:①
山区居民区和商店多沿公路和河流分布,平原地区居民区和
商店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②山区居民区和商店数量少、密
度小,平原地区居民区和商店数量多、密度大。③B地区商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新人教必修ppt正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新人教必修ppt正式完整版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分布。第(2)题,读图可 知,其城市空间形态由1980年的沿河分布变为2021年的沿公路、 铁路分布,这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造成了城市空间形态 的变化。
一二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1)表现
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典例 嘉兴市: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建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 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 的大城市带。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问题导引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下图为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示意图,其中
箭头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1)20世纪20年代后,泉河淤塞,工商业中心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说明了城市布局与交通变化有何关系?
一二
(2)典例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很大,读下图,判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株洲:沿铁路发展 提示:水运是古代我国南方主要的运输方式,南方地区水网稠密,水运便利,至今仍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因此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河设城,城市形
态也沿河伸展。
提示:水运是古代我国南方主要的运输方式,南方地区水网稠密,水运便利,至今仍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因此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河设城,城市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社会实践题(要突出本地的主导性特征)。由于农村 人口分布较为稀疏,为便于人们将多余的物品进行交易,因此 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设置集市。 (2)考虑到交易物品的种类和 数量可能有限,因此不需要天天“开市”,只需隔几天“赶 集”一次,就可满足农民交易的需要。 (3)如果某集市的交通 条件改善,来赶集的人可能增多,会使集市更加繁忙,“赶 集”的次数也可能增加;反之,如果交通条件变差,来赶集的 人会减少,集市的周期也会相应延长,直至最后完全退化成为 单纯的居民点。
3.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影响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 局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 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 变化密切相关。
【知识拓展】 1.随着私人小汽车普及,商业中心趋于分散,商业中心辐 射范围扩大。 2.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城郊快速道路网络形成,发达国家 的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新的商业网点配置于城市边缘交通位 置优越的地方,城市郊区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城市中,往往形成多 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密切 相关。
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 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பைடு நூலகம்例如,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 不同,具体原因如下图所示: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 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 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答案】1.D 2.C 3.A 【解析】第1题,城市形态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不断变化 的。三城市均沿交通线分布。第2题,湘黔线、京广线和浙赣 线在株洲交会,促进了城市发展。第3题,两个城市均由沿河 分布,发展到沿水路、铁路延伸。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 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 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右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 通线。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状况
商业网点密度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 ___稀__少___,
山区 运输方式
___单__一___
交通线路 ___密__集___,商业网点沿公路 平原
分布
___小_____ ___大_____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1)交通最优:商业网点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10
停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化陆路交通
发展,加之京杭大运河的疏浚,才使扬州焕发了
青春。
情景导入
目标导航
讨论:以扬州的兴衰为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变
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2.了解交
【答案】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兴起,促进了扬 通运输对
州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同时运河的淤塞及经济环境 商业网点
的改变,扬州又面临衰落;现代化陆路交通发展, 密度、设
【答案】多选择在交通方便的城乡接合部。原因:交通便 利、地价较低。
读下面“京津冀圈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要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是( ) A.构筑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加强重化工业发展 D.加强能源工业发展 2.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城市空间形态均沿河布局 B.铁路和高速公路是城市带的主要发展轴 C.天津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D.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不会改变 【答案】1.A 2.B
教材第86页 活动 提示:1.(1)了解情况后,完成图示。 (2)便利的交通运输 条件。交通发展使交通网络更加完善,通达性进一步增强,人 们的出行范围不断扩大。现代商业发展对市场信息的要求越来 越高,商品流通速度的快慢影响着商机,商业场所的布局对交 通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为了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提高经济效 益,新型商业场所对交通干线有重要的依附关系。
到乙段,商业网点最少,说明地形崎岖,最有可能是支流。
2.教材第84页 图5.8 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 平原 商业网点示意
解读说明: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地势起伏, 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尤 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 故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山区居民点分布在地形较 为平坦的山谷,而平原地区的居民点分布在公路的沿线地区。 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在分布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分布在人口相对密集、联系方便的公路两旁,且大 多靠近商品生产地。不同点是山区的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的 商业网点密度大。
右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第1~2题。
1.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山地
C.河谷
D.政治
2.若该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
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乙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商业网点的形成与政治无关。第2题,甲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情景导入
目标导航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
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自隋炀
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 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
1. 了 解 交 通运输对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 聚 落 形 态
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 的影响。
(1)1949年以前该市街区沿________伸展,这是因为当时该 地的运输方式以________为主。
(2)该市的城市形态呈________状,与1949年以前相比,主 要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_高__速__公__路___沿线。
(2)市场最优:市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11 __通__达__度__最高, 能吸引大量□12 _消__费__人__口___。
3.对集镇的影响:在□13 _交__通__要__道____上发展起来,交通线 路的改变常引起集镇的繁荣或□14 __衰__落____。
大、中城市是专门经营汽车的“汽车城”,其选 址有何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要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使区域内互 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 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必须有便利的交通,缩短交 通时间,相对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人员交流和经济往 来,因此构筑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基础。第2 题,从图中城市的位置看,各城市空间形态很少沿河布局;天 津市是北方经济中心,且是港口城市,并不是因铁路的修建而 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和城市内的各功能 区的布局会发生不断变化;因城市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所 以城市的布局越来越趋向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布局,成为城市 带的发展轴。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 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思维导图】
【答案】M市为主要食客源地。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 引M市的更多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 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 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 衰落。
2.交通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 __交__通__干__线__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 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市沿铁路发展、武汉沿江分布。
(2)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使大城市沿交通运输网分布。
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有何影响? 【答案】交通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交通的发展能 消除城市发展的各种局限与不足,如能源不足、市场较小等, 因此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是建立在主要交通 干线上。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 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4.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思维导图】
【答案】(1)河流 河运 (2)星(放射) 街区面积扩大,现 有街区沿铁路、公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 (3)交通运输方式的变 化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
读“三城市示意图”,回答第1~3题。
1.根据三城市地域形态,可以看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
加之京杭大运河的疏浚,扬州及周边城市的规模及 置、兴衰
数量又开始扩大。说明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的规 的影响。
模及数量具有重要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一个地区主要交通 方式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 _聚__落__空__间__形__态___的变化。一方 面,新的 _交__通__方__式___发展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另一方 面,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 ___演__变___。
C.丙城
D.丁城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高铁建成后,使周边地区到达城市的时 间缩短,则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范围扩大,即城市服务范围 扩大,故C项正确。高铁建成后,城市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但 实际距离不会改变。第4题,图中乙、丁居于区域的中心位 置,且城市等级最高,所以成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必然是乙城或 丁城;图中又显示乙所在区域城市间,及乙与周边城市有便捷 的城际交通联系,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可判断乙 城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