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气控制及PLC
电气控制与plc试题及答案

电气控制与plc试题及答案电气控制是现代工业中基础而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电路、传感器、执行器、自动化控制等。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电气控制的核心部件之一,承担着各种工业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气控制与PLC方面的试题,并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A. 电子开关B. 光电传感器C. 压力传感器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包括电子开关、光电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
2. 下面哪个元器件在电气控制电路中通常用于开关或保护电路?A. 电容器B. 电感器C. 二极管D. 继电器答案:D。
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电路中常用于开关或保护电路。
3. PLC主要用于什么类型的控制?A. 数字控制B. 模拟控制C. 逻辑控制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
PLC主要用于逻辑控制,通过运算、判断和逻辑运算实现对工业设备的控制。
4. PLC的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数字信号,也可以是模拟信号。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 正确B. 错误答案:B。
PLC的输入和输出主要是数字信号,但也可以通过模拟输入/输出模块实现对模拟信号的处理。
5. PLC的编程语言主要有以下哪些?A. LD(梯形图)B. SFC(顺序功能图)C. FBD(功能块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PLC的主要编程语言包括LD(梯形图)、SFC(顺序功能图)和FBD(功能块图)等。
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源、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其中,传感器感知被控对象的状态,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信号,通过运算、判断和逻辑运算得出控制信号;执行器接收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2. 请简述PLC的优点及应用领域。
PLC具有编程灵活、可扩展性强、稳定可靠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生产线控制、机械设备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等。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_王永华课后答案1-5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2、何谓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之间应满足怎样的配合关系?答:电磁机构使衔铁吸合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吸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复位)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反力特性。
电磁机构欲使衔铁吸合,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力都必须大于反力。
反映在特性图上就是要保持吸力特性在反力特性的上方且彼此靠近。
3、单相交流电磁铁的短路环断裂或脱落后,在工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在工作中会出现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得到现象。
原因是:电磁机构在工作中,衔铁始终受到反力Fr的作用。
由于交流磁通过零时吸力也为零,吸合后的衔铁在反力Fr作用下被拉开。
磁通过零后吸力增大,当吸力大于反力时衔铁又被吸合。
这样,在交流电每周期内衔铁吸力要两次过零,如此周而复始,使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
5、接触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结构特征如何区分交、直流接触器?答:接触器的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制动和调速等。
交流接触器的铁芯用硅钢片叠铆而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设有骨架,使铁芯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而厚的矮胖型,这样有利于铁芯和线圈的散热。
直流接触器的铁芯通常使用整块钢材或工程纯铁制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制成高而薄的瘦高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易于散热。
8、热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各用在什么场合?答: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发热元件热膨胀原理设计,可以实现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必须用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Y形接法的电动机可用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
9、说明热继电器和熔断器保护功能的不同之处。
答: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双金属片的热膨胀原理,并且它的动作有一定的延迟性;熔断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熔丝的热熔断原理,它的动作具有瞬时性。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课程设计1.引言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发展迅速,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促进了电气控制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PLC作为自动化领域中的核心控制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实现基于PLC控制的电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和实施运行。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分为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两部分。
理论学习为主要考核方式,包含电气控制及PLC基础理论、PLC编程语言和PL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实践为辅,通过对实验平台搭建、PLC编程和调试案例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3.理论学习3.1 电气控制及PLC基础理论电气控制理论方面,主要涵盖电气元件、电路原理和工业电气控制系统等内容;PLC基础理论主要包括PLC概述、PLC系统组成和PLC编程语言等内容。
3.1.1 电气元件常用的电气元件包括开关、保险丝、继电器、接触器、电路断路器、变压器、电感和电容等。
开关是用于开关电路的常用元件,可分为手动开关和自动开关两种类型。
3.1.2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是电气控制中重要的基础知识。
常见的电路包含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复合电路和并串联电路。
3.1.3 工业电气控制系统工业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气控制装置、执行机构和控制回路三部分组成。
根据不同的控制任务和环境,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回路类型。
3.2 PLC编程语言PLC编程语言包括指令列表、梯形图、函数图和结构化语言等。
其中,指令列表和梯形图是最为常见的PLC编程语言。
3.2.1 指令列表指令列表是PLC编程语言的最底层语言,通常表现为一些特殊的代码。
3.2.2 梯形图梯形图是PLC编程语言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通常用于模拟复杂的逻辑表达式。
3.3 PLC程序设计基础PLC程序设计基础包含程序设计流程、程序功能模块等内容。
3.3.1 程序设计流程PLC程序设计流程通常包含系统识别、控制流程设计、程序编写和调试四个步骤。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

现代电气控制及 PLC 应用技术摘要: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将电气自动化充分的融入到工程运行中,实现电气控制目的。
现代的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同PLC应用技术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技术能够通过数据指令编辑和存储,从而完成电气设备的控制。
PLC应用技术使用的行业主要是在工业,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气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性能,保障电气企业的经济发展。
本文从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和PLC应用技术的特点,综合进行研究,从未促进电气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气控制;技术发展;PLC;工业引言我国电气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电气控制技术和PLC应用技术支持。
电气工程师是我国重要工程,其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PLC应用技术又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电气工程中能够发挥出计算机的部分作用,一直都是一种重要技术。
现代电气工程的发展,需要电气企业高效科学利用各种技术来促进其经济发展。
利用现代电器控制技术和PLC技术,能够促进电气系统的发展和保障其稳定运行。
一、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概述1.1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在使用的主要依靠智能控制技术和PID技术来支持电气设备的控制,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将电气设备集中进行控制管理,对设备运行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随时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
智能控制技术的使用将是电气控制的现代主要特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技术。
电气设备的引进和管理资金都比较高,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如果出现故障问题,会严重影响到电气经济发展[1]。
因此使用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对电气设备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科学全面的排除,提前解决存在的问题,保持设备高效运行。
同时现代电气控制技术中的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对电气系统的整体运行灵敏度进行把控,提高设备的自我故障诊断能力。
而PID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现代控制技术的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测量,从而提高判断的精准度。
设备实际运行的时候数据一直都在变化,因此需要对电气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反映情况随时掌握,PID技术能够实现精准化的灵活控制数据,在较短的时间就完成电气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控制,及时响应数据变化。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_试卷和答案

**大学试卷密封线共11 页第 3 页**大学试卷密封线共11 页第 4 页**大学试卷密封线共11 页第 5 页**大学试卷密封线共11 页第 6 页**大学试卷密封线共11 页第7 页**大学试卷密封线共11 页第8 页**大学试卷密封线共11 页第9 页**大学试卷密封线共11 页第10 页**大学试卷密封线共11 页第11 页1、电磁接触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电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接触器一般由电磁机构、触点、灭弧装置、释放弹簧机构、支架与底座等几部分组成。
接触器根据电磁原理工作: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降放,使触点复原,即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2、中间继电器的作用主要有哪几个方面?(1) 当电压或电流继电器触点容量不够时,可借助中间继电器来控制,用中间继电器作为执行元件,这时中间继电器被当作一级放大器用。
(2)当其他继电器或接触器触点数量不够时,可利用中间继电器来切换多条控制电路。
3、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定义。
(3分)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4、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的可动部分通常以电器处于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和位置的形式表示,其中常见的器件状态有哪些?1)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在非激励状态。
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
3)零位操作的手动控制开关在零位状态,不带零位的手动控制开关在图中规定的位置。
4)机械操作开关和按钮在非工作状态或不受力状态。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王永华课后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2、何谓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之间应满足怎样的配合关系?答:电磁机构使衔铁吸合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吸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复位)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反力特性。
电磁机构欲使衔铁吸合,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力都必须大于反力。
反映在特性图上就是要保持吸力特性在反力特性的上方且彼此靠近。
3、单相交流电磁铁的短路环断裂或脱落后,在工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在工作中会出现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得到现象。
原因是:电磁机构在工作中,衔铁始终受到反力Fr的作用。
由于交流磁通过零时吸力也为零,吸合后的衔铁在反力Fr作用下被拉开。
磁通过零后吸力增大,当吸力大于反力时衔铁又被吸合。
这样,在交流电每周期内衔铁吸力要两次过零,如此周而复始,使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
5、接触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结构特征如何区分交、直流接触器?答:接触器的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制动和调速等。
交流接触器的铁芯用硅钢片叠铆而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设有骨架,使铁芯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而厚的矮胖型,这样有利于铁芯和线圈的散热。
直流接触器的铁芯通常使用整块钢材或工程纯铁制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制成高而薄的瘦高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易于散热。
8、热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各用在什么场合?答: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发热元件热膨胀原理设计,可以实现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必须用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Y形接法的电动机可用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
9、说明热继电器和熔断器保护功能的不同之处。
答: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双金属片的热膨胀原理,并且它的动作有一定的延迟性;熔断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熔丝的热熔断原理,它的动作具有瞬时性。
现代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现代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现代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是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已成为各行各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技术手段。
一、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现代电气控制技术是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它主要是利用电气原理和控制理论,设计和制造出各种现代化的电气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例如:工业自动化控制、交通运输、军事控制、医疗诊断、环境保护等等。
二、PLC技术的概念PLC技术是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技术,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和计算机技术。
总体而言,PLC技术可以将控制设备的开关、传感器、执行器和计算机等元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下实现控制系统的自动化。
三、现代电气控制系统中PLC的应用PLC技术在现代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以其高可靠性、易扩展性、灵活性、成本效益等特点成为当今自动化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1、PLC与自动化控制PLC是一种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多种自动化控制和设备运行模式的切换。
例如:控制输送带的启/停、接料控制、干燥炉的温度和烟气处理的控制等。
2、PLC与生产管理PLC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来进行生产调度、检测生产设备的状态、材料的消耗量以及生产的效率等。
借助PLC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生产环节和生产效率等信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PLC与智能化控制PLC技术的发展也为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PLC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多节点、多层次的控制,并且可以进行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4、PLC与物联网PLC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物联网中,物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PLC在物联网中可以通过接入互联网实现对分布式系统和设备的远程监测、管理和控制。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习题解析

現代電氣控制及PLC應用技術習題第1章、《電器控制系統常用器件》思考題與練習題1.01、電磁式電器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答:電磁式的低壓電器。
就其結構而言,大都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即觸頭、滅弧裝置和電磁機構。
觸頭:觸頭是一切有觸點電器的執行部件。
電器通過觸頭的動作來接通或斷開被控制電路。
觸頭通常由動、靜觸點組合而成。
滅弧裝置:保護觸頭系統,降低損傷,提高分斷能力,保證電器工作安全可靠。
電磁機構:電磁機構是電磁式低壓電器的感測部件,它的作用是將電磁能量轉換成機械能量,帶動觸頭動作使之閉合或斷開,從而實現電路的接通或分斷。
1.02、何謂電磁機構的吸力特性與反力特性?吸力特性與反力特性之間應滿足怎樣的配合關係?答:電磁機構的工作原理常用吸力特性和反力特性來表徵。
吸力特性:電磁機構使銜鐵吸合的力與氣隙長度的關係曲線稱做吸力特性;反力特性:電磁機構使銜鐵釋放(復位)的力與氣隙長度的關係曲線稱做反力特性。
電磁機構欲使銜鐵吸合,在整個吸合過程中,吸力都必頇大於反力。
但也不能過大,否則銜鐵吸合時運動速度過大,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力,使銜鐵與鐵芯柱端面造成嚴重的機械磨損。
此外,過大的衝擊力有可能使觸點產生彈跳現象,導致觸點的熔焊或磨損,降低觸點的使用壽命。
反映在特性圖上就是要保持吸力特性在反力特性的上方且彼此靠近,如圖1-8所示。
1、直流電磁機構吸力特性;2、交流電磁機構吸力特性;3、反力特性;4、剩磁吸力特性1-8吸力特性和反力特性對於直流電磁機構,當切斷激磁電流以釋放銜鐵時,其反力特性必頇大於剩磁吸力,才能保證銜鐵可靠釋放。
1.03、單相交流電磁鐵的短路環斷裂或脫落後,在工作中會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答:短路環的作用是把鐵芯中的磁通分為兩部分,即不穿過短路環的Φ1和穿過短路環的Φ2,Φ2為原磁通與短路環中感生電流產生的磁通的疊加,且相位上也滯後Φ1,電磁機構的吸力F為它們產生的吸力F1、F2的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 应用技术作者: 王永华价格: 27元书号: 7-81077-346-1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3年9月---------------------------------------------------------------------------------------------------------------------- 内容简介本书从实际工程应用和便于教学需要出发,介绍和讲解了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和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和其他同类的教材相比,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1)介绍了一些新型器件,讲解了软启动器和变频器的使用;(2)对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节,给出并讲解了电气控制线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简单设计法”;(3)系统介绍和讲解了最新版本的SIEMENS S7200 CPU22*(V1.21)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和应用,并给出了大量实例并讲解其基本指令的用法和功能图(SFC)的编程;(4)对S7200 PLC的功能指令和通信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简单介绍了S7200 PLC 新模块的特点;(5)附有思考题、练习题和实验指导书;(6)介绍了S7200 可编程序控制器上机编程软件的使用;(7)附有作者精心挑选并经修改过的S7200 PLC 资料速查表。
本书是作者在自己最近出版的同类教材的基础上精心修订和编写而成的,相信它会是一本值得大家使用的书。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电大和业余大学的自动控制、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及相关专业的“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或类似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同时它也是广大从事和电气控制技术专业有关的电工和技术人员的一本很好的自学教材。
---------------------------------------------------------------------------------------------------------------------- 目录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1.1 电器的基本知识31.1.1 电器的定义和分类31.1.2 电磁式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41.2 接触器101.2.1 接触器的用途及分类101.2.2 接触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01.2.3 接触器的技术参数111.2.4 接触器的选择121.3 继电器131.3.1 电磁式继电器131.3.2 热继电器151.3.3 时间继电器181.3.4 速度继电器191.3.5 温度继电器20目录1.3.6 液位继电器211.3.7 固态继电器211.4 开关电器231.4.1 刀开关231.4.2 低压断路器231.5 熔断器261.5.1 熔断器的结构和分类261.5.2 熔断器的保护特性271.5.3 熔断器的技术参数281.5.4 熔断器的选择281.6 主令电器291.6.1 控制按钮291.6.2 转换开关311.6.3 行程开关321.6.4 接近开关321.6.5 光电开关331.6.6 指示灯34本章小结35思考题与练习题35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基础2.1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图形、文字符号及绘制原则37 2.1.1 常用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372.1.2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原则412.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432.2.1 全压启动控制线路432.2.2 正反转控制线路442.2.3 点动控制线路452.2.4 多点控制线路462.2.5 顺序控制线路462.2.6 自动循环控制线路472.3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线路482.3.1 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482.3.2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492.3.3 软启动器及其使用502.4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562.4.1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562.4.2 能耗制动控制线路582.5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速度控制线路612.5.1 基本概念612.5.2 变极调速控制线路612.5.3 变频调速与变频器的使用632.6 电气控制线路的简单设计法682.6.1 概述682.6.2 简单设计法介绍682.6.3 简单设计法设计举例712.7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分析722.7.1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基础722.7.2 C650 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73本章小结78思考题与练习题78第三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3.1 PLC 的产生和定义803.1.1 PLC 的产生803.1.2 PLC 的定义813.2 PLC 的特点823.3 PLC 的应用和发展833.3.1 PLC 的发展状况833.3.2 PLC 的发展趋势833.3.3 PLC 的应用领域853.4 PLC 的分类863.5 PLC 的系统组成873.6 PLC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区别903.7 PLC 的工作原理913.7.1 PLC 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框图913.7.2 PLC 工作过程的中心内容933.7.3 PLC 对输入/输出的处理原则943.8 PLC 的编程语言和程序结构943.8.1 PLC 的编程语言943.8.2 PLC 的程序结构96本章小结96思考题97第四章 S7200 系列PLC 的硬件系统及内部资源4.1 概述984.2 S7200 系列PLC 的硬件系统984.2.1 硬件系统基本构成994.2.2 主机结构及性能特点994.2.3 输入/输出的扩展1004.3 S7200 系列PLC 的内部资源及寻址方式102 4.3.1 软元件1024.3.2 CPU 存储区域的直接寻址1054.3.3 CPU 存储区域的间接寻址108本章小结109思考题与练习题109第五章 PLC 的基本指令及程序设计5.1 PLC 的基本逻辑指令及举例1105.1.1 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1105.1.2 触点串联指令1115.1.3 触点并联指令1115.1.4 串联电路块的并联连接指令1125.1.5 并联电路块的串联连接指令1125.1.6 置位、复位指令1135.1.7 RS 触发器指令1145.1.8 立即指令1155.1.9 边沿脉冲指令1165.1.10 逻辑堆栈操作指令1175.1.11 定时器1195.1.12 计数器1235.1.13 比较指令1265.1.14 NOT 及NOP 指令1285.2 程序控制指令1285.2.1 结束及暂停指令1285.2.2 看门狗指令1295.2.3 跳转及标号指令1305.2.4 循环指令1315.2.5 子程序1325.2.6 与ENO 指令1355.3 PLC 初步编程指导1365.3.1 梯形图编程的基本规则1365.3.2 LAD 和STL 编程形式的区别137 5.4 典型的简单电路编程1385.4.1 延时脉冲产生电路1385.4.2 瞬时接通/延时断开电路1395.4.3 延时接通/延时断开电路1395.4.4 脉冲宽度可控制电路1405.4.5 计数器的扩展1415.4.6 长定时电路1415.4.7 闪烁电路1425.4.8 报警电路1435.5 PLC 程序的简单设计法及应用举例145 5.5.1 PLC 程序的简单设计法1455.5.2 应用举例146本章小结150思考题与练习题150第六章 S7200 PLC 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6.1 功能图的产生及基本概念1536.1.1 功能图的产生1536.1.2 功能图的基本概念1536.1.3 功能图的构成规则1546.2 顺序控制指令1556.2.1 顺序控制指令介绍1556.2.2 举例说明1556.2.3 使用说明1566.3 功能图的主要类型1576.3.1 单流程1576.3.2 可选择的分支和联接1576.3.3 并行分支和联接1586.3.4 跳转和循环1606.4 顺序控制指令应用举例161 6.4.1 选择和循环电路举例1616.4.2 并行分支和联接电路举例165 6.4.3 选择和跳转电路举例168本章小结171思考题与练习题171第七章 S7200 PLC 的功能指令7.1 传送、移位和填充指令173 7.1.1 传送类指令1737.1.2 移位与循环指令1747.1.3 字节交换指令1777.1.4 填充指令1777.2 运算和数学指令1787.2.1 加法指令1787.2.2 减法指令1787.2.3 乘法指令1787.2.4 除法指令1797.2.5 数学函数指令1817.2.6 增/减指令1837.2.7 逻辑运算指令1847.3 表功能指令1867.4 转换指令1897.4.1 数据类型转换指令1897.4.2 编码和译码指令1927.4.3 段码指令1927.4.4 ASCII 码转换指令1937.4.5 字符串转换指令1967.5 字符串指令1977.6 时钟指令2007.7 中断2017.7.1 几个基本概念2027.7.2 中断指令2047.7.3 中断程序2057.8 高速计数器指令2067.8.1 高速计数器介绍2067.8.2 高速计数器指令2087.8.3 高速计数器的使用方法2087.9 高速脉冲输出指令2127.9.1 几个基本概念2127.9.2 高速脉冲指令及特殊寄存器2127.9.3 PTO 的使用2147.9.4 PWM 的使用2187.10 PID 回路指令2217.10.1 PID 算法2217.10.2 PID 回路指令及使用221本章小结225练习题226第八章 PLC 的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8.1 通信网络的基础知识2278.1.1 数据通信方式2278.1.2 网络概述2308.2 S7200 的通信与网络2318.2.1 S7 系列PLC 网络层次的结构2318.2.2 S7200 PLC 网络的通信协议2328.2.3 网络配置实例2368.2.4 网络部件2388.3 S7200 通信指令2398.3.1 网络读/网络写指令2398.3.2 发送与接收指令2428.3.3 USS 通信指令2478.4 S7200 的通信扩展模块2488.4.1 EM241 调制解调器模块2488.4.2 CP2431 工业以太网通信处理器模块248 本章小结249思考题与练习题249第九章现代PLC 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实例9.1 PLC 控制系统设计步骤及内容2509.1.1 分析评估及控制任务 (251)9.1.2 PLC 的选型2519.1.3 I/O 地址分配2529.1.4 系统设计2529.1.5 系统调试2529.2 双恒压无塔供水控制系统设计2539.2.1 工艺过程2539.2.2 系统控制要求2549.2.3 控制系统的I/O 点及地址分配2549.2.4 PLC 系统选型2559.2.5 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2559.2.6 系统程序设计2589.3 薄刀式分切压痕机控制系统2649.3.1 工艺过程2649.3.2 系统控制要求2649.3.3 控制系统的I/O 点及地址分配2659.3.4 PLC 系统选型2659.3.5 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2659.3.6 系统程序设计2679.4 PLC 在工程应用中要注意的一些实际问题2729.4.1 PLC 的安装2729.4.2 电源的设计2729.4.3 系统的接地2739.4.4 电缆设计与铺设2749.4.5 PLC 输出端的保护274本章小结275思考题与练习题275第十章编程软件的使用10.1 编程软件安装27610.1.1 系统要求27610.1.2 软件安装27610.1.3 硬件连接27710.1.4 参数设置27710.1.5 在线联系27810.1.6 建立、修改PLC 通信参数27810.2 软件功能27810.2.1 基本功能27810.2.2 界面27910.2.3 各部分功能27910.2.4 系统组态28110.3 编程28110.3.1 程序文件操作28110.3.2 编辑程序28210.4 调试及运行监控28610.4.1 选择扫描次数28610.4.2 状态图表监控28610.4.3 运行模式下的编辑28710.4.4 程序监视288本章小结289---------------------------------------------------------------------------------------------------------------------- 附录附录A 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异步电动机可逆运行实验290实验二S7200 PLC 编程软件使用实验291实验三抢答器程序设计实验291实验四人行道按钮控制交通灯程序设计实验292实验五水位控制程序设计实验294附录BS7200 PLC 快速参考信息表B1S7200 PLC 的CPU 规范295 表B2S7200 PLC 的CPU 输入规范296表B3S7200 PLC 的CPU 输出规范297表B4S7200 PLC 的CPU 存储器范围和特性总汇298表B5S7200PLC\[CPU(V1.21)\]指令系统速查表299表B6 常用特殊继电器SM0 和SM1 的位信息301图B1CPU 224 外围典型接线图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