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遵守纪律事例
遵守纪律的名人故事

遵守纪律的名人故事
1.蒋介石:著名政治家蒋介石在军队中都是一个十分遵守纪律的人。
他从小就知道,只有遵守纪律,才能有良好的成绩和出人头地的机会。
他曾说:“纪律是军队最基本的东西,没有纪律,军队就不是军队了。
”
2.孙中山:革命先驱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革命斗争中也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
他认为只有遵守纪律,才能让革命军队更加有力量和战斗力。
3.鲁迅:文化名人鲁迅也是一个非常遵守纪律的人。
他认为只有遵守纪律,才能让自己的创作更加规范和有条理。
他在写作中经常遵循某些规则和约定,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爱因斯坦:众所周知,物理天才爱因斯坦也是一个非常遵守纪律的人。
他非常注重时间管理,每天准时起床、吃饭、工作和睡觉。
他认为只有遵守纪律,才能培养出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工作习惯。
5.马化腾:中国互联网创业者马化腾也是一个非常遵守纪律的人。
他很早就开始把遵守纪律当做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他认为只有严格遵守时间表和规则,才能让自己的事业更加顺利和成功。
今日的腾讯之所以能发扬光大,也与马化腾的严格要求和规范化管理有关。
从古到今关于自律的名人小故事

从古到今自律的名人小故事从古到今关于自律的名人小故事导语:严于律已,就是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
要经常自省、自察,自我批评和自我约束。
不怕丑、不怕痛、不护短,有过必改,有错必纠。
古人说:“君子责已,小人责人。
”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律己的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晏婴严于律已晏婴,字仲平,春秋时齐国大夫,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
晏婴才华出众严于自律。
很受齐国国君赏识。
《晏子春秋》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
他虽位高权重,但生活极为俭仆,从不搞特殊,他的住房低矮简聘,环境又差,齐国国君,要为他另盖新房,被他婉言拒绝了。
齐景公看劝不动他,就趁他出使鲁国期间。
为他扩建了住房,他回来后,停车在郊外,不肯进城回家。
景公无奈,只得恢复住房原貌晏婴才肯回家。
晏婴平时着装简朴,驾乘的是驽马破车,齐景公就派人给他送来壮马华车,晏婴拒不接受。
他对齐影公说:“我节衣缩食,是为了给黎民百姓做表率,以防奢华浪费之风盛行。
如果我们君臣都讲究穿漂亮衣服,骑良马,追求奢靡享乐。
老百姓也就会仿效,其结果会导致品行不端,社会风气败坏。
到那时再纠正就难了,所以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
”齐景公接受了晏婴的意见。
柳传志的自律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
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
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
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
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
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重规矩的事例

重规矩的事例1.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维持统治的秩序,保持内部的一致,增强战斗力,都是非常注重纪律并带头遵守的。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一片麦田,他当即下令:“任何人不得践踏麦田,违者斩!”命令一下,人人都小心起来。
偏巧,曹操的马受惊了,奔到麦田里去,官兵见状,都站在田埂上、路旁边,默默地看着。
曹操勒回了马,立即把行军主薄叫到马前,让其议罪。
主薄言引《春秋》说:“罚不加于尊”,这件事就算了。
曹操说,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带头去破坏它,怎么让三军执行?但我是全军之主,也不好自杀,只有处于刑法了。
说着,他拔出宝剑,割下胡子,古人是不割须不理发的,这是当时的一种刑法。
曹操自刑,全军震动。
此后,曹操的威望就更高,曹军的纪律也更严明了。
2.陈毅制定“入城守则”1949年5月24日夜里,上海街头响起半夜激战的枪声。
第二天,天蒙蒙亮,市民们小心地打开一点门,从门缝里望出去,只见马路两侧,整齐地躺满了抱着枪,合衣而睡的解放军战士,市民们感到奇怪,“这些军队怎么和以前不一样的呢?”不一会,市民们开始走出家门。
他们看到战士已经起来了,有的在洗漱,有的在吃饭,吃的是馒头、咸菜。
于是,不少市民拿出热水瓶,给战士们倒开水。
战士们笑嘻嘻地摇着头,谢绝了。
天大亮了,“解放军露宿街头”,“解放军秋毫无犯”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上海,市民蜂拥上街头,欢迎人民子弟兵,庆祝上海获得新生。
原来上海大战役打响前,陈毅就让秘书长起草了《入城守则》,为接管上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
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
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
”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名人遵守纪律的故事

名人遵守纪律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都以其严守纪律的品质而为后人所称道。
他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是以自律和纪律严明的态度,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名人遵守纪律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说说古代的哲学家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而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名人,与他严守纪律的品质密不可分。
据传记载,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注重自律,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按时起床,按时进餐,按时学习,从不偷懒。
正是这种严守纪律的品质,使得孔子最终成为了一代伟人。
其次,我们再说说现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理论对整个物理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卓越的成就,与他严守纪律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据传记载,爱因斯坦在科研工作中非常严谨,他每天都会按时起床,按时上班,严格遵守科研计划,从不拖延。
正是这种严守纪律的品质,使得爱因斯坦能够在科学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现代的商业巨头乔布斯。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科技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而乔布斯之所以能够成为商业界的传奇人物,与他严守纪律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据传记载,乔布斯在工作中非常注重纪律,他每天都会按时到公司,严格遵守工作安排,从不拖延。
正是这种严守纪律的品质,使得乔布斯能够在商业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通过以上名人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严守纪律是每个成功人士的共同品质。
无论是古代的孔子,还是现代的爱因斯坦和乔布斯,他们都以严守纪律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因此,我们应该向这些名人学习,注重自律,严守纪律,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以严守纪律的品质,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古人遵守纪律的事例

古人遵守纪律的事例嘿,咱来唠唠古人遵守纪律的事儿,那可老多有趣的例子啦!就说孙武练兵的故事吧。
孙武那可是个厉害的军事家,他去见吴王阖闾,吴王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就把一群宫女交给他训练。
那些宫女啊,一开始就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根本没把这训练当回事。
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让吴王的两个宠姬当队长。
孙武就开始讲解训练规则,什么向左转、向右转、前进、后退之类的,讲得可清楚啦,就像老师教小孩子一样。
然后他下令开始训练,可那些宫女呢,嘻嘻哈哈的,把命令当耳边风,队伍乱成了一锅粥。
孙武可没生气,他又耐心地把规则说了一遍,还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就像个老父亲一样苦口婆心。
可第二次下令的时候,宫女们还是闹哄哄的。
这时候孙武就变脸啦,他严肃得像个包公,说:“纪律不是闹着玩的,既然不听从命令,那队长就得受罚。
”然后就要把那两个宠姬队长拉出去砍头。
吴王在旁边一看急眼了,赶紧求情,说没了这俩宠姬他吃饭都不香啦。
可孙武是谁啊,他可是个讲纪律的人,他说:“大王既然让我训练,我就得按规矩来。
”最后还是把那两个宠姬队长给砍了。
这一下,宫女们都吓傻了,再训练的时候,那动作整齐得就像一个人似的,向左转、向右转、前进、后退,都做得规规矩矩,没有一个敢捣乱的。
还有啊,三国时候的诸葛亮,那也是纪律严明。
他带领军队北伐的时候,马谡因为不听从安排,擅自行动,丢了街亭这个重要的地方。
这可把诸葛亮气得不轻,虽然他和马谡关系好,就像亲兄弟一样,但是为了维护军纪,他还是挥泪斩了马谡。
那眼泪啊,哗哗地流,可他知道,要是不斩马谡,以后这军队就没法带啦,大家都不遵守纪律,那还打什么仗呢?这事儿一传开,蜀军的士兵们都知道纪律的严肃性啦,以后打仗的时候,那都是严格遵守军令,不敢有丝毫马虎。
从这些事儿就能看出来,古人对纪律那是相当重视。
不管是孙武还是诸葛亮,他们都知道纪律是胜利的保障。
就像我们玩游戏得有游戏规则一样,要是有人不遵守,这游戏就玩不下去啦。
古人遵守纪律的这些例子,就像一盏盏明灯,照着我们,让我们知道纪律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呢。
遵守规则素材名人事例有哪些

遵守规则素材名人事例有哪些遵守规则的名人故事1、陈毅制定“入城守则”1949年5月24日夜里,上海街头响起半夜激战的枪声。
第二天,天蒙蒙亮,市民们小心地打开一点门,从门缝里望出去,只见马路两侧,整齐地躺满了抱着枪,合衣而睡的解放军战士,市民们感到奇怪,“这些军队怎么和以前不一样的呢?”不一会,市民们开始走出家门。
他们看到战士已经起来了,有的在洗漱,有的在吃饭,吃的是馒头、咸菜。
于是,不少市民拿出热水瓶,给战士们倒开水。
战士们笑嘻嘻地摇着头,谢绝了。
天大亮了,“解放军露宿街头”,“解放军秋毫无犯”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上海,市民蜂拥上街头,欢迎人民子弟兵,庆祝上海获得新生。
2、晏殊的守规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
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关于遵守规则的名人名言1、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
2、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淮南子3、我这辈子说过最让人无从反驳的话就是:被子根本不用叠,本来就是摊开来睡的,但这句话第一个被人反驳掉,懂么,这是规矩,人类之所一悲哀,就是有太多规矩……——韩寒《三重门》4、对于一个艺术爱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从古到今关于自律的名人小故事

【导语】严于律已,就是从思想、品德,⾏动上从严要求⾃⼰。
要经常⾃省、⾃察,⾃我批评和⾃我约束。
不怕丑、不怕痛、不护短,有过必改,有错必纠。
古⼈说:“君⼦责已,⼩⼈责⼈。
”以下⽆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关于律⼰的素材,欢迎⼤家阅读参考!谢谢!【明代⼤学⼠徐溥储⾖律已】 明代⼤学⼠徐溥⾃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笑。
⼀次塾师发现他常从⼝袋中掏出⼀个⼩本本看,以为是⼩孩⼦的玩物,等⾛近才发现,原来是他⾃⼰⼿抄的⼀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不断地检点⾃⼰的⾔⾏,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分别贮藏⿊⾖和黄⾖。
每当⼼中产⽣⼀个善念,或是说出⼀句善⾔,做了⼀件善事,便往瓶⼦中投⼀粒黄⾖;相反,若是⾔⾏有什么过失,便投⼀粒⿊⾖。
开始时,⿊⾖多,黄⾖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渐渐黄⾖和⿊⾖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久⽽久之,瓶中黄⾖越积越多,相较之下⿊⾖渐渐显得微不⾜道。
直到他后来为官,⼀直都还保留着这⼀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我,完善⾃⼰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望重的⼀代名⾂。
徐溥对⾃⼰⾏为的⾼标准约束显⽰了他强烈的⾃律意识,即使是在个⼈独处时,也能⾃觉地严于律⼰,谨慎对待⾃⼰的⼀⾔⼀⾏。
慎独是⾃律的境界,它能让⼀个⼈在独⽴⼯作、⽆⼈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是丝毫不放松⾃我监督的⼒度,谨慎⾃觉地按照⼀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的⾔⾏,⼀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觉。
【我的⼼还有主⼈】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历法学家。
⼀年夏天,许衡与很多⼈⼀起逃难。
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炎热,所有⼈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棵⼤⼤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
于是,⼤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觉得奇怪,有⼈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家都各⾃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早就不在这⾥了,主⼈不在,你⼜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难道我的⼼也没有主⼈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关于守纪律讲规矩的历史典故

关于守纪律讲规矩的历史典故1、孔明挥泪斩马谡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
”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
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
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
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
”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
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
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
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2、曹操割发代首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曹操命令官兵不准践踏麦地,否则要杀头。
于是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呢。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
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
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3、孙武斩嫔妃春秋时期,孙武带着自己的兵书《孙子兵法》前去拜见吴王。
吴王把兵书看完了,想测试一下孙武领兵的本事,故意把180个宫女交给孙武去训练。
孙武把180人分成两队,分别选了两位最美丽的妃嫔做队长。
孙武命令宫女们都脱掉女装,穿上男式军服,手握长戟。
开始训练了,孙武说:“各位宫女,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一名战士。
待会我发令,你们必须遵照去做。
口令“前”,就是向前方看;左,就是向左手方向看;右,是向右手方向看;后,则向后背看。
你们听明白没?”孙武训示道。
“听明白了。
”宫女嘻嘻哈哈地回答。
孙武击鼓传令:“向前看!”众宫女听到“咚咚咚”的鼓声,乐得哈哈大笑,全没在意孙武的口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时候的展沟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个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过柳林时,忽遇倾盆大雨。
他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
恰在这时,一年轻女子也到此避雨,与他相对而坐。
半夜时分,年轻女子被冻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怀中,以温身驱寒。
柳下惠急忙推辞:“万万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处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怀,更是有伤风化。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圣贤,品德高尚,小女子虽坐在怀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无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无推托之词,只好让女子坐到自己怀中。
如注暴雨,一夜未停。
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
天明,雨过天晴,得恩于柳下惠的女子不胜感激地说:“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柳下惠的行为就是纪律的体现,就连孔子都对他赞不绝口,称其为“被遗落的贤人”。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一片麦田,他当即下令:“任何人不得践踏麦田,违者斩!”命令一下,人人都小心起来。
偏巧,曹操的马受惊了,奔到麦田里去,官兵见状,都站在田埂上、路旁边,默默地看着。
曹操勒回了马,立即把行军主薄叫到马前,让其议罪。
主薄言引《春秋》说:“罚不加于尊”,这件事就算了。
曹操说,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带头去破坏它,怎么让三军执行?但我是全军之主,也不好自杀,只有处于刑法了。
说着,他拔出宝剑,割下胡子,古人是不割须不理发的,这是当时的一种刑法。
曹操自刑,全军震动。
此后,曹操的威望就更高,曹军的纪律也更严明了。
军队的纪律严明,便是打胜仗的基础,日后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除了他个人的军事素养,主要就是曹军严明的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