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经济学原理 第六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3. ..更少地由 Demand 生产者承担.
Quantity
供给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
Price Price buyers pay Price without tax
Price sellers receive
1. 当需求比供给富有弹性时...
Supply
3. ...更少地由
Tax
消费者承担.
S1
没有税收时的均衡
Demand, D1
0
90 100
Quantity of
Ice-Cream Cones
工薪税
Wage
企业支付的工 资
没有税收时的 工资
工人得到的工资
税收楔子
0
Labor supply
Labor demand
Quantity of Labor
税收归宿
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 配的比例? 与向买者征税相比,向卖者征税的 效果如果?
向卖者征0.5美元的影响...
Price of Ice-Cream
Cone
Price buyers
pay
$3.30
Price without
tax
3.00 2.80
Price sellers receive
有税收时的均衡 Tax ($0.50)
向卖者征税使供给
S2 曲线向上移动,移
动幅度为税收量 ($0.50).
80
Quantity demanded
120
Quantity supplied
Demand
Quantity of Ice-Cream
Cones
Effects of a Price Floor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D=22-4P 和S=4+2P 。
求: (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利用本题,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的需求曲线、单 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单 个厂商的需求曲线。
2. 请分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会面临哪几种短期均衡的情况。
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短期生产的要素合理投入区间之 间有什么联系 ?答:参考图 6-2,完全竞争厂商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解为:在厂商短期生产合理区间中呈下降趋势的 MP 曲线, 对应着厂 商短期成本的 MC 曲线的上升段; 厂商短期生产合理区间的起点, 即 MP L 曲线交于 AP L 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着短期 MC 曲线相交于 AVC 曲线的最低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等于和大于 AVC 的 SMC 曲 线。
SMC无限大时,即 MP 接近零,厂商也不会生产。
所以完全竞 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短期生产中生产合理区间相对应。
起点对应 于由 AP 曲线和 MP 曲线相交于 AP 的最高点作为起点,且 MP L 曲线间的相互关系是 MC =W1 g MP LAVC= g A 1P 。
这两个公式可以分別理呈下降状的短明生产合理区间,终点对应于MP=0。
换言之,如果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那么,这同时也意味着该厂商的生产定位于短期供给曲线上,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位于短期供给曲线上那么,这同时也表示该厂商的生产一定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
图6-2 成本与产量曲线关系图4. 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单个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321Q-2Q+15Q+10。
(1)求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6第六章距离衰减理论.

美国纽约兴起是经济地理位置变化的结果
19 世纪初,纽约与费城、巴尔的摩、波士 顿在美国东部的地位不相上下。1825 年 580 公里长的伊利运河修通,纽约与五大 湖水系贯连,从布法罗到奥尔巴尼的运费 从每吨100 美元降低到每吨10 美元,从大 湖区运小麦到纽约的运费下降四分之三。 从此,纽约一枝独秀,超过波士顿、费城 和巴尔的摩成为全美国的首位城市。
国 别 鲁 卫 齐 秦 楚 陈 蔡 宋 晋 吴 弟子数 44 8 6 4 3 2 2 l l l 到鲁国距离(公里) 200 180 880 700 270 340 180 450 600
小 计
72
80(平均)
二、地理位置的特性
1.地理位置的综合性
地理位置借助客体表述。表述地理位置的客体是多样的, 地理位置也是多样的。按照客体的性质可将地理位置分成 三类。 (1)天文地理位置,反映地表事物所在的经纬度。如,北 京位于北纬39°57′,东经116°19′,乌鲁木齐位于北纬 43°47′,东经87°37′。 (2)自然地理位置,反映地表事物与山、河、湖、海等自 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例如,聚落位于江的北岸,位于 山的南坡。我国古代,称江河以南为阴,江河以北为阳, 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这一阴一阳,便是聚落的自然地 理位置。 (3)经济地理位置,反映地表事物与人类活动创造的事物 的相互关系,如对铁路、工厂、城市的相互关系。地理位 置是天文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总称, 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2.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是物流、客流和信息流的焦点,是大量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在狭 小地域范围内的统一。城市能够在狭小的地域中集聚大量人口,建筑 物和社会经济活动,全赖良好的位置。 当一个区域需要一座城市的时候,它在什么地点诞生,决定性的因素 是位置。一座城市,只要有良好的位置,遇到天灾人祸以后,很快可 以得到重建。如飓风摧毁的中美州城市伯利兹城。 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我国古代有南船北马一说。 南方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有T 形战略、弓形战略等见解,都以城市位置的 轴线为根据。T 形战略是沿海一线与长江一线的结合。弓形战略在T 形战略基础上增添北京经武汉至广州轴线。 地理位置历史变迁是城市迁移的主要动因。城市在地理上的迁移有蠕 移和转移两类。 区域中的城市位置有中心位置和门户位置两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中心位置与门户位置的作用有区别。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我国不少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 心不在一处,给经济发展造成不少麻烦。
第六章 要素价格均等化

r= PX * MPKX = PY * MPKY
W= PX * MPLX = PY * MPLY
MPKX =r/PX
MPKY=r/PY MPLX =W/PX MPLY=W/PY
实际报酬=边际产出(边际生产力)
需要再思考的:
思考: 根据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
部门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 际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的原理,当商品价格 不变的条件下,要素的边际产出上升时,资本 要素的报酬就会上升。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nthony.Samuelson)
最后一个经济学通才
芝加哥大学学士(1935) 哈佛大学硕士(1936) 哈佛大学博士(1941)
1947年第一届克拉克奖获得者, 1970年获诺贝尔经“新济古学典奖综合派”
《经济学》----当今世界最为实用和畅销的经济学 教科书,已再版17次,是继穆勒《政治经济学》 (184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之后 的第三部经典教科书。凯恩斯宏观+传统微观
思考题: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及条件是什么?
问:为什么相对富裕要素的所有者往往是 “自由贸易者”,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 喜欢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会使相对丰裕要素所有者收入提高, 相对稀缺要素所有者收入降低.
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 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需要强调的是,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 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 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 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 实中一般难以实现。
A国分工生产X,提高了劳动的相对需求,导致A国的w/r 上升;B国分工生产Y,提高了资本的相对需求,导致B国的 w/r下降。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直至点E为止,此时,两国X 的相对价格均为(Px/PY)*,两国劳动的相对均衡价格均为 (w/r)*。
自考练习 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六章

8.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 D )A.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转移价值B.前者转移价值,后者也转移价值C.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D.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9.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10.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剥削,是因为从工资的形式上看不到( C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B.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C.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区别8.从对资本总公式G—W—G′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剩余价值( C )A.在不等价交换中产生B.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与生产过程无关C.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以流通过程为条件D.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与流通过程无关9.新产品中包含的生产资料价值是由( A )A.具体劳动创造的B.抽象劳动创造的C.具体劳动转移的D.抽象劳动转移的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后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B.前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C.前者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D.前者以技术进步为条件,后者以技术不变为条件8.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D )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9.某资本主义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该厂资本家每月获剩余价值( A )A.5万元 B.10万元C.30万元 D.60万元10.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必须( A )A.通过市场交换B.同劳动者的劳动相结合C.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D.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它们( C )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10.提高劳动强度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B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11.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B )A.剥夺小生产者来扩大资本规模B.剩余价值资本化来扩大资本规模C.吞并其他分散的资本来扩大资本规模D.联合其他分散的资本来扩大资本规模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C )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第六章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第六章第六章长期中的真实经济一、单选题1.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合理的衡量指标是()A.实际人均GDPB.实际GDPC.名义人均GDPD.名义GDP2.当一个国家人均GDP极低时()A.它注定要永远穷下去B.它必定是一个小国C.由于“追赶效应”,它有较迅速增长的潜力D.资本增加对产量的影响很微小3.增长的机会成本是()A.现期投资减少B.现期储蓄减少C.现期消费减少D.税收减少4.对一种既定的技术水平而言,我们可以预期在一个国家内当以下一项增加时生产率提高,除了()A.人力资本/工人B.物质资本/工人C.自然资源/工人D.劳动5.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各国的人均GDP水平不同,但它们都以相同的比率增长B.各国可能有不同的增长率,但它们都有相同的人均GDP水平C.各国都有相同的增长率和产量水平,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生产要素D.各国的人均GDP水平和增长率都有极大差别;因此穷国在某一期内可以变富6.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收益不变()A.所有的投入翻一番对产量绝对没有影响,因此产量不变B.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也翻一番C.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翻一番还要多,因为有追赶效应D.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小于翻一番,因为收益递减7.铜是()A.人力资本的例子B.物质资本的例子C.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例子D.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例子8.托马斯-马尔萨斯认为()A.技术进步一直在引起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提高。
B.劳动是唯一真正的生产要素。
C.持续的人口增长只受到食物供给的限制,引起长期恐慌。
D.私人慈善事业和政府帮助将提高穷人的福利。
9.我们的生活水平跟以下哪一项关系最密切()A.我们努力工作的程度B.我们的资本供给,因为每一种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用机器生产的C.我们的自然资源供给,因为它们限制了生产D.我们的生产率,因为我们的收入等于我们所生产的10.为了提高增长,政府应该做以下所有的事,除了()A.促进自由贸易B.鼓励投资和储蓄C.鼓励研究与开发D.把主要行业国有化11.下面哪一项是股本筹资的例子?A.公司债券B.共同基金债券C.股票D.银行贷款12.信贷风险是指债券A.到期日B.拖欠的可能性C.税收待遇D.红利13.金融中介机构是以下哪两者之间的中间人?A.工会与企业B.丈夫与妻子C.买者与卖着D.借款人与贷款人14.国民储蓄等于A.私人储蓄+公共储蓄B.投资+消费支出C.GDP—政府购买D.GDP+消费支出+政府购买15.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股票指数是用来确定所选股票信息的指南B.长期债券支付的利息通常低于短期债券C.市政债券支付的利息低于可比的公司债券D.共同基金的风险大于只购买一种股票,因为不同企业的业绩可能影响共同基金的收益。
曼昆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六版 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高限价。
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
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
卖者必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
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
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
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
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
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
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经济学原理(第六章)备考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习题单选题1.当()时,厂商供给了利润最大化产量。
A、边际收益等于价格B、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C、经济利润等于零D、会计利润等于零2.在完全竞争行业中,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A、水平直线B、自左向右上倾斜C、垂直于横轴D、自左向右下倾斜3.短期内利润极大化的完全竞争厂商即使在亏损的情况下也会继续生产只要()。
A、平均成本还在下降B、平均可变成本还在下降C、边际收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D、总收益能够增加4.当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时()。
A、P=MR=SMC=LMCB、P=MR=SAC=LACC、P=MR=LAC的最低点D、以上都对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美元,总成本是800美元,总不变成本是200美元,边际成本是1美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应该()。
A、增加产量B、停止生产C、减少产量D、以上任何一个措施都采取6.下列哪个市场最接近完全竞争市场?A、高端智能手机制造业B、低端服装制造业C、中国的白酒制造行业D、移动通讯行业7.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C、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D、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8.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
A、固定不变B、经常变动C、1D、09.在完全竞争厂商的最优产量处()。
A、P=MCB、P=AC的最低点的值C、P最高D、P=AC10.下列表述不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特点的是()。
A、一个参与者的购销量只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极小一部分B、厂商是价格接受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tility)论者认为效用如 同物体的重量、长度等物理属性一样,可以 用数字1、2、3、…等来衡量和计量消费者的 满足程度,并且可以对这些满足程度加总求 和。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理论认为:效用的大 小是无法具体用数字来衡量的。消费者对自 己所消费商品的喜好程度,只能通过顺序和等 级排列和表示。
商品数量 0 1 2 3 4 5 总效用 0 4 9 13 16 18 边际效用 - 4(=4-0) 5(=9-4) 4(=13-9) 3(=16-13) 2(=18-16)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当不断增加一种物品的消费时(其他物品的
消费量保持不变),商品的边际效用将最终 趋于下降。 即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不变,则消 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种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 满足程度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 减。
I2>I1
QB I2 I1 QA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2)斜率为负 通常物品的效用是正的。因此,如果要增加 一种物品的消费数量,为了使消费者的满足 程度不变就要减少另一种物品的消费数量。 反之亦然。
(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 ●
C
●
A B
假设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由于A和B在同一条无差异 曲线上,两点的效用相同。B和C也位于同一条无差异 曲线上,因此B和C的效用也相同。这意味着尽管C点 两种物品都比A点多,但A和C具有相同的效用。这显 然与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的消费越多效用越大的假设相 矛盾。
Y/P3
QA
四、消费者选择
1.选择目标:实现效用最大化。 2.预算约束下的消费者最优选择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达到最大效 用。 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MUA/MUB)等于预算线的斜率(PA/PB),或用 MUA / PA = MUB / PB 表示,即消费者选择的两 种物品的组合要使每一元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第六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一、效用(Utility) 二、偏好(Preference) 三、消费者的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 四、消费者选择(Choice)
一、效用(Utility)
幸福 = 效用 欲望
1.定义: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中得到的 满足程度。
2、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预QA
3.收入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收入增加
Quantity of Pepsi New budget constraint
1. An increase in income shifts the budget constraint outward . . . New optimum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TU
Q
Q MU
二、偏好(Preference)
1.表示偏好的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偏好(consumer preferences) 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其所消费的可能 的商品组合所进行的喜好顺序的排列。 关于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1)完全性。A>B A<B A=B (2)可传递性。 A>B B>C 则A>C (3)非饱和性。A(1,1)<B(2,2)
新预算约束线
C 新最优点 收入效应 B
原来的最优点
替代效应 原来的预算线
A I2 I1
0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Quantity of Pizza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6.需求曲线的导出
当收入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时, 对一种商品的最优选择(效用最大化时的选 择)会随着该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变动。 表示这些价格与选择量变动的曲线就是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实际上是消费者在 各种不同价格下最优选择变动的轨迹。
3. . . .
增加了百事可乐 的消费量.
原来的最优点
Initial budget constraint 0 I1 A 100 2. . . .减少了比萨饼的消费量. . . Quantity of Pizza I2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5.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可以分解成两种效应:
3.收入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Quantity of Pepsi
低档物品
New budget constraint
百事 可乐 消费 量减 少, 它是 低档 物品
1.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外移动
Initial optimum
New optimum
Initial budget constraint 0
I1
替代效应
百事可乐相 对便宜了, 消费者会购 买更多百事 可乐 比萨饼相对 贵了,消费 者购买的比 萨饼少了
收入效应与替 代效应同方向 发生作用,因 此消费者会购 买更多可乐
总效应
比萨饼
收入效应与替 代效应反方向 发生作用,因 此对比萨饼消 费的总效应难 以确定
5.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Quantity of Pepsi
需求曲线的推导
(a) The ConsumerOptimum ’s Quantity of Pepsi New budget constraint Price of Pepsi
(b) The Demand Curve for Pepsi
750
B I2 A I1
$2
A
1
B Demand
250
0
Initial budget constraint
MRS=-ΔQB/ΔQA ,因为物品替代时总效用不 变,MUA*ΔQA +MUB *ΔQB = 0
因此 MRS=-ΔQB/ΔQA =MUA / MU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用 MUA / MUB来表示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消费者通常对数量多的物品组合的偏好大于数量少的组合。 也就是说,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量越大(无差异曲线离 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2.预算约束曲线的变动
收入:收入增加(减少)时,预算集扩大(缩 小),表现为预算约束曲线向外(内)平移。
QB
Y1/PA
Y2/PA Y3/PA
QA
收入变动
2.预算约束曲线的变动
价格:价格上升(下降)预算集缩小(扩大),表现 为预算约束曲线在价格变动的商品一端的内(外)移。
QB
Y/P1
Y/P2 价格变动
3. . . . and Pepsi consumption.
Initial optimum
I2
Initial budget constraint
0
I1 Quantity of Pizza
2. . . . raising pizza consumption . . .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I2
2. 增加了比萨饼的消费
Quantity of Pizza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4.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Quantity of Pepsi
1,000 D
New budget constraint
可乐价格下降
新最优点
500 B
1. 可乐价格下降使预算线向外移动 ...
1.
I2 如果土豆是 吉芬物品, 土豆消费增加.
新预算线
0 A
肉数量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总结
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
偏好
预算约束线
效用
可乐数量
14
MRS = 6 A 1
8
4 3
MRS = 1 1
B
Indifference curve
7
0
2
3
6
比萨数量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3.两种极端的无差异曲线的例子
(1)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2)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的两种物品。
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 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
意一点的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 代替另一种物品的比率。这个比率称为边 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QB
MRS 1 I1
I2
QA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人们对一种物品消费 量的增加,他们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消费 量会越来越大。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
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 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 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Quantity of Pizza
0
250
750
Quantity of Pepsi
Copyright©2004 South-
需求曲线的导出
QB
P1
P2
P3
QA
PA
P1
P2
P3
需求曲线
Q1 Q2 Q3
QA
应用:所有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
吉芬物品 土豆数量
B
原来的预算线
土豆价格高时的最优点
D 2. . . . E C 土豆价格上升使预算线向内移动 . . . I1 土豆价格低时的最优点
(1〕 QA QA (2〕
QB QB
三、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1.预算约束曲线:对消费者可以承受的消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