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第一、二课时
【原创】17麋鹿 第一课时(县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7课麋鹿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情分析:山里的孩子对动物都比较喜欢,对珍稀的麋鹿更是好奇。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积累,对课文的理解较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有了一定的功底。
教学目标:1、能顺畅地通读课文,要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6个要认识的字。
能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读了课文之后清楚地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复述。
2、在研读课文,辨析麋鹿,进一步了解麋鹿外形特点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说明文描写时用词的准确,语句的精炼,条理的清晰,说明方法的适时应用。
3、披文入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感受、体验文字背后的各种情感因素。
教学重点:《麋鹿》这篇课文的特点是结构非常清晰明显,块状地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传奇经历,在“说明文写作方法”方面可以作为可供模仿、分析的范本,在“写法指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应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本文为介绍动物的说明文,让学生习得说明方法、运用说明方法来介绍其他动物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同学们好,我姓吴,大家可以叫我吴老师。
你们的老师说,你们个个好学,个个发言积极,是吧。
知道我们今天要上哪一课吗?这是一篇说明文,预习了吗?课文读过5遍的请举手?非常好。
读过3遍以上的呢?很好。
那我们可以上课了吗?一、导入谈话,揭题读题1.板书课题,提示“麋”的书写2. 齐读课题。
二、通过阅读,整体感知1.出示检查内容。
师:老师也读了好几遍课文,结合文中的生字,整理了3段话,(出示第一段),谁来读这一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话写了麋鹿的什么?(咬字清晰,而且顿号读得特别好。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麋鹿》第1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17麋鹿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6个字只识不写。
学习多音字“悄”。
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3.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课时划分:2课时课时目标:【基础性目标】1.学会6个生字,并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4.有序地连贯地讲讲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提高性目标】有序地连贯地讲讲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并能解答一般的疑问。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出示课件1)板书课题:9麋鹿学生跟写2.大家已经认真预习课文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边学习课文边进行“智勇大冲关”活动,能顺利过关的同学能获得加分,好不好?先来关注一下冲关目标和冲关提示。
冲关目标:第一关:学会生字词,通过课前查找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颠沛流离”“漂泊不定”“销声匿迹”“悄无声息”等词语的意思。
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并有序地连贯地讲一讲。
冲关提示: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2.自主学习要安静,动脑动手又用心。
3.合作学习讲成效:专心听,眼注视,微笑点头表赞同;努力听,记要点,耐心听完再补充;发言时,音洪亮,姿势端庄又大方;展示时,有创意,他人已说不重复。
二、第一关:生字词关首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勇闯第一关:生字词关1.看,这是课文中比较难读的几个词语——姜子牙繁殖哺乳沼泽跋涉惨遭杀戮颠沛流离销声匿迹悄无声息漂泊不定2.开火车读词语。
评价:读得很准确,尤其是多音字“悄”读得很好,齐读。
指导学生把生字写美观。
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写得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姜”字的下面部分横要长。
《麋鹿》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麋鹿》语文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麋鹿》。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途径,了解课文以外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韧、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麋鹿》,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麋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麋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麋鹿的外形特征。
(2)简介麋鹿的传奇经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是如何描绘麋鹿的?(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深入学习(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以外的相关知识。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麋鹿,体会课文中所描述的生活。
(2)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7.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麋鹿》。
(2)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麋鹿的小作文。
(3)调查周围的朋友,了解他们对麋鹿的认识和态度。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麋鹿》两课时ppt课件

悄
跋
觅
匿
爵
墅
姜
哺
沼
涉
殖
沛
我能行
jiānɡ bǔ zhǎo shè zhí pèi来自姜 哺 沼 涉 殖 沛
姓姜 哺育 沼泽 涉及 繁殖 充沛
滩涂 坐骑
觅食 柏林 饲养
麋鹿 神秘
繁殖 厄运 漂泊
警觉 敏捷
雌鹿 杀戮 繁衍
迅即 驱走
杈角 绝迹
遁入 沼泽
竟然 公爵
一幕 跋涉
撰文 别墅
颠沛流离 悄无声息
站着的时候,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 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宽大。 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尾巴
蹄子 毛色
生活 习性
草食性哺乳动物;在水中跋涉、潜游、觅食; 自然繁殖能力很低。
• 自读课文5—7自然段,根据表(二) 中的时间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麋鹿的传 奇经历。
3000 多年前
杈角 绝迹
遁入 沼泽
竟然 公爵
一幕 跋涉
撰文 别墅
颠沛流离 悄无声息
茁壮成长 销声匿迹
麋鹿奇特在哪儿?
角似鹿
面似马
蹄似牛
尾似驴
默读课文2—4自然 段,完成表(一)
“四不像”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雄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比较长;雌鹿
外 形 特 点
体形体重 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角
汉朝
1865 年
1900年
1967年
1986年
传 奇 经 历
我国就有了 麋鹿,中国 是麋鹿的故 乡。
麋鹿逐渐 减少,直 至销声匿 迹。
八国联军入 在北京 侵中国,麋 南郊发 鹿在国内惨 现少量 遭厄运,又 麋鹿。 一次几乎绝 迹。
六年级语文麋鹿

六年级语文麋鹿六年级语文麋鹿1六年级语文麋鹿,是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12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
六年级语文麋鹿2【教学反思】《麋鹿》是一篇说明文,从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个方面介绍了麋鹿这一珍稀动物。
因为文章的语言浅显易懂,所以我对本课教学作了一些修改。
对课堂教学的处理重在选择教学方法上。
对课文的教学,我采用了先激发兴趣,再教学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在教学麋鹿的奇特外形时,我先让学生读书,然后看图断哪是麋鹿。
在学习外形特征和生活经历时,我让学生看看书上是如何介绍的,最后再让学生模仿讲解员的形式来介绍麋鹿或把自己当作是姜子牙来向众神仙夸耀自己的坐骑,学生很感兴趣。
在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时,我采用长文短教。
并让学生说说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文教下来,感觉环节设计很流畅,教学的方法也很适合。
在这儿,我想说,教学方法处于不断的更新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更没有可以运用一辈子的方法,不断地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地推陈出新,才是课堂教学的出路。
【教学建议】1、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麋鹿的哪些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麋鹿外形特点,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到描写麋鹿外形特点的句子,边读边想像麋鹿的样子。
有条件的可以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
在朗读和观察中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
2、课文介绍麋鹿的“传奇经历”这一部分,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条理很清楚。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经历的“传奇”。
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麋鹿这种珍惜动物,几经灭绝的危险,如今又回到了故乡中国,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
六年级语文麋鹿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麋鹿》第一课时1

《麋鹿》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一定知道姜子牙吧?他是一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贤才。
神话传说中,他是位于众神之上的主神。
可有一天,无所不能的姜子牙也遇上了令他发愁的事。
原来,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比如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等等都被人选了,他想:我该选什么当坐骑呢。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朝远处张眼一忘,一群神奇的动物出现了。
(播放课件)2、这群神奇的动物就是——麋鹿,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认识这种稀有的野生动物。
3、跟着老师一起来认识“麋”字的结构。
(构字方法:“麋”查字典应查“鹿”字部,“鹿”字表示字的意义,下面是个“米”字,表示字的读音。
这样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4、老师带来了一张名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麋鹿简介课件二、初读课文。
1、麋鹿是一群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动物,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作介绍的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词。
2、下面检查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林茂草丰外形奇特跋涉销声匿迹厄运颠沛流离**指名读**指导书写:跋涉。
跋涉是指什么(长途奔波?爬山蹚水,形容旅途艰辛。
)关于跋涉有个成语叫——跋山涉水,意思是说——(长途远行,经历了很多艰辛)**销声匿迹:指导书些“匿”。
“销声匿迹”是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厄运:“厄运”的是指什么?———(困苦的遭遇)**颠沛流离:指导写“沛”。
“颠沛流离”意思是指——(生活困苦艰难,到处流浪)** 描红生字**一起有感情地读好这些词语3.将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出示四句句子:(1)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2)麋鹿是鹿的一种。
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
(3)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
《麋鹿》(第一课时)案例设计及评析论文

《麋鹿》(第一课时)案例设计及评析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掌握多音字“悄”,理解“悄无声息”“遁入”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说明文的一些常用说明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阅读质疑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说出麋鹿的外形特点。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强国之心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真实实地感知麋鹿的特点习性和传奇经历。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究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一)导学引思1. 自渎课文,圈出生字、识记。
2. 自学生词、理解其意思、积累词语。
3. 学习多音字“悄”。
4.填表(出示表格):麋鹿的传奇经历(时间分别为早在3000多年前,1865年,1900年,后来流落在国外到1967年,1986年8月;对应的经历;读出什么情感;思考:从麋鹿的传奇经历中你读懂了什么?)5.尝试解说“四不像”。
【评析:导学引思是当下班级授课制形式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难得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机会,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关键,因此应倍加重视。
让学生在探究、挑战中得到提高。
】(二)探究发现探究1: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1.板书:“麋鹿”,探究:“麋”与“鹿”字形异同。
(复习形声字的构字方法)2.我们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而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探究2 :探究生字词1.读准音。
师:同学们,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生字挺多,而且很难认。
所以这节课,我先要检查一下你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会读了,你们有信心通过检查吗?我把生字结合到一段文字里了请你自己读一读。
(指多媒体: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
它们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天色微明,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
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
麋鹿(第1课时)

qiǎo,表示忧愁或没有声音。 qiāo,用于叠词。
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
nì
销声匿迹
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 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 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
bó
漂泊不定
pèi
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颠沛流离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 麋鹿的外形可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概 括?把它圈出来。
奇特 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 又被称为“四不像”。 又被称为“四不像”。我国古代神话小说 《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 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麋鹿
角 似 鹿
列 数 字
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 独一无二 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 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作比较
雌 麋 鹿 雄 麋 鹿
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 鹿科动物中最长 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 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轻快敏捷 宽大 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快速浏览第四自然段,找找麋鹿数量 少的原因。
繁殖力很低 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 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 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杈,六岁时 杈角才发育完全。
(作比较、列数字)
麋鹿
面 似 马
麋鹿
蹄 似 牛
麋鹿
尾 似 驴
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 四不像 又被称为“四不像”。我国古代神话小说 《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 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 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自由、无忧无虑。指在 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自由生长。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 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 作“四不像”。
头脑风暴:
读“mí ”音的所有字
17、麋 鹿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 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Nhomakorabea麋鹿
杀戮
遁入
公爵
沼泽
厄运
跋涉
哺乳
乃是贵族群体的顶端
滩涂 颠沛流离
繁殖
别墅
姜太公 悄无声息
销声匿迹
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 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有先有后, 时断时续
麋鹿
角似鹿
面似马
蹄似牛
尾似驴
1、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 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2、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 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3、麋鹿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4、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5、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 后就成棕灰色。
仔细默读第5—7小节
用横线标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用圆点标出表示麋鹿数量变化的词语, 用波浪线标出表示麋鹿生活地点变化
的词语。
麋鹿发展到今天,全国已有近2000头,
真正的野生种群有250多头,我们可以认为麋
鹿从生物学意义上可以解除濒危状态。但是人
类对麋鹿的威胁并没有消除,因此从社会学意
义上讲,麋鹿仍然处于濒危境地,还必须保持
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 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
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
连接不断
概括段落的方法
1.找中心句 2.找句子的主干 3.句意合并
读课文,归纳各自然段的大意:
• 1、黄海滩涂上的麋鹿群;
• 2、麋鹿的外形奇特; • 3、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 4、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 5、麋鹿的传奇经历之一(国内); • 6、麋鹿的传奇经历之二(国外); • 7、麋鹿的传奇经历之三(回归)。
1、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 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2、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 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3、麋鹿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4、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5、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 后就成棕灰色。
1、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 2、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 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 例外。 3、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 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4、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 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 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 鹿两岁时长角分杈,六岁时杈角才 发育完全。 (作比较、列数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状态。 ——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夏经世
请你也给动物做个名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