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分类
物质的分类并举例

物质的分类并举例
1、元素: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没有可分解的小分子,元素可以组合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元素有氢、氦、锂、铁、钙、铜等。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元素组成,以特定比例在原子键中化合而成的物质。
它是拥有固定化学式,具有固定物理性质的组分。
常见的化合物有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钾等。
3、复合物:复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通过晶体结构或分子互相结合形成的物质,每一种物质在晶体结构或分子中都有独立的存在特性。
常见的复合物有水、石油和陶瓷等。
4、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每一种混入物质在整体结构中都能够独立被辨识,并可以经过收缩或聚焦等物理化学处理程序可以使混合物分离出来。
混合物有有机混合物、无机混合物等,其中常见的有水溶液、铁锈和冰淇淋等。
5、聚合物:聚合物是由一定数量的同类单体构成的大分子物质,它们关系密切,组成大分子结构。
它们有很多特性,例如熔点、气味、折光率等。
常见的聚合物有塑料、纤维素、橡胶等。
物质的分类共32张PPT

至少有两种
区 别
所含分子种 类
只有一种
至少有两种
组成特点 组成固定
组成不固定
联系
若干种混合 纯净物
提纯
混合物
考点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
2.混合物分离主要方法之一: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1)适用对象:
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2)过滤操作的注意点:
①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②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 ③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④烧杯要紧靠玻璃棒的中下部 ⑤玻璃棒的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的一侧 ⑥漏斗下端尖嘴要紧靠接收器内壁
海水制淡水
分离酒精和水
石油分馏
分离液态空气
考点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
3.粗盐提纯 (1)步骤:
粗盐溶解 → 过滤 →蒸发结晶 (2)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加速溶解、 引流、 使溶液均匀受热以防止晶体飞溅。
练一练
练习1 某物质经鉴定只含一种元素,则错误的是
( C)
A.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一种单质
C.可能是化合物
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B )
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
练一练
练习2 下列微观模拟图中的“ ”和“ ”分
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 ①和②均为混合物 B. 只有③是单质 C. ①②④是氧化物 D. ④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②和⑤
练一练
练习3 有下列物质: ①液氧 ②净化的空气 ③五水合硫酸铜 ④五氧化二磷 ⑤石灰石 ⑥生铁 ⑦ 干冰 ⑧高锰酸钾 ⑨冰水混合物 ⑩碘酒。 试分类(填编号):
考点四 化学式
3.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100%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微观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
2.宏观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
3.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特点:互为同位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定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7.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4.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5.胶体: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
五、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六、物质的鉴别与分析1.鉴别: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区分。
2.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七、物质的制取与合成1.制取: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获取物质。
2.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新的物质。
八、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1.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2.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涉及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多种概念,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鉴别、分析、制取、合成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为学习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奠定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区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方法: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因此,选项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2.习题: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方法: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物质的分类(A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2、N2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两性氧化物:Al2O3等纯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净物金属氢化物:NaH、CaH2氢化物非金属氢化物:NH3、H2OHNO3、H2SO4等化按酸根分HCl合强酸:HNO3、H2SO4、HCl酸按强弱分物弱酸:H2CO3、HClO、CH3COOH一元酸:HCl、HNO3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多元酸:H3PO4强碱:KOH、NaOH、Ba(OH)2物按强弱分质弱碱:NH3·H2O、Fe(OH)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2CO3盐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复盐:KAI(SO4)2混盐: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混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合浊液: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物乳浊液:油水混合物酸电解质碱非电解质盐化合物氧化物离子化合物氢化物共价化合物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1nm==10-9m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为胶体,大于100nm 的叫做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三、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1、分类:⑴.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物质的分类标准

物质的分类标准物质的分类是指根据物质的不同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这些特征可以包括化学类型、晶体结构、溶解性、电化学性质、组成方式、物理状态和元素组成等。
准确地了解这些分类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1.物质的化学类型化学类型是指物质分子中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的类型。
根据原子间共享电子的方式,可以将物质分为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是指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键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等;离子化合物是指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键的物质,如食盐、氢氧化钠等;金属化合物是指由金属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金属键的物质,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
2.物质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物质分子或离子在空间中排列的规律性。
根据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可以将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指具有高度规律性的原子或离子排列的物质,如石英、金属等;非晶体是指没有明显规律性的原子或离子排列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晶体中原子的种类和结合方式将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3.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溶解性对物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溶解性分类标准包括水溶性和有机溶性。
水溶性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将物质分为可溶、微溶和不溶等;有机溶性是指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以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和难溶等。
此外,也可以根据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等特征对物质进行分类。
4.物质的电化学性质电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和反应。
根据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可以将物质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是指能够自由导电的物质,如金属;半导体是指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锗等元素;绝缘体是指几乎不导电的物质,如橡胶、玻璃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氧化还原性质等方面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一、按物质的组成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 单质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单质有金属、非金属和惰性气体等。
金属是指一类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金属可以进一步分为贵金属和常金属。
非金属是指那些不具备金属特性的物质,如碳、氧、硫等。
非金属物质通常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惰性气体是指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的气体,如氦、氖等。
它们具有极低的反应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无机化合物是由无机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物、酸、碱等。
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多种用途。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如糖类、脂肪类、蛋白质等。
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按物质的状态分类根据物质的状态,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
1. 固体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常见的固体有金属、矿石、岩石等。
固体可以进一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由具有规则排列的晶格结构的固体,如钻石、盐等。
晶体具有明确的几何形状和独特的物理性质。
非晶体是由无规则排列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固体,如玻璃、橡胶等。
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晶体有所不同。
2. 液体液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流动性和固定的体积。
常见的液体有水、酒精、石油等。
液体可以进一步分为溶液和悬浊液。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液体,如盐水、糖水等。
溶液是一种均匀透明的液体。
悬浊液是由悬浮物和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液体,如牛奶、果汁等。
悬浊液中的悬浮物可以通过过滤等方法分离出来。
3. 气体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可压缩性和无固定形状的特点。
常见的气体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1. 引言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之一,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特点,科学家们对物质进行了分类。
本文将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主要分类。
2. 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下面是常用的物质分类方法:2.1. 根据化学组成分类根据化学组成的差异,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1. 纯物质纯物质是由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纯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元素:只包含一个种类的原子,如金属铁、非金属氢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的原子以一定比例化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2.1.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纯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组成可以发生变化。
混合物可以分为两类:•均相混合物:组成物质在任何一个位置上的比例都是一样的,如盐水、空气等。
•非均相混合物:组成物质在不同位置上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如砂糖水、沙土等。
2.2. 根据物理状态分类根据物质的物理状态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2.2.1. 固体固体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于分子之间的热运动力,如铁、木头等。
2.2.2. 液体液体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适中,如水、酒精等。
2.2.3. 气体气体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小于分子之间的热运动力,如空气、氧气等。
2.3. 根据电导率分类根据物质对电流的导电性能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2.3.1. 电解质电解质是能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导电质子或阴离子的物质,如盐、酸等。
2.3.2. 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非常少的或没有离子的物质,如有机物、脂肪等。
3. 物质的主要分类根据以上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将物质进行更具体的主要分类:•纯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均相混合物–非均相混合物•根据物理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根据电导率:–电解质–非电解质4. 结论本文介绍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主要分类。
化学中的物质分类方法

化学中的物质分类方法
化学中的物质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
1. 根据组成元素: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的类型和数量进行分类。
例如,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 根据物态:物质可以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容积,分子间距离密集;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容积,但可以流动;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容积,分子间距离较大。
3. 根据溶解性:物质可以分为溶质和溶剂。
溶质是可以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根据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以将物质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物质等。
4. 根据化学性质:物质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例如,物质可以被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主要由无机元素组成,而有机物则包含碳元素,并且通常由碳与氢、氧、氮、硫等其他元素组成。
5. 根据反应类型:物质可以根据其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类。
例如,物质可以是酸、碱或盐。
酸是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而盐
是由酸和碱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而成的物质。
这些分类方法仅仅是化学中物质分类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多种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来对物质进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按初中的方法), 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C A.Zn+H2SO4=ZnSO4+H2↑ B.2KClO3=2KCl+3O2↑ C.S+O2=SO2 D.H2+Cl2=2HCl 7.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酸的 是 ( ) D A.CH3CH2OH B.NaHSO4 C.CH3COOH D.H2SO4
11.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 合是 ( D)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 D.全部 12.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标有“忌高温蒸炒”,由此判 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食盐中加 入了碘单质 C.所加含碘物质受热易分解 D.加碘食盐 难溶与水 1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 C ) A. NaOH + HCl == NaCl + H2O D.H2CO3 == H2O + CO2 C. H2 +CuO == Cu + H2O B.2CO + O2 == 2CO2
8.下列物质属于钠盐的是( BC ) A.Na2O B.CH3COONa C.NaHSO4 D.Na2O2 9.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 其中属于酸的是 ( D ) A.NH3 B.CH4 C.NaHCO3 D.HClO3 10.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下 列性质中不属于酸通性的是( CD ) A.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与碱反 应生成盐和水 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与氯化 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 钙盐的是 ( C ) A.石灰石 B.Ca(OH)2 C.CaCO3 D.CH4 2.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 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3.下列物质中既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又能够生 成盐和水的是 (B ) A.Na2O B.Na2O2 C. Na D.CuO 4.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42- 。 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B ) 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 C.NaHSO 是钠盐 D. NaHSO 是酸式盐
18.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 中选出1种或2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1 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 (4)复分解反应 。
16.现有下列物质:A.豆浆,B.食盐水,C.铁, D.硫酸,E.氢氧化钠固体,F.纯碱,G.泥水, H.二氧化碳,I.水。请将它们的序号或所属类别填充 到下列横线上。
17.现有下列物质:①碳酸钠 ②氧化钠 ③二氧化 硅 ④铁 ⑤氧气 ⑥氢氧化钙 ⑦硫酸 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 入空白处: (1)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 ④⑤ ,属于 氧化物的是 ②③ ,属于酸的 是 ⑦ ,属于碱的是 ⑥ ,属于盐 ① 的是 。 (2)按溶解性分类,属于易溶物的 ①②⑦ 是 ,属于难溶物的是 ③④⑤ 属于微溶物的是 ⑥ 。 (3)按常温状态分类,属于固态的是 , ①②③④⑥ ⑦ 属于液态的是 ,属于气态的 是 。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