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

合集下载

鼻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8例

鼻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8例
( 6 :3~5 . 1 )5 4
[ 收稿 日期 ]0 9—1 O 20 2一 1
[ 责任编辑 ] 马兴忠
文章编号: 0 — 9921)7 04 0 1 1 54(000 — 66— 2 0
・经 验 交 流 ・
鼻 内镜下高频 电凝止血治疗顽 固性鼻出血 6 例 8
田利华 , 李
[ 摘要] 目的
复 发 出 血 可 再次 手 术 。
自2 0 05年 2月以来 采用 , 鼻内镜 下高频 电凝止血附加高 膨胀止血海绵填塞鼻腔 出血部位 治疗顽 固性鼻 出血患 者 6 8 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l 资料 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8 . 6 例中, 4 例, 2 例, 男 5 女 3 年龄最小 1 3
岁, 最大 6 5岁。均在常规前鼻镜检查未 见 出血灶 , 部分 病例 经常规前鼻孔或后鼻孔填塞 , 出血仍反 复发性 治 愈 6 3例 , 9 . % 。 术 后 复 发 5 占 26
统计 : 中隔后段 2 鼻 l例 (0 9 ) 中鼻 甲 7例 ( 0 3 ; 3.% ; 1 . %) 中
丽 , 志华 赵
探讨鼻 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治 疗顽 固性鼻 出血的相关 问题 及疗效 。方法 采用 1 %丁卡 因
表面麻醉 , 内镜下做 出血侧鼻腔仔 细检查 , 鼻 寻找 出血灶 , 双极 电凝镊凝 固出血灶 , 用 然后用 高膨胀止 血海绵填塞
鼻腔 出血部位 ,2小时后取出高膨胀 海绵 , 7 观察疗效。结果 6 例 中 6 8 3例一次性治愈 , 9 . %。5例术后 复发 占 26 经再次手术治愈 , 74 。结论多数病例能够找到明确或可 疑出血灶 , 占 .% 针对 出血灶凝 固止血 , 一次性治愈几率高。

射频消融手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使用技巧与效果评估

射频消融手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使用技巧与效果评估

射频消融手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使用技巧与效果评估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肿瘤的微创手术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射频消融手术的使用技巧以及评估其治疗效果的相关指标。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射频消融手术的基本原理。

射频消融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通过导入体内的电极将热量传递到肿瘤组织中,从而达到破坏肿瘤细胞的目的。

这种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身体其他器官的损伤较少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手术边界不清晰的肿瘤。

在射频消融手术的使用技巧方面,有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选择适当的电极和导管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肿瘤可能需要不同形状和长度的电极和导管。

此外,电极的放置位置也需要精确确定,以确保完全破坏肿瘤组织。

在电极放置的过程中,引导技术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通常通过CT或超声波引导来帮助确定电极的准确位置。

其次,手术过程中的能量参数的选择也是关键。

这些参数包括射频电流的频率、功率和持续时间等。

正确选择这些参数可以确保足够的热能传递到肿瘤组织,从而有效地破坏肿瘤细胞。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地调整这些参数。

另外,冷却系统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时,为了避免过度加热和损伤周围组织,通常需要使用冷却系统来冷却电极和导管。

这可以通过灌注冷却剂或通过超声波冷却来实现。

冷却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热量传递和蔓延范围,减少手术风险。

关于射频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评估,有一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

最常见的指标是完全消融率和局部复发率。

完全消融率是指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的比例,而局部复发率是指治疗后一段时间内肿瘤再次出现的比例。

这些指标反映了射频消融手术对肿瘤的破坏程度和预后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评估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如CT扫描或MRI。

此外,术后的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估也是评估射频消融手术效果的重要内容。

尽管射频消融术是微创手术技术,但术后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和损伤周围器官等。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经验体会 J g a t u 《 外 学 究 第1 第l 第1 t 22 月 i y ni i 中 医 研 》 0 n h O 总 6  ̄ 0  ̄4 2J 1 )
鼻 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的疗效 分析
吴洪杰①
【 摘要 】 目的 : 分析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 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 :4 6 例鼻腔血管瘤患者应用鼻 内镜与射频 联合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 :4 6 例均
中图分类号 R 2. 5 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7 — 8 52 1 ) — 14 0 6 4 6 0 (0 21 0 1 — 2 0
鼻腔血管瘤为较常见 的良『血管瘤 ,多因鼻腔多次反 复出血 热凝 固,选择 输 出功率 3 生 、4档,待局部 组织凝 固变 白后 ,用剪 而就诊。至今病因尚未查 明,认为可能与炎症、外 伤和内分泌失 刀或内镜钳摘 除肿物 ,若 未完 整摘除肿物,则需继续对残体及其 调有关 。多发于下鼻 甲、鼻中隔和鼻腔侧壁等处。其解剖位 置尤 基底部进行热凝 ,直至周围组织 由白斑变为浅黑色。对术中出血 其隐蔽 , 然目 治疗 方法很多,但却各有利弊。为了探讨新 的 虽 前 者,可用 1 肾上腺素棉片压迫 止血,待 出血停止后再 接着治疗。 % 有效的治疗鼻腔血管瘤的方法 , 笔者所在科对 2 0 年 9 -00 所有治疗后 的病例均不需进行鼻腔纱条填塞 ,给予 1 06 月 21 %麻黄 素滴
年 1 月收治的 6 鼻腔血管瘤 患者用鼻 内镜下射 频治疗,取得 液滴鼻 ,并酌情 口服抗生素 ,术后 1 2 4例 周清理鼻腔反应膜。 了 满意 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法 1 疗效分析 . 3
无效 : 瘤体复发, 鼻腔通气无改善, 旧鼻塞 , 依 鼻出血量无减少, 创 口处黏膜愈合效果差 。治愈 : 瘤体完全消失,无复发 ,鼻腔通

经鼻内镜柯陆氏入路辅助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手术一例

经鼻内镜柯陆氏入路辅助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手术一例

.544 •中华耳鼻哨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丨年5 月第 56 卷第 5 期 Chin J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May 2021,V (>1. 56, No. 5•新媒体之窗•经鼻内镜柯陆氏入路辅助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手术一例李健1郑念真1王永权1张明菊2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广州510080;2武警 四川省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省乐山市614000 通信作者:李健,Email :lijianent @A Caldwell-luc approach assisted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juvenile nasopharyngealangiofibromaLi Jian1, Zheng Nianzhen1, Wang Yongquan1, Zhang Mingju2'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Otorhinolaryngology Institution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 China;2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Sichuan Provincial Corps Hospital, Leshan 614000, Sichuan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Jian,Email:*********************患者男性,28岁,主因左侧鼻塞1年入院。

患者1年内 左侧鼻塞,偶有左鼻脓涕,无鼻出血,无视物模糊、复视,无 颌面部麻木等不适:外院影像学检查提示:左侧鼻腔肿物, 考虑鼻咽纤维血管瘤可能性大。

微波治疗鼻腔疾病疗效观察

微波治疗鼻腔疾病疗效观察

微 波治 疗 鼻腔 疾病 疗 效观 察
解琳 【 摘 要 】 目的 总结并探 讨微波在 鼻腔 疾病 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鼻腔局麻 , 用“ 应 和佳” 微波耳鼻喉综合 治疗仪对
鼻部 多种病 变分别进 行治疗, 各种病例合计为 2 2例 。结果 慢性肥厚性鼻炎有效率 9 .3 , 出血有效 率 9 . 6 1 33% 鼻 5 5 %, 变应性鼻炎 9 .% , 38 小血管瘤及 鼻息肉残体有 效率均 10 。结论 微波对鼻腔 的各种 疾病治疗 可靠, 伤小 , 人痛 0% 损 病
疗 鼻部疾病 。其 中包括慢性肥厚性鼻炎 、 出血 、 鼻 变应 性鼻炎 、 小 血管瘤 ( 直径 <15c 、 . m)鼻息 肉手术后残 体的处理等 。均取
得较满 意效果 , 现介绍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1 慢性 肥厚 性 鼻 炎 疗 效 标 准 及 治 疗 结 果 痊 愈 : 下 甲 明 . 双 显缩小 , 鼻腔通畅 , 随访半年以上无鼻塞 症状 。显效 : 双下 甲缩 小, 通气功能明显改善 , 随访半年 内有鼻塞症 状 , 不需 血 管收缩
24 小血管瘤 均无 出血无复发 , . 表面见 疤痕 存在 。 2 5 鼻息 肉残体 残 体均缩 小 , 、 炭化组 织 随痂一 起脱 落。减
少 息 肉 复发 机 会 。
3 讨 论
随着微波技术在 医学领域 的应用 范围 日趋广泛 , 目前在耳 鼻喉科得 到一定程度 的应用 。因为微 波是一种高频 无线 电波 , 其 治疗作用 主要 应用其 热效应 , 使组织 瞬间产 生高温 , 到 可 达 使组织 变性 , 管 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肿胀 , 栓形 成减 少血 运 , 组织 纤 维 血 血 使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rut te t e t a nu sn c r atr pea o . e o i ne ra m n s nd ri g a e f o rt ns e i R sul s n ll a e t I a c s, 4 s 0 c s s a e we e u e a d 2 a e de e o d ea e,h r c r d n C s s v lpe r lps t e
患者 4 , 中男 2 例 , 2 例 , 龄 l 2例 其 2 女 O 年 7~6 , 2岁 平均 3 岁 , 8
维普资讯
20 年 8月第 4 08 6卷第 2 血管瘤的临 疗效分析 床
林怀洁 王学林 谢朝峰 杨燕珍 黄静辉 ( 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 咽喉科 , 广东 汕头 5 5 1 ) 10 1 【 摘要】目的 探讨 鼻 内镜下 射频治疗 鼻腔血管瘤 的疗效 。方法 4 2例 鼻腔 血管瘤患者采用鼻 内镜 下射频治疗并予 常规 护 理 。结果 治疗半年后随访 : 治愈 4 例 , O 复发 2例 , 总有效率 9 .%。结论 鼻 内镜下射频手术是一种安全的微创 手术 , 52 对鼻 腔血管瘤有较好 的疗效 , 值得推广应用 。 【 关键词】鼻腔血 管瘤 ; 鼻内镜 ; 射频消融术
/N u ie WA e n Ⅺ E C a fn Y G a z e HU NG J  ̄ m J H aj i NG Xu l i h oeg AN Y n h n A / n
T e S c n e pe S Ho p tl i h n o Gu n d n 1 01 h e o d P o l ’ s i n S a tu, a g o g 5 5 1 a
【 图分 类 号】R 6 . 中 7 52 【 标 识 码】A 文献 【 编 号 】17— 7 120 )2 5 — 2 文章 6 3 9 0 (0 8 2 — 5 0

鼻部肿瘤

鼻部肿瘤

冯会洁,等.不同时发生的双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报道. 中外医疗,2010,26,50-51
【病理】
病理上常将其分为两型:
1.硬型 瘤体较小、质硬、色灰、局限而单发,呈桑葚状, 多见于鼻前庭、鼻中隔前部或硬腭处。外观及组织结构与一般 皮疣相似,上皮向体表增生,主要由鳞状上皮组成。 2.软型 瘤体较大、质软、色红,多呈弥漫型生长,有细蒂
目录
鼻-鼻窦良性肿瘤
鼻-鼻窦恶性肿瘤
鼻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常见的主要有血管瘤、乳头状瘤和骨
瘤。部分肿瘤虽为良性,但生长过程对周围器官破坏力强,手 术切除不易彻底,易复发,甚至可能恶变。
(一)血管瘤 鼻腔血管瘤是是发生于脉管组织的良性肿瘤,鼻腔良性肿 瘤中最多见。依据病理分类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 两种。前者多见,并多发生于鼻中隔。后者多发生于下鼻甲及 上颌窦内,少数发生于鼻骨。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
侧切肿物切除术,术顺,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物复发。
冯会洁,等.不同时发生的双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报道. 中外医疗,2010,26,50-51
【治疗】
因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多发性生长、易复发和恶
性变的特点,应作根治性切除术。 肿瘤较大、已侵及上颌窦、筛窦,多采用鼻侧切 开或上唇下进路,必要时行内侧上颌骨切除术加筛窦 开放术。
样涕,可有头胀、头痛、嗅觉减退或丧失。晚期可侵入鼻窦、 眼眶,表现为鼻窦恶性肿瘤症状。
图1 鼻腔低分化鳞癌。 a.鼻腔冠状面CT平扫 b.CT横轴面增强扫描 图2 鼻腔低分化鳞癌。 a.横轴面T2WI b.横轴面DWI 图3 鼻腔腺样囊性癌。 a.横轴面CT b.横轴面T1WI c.横轴面 T2WI d.冠状面增强T1WI 图4 鼻腔乳头状腺癌。

鼻内镜下鼻腔出血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体会

鼻内镜下鼻腔出血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体会
3 讨 论 出血 2 。其中 8 例 例伴高血压 , 例伴糖尿病 。 5 鼻 出血 的 治疗 关 键 是 找 到 明确 的 出 血 部 位 , 然 12 治疗 方法 采 用数字 热 能治 疗 系统 [ 沙 . 长 采 奥世 计算机 设备 厂生产 , 字号 : 准 国食 药监 械 ( ) 准 字 后 进 行充 分 的 止 血 。在 鼻 内镜 的 引导 下 , 用 低 温 能 20 02第 350 3号 ] 20 7 。鼻 出血 间歇 期 的患 者取 半 卧 等离 子射 频 治 疗 鼻 出血 , 够 满 足 上述 要 求 。其 治 破坏 出血点 组织 , 血管 封 闭或 使 位, 鼻内镜下 以 l %地卡 因加盐 酸肾上腺素棉 片行 疗鼻 出血 的机制 是 : 。该项 技 术 的 显著 优 势在 于 : 鼻 腔 后 部 或 对 鼻腔黏膜表面麻醉 ,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仪能量级 凝 血 j
尤其 在 出血 量 比较 大 的情 况 下 , 鼻 设定 为 0 1— . m 左 右 。在 出血 较 剧 烈 时 , 以 隐蔽 部位 的 出血 , . 0 3h s 可 内镜 可 以很快 准 确 的找 到 出血 部 位 , 后 进 行 电凝 然 用 吸引器 辅助检 查 , 找准 出血 部位 , 以双 极探 头 进行 电凝 , 每次持续 3s 右 ¨ 。 电凝 止 血 后 , 面 以明 止血 。但本 篇 中有 2例 高血 压 患者 因后鼻 孔 出血 量 左 创 仍 待 胶海 绵进行 贴 敷 。对 于 鼻 腔 急 性 大 量 出血 的 患者 , 大 , 然先 采用 前后 鼻 孔填 塞 , 病 情稳 定 后再 行 低 先用吸引器将鼻腔 内的鲜血清理干净 , 鼻内镜下将 温等 离子 射频 治疗 的方法 。高血 压 患者 的鼻 腔 深部 1 %丁卡 因盐 酸 肾上 腺 素 棉 片 植 入 嗅 裂 区 、 中鼻 道 、 大量 出血 采用 单纯 的低温 等 离子 射 频治 疗 往 往 难 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体会 Jingyantihui 《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10期(总第162期)2012年4月成功的关键点。

对于膀胱以下尿路梗阻原因形成的重度肾积水,不能够在一次手术中进行解决的,应先解除梗阻,再进行肾折叠加肾固定术。

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一定要要轻柔,以免术中造成肾皮质破裂,术中针线不能够穿入肾盏腔、肾脏实质,避免由于打结造成肾实质撕裂出血,打结用力和松紧应适当,可以在术中将一手食指伸入肾盏开口处,可防止折叠过紧所引起的肾盏引流不畅[4]。

对肾实质较厚处部位不能强行内翻行折叠术,因其肾脏质地较脆,容易出现肾实质裂伤。

肾旁应放置多孔的负压引流管进行引流,以避免和减少尿外渗及术后积血导致的局部感染和瘢痕形成,造成对吻合口愈合影响及远期输尿管蠕动。

参考文献[1] 黄明,邹晓峰,肖运政,等.肾折叠和肾固定术在巨大肾积水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1212-1213.[2] 史建华,白红亮.肾盂成形加改良肾折叠术治疗巨大肾积水[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6):553.[3] 许铭杨,张凯忠.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3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88.[4] 刘平,李家泉,刘跃江.肾折叠加肾固定术治疗重度肾积水22例[J].重庆医学,2005,34(3):467.(收稿日期:2012-01-04) (编辑:陈春梅)①深圳市龙岗区布吉沙湾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14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吴洪杰① 【摘要】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64例鼻腔血管瘤患者应用鼻内镜与射频联合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64例均一次成功摘除血管瘤,治疗一年后随访显示治愈61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达95.3%。

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确、出血少、治疗时间短、安全彻底和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鼻内镜; 射频; 鼻腔血管瘤 中图分类号 R529.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0-0114-02 鼻腔血管瘤为较常见的良性血管瘤,多因鼻腔多次反复出血而就诊。

至今病因尚未查明,认为可能与炎症、外伤和内分泌失调有关。

多发于下鼻甲、鼻中隔和鼻腔侧壁等处。

其解剖位置尤其隐蔽,虽然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却各有利弊。

为了探讨新的有效的治疗鼻腔血管瘤的方法,笔者所在科对2006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鼻腔血管瘤患者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鼻腔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64例,其中,女34例,男30例,年龄14~70岁,平均40.1岁。

病程1.5月~3年,平均16.5个月。

主要临床症状为鼻腔反复多次出血及单侧鼻塞。

前鼻镜检查:鼻腔可见红色或暗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直径大小0.7~2 cm。

应用鼻窦冠状位X 线或CT 照片、鼻内窥镜检查,排除了鼻窦炎、鼻内翻乳头状瘤和鼻息肉等疾病。

血管瘤多位于鼻中隔和下鼻甲,对抗生素、抗组胺药物、麻黄素等反应不良,但血管收缩剂效果很好。

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鼻腔血管瘤。

1.2 方法 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取半坐卧位,用0.1%肾上腺素加2%地卡因制成标麻棉片,在鼻内镜下用此种棉片沿肿物周围收缩、麻醉3次。

肿瘤基底部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在鼻内窥镜(杭州桐庐产)直视下,详细检查鼻腔,查明基底部位、肿瘤范围及基底部位与周围关系等,然后咬取少量组织送病理检查。

用SHP-I 型射频治疗仪华南牌(广州华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的合适的射频圆形探头直接接触肿物基底部或其附近,进行热凝固,选择输出功率3、4档,待局部组织凝固变白后,用剪刀或内镜钳摘除肿物,若未完整摘除肿物,则需继续对残体及其基底部进行热凝,直至周围组织由白斑变为浅黑色。

对术中出血者,可用1%肾上腺素棉片压迫止血,待出血停止后再接着治疗。

所有治疗后的病例均不需进行鼻腔纱条填塞,给予1%麻黄素滴液滴鼻,并酌情口服抗生素,术后1周清理鼻腔反应膜。

1.3 疗效分析 无效:瘤体复发,鼻腔通气无改善,依旧鼻塞,鼻出血量无减少,创口处黏膜愈合效果差。

治愈:瘤体完全消失,无复发,鼻腔通气恢复正常,鼻出血停止,创口处黏膜愈合效果好,色泽正常。

2 结果 本次64例患者均一次完全摘除肿物,无需重复手术。

术后3 d,部分患者自诉,鼻塞症状无改善且加重,应用鼻内镜检查,发现鼻腔黏膜反应性水肿,呈苍白色,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纤维素渗出,无出血及结痂,嗅觉未改变,术后8~11 d 鼻塞程度逐渐减轻,手术后随访(一年后),显示本次64例患者中治愈61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达95.3%。

3 讨论 鼻腔血管瘤多发于鼻中隔前部和下鼻甲前端,易反复出血,是来源于腺管组织的肿瘤,病因至今不明[1]。

目前认为鼻腔血管瘤的发生与炎症、外伤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相关。

鼻腔血管瘤解剖位置尤其隐蔽,且生长缓慢,导致临床上早期的诊断很困难,应用一般检查很难发现,时常会被按一般的鼻腔出血处理,患者反复就诊。

所以,对鼻腔反复多次出血的病例,一定要进行常规鼻内窥镜检查,及时发现出血点,明确其位置,处理隐蔽病灶以免误诊[2]。

在术前进行鼻腔鼻窦CT 检查和鼻内窥镜检查,对了解鼻腔血管瘤的位置、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非常有利。

《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10期(总第162期)2012年4月 经验体会 Jingyantihui较大的血管瘤或肿瘤累及鼻窦者不宜在鼻内窥镜下摘除鼻腔血管瘤,术中大量出血会影响手术进行,或肿瘤残余导致很快复发。

本次64例患者的鼻腔血管瘤直径均≤2 cm。

近年来鼻内镜技术广泛应用于鼻窦及鼻腔的检查和手术。

在对血管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使用鼻内镜,仔细检查鼻腔,可充分了解并查明肿瘤的范围、基底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视野清晰,瘤体暴露清楚,使手术操作方便易行,效果较好。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对于明确血管瘤所处位置及界限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对于处理肿瘤位置深者更具优势[3]。

射频治疗疾病是以生物组织本身作为热源的内部加热而起作用的[4]。

射频治疗是应用波长为0.3 km,频率为100~300 kHz 的低频率电磁波,直接作用于人体组织,可促使组织细胞中极性分子和细胞内外带电离子做强烈地无规则运动,产生特殊的内生热效应,然后用较低温(55 ℃~85 ℃)使细胞组织蛋白凝固,导致血管收缩,血栓形成,进而血管闭塞,最终将使组织萎缩、变性甚至坏死脱落。

将该原理应用于治疗鼻腔血管瘤手术中,首先使用射频技术对肿瘤的基底部进行治疗,使其热凝,来使血管闭塞,出血减少甚至不出血,然后再将血管瘤完整摘除。

再于基底部进行热凝,至创口处组织由白斑变为浅黑色,继之创口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坏死脱落。

在鼻内镜直视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不仅将鼻腔正常组织结构保留,而且对其生理功能也基本无影响,最重要的是可将肿瘤一次完整干净地摘除,减小复发的可能性。

对本次入院资料64例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一年后),其中仅3例复发,治疗总有效率达95.3%。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血管瘤患者,其中鼻内镜可照明、放大视野、使视野清晰,利于手术进行。

而射频所应用的低频电磁波,是在建立回路时发射,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无辐射副作用,还可随意控制应用电凝的组织范围及深度,凝固止血又为鼻内窥镜手术提供了清洁的视野,从而可准确进行手术[5-6]。

鼻内镜与射频相辅相成,既可充分发挥各自所特有的优势,还避免了术中盲目操作,使瘤体残留而复发。

术中患者出血量少,且几乎无痛苦,易于被接受。

术后无需进行鼻腔填塞,为患者减少了术后痛苦。

笔者体会患者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行射频治疗手术,具有视野大、清晰,操作精确、方便、易行,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速度快、安全彻底,患者痛苦少,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刘连新,裴壮敏.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吸器与微波联合应用治疗鼻腔血管瘤[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0):16-17.[2] 张镭.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0,6(3):65.[3] 高起学,崔永华,游学俊,等.鼻内窥镜下微波手术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11(1):505-506.[4] 周弘.射频是治疗鼻甲肥大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M].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2(2):118.[5] 马庆林,宋照营,金红军,等.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00,6(6):10-11.[6] 李京,赵黎花,徐艳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瘤65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75-76.(收稿日期:2012-02-21) (编辑:徐睿瑞)①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湖南 常德 415000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的时效性分析 龚勇① 【摘要】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的时效性对创伤救治及预后的意义。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8月-2011年7月因严重创伤入院急救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开辟绿色通道,把握创伤急救中,“黄金1小时”和“铂金10分钟”,根据患者发生严重损伤的部位,采取相应针对性的院内急救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通过记录院内急救处理时间、检查时间、手术室手术准备时间等,确定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和入院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对各年度的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五年来的各项处理时间呈缩短趋势,间隔一年的两个年度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死亡率逐年下降,治愈和救治成功率逐年升高。

结论:严重创伤的救治措施、时间决定着救治的效果,应努力缩短院内救治各环节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急救措施,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

【关键词】 严重创伤; 院内急救; 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 R459.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0-0115-02  严重创伤救治存在突出的救治时限的问题,临床习惯称为“救治时间窗”。

一旦救治时间被延误或超过了救治的时间窗,患者将失去最佳的获救机会,死亡率、并发病发生率将会增加[1]。

在严重多发伤中,腹部损伤的发生率约为36%,因损伤涉及到多个系统和多脏器,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25%)与死亡率(10%)[2]。

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8月-2011年7月因严重创伤入院急救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来评价创伤急救时间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11年7月因严重创伤收入院的患者102例,占同期收治创伤患者的4.23%。

其中,男82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91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