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13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导学案

合集下载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1. 引言1.1 介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概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新型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反思和讨论,最终在当堂训练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先学阶段,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提前掌握基础知识,为后续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在教学阶段,教师以引导性问题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而当堂训练则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通过解答问题、实验操作等方式巩固学习成果。

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成绩提升空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概述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重要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性。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让学生先在课前自主学习或预习相关内容,再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参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当堂训练的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理解问题和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这种新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先学后教的实施方法先学后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化学课堂中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老师需要提前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

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进度目录第一单元:第一课:龙的传人…………………………………………………………………………11 ~ 17 第二课:大人们这样说……………………………………………………………………18 ~ 22 第三课:叶公好龙…………………………………………………………………………22 ~ 26 第四课:语文天地…………………………………………………………………………27 ~ 38 第二单元:第一课:神奇的书…………………………………………………………………………38 ~ 49 第二课:忆读书……………………………………………………………………………42 ~ 48 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48 ~ 53 第四课:语文天地…………………………………………………………………………53 ~ 60 第三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60 ~ 67 第二课:牛和鹅……………………………………………………………………………68 ~ 72 第三课:语文天地…………………………………………………………………………73 ~ 83 第四单元:第一课:用目光倾听………………………………………………………………………84 ~ 88 第二课:信任………………………………………………………………………………88 ~ 96 第三课:修鞋姑娘…………………………………………………………………………97 ~105 第四课:语文天地…………………………………………………………………………105~122 第五单元:第一课:凡卡………………………………………………………………………………123~127 第二课:种子的梦…………………………………………………………………………127~132 第三课:语文天地…………………………………………………………………………133~140 第六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141~144 第二课:幸福在哪里………………………………………………………………………144~148 第三课:劳动的开端………………………………………………………………………149~153 第四课:语文天地…………………………………………………………………………153~162 第七单元:第一课:囚歌………………………………………………………………………………162~166 第二课:晏子使楚…………………………………………………………………………167~173 第三课:为了他的尊严……………………………………………………………………174~179 第四课:语文天地…………………………………………………………………………180~188 第八单元:第一课:普罗米修斯的故事………………………………………………………………188~195 第二课:奇异的激光………………………………………………………………………195~200 第三课:灯光………………………………………………………………………………201~206 第四课:语文天地…………………………………………………………………………207~212 第九单元:第一课:西门豹治邺………………………………………………………………………213~217 第二课:活见鬼……………………………………………………………………………217~221 第三课:语文天地…………………………………………………………………………222~229 第十单元:第一课:阅读大地的徐霞客………………………………………………………………230~236 第二课:少年旅行队………………………………………………………………………236~243第三课:语文天地…………………………………………………………………………243~248 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礼物、真诚、劳动、心愿、火与光、角度、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

《龙的传人》一、训练案(一)基础知识题(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补充词语:出类()萃数不()数呼风()雨()高无上龙飞凤()(二)综合训练题1.“遥远的东方有条(),他的名字就叫()。

遥远的东方有(),他们都是()。

”2.课文《龙的传人》先写了()的关系,然后写了龙()及人民赋予()的象征意义,最后点明了()自称为“()”的原因。

我们明白了“龙”不是(),只是()。

填空:1.今天,我们知道龙不是(),只是()。

2.龙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的,象征着()和()。

3.西方传说中的龙是(),()。

中国龙则(),象征着()。

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

三、训练案(一)我会写: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

(1)改为反问句:(2)改为双重否定句:(二)综合训练题1.我知道了(1)龙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的,象征着()和()。

(2)西方传说中的龙是(),()。

中国龙则(),象征着(),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

2.我会连,我会写。

A.龙王打哈欠 a.虾兵蟹将紧随B.龙王爷作法 b.好大的口气C.龙王爷出海 c.呼风唤雨D.龙王爷过江 d.兴风作浪E. ——F. ——《大人们这样说》本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抽象的内容。

比如第5小节,妈妈把“长江从三峡大坝上喷涌而下”比做“龙在轰鸣”;把“列车在京九线上呼啸而过”比做“龙的身影”;把“火箭直冲云霄”比做“龙在飞腾”,赋予“龙”新的内涵——祖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新成就,从而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中国这条东方腾飞的巨龙形象化。

大人们是这样说龙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五)当堂达标:(达标练习题)填空:1.奶奶说龙是();爷爷说龙的故乡在();爸爸说龙是(),它是()的见证;妈妈说龙是()、()、();老师说龙是(),在新世纪里中华龙正在()。

2.这首诗以()为主线,用()、()、()、()、()这些大人们的口吻,讲述了各个时代龙的含义,突出了新时代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之情。

五年级语文下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案汇编

五年级语文下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案汇编

五年级语文下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第一组1 草原【课文简说】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句,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课前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景色迷人、令人向往的地方。

你想去欣赏吗?从你看电视、书画中,草原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课《草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1]

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1]

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秉承了前九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

本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礼物、真诚、劳动、心愿、火与光、角度、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

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

二、学情分析:全班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7人。

该班学生阅读能力较弱,写作水平较差,有少数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需要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争取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学习重点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

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

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

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四、学习难点1、朗读课文,要有感情。

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2、综合性学习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进度表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龙”课题:龙的传人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学习目标1、交流资料,我能自学本课生字词,并能用多种方法理解“威力无比、变幻万千、金龙献瑞”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我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了解到了“龙”到底是什么。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2【知识链接】图腾:(totem)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备 课 参 考
“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司马 敏
“ 先学 后 教 , 当堂训 练” 符 合 新 课 改 的 理 点拨 , 学生 把握 了祥林 嫂 的形象 特征 , 以及 小说 刻 画人物形 象 的方 法 , 并且 在 分 析 和 探 索 中理 解造 成人 物悲 剧 的社 会 根 源 , 从 而 认 识 封建 礼 教 的吃人本 质 。通 过 学生 的“ 先学” , 学 生 对小
念, 它“ 以人 为 本 ” , 真 正 把 学 生 当做 课 堂 的 主 人 和学 习的 主体 , 让 学 生 通过 自主探 究 和合 作
学 习来掌 握 知识 , 促 进 学 生 的 全 面发 展 。教 师
要通 过导 学案 给 学 生设 置教 学 活 动 , 让 学生 能 够 明确学 习 目标 , 参 与到学 习过 程 中 , 使学 生 能
比如 学 习苏教 版杨 绛 的散 文《 老王 》, 老 王 的“ 不幸” 让 我们 唏嘘 , 但他 的“ 善 良” 让我 们感 动 。杨绛 一家 对 老 王用 善 良体察 善 良, 那 如何
理解 “ 那 是 一 个 幸 运 的人 对 一 个 不 幸 者 的愧
24
语 土 天J ‘ 2 01 5・ 7
怍” 呢?教 师 不 必 直 接 给 出答 案 , 而 是 让 学 生 分 组讨 论 , 自由发 言 。有 学 生 说 : “ 老 王是 临近
是《 诗经》 中“ 赋” 的手法 , 况且这“ 所 咏之辞” , 与“ 他物 ” 又 相 关 相 连 相 似 。林 清玄 在 此 文 中
不 可预约 的生命 ” : 不 可预约 的事 死亡的人 , 却直着脚给作者送香油鸡蛋 , 这是弥 讲 的都是 “ 足珍贵的, 然而‘ 我’ 却没有请他 坐坐喝 E l 茶, 例, 因生命 之不 可 预约而 迷惘 , 我们 对不 可预 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板5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板5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板5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板1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有三大法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其中的法宝之一。

什么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不断地完善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也是。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它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

(二)后教,先由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在运用起来的时候呈现地却是不同的课堂。

半年以来,向老教师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初步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值得坚持就像消费者评价他使用的产品一样,我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是一种值得坚持的教学模式。

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有一种母语优势!我们的生活处处有语文,所以学生的自学语文的能力较高!自学能力越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操作起来更方便,效果也更好。

教学主要包括教和学,然而先后顺序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

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

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学生学,而且是自学。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被(教师)?传递给学习者。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则是:“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

传统教学模式只依靠接受学习来使学生达到有意义的学习,进而使能力发生变化。

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结合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13周导学案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13周导学案

语文天地(七)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完整、有条理的进行口语交际。

2、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3、指导学生结合“初显身手”的活动选择材料写作。

预设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写作的题目,并能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敢于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预设难点: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展开课外实践活动。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过程1.是谁把火把带给了人类?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火的故事?(1)普洛米休斯――神话传说中的“火”的起源。

(2)燧人氏钻木取火――现实生活中火的真正产生过程。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与“火”有关的知识。

二.出示交流主题说说家里用的灯,见过的灯,想象的灯。

三.分小组交流1.结合课前查资料收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分组。

(1)我家里的灯。

(2)见过的灯。

(3)灯的变化。

2.小组内交流、汇报。

3.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汇报。

四.创新发明1.分小组说说准备发明什么灯。

它的外形怎样?有什么功能?2.想象发明的灯,把它画下来,配一段文字说明。

3.小组派代表拿图片上台投影汇报,介绍。

4.评议。

五.举办图片、资料展览1.收集图片、资料。

2.归类编排。

3.为展览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4.办展览。

六.课堂总结1.指名谈谈收获。

2.小节。

(1)动手方面。

(2)发言方面。

(3)创新方面。

(4)兴趣方面。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投影佳作,欣赏1.投影佳作,齐读。

2.评评好在什么地方。

二.投影病文,指导修改1.投影病文,自由朗读。

2.谈谈病文的不足之处及如何修改。

3.逐一进行修改。

4.自由读读改后的作品。

5.前后对比、评价。

三.完成“笔下生花”部分1.投影。

2.指名读。

3.根据选择的题目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4.将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报,老师指导。

(1)把想写的故事写清楚。

(2)把喜欢的灯的特点写清楚。

(3)还可以写写喜欢它的原因。

(4)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5)敢于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四.活动过程1.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复述这个故事。

预设重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难点:能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西门豹治邺》,(板书课题,师生同写)“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揭示学习目标要完成目标,一定要细心读书,积极思考呀!三、导学过程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一)读一读:出示自学指导(1)请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词,结合工具书理解,四分钟后比比谁读得好。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评价、交流。

3、朗读比赛。

(二)说一说:请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分钟后比比谁概括的精炼。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三)写一写:请自由读课文,能给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四分钟后比比谁概括得好。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汇报四、当堂训练。

练习1、2、3。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 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预设重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预设难点: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西门豹,板书课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三、导学过程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一)读一读:出示自学指导(1)请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想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4分钟后比比谁说得好。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评价、交流。

3、出示课件理解句子含义。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4、学生理解交流。

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语)西门豹会怎样做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二段(二)说一说:出示自学指导(2)请自由读课文第二段,读完这段后,你们知道了什么?4分钟后比比谁说得好。

1、学生自由读课文,这段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层,请同学们给这段分层并说出层意2、汇报交流。

出示课件理解句子含义:(1)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3、思考:那么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起来杀掉呢?讨论交流师:西门豹破除迷信后又做了些什么呢?(三)出示自学指导(3)请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读完这段后,你们知道了什么?4分钟后比比谁说得好。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思考:西门豹又做了些什么?这一段哪些地方与开头照应?(开头巫婆、官绅们的态度是“急忙迎接”,后来“提心吊胆,气不敢出……”这是前后对照的句子。

)2、汇报交流四、拓展:通过全文的理解,你认为西门豹是怎样的人?(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

)五、当堂训练:含英咀华课题:活见鬼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

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5、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预设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

力争达到“熟读成诵”预设难点: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能读懂全文。

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活见鬼》,(板书课题,师生同写)二、揭示学习目标要完成目标,一定要细心读书,积极思考呀!三、导学过程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一)读一读:出示自学指导(1)请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工具书及译文理解词句意思,四分钟后比比谁读得好。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检查学习效果。

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3、朗读比赛。

要求:读的正确;正确断句,读顺;表达真情实感。

评价、交流。

(二)说一说: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引导学生回顾:雨夜两人同行;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的语句,你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吗?他们会说些什么?1、学生反复品读。

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

(三)背一背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写一写学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可以从内容和文体两方面简单写一写。

1、学生书写,教师检查书写情况。

2、交流四、当堂训练。

练习1、2、3。

课题:活见鬼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

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能根据译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预设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

力争达到“熟读成诵”预设难点: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能读懂全文。

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相信世界上有鬼吗?可是在明代人们却信神信鬼,就在这个信鬼的年代,一个雨夜,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想听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活见鬼》,(板书课题,师生同写)二、揭示学习目标要完成目标,一定要细心读书,积极思考呀!三、导学过程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以前怎么学习古文的?(读、译、悟、背)(一)读一读:自学指导(1)请结合工具书及译文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好。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学习效果。

生词:趋前沾湿踉跄鄂然3、朗读比赛。

指名读、4、范读。

(听录音)5、互读(兵教兵)、小组读、齐读。

评价、交流。

(二)说一说:自学指导(2)请结合工具书及译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主要内容。

4分钟后比一比谁说得好。

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引导学生回顾:雨夜两人同行;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的语句,你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吗?他们会说些什么?1、学生反复品读。

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

(三)背一背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写一写学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可以从内容和文体两方面简单写一写。

1、学生书写,教师检查书写情况。

2、交流四、当堂训练。

练习1、2、3。

课题:鬼是一棵矮杉树学习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改变顺序改写故事.预设重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预设难点:体会人物心理变化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你还记得第一次走夜路,或者第一次睡觉时的情景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鬼是一棵矮杉树》,(板书课题,师生同写)二、揭示学习目标要完成目标,一定要细心读书,积极思考呀!三、导学过程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一)读一读:出示自学指导(1)请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4分钟后比一比谁读的认真。

1、自由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课文讲了几件事?2、指名讲故事小组内交流选出好的全班交流(二)想一想:问:联系自己比较,如果你在坟地的话,你会怎么样?1、自由读文2、划出描写心理活动句子.(三)写一写:谈谈本课对你的启发,然后写下来。

汇报交流四、当堂训练。

练习册1、2、3。

课题:试胆量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中体会语句的优美.预设重点:了解叙述顺序,抓住重点部分体会.预设难点:体会校长教育孩子消除胆怯的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实效.教学过程:二、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觉得自己最勇敢的经历时哪一次,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试胆量》,(板书课题,师生同写)二、揭示学习目标要完成目标,一定要细心读书,积极思考呀!三、导学过程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一)读一读:出示自学指导(1)请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4分钟后比一比谁读的认真。

1、自由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叙述顺序是什么?3指名讲故事,按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小组内交流选出好的全班交流3、出示生字:九佛寺转圈嘁嘁喳喳嘀咕噌撒腿惴惴不安开火车读(二)想一想:问: 这次试胆量有什么意义? 你觉得怎样才可以使自己的胆量大起来?1、自由读文2、汇报、交流(三)写一写:练笔:写写自己试胆量的一次经历汇报交流四、当堂训练。

练习册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