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坝职中高2007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2]
07年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07年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 嫡传/同仇敌忾诋毁/砥柱中流塞外/塞翁失马B 兜售/豆蔻年华悱恻/成绩斐然间或/间不容发C 落泊/落花流水开拓/落拓不羁解数/解甲归田D 稽查/反唇相讥辐条/芙蓉出水诨名/贿赂公行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赔偿如火如荼脑怒矫揉造做宰相肚里好掌船B.摄像读书札记怄气怄心沥血手无缚鸡之力C.座标馨竹难书赌博哀矜惩创不敢越雷池一步D.棘手苦心孤诣塑像棵粒归仓化干戈为玉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把大师的佳作推向公众,几十年来,集腋成裘....,遂成一部“普林斯顿文库”。
B.来自中国台湾的美国职棒大联盟洋基队投手王建民,已成为洋基球迷和台湾家.喻户晓...的新英雄。
C.美国洛杉矶监狱人满为患....,现在的情况是,进入牢房的一般囚犯只需服满10﹪的刑期就可获释。
D.香港是个现代而时尚的城市,人们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喝咖啡,享受萍.水相逢...的浪漫感觉。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五角大楼向中方提出观摩“北剑演习”申请,希望中方满足此要求,以回报美方允许观摩“关岛军演”的善意。
B.深圳锦锋隆数码技术公司首创的高精密磁力吸入式电脑光驱,标志着我国光驱核心技术水平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C.2006年8月出版的《气候变化》期刊上,国外一些资深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奇思妙想:为地球降温。
D.中国将于2012年建成一个将对中国科学家的创新性研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的“散裂中子源”。
5.把下列句子重新排序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人格的魅力是一种精神力量,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褪色,②做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③反而会因为岁月的磨洗更显耀眼光华。
④做一个无愧于时代、有益于社会的人,⑤做一个躬身践行真、善、美的人,⑥应该是我们为之践行的准则。
第二次月考(含答案)

民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年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初三语文试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说明:本试卷8页,共4大题2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畸.形(jī)盔.甲(kuī)B.收敛.(liăn)棱.角(líng)C.虐.待(niè)怪癖.(pì)D.瞥.见(biē)住一宿.(xi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天崖海角无稽之谈相濡以抹B.兴高彩烈无缘无故喜出忘外C.天翻地覆寻根究底以身徇职D.心中慰藉惟妙惟肖一泻千里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他那优秀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们脑海中B.为了健全管理制度,我们对原来的规章制度略加删改了一些。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龙海天海滨水温净,浪轻柔,是一个天然的海水浴场。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自出心裁....,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B.吴本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振振有词....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C.学校篮球队在区内取胜后,又在市里夺冠,现在已经偃旗息鼓....,回到了学校。
D.我们严正警告吕秀莲:莫以为挟洋就可以妄自尊大,就能肆无忌惮....地分裂祖国。
5、自习课上,赵江被一道语文题难住了。
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语文尖子沈理,而沈理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
赵江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不超过40字)(4分)6.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
(8分)(每格1分)(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2)在《隆中对》一文中,表明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优势的一句是:(3)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诸葛亮在军情极为危急的形势下受到委任的两句是:,。
2006-2007学年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参考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参考答案6、一为“才”,一为“竟然”;C一为介词“用”,一为连词;D、取消句子独立性)8、C(④不属于宋弘的行为)9、A(宋弘没有“面责皇帝”)二、(7分)10.(1)靠什么明察这个问题?[重点词“何以”、“察”](2分)(2)近臣善,那么百官就能明确各自应该做什么,善恶从而分明。
(3分)断句(3)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参考译文:齐景公向晏子问道:“处理政事担忧什么?”晏子回答说:“担忧善恶不分。
”齐景公问:“靠什么明察这个问题?”(晏子)回答说:“审慎选择近臣。
近臣善,那么百官就能明确各自应该做什么,善恶从而分明。
”孔子听到这件事,说:“这话,确实啊!善的得到进用,那么不善的就无从进入(朝廷);不善的得到进用,那么善的就无从进入(朝廷)。
”11、(6分每题3分)(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
忧国忧时,报国无门。
(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三、默写、12、略(9分每空1分)四、阅读(16)13、(6分)(1)夕阳: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庄严祥和,归于平淡。
(2)大理菊:盛开怒放,热烈鲜明,色彩缤纷。
(3)女孩:充满青春活力,凝思期待,倔强高傲。
14、(4分)(1)承接上文所写的三种事物——落日、花朵、青春;开启下文,写自己在所见事物中获得的启发。
(2)为下文写落日的和平静美、春花的热烈疯狂以及对生命的感悟作铺垫。
15、提示:(要点答出即可给分)(1)作者感悟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都经历了一个新生初现、充分展示生命力、走向平淡衰亡的过程;太阳、花草、人,无不如此。
(2)作者认识到,如果人在生活中曾像骄阳一样献出过自己的热力,像春花一样展现过自己的热爱,那么,他就可以欣然地、毫无遗恨地面对自己的一生。
(3)作者感到,人的一生是整个自然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个宇宙(大自然)同在。
2007学年第二学期月考一试卷

2007学年第二学期月考一试卷语文出卷审核高二语文备课组 2008.02.19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句子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门还在齐到脚踝.(guǒ)的尘土中踯躅。
B.你打开书来,一句眉批就映入眼帘:“这是堪与古今一切哲人媲.(pì)美的思想,是智慧之花,是肺腑之情。
”C.他们站住了,又倦又气,在树林的胜利的暄响下面,在颤.抖(zhàn)着的黑暗中间,开始审问起丹柯来。
D.从马车里走出来了穿军服的、佩星章和勋绶的男人们;妇女们穿着稠缎与银鼠皮大衣,小心地踏上砰.(pīng)然拉下的脚踏板,急速而无声地在大门口的红不上走过。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在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
(2)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3)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制定震荡只有 / 才B.制定振荡只有 / 才C.制订振荡只要 / 就D.制订震荡只要 / 就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十运会开幕式上,欢呼声此起彼伏,还自发掀起阵阵人浪。
大家为运动员们欢呼,为美.轮美奂...的开幕式欢呼,为“人民的节日”这一体育新理念欢呼。
B.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
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C.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时,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地壳上升,上覆地层受流水等外引力不断地剥蚀,将地下的硅化木剥落出地表,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
职业中学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2

职业中学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百战不殆.指日可待.不知好歹.严惩不贷.B.不拘.一格居.安思危举.世闻名笑容可掬.C.容颜憔悴.粹.而不杂心力交瘁.出类拔萃.D.风光绮.丽奇.货可居歧.路亡羊星罗棋.布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干涸安祥兴高采烈曲意逢迎B、睿智寒喧绵里藏针世外桃园C、楹联繁衍怨天尤人斩钉截铁D、赋予迭起张皇失措走头无路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
C.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
答案6.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绽放悠悠云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启亮先生的话震撼心灵:“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不喜欢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_______①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_______②一样,会_______③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________④。
中职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带答案

2022级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春考2023.12)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国子监.(jiān) 召.唤(zhāo) 绮.辉(qǐ) 塞.外(sāi)B.约.鸡蛋(yuē) 镊.子(niè) 嗫嚅.(rú) 婚丧.(sàng)C.停泊.(bó) 歆.享(xīn) 悚.然(sǒng) 烟霭.(ǎi)D.燧.木(suì) 坐骑.(qí) 瞬.息(xùn) 呜咽.(yà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烦燥寒喧窈窕连绵起伏B.词藻慷慨媸笑迷离扑溯C.雕镂疾风掌舵与之匹美D.上溯迤逦酣睡浅尝辄止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大汗淋漓....,声震天地!B.一个卖奖券的流浪老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却没有磨灭善良的本生。
C.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缺点,我认为也不可以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D.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
(2)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着。
(3)忽然来几只沙鸥,雪片一样白。
(4)从阴山高处下来的深绿色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
A.撑挺飞垂B.蹲伏挺飘垂C.挺撑飞拖D.挺蹲伏飘拖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还会有一些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嘁嘁喳喳地发议论,甚至上前拉一把。
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曲解龋齿趣味是非曲直B、恰当档案荡漾安步当车C、舍弃摄取赦免退避三舍D、便宜骈文蹁跹便宜行事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广袤无垠各行其事郁郁寡欢承前起后B、百无聊赖变本加厉坐享其成莫可名状C、不知所措怨天忧人再接再励兵慌马乱D、洪福齐天顾盼神飞原形毕露黔驴技穷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印尼政府在难民营中临时搭建了教室,让无家可归的孩子在这里上学,一些受灾害影响较小的学校也______了不少学生。
②任长霞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从不_______自己的情感,她的泪总是为民而流,情总是为民所动,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③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_______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发生。
④自己的强大并不能保证获得很大的成功,唯有_______群体的力量,才能达到成功的峰顶。
A、吸纳掩盖防御依赖B、接纳掩饰防止依靠C、接纳掩盖防止依靠D、吸纳掩饰防御依赖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数字化的浪潮正在方兴未艾,它不仅给未来的通信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其他领域,数字化同样魅力无穷。
B、我愤然离开了那家商店,刚才与服务员争执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C、《红楼梦》中的妙玉着墨虽少,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D、孩提时代走过的土路,如今早已被柏油马路所代替,路旁高楼林立,家乡真是变得面目全非了。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C、这位语言大师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
D、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一件大事。
职业高中语文卷第二学期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试卷适用于:07中钳1-7班,07高模1-3班,07高钳1、2班1.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和考号。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上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一、选择 :(每空3分,共36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zh ù)藏 紫绡(xi āo ) 萌蘖(ni â)B .红缯(c ãng ) 祠(c í)堂 莹(y íng )白C .渣滓(z ǐ) 龟(gu ī)裂 绚(xu àn )丽D .日啖(d àn) 绛 (xi áng)囊 一骑(j ì)红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菲薄 侵渍 B. 攒射 C. 桀骜 暗然泣下 D. 绯红 屠戳妇婴 3、下列词语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引人入胜 (美妙的境地) B. 如饮醇酒 (纯厚) C.指陈弊病 (指出陈旧的) D.天网恢恢 (宽广) 4、根据拼音补全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zh ǔ(阻)清沙白B.山居秋m íng(暝)C. 竹喧归hu àn(还)女D.繁霜b ìn(滨) 5、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卷起千堆雪 (比喻)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比)C.一尊还酹江月 (拟人)D.樯橹灰飞烟灭 (借代) 6、下列归纳成语错误的一项是 ( ) A .用假言美化,掩饰错误.(文过饰非) B.使万民屈服称臣. (臣服万民)C.把名字叫做“美芹”的美女献给皇帝.(美芹之献) D.形容差别之大. (天渊之别)7、下列判断句子成份正确的一项是 ( ) 例句“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A.本句的谓语是“发展” B.本句是主语是“人类历史” C.“规律”是补语 D.“发现”是谓语 8、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郁达夫是《故都的秋》的作者 B.《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 C.《日本签字投降》的作者是美国的霍墨·比加特 D.课文节选了曹禺的作品《雷雨》 9、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洲六月荔枝丹》的体裁是说明文. B.《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体裁是诗 C.《日本签字投降》的体裁是散文 D.《致台静农》的体裁是议论文 10、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B.书中“本纪”是记载历代帝王历史的 C.书中“世家”是记载各阶层人物历史的D.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雷雨》是一部四幕话剧B.课文节选自《雷雨》的第二幕C.这一幕的主要人物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冲D.戏剧的语言要有鲜明的个性. 12、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篇消息通常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组成B.例文中重光葵是日本国的首相. D.重光葵摘掉帽子说明他感到炎热 二、背写与分析:( 共14分)(2分) 离别时:心情: 表情: 2.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并说明用何种方法表现了什么. (3分)原句: ,用 方式写出 原句: ,用 方式写出 原句: ,用 方式写出 3.写出杜甫《登高》中对仗的句子,并指出句内对仗的一联 (4分) 4.《雷雨》中周朴园自私、凶残、贪婪和虚伪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对他的态度是什么?教学部:机械工程部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 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封线左边请不要写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文言文部分:(共15分)(一).指出文中加点字的特殊用法.(3分)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宁许以负.秦曲:3.蚕.食诸侯:(二).翻译下列句子(每段4分)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3.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与柱矣.四、写作:(共35分)不少于三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坝职中高2007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匹.(pǐ)配镌.(juān)刻沮丧.(sāng)煤屑.(xiè)B、给.(jǐ)予阴霾.(mái)勉强.(qiáng)桎梏.(kù)C、裨.(pí)将虔.(qián)诚悭.(qiān)吝整畦.(qí)D、诡.(guǐ)奇整饬.(chì)角.(jiǎo)色冠.(guān)冕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暴涨辨驳被水一战争闯名牌B、牟利葱笼崭露头脚感情不合C、爆满泊位声如宏钟既往不究D、赡养彩排姗姗来迟故计重演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从一些考古中发现,可知史前文明的存在。
然而这些文明根源于何处?来自地球本身?还是来自太空人?抑或来自更神秘的地方!B、外界,似乎入冬以来一直在下着大雪。
大雪正统治着这座城市(我突然明白俄国人喜欢穿长筒皮靴的道理了)。
C、京城的商业企业使尽了浑身解术求生存,但是商家的转轨模式化问题依然未解决;千店一面、人有超市我也开超市、人家打折我也打折。
D、《塑料大棚保险协议》规定:每座大棚(含蔬菜)投保金额为1.2万元,半年投保费为376元;凡因暴风、暴雨等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4、选出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A、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都从班上的一二名开始退步。
B、多穗高粱成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割,很不方便。
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其实,看现在已经成名的童星们,家庭的影响不无决定因素。
B、人类曾经凭借理想、信念、希望和对未来的追求而创造文化文明,并以此自豪;但在物欲横流的物化世界里,却常常迷失自己。
C、人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心深深的感染了D、这里,我要替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买书者呼吁:书价涨得太快了,太狠了。
6、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词,恰当的一组是()①由达成共识到制定计划,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领导既然这样要求,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只能而为之了。
③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
A、表明勉励蜕化B、说明勉力蜕化C、说明勉励退化D、表明勉力退化7、下面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老师看到我们很高兴,就把我们拉到他的家里去坐坐。
B、天很晚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爱护人民的政府,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
D、小红和小华的妈妈到学校来了。
8、下面各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B、《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明末清初的人。
C、《茶馆》的作者是老舍,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D、《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他被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9、选出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A、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
B、前面的天空露出一片金色阳光,象横着一条腰带。
C、每一树梅花就是一首诗。
D、他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10、下面各句说法有误的一组是()A、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记叙,但也有抒情和议论。
B、常用的说明顺序有顺序、倒叙和插叙。
C、论证方法常用的有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D、读后感通常是以议论为主。
二、阅读理解(65分)(一)(19分)①啊!雄关!②这固若金汤的雄关!③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④在我国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上,在那些干戈扰攘征战频仍的岁月里,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大地之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异族的入侵,捍卫着神圣的祖国疆土。
这高耸云天的坚固的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上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鲜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上,哪一处没埋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⑤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⑥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民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民的爱国感情。
⑦我相信:假若一旦我们的神圣的国土再一次遭受到异族的入侵的话,那位手执大刀的青年小伙子,还有我们的现代花木兰,以及所有登临这雄关的公民,全都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奔赴杀敌卫国的战场!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干戈扰攘―征战频仍―2.仿照前三个自然段(即划线部分)写话,句式和语气必须一致。
(5分)。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A. 第④段作者触景生情,既肯定了山海关在捍卫祖国疆土的斗争中的作用,歌颂了先辈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又对侵略者的失败进行了嘲讽。
()B. 第⑦段中的“那位手执大刀的青年小伙子”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英雄豪杰,“现代花木兰”和“所有登临这雄关的公民”指的是当代人。
()C. 第⑦段表现了全民族捍卫神圣领土的坚强意志。
()D. 节选文字以抒情为主,基本内容是歌颂雄关。
()4.第④和第⑤两段,哪一段主要运用了想象?哪一段主要运用了联想?(2分)5.节选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4分)答:(二)(19分)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
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绝望的生命飞向他们的归宿--坟墓。
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
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得到任何别的东西。
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处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昊天,苦恼地失声喊着:"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闪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
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
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
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
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而作的祈祷。
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看父母居住的天堂。
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而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啊!"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
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时做的一个梦。
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个错误,眼下却还年青。
他虔诚地感谢上苍,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不要在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时只能是徒劳的了。
1. 对前五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用时光倒流法,按老年、青年、童年的顺序,表现了一个年届花甲老人的追悔。
B. 用倒叙手法,通过对年青时代生活道路选择的回忆,表现了一个六十岁老人的觉醒。
C. 用倒叙手法,按老年、青年的顺序,表现了一个年届花甲的老人的苦恼和希望。
D. 运用想象手法,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的自悔自责,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怀念。
2. 概括第六段的内容。
(限15字以内)(4分)3. 文中画线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16字)(4分)4. 本文的中心意思是(3分)A. 回忆年少时,懊悔无休止。
B. 人生多坎坷,知错仍可为。
C. 人生两条路,抉择在自己。
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结合第六段的作用,写出本文采用的写作方法及其好处(限45字内)(5分)(三)(12分)不容忽视的热污染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
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
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
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
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由,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由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
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
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
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
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
然而,人们尚未有用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
为此,科学家呼吁应尽快制订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热污染1、下列对于“热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热污染”是一种主要污染大气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热。
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