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材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习题课件第6单元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习题课件第6单元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8. (易错题)下列关于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相同意义
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都是主动进攻日军的重大战役
④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易误警示】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 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1940年的百团大 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_华__北__地__区___对日军发动了 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 主要目标:破袭日军__交__通__线____,摧毁敌人交通线两 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4. 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__共__产__党__ 和___八__路__军___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 的信心。
“___速__胜___论____ ”的错误观点。 (2)发表时间:__1_9_3_8___年。 (3)内容: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抗日战争
是持久战;实行___人__民___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 定属于中国。
(4)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__持__久__战__战略总方针,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答案】A
5. 【2021•河北秦皇岛期末】“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 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 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 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 原因是( )
A.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 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C. 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答案】A
9. 【河北邯郸期末】某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 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 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 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 事意义。”“这一仗”(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核心素养】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多种史料,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

时空观念:观察地图,了解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研读和讨论交流,理解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通过阅读史料,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知识梳理】一、平型关大捷在“山西抗日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了哪场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1.战役:平型关大捷。

2.意义: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论持久战》发表的目的和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1)目的: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2)主要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3)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群众”有哪些措施?(1)军事: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

(2)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

(3)经济: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百团大战1.百团大战的目的、指挥者和主要目标分别是什么?(1)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2)指挥者:彭德怀。

(3)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2.如何理解“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意义)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课堂训练】1.侵华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其作战日记中,记载了某场战斗中八路军与侵华日军交战的情况()“(1940年8月21日凌晨0时)传来了左侧消息:敌军向石太线(即正太铁路)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匕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敌后战场的抗战》一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敌后战场上的英勇抗战事迹。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敌后战场的形成;二是百团大战;三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四是敌后战场抗战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敌后战场抗战的具体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掌握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掌握敌后战场抗战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教学难点:敌后战场抗战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敌后战场抗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史料实证法:分析历史史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史料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敌后战场的抗战》相关内容。

2.课件:敌后战场抗战的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3.史料:与敌后战场抗战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

4.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敌后战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提问:什么是敌后战场?为什么要在敌后战场进行抗战?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内容,包括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胜利等。

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敌后战场的形成,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以及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具体涉及教材第3节“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和第4节“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识到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理解游击战争的特点和意义。

3. 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和游击战争的特点。

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出敌后战场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讲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背景,分析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同角色,阐述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介绍游击战争的特点,分析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异同,强调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敌后战场的游击队员,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游击战争的特点。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和战役。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敌后战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抗战》2. 内容:(1)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2)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3)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4)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分析敌后战场作战方式的特点。

(3)列举敌后战场的一个主要战役,并简要介绍该战役的经过和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1.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A. 淞沪会战B. 枣宜会战C. 第三次长沙会战D. 平型关大捷2.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蒋介石发来贺电说: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

忠勇之气,益寒敌胆。

蒋介石如此评价平型关战役,主要是因为()A. 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胜利B. 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C. 它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D. 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3.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忍不住惊叹,一篇80多年前的文章现在依然很火。

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战轮”的错误观点,伟人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告诉国人,只要坚持下去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这篇文章指的是()A. 《资政新篇》B. 《革命军》C.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 《论持久战》4.“兄弟阋(争吵)于墙,外御其侮。

”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国共两党毅然抛弃嫌隙,联手抗日。

下列事件发生在国共两党正式“联手抗日”之后的是()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平型关大捷5.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

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体现了我党()A.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B. 高瞻远瞩,争取和平的精神C.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D. 不畏牺牲、不折不挠的精神6.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这样做是为了()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C.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D. 消灭地主阶级,建立统一战线7.如表反映的战役是()A. 百团大战B. 台儿庄战役C. 平型关大捷D. 淞沪会战8.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A. 红军长征胜利B. 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 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D.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抗日战争的第六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具体讲解晋察冀、陕甘宁、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

2. 认识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 学会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特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

教学难点:分析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的抗战。

2. 讲解新课:(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领导地位。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晋察冀、陕甘宁、晋绥等。

(3)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让学生了解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卓绝。

(2)讲解平型关大捷,让学生感受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

4. 例题讲解:(1)什么是敌后战场?(2)敌后战场的主要抗战形式是什么?5. 随堂练习:(1)列举三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2)简述平型关大捷的经过和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抗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领导地位。

(2)列举三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并简要介绍其创建过程。

(3)分析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答案:(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挥了领导作用,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晋察冀、陕甘宁、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奋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C
13.某旅行社准备组团,计划先后参观中共一大旧址、红军长征中召开的转折性会议的旧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你认为该团将要到达的城市依次是( ) A.上海、北京、南京 B.上海、遵义、延安 C.南京、遵义、北京 D.嘉兴、重庆、延安
B
14.下面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某次重大战役的战绩情况:
3.你能从目标、规模和战绩三个方面来评价百团大战吗? 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战斗1800多次,击毙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2000多公里交通线,拔掉近3000个据点。
一、平型关大捷 1.概况:淞沪会战期间,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 师长 率领下,在山西________一带全歼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2.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 ,粉碎了日军“___________”的神话。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易错警示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一次胜利。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释疑解难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长期并存的原因有哪些? (1)中日国情决定了日本在侵略中国时,只能占领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及其周围地区。敌占区会有很多统治薄弱的地区,可以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 (2)国共两党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都有自己所领导的军队。国民党主要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斗的功绩有哪些? 在抗战的14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军民对日、伪军作战共125165次,毙伤俘日、伪军1714117人(其中歼日军527422人),缴获长短枪682831支、轻重机枪1.1万多挺、各种火炮1852门,收复国土104.8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55亿。同时,敌后解放区军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共伤亡584267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24年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2024年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2024年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敌后战场的形成、敌后战场的战略部署、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掌握敌后战场的战略部署。

2. 使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体会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抵抗侵略者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战略部署和主要战役。

难点:敌后战场的抗战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地图、抗日战争相关图片。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敌后战场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介绍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战略部署,引导学生学习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a. 敌后战场的形成:讲解国共合作抗日的背景下,敌后战场的形成。

b. 敌后战场的战略部署:分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c.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讲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拟敌后战场上的一个战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敌后战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关于敌后战场的相关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形成2. 敌后战场的战略部署a. 发展进步势力b. 争取中间势力c. 孤立顽固势力3.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a. 平型关大捷b. 百团大战4. 敌后战场的抗战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及其战略部署。

答案:敌后战场形成于国共合作抗日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开展敌后战场的抗战。

2. 作业题目:请列举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材答案解析
课后活动
1.答案:C解析: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答案:(1)建立: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如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

(2)巩固和发展
①军事上: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②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③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知识拓展
提示: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八路军改编情况和八路军三大主力挥师东进的史实。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