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母语听音人的室内汉语与英语语言清晰度比较
普通话语音与英语语音的对比分析

以坛
。
,
,
,
,
、
、
、
、
、
而普通话 的 音 节 结 构 比 较 简 单 通 常 是单 辅 音 声 母 加 元 音 韵母 英语音节 的首 尾 常常出现辅音连缀
山
、
心 沙 沙 份 宙 少
,
、
、
、
、
、
、
。
、
。
,
,
辅 音连 缀 现 象成 为 中 国 学 习 者学 习 语音 的难 点 学 习 者 习 惯 于 在 辅 音 与 辅音 中夹 带元音
第
卷第
期
黄 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普 通 话 语 音 与 英 语语 音 的 对 比 分 析
周 赣深
黄 冈 职 业 技 术 学院
摘
湖北
黄冈
加
, ,
要 本 文 通 过 对 汉 语 普 通 话语 音 系 统 和 英 语 语 音 系 统 进行 对 比 研 究 找 出 它 们 之 间 的 不 同 之 处
, , , , , , , , , , , , ,
山
山
。
构成 领 音 一 般 是 元 音 洲 起 音 和 收音 几犯 常 常是 辅音 英语音节构成形 态 比较 复杂 但 大致 可 归 纳 为三 种 第 一 种 是独 立 元 音 构 成 的 音 节 如在单 词 中 第 二 种 是 一 个元音 和 一 个或 一 个 以 上 的 辅 音 而 构 成 的 音 节 英 语 中 的 绝 大多 数 音 节 都 是这 种 形 式 第 三 种 是 由 辅 音 和 辅 音 构 成 的 音 节 如 幼“ 叮 山“ 声
,
,
,
构 而 言 音 节 是 由一 个 或 一 系 列 音 位 构 成 的 语 音 结构 音 节 通 常 由起音 领音 碑砍 和 收 音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

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
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
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
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
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
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
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
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
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
函授毕业论文

函授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三年的本科函授已接近尾声,是时候拟写毕业论文了,今天店铺准备了函授毕业论文,一起来看看吧!函授毕业论文范文【1】:浅谈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会计内部管理方面制定的一系列的措施或者方法。
是企业能够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保证企业资产的管理,以保证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的制定和实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命脉,能够自我调节和约束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成为企业间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但是,许多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应对方法,以实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
一、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一系列的针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政策的出台,自身会计内部控制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是就我国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形势来看,我国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相对于薄弱,调控观念也比较落后,再加上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较低,造成企业组织建设不全面,企业会计内部调控力度以及执行力度不足,以及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会计调控监督的力度等原因都会影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核算质量,进一步强化会计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点;(1)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会计内部控制能够及时发现会计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
(2)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建立正确的投资决策和程序,加强投资项目的各个环节的会计控制,以防范投资风险,进而以保证财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等。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语音、语法、语义还是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在语音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发音方式显然不同。
英语语音重音明显,音调跳跃大,说话方式较为生动,而汉语则是音调平稳,声调调值不强烈。
这使得在英语中,强调和重要的信息能够通过重音和语调来表达,而在汉语中往往需要通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排列来表达。
在语音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应该是音调的问题,以免造成语义的混淆和误解。
在语法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突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强调语句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重视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英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汉语则有许多较为复杂的句式,例如长句和嵌套句。
此外,英文使用较为丰富的时态和语态,以表达不同时态和语态下的意思,汉语则采用了六个基本的时态和一个语态,语法相对较简单。
境外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被“主谓宾”和“时间状语位置在前”等语法要点所迷惑,在写作中常常出现字句不通或串行翻译等问题。
在语义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所指对象和词汇含义也有差异。
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使得词汇的选择更为灵活,而汉语中则以单音多义较为突出,同一字或短语有多种词义,含义较为丰富。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两个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需要特别注意译文的意义和意义的区别。
在语用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应用和使用场合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注重言辞优美、主题鲜明和说理严密,而汉语则更注重文章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情感色彩。
英语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表达言简意赅的文字效果,而汉语则通过语言的细节表现情感。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正式与非正式、文学性与口语性等语用差异也需要特别注意到。
总之,中英两个语言存在各种差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尽可能避免在翻译、写作等方面产生误解和沟通障碍。
汉语和英语口语发声法的区别

汉语和英语口语发声法的区别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
英语属于日耳曼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二者发声习惯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国人讲话时主要是运用口腔和喉腔来发声的,而美国人除了口腔和喉腔之外,还运用了"胸腔"的力量,这样做的客观效果是很容易形成"胸腔共鸣",听起来具有磁性和穿透力,讲起英语来,非常悦耳动听,听觉效果就是和中国人不一样!相信这种体会几乎每个英语学习者都有,尤其是每次看完美国大片,如《Titanic》,《True lie》等,更会觉得自己苦苦学习了10余年的英语和美国人相差十万八千里!这种现象和差别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不妨从"发声学"的角度来看:众所周知,人说话的"声音"是依靠人体的共鸣产生的,一般地说,人体有五大"共鸣腔":口腔、喉腔、鼻腔、胸腔、脑腔。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共鸣习惯",所以他们的"共鸣效果"听起来也是各不相同的。
语言学家经研究发现:在地域上每相隔20公里,居民的"口音"就会发生一些变化。
那么"共鸣效果"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呢?现代科学发声学认为:声音共鸣点的位置决定了"共鸣效果",由于不同的"共鸣点"对应着不同的"共鸣腔","共鸣效果"自然就不同。
如果我们把"共鸣点"分为前、中、后三个点,大家马上就会发现它与"共鸣腔"的对应关系:前-----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声音单薄、柔弱)中-----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 + 部分胸腔共鸣(声音洪亮、有力)后-----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 +完全胸腔共鸣+ 鼻腔共鸣(声音饱满、磁性)在汉语语系中,我们可以发现典型的例子:例1: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人、上海人,他们讲话时的"共鸣点"的位置较靠前,以"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为主,声音听起来"温婉细腻、单薄柔弱",比较适合女同志讲,男同志就显得有些"娘娘腔"了。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和英语在语音上有很多差别。
下面是一些主要差异的例子:
1. 发音方式: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结合发音,而英语中的辅音和元音
独立发音。
汉语的发音较为平坦,而英语的发音更具有音调。
2. 音节:汉语的音节结构通常是辅音+元音或者只有一个元音,而英语的音节结构更加复杂,可以包含发音较多的辅音组合。
3. 音调: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音调的变化会改变词义,而英语的音
节重音更为强调,但并不改变词义。
4. 辅音差异:汉语中的辅音相对较少,只有大约20个,而英语有约24个辅音。
一些英语的辅音发音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音。
5. 元音差异:汉语和英语中元音的数量和发音方式也有差异。
例如,
汉语中只有单元音(如"i"、"a"、"u"等),而英语中有单元音和双元音(如"ee"、"ai"、"ou"等)。
6. 语音连读:英语中的语音连读较为常见,即单词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而在汉语中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差异在不同的方言和口音中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由于语音差异较大,因此汉语学习者通常需要特别强调发音练习。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不同的语言背后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一、语音差异中英语言的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音素、音调和语音特点上。
中文的音节是以声母和韵母构成的开合音节和声调音节,其中的声调对于词义的区分至关重要。
而英文则是以元音和辅音构成的音节,强调的是音素的组合和发音的规律。
中英语言的语音特点也有所不同,比如中文更注重韵律和声调,英文更注重重音和语气的变化。
在日常交流中,中英语音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发音不准和口音重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和练习。
中英语言的语法差异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和成分排列上。
中文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修饰成分较多,且修饰成分可以灵活搭配。
英文句子则更注重主谓宾的固定结构和词序的规范,语法规则更加严谨。
中英语言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英文的时态和语态分布更丰富,而中文的语气和语态变化更多样。
在语法的使用上,中英文的差异也表现在缩略形式、疑问句、否定句等方面。
因此学习者需要重视语法的学习和差异的对比,以免产生句子结构不通顺和用词不准确的问题。
三、词汇差异中英语言的词汇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源、构词、词义和用法等方面。
中文的词源较为古老和丰富,包括古代汉语、外来词汇和新疆词汇等。
而英文的词源较为多元和混合,包括古英语、古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
中英语言的构词方式也有所不同,中文善于以意符合成词,而英文善于以词缀合成词。
在词义和用法上,中英文也有许多差异,比如同一个词在中英文中可能有不同的词义和用法,甚至有相反的含义。
中英文还存在一些文化差异,比如中文对家庭、学校、礼仪、饮食等方面的词汇更为丰富和详细,而英文对科技、商务、生活等方面的词汇更为丰富和详细。
因此学习者需要灵活运用中英文的词汇,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母语听音人的室内汉语与英语语言清晰度比较木对于语言用厅堂,尤其是会议室、报告厅、教室等主要用于言语交流的场合,衡量其厅堂音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尽可能让听众区域达到最大的语言清晰度.对于语言传输系统,一个或几个发音人所说的语言单位(音节、单字、句子等)或其失真可忽略的录音信号,经被测系统传输后,能为听众正确辨认的百分数称语言清晰度或可懂度….语言清晰度客观评价是通过测量厅堂内的客观声学参数(如早迟声能比C价语言传输指数STI等)来评价厅堂内的语言清晰度.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是最终的判断.但是,主观评价只能由听音小组的主观测听来进行评价,费时费力.对外汉语许多研究者通过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和客观声学测量,建立语言清晰度主客观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客观语言清晰度参数预测厅堂内的主观语言清晰度口弓J.由于大部分客观语言清晰度评价参数,如STI,都是基于西方语言建立起来的【斗3|,而西方语言不像汉语那样声调明显突出,当室内语言清晰度对英语满足要求时,并不一定满足汉语的情况,反之亦然”J.有关实际厅堂中关于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主观语言清晰度评价结果的差异较少见报道,Kang悼1采用母语发音人和听音人在一走廊和研究室(早期衰变时间(EDT)范围为0.6一1.3s)进行主观评价实验,比较了汉语和英语主观语言清晰度与客观声学参数STI关系的差异,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研究表明,主观英语语言清晰度评价采用母语为英语发音人和听音人,与采用以其它语言为母语的听音人相比,其结果会存在一些差异№·J.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Et益广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场所越来越多,如学校教室、车站、机场、会议室(厅)等.对西方语言的研究表明,对于非母语的听音人或发音人,为保证良好语言清晰度,要求厅堂具有更高的STI值旧J.文中在较宽的(不同信噪比、不同混响时间)范围内、相同的测试条件下采用以汉语为母语的听音人来评价汉语和英语测试字的清晰度和句子的可懂度,比较分析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主观语言清晰度(可懂度)得分差异及其与客观语言清晰度参数STI的关系,为语言用厅堂(尤其是中小学教室)的声学设计和声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研究表明,采用室内声场仿真和可听化技术来评价室内语言清晰度是可行的【9d0|.文中应用建筑声学仿真软件ODEON,针对两个教室模型,通过改变教室内各界面材料的布置获取5个具有不同声学特性的听音位置处的客观声学参数和双耳房间脉冲响应.表1为仿真得到的这些听音位置处的一些声学参数统计,包括早期衰变时间EDT、混响时间%、清晰度D舶、语言传输指数STI(无噪声)等.通过调节背景噪声级改变信噪比,获得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语言传输指数STI值.语言清晰度测试采用韵律测试字表进行.汉语的测试材料由5张基本字表派生的11张发音字表组成,每张25行,每行5个字【11|.英语的测试材料与汉语相似,由6张基本字表派生12张发音字表,每张50行,每行6个字归J.测试时,随机播放测试字表,由引导句将被读字带出,听音人圈出所听到的字,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分【12J.语言可懂度测试句表采用噪声下言语测试材料(HINT),它由24个等价句表和4—6个练习句表组成,每个句表内包含10个简单句.每个英语句子包含4—7个英文单词,每个汉语句子包含10个汉字.文中选用10张测试句表和l张练习句表.测试时,听音人写出所听到的句子中的汉字(英文单词),然后统计记录正确的字(词)百分率.汉语和英语测试信号分别由以汉语、英语为母语的男性发音人在消声室录制而成,然后采用CooleditPro编辑测试信号,并插入适当的静音,以便听音人记录.同时采用粉红噪声产生与测试信号具有相同频谱特性的语言形状噪声信号.将在消声室录制的汉语和英语语言清晰度测试声信号和相对应的噪声信号分别与ODEON仿真得到的双耳房间脉冲响应卷积后,通过CooleditPro按照给定的信噪比混合,通过耳机(SennheiserHD580)重放,供听音人进行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英语和汉语字/句的语言清晰度/可懂度测试分别采用5种信噪比(一5、0、5、10和15dB(A)),5个不同的听音位置(中频混响时间分别为0.3、0.6、1.0、1.5和2.0S),共25种测试条件,由ODEON计算得到这些测试条件的STI值范围为0.16—0.82,这个范
围包括了实际应用中s耵可能的取值范围.听音人均为以汉语为母语、听力正常的大学生,其中汉语测试要求听音人能听说正确的普通话,英语测试采用通过国家英语4级考试的大学生.每种测试条件下共4位听音人参加测试,每个测试条件播放2张测试字(句)表,语言清晰度(可懂度)得分为该条件下8张字(句)表主观语言清晰度(可懂度)得分的平均值.图1为由听音人在相同的听音条件下对汉语和英语测试(韵律)字表进行主观评价得到的语言清晰度得分,及其与客观语言清晰度参数STI之间的三次多项式拟合曲线,判定系数砰分别为0.96(P<0.001)、0.95(P<0.001),标准偏差分别为3.2%、4.5%.图2为由听音人在相同的听音条件下对汉语和英语测试句(HINT)表进行主观评价得到的语言可懂度得分,及其与STI之间的拟合(采用Logisitc非线性拟合)曲线,萨分别为0.91(P<0.001)、0.95(P<0.001),标准偏差分别为4.0%、6.3%.这些数据表明,采用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听音人评价得到的汉语和英语语言清晰度(可懂度)得分与STI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表2为25种测试条件下得到的英语和汉语字(句)表的语言清晰度(可懂度)得分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听音位置的混响时间日和信噪比A对汉语和英语语言清晰度(可懂度)有显著影响(P<0.001),信噪比因素的,值比混响时间特性的F值大得多,表明信噪比比混响时间特性对语言清晰度(可懂度)有更加显著的影响.混响时间特性和信噪比的交互作用对汉语和英语字表的语言清晰度和汉语句表的可懂度也有显著影响(P<0.001),但其F值均比相同条件下的混响时间和信噪比因素小得多,其影响比混响时间和信噪比因素的作用弱;而混响时间特性和信噪比的交互作用对英语句表的可懂度无显著影响(F=1.59,P=0.117).的等效A声级,英语的峰值电平比汉语普通话的大约要高3dB.这样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一些英语单词可以只根据一些峰值就能理解.由图1可知,以母语为汉语普通话的听音人得到的汉语韵律测试的主观语言清晰度得分容易饱和,出现天花板效应,这与Bradleypl以英语为母语的听音人在教室采用韵律测试得到的英语语言清晰度得分相似.由于天花板效应,当STI较高时,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对母语听音人采用韵律测试均可得到100%语言清晰度得分.但是,当STI较低时,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比Bradley的结果低,这与Kang【51得到的在走廊的结果一致.对比以汉语为母语的听音人得到的汉语和英语韵律测试的主观语言清晰度得分与STI的拟合曲线(图1)可知,当STI较低时,语言清晰度得分均随STI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STI>0.5时,增加较缓慢.当STI>0.61时,其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达到100%.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比英语语言清晰度得分高.Bent等¨纠针对英语采用母语听音人和非母语听音人(美国西北大学留学生,约80%来自中国)进行主观语言清晰度评价,非英语母语听音人的分比英语母语听音人的得分低20%以上.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听音人得到的英语语言清晰度得分进行修正,当STI较高时,其结果与Bradley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当STI较低时,其得分比与Bradley的结果略低,这与听音人(针对Bent等采用的听音人而言)对英语试,当STI较高(对应于信噪比较高)时,汉语句子的可懂度比英语的高,而当STI较低(信噪比较低)时,英语可懂度比汉语的高.以汉语为母语的听音人需要进行英语交流的场合,必须尽可能改善听音人位置的客观声环境,以保证较高的STI值,获取良好的语言清晰度(可懂度).这些结果将为语言用厅堂的声学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