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郑州的标志性建筑

郑州的标志性建筑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许多令人瞩目的标志性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郑州的现代化面貌,还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一、郑州CBD中心大厦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CBD中心大厦是郑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亮丽的外观和高耸的建筑高度使其在郑州市区内可见。
该大厦为现代化办公楼,是郑州商务活动的中心地带。
大厦内部设施齐全,配备了高速电梯、宽敞的会议室和现代化办公设备,吸引了许多企业和机构租赁办公空间。
郑州CBD中心大厦成为郑州市商业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郑州现代化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
二、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位于郑州市的中原路,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之一。
博物院坐落在郑州人民公园旁,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里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青铜器、瓷器、书画等,展示了河南省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院内部布局精美,展览陈列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河南博物院吸引了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三、郑州东站郑州东站是郑州市交通枢纽的象征之一。
作为郑州市主要的高铁站之一,东站坐落于郑州市东部,为来往的旅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服务。
这座建筑设计大胆,外观时尚,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
郑州东站的启用不仅使得郑州市成为中国高铁网的重要节点之一,同时也推动了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经济中心的发展。
东站的快速发展也反映了郑州市在交通建设方面的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
四、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郑州目前最大的展览中心,位于郑州市会展路,毗邻河南博物院。
该展览中心是举办国内外展览、会议和演出的理想场所。
中心占地面积广阔,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多功能的场馆。
每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吸引了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参展商和观众,推动了郑州的商业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郑州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拥有许多标志性建筑。
这些建筑物展示了郑州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也吸引了许多人们的关注和参观。
中国古建筑赏析

中国古建筑赏析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传统的智慧,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中国古建筑广泛分布于江南水乡、北方平原、西南山脉等地,形态各异,风格独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赏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1、寺庙与道观寺庙与道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它们以静谧的氛围和庄重的建筑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如北京的灵光寺、杭州的灵隐寺等,它们以高大的殿堂、雄伟的塔楼和精美的壁画著称。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和信仰,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之处。
2、古城与城墙中国古代的城池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防御意识的深厚积淀。
如西安的明城墙、北京的故宫城墙等,它们通过高大厚实的城墙、壮丽的城楼和巍峨的城门,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辉煌与权威。
这些城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仍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美感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3、园林与庭院中国的园林建筑以南方园林最为著名,如苏州的留园、扬州的个园等。
这些园林以巧妙的构造、精美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园林建筑注重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以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元素打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在园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如诗词、书画、雕刻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4、宫殿与庙宇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庙宇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具规模和魄力的代表。
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大雁塔等,而对外宣誓牢固的防务使国家除了在内外因素都非常和平稳定。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在这些建筑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宫殿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权威和奢华,庙宇建筑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虔诚和仪式感。
这些建筑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华丽,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5、民居与茶馆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另一独特形态,代表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如四川的木构建筑、南方水乡的白墙黑瓦、北方平原的院落等,它们以简洁、实用和环境融合为特点。
郑州城隍庙导游词

郑州城隍庙导游词郑州城隍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市中心,是郑州市的一颗瑰宝。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郑州城隍庙的奥秘吧!郑州城隍庙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建筑风格独特的代表之一。
它建于明代成化年间,迄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庙内的主要建筑包括大殿、钟楼、鼓楼、贞元殿等。
首先,我们来参观大殿。
大殿是整个庙宇的中心,也是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大殿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两代的风格,延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
大殿内供奉着城隍爷,是郑州人民信仰的对象之一。
在大殿里,你可以看到城隍爷的塑像,听到人们祈求他保佑的祈福声。
接下来,我们来参观钟楼和鼓楼。
钟楼和鼓楼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钟楼用于报时,鼓楼用于警示。
在古代,钟楼和鼓楼的存在不仅是寺庙的标志,也是城市的重要标志。
在郑州城隍庙的钟楼和鼓楼中,你可以欣赏到古代钟鼓的悠扬声音,感受到古老的氛围。
最后,我们来参观贞元殿。
贞元殿是郑州城隍庙中的一座古建筑,建于清代康熙年间。
贞元殿是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它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气,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在贞元殿内,你可以看到很多古代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古美人画、金石碑刻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了以上的主要建筑外,郑州城隍庙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参观的景点,如石虎雕塑、城隍亭等。
在这些景点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参观郑州城隍庙时,你一定不能错过的是品尝郑州特色小吃。
城隍庙附近有很多小吃摊,如烩面、油炸酱面、烧烤等,这些小吃都是郑州的特色美食,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你还可以体验到郑州的热情和风土人情。
总之,郑州城隍庙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它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
同时,你还可以品尝到郑州的特色小吃,感受到郑州人的热情和好客。
郑州旅游景点大全

郑州旅游景点大全郑州,作为中国的中原之都,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这里有许多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为您介绍郑州的旅游景点,带您领略这座城市的魅力。
第一、郑州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是中国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号。
博物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商代青铜器、汉代玉器、唐代陶瓷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欣赏到许多珍贵的文物。
第二、嵩山少林寺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庙。
寺庙建于公元495年,历史悠久。
这里不仅有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雕塑,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游客可以参观殿堂、塔楼、功夫表演等,体验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开封府开封府位于洛阳市西南郊,是中国最早的县级行政单位之一。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包括宋代的皇城、宫殿和街道布局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第四、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郑州位于黄河中游,游客可以来到黄河边,欣赏壮丽的河景,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黄河还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黄河游览区、黄河开拓园等,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黄河的风貌和历史。
第五、豫园在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豫园,秉承着“养身、养心、养生”的理念,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豫园内有悠久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欣赏美丽的景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六、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是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位于郑州市二七路中部,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古代陶瓷、石刻、书画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许多珍贵的文物,了解河南地区的历史文化。
第七、中岳嵩山中岳嵩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五岳之一。
嵩山风景秀丽,山上有许多古刹和神道,是游客感受道教文化的好地方。
郑州古建筑文化二七塔

-
T感H谢A聆NK听S
NEXT
郑州古建筑文化二七塔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增加,二七塔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它不 仅会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文化地标,也会成为一个更加活跃的文化交流平台和教育基地。 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在这里学习到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和 伟大精神 总之,郑州二七塔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文化的瑰宝,更是一个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综合性文化载体。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纪念 ,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呼唤
郑州古建筑文化二七塔
除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外,二七塔还是一个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大量的 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领略这座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此外,二七塔还是一个重要的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了解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和意义
总之,郑州二七塔是一座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它不仅是中国工人 运动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也是代表中国工人运动历史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同时,它 还是一个旅游胜地和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七塔的建筑工艺也十分精湛,它采用了古代传统建筑工艺和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手法 ,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坚固、美观。此外,二七塔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它是 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不仅是一座纪念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纪念建筑,更是一座代表中国工人运动历史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20XX
郑州古建筑 文化二七塔
郑州古建筑文化二七塔
目录
郑州古建筑文化二七塔
郑州二七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钱塘路中段82号,是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纪念建筑 。它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塔双层仿古建筑,高63米,共14层。从1951年开始建设, 到1952年11月29日落成,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
河南建筑分析

河南建筑分析河南的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这片土地上,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演变,每座建筑都承载着河南人民的情感和智慧。
首先,我们来看看河南的古建筑。
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古代建筑遗产。
比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开封的大相国寺和北宋建筑群等等。
这些建筑代表着不同朝代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
龙门石窟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和宏伟的规模而闻名于世,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瑰宝。
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学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被视为佛教圣地之一。
大相国寺是北宋时期的建筑群,体现了当时的宫殿式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故宫”。
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探索。
除了古代建筑,河南也充满了现代建筑的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的城市风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的高楼大厦峙立于街头巷尾,彰显出城市的现代气息和发展活力。
其中,郑州的CBD区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高耸入云的大楼、繁忙的商业街和繁荣的商业氛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现代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居住和商业需求,也成为了城市宣传和地标性建筑,提升了城市形象。
与此同时,河南的建筑风格也受到了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影响。
比如,作为中国的中轴线城市,河南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北京的影响。
在河南的建筑中,可以看到北京的飞檐翘角和琉璃瓦的影子。
此外,河南的建筑还吸收了其他地区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例如,洛阳的牡丹园,借鉴了江南的园林设计,兼具北方和南方的特色。
这种跨区域的建筑影响和融合,丰富了河南的建筑文化,也展示了河南人民的包容和开放。
除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河南的建筑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例如,河南的农村建筑常常采用土坯砖和灰泥墙,与农田和田园风光相得益彰。
这种自然材料和简朴风格,传递着人们对土地和农业的热爱和尊重。
郑州市传统古建筑的概况研究

郑州市传统古建筑的概况研究[摘要]在中部崛起,河南实行文化强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拥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大省,宣传、展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世界认识河南了解河南,从而带动河南的经济发展,促进河南的崛起是目前的工作重点。
而郑州城隍庙不仅保留了明清时期建筑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别具特色,是一组典型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
具有中原地区民族化、地域化建筑特征内涵的郑州城隍庙建筑传达着中原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代表了明清时期古建筑的地方特色,表现了传统文化对人们居住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能反映出当时当地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情况。
[关键词]古建筑传统城隍庙郑州郑州城隍庙建于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是目前河南省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
数百年来,虽屡遭兵战、火灾及人为破坏,后经多次营建修葺,基本上保留了历史原貌,因此弥足珍贵。
传统建筑艺术是地方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古代民间建筑装饰匠人聪明才智和精湛技术的结晶。
郑州城隍庙建筑艺术是河南地区极具艺术价值的城隍庙建筑代表作品,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
郑州城隍庙不仅保留了明清时期建筑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别具特色,是一组典型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
现存城隍庙占地近四千平方米,其规格形制与整体布局和衙属建筑很相近。
中国古代建筑群布局的主流形式是采用沿轴线南北纵深发展,对称布局的方式。
在中轴线上的建筑及其附属建筑,采用严格对称的手法,主轴两侧次要轴线上的各建筑,采用大致对称而可灵活变通的手法。
郑州城隍庙的建筑物排列也是如此,它采用了中心对称的传统手法:中轴线上均是主体建筑,东西两侧建筑对称排列。
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均于高台之上建,分别处于不同的平面,使得整个院落的建筑布局高低起伏、疏朗有秩。
郑州城隍庙建筑体现出古代匠师精湛的美学造诣,尽管现存主轴及两侧建筑有部分缺失。
中轴线上的建筑不仅本体构造设计精美,而且整体建筑群在空间变化、整体轮廓上表现出强烈的节奏和韵律。
古建筑解说

古建筑解说
1. 历史背景
这座古建筑建于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早期的一项伟大工程。
它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
这座建筑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建筑特色
这座古建筑的特点是它的设计和结构。
它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从外观上看,它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有着高大的屋顶和华丽的装饰。
内部的结构也十分独特,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精湛技艺。
3. 文化价值
这座古建筑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和智慧,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全人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这座珍贵的古建筑,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
首先,政府划定了保护区域,限制了对古建筑的破坏和改建。
其次,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
同时,也开展了许多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
5. 未来展望
虽然这座古建筑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但它仍然在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这座古建筑的保护和维护工作,确保它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并继续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不同时期和地域其建筑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
本文主要是以康百万庄园和郑州城隍庙、文庙为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各方面的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郑州,建筑风格,康百万庄园,城隍庙,文庙一、中原古建典范——康百万庄园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人工自然物和自然环境,它既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精神方面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我参观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步入庄园,我仿佛走进了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风雨沧桑,进入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之中。
下面就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建筑,作一些分析。
康百万庄园是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建筑群,是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着名的三大地主庄园之一。
康百万家族以农、商、官结合的方式发家,辉煌时期曾经有“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美誉。
一直发展延续富裕了12代,400余年(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
康百万家族在物质富裕之后,便大兴土木,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
整个庄园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园林区、教育区和社会活动场所,形成了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风格各异的多个建筑群体。
园区的介绍说:“据1965年统计,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
到2005年,整个庄园建筑除了寨上主宅区完整外,其余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已不是1965年统计时的面貌。
”尽管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数量减少,仅就现有建筑而论,其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之高,也是其他绝大多数民居建筑不可比拟的,可谓明清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浓缩图。
在日常设计中,建筑方案的选定至关重要,建筑风格千变万化,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中如何有地方特色,达到和谐的目的至关重要。
康百万庄园处于嵩、邙、河、洛交汇处,依山傍水,有“金龟探水”之美称,鲜明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庄园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依次向南、东、北方向的寨下发展。
首先,在选址方面它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地理地貌,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北近黄河,南凭黑石关,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
其中尤以主宅区最为典型,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
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用青砖砌筑寨墙,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涵洞与外界相通,洞的外口是主宅区惟一的大门。
进门的时候,看到我国当代着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书写的“康百万庄园”匾额高悬于门洞之上,十分醒目。
主宅区营建在邙山的南半坡利于避开北来的寒风,处于向阳位置,在阳光普照下利于万物生长,人财两旺。
南边靠近伊洛河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和引用,也利于交通。
它集我国传统聚落基址“避风、向阳、近水”的优选原则于一身,加之中原地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实属天地人合一建筑的典型范例。
其次,在主宅区的建设方面,庭院开挖“靠崖式”窑洞作为上房,前面再由房屋组合成四合院。
寨上主宅区的建筑根据基地平面形状,巧妙地分为南北两个建筑群体,北部由东至西并排五个院落,皆坐北面南。
各院相互独立,又有各正房之间的两条横向通道把五个院连接起来,使各院之间封而不闭、通而不畅;南面有并排两个院构成南部建筑群,坐西向东。
另一个院落的建筑很少而空地面积较大,是康家主宅区的花园。
整个主宅区的建筑虽未建于一个时代,但在统一营构思想的指导下犹如一气呵成,窑洞与房屋的组合、院落之间的组合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虽由人设计,也宛如天工。
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文化内涵,康家对于这一精神心领神会,并在营造家园的实践中加以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即崇尚和谐。
“阴阳合.而万物生矣。
”传统文化观念以“和”为美,中国的传统建筑十分强调“天人之和”,即人与其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康百万庄园也表现出诸多的和谐思想,庄园所处的位置,气候温和、草木茂盛、飞鸟喜鸣、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在园内可以看到主人在庭院内的绿化也选择很多有象征意义的一些树种,如枣树、石榴、葡萄等。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庄园内两棵老葡萄树,是清乾隆初年种植的,如今依旧枝繁叶茂,听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每至夏秋时节,葡萄树仍然是硕果累累,晶莹剔透,味道甘美。
而这两棵葡萄树寓意就是康家多余多福。
260余年的树龄说明了此地地理的优越。
庄园在建筑物的群体布置方面,讲究体量大小、高低、方向的和谐。
如”花楼重辉”院,前厅建筑面积为主宅区建筑之最,宽大明亮、雕镌华丽,是庄园客厅建筑的代表。
整个四合院内正房、厢房、高低、大小有别,主次分明,比例恰当,十分和谐。
庄园有功能方面的和谐,有美学方面的和谐,还有主人身心健康的和谐。
总之,建筑是以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而无害这一准则,在康百万庄园的营建中有诸多方面的体现。
康百万庄园的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多个方面都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的处理手法,尤其表现在庄园内各个院落的组合、建筑类型以及装饰题材等方面。
“靠山筑窑洞”也是庄园的建筑特点之一,庄园内的建筑类型没有摆脱地方风土民情,按地方民居建筑习惯,有窑洞与房屋两种。
沿黄河流域,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遍布窑洞民居。
这种民居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
窑房组合在当地被视为完整的宅院,所以传统靠山窑的典型布局应是窑、房一体构成的完整民居。
传统的窑、房结合靠山窑民居皆是按中国传统的对称、封闭、严谨的四合院空间序列关系布局。
以上房窑洞的轴线贯穿全院,围绕主窑建造厢房,可以看到,主窑门两侧的窑脸上还对称布局有神龛等装饰小品,更强调了主窑的中心地位。
窑洞除了它的经济实用性以外,还具有很好的冬暖夏凉性能,是优良的天然绿色空调,理所当然地归长者居住。
人们所见之窑洞,无论是靠崖窑还是地坑窑(下沉式窑院),基本都是单层窑洞。
庄园的窑洞则有单层、双层和三层之分。
而庄园的一孔三层窑楼实属罕见。
此窑的构造为一孔两棚三层,上两层用于储存物资。
这也是庄园处处求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的特点。
康百万庄园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除上述几个方面之外,还有等级分明的礼制,传统道德中多个方面在建筑中都有表现。
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除其优美的外形,丰富的群体组合,多变的空间组织以外,更宝贵的就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着名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齐康先生说:“希望中国的建筑文化,像一条巨龙,又腾飞起来,建立新的价值观。
继承吸取祖先创造的建筑文化的精神,积累发展的力量,创造发展的条件,奠定发展的基础。
”康百万庄园的建筑和精神内涵至今对于我们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据我的调查了解,对具有冬暖夏凉的窑洞以及前平房后窑洞的特色建筑,许多人都情有独衷。
而中原地带广大的农村,大多依靠山坡,具有开发窑洞的天然优势,在现在的建设中,若一味地挖山填沟,破坏原有地形、地貌,无形中会加大投资,且建筑风格千篇一律,给人一种呆板、抄袭的感觉,当然也没有必要全部仿古。
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我们要进行有益的尝试,结合地方特色推出的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方案。
正如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王振忠教授所说:“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珍视我们的历史!”,若广大设计人员都能够继承历史的精髓,摸准时代的脉搏,满足现代人们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推出一系列仿庄园式的设计方案,把康百万庄园的建筑内涵融入设计理念中,一定也很受欢迎,还可以避免占用大量的耕地,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古老的建筑在今天绽放新颜。
美轮美奂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一幅卷轴展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而康百万庄园则用一座座建筑,一间间房屋,一件件家具,一段段历史……讲述着一个家族20余代的兴衰荣辱,阐释者豫商文化与中原民居的精髓与奥秘。
二、郑州城隍庙、文庙——老郑州新故事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在日益增强,城市建筑普遍在经历着一次空前规模的更新换代,城市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甚至每一个有代表的都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记号,而这些都是无价的,正是这些非共性的东西才构成了世界的多元化和它的绚丽多彩。
1.郑州城隍庙郑州城隍庙全称是“郑州城隍灵佑侯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属于道教庙宇。
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河南省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
数百年来,虽屡遭兵役、火灾及人为破坏,后经多次营建修葺,基本上保留了历史原貌,因此弥足珍贵。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东西廊庑等。
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
庙内绿树成荫,碑碣四立。
城隍庙的建筑模式不算太大,也不算小,由大门、过厅、戏楼、大殿、后寝宫和拜厦组成,玲珑别致、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建筑的特点,是研究明清古建筑的直观实物。
进山门可见两扇朱红大木门下一个齐膝高的大红门槛,迈这个门槛年轻人也会觉得费劲,更别说是上年纪的了。
据了解门槛也被叫作神灵的肩膀,所以迈门槛的时候千万切忌不要站在门槛上,因为这是对神的不尊敬。
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顶,檐下施三昂七踩斗拱,三幅云昂嘴,耍头成象鼻状,斗拱后尾平插垂帘柱,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明间前后四根石柱,呈小八角形,门前砌有六级扇面形垂带式踏跺,左右立一对石狮子。
城隍庙进大门可直接看到一面墙壁作为屏风,墙壁后面是个阁楼(又称乐楼),阁楼座南向北,这个阁楼只是个戏楼,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歇山式高台楼阁,楼高12余米,主楼居中,左右两侧檐下配有歇山式边楼,全楼有19条屋脊纵缇斜插,置大吻脊兽和绿色琉璃脊饰。
整体建筑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独具一格。
阁楼的对面是正殿,正殿大堂的门前是个两米多长一米来宽的大香炉,成长方形。
正殿的两侧是两排侧屋,里面有六十花甲子的塑像,每座金身都做的栩栩如生,不仅型像,神情更是真的一样。
有的呲牙咧嘴,有的文质彬彬,有的挥拳登脚的,有的手拿各式兵器或宝物的。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绿色琉璃瓦顶,脊饰用黄绿色琉璃,脊置大吻脊兽,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角科用把臀厢拱,前檐明间施有两攒鎏金斗拱,殿前后明间均装修有槛窗,均为正搭斜交凌花式。
檐下的垫拱板还绘有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彩画,殿前砌有月台,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