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化机制提高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

合集下载

汽车薄钢板静动态局部凹痕抗力

汽车薄钢板静动态局部凹痕抗力

汽车薄钢板静动态局部凹痕抗力
李东升;周贤宾
【期刊名称】《塑性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3(10)2
【摘要】介绍了汽车板局部凹痕抗力的试验方法。

研究厚度、屈服强度和预变形对板材静动态局部凹痕抗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局部凹痕抗力基本试验中临界静载荷和动能的表达式;通过动态凹痕应变速率计算,分析了应变速率对动态局部凹痕抗力的影响。

【总页数】4页(P32-35)
【关键词】汽车板;局部凹疽抗力;应变速率;薄板
【作者】李东升;周贤宾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5.11
【相关文献】
1.局部损伤的机械弹性车轮的静动态特性 [J], 臧利国;赵又群;李波;王健;李小龙
2.汽车副仪表板静动态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J], 何睿
3.基于强化机制提高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 [J], 李东升;周贤宾
4.应变强化对钢板局部凹痕抗力影响研究 [J], 吴华;蒋浩民
5.静动态组合式动态汽车衡校准方法探讨 [J], 王奕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提升改善方法

浅谈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提升改善方法

10.16638/ki.1671-7988.2019.18.069浅谈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提升改善方法刘洁敏,朱红平,陈浩,陈超(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部,广东广州510000)摘要: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作为重要的外观商品性品质,一直受到顾客的关注。

文章简述了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相关基本概念,分析了影响抗凹性的相关因素,并分享介绍了外覆盖件抗凹性改善的实践案例。

对外覆盖件抗凹性提升工作具有较高的意义。

关键词;抗凹性;影响因素分析;改善案例分享;截面形状;结构胶;补强贴中图分类号:U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18-202-04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he dent resistance of automotive covering partsLiu Jiemin, Zhu Hongping, Chen Hao, Chen Chao(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Technology Department,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0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mmodity of exterior appearance, the dent resistance of covering part is concerned by customers alway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dentresistance of the automotive covering parts, analyzes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ntresistance, and shares of the practical cases of improving the dent resistan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dent resistance of automotive covering parts.Keywords: Dent resist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Improvementcase sharing; Cross-section shape; Structur -ereinforcement; Enhanced pasteCLC NO.: U466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8-202-04引言随着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绿色观念的倡行,汽车轻量化早已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

冲压工艺对汽车覆盖件抗凹性能影响分析

冲压工艺对汽车覆盖件抗凹性能影响分析

冲压工艺对汽车覆盖件抗凹性能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9-09-11T15:37:58.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熊伟[导读] 摘要:抗凹性属于反应与评价汽车自身覆盖件所在表面质量及使用性能关键指标,本文主要是以某车型后背门处覆盖件、发动机的舱盖、前门这三种不同材料为对象,以数值的模拟分析方法为基础,从局部凹痕的抗力、抗凹的稳定性与刚度性这三个层面入手,综合分析冲压工艺针对于汽车的覆盖件自身抗凹性能相关影响,以便于为抗凹的目标值设定提供帮助。

佛山三友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抗凹性属于反应与评价汽车自身覆盖件所在表面质量及使用性能关键指标,本文主要是以某车型后背门处覆盖件、发动机的舱盖、前门这三种不同材料为对象,以数值的模拟分析方法为基础,从局部凹痕的抗力、抗凹的稳定性与刚度性这三个层面入手,综合分析冲压工艺针对于汽车的覆盖件自身抗凹性能相关影响,以便于为抗凹的目标值设定提供帮助。

关键词:冲压工艺;汽车;覆盖件;抗凹性能;影响前言:车身外形设计与制造能力,属于衡量现代汽车外形整体发展水准关键标准。

车身外形,主要由较大尺寸覆盖件所构成,常受到石子冲击、依靠及按压等各种载荷作用,导致覆盖件出现凹陷挠曲或永久性凹痕等。

车身的覆盖件自身所承受外部的载荷作用期间,抵抗凹陷的弯曲与局部凹痕的变形,维持形状能力即为抗凹性。

抗凹性属于反映、评价汽车的覆盖件自身表面质量及使用性能关键指标。

汽车的覆盖件是经过冲压处理工艺而成型,冲压处理会对于覆盖件的材料形成冲压硬化及延伸变薄各种影响,促使覆盖件的材料有变化状况出现,对其自身抗凹性能有着一定影响。

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汽车的覆盖件自身抗凹性能,结合冲压工艺进行综述分析,望能够为相关专家及学者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或者依据。

1.抗凹性的主要评价指标覆盖件自身抗凹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即为:局部凹痕的抗力、抗凹的稳定性、抗凹刚度。

冲压成形对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影响研究

冲压成形对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影响研究

汽车工艺与材料Automobile Technology&Material2021No.1 2021年第1期冲压成形对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影响研究俞祖俊张军陈新力崔磊田志俊王祥(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马鞍山243000)摘要:作为用户评价和判断车体坚固程度的重要感官质量标准,车身外覆盖件的抗凹性是车身开发阶段的重点考察指标。

以某车型侧围外板为例,将冲压成形导致的厚度减薄和应变强化效应引入其抗凹性能有限元分析,并与传统的仿真分析和实测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冲压成形效应可提高侧围外板的抗凹性,且仿真与实测结果一致性更佳。

关键词:外覆盖件抗凹性冲压成形有限元分析中图分类号:U466文献标识码:B DOI:10.19710/ki.1003-8817.20200264Study on Influences of Stamping on the Dent Resistance ofAutomotive Body Outer PanelsYu Zujun,Zhang Jun,Chen Xinli,Cui Lei,Tian Zhijun,Wang Xiang(Technology Center,Maanshan Iron&Steel Co.,Ltd,Maanshan243000)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ensory quality standard for customers to evaluate and judge the firmness of automotive body,the dent resistance of automotive body external panels is the key index of the body development.This research takes the body side outer panel of one vehicle as an example,introducing the thickness thinning and strain strengthening caused by stamping into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dent resistance,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nalysi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stamping can improve dent resistance of the body side outer panel,and this simulation method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Key words:Automotive body panel,Dent resistance,Stamping,Finite element analysis1前言抗凹性作为用户评价和判断车体坚固程度的重要感官质量参考指标,直接反映了车辆外覆盖件抵抗外加负荷在其表面产生凹陷的能力|1-210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汽车车身更多的选择轻薄的高强度钢和合金材料,材料特性的变化如材料强度和厚度等方面会影响到工艺制定和成品的使用性能,这对于汽车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刊。

基于可变工况的车身覆盖件抗凹性全流程优化方法

基于可变工况的车身覆盖件抗凹性全流程优化方法

基于可变工况的车身覆盖件抗凹性全流程优化方法
宋凯;王超;陈涛;周泽
【期刊名称】《机械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15(034)004
【摘要】针对车身覆盖件抗凹性优化问题,在现有工程中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及相应工程经验基础上,开发基于可变工况的车身覆盖件抗凹性全流程优化方法.以某车型翼子板为例,采用Tcl/Tk语言编制脚本,快速建立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的仿真模型,经Abaqus软件计算得到抗凹性结果,再利用简化了的脚本定制优化参数,对工况变动的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此套全流程优化方法解决变工况抗凹性问题快速,高效,准确.
【总页数】4页(P599-602)
【作者】宋凯;王超;陈涛;周泽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州545007;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2;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
【相关文献】
1.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分析及改进 [J], 李佩;廖毅;刘乐平
2.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分析及改进 [J], 江昊
3.浅谈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提升改善方法 [J], 刘洁敏; 朱红平; 陈浩; 陈超
4.白车身局部刚度及外覆盖件抗凹性试验装置设计 [J], 徐华俊;汤萍;赵益辉
5.冲压成形对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影响研究 [J], 俞祖俊;张军;陈新力;崔磊;田志俊;王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系统提升的途径

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系统提升的途径

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系统提升的途径
王法峰;赵涛;赵淮北;李辉
【期刊名称】《金属加工:热加工》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汽车车身抗凹性尤其是外覆盖件抗凹性越来越成为用户选购轿车的重要参考,由于车身外覆盖件尺寸大、带曲率、有一定的预变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外载荷的作用,如人为的触摸按压、积雪的静载荷及行进过程中的振动和碎石冲击动载荷等,使覆盖件形状发生凹陷、挠曲甚至产生局部永久凹痕。

另一方面,汽车的轻量化、安全性等要求,使更薄的高强度钢板作为汽车车身覆盖件材料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导致外覆盖件变软,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由于覆盖件自重或轻微的碰撞引起的凹陷,汽车行驶中产生的振动、噪声等。

【总页数】4页(P77-80)
【作者】王法峰;赵涛;赵淮北;李辉
【作者单位】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合肥 230022;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合肥 230022;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合肥230022;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合肥 2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分析及改进
2.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分析及改进
3.浅谈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提升改善方法
4.白车身局部刚度及外覆盖件抗凹性试验装置设计
5.冲压成形对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影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车身外覆盖件生产中表面凸凹点-碰划伤的控制

车身外覆盖件生产中表面凸凹点-碰划伤的控制

车身外覆盖件生产中表面凸凹点\碰划伤的控制摘要:凸凹点、碰划伤是车身外覆盖件冲压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面缺陷,它严重影响了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和车身的外观。

本文对凸凹点、碰划伤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为车身外覆盖件冲压生产时出现凸凹点、碰划伤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外覆盖件;凸凹点;碰划伤;冲压生产1引言在现代微型客车白车身生产中,对组成白车身的外覆盖件,如侧围外蒙皮、前门外蒙皮、中门外蒙皮、背门外蒙皮等,不但须有准确的几何精度,足够的刚度,而且要有光滑平顺的表面质量,避免表面有凸凹点、碰划伤等缺陷,以满足涂装要求。

作为弥补车身外观质量的传统工艺是刮灰打磨。

就冲压的外覆盖件本身而言,涂装时要求尽可能不刮腻子、少刮腻子。

因此,探讨车身外覆盖件冲压生产中凸凹点、碰划伤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对提高覆盖件冲压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凸凹点、碰划伤的产生2.1凸点。

目前大、中型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均采用倒装型式,即凹模在上,凸模在下。

凸点是在覆盖件外表面上出现局部凸起不平的包点,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缺陷,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凸点产生在冲压中,当板料、工件与下模(凸模)之间有不清洁颗粒物时或凸模局部有凸起时,冲压后会在工件上产生凸起的包点。

2.2凹点。

凹点是在覆盖件外表面上出现局部凹陷的坑,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缺陷,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凹点产生在冲压中,当板料、工件与上模(压料器、凹模)之间有不清洁颗粒物时或压料器、凹模局部有凸起时,冲压后会在工件上产生凹陷的坑。

2.3碰划伤。

碰划伤是在覆盖件外表面上出现局部的擦伤或划痕,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缺陷,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1)碰划伤产生在冲压工向模具内送料、送件或从模具内取件时,是由于板料、工件与模具、承料器接触后碰撞、磨擦造成的。

(2)碰划伤产生在冲压制件工序间的转运中,是由于工序件、成品件装入或取出盛具时碰撞、磨擦造成的。

3影响表面凸凹点、碰划伤的因素表面凸凹点、碰划伤产生的原因,根据现场经验可从工序因素控制来查找。

用于汽车外覆盖件扛凹性能的增强装置及增强方法[发明专利]

用于汽车外覆盖件扛凹性能的增强装置及增强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用于汽车外覆盖件扛凹性能的增强装置及增强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谷骁勇,王朋波,张会平,王大勇,程坦,罗凯平,李爱红,张黎明
申请号:CN202010616698.5
申请日:20200701
公开号:CN111661162A
公开日:
202009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外覆盖件扛凹性能的增强装置,以解决传统外板扛凹增强手段中存在的,补强胶片造价高,制造成本高;以及补强支架的适用性不强,填充膨胀胶的膨胀过程不易于控制,而且膨胀胶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包括用于安装于外板与内板之间的支架部,所述支架部与所述内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架部包括若干数量的与需要增强外板强度位置对应的增强位,所述增强位处设有与支架机械配合的可通过外力调节施加于增强位相对于外板投影处位置力量大小的顶杆。

申请人:河南城建学院
地址: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市辖区龙翔大道
国籍:CN
代理机构: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马丽青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通过双曲扁壳零件对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深拉深板"烘烤硬化板和含磷高强板 <个级别的汽车薄钢板系统地研究了板材厚度"屈服强度和扁壳曲率对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影响# 以及烘烤硬化" 加工硬化等强化机制对提高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冲压成形
) . 2 < L $非烘烤板! 烘烤前后 ( $ 9 ! 基本没有变化 ! 烘烤对零件的局部凹痕抗力无明显影响( 烘烤后厚 度相同 ’ =V$ 9 > " AA& 的 Q 0_ < % $与 ) . 2 < L $的 局部凹痕抗力基本接近! $ 9 ? AA 的 Q 0_ < % $烘烤板 的 局 部 凹 痕 抗 力 最 高# 因 此! 用 $ 9 > " AA 或 的 烘 烤 板 替 代 $ 9 ? $ AA Q 0_ < % $ $ 9 > " AA 的 ) . 2 < L $高强板!覆盖件的局部凹痕抗力基本相当 或有提高#
图< 凹痕深度试验曲线 @ !典型的载荷 C 9 < C : B 8 8 7 B J C K @ J I K ; J I ; D: E P U I !0 Y R N Y N
试验发现#板材厚度增加# 覆盖件局部凹痕抗 力提高#覆盖件板材厚度的微小变化对局部凹痕抗 力有敏感影响& 从图 % 可以看出# 在成形条件 $ 模 具弧高’板材屈服强度和成形压边力 ! 相同的情况 下#两种厚度 Q 0_ < % $ 成形零件产生 $ 9 ! AA 可见 凹痕的载荷 ( $ *# 厚度的微小变化 $ = V % $ 9 ! 相差 ! ! # 局部凹痕抗力性能相差近 " 外载荷 $ 9 $ " AA ! " ] 作用下覆盖件产生局部凹痕是一种塑性变形行为# 板材屈服强度增加# 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提高& 从
’ & Q 0 _ < % $ $ 9 > " ! $ & Q 0 _ < % $’ $ 9 ? $ ’ & ) . 2 < L $$ 9 > " & Q 0 _ < % $’ $ 9 > " ’ & Q 0 _ < % $$ 9 ? $ & ) . 2 < L $’ $ 9 > "
"
B ; : !通过增加压边力提高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 利用加工硬化特性改善提高覆盖件局部凹痕抗 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增加成形压边力# 从图 L 可以 看出!在相同的成形条件下 ’ 板材厚度和成形凸模 弧高& !零件成形压边力的改变对零件局部凹痕抗力 有一定影响!载荷 凹痕深度曲线随压边力增加略有 @ 提高#试验发现! 在实验的压边力范围内! 压边力 每增加! ! 局部凹痕抗力 ’ 以( " ; $ 9 ! 评定 & 提高达
第! !卷 第"期 # $ $ %年! $月
塑性工程学报
& ’ ( ) * + ,’ -. , + / 0 1 2 1 0 34 * 5 1 * 4 4 ) 1 * 5
6 7 8 9 ! ! 7 9 " !* ’ : ; 9! # $ $ %
基于强化机制提高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 #!李东升!周贤宾 ! $ $ $ = <
# !试验原理及方法
针对矩形双曲扁壳覆盖件 % < $ $ AA\< ? $ AA& 进行局部凹痕抗力试验! 试件由两套不同中心弧高 的双曲度凸模在不同的压边力下冲压制成 % 如图 ! 所示& !凸模中心弧高 F V " AA#7 # # $ = AA#7 !V # V< < ? $ AA$ 凸 模 中 心 弧 高 F V! $ $ AA#7 ! V ! ! $ = AA#7 > = = AA$ 毛 料 尺 寸 为 % ! $ AA \ # V!
表! 压边力 D " E F G B H , !烘烤前后 % C ; !的比较! 烘烤条件! # I C J" : C " . + ! 0 B O 9 ! 7 A B P C G 7 K7 ^ ( I ^ 7 P I B K JB ^ ; I PQ _ V % " ; !2 $ 9 !O N O B S I ; I A I P B ; E P I ! ? $ g! # $ A C K N 成形凸模弧 高 F’ A A& 材料品种 ’ A A& 烘烤前 ( $ 9 ! 烘烤后 ( $ 9 ! 提高 ’ *& = = ! $ " ! $ % ? ! L $ = ? ’ *& ! ! L ! < $ ! $ # L % ! $ L = L 程度 < " ] # % ] * < # ] # ! ]
W ! 中图分类号!( #( & % > " 9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引!言
车身作为轿车四大总成之一# 外覆盖件的表面 质量越来越受到制造厂商和客户的重视! 局部凹痕 如触摸按压"磕碰" 抗力是覆盖件受到外载荷作用 % 石子"沙粒等& 时抵抗局部凹痕变形" 保持形状的 能力#是覆盖件使用性能抗凹性的主要内容之一# 同时也是覆盖件形状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与汽 车板材品质"覆盖件结构型式和冲压成形工艺密切 ) ! 相关( !近年来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世界 各国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企业平均燃油 ( ) # 经济性法规 %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车身 2 + 4& 轻量化和高效节能成为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 车身板厚进一步减薄# 覆盖件的局部凹痕抗力问题 更为突出#迫切需要从材料及冲压工艺等方面综合 探索和挖掘提高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的方法和途径# 对新型汽车钢板在车身覆盖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 义!
李东升!4 ’, @ A B C 8 J G D Z G # > < 9 K I ; ! 作者简介’李东升#男# ! L > "年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 # $ $ < @ $ L @ # >
图! !试件制备 C 9 ! 7 P A C K ^ J 7 E O 8 I : E P U I JN B K I 8 !Y Y7
! %
塑性工程学报
第! !卷
图# !试验原理
!加载"O !卸载后残留凹痕 B
图% !板材厚度对局部凹痕抗力的影响 C 9 % ^ ^ I : ; 7 ^ ; D C : S K I G G7 KJ I K ; P I G C G ; B K : I !4 Y
C 9 # P C K : C 8 I7 ^ ; I G ; G !. Y N
试验板材共 < 种级别’ 日本的深拉深钢板 / . @ "含 磷 高 强 度 薄 钢 板 ) 2 4 * % $ 9 ? $ AA& . 2 < L $ % & 和 国 产 烘 烤 硬 化 薄 钢 板 $ 9 > " AA Q 0_ < % $ % !在交货状态下 / $ 9 > " AA 和$ 9 ? $ AA& . 2 4 * 屈服 强度最 低 为 ! #其 次 是 两 种 烘 烤 硬 化 板 为 " $ T . B #含磷高强板屈服强度最高为 # !为 # ! $ T . B " $ T . B
< !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影响因素分析
图<是一组典型的载荷 凹痕深度试验曲线& 在 @ 载荷较小 $ () " $ *!的情况下#凹痕不明显# 随着 载荷增加# 曲线发生转折# 开始有可见凹痕出现# 且凹痕深度随载荷增加呈稳定增加趋势& 还可进一 压边力’ 模具弧高 ! 相 步看出#在零件成形条件 $ 同的情况下#载荷随凹痕深度变化趋势与板材品种 有关# 深拉深板 / . 2 4 * 的曲线明显低于 Q 0_ < % $ 烘烤板和 ) 高强板 # 前者成形零件局部凹 . 2 < L $ 痕抗力比后两种板材明显低&因此# 用载荷 凹痕深 @ 度曲线可以比较评判零件的局部凹痕抗力性能&
图" !板材屈服强度对局部凹痕抗力的影响 C 9 " ^ ^ I : ; 7 ^ C I 8 JG ; P I K ; D7 KJ I K ; P I G C G ; B K : I !4 Y R Y
# 因此#可以! 综合反映板材厚度和屈服强度对 = " # 局部凹痕抗力的影响&从图>可以看出 ( 之 = $ 9 !与! " 间呈 近 似 正 比 关 系" $ 9 > "的 ) . 2 < L $与$ 9 ?厚的 Q 0 _ < % $成形零件的( $ " *#而二 $ 9 !基本接近#约为! # 者! = 的 值 也 基 本 接 近# 约 为 ! $ < * 左 右" 同 样# " 厚的 比 厚的 $ 9 > " A A Q 0 _ < % $ $ 9 ? $ / . 2 4 * 成形零件 # 的( $ *#而二者的! = 值相差近! > *& $ 9 !增加约! "
!第"期
李东升 等)基于强化机制提高覆盖件局部凹痕抗力
! "
从图= B可以看出)Q 0_ < % $烘烤板成形零件烘 凹痕深度曲线明显提高( 而从图 = 烤后载荷 @ O 可以 看出)) 高强度板成形零件烘烤前后载荷 . 2 < L $ @ 凹痕深度曲线基本无变化# 由表!可见! 两种厚度 Q 0_ < % $ 烘烤板! 烘烤 后局 部 凹 痕 抗 力 ’ ( $ ] 以 上( 而 $ 9 !& 提 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