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1903#楼群塔作业方案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列表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列表1. 1901年:若瑟夫·雅克·雷纳尔(Josef Jacobsen Rene)2. 1902年:托马斯·马努尔·马约尔斯基(Thomas Mann)3. 1903年:比约恩·克内普斯(Bjornstjerne Bjornson)4. 1904年:弗雷德里克·莱特(Frederic Passy)5. 1905年:亨利克·伊布森(Henrik Ibsen)6. 1906年:格拉茨·瑟纳克(Grazia Deledda)7. 1907年:鲁道夫·克里斯蒂安·克拉斯诺克(Rudolf Christoph Eucken)8. 1908年:鲁德亚德·基普林(Rudyard Kipling)9. 1909年:毛姆(W. Somerset Maugham)10. 1910年:保罗·海泽尔(Paul Heyse)11.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2. 1912年:松山茂(Gerhart Hauptmann)13. 1913年:拉蒙·德尔瓦列-伊卡萨(Rabindranath Tagore)14. 1915年: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5. 1916年:卡尔·史蒂芬·斯皮尔贝格(Carl Spitteler)16. 1917年:卡尔·亚当·约翰斯(Karl Adolph Gjellerup、Henrik Pontoppidan)17. 1919年:卢卡斯·克莱恩(Carl Ferdinand Buck)18. 1920年:克劳斯·舍尔比(Knut Hamsun)19. 1921年:安德烈·纳德森(Anatole France)20. 1922年:雅克·贝尼斯(Jacinto Benavente)21. 1923年: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22. 1924年:文森特·冈萨雷斯·奥斯皮纳(Wladyslaw Reymont)23. 1925年:乔治·伯纳德·肖(George Bernard Shaw)24. 1926年:格拉尔·丰达(Grazia Deledda)25. 1927年:亚尔·马莫因(Henri Bergson)26. 1928年:西奥多·莫姆森(Sigrid Undset)27. 1929年:托马斯·曼(Thomas Mann)28. 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29. 1931年:埃里克·阿克塞尔·博尔赫斯(Erik Axel Karlfeldt)30. 1932年:约翰·加尔斯沃西(John Galsworthy)31. 1933年:伊万·布劳涅斯库(Ivan Bunin)32. 1934年:路易·阿拉贡(Luigi Pirandello)33. 1936年: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34. 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Roger Martin du Gard)35. 1938年:珍妮特·魏纳(Pearl Buck)36. 1939年:弗朗切斯科·塞维拉·卡布拉尔(Frans Eemil Sillanpaa)37. 1944年:约翰·史坦贝克(John Steinbeck)38. 1945年:加布里埃尔·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39. 1946年:赛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40. 1947年:安德烈·纳德森(André Gide)41. 1948年:图尔佐·塔西蒂(T.S. Eliot)42. 1949年: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43. 1950年:毛姆(Bertrand Russell)44. 1951年:佩尔·鲍姆(Pr Lagerkvist)45. 1952年:阿尔伯特·卡缪(Albert Camus)46. 1953年: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47. 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Ernest Hemingway)48. 1955年:哈尔德·克劳斯(Halldor Kiljan Laxness)49.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Juan Ramón Jiménez)50. 1957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Albert Camus)51. 1958年:鲁迅(Boris Pasternak)52. 1959年:萨缪尔·贝克特(Salvatore Quasimodo)53. 1960年:圣-约翰·佩雷斯(Saint-John Perse)54. 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c)55.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56. 1963年:乔治·塞勒斯(Giorgos Seferis)57. 1964年: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58. 1965年:米哈伊尔·什O洛霍夫(Mikhail Sholokhov)59. 1966年: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Shmuel Yosef Agnon、Nelly Sachs)60. 1967年:密尔顿·弗里德曼(Miguel Angel Asturias)61. 1968年:耶夫·安德烈耶夫(Yevgeny Evtushenko)62.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63. 1970年:亨利·米勒(Aleksandr Solzhenitsyn)64. 1971年:帕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65. 1972年:海明威(Heinrich Bll)66. 1973年: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67. 1974年:埃利亚斯·卡纳蒂斯(Eyvind Johnson、Harry Martinson)68. 1975年:伊萨克·巴什维斯·辛格(Eugenio Montale)69. 1976年:萨缪尔·贝克特(Saul Bellow)70. 1977年:维克多·弗兰克尔(Vicente Aleixandre)71. 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72. 1979年:奥德里·豪斯(Odysseus Elytis)73. 1980年:西蒙·威斯特(Czeslaw Milosz)74. 1981年:艾利·维瑟尔(Elias Canetti)75. 1982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 árquez)76. 1983年: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77. 1984年:雅克·德利达(Jaroslav Seifert)78. 1985年:克劳德·西蒙(Claude Simon)79. 1986年:绍尔·贝罗沙(Wole Soyinka)80. 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81. 1988年:纳杰布·马哈福兹(Naguib Mahfouz)82.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 José Cela)83.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84. 1991年:纳杰布·马哈福兹(Nadine Gordimer)85.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86. 1993年: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87. 1994年:肯尼斯·萨洛(Kenzaburo Oe)88. 1995年:西尼斯拉夫·米尔日(Seamus Heaney)89. 1996年:维斯瓦瓦·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90. 1997年:达利·拉马(Dario Fo)91. 1998年:荷马·查拉潘蒂斯(José Saramago)92. 1999年:格宁·穆拉德(Günter Grass)93. 2000年:吉姆·库兹(Gao Xingjian)94. 2001年:维迪斯拉夫·恰克夫(V. S. Naipaul)95. 2002年:伊慕尔·卡尔维托(Imre Kertész)96. 2003年:约翰·麦克马纳斯(J. M. Coetzee)97. 2004年:埃尔夫里德·约伊贝尔(Elfriede Jelinek)98. 2005年: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99. 2006年: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00. 2007年:多拉·斯弗拉·泽鲁维奇(Doris Lessing)101. 2008年: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02. 2009年: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03. 2010年:马里奥·温格(Mario Vargas Llosa)104. 2011年: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Tomas Transtrmer) 105. 2012年:莫·廷廷(Mo Yan)106. 2013年: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07.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108. 2015年: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109. 2016年:鲍勃·迪伦(Bob Dylan)110. 2017年:卡鲁斯托·盖尔西亚·马尔克斯(Kazuo Ishiguro) 111. 2018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112. 2019年: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13. 2020年:路易丝·格鲁兹(Louise Glück)114. 2021年:阿布罕·卡拉马(Abdulrazak Gurnah)。
清末新政

一背景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造成列强大举入侵,酿成弥天大祸。
加上列强的政治上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
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张刘二人联名三次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定出改革方向,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
二主要内容(一)筹措军饷,训练新兵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
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
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隆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
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
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
1904年9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
清末新军训练的新军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
1907年8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镇、四川3镇外,其他各省各编练1—2镇。
三江师范学堂

肇始“三江”(1902)19世纪末,清王朝闭关锁国,积弱积贫,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一而再、再而三地轰开“天朝大国”之门,同时也轰醒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变革自强的意识。
“御外侮而欲求强,为求强而欲变革”的呼声日高,“废科举,兴学校”,不拘一格育人才,更成为维新变法的重要举措。
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便在这举国上下求强思变的潮流中应运而生。
[7]1901年,清廷迫于内外形势,下令各省改书院为学堂。
翌年又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将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等七级,形成了较为完备和系统的教育制度。
[7]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与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盛宣怀等结成“东南互保”联盟,1901年7月,他和张之洞联衔具奏《湖广、两江总督会奏三疏》(史称“变法三疏”)。
提出“育才兴学之大端”四项:“一曰设文武学堂;二曰酌改文科;三曰停罢武科;四曰奖励游学。
”(史家认为,“变法三疏”实际上是“清末新政的实施大纲”)。
[8]1902年5月8日,刘坤一邀请张謇、缪荃孙、罗振玉等江苏学者、名流商议兴办学堂事宜,达成共识:兴学育才的主要困难是师资匮乏和资金短绌,而开办高等师范学堂,不仅可以为各级学堂培育师资,而且“更可比办高等学堂经费减省一半”。
刘坤一在当日给张之洞的信中通报了此次商讨的经过,力主兴学“应从师范学堂入手“。
[4]1902年5月15日,刘坤一会同江苏巡抚,江苏学政上奏《筹办江南省学堂大略情形折》,5月30日,他再上《筹办学堂情形折》,呈请在原设水师学堂、陆路学堂及格致书院外,另建小、中、高等三所学堂。
即:将江南文正书院改为小学堂,钟山书院改设中学堂,“均就原址酌量增茸”;省会高等学堂“课专门之学”,“规模必求宏敞,俾可广育人才”,因而“聘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总教习”(注:缪荃孙是被聘为江宁高等学堂的“总教习”,而非师范学堂的“总教习”。
[1]),“设法筹款择地建造,尼材鸠工,接续举办”。
近代中国学制

近代中国学制一、壬寅学制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时间:1902年颁布政府:清政府(张百熙)仿照国家:日本地位:首颁布,未实行二、癸卯学制(常考)1903年,由张之洞起草,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1904年为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
时间:1904年颁布政府:清政府(张之洞)仿照国家:日本地位:首实施(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修业年限最长的学制(26年) 教育目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前教育:设蒙养院为幼儿教育机构,招收3~7岁幼儿,是我国首次将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女子教育:轻视女子教育,规定男女不许同校。
义务教育:初等小学堂规划为强迫教育阶段,首次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强迫教育”的词汇。
三、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部长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时间:1912年—1913年颁布政府:南京临时政府(蔡元培)仿照国家:日本地位: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女子教育: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小学男女同校,中学以上设立女学)补习教育:增设了补习学校其他措施: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改学堂为学校。
四、壬戌学制(常考)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时间:1922年颁布政府:北洋政府仿照国家:美国地位: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首次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学前教育: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确立了学前教育的地位。
十二生肖属相年份对照表汇总

十二生肖属相年份对照表(农历1900--2103)鼠1900牛1901虎1902兔1903龙1904蛇1905马1906羊1907猴1908鸡1909狗1910猪1911 鼠1912牛1913虎1914兔1915龙1916蛇1917马1918羊1919猴1920鸡1921狗1922猪1923 鼠1924牛1925虎1926兔1927龙1928蛇1929马1930羊1931猴1932鸡1933狗1934猪1935 鼠1936牛1937虎1938兔1939龙1940蛇1941马1942羊1943猴1944鸡1945狗1946猪1947 鼠1948牛1949虎1950兔1951龙1952蛇1953马1954羊1955猴1956鸡1957狗1958猪1959 鼠1960牛1961虎1962兔1963龙1964蛇1965马1966羊1967猴1968鸡1969狗1970猪1971 鼠1972牛1973虎1974兔1975龙1976蛇1977马1978羊1979猴1980鸡1981狗1982猪1983 鼠1984牛1985虎1986兔1987龙1988蛇1989马1990羊1991猴1992鸡1993狗1994猪1995 鼠1996牛1997虎1998兔1999龙2000蛇2001马2002羊2003猴2004鸡2005狗2006猪2007 鼠2008牛2009虎2010兔2011龙2012蛇2013马2014羊2015猴2016鸡2017狗2018猪2019 鼠2020牛2021虎2022兔2023龙2024蛇2025马2026羊2027猴2028鸡2029狗2030猪2031 鼠2032牛2033虎2034兔2035龙2036蛇2037马2038羊2039猴2040鸡2041狗2042猪2043 鼠2044牛2045虎2046兔2047龙2048蛇2049马2050羊2051猴2052鸡2053狗2054猪2055 鼠2056牛2057虎2058兔2059龙2060蛇2061马2062羊2063猴2064鸡2065狗2066猪2067 鼠2068牛2069虎2070兔2071龙2072蛇2073马2074羊2075猴2076鸡2077狗2078猪2079 鼠2080牛2081虎2082兔2083龙2084蛇2085马2086羊2087猴2088鸡2089狗2090猪2091 鼠2092牛2093虎2094兔2095龙2096蛇2097马2098羊2099猴2100鸡2101狗2102猪21031、鼠甲子年生:1924 1984 杜鼠(木鼠)丙子年生:1936 1996 田鼠(火鼠)戊子年生:1948 2008 粟鼠(土鼠)庚子年生:1960 2020 白鼠(金鼠)壬子年生:1912 1972 狐鼠(水鼠)2、牛乙丑年生:1925 1985 乳牛(木牛)丁丑年生:1937 1997 耕牛(火牛)已丑年生:1949 2009 水牛(土牛)辛丑年生:1961 2021 牧牛(金牛)葵牛年生:1913 1973 牵牛(水牛)3、虎甲寅年生:1914 1974 猛虎(木虎)丙寅年生:1926 1986 俄虎(火虎)戉寅年生:1938 1998 暴虎(土虎)庚寅年生:1950 2010 骑虎(金虎)壬寅年生:1962 2022 乳虎(水虎)4、兔乙卯年生:1915 1975 狡兔(木兔)丁卯年生:1927 1987 野兔(火兔)已卯年生:1939 1999 家兔(土兔)辛兔年生:1951 2011 月兔(金兔)葵兔年生:1963 2023 玉兔(水兔)5、龙甲辰年生:1904 1964 降龙(木龙)丙辰年生:1916 1976 伏龙(火龙)戊辰年生:1928 1988 天龙(土龙)庚辰年生:1940 2000 升龙(金龙)壬辰年生:1952 2012 蛟龙(水龙)6、蛇乙巳年生:1905 1965 长蛇(木蛇)丁巳年生:1917 1977 大蛇(火蛇)7、马甲午年生:1954 2014 骑马(木马) 丙午年生:1906 1966 天马(火马) 戊午年生:1918 1978 驮马(土马) 庚午年生: 1930 1990 兵马(金马) 壬午年生: 1942 2002 种马(水马) 8、羊乙未年生:1955 2015 白羊(木羊) 丁未年生:1907 1967 病羊(火羊) 已未年生:1919 1979 山羊(土羊) 辛羊年生:1931 1991 野羊(金羊) 葵羊年生: 1943 2003 绵羊(水羊) 9、猴甲申年生:1944 2004 王猴(木猴) 丙申年生:1956 2016 赤猴(火猴) 戊申年生:1908 1968 山猴(土猴) 庚申年生:1920 1980 芸猴(金猴) 壬申年生:1932 1992 亲猴(水猴) 10、鸡乙酉年生:1945 2005 水鸡(木鸡) 丁酉年生:1957 2017 斗鸡(火鸡) 已酉年生:1909 1969 野鸡(土鸡) 辛酉年生:1921 1981 军鸡(金鸡) 葵酉年生:1933 1993 家鸡(水鸡) 11、狗甲戎年生:1934 1994 狂犬(木狗) 丙戎年生:1946 2006 猎狗(火狗) 戊戎年生:1958 2018 野犬(土狗) 庚戎年生:1910 1970 猛狗(金狗) 壬戎年生:1922 1982 爱狗(水狗) 12、猪乙亥年生:1935 1995 勇猪(木猪) 丁亥年生: 1947 2007 游猪(火猪)十二生肖对应年份表十二生肖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生活习俗,据清代史学家赵翼记载:“十二属相之说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者。
十二生肖属相年份对照表

十二生肖属相年份对照表(农历1900--2103)鼠1900牛1901虎1902兔1903龙1904蛇1905马1906羊1907猴1908鸡1909狗1910猪1911 鼠1912牛1913虎1914兔1915龙1916蛇1917马1918羊1919猴1920鸡1921狗1922猪1923 鼠1924牛1925虎1926兔1927龙1928蛇1929马1930羊1931猴1932鸡1933狗1934猪1935 鼠1936牛1937虎1938兔1939龙1940蛇1941马1942羊1943猴1944鸡1945狗1946猪1947 鼠1948牛1949虎1950兔1951龙1952蛇1953马1954羊1955猴1956鸡1957狗1958猪1959 鼠1960牛1961虎1962兔1963龙1964蛇1965马1966羊1967猴1968鸡1969狗1970猪1971 鼠1972牛1973虎1974兔1975龙1976蛇1977马1978羊1979猴1980鸡1981狗1982猪1983 鼠1984牛1985虎1986兔1987龙1988蛇1989马1990羊1991猴1992鸡1993狗1994猪1995 鼠1996牛1997虎1998兔1999龙2000蛇2001马2002羊2003猴2004鸡2005狗2006猪2007 鼠2008牛2009虎2010兔2011龙2012蛇2013马2014羊2015猴2016鸡2017狗2018猪2019 鼠2020牛2021虎2022兔2023龙2024蛇2025马2026羊2027猴2028鸡2029狗2030猪2031 鼠2032牛2033虎2034兔2035龙2036蛇2037马2038羊2039猴2040鸡2041狗2042猪2043 鼠2044牛2045虎2046兔2047龙2048蛇2049马2050羊2051猴2052鸡2053狗2054猪2055 鼠2056牛2057虎2058兔2059龙2060蛇2061马2062羊2063猴2064鸡2065狗2066猪2067 鼠2068牛2069虎2070兔2071龙2072蛇2073马2074羊2075猴2076鸡2077狗2078猪2079 鼠2080牛2081虎2082兔2083龙2084蛇2085马2086羊2087猴2088鸡2089狗2090猪2091鼠2092牛2093虎2094兔2095龙2096蛇2097马2098羊2099猴2100鸡2101狗2102猪21031、鼠甲子年生:1924 1984 杜鼠(木鼠)丙子年生:1936 1996 田鼠(火鼠)戊子年生:1948 2008 粟鼠(土鼠)庚子年生:1960 2020 白鼠(金鼠)壬子年生:1912 1972 狐鼠(水鼠)2、牛乙丑年生:1925 1985 乳牛(木牛)丁丑年生:1937 1997 耕牛(火牛)已丑年生:1949 2009 水牛(土牛)辛丑年生:1961 2021 牧牛(金牛)葵牛年生:1913 1973 牵牛(水牛)3、虎甲寅年生:1914 1974 猛虎(木虎)丙寅年生:1926 1986 俄虎(火虎)戉寅年生:1938 1998 暴虎(土虎) 庚寅年生:1950 2010 骑虎(金虎) 壬寅年生:1962 2022 乳虎(水虎) 4、兔乙卯年生:1915 1975 狡兔(木兔) 丁卯年生:1927 1987 野兔(火兔) 已卯年生:1939 1999 家兔(土兔) 辛兔年生:1951 2011 月兔(金兔) 葵兔年生:1963 2023 玉兔(水兔) 5、龙甲辰年生:1904 1964 降龙(木龙) 丙辰年生:1916 1976 伏龙(火龙) 戊辰年生:1928 1988 天龙(土龙) 庚辰年生:1940 2000 升龙(金龙) 壬辰年生:1952 2012 蛟龙(水龙) 6、蛇乙巳年生:1905 1965 长蛇(木蛇)丁巳年生:1917 1977 大蛇(火蛇) 已巳年生:1929 1989 龙蛇(土蛇) 辛巳年生:1941 2001 蝮蛇(金蛇) 葵巳年生:1953 2013 卧蛇(水蛇) 7、马甲午年生:1954 2014 骑马(木马) 丙午年生:1906 1966 天马(火马) 戊午年生:1918 1978 驮马(土马) 庚午年生: 1930 1990 兵马(金马) 壬午年生: 1942 2002 种马(水马) 8、羊乙未年生:1955 2015 白羊(木羊) 丁未年生:1907 1967 病羊(火羊) 已未年生:1919 1979 山羊(土羊) 辛羊年生:1931 1991 野羊(金羊) 葵羊年生: 1943 2003 绵羊(水羊) 9、猴甲申年生:1944 2004 王猴(木猴) 丙申年生:1956 2016 赤猴(火猴) 戊申年生:1908 1968 山猴(土猴) 庚申年生:1920 1980 芸猴(金猴) 壬申年生:1932 1992 亲猴(水猴) 10、鸡乙酉年生:1945 2005 水鸡(木鸡) 丁酉年生:1957 2017 斗鸡(火鸡) 已酉年生:1909 1969 野鸡(土鸡) 辛酉年生:1921 1981 军鸡(金鸡) 葵酉年生:1933 1993 家鸡(水鸡) 11、狗甲戎年生:1934 1994 狂犬(木狗) 丙戎年生:1946 2006 猎狗(火狗) 戊戎年生:1958 2018 野犬(土狗) 庚戎年生:1910 1970 猛狗(金狗) 壬戎年生:1922 1982 爱狗(水狗)12、猪乙亥年生:1935 1995 勇猪(木猪) 丁亥年生: 1947 2007 游猪(火猪) 已亥年生:1959 2019 病猪(土猪) 辛亥年生:1911 1971 家猪(金猪) 葵亥年生:1923 1983 荒猪(水猪)十二生肖对应年份表十二生肖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生活习俗,据清代史学家赵翼记载:“十二属相之说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者。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表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清 朝灭亡、《临时约法》颁布、袁世凯就任临 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掀起“尊孔 复古”逆流 二次革命 一战爆发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去世、护国运动、蔡元培就任北大校 长(“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主张) 十月革命爆发、中国参加一战、胡适《文学 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一战结束、护法战争、鲁迅《狂人日记》、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 的胜利》
1928年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929年 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0年 中共在南方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抗战(蔡、蒋)பைடு நூலகம்伪满洲国成立 1930—1933年 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到五次围剿 1933年 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抗战(安德馨);二十九军抗 战(宋哲元),收复喜峰口;国民党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 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国民党政府 奉行“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4年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 1935年 遵义会议、中央红军成功到达陕北、华北事变、八一宣 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 1936年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西安事变及 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联军
1943年 中国国民党政府参加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德黑 兰会议 1944年 中国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召开;开辟欧洲第二 战场;诺曼底 登陆;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 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击》,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台 湾光复;抗战胜利;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召开;德国投降,欧 洲战争结束;美国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本宣战,苏联 出兵中国东北;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纽伦堡审判 1946年 内战爆发;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东 京审判; 1947年 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刘邓大军(晋冀鲁豫解放 军)挺进大别山 1948年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1949年 渡江战役、国民党政府垮台、《论人民民主专政》、七届 二中全会、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化学奖项,每年颁发给在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经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荣膺该奖项。
以下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录:1901年:雅各布斯·赫尔斯东1902年:赫尔曼·冯·黑尔芬1903年:西蒙·冯塔费1904年:威廉·拉姆齐1905年:亨利克·安东·洛伦兹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1907年:爱德华·弗兰克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拉赫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兰伯特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斯1914年:沃尔夫冈·奥斯特瓦尔德1915年:理查德·威尔斯坦1918年:弗里茨·哈勒1919年:卡尔·费迪南德·克兰内1920年:沃尔特·诺德豪斯1921年:弗里茨·赫兴1922年: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尔斯1925年:理查德·阿希特1926年:波许1927年:海因里希·威廉·卡尔·鲁斯 1928年:奥德内斯·哈伯1929年:奥夫·玻尔1930年:汉斯·冯·赫尔岑贝格1931年:弗里茨·普朗克1932年:伯纳德·萨克斯1934年:哈罗德·厄普1935年:弗兰克·惠勒1936年:彼得·德拜1937年:诺曼·哈金1938年:理查德·库康1939年:保罗·克鲁特1943年:乔治·德弗里斯特1944年:奥德里希·弗洛伊德1945年:阿里斯托蒂莱·博瓦拉1946年:詹姆斯·萨默菲尔德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德里安·伊瑟尔1949年:威廉·肖克利1950年:奥托·迈耶霍夫1951年:埃德蒙·哈欣斯基1952年:阿夫雷德·伍德华德1953年:赫曼·施莱夫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邦1956年:西尔曼·伯格曼1957年:洛伊丝·格洛克纳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曼1959年:凯利·莫特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珀鲁茨1963年:卡尔·锄礼1964年:多尔纳·拉姆齐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木华 1966年:罗伯特·西蒙斯1967年:马诺哈尔·肯尼斯·尚普 1968年:拉尔夫·斯托克1969年:德里克·巴顿1970年:路易·布隆德尔1971年:格拉德斯通·弗拉克 1972年:克里斯托夫·安森 1973年:恩里科·费米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韦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1977年:伊利亚斯·柴克1978年:约翰·布恩1979年:赫伯特·布朗1980年:保罗·伯格1981年:肯尼思·奥尔斯特姆 1982年:亨利·塔夫茨1983年:罗伯特·默里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特 1985年:赫尔曼·施托德林 1986年:约翰·波尔塔什1987年:查尔斯·彼得斯1988年:约翰·达夫1989年:西德尼·阿尔特曼 1990年:埃利亚斯·科里1991年:理查德·雷诺兹1992年:鲁道夫·马尔库斯1993年:基里尔·卡里里奇·肖尔 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保罗·克劳泽1996年:理查德·施罗德1997年:保罗·D·博伊耳1998年:沃尔特·科恩1999年:阿哈拉·伯恩斯坦2000年:艾伦·赖奇2001年:威廉·萨莫伊尔2002年:约翰·巴德伊斯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龙·切奇2005年:罗伯特·格伦韦尔2006年:罗杰·库尔曼2007年:格尔哈德·艾伯2008年:奥斯汀·特劳特2009年:托马斯·施特茨勒2010年:理查德·赫克2011年:丹尼尔·谢克曼2012年:罗伯特·莱菲兰德2013年:马丁·卡普特2014年:艾里克·贺希2015年:托马斯·林德尔2016年:让-皮埃尔·索格2017年:雅克·迪比2018年:弗朗索瓦·阿诺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2020年:艾米·阿希托夫2021年:本杰明·利斯顿这些科学家不仅在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各庄平改项目工程多塔作业及防碰撞方案工程名称:常各庄平改1902#、1903#、19S2#楼及车库编制人:职务(职称):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人:职务(职称):工程师审批人:职务(职称):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人:职务(职称):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新蒲集团冀唐建设有限公司日期: 2011年 10 月 30 日一、编制依据1、常各庄平改工程19区住宅楼施工图。
2、QTZ80(5013)塔式起重机技术资料。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5、《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二、工程概况三、施工部署1.本工程计划自2011年10月立塔,预计最终拆塔日期为2012年8月。
2.塔基底设在槽底处,实际塔身最高时达65m,需与建筑物做三道锚固。
3.本工程采用QTZ80(5013)型塔两台,取40米臂长,最大吊重1300kg,最大附着高度176m,独立高度40m,固定式基座。
4.本工程塔吊主要吊物为大模板、砼、卸料平台、钢筋等材料。
5、本工程为群体工程,各楼塔吊同时作业,故要有大局作业意识,要针对这种特殊性做好上岗前的培训交底,合理规范操作。
四、塔机定位1、塔吊位置选定要综合考虑现场材料水平、垂直运输的需求及安装、附壁、维修、拆除的方便,满足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和地基承载能力、结构设计承载能力、动静荷载影响的要求。
2、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工程流水段划分,结合现场布置情况,结合塔机技术资料中塔身附墙锚固说明,确定塔机定位在距建筑物外墙5米处,具体详见《基础、主体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
五、塔吊基础施工1、混凝土垫层施工:依据塔吊技术资料要求,将塔吊基础设置在符合要求土方开挖完毕将修整好的基底钎探无异常后,根据塔基地基持力层上。
位置放出位置线,确认无误后,浇筑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
2、钢筋施工(见附图)。
3、塔吊支座的埋设为保证塔吊支座的位置准确,首先将支座位置放准确,标高误差在2mm 以内。
为防止加劲节、定位板位移,用短钢筋将连接成整体,使其位置固定,在浇筑过程中,要拉线控制其位置。
4、混凝土施工:4.1塔吊支座位置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4.2混凝土浇筑时,密切注意观察钢筋、支座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完全处理后再继续浇筑。
4.3混凝土浇筑时,泵管架不得与模板、支撑、钢筋相连,以免因泵管的振动而引起地脚螺栓和定位板位移。
4.4塔吊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报告为准)即可进行塔吊安装。
施工期间内要充分保证塔基混凝土养护工作,以尽快进入塔吊安装。
5、塔吊基础抗倾覆验算:(塔基要求地基承载力20t/平方米)=82.5+6+105.8/31.36(1+6*0.13/5.6)=7.06其中:F————塔吊工作状态的重量,单位tG————基础自重,单位tG=b×b×h×ρ,单位tb×h———基础边长、厚度,单位mρ——————基础比重,取2.5t/m3e————偏心距,单位m e=M/(F+G)=25.3/194.3=0.13M————塔吊非工作状态下的倾覆力矩。
P max =7.06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2 t/平方米)即满足要求。
六、塔吊安装(一)、塔吊安装高度确定:塔臂在同一方向时可各自工作互不干扰。
但在相对方向就为交叉作业。
应此,两台塔吊高度必须错开两个塔节(6米以上),以防大臂相互碰撞。
(二)、塔吊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与塔司、信号工等相关人员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及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2.确认本工程塔基深处土层承载力大于塔吊要求值180Mpa,并经钎探无异常。
3.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塔吊使用说明书,熟悉掌握塔吊技术性能。
4.塔吊基础面层检测:由于塔吊安装方式均为地锚式锚固,故塔基上表面平整度要求为±3mm。
5.塔吊安装机具准备:25T汽车吊一辆,10T载重汽车一辆,钳工常用工具一套,电工常用工具一套,经纬仪一台,活动搬手一套,死搬手一套,管钳两把,8磅大锤2个,撬棍4把,钢丝绳及滑鞍两组,钢卷尺2个,安全带6条,安全帽16顶。
6.将电源引入塔吊专用配电箱7.人员组织:该工程使用的塔吊由塔吊安装队伍负责安装,工地配合2名电工,4名架子工,2名起重工。
(三)塔吊安装前安全检查验收1.塔吊基础检查:检查塔基砼试压报告,待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组织塔吊安装。
砼塔基的上表面水平误差不大于5mm。
砼塔基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严禁塔基积水。
2.对塔吊自身的各个部件,结构焊缝、螺栓、销轴、导向轮、钢丝绳、吊钩、吊具及起重顶升液压爬升系统、电气设备等进行仔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检查塔吊开关箱及供电线路,保证作业时安全供电。
检查安装使用机具的技术性能是否良好,检查安装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保证安装过程中安装使用的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安全。
4.塔吊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持现场清洁有序,以免防碍作业影响安全。
设置作业区警戒线,并设专人负责警戒,防止以塔吊安装无关的人进入塔吊安装现场。
5.塔吊安装必须在白天进行,并应避开阴雨、大风、大雾天气,如在作业时突然发生天气变化要停止作业。
6.参加塔吊安装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参加塔吊安拆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和工作服,作业时要统一指挥,动作协调,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塔吊作业防碰撞措施:塔与塔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塔吊臂端部与另一台塔吊的塔身之间最少距离不低于2米,处于高位的塔吊(吊钩升至最高点),与低位的塔吊之间,在任何情况下其垂直方向的间距不小于3米。
(四)塔机安装注意事项1.每台塔吊设专用电缆和配电箱。
2.塔吊安装后,在无荷载情况下,塔身垂直偏差不得超过3/1000,并做好日后塔身观测记录。
3.塔吊的塔顶与臂架端部设防撞红色信号灯,正对工作面设探照灯。
4.塔吊的保护接地良好,防雷引下线用-40*4镀锌扁钢将塔吊的金属结构体与基础钢筋及主楼基础钢筋做可靠连接,还应保证电器连接,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欧姆。
(五)验收:塔吊安装完成后,要经有关部门验收,并出具验收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七、两塔作业(一)两塔操作安全保证措施1、信号指挥1.1两体塔作业,信号指挥是保障安全的重要因素,信号工必须选择有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能兼顾全面且经市有关部门培训取得上岗证的人员。
1.2信号工与塔司均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统一确定频段,然后锁频。
1.3指挥过程中,信号工须使用标准旗语,并观察周围的塔吊运行状况,要监督挂钩人员按规定固定好吊钩,在吊物处人员撤离再正式起吊。
1.4信号工和塔司要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调换,信号工未经主管同意不得私自换岗,换班时采用当面交接制。
1.5严格执行信号工操作规程,专职挂钩人员要顺从信号工的指挥。
2、塔吊的运行原则2.1低塔让高塔:低塔在转臂之前应先观察高塔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让行。
2.2后塔让先塔:在两塔臂的工作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
2.3动塔让静塔:塔臂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运行,另一塔臂有回转、小车运行时,动塔应避让静塔。
2.4轻车让重车: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荷载塔应避让有荷载塔。
2.5客塔让主塔:以各单位实际施工区域划分塔工作范围,若塔臂进入非本单位的区域,即属于客塔,就要主动避让在该区域内的主塔。
2.6塔较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避免影响邻塔作业,但大臂要按顺风方向停置。
2.7塔吊主管即机长,负责塔吊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日常维修、协调安排,保证塔吊安全、正常运行。
3、施工中发生异常情况,塔司和信号工要冷静对待,并及时汇报,严禁发生打架斗殴现象,施工中要文明作业。
(二)多塔作业组织及运行1、组织协调安全交底施工前由项目管理部生产组、安全组组织各栋号塔机班组和哨工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各自作业工艺及指挥信号,信号员佩戴明显标志,严禁混用,以保证指挥信号互不干扰和造成误解。
信号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具有相关部门发给的操作证,禁止无证人员指挥。
2、同一作业区施工2.1 指挥时要注意观察吊钩的工作位置,塔机所吊重物之间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米,超过时塔吊应发出信号。
各栋号塔吊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起吊和回转速度都要减速行驶,防止两塔臂碰撞或吊物钩挂。
2.2 在同一区域作业时,轻钩应礼让重钩。
2.3 各塔司机工作中要精神集中,注意周围环境,目测好安全距离。
2.6 由于1902#、1903# 塔吊的回转半径均在彼此塔吊的回转半径范围之内,因此高塔位塔臂回转时,发现交叉作业小车必须收回,距相邻塔臂净距不小于5米。
2.7塔吊回转半径内的通道及临时建筑物屋面、出入口处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2.8塔吊吊运的物体要捆扎牢固,零散物要用专用容器吊运。
3、塔司操作要求3.1 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环境、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的重量和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3.2 操作室远离地面的塔吊在正常指挥发生困难时,可设高空、地面两个指挥人员,或采取有效的联系办法进行指挥(增加一个传递信号)。
3.3 塔吊在起吊满荷载时,应先将重物起离地面20-50cm,停止提升,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的可靠性、重物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卡环使用的正确性,确认无误后方可再行提升。
3.4 重物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动作要平稳,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回转,严禁负载自由下降。
3.5 在雨雪天气或炎热天气时,应先经过试吊确认制动灵敏后方可进行作业。
3.6 严禁塔吊载运人员。
3.7 遇到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天时禁止作业,暴风时立即停止作业,起重机需将小车及平衡重物移到非工作状态,吊钩提升到离臂杆2-3米处,在塔臂前端用两根缆风绳把塔机和建筑物连接牢固。
4、友邻互保:为确保安全施工,更好的相互配合友邻单位的安全生产,相关单位签定塔吊作业安全互保协议。
4.1塔吊顶升作业时,在其回转半径内运转的塔吊必须与其保证10m以上的距离,否则须停止运转以确保顶升作业的安全进行。
4.2运转时两塔吊之间的钩绳与大臂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m,原则上轻钩让重钩,不得阻碍其它塔吊的正常运转。
4.3在交叉吊装过程中,所吊物料尽量不过界,采取起钩回小车转臂再走小车的吊运原则,以最大限度的确保与友邻工作面的安全性。
八、塔吊使用、维修、保养技术措施1、塔吊司机指挥和司索人员必须经市以上劳动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塔吊指挥必须使用旗语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