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中三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6)

合集下载

2020-2021高中三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1)

2020-2021高中三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1)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26.数列 中, ,当 时,其前 项和 满足 .
(1)求 的表达式;
(2)设 =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 成等差数列,所以 ,当 时, ;当 时, ,即 ,即 , 数列 是首项 ,公比 的等比数列, ,故选B.
解析:充要
【解析】
,所以 为奇函数,又 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 ,即“ ”是“ ”的充要条件
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 则 ”、“若 则 ”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 ⇒ ”为真,则 是 的充分条件.
2.等价法:利用 ⇒ 与非 ⇒非 , ⇒ 与非 ⇒非 , ⇔ 与非 ⇔非 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又由sinBcosC=3sinCcosB,则2sinCcosB=sinCcosB×a,
由题意可知: ,即sinCcosB≠0,
变形可得:a=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涉及正弦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6.充要【解析】所以为奇函数又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即是的充要条件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则若则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为真则是的充分条件2等价法:利用⇒与非⇒非⇒与非⇒非
12.C
解析:C
【解析】
很明显等比数列的公比 ,由题意可得: ,①
且: ,即 ,②
①②联立可得: 或 ,
综上可得:公比 3或 .

2020-2021西安益新中学初三数学下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2021西安益新中学初三数学下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2021西安益新中学初三数学下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线段CD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C(1,2)、D(2,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若点B坐标为(5,0),则点A的坐标为()A.(2,5)B.(2.5,5)C.(3,5)D.(3,6)2.已知点C在线段AB上,且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2=AC•BC B.BC2=AC•BC C.AC=512-BC D.BC=512-AC3.如图,△OAB∽△OCD,OA:OC=3:2,∠A=α,∠C=β,△OAB与△OCD的面积分别是S1和S2,△OAB与△OCD的周长分别是C1和C2,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32OBCD=B.32αβ=C.1232SS=D.1232CC=4.如图,过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一点A作AB⊥轴于点B,连接AO,若S△AOB=2,则的值为()A.2 B.3 C.4 D.55.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A.1:3B.1:4C.1:6D.1:96.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8米,一棵树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7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A .8米B .9米C .10米D .11米7.如图,线段AB 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 (2,2)、B (3,1),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 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得到线段CD ,则端点C 的坐标分别为( )A .(4,4)B .(3,3)C .(3,1)D .(4,1)8.如图,在△ABC 中,M 是AC 的中点,P ,Q 为BC 边上的点,且BP=PQ=CQ ,BM 与AP ,AQ 分别交于D ,E 点,则BD ∶DE ∶EM 等于A .3∶2∶1B .4∶2∶1C .5∶3∶2D .5∶2∶1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l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点的坐标是( )A .(0,5)B .(5,1)C .(2,4)D .(4,2)10.图(1)所示矩形ABCD 中,BC x =,CD y =,y 与x 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点C ,M 为EF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3x =时,EC EM <B .当9y =时,EC EM <C .当x 增大时,EC CF ⋅的值增大D .当x 增大时,BE DF ⋅的值不变11.如图,将一个Rt △ABC 形状的楔子从木桩的底端点P 处沿水平方向打入木桩底下,使木桩向上运动,已知楔子斜面的倾斜角为20°,若楔子沿水平方向前移8cm (如箭头所示),则木桩上升了( )A.8tan20°B.C.8sin20°D.8cos20°12.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x(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则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A.﹣3<x<2B.x<﹣3或x>2C.﹣3<x<0或x>2D.0<x<2二、填空题13.若点A(m,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当函数值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14.如图,△ABC中,AD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AC的长为________.15.如图,菱形ABCD的边AD与x轴平行,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3,反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经过A、B两点,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_____;16.将三角形纸片△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B落在边AC上,记为点B′,折痕为EF.已知AB=AC=8,BC=10,若以点B′,F,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BF 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17.如图,在2×2的网格中,以顶点O 为圆心,以2个单位长度为半径作圆弧,交图中格线于点A ,则tan ∠ABO 的值为_____.18.《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书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勾五步,股十二步,问勾中容方几何?”其意思为:“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5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2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步?”该问题的答案是______步.19.若a b =34,则a b b+=__________. 20.在 ABC V 中, 6AB = , 5AC = ,点D 在边AB 上,且 2AD = ,点E 在边AC 上,当 AE = ________时,以A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 V 相似.三、解答题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其边长为2,点A ,点C 分别在轴,轴的正半轴上.函数2y x =的图象与CB 交于点D ,函数k y x=(k 为常数,0k ≠)的图象经过点D ,与AB 交于点E ,与函数2y x =的图象在第三象限内交于点F ,连接AF 、EF .(1)求函数kyx的表达式,并直接写出E、F两点的坐标.(2)求△AEF的面积.22.实验数据显示,一般成人喝半斤低度白酒后,1.5小时内其血液中酒精含量y(毫克/百毫升)与时间x(时)成正比例;1.5小时后(包括1.5小时)y与x成反比例.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般成人喝半斤低度白酒后,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2)按国家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时属于“酒后驾驶”,不能驾车上路.参照上述数学模型,假设某驾驶员晚上21:00在家喝完半斤低度白酒,第二天早上7:00能否驾车去上班?请说明理由.23.如图,M、N为山两侧的两个村庄,为了两村交通方便,根据国家的惠民政策,政府决定打一直线涵洞.工程人员为了计算工程量,必须计算M、N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选择测量点A、B、C,点B、C分别在AM、AN上,现测得AM=1千米、AN=1.8千米,AB=54米、BC=45米、AC=30米,求M、N两点之间的距离.24.赵亮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他在某一时刻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长为1.2米,同时旗杆的投影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在某一建筑的墙上,分别测得其长度为9.6米和2米,则学校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米.25.为了预防“甲型H1N1”,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时间x(min)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mg,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药物燃烧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药物燃烧后y 与x的函数关系式呢?(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mg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几分钟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mg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min时,才能杀灭空气中的毒,那么这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B点与D点是对应点,则位似比为5:2,∵C(1,2),∴点A的坐标为:(2.5,5)故选B.考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2.D解析:D【解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得出BC AC AC AB ==,从而判断各选项. 【详解】∵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BC AC AC AB ==,即AC 2=BC•AB,故A 、B 错误;∴AC=12AB ,故C 错误;AC ,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解析】A 选项,在△OAB ∽△OCD 中,OB 和CD 不是对应边,因此它们的比值不一定等于相似比,所以A 选项不一定成立;B 选项,在△OAB ∽△OCD 中,∠A 和∠C 是对应角,因此αβ=,所以B 选项不成立; C 选项,因为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所以C 选项不成立;D 选项,因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所以D 选项一定成立.故选D.4.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图象可得,k >0,已知S △AOB =2,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可得k=4,故答案选C.考点: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5.A解析:A【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为1:3.故选A.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周长,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灵活运用它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如图所示,AB ,CD 为树,且AB=13,CD=8,BD 为两树距离12米,过C 作CE ⊥AB 于E ,则CE=BD=8,AE=AB-CD=6,在直角三角形AEC 中,AC=10米,答:小鸟至少要飞10米.故选C .7.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对应点坐标与位似比的关系得出C 点坐标.【详解】∵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 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得到线段CD , ∴A 点与C 点是对应点,∵C 点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2,2),位似比为1:2,∴点C 的坐标为:(4,4)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正确把握位似比与对应点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过A 作AF ∥BC 交BM 延长线于F ,设BC=3a ,则BP=PQ=QC=a ;根据平行线间的线段对应成比例的性质分别求出BD 、BE 、BM 的长度,再来求BD ,DE ,EM 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过A 作AF ∥BC 交BM 延长线于F ,设3BC a ,则BP PQ QC a ===;∵AM CM =,AF ∥BC , ∴1AF AM BC CM==, ∴3AF BC a ==,∵AF ∥BP , ∴133BD BP a DF AF a ===, ∴34DF BF BD ==, ∵AF ∥BQ , ∴2233BE BQ a EF AF a ===, ∴23EF BE =,即25BF BE =, ∵AF ∥BC , ∴313BM BC a MF AF a===, ∴BM MF =,即2BF BM =, ∴235420BF BF BF DE BE BD =-=-=,22510BF BF BF EM BM BE =-=-=, ∴3::::?53242010BF BF BF BD DE EM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以及比例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l )向右平移时,横坐标增加,纵坐标不变.【详解】将点(2,l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点的坐标是(5,1).故选:B.【点睛】本题运用了点平移的坐标变化规律,关键是把握好规律.10.D解析:D【解析】【分析】由于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C 点,则△BEC 和△DCF 都是直角三角形;观察反比例函数图像得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9x;当x =3时,y =3,即BC=CD=3,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CF=3,则C 点与M 点重合;当y =9时,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x =1,即BC=1,CD=9,所以,而;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BE•DF=BC•CD=xy ,然后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BE•DF=9,其值为定值;由于x =2xy ,其值为定值.【详解】解: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C 点,M 为EF 的中点,所以△BEC 和△DCF 都是直角三角形;观察反比例函数图像得x =3,y =3,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9x.A 、当x =3时,y =3,即BC=CD=3,所以,,C 点与M 点重合,则EC=EM ,所以A 选项错误;B 、当y =9时,x =1,即BC=1,CD=9,所以,,,所以B 选项错误;C 、因为x y =2×xy =18,所以,EC•CF 为定值,所以C 选项错误;D 、因为BE•DF=BC•CD=xy =9,即BE•DF 的值不变,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先根据几何性质得到与动点有关的两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函数解析式和函数性质画出其函数图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已知,运用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函数得到上升的高度为:8tan20°.【详解】设木桩上升了h 米,∴由已知图形可得:tan20°=8h ,∴木桩上升的高度h=8tan20°故选B.12.C解析:C【解析】【分析】一次函数y1=kx+b落在与反比例函数y2=cx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详解】∵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x(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3<x<0或x>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x≤-2或x>0【解析】【分析】先把点A(m2)代入解析式得A(22)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求出A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2-2)再根据函数图像即可求出函数值y≥-2时自变量的取值【详解】把点A(解析:x≤-2或x>0【解析】【分析】先把点A(m,2)代入解析式得A(2,2),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求出A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2,-2),再根据函数图像即可求出函数值y≥-2时自变量的取值.【详解】把点A(m,2)代入y=,得A(2,2),∵点A(2,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为(-2,-2),故当函数值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2或x>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反比例函数的中心对称性. 14.【解析】已知BC=8AD是中线可得CD=4在△CBA和△CAD中由∠B=∠DAC∠C=∠C可判定△CBA∽△C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即可得AC2=CD•BC=4×8=32解得AC=4解析:2【解析】已知BC=8, AD是中线,可得CD=4,在△CBA和△CAD中,由∠B=∠DAC,∠C=∠C,可判定△CBA∽△C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 CDBC AC=,即可得AC2=CD•BC=4×8=32,解得AC=42.15.【解析】【分析】作AH⊥BC交CB的延长线于H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 的坐标点B的坐标求出AHBH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作AH⊥BC交CB的延长线于H∵反比例函数y解析:42【解析】【分析】作AH⊥BC交CB的延长线于H,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坐标、点B的坐标,求出AH、BH,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作AH⊥BC交CB的延长线于H,∵反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经过A、B两点,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3,∴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3和1,即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3,1),∴AH=3﹣1=2,BH=3﹣1=2,由勾股定理得,AB=2222+=22,∵四边形ABCD是菱形,∴BC=AB=22,∴菱形ABCD的面积=BC×AH=42,故答案为4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的几何意义、菱形的性质,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坐标、点B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6.5或(答对一个得1分)【解析】根据△B′FC与△ABC相似时的对应情况有两种情况:①B′FC∽△ABC时B′FAB=CF/BC又因为AB=AC=8BC=10BF=BF所以解得BF=;②△B′CF∽△解析:5或(答对一个得1分)【解析】根据△B′FC与△ABC相似时的对应情况,有两种情况:① B′FC∽△ABC时,B′F AB ="CF/BC" ,又因为AB=AC=8,BC=10,B'F=BF,所以10810BF BF-=,解得BF=;②△B′CF∽△BCA时,B′F/BA ="CF/CA" ,又因为AB=AC=8,BC=10,B'F=CF,BF=B′F,又BF+FC=10,即2BF=10,解得BF=5.故BF的长度是5或.17.2+3【解析】【分析】连接OA过点A作AC⊥OB于点C由题意知AC=1OA=OB=2从而得出OC=OA2-AC2=3BC=OB﹣OC=2﹣3在Rt△ABC中根据tan∠ABO=ACBC可得答案【详解解析:2+.【解析】【分析】连接OA,过点A作AC⊥OB于点C,由题意知AC=1、OA=OB=2,从而得出OC==、BC=OB﹣OC=2﹣,在Rt△ABC中,根据tan∠ABO=可得答案.【详解】如图,连接OA,过点A作AC⊥OB于点C,则AC=1,OA=OB=2,∵在Rt△AOC中,OC==,∴BC=OB﹣OC=2﹣,∴在Rt△ABC中,tan∠ABO==2+.故答案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根据题意构建一个以∠ABO为内角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如图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DE∥BC则△ADE∽△ACB列比例式可得结论【详解】如图∵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CD=EDDE∥CF设ED=x则CD=xAD=12-x∵DE∥CF∴∠AD解析:60 17.【解析】【分析】如图,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DE∥BC,则△ADE∽△ACB,列比例式可得结论.【详解】如图,∵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CD=ED,DE∥CF,设ED=x,则CD=x,AD=12-x,∵DE∥CF,∴∠ADE=∠C,∠AED=∠B,∴△ADE∽△ACB,∴DEBC=ADAC,∴x5=12-x12,∴x=60 17,故答案为60 17.【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设未知数,构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由比例的性质即可解答此题【详解】∵∴a=b∴=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这个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7 4【解析】【分析】由比例的性质即可解答此题.【详解】∵34ab=,∴a=34 b,∴a bb+=3744b b bb b+=,故答案为7 4【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这个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解析】当时∵∠A=∠A∴△AED∽△ABC此时AE=;当时∵∠A=∠A∴△AD E∽△ABC此时AE=;故答案是:解析:512 35或【解析】当AE ABAD AC=时,∵∠A=∠A,∴△AED∽△ABC,此时AE=·621255 AB ADAC⨯==;当AD ABAE AC=时,∵∠A=∠A,∴△ADE∽△ABC,此时AE=·52563 AC ADAB⨯==;故答案是:125 53或.三、解答题21.(1)2yx=,E(2,1),F(-1,-2);(2)32.【解析】【分析】(1)先得到点D的坐标,再求出k的值即可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过点F作FG⊥AB,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G.由E、F两点的坐标,得到AE=1,FG=2-(-1)=3,从而得到△AEF的面积.【详解】解:(1)∵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点D的纵坐标为2,即y=2,将y=2代入y=2x,得到x=1,∴点D的坐标为(1,2).∵函数kyx=的图象经过点D,∴21k=,∴k=2,∴函数kyx=的表达式为2yx=.(2)过点F作FG⊥AB,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G.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点D与点F关于原点O对称∴点F的坐标分别为(-1,-2),把x=2代入2yx=得,y=1;∴点E的坐标(2,1);∴AE=1,FG=2-(-1)=3,∴△AEF的面积为:12AE•FG=131322⨯⨯=.22.(1)100(0 1.5)225( 1.5)x xyxx⎧⎪=⎨⎪⎩剟…;(2)第二天早上7:00不能驾车去上班,见解析.【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得出x=10时y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1)由题意可得:当0≤x≤1.5时,设函数关系式为:y=kx,则150=1.5k,解得:k=100,故y=100x,当1.5≤x时,设函数关系式为:yax=,则a=150×1.5=225,解得:a=225,故y225x=(x≥1.5).综上所述:y与x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式为:y()()1000 1.52251.5x xxx⎧≤≤⎪=⎨≥⎪⎩;(2)第二天早上7:00不能驾车去上班.理由如下:∵晚上21:00到第二天早上7:00,有10小时,∴x=10时,y22510==22.5>20,∴第二天早上7:00不能驾车去上班.【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学会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5千米【解析】【分析】先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BC∽△AMN,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在△ABC与△AMN中,305549ACAB==,151.89AMAN==,∴AC AM AB AN=,∵∠A=∠A,∴△ABC∽△ANM,∴AC AMBC MN=,即30145MN=,解得MN=1.5(千米) ,因此,M、N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千米.【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4.1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相似的性质可得:1:1.2=x:9.6,则x=8,则旗杆的高度为8+2=10米.考点:相似的应用25.(1)()3084{?48(8)x xyxx≤≤=>;(2)至少需要30分钟后生才能进入教室.(3)这次消毒是有效的.【解析】【分析】(1)药物燃烧时,设出y 与x 之间的解析式y=k 1x ,把点(8,6)代入即可,从图上读出x 的取值范围;药物燃烧后,设出y 与x 之间的解析式y=2k x ,把点(8,6)代入即可; (2)把y=1.6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相应的x ;(3)把y=3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相应的x ,两数之差与10进行比较,大于或等于10就有效.【详解】解:(1)设药物燃烧时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k 1x (k 1>0)代入(8,6)为6=8k 1 ∴k 1=34设药物燃烧后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2k x (k 2>0)代入(8,6)为6=2k 8, ∴k 2=48 ∴药物燃烧时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3y x 4=(0≤x≤8)药物燃烧后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48y x=(x >8) ∴()30x 84y 48(8)xx x ⎧≤≤⎪⎪⎨=⎪>⎪⎩ (2)结合实际,令48y x =中y≤1.6得x≥30 即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30分钟后生才能进入教室.(3)把y=3代入3y x 4=,得:x=4 把y=3代入48y x =,得:x=16 ∵16﹣4=12所以这次消毒是有效的.【点睛】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

2020-2021高中三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1)

2020-2021高中三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1)

2020-2021高中三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1)一、选择题1.记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2342S S S =+,12a =,则2a =( )A .2B .-4C .2或-4D .42.数列{}n a 满足()11nn n a a n ++=-⋅,则数列{}n a 的前20项的和为( ) A .100 B .-100C .-110D .1103.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所对的边,若 2?a bcos C =,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腰直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4.若0a b <<,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 .11a b> B .a b -> C .22a b > D .33a b <5.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091a a <-,且它的前n 项和n S 有最大值,则使0n S >成立的正整数n 的最大值是( ) A .15B .16C .17D .146.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13213,,22a a a 成等差数列,则8967a a a a +=+ A .6B .7C .8D .97.已知0,0x y >>,且91x y +=,则11x y+的最小值是 A .10B .12?C .14D .168.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1log N 2n n a n n +=∈+,设其前n 项和为n S ,则使5n S <-成立的自然数n ( )A .有最小值63B .有最大值63C .有最小值31D .有最大值319.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 2cos22A b cc+=,则ABC ∆的形状为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有84个字,37小节,奏唱需要46秒,某校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旗杆正好处在坡度15︒的看台的某一列的正前方,从这一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部与第一排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要使国歌结束时国旗刚好升到旗杆顶部,升旗手升旗的速度应为(米/秒)A .33B .53C .73D .8311.已知ABC ∆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最大的内角是最小内角的2倍,则最小角的余弦值为( ) A .34B .56C .78D .2312.如果等差数列{}n a 中,3a +4a +5a =12,那么1a +2a +…+7a =( ) A .14B .21C .28D .35二、填空题13.已知0a >,0b >,当()214a b ab++取得最小值时,b =__________.1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23n -2n+1,则通项公式.n a =_________15.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200220x y x y x y +≥⎧⎪-≤⎨⎪-+≥⎩,则3z x y =-的最小值等于_____.16.在等比数列中,,则__________.1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2m S -=-,0m S =,13m S +=.其中*m N ∈且2m ≥,则m =______.18.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36S =,则91032a a -=__________. 19.等差数列{}n a 中,1351,14,a a a =+=其前n 项和100n S =,则n=__20.如图,无人机在离地面高200m 的A 处,观测到山顶M 处的仰角为15°、山脚C 处的俯角为45°,已知∠MCN=60°,则山的高度MN 为_________m.三、解答题21.在△ABC 中,已知AC =4,BC =3,cosB =-14. (1)求sin A 的值; (2)求·BA BC u u u v u u u v的值.22.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2sin 1cos A C B =-.(1)若2a =,c =b ;(2)若sin B =a =b . 23.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且36a =-,60a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若等比数列{}n b 满足18b =-,2123b a a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公式. 24.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的角,,A B C 所对的边,且222,4c a b ab =+-=. (1)求角C ;(2)若22sin sin sin (2sin 2sin )B A C A C -=-,求ABC △的面积. 25.已知数列{}n a 满足:121n n a a n +=-+,13a =.(1)设数列{}n b 满足:n n b a n =-,求证: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2)求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n S .26.在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14cos a C a+=,1b =. (1)若90A ∠=︒,求ABC V 的面积;(2)若ABC V 的面积为2,求a ,c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出公比,由此能求出结果. 【详解】∵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342S S S =+,12a =,∴()()()34212122211q q q qq--+=+--,解得2q =-,∴214a a q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其的前n 项和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2.B解析:B 【解析】 【分析】数列{a n }满足1(1)nn n a a n ++=-⋅,可得a 2k ﹣1+a 2k =﹣(2k ﹣1).即可得出.【详解】∵数列{a n }满足1(1)nn n a a n ++=-⋅,∴a 2k ﹣1+a 2k =﹣(2k ﹣1).则数列{a n }的前20项的和=﹣(1+3+……+19)()101192⨯+=-=-100.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递推关系、数列分组求和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3.C解析:C 【解析】在ABC ∆中,222222cos ,2cos 222a b c a b c C a b C b ab abQ +-+-=∴==⋅,2222a a b c ∴=+-,,b c ∴=∴此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属于中档题.判断三角形状的常见方法是:(1)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化边为角,利用三角变换得出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2)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角为边,通过代数恒等变换,求出边与边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3)根据余弦定理确定一个内角为钝角进而知其为钝角三角形.4.D解析:D 【解析】 ∵0a b << ∴设1,1a b =-= 代入可知,,A B C 均不正确对于D ,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正确5.C解析: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90a >,100a <,且9100a a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可得结论. 【详解】∵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有最大值, ∴等差数列{}n a 为递减数列, 又1091a a <-, ∴90a >,100a <, ∴9100a a +<, 又()118181802a a S +=<,()117179171702a a S a +==>,∴0n S >成立的正整数n 的最大值是17,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涉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属中档题.6.D解析:D 【解析】 【分析】设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q >0),由题意可得关于q 的式子,解之可得q ,而所求的式子等于q 2,计算可得. 【详解】设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q >0)由题意可得31212322a a a ⨯=+, 即q 2-2q-3=0, 解得q=-1(舍去),或q=3,故()26728967679a a qa a q a a a a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公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7.D解析:D【分析】通过常数代换后,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详解】∵x >0,y >0,且9x+y=1,∴()111199911016y x x y x y x y x y ⎛⎫+=+⋅+=+++≥+= ⎪⎝⎭当且仅当9y x x y =时成立,即11,124x y ==时取等号.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关键是注意“1”的整体代换和几个“=”必须保证同时成立.8.A解析:A 【解析】 【分析】利用对数运算,求得n S ,由此解不等式5n S <-,求得n 的最小值. 【详解】 ∵()*21log N 2n n a n n +=∈+, ∴12322223log log log 3142n n S a a a a n n =++++⋯+=++⋯++222312log log 3422n n n +⎛⎫=⨯⨯⋯⨯= ⎪++⎝⎭, 又因为21215log 6232232n S n n <-=⇒<⇒>+, 故使5n S <-成立的正整数n 有最小值:63. 故选:A.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对数运算和数列求和,属于基础题.9.A解析:A 【解析】 【分析】先根据二倍角公式化简,再根据正弦定理化角,最后根据角的关系判断选择. 【详解】因为2cos22A b c c+=,所以1cosA 22b cc++=,() ccosA b,sinCcosA sinB sin A C ,sinAcosC 0===+=,因此cosC 0C 2π==,,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以及正弦定理,考查基本分析转化能力,属基础题.10.B解析:B 【解析】 【分析】如解析中图形,可在HAB ∆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出HB ,然后在Rt HBO ∆中求出直角边HO 即旗杆的高度,最后可得速度. 【详解】如图,由题意45,105HAB HBA ∠=︒∠=︒,∴30AHB ∠=︒,在HAB ∆中,sin sin HB AB HAB AHB =∠∠,即102sin 45sin 30HB =︒︒,20HB =. ∴sin 20sin 60103OH HB HBO =∠=︒=,3534623v ==(米/秒).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题时要根据条件选用恰当的公式,适当注意各个公式适合的条件.11.A解析:A 【解析】 【分析】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2(*)n n n n N ++∈,根据余弦定理求出最小角的余弦值,然后再由正弦定理求得最小角的余弦值,进而得到n 的值,于是可得最小角的余弦值. 【详解】由题意,设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1,2(*)n n n n N ++∈,对应的三角分别为,,A B C ,由正弦定理得222sin sin sin 22sin cos n n n n A C A A A+++===, 所以2cos 2n A n+=. 又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得222(2)(1)5cos 2(2)(1)2(2)n n n n A n n n +++-+==+++.所以2522(2)n n n n ++=+,解得4n =, 所以453cos 2(42)4A +==+,即最小角的余弦值为34. 故选A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三角形的三边,其中运用“算两次”的方法得到关于边长的方程,使得问题得以求解,考查正余弦定理的应用及变形、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2.C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等差数列{}n a 中,34544123124a a a a a ++=⇒=∴=,则()()174127477272822a a a a a a a +⨯+++====L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均值不等式知即再由即可求解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详解】(当且仅当等号成立)(当且仅当等号成立)(当且仅当等号成立)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属于中解析:14【解析】 【分析】根据均值不等式知,4a b +≥=()2416a b ab +≥,再由41684ab a b +≥=⋅即可求解,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详解】4a b +≥=Q (当且仅当4a b =等号成立),()2416a b ab ∴+≥(当且仅当4a b =等号成立), ()2444a b a b ∴++≥⋅421684ab a b⋅=⋅(当且仅当4a b =等号成立), ()224281a a a∴+=⇒=. 故答案为14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属于中档题.14.【解析】试题分析:n=1时a1=S1=2;当时-2n+1--2(n-1)+1=6n-5a1=2不满足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考点:1数列的前n 项和;2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析:na =2,1{65,2n n n =-≥ 【解析】试题分析:n=1时,a 1=S 1=2;当2n ≥时,1n n n a S S -=-=23n -2n+1-[23(1)n --2(n-1)+1]=6n-5, a 1=2不满足61n a n =-,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a =2,1{65,2n n n =-≥. 考点:1.数列的前n 项和;2.数列的通项公式.15.【解析】【分析】先画出可行域改写目标函数然后求出最小值【详解】依题意可行域为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区域目标函数化为:则的最小值即为动直线在轴上的截距的最大值通过平移可知在点处动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解析:72-【解析】 【分析】先画出可行域,改写目标函数,然后求出最小值 【详解】依题意,可行域为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区域,目标函数化为:3y x z =-,则z 的最小值即为动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的最大值.通过平移可知在A 点处动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因为20:220x y A x y +=⎧⎨-+=⎩解得11,2A ⎛⎫- ⎪⎝⎭,所以3z x y =-的最小值()min 173122z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的简单应用,一般步骤:画出可行域,改写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16.64【解析】由题设可得q3=8⇒q=3则a7=a1q6=8×8=64应填答案64解析:【解析】由题设可得,则,应填答案。

人教版2020-2021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三年级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2020-2021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三年级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

4. 下面各数除以 6,没有余数的是( )
A. 564
B. 305
C. 802
5. 与 31 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 )
A. 960
B. 992
C. 1056
6.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不可能是( )位数
A. 二
B. 三
C. 一
7. 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 56 克的水,1 小时浪费( )克水
13、161
14、4
15、250 50
16、> < =
17、30 30 8
18、400
19、13
三、20 — 24 × √ × × √
四、25、60 1200 90 100 60 21 30 120
26、6240 79……1 1200 30……6
A. 564÷8
B. 401÷2
C. 655÷5
2. 两个运输队负责给洪涝灾区运送物资,每队派出 6 辆汽车,每辆汽车运送
物资18 吨,这两个运输队一共运送了( )吨救灾物资

A. 18×6
B. 2×6
C. 18×6×2
3. 小东家在公园的东南面,则公园在小东家的( )
A. 西南面
B. 东南面
C. 西北面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共 31 分)
25. 直接写出得数。(8 分)
15×4 =
24×50 =
449÷5≈
702÷7≈
540÷9 =
126÷6 =
240÷(4×2)= 18÷3×20 =
26.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 分)
96×65
22. 用竖式计算 21 乘 32 时,因数 32 十位上的 3 乘 21 得 63。

2020-2021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01(含详解)人教版

2020-2021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01(含详解)人教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0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面竖式中虚线框所指的数表示的意思是()。

A. 分掉了6个十B. 还剩下6个十C. 一共有6个十D. 一共有6个一2. 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有0。

A. 可能B. 一定C. 不可能3. 晚上面对北极星,这时我们的前面是()方。

A. 东B. 南C. 西D. 北4. 三年级同学要参观科技馆,决定租车前往,要想计算租几辆车需要知道()两个信息。

A. 三年级参观总人数,每车坐多少人B. 三年级参观总人数,有几辆车C. 科技馆可容纳的人数,每车坐多少人D. 全校总人数,每车坐几人5. 29×81的积是几位数?()A. 两位数B. 三位数C. 四位数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6. 63÷3=84÷4。

()7. 彬彬上学时向东南方向走,他放学回家时应向西北方向走()8. 估算48×32的结果约是150。

()9. 45×52的积大约是2400。

()1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三、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25分)11. 在横线上填“<”“>”或“=”。

19×5+5________6×19 430×0 ________430+0 350×3×3________350×9800 克________ 8千克3000克________ 3千克2千克________ 1999克12. 傍晚,当你面对太阳,你的前面是________面,后面是________面,左面是________面,右面是________面。

13. 一个三位数除以9,商的最高位可能在________位上,也可能在________位上。

2020-2021福州市三牧中学初三数学下期中一模试题带答案

2020-2021福州市三牧中学初三数学下期中一模试题带答案

则 BP PQ QC a ;
∵ AM CM , AF ∥ BC , ∴ AF AM 1 ,
BC CM ∴ AF BC 3a , ∵ AF ∥ BP , ∴ BD BP a 1 ,
DF AF 3a 3 ∴ BD DF BF ,
34 ∵ AF ∥ BQ ,
∴ BE BQ 2a 2 , EF AF 3a 3
∴ AM AB2 BM2 16 4 2 5 ,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D∥BC,∠B=∠C=90°, ∴∠EAM=∠AMB,且∠B=∠AME=90°,
∴△ABM∽△EMA,
∴ BM AM AM AE
∴ 2 2 5 2 5 AE
∴AE=10, ∴DE=AE﹣AD=6, ∵AD∥BC,即 DE∥MC, ∴△DEF∽△CMF,
发了风景优美的景点 D,经测量,景点 D 位于景点 A 的北偏东 30′方向 8km 处,•位于景点
B 的正北方向,还位于景点 C 的北偏西 75°方向上,已知 AB=5km.
(1)景区管委会准备由景点 D 向公路 a 修建一条距离最短的公路,不考试其他因素,求
出这条公路的长.(结果精确到 0.1k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以及比例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关键.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由勾股定理可求 AM 的长,通过证明△ABM∽△EMA,可求 AE=10,可得 DE=6,由平行 线分线段成比例可求 DF 的长,即可求解. 【详解】 解:∵AB=4,BM=2,
_____. 19.如图所示,将一副三角板摆放在一起,组成四边形 ABCD,∠ABC=∠ACD=90°, ∠ADC=60°,∠ACB=45°,连接 BD,则 tan∠CBD 的值为_____.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第一步得数是A,第二步得数是B,A与B 比较,()。

A.A B>B.A B<C.A=B D.无法确定2.通常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如果平均每个成年人的体重是65千克,这部电梯最多可乘()个成年人。

A.16B.15C.14D.133.春雨小学有30个班级,每个班都有四十多名学生。

“文艺汇演”将在操场上举行,要保证全校学生每人一个座位,如果放1200张凳子,会()。

A.正好B.够C.不够D.无法确定4.“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曹操的儿子曹冲利用木船的浮力称了当时无法计量的大象的质量。

曹冲是将大象替换成相同质量的石头,用石头的质量来估计大象的质量。

假设当时将这些石头用同样大的筐装起来,正好装满50筐,任意抽出五筐,称得的质量如下表。

请你估算一下这头大象大约重()。

第一筐第二筐第三筐第四筐第五筐58千克61千克63千克59千克61千克A.300千克B.302千克C.3吨D.3000吨5.你知道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

和这一年全年天数不相同的是()。

A.2021年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B.2019年武汉军运会C.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D.2020年我国通信卫星五号发射成功6.下面各说法中,正确的有()句话。

(1)每个月中最多的有5个星期日。

(2)2吨的黄沙和2000克的棉花一样重。

(3)不管是平年还是闰年,下半年总是184天。

(4)小明每天睡觉的时间是21:00,也就是9时。

A.4B.3C.2D.17.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最大。

A.300+6×40B.(300+60)×4C.300-60×4D.(300-60)×4 8.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

2020-2021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三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20-2021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三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20-2021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三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轻松填空(23分,每空1分)1.(2分)48×39的积大约是,44×28的积个位上的数是。

2.(1分)两个乘数都是13,它们的积是。

3.(2分)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积是。

4.(2分)按2红3黄1绿的规律挂彩旗,第30面旗是色,第35面旗是色。

5.(2分)128里面有个8;25个12相加的和是。

6.(2分)要使□2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7.(2分)700÷7的商是位数,商末尾有个0.8.(1分)从624里面连续减去6,减次得0。

9.(3分)在______里填上“>”“<”或“=”28×37 27×37420÷6 420﹣780+80 80×210.(2分)在除法算式〇÷□=42……6,□里最小可以填,这时〇里应该填。

11.(2分)写出两个是轴对称图形的数字或汉字、。

12.(1分)在竖式计算37×18时,十位上的1乘37得。

13.(1分)要使9口2÷3的商的中间有0且末尾没有余数,口里最小应该填。

二、细心推敲,明辨是非。

(5分)14.(1分)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所得的积的末尾一定也没有“0”..15.(1分)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16.(1分)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17.(1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18.(1分)荡秋千是旋转现象。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5分)19.(1分)在除法里,0不能作为()A.被除数B.除数C.商20.(1分)□÷9=25……□,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A.225B.226C.23321.(1分)52×13的积是()A.四位数B.五位数C.三位数22.(1分)下列属于旋转现象的是()A.推拉窗户B.手表分针的转动C.电动车的前进23.(1分)与320÷8÷4的计算结果相等的是()A.320÷8×4B.320÷(8﹣4)C.320÷(8×4)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4分)24.(10分)直接写出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高中三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6)一、选择题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n S n =,()1nn n b a =-则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满足( ) A .()1nn T n =-⨯ B .n T n = C .n T n =-D .,2,.n n n T n n ⎧=⎨-⎩为偶数,为奇数2.一个递增的等差数列{}n a ,前三项的和12312a a a ++=,且234,,1a a a +成等比数列,则数列{}n a 的公差为 ( ) A .2±B .3C .2D .13.已知数列{}n a的首项110,1n n a a a +==+,则20a =( ) A .99B .101C .399D .4014.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36y x x y y x ≤⎧⎪+≥⎨⎪≥-⎩,则目标函数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2B .3C .4D .95.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a 10·a 11<0,若此数列的前10项和S 10=36,前18项的和S 18=12,则数列{|a n |}的前18项和T 18的值是 ( ) A .24B .48C .60D .846.已知变量x , y 满足约束条件13230x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小值为( )A .1B .2C .3D .67.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若3572a a +=,则13S =( ) A .49B .91C .98D .1828.数列{}n a 中,()1121nn n a a n ++-=-,则数列{}n a 的前8项和等于( ) A .32B .36C .38D .409.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n n nS S n N n +>∈+.若870a a +<,则( ) A .n S 的最大值是8S B .n S 的最小值是8S C .n S 的最大值是7SD .n S 的最小值是7S10.已知不等式2230x x --<的解集为A ,260x x +-<的解集为B ,不等式2+0x ax b +<的解集为A B I ,则a b +=( )A .-3B .1C .-1D .311.已知A 、B 两地的距离为10 km,B 、C 两地的距离为20 km,现测得∠ABC=120°,则A 、C 两地的距离为 ( ) A .10 kmBkmC.D.12.已知x ,y 满足条件0{20x y xx y k ≥≤++≤(k 为常数),若目标函数z =x +3y 的最大值为8,则k =( ) A .-16B .-6C .-83D .6二、填空题13.若首项为1a ,公比为q (1q ≠)的等比数列{}n a 满足21123lim()2n n a q a a →∞-=+,则1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420y xx y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15.在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13a =,公差2d =,若某学生对其中连续10项进行求和,在遗漏掉一项的情况下,求得余下9项的和为185,则此连续10项的和为 .16.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2n S n n n N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______.17.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36S =,则91032a a -=__________. 18.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前n 项和为n S ,且1S ,2S ,4S 成等比数列.令114(1)n n n n nb a a -+=-,则数列{}n b 的前100的项和为______. 19.已知数列{}n a 是递增的等比数列,14239,8a a a a +==,则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等于 .20.已知无穷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和为4,则首项1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解关于x 的不等式()222ax x ax a R -≥-∈.22.设数列{}n a 满足()*164n n n a a n a +-=∈-N ,其中11a =. (Ⅰ)证明:32n n a a ⎧⎫-⎨⎬-⎩⎭是等比数列; (Ⅱ)令112n n b a =--,设数列{}(21)n n b -⋅的前n 项和为n S ,求使2019n S <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的值.2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2N n n S a n n =-∈.(Ⅰ)证明:{}1n a +是等比数列; (Ⅱ)求13521n a a a a -+++⋯+的值.24.在等比数列{}n b 中,公比为()01q q <<,13511111,,,,,,50322082b b b ∈⎧⎫⎨⎬⎩⎭. (1)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2)设()31n n c n b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T . 25.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12a =,12312a a a ++=.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 令,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3)令11n n n c a a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S . 26.若数列{}n a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它的前n 项和为n T ,其中39T =,且1a ,2a ,5a 成等比数列.(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设11n n n b a a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对任意*n N ∈,24n S a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先根据2n S n =,求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然后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n b 的前n 项和n T .【详解】解:∵2n S n =,∴当1n =时,111a S ==;当2n ≥时,()221121n n n a S S n n n -=-=--=-, 又当1n =时,11a =符合上式,∴21n a n =-, ∴()()()1121nnn n b a n =-=--,∴()()()()()123113151121nn T n =⨯-+⨯-+⨯-+⋅⋅⋅+--①,∴()()()()()2341113151121n n T n +-=⨯-+⨯-+⨯-+⋅⋅⋅+--②,①-②,得()()()()()()23412121111211n n n T n +⎡⎤=-+⨯-+-+-+⋅⋅⋅+---⨯-⎣⎦()()()()()()211111122112111n n n n n -+⎡⎤---⎣⎦=-+⨯--⨯-=---,∴()1nn T n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1nn T n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数列的前n 项和求通项公式和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n 项和,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中档题.2.C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解:∵234,,1a a a +成等比数列, ∴,∵数列{}n a 为递增的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 ∴,即,又数列{}n a 前三项的和,∴,即,即d =2或d =−2(舍去), 则公差d =2. 故选:C .3.C解析:C 【解析】 【分析】【详解】由1211n n na a a +=+++,可得()211111111n n n n a a a a +++=+++-+=,,{}+1n a 是以1为公差,以1为首项的等差数列.∴21,1n n a n a n +==-,即220201399a =-=.故选C.4.D解析:D 【解析】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结论. 【详解】画出满足约束条件236y x x y y x ≤⎧⎪+≥⎨⎪≥-⎩的可行域,如图,画出可行域ABC ∆,(2,0)A ,(1,1)B ,(3,3)C , 平移直线2z x y =+,由图可知,直线2z x y =+经过(3,3)C 时 目标函数2z x y =+有最大值,2z x y =+的最大值为9.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于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5.C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11011101100000a a a d a a ⋅∴>,<,<,>,<, ∴18110111810181060T a a a a S S S =+⋯+--⋯-=--=(),选C . 考点:1.等差数列的求和;2.数列的性质.6.A解析:A 【解析】 【分析】画出可行域,平移基准直线20x y +=到可行域边界的点()1,1C -处,由此求得z 的最小值. 【详解】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平移基准直线20x y +=到可行域边界的点()1,1C -处,此时z 取得最小值为()2111⨯+-=. 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7.B解析:B 【解析】∵3572a a +=,∴11272(4)a d a d ++=+,即167a d +=,∴13711313(6)13791S a a d ==+=⨯=,故选B .8.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所给数列表达式,递推后可得()121121n n n a a n ++++-=+.并将原式两边同时乘以()1n-后与变形后的式子相加,即可求得2n n a a ++,即隔项和的形式.进而取n 的值,代入即可求解.由已知()1121nn n a a n ++-=-,① 得()121121n n n a a n ++++-=+,②由()1n ⨯-+①②得()()()212121nn n a a n n ++=-⋅-++,取1,5,9n =及2,6,10n =,易得13572a a a a +=+=,248a a +=,6824a a +=, 故81234836S a a a a a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递推公式的应用,对数列表达式进行合理变形的解决此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9.D解析:D 【解析】 【分析】将所给条件式变形,结合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即可证明数列的单调性,从而由870a a +<可得7a 和8a 的符号,即可判断n S 的最小值.【详解】由已知,得()11n n n S nS ++<, 所以11n n S S n n +<+, 所以()()()()1111221n n n a a n a a n n ++++<+, 所以1n n a a +<,所以等差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 又870a a +<,即871a a <-, 所以80a >,70a <,即数列{}n a 前7项均小于0,第8项大于零, 所以n S 的最小值为7S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简单应用,等差数列单调性的证明和应用,前n 项和最值的判断,属于中档题.10.A【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集合,A B ,然后求出=1,2A B -I (),再根据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求出,a b ,可得答案.【详解】由不等式2230x x --<有13x -<<,则(1,3)A =-. 由不等式260x x +-<有,则32x -<<,则(3,2)B =-. 所以=1,2A B -I ().因为不等式2+0x ax b +<的解集为A B I , 所以方程2+=0x ax b +的两个根为1,2-.由韦达定理有:1212a b -+=-⎧⎨-⨯=⎩,即=12a b -⎧⎨=-⎩. 所以3a 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属于中档题.11.D解析:D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 ,C 两地的距离即可. 【详解】因为A ,B 两地的距离为10km ,B ,C 两地的距离为20km ,现测得∠ABC =120°, 则A ,C 两地的距离为:AC 2=AB 2+CB 2﹣2AB •BC cos ∠ABC =102+202﹣2110202⎛⎫⨯⨯⨯-= ⎪⎝⎭700.所以AC =km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考查计算能力.12.B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z =x +3y 得y =-13x +3z,先作出0{x 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因为目标函数z =x +3y 的最大值为8,所以x +3y =8与直线y =x 的交点为C ,解得C (2,2),代入直线2x +y +k =0,得k =-6.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且即且化简可得由不等式的性质可得的取值范围【详解】解:故有且化简可得且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极限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属于中档题解析:33(0,)(,3)22U【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1q <且0q ≠,即11q -<<且0q ≠,211232a a a =+,化简可得13322a q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得1a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21123lim()2n n a q a a →∞-=+Q 21123lim 2n a a a →∞∴=+,lim 0nn q →∞= 故有11q -<<且0q ≠,211232a a a =+ 化简可得13322a q =+ 103a ∴<<且132a ≠即133(0,)(,3)22a ∈U 故答案为:33(0,)(,3)22U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极限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属于中档题.14.10【解析】【分析】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由得平移直线根据的几何意义求出最优解进而得到所求的最大值【详解】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由得平移直线结合图形可得当直线经过可行域内的点A 时解析:10 【解析】 【分析】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由2z x y =+得2y x z =-+,平移直线2y x z =-+,根据z 的几何意义求出最优解,进而得到所求的最大值.【详解】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由2z x y =+得2y x z =-+.平移直线2y x z =-+,结合图形可得,当直线经过可行域内的点A 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z 取得最大值. 由402x y y +-=⎧⎨=-⎩,解得62x y =⎧⎨=-⎩,故点A 的坐标为(6,2)-, 所以max 26210z =⨯-=. 故答案为10. 【点睛】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值体现了数形结合在数学中的应用,解题时要先判断出目标函数中z 的几何意义,然后再结合图形求解,常见的类型有截距型、斜率型和距离型三种,其中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15.200【解析】试题分析:等差数列中的连续10项为遗漏的项为且则化简得所以则连续10项的和为考点:等差数列解析:200 【解析】试题分析:等差数列{}n a 中的连续10项为*+129,,,,,()x x x x a a a a x N ++⋯∈,遗漏的项为*+,x n a n N ∈且19,n ≤≤则9()10(18)10(2)22x x x x x n x a a a a a a n +++⨯++⨯-=-+,化简得4494352x n ≤=+≤,所以5x =,511a =,则连续10项的和为(1111+18)10=2002+⨯.考点:等差数列.16.【解析】【分析】由当n =1时a1=S1=3当n≥2时an =Sn ﹣Sn ﹣1即可得出【详解】当且时又满足此通项公式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求数列通项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注意检验 解析:*2)1(n n N +∈【解析】 【分析】由2*2n S n n n N =+∈,,当n =1时,a 1=S 1=3.当n ≥2时,a n =S n ﹣S n ﹣1,即可得出.【详解】当2n ≥,且*n N ∈时,()()()2212121n n n a S S n n n n -⎡⎤=-=+--+-⎣⎦()2222122n n n n n =+--++-21n =+,又211123S a ==+=,满足此通项公式,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1n a n n N =+∈.故答案为:()*21n n N +∈【点睛】本题考查求数列通项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注意检验n=1是否符合,属于中档题.17.【解析】分析:根据等差数列中下标和的性质和前n 项和公式求解详解:∵等差数列中∴∴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点睛:等差数列的项的下标和的性质即若则这个性质经常和前n 项和公式结合在一起应用利用整体代换的方法可解析:613. 【解析】分析:根据等差数列中下标和的性质和前n 项和公式求解. 详解:∵等差数列{}n a 中136S =,∴()11371313132622a a a S +⨯===, ∴7613a =.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9109109976322213a a a a a a d a -=-+=-==. 点睛:等差数列的项的下标和的性质,即若()*,,,,m n p q m n p q Z+=+∈,则m n p q a a a a +=+,这个性质经常和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结合在一起应用,利用整体代换的方法可使得运算简单.18.【解析】【分析】首项利用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详解】解: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2前n 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则:解得:所以:所以: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 解析:200201【解析】 【分析】首项利用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 【详解】解: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2,前n 项和为n S ,且1S ,2S ,4S 成等比数列.则:()2111(22)412a a a +=+,解得:11a =,所以:()12121n a n n =+-=-,所以:111411(1)(1)2121n n n n n n b a a n n --+⎛⎫=-=-⋅+ ⎪-+⎝⎭, 所以:100111111335199201S ⎛⎫⎛⎫⎛⎫=+-++⋯-+ ⎪ ⎪ ⎪⎝⎭⎝⎭⎝⎭,12001201201=-=, 故答案为:200201【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及应用,裂项相消法在数列求和中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19.【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解得或者而数列是递增的等比数列所以即所以因而数列的前项和故答案为考点:1等比数列的性质;2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解析:21n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14231498a a a a a a +=⎧⎨⋅=⋅=⎩,解得141,8a a ==或者148,1a a ==,而数列{}n a 是递增的等比数列,所以141,8a a ==, 即3418a q a ==,所以2q =, 因而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1221112n nn n a q S q --===---,故答案为21n -. 考点:1.等比数列的性质;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0.【解析】【分析】由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为4得且从而可得的范围【详解】由题意可得且且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而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是指当且时前n 项和的极限属于基础题 解析:(0,4)(4,8)⋃【解析】 【分析】由无穷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和为4得,141a q=-,,||1q <且0q ≠,从而可得1a 的范围. 【详解】 由题意可得,14,||11a q q=<- , 且0q ≠14(1)a q =-108a ∴<<且14a ≠故答案为(0,4)(4,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而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是指当,||1q <且0q ≠时前 n 项和的极限,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21.当0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x x ≤-; 当0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x x a≥或1}x ≤-; 当20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x a≤≤-;当2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 当2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x a-≤≤. 【解析】 【分析】将原不等式因式分解化为()()210ax x -+≥,对参数a 分5种情况讨论:0a =,0a >,20a -<<,2a =-,2a <-,分别解不等式. 【详解】解:原不等式可化为()2220ax a x +--≥,即()()210ax x -+≥,①当0a =时,原不等式化为10x +≤,解得1x ≤-,②当0a >时,原不等式化为()210x x a ⎛⎫-+≥ ⎪⎝⎭, 解得2x a≥或1x ≤-, ③当0a <时,原不等式化为()210x x a ⎛⎫-+≤ ⎪⎝⎭. 当21a >-,即2a <-时,解得21x a -≤≤; 当21a=-,即2a =-时,解得1x =-满足题意; 当21a<-,即20a -<<时,解得21x a ≤≤-.综上所述,当0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x x ≤-; 当0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x x a≥或1}x ≤-; 当20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x a≤≤-; 当2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 当2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x a-≤≤. 【点睛】本题考查含参不等式的求解,求解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对a 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的原则,同时最后记得把求得的结果进行综合表述. 22.(Ⅰ)证明见解析(Ⅱ)6 【解析】 【分析】(Ⅰ)由递推公式凑出1132n n a a ++--与32n n a a --的关系,即可得证(Ⅱ)由(Ⅰ)可得2111222n n n n n a b a a --=-==--,即可得到{}(21)n n b -⋅的通项公式,再用错位相减法求和,证明其单调性,可得得解. 【详解】 解:(Ⅰ)()*164n n n a a n a +-=∈-N Q 1163346224n n n n n n a a a a a a ++----∴=---- 6312628n n n n a a a a --+=--+2(3)(2)n n a a --=--322n n a a -=- 32n n a a ⎧⎫-∴⎨⎬-⎩⎭是首项为113132212a a --==--,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Ⅱ)由(Ⅰ)知,322n n n a a -=-, 即2111222n n n n n a b a a --=-==--, 21212n n n b n ∴-⋅=-⋅()()123S 123252...(21)2n n n =⋅+⋅+⋅++-⋅①23412S 123252...(21)2n n n +=⋅+⋅+⋅++-⋅②,①减②得11231142S 122(22...2)(21)222(21)212n n n n n n n +++--=⋅+++--⋅=+⋅--⋅-1(32)26n n +=-⋅-. 1S (23)26n n n +∴=-⋅+2111S S (21)2(23)22210n n n n n n n n ++++∴-=-⋅--⋅=+>(),S n ∴单调递增.76S 92611582019=⨯+=<Q ,87S 112628222019=⨯+=>.故使S 2019n <成立的最大自然数6n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递推公式证明函数是等比数列,以及错位相减法求和,属于中档题. 23.(I )见解析;(II )()2413n n --【解析】 【分析】(I )计算1n S -,根据,n n S a 关系,可得121n n a a -=+,然后使用配凑法,可得结果. (II )根据(1)的结果,可得n a ,然后计算21n a -,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 和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I )由2n n S a n =-①当1n =时,可得111211S a a =-⇒= 当2n ≥时,则()1121n n S a n --=--② 则①-②:()12212n n n a a a n -=--≥ 则()1121121n n n n a a a a --=+⇒+=+ 又112a +=所以数列{}1n a +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II )由(I )可知:1221n nn n a a +=⇒=-所以2121121412n n n a --=-=⋅-记13521n n T a a a a -=+++⋯+ 所以()2144 (42)n n T n =+++- 又()()241444144 (414)3n n n --+++==-所以()()4412411233nnnT n n --=⋅-=- 【点睛】本题考查,n n S a 的关系证明等比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前n 和公式,熟练公式,以及掌握,n n S a 之间的关系,属基础题.24.(1)12n n b ⎛⎫= ⎪⎝⎭ (2)()15352nn T n ⎛⎫=-+⋅ ⎪⎝⎭【解析】 【分析】(1)由公比01q <<结合等比数列的性质得出112b =,318b =,5132b =,再确定公比,即可得出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解即可. 【详解】(1)因为公比为()01q q <<的等比数列{}n b 中,13511111,,,,,,50322082b b b ∈⎧⎫⎨⎬⎩⎭ 所以由135,,b b b 成等比数列得出,当且仅当112b =,318b =,5132b =时成立. 此时公比23114b q b ==,12q = 所以12nn b ⎛⎫= ⎪⎝⎭. (2)因为()1312nn c n ⎛⎫=-⋅ ⎪⎝⎭所以123...n n T c c c c =++++()1231111258...312222nn ⎛⎫⎛⎫⎛⎫⎛⎫=⨯+⨯+⨯++-⋅ ⎪ ⎪ ⎪ ⎪⎝⎭⎝⎭⎝⎭⎝⎭∴()()2311111125...343122222nn n T n n +⎛⎫⎛⎫⎛⎫⎛⎫=⨯+⨯++-⋅+-⋅ ⎪ ⎪ ⎪ ⎪⎝⎭⎝⎭⎝⎭⎝⎭∴()123111111123...31222222n n n T n +⎡⎤⎛⎫⎛⎫⎛⎫⎛⎫⎛⎫=⨯+⨯+++--⋅⎢⎥ ⎪ ⎪ ⎪ ⎪ ⎪⎝⎭⎝⎭⎝⎭⎝⎭⎝⎭⎢⎥⎣⎦()1111113131222n n n -+⎡⎤⎛⎫⎛⎫=+⨯---⋅⎢⎥ ⎪⎪⎝⎭⎝⎭⎢⎥⎣⎦5135222nn +⎛⎫=-⋅⎪⎝⎭ 故数列{}n c 的前n 项和()15352nn T n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利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属于中档题. 25.解: (1)∵数列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由,得,,∴,.(2)∵,∴∴数列是首项为9,公比为9的等比数列 .(3)∵11n n n c a a +=,2n a n =, ∴1111()22(1)41n c n n n n==-⋅++∴11111(1)()42423n S =-+-+…111()41n n +-+11(1)41n =-+ 【解析】试题分析:(1)∵数列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 1分由,得,,∴, …………………… 3分. …………………… 4分(2)∵, …………………… 5分 ∴, …………………… 6分∴数列是首项为9,公比为9的等比数列 . …………………… 8分(3)∵11n n n c a a +=,2n a n =, ∴1111()22(1)41n c n n n n ==-⋅++………………… 10分∴11111(1)()42423n S =-+-+…111()41n n +-+11(1)41n =-+……… 12分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性质和定义;数列前n 项和的求法.点评:裂项法是求前n 项和常用的方法之一.常见的裂项有:,,,,,26.(1) 21n a n =+ (2) 1a 2a ≤-≥或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用基本量来表示数列中的项,求出基本量,即可得到通项;(2)由第一问可得,11122121n b n n ⎛⎫=- ⎪-+⎝⎭,进而裂项求和,得到221na a n ≤-+恒成立,求左式的最大值即可. 解析:(1)31239T a a a =++=Q ,13a d ∴+=又125,,a a a Q 成等比数列2215a a a ∴=11a ∴=`,221n d a n =∴=-(2)()()111111212122121n n n b a a n n n n +⎛⎫===- ⎪-+-+⎝⎭1111111-++23352121n S n n ⎛⎫∴=-+⋅⋅⋅- ⎪-+⎝⎭ 111-221n =+() 21n n =+ 对任意的*n N ∈,24n S a a ≤-恒成立只需n S 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24a a-,而12n S <22a a ∴-≥1a ∴≤-或2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