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究方法复习题库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题

1.根据下图,试推导Bragg方程,并对方程中主要参数范围的确定进行讨论。
答:1)Bragg方程推导:根据题图,有:相邻两个原子面上的原子散射波光程差δ= AE + AF = ABsinθ+ ABsinθ=2 ABsinθ= 2dsinθ干涉加强条件是,晶体中任意相邻两个原子面上的原子散射波在原子面反射方向的相位差为2π的整数倍,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
因此,干涉加强的条件为:2dsinθ= nλ即Bragg方程。
2)方程中主要参数范围的讨论:a. 根据布拉格方程,sinθ不能大于1,因此:nλ/2d =sinθ< 1,对衍射而言,n的最小值为1,所以在任何可观测的衍射角下,产生衍射的条件为λ<2d,这也就是说,能够被晶体衍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必须小于参加反射的晶面中最大面间距的二倍,否则不能产生衍射现象。
b.当x射线波长一定时,晶体中存在可能参加反射的晶面族也是有限的,它们必须满足d>λ/2, 即只有那些晶面间距大于入射x射线波长一半的晶面才能发生衍射2.什么是X射线谱,连续X射线谱的产生机理是什么?答:1)X射线谱:x射线的强度随波长而变化的曲线称为X射线谱。
2)具有连续波长的X射线,构成连续X射线谱,其产生机理为:能量为eV的电子与阳极靶的原子碰撞时,电子失去自己的能量,其中部分以光子的形式辐射,碰撞一次产生一个能量为hv的光子,这样的光子流即为X射线。
单位时间内到达阳极靶面的电子数目是极大量的,绝大多数电子要经历多次碰撞,产生能量各不相同的辐射,因此出现连续X射线谱。
3.写出标识X射线谱的波长与阳极物质原子序数间的对应关系(莫塞莱定律),说明莫塞莱定律的意义。
答:1)莫塞莱定律:标识X射线谱的波长λ与原子序数Z关系为:1/λ=K/(Z-σ)22)莫塞莱定律的意义:莫塞莱定律指出了标识X射线谱的波长λ与阳极物质原子序数Z的关系,莫塞莱定律是X射线光谱分析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用电子轰击待测试样辐射出标识X射线,并测定其波长,则可以知道试样中含有哪些元素。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题

1.X射线的波长范围大致为多少?X射线产生的基本原理及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1)0。
01-10nm(2)高速运动的自由电子被突然减速便产生X射线;(3)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使用最广泛的是封闭式热阴极X射线管,包括一个热阴极(绕成螺线形的钨丝)和一个阳极(靶),窗口,管内高真空(10—7Torr)2.X射线谱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X射线强度 I 随波长λ的变化曲线称为X射线谱,可分为连续X射线(由连续的各种波长组成,其波长与工作条件V、I有关)和特征X射线(又称标识X射线,不随工作条件而变,只取决于阳极靶的物质)。
3.描述X射线于物质的相互作用(俄歇效应和光电效应)课本图3.8补充俄歇效应: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它的能量是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
4.X射线衍射的几何条件(布拉格方程或定律)X射线通过物质(晶体)后衍射线特征包括方向和强度,其中衍射线的方向与晶体的点阵参数(晶胞大小和形状)、入射线的方位及X射线波长有关,具体表现为:劳厄方程式、布拉格定律和倒易空间衍射公式.5.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注意λ和Θ的变化)单晶:劳厄法(λ变,θ不变);转晶法(λ不变,θ部分变化)粉末:粉末照相法(粉末法或粉晶法) (λ不变,θ变);粉末衍射仪法(λ不变,θ变化)6.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的基本原理(I/I0、2Θ)X射线衍射线的位置决定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即决定于各晶面的晶面间距,而衍射线的强度决定于晶胞内原子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每种结晶物质具有独特的衍射花样,且试样中不同物质的衍射花样同时出现互不干涉,某物相的衍射强度取决于它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当试样的衍射图谱中d值和I/I0与已知物质的数值一致时,即可判定试样中含有该已知物质.7.说明X射线衍射仪法定性分析物相组成的基本过程,注意事项及PDF卡片的检索方法(1)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是将试样的衍射谱与标准衍射谱进行比较鉴别,确定某种物相的存在以及确定该物相的结晶状态。
材料研发考试题库及答案

材料研发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材料的基本性能?A. 力学性能B. 热学性能C. 光学性能D. 化学性能答案:D2. 金属的塑性变形通常发生在下列哪个温度区间?A. 室温B. 低温C. 高温D. 熔点附近答案:A3. 陶瓷材料的典型特性是什么?A. 高硬度B. 高韧性C. 高延展性D. 高导电性答案:A4. 下列哪种材料通常用于制作防弹衣?A. 金属C. 陶瓷D. 玻璃答案:C5. 聚合物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A. 材料开始流动的温度B. 材料开始结晶的温度C. 材料从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的温度D. 材料从橡胶态转变为玻璃态的温度答案:C6. 合金的强化机制主要包括:A. 固溶强化B. 沉淀强化C. 冷加工强化D. 以上都是答案:D7. 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是指:A. 材料尺寸越小,强度越高B. 材料尺寸越小,强度越低C. 材料尺寸越大,强度越高D. 材料尺寸与强度无关答案:A8. 下列哪种材料不是生物医用材料?B. 不锈钢C. 硅橡胶D. 聚氯乙烯答案:D9.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A. 金属和绝缘体之间B. 金属和超导体之间C. 绝缘体和超导体之间D. 金属和导体之间答案:A10. 材料的疲劳是指:A. 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断裂B. 材料在静应力作用下的断裂C. 材料在高温下的断裂D. 材料在低温下的断裂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A. 材料的组成B. 材料的微观结构C. 材料的表面处理D. 材料的加工工艺答案:A, B, C, D2. 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主要包括:A. 退火B. 淬火C. 正火D. 回火答案:A, B, C, D3. 下列哪些材料属于复合材料?A. 碳纤维增强塑料B. 钢化玻璃C. 钢筋混凝土D. 铝合金答案:A, C4. 下列哪些是金属材料的腐蚀类型?A. 化学腐蚀B. 电化学腐蚀C. 物理腐蚀D. 机械腐蚀答案:A, B5.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材料的光学性能?A. 材料的折射率B. 材料的反射率C. 材料的透射率D. 材料的色散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越好。
材料研发考试题库和答案

材料研发考试题库和答案一、选择题1. 材料科学中的“四要素”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原子排列、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宏观性能B. 原子排列、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加工工艺C. 原子排列、化学组成、微观结构、热处理D. 原子排列、化学组成、宏观性能、加工工艺答案:A2. 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不锈钢B. 铝合金C. 陶瓷D. 钛合金答案:C3. 材料的疲劳寿命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韧性C. 材料的导热性D. 循环加载的幅度答案:C4. 以下哪种合金具有最高的熔点?A. 钢B. 铜合金C. 钛合金D. 钨合金答案:D5. 材料的断裂韧性通常用来描述材料的哪种特性?A. 硬度B. 韧性C. 弹性D. 塑性答案:B二、填空题6. 材料的微观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晶体结构、晶粒、晶界7. 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退火、正火、淬火8. 材料的腐蚀类型包括化学腐蚀、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电化学腐蚀、应力腐蚀9. 材料的疲劳破坏通常发生在________应力下。
答案:循环10. 材料的断裂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韧性断裂、脆性断裂三、简答题11. 简述材料的疲劳破坏机理。
答案:材料的疲劳破坏是指在循环加载作用下,材料在没有明显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发生断裂。
其机理主要包括:局部应力集中、微观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以及最终的断裂。
疲劳破坏是一个累积损伤的过程,与材料的疲劳极限、加载频率、应力比等因素有关。
12. 描述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
答案:材料的塑性变形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发生不可逆的形变。
塑性变形过程通常包括:位错的滑移、孪晶的形成、晶粒的转动等。
塑性变形会导致材料的硬化或软化,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13. 解释什么是材料的断裂韧性。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复习资料 (含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1.当X 射线管电压超过临界电压就可以产生 连续谱X 射线和 特征谱 X 射线。
2. 点阵常数测定过程中需要确定峰位,确定峰位的常用方法有峰顶法 、 切线法 、半高宽法,和抛物线拟合法 。
3. 经过厚度为H 的物质后,X 射线的强度为 H H m e I I ρμ-=0 。
4. X 射线扫描仪中的常规测量中的实验参数包括狭缝宽度、扫描速度和 时间常数 。
5. 磁透镜的物距L 1,相距L 2和焦距f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6.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各方法主要有复型法、和薄膜法,其中复型样品制备中塑料-碳二的复型优于碳一的 复型是由于 其制备过程不损坏金相试样表面,重复性好,供观察的第二级复型一碳膜导电导热性好, 在电子束照射下较为稳定 。
7. 差热分析曲线总的峰高表示 试样和 参比物 之间的最大温差,即从封顶到该峰所在基线碱的垂直距离。
8. 第一类应力导致X 射线衍射线位移,第二类应力导致X 射线衍射线线形变化,第三类应力导致X 射线衍射线 强度降低。
9. 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标准法 、吸光度比法 和 补偿法 共同组成。
10.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是规则的衍射斑点组成。
11. 大量实验证明,X 射线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的双重性,即波粒二象性。
12. 布拉格方程式衍射分析中最基本的公式,其应用主要集中在 结构分析 和成分分析两个方面。
13.由于X 射线的发展,相继产生了X 射线透射学 、 X 射线衍射学 和 X 射线光谱学 等三个学科。
14.提高透镜分辨率的本领 波长 , 介质 和 孔径半角 。
15. 电磁透镜的几何像差包括 球差和 像散,而电子束波长的稳定性决定的像差为色差 。
16. 透射电镜主要有电子光学系统、电源控制系统和 真空系统构成。
17. 非弹性散射机制主要有 单电子激发 、 等离子激发 、和 声子激发 。
18. 透射电镜的主要性能指标分辨本领、 放大倍数 、和 加速电压 。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题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题1.X射线的波长范围大致为多少?X射线产生的基本原理及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1)0。
01-10nm(2)高速运动的自由电子被突然减速便产生X射线;(3)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使用最广泛的是封闭式热阴极X 射线管,包括一个热阴极(绕成螺线形的钨丝)和一个阳极(靶),窗口,管内高真空(10—7Torr)2.X射线谱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X射线强度 I 随波长λ的变化曲线称为X射线谱,可分为连续X射线(由连续的各种波长组成,其波长与工作条件V、I有关)和特征X射线(又称标识X射线,不随工作条件而变,只取决于阳极靶的物质)。
3.描述X射线于物质的相互作用(俄歇效应和光电效应)课本图3.8补充俄歇效应: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它的能量是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
4.X射线衍射的几何条件(布拉格方程或定律)X射线通过物质(晶体)后衍射线特征包括方向和强度,其中衍射线的方向与晶体的点阵参数(晶胞大小和形状)、入射线的方位及X 射线波长有关,具体表现为:劳厄方程式、布拉格定律和倒易空间衍射公式.5.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注意λ和Θ的变化)单晶:劳厄法(λ变,θ不变);转晶法(λ不变,θ部分变化)粉末:粉末照相法(粉末法或粉晶法) (λ不变,θ变);粉末衍射仪法(λ不变,θ变化)6.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的基本原理(I/I0、2Θ)X射线衍射线的位置决定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即决定于各晶面的晶面间距,而衍射线的强度决定于晶胞内原子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每种结晶物质具有独特的衍射花样,且试样中不同物质的衍射花样同时出现互不干涉,某物相的衍射强度取决于它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当试样的衍射图谱中d值和I/I0与已知物质的数值一致时,即可判定试样中含有该已知物质.7.说明X射线衍射仪法定性分析物相组成的基本过程,注意事项及PDF卡片的检索方法(1)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是将试样的衍射谱与标准衍射谱进行比较鉴别,确定某种物相的存在以及确定该物相的结晶状态。
材料研究方法考试

1、相比于纯铜而言,青铜具有哪些明显的优点?答:更坚韧,更耐磨。
2、请分别画出传统材料与环境材料的材料-环境系统示意图。
3、请画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四要素(四面体)。
请用该四面体来分析不锈钢和普通碳钢这两种材料。
答:性能:不锈钢密度略低于普通碳钢,而电阻率高于普通碳钢,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较大,而热导率较低。
不锈钢具有焊接性,耐腐蚀性,抛光性。
结构成分:普通碳钢的质量分数小于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即以铁,碳,锰为主要元素的合金,所以机械性能通常不如合金钢;不锈钢隶属于合金钢范畴,一种高合金钢,含有大量的铬,还有的含有大量的镍和一定量的钛。
铬的作用就是让钢具有耐腐蚀性,镍的作用是降低不锈钢的奥氏体化温度。
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可达到10~28%,所以它是高合金钢。
制备加工:普通碳钢:的冶炼通常在转炉、平炉中进行。
转炉一般冶炼普通碳素钢,而平炉可以冶炼各种优质钢。
近年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发展很快,有趋势可代替平炉炼钢。
不锈钢:在钢的冶炼是加入适当的铬、镍、钛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决定了不锈钢的牌号及防锈性能,冶炼好浇铸或连铸成毛坯,再经过轧机轧成各种规格的钢板及型材,轧好的钢板及型材还可以在表面进行拉丝和抛光处理,改善外观效果。
4、什么是纳米材料?材料的纳米效应有哪些?请举例说明其中的“量子效应”。
答: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0.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纳米效应:尺寸、晶界、量子→纳米结构表征。
美国1995年提出麻雀卫星,重量不足10千克,用纳米材料制造,采用微机电体化集成技术整合。
若在太阳同步轨道. 上布置648颗纳米卫星,就可以全面监视地球。
5、材料科学有哪些共性规律?答:1、晶体学结构规律;2、材料缺陷与强度;3、材料的相变原理;4、材料的形变与断裂;5、材料的强韧化原理6、材料设计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根据服役条件确定性能要求→依据知识选择材料→设计相应工艺确定工艺参数→检测组织测试性能→达到设计要求进行实际试验→根据失效分析改进技术方案7、什么是纳米材料?材料的纳米效应有哪些?请举例说明其中的“小尺寸效应”。
材料研发考试题库及答案

材料研发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材料科学中的“四要素”是指:A. 强度、硬度、韧性、延展性B. 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加工工艺C. 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韧性D. 原子排列、晶体缺陷、电子结构、热处理答案:B2.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钢B. 铝C. 塑料D. 铜答案:C3.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A. 高强度、高韧性B. 耐高温、耐腐蚀C. 良好的导电性D. 良好的延展性答案:B4.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A. 增加材料的厚度B. 降低材料的温度C. 增加材料的孔隙率D. 进行热处理答案:D5.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机制实现?A. 位错运动B. 原子扩散C. 相变D. 断裂答案:A二、填空题6. 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
答案:强度7. 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形变而不发生断裂的能力。
答案:韧性8.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通常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答案:面心立方(FCC)、体心立方(BCC)9. 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抵抗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能力。
答案:耐腐蚀性10. 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恢复到原始形状的能力。
答案:弹性三、简答题11. 简述材料的疲劳失效机理。
答案:材料的疲劳失效是指在反复或循环载荷作用下,材料在远低于其静态强度的情况下发生断裂的现象。
疲劳失效通常发生在材料表面或内部缺陷处,由于应力集中,材料在这些区域产生微裂纹,随着载荷的循环,微裂纹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材料断裂。
12. 描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过程及其目的。
答案: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过程,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改善材料的宏观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过程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退火用于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正火用于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塑性;淬火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回火用于降低淬火后的脆性,提高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研究方法1.均质体与非均质体介质的折射率不因光波在介质中的振动方向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其折射率值只有一个,此类介质属于光性均质体,简称均质体。
介质的折射率因光波在介质中的振动方向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其折射率值不止一个,此类介质属于光性非均质体,简称非均质体。
光波入射非均质体时,除特殊方向外,都要发生双折射现象,分解为振动方向垂直、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不等的两种偏光,两者之差为双折射率。
2.正交偏光下晶体的消光现象和四次消光现象。
3.光学显微镜提高分辨能力的方式。
分辨率:d = 1.22λ/2n·sinα所以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①、选用波长较短的光波,如紫外、X射线、电子束等。
②、采用折射率较大的材料,如油浸显微镜。
③、增大显微镜的孔径角,如采用复式透镜4.X射线管的结构、X射线产生原理工作原理X射线管由主要由电子枪阴极和金属靶阳极组成。
高速运动的电子或其他高能辐射流与物体发生碰撞时被突然减速,并与物质内层电子发生作用而产生X-ray。
在X射线管中,在通电时阴极被加热释放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在阴阳极的高压下被加速成高能电子束,高速射向阳极靶发生碰撞,由阳极靶产生X射线,经铍窗口射出。
由于高能电子撞击阳极靶后一部分能量转化为X射线,大部分的转化为热能,使得阳极靶温度剧增,因此必须对阳极靶进行冷却,一般采用循环水冷却,也可采用旋转靶材的方法。
5、X射线的线吸收系数和质量吸收系数与波长和原子序数的关系。
μl=μm·ρμm=aλ3+bλ4;μm≈Cλ3Z3μl:当x射线穿过单位长度为1cm物质时强度衰减的程度。
μl越大衰减越大μm:当x射线穿过单位质量物质(单位截面的1g物质时的强度衰减程度,其值与X射线照射的物质的原子序数和X射线波长有关。
波长一定时,其关系表达式为:μm∝Z36、X射线与物质作用后为什么会出现规则斑点、圆环、晕圈?多晶体的电子衍射花样是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环,单晶衍射花样由排列得十分整齐的许多斑点所组成,而非晶体物质的衍射花样只有一个漫散的中心斑点(晕圈)。
具体分析如下:当X射线照射单晶时,晶面(hkl)与入射X线之间的掠射角α一定,只有满足布拉格方程的某些特定方向的晶面才能衍射加强成斑点。
大量取向杂乱随机的细小晶体颗粒d值相同的同一晶面族内符合衍射条件的晶面产生衍射束,构成以入射束为轴,2θ为半顶角的圆锥面,与底板的交线即为圆环。
当入射非晶体时,由于晶体缺陷过多,引起晶面间距变化以及晶面的随机排列,所以出现了斑点或圆环交叠而弥漫成晕圈。
7、X射线三种基本衍射实验方法、使用的X射线类型以及适合对象是单晶还是多晶?劳厄法,单晶:用连续的X射线谱照射固定的样品得到衍射花样。
转晶法,单晶:用单色的特征X射线照射转动的单晶体,由晶体产生的衍射线束在照片底片上形成分立的衍射斑点。
粉末法,单晶或多晶:用单色的近似平行的特征X射线投射到多晶样品上,用照片底片记录衍射线束强度和方向的一种实验方法。
(德拜相机或粉末衍射仪)8、X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运作方式及其解释主要构成:X射线发生系统、测角及探测系统,记录和数据处理系统X射线从S发射出经过狭缝后照射到样品上,发生“反射”,经过狭缝后,衍射束线被探测器接收,并由探测器转换成电信号,经记录和数据处理系统后输出X射线衍射图谱。
当样品围绕轴O转动时,接收狭缝和探测器以试样转动速度的两倍绕O轴转动。
9、德拜相机和粉末衍射仪的样品要求粉末衍射仪:要求样品平均粒径控制在5um左右(通过320目筛)德拜相机:要求样品粒度10-3~10-5cm(过250-300)目筛),制成直径0.3~0.6mm,长度为1cm的细圆柱状粉末集合体。
10、衍射线峰位的确定方法?A图形法:峰顶法、切线法、半宽高中点法、7/8高度法、中点连线法;B曲线近似法:拟合抛物线,找峰顶,然后对应角度。
C重心法:峰形重心对应的。
11、平板粉末衍射中衍射强度I、A(θ)、强度和含量关系。
I=G·C ·A(θ)·V A(θ)=S0/2μV某种成分J来说,Vj、Wj、ρj:Xj=Wj/W,Vj=Wj/ρj=W·Xj/ρjIj=G·Cj·1/μm·Xj/ρj 或Ij=G·Cj·ρ/μl·Xj/ρj12、内标法,外标法及对二相和多相体系的分析。
内标法:当测定混合物中任一j相的含量时,可往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物质s。
若j相某条衍射线的强度为Ij,标准物质某条衍射线的强度为Is,Ij/Is=C·Xj,具体是将纯j相与S配成不同质量分数的试样,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然后做出Ij/Is-Xj的曲线,然后再进行未知含量的测定。
外标法:采用对比试样中的j相的某衍射线与纯j相的同一条衍射线强度而获得样品中第j 相的含量。
13、布拉格公式的推导,d、θ的分析。
一束波长λ的平行X射线以θ照射晶体中晶面指数为(hkl)的各原子面,各原子面产生反射。
14、XRD 图样分析15、电磁透镜的几何像差、球差、色差的定义。
16、电磁透镜聚光原理。
电子波和光波不同,不能通过玻璃透镜会聚成像。
但是轴对称的非均匀电场和磁场则可以让电子束折射,从而产生电子束的会聚与发散,达到成像的目的。
电磁透镜:产生旋转对称非均匀磁场的装置。
穿过线圈的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将做圆锥螺旋近轴运动,而一束平行于主轴的电子通过电磁透镜将被聚焦在主轴的某一点。
17、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的主要构成部分。
18、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放大的实现方式,像的衬度亮度和放大的关系。
T :物镜、中间镜、投影镜的三个放大倍数的乘积。
M=M0MiMpS :M=Ac/As ,Ac 荧光屏图像的边长,As 为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振幅。
放大倍数越大,亮度越低,衬度低,景深越小,分辨率越小,分辨能力越强。
18、扫描与光学的景深对比。
扫描景深大,光学景深小。
F=d 0/tan α≈d 0/α;d 0 为分辨率,α为电子束或光束入射半角。
由上式可以看出,d 0越小,F 越小。
当d 0相同时,扫描电镜有着更小的入射角α,所以扫描电镜有着更大的景深。
19、透射如何实现衍射花样,成像公式的物理量、相机常数。
电子束照射样品后,满足布拉格条件的晶面在与入射束成2θ角的方向产生衍射束,经透镜后汇聚与其背焦面上的一点,同一晶面组的衍射波在背焦平面上形成相应的衍射斑点(相干加强),这样在物镜的背焦平面上形成了衍射花样,此时若使中间镜的物平面和物镜的背焦平面重合,这样就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衍射花样, 20、透射电镜成像原理及分辨本领的来源。
成像原理: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在阳极加速电压作用下加速,经聚光镜会聚成平行电子束照明样品,穿过样品的电子束携带样品本身的结构信息,经物镜、中间镜、投影镜接力聚焦放大,以图像或衍射谱形式显示于荧光屏。
λθλθ==sin 2n sin d 2hkl HKL d ,所以无加强光程差:0=σ203040506070b a220116204211105200004101I n t e n s i t y (a .u .)2-thea(O)是因为电磁透镜近轴区域磁场和远轴区域磁场对电子是由于成像电子的能量不同或变化,从而在透镜磁场中L分辨本领的来源:透镜的接力聚焦缩小放大以及光栅对入射角的控制21、扫描后的物理信号。
22、扫描电子束照射样品后的作用体积与入射能量、样品被照区域的原子序数的关系?电子束打在样品上,发生散射,散射程度取决于入射电子能量和样品原子序数的高低,入射电子束能量越大,原子序数越小,则电子束作用的体积越大。
23、扫描放大倍数与景深。
S:M=Ac/As,Ac荧光屏图像的边长,As为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振幅。
F=d0/tanα≈d0/α;d0 为分辨率,α为电子束入射半角。
由上式可以看出,d0越小,F越小。
当d0相同时,扫描电镜有着很小的入射角α,所以景深大。
24、X射线衍射入射光和透射电镜入射电子束对样品晶面的放置要求。
X射线衍射入射光正对着样品晶面(镜面)成θ。
透射电镜入射电子束// 晶面,θ角度非常小。
25、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满足要求S:样品直径和厚度一般从几毫米到几厘米,绝缘体或导电不佳的材料来说,则需要预先在分析表面上蒸镀一层厚度为10-20nm的导电层,否则在电子束照射样品时会形成电子堆积,阻挡电子束进入和样品内电子射出表面。
T:样品非常薄,100-200nm,必须用铜网支撑着。
加速电压越大、样品原子序数越低,电子束可以穿过样品厚度就越厚。
50~100KV电子束可穿过100~200样品。
常用方法:支持膜法、复型法、晶体薄膜法、超薄切片法。
高分子材料需刻蚀和染色。
26、DTA DSC 原理,DTA装置的构造图DTA: 差热分析: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
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把被测试样和一种中性物(参比物)置放在同样的热条件下,进行加热或冷却,在这个过程中,试样在某一特定温度下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引起热效应变化,即试样侧的温度在某一区间会变化,不跟随程序温度升高,而是有时高于或低于程序温度,而参比物一侧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始终不发生热效应,它的温度一直跟随程序温度升高,这样,两侧就有一个温度差,然后利用某种方法把这温差记录下来,就得到了差热曲线,再针对这曲线进行分析研究。
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程序控温下,测量加入物质在与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
根据测量方法,这种技术可分为功率补偿式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流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对于功率补偿型DSC 技术要求试样和参比物温度,无论试样吸热或放热都要处于动态零位平衡状态,使ΔT 等于0,这是DSC 和DTA 技术最本质的区别。
而实现使ΔT 等于0,其办法就是通过功率补偿。
对于热流式DSC 技术则要求试样和参比物温差ΔT 与试样和参比物间热流量差成正比例关系。
DTA构造:加热炉、试样容器、热电偶、温度控制系统及放大、记录系统。
加热炉:有均匀温度区,使试件受热均匀;程序控温,控制精度高,以一定速度升降温;热容量小,便于调节升降温速度;炉子线圈无感应现象,避免热电偶电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操作和维护。
热电偶:能产生较高温差电动时报,随温度呈线性关系变化;测温范围广,在高温下不受氧化腐蚀;电阻随温度变化小,导电率高,物理稳定性好,能长期使用;便于制造机械强度高,27、DTA参比物的要求参比物是在一定温度下不发生分解、相变、破坏的惰性物质。
选取的参比物和试样的导热系数尽可能相近,要测好一条被测物质的差热曲线,必须注意选择热传导和热容与试样尽量接近的物质做参比物。
并且在实验过程中的控制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