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部太阳辐射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课时作业3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某某省为例一、选择题(2019年某某省某某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玉门隶属某某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某某省首个示X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

据此并结合图完成1-3题。

1.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

玉门市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石油资源面临枯竭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解析:从材料看玉门石油资源枯竭,原有的资源优势降低,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A对;风能资源丰富不是建设城市的条件,B错;靠近铁路干线和位于绿洲边缘不是主要原因,C、D错。

故选A。

答案:A2.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

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B.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C.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解析: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可以利于其他形式发电进行调节,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A错;本地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电力市场小,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C对;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B、D错。

故选C。

答案:C3.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其作用是 ( )①可实现“风”“光”互补②可增强风电储能③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④可解决“弃风”现象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解析: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小,光照好,可实现“风”“光”互补,①对;光伏发电不能增强风电储能,②错;同时建设两种发电,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③对;“弃风”现象主要是市场问题,建设光伏发电不能解决“弃风”现象,④错,故选B。

山西省孝义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山西省孝义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山西省孝义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读中纬度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完成4~6题。

等高线等温线 雪线山峰4.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高低的关系是( )A .①=④>③>②B .④>①=③>②C .④>①>③>②D .①=④>③=② 5.③、④两地位于( )A .阳坡和迎风坡B .阴坡和背风坡C .阴坡和迎风坡D .阳坡和背风坡 6.图中等温线可能出现在( )A .1月B .3月C .9月D .7月右图为经纬网图,已知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10°。

读图,回答7~10题。

7.C 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20°E ,40°S ) B .(20°W ,20°S ) C .(20°E ,20°S ) D .(0°,40°S )8.C 点在B 点( )方向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南 D .东北9.A 点飞往B 点的最短航程方向是A .正西B .正东C .先东南,后东北D .先西南,后西北 10.若某日A 、C 两点同时日出,则( )A .A 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C 点B .B 点昼长大于C 点 C .太阳直射北半球D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2014年9月11日,美国科学家发布消息称,“剧烈的”太阳耀斑正“奔向”地球,预计将会对某些地球活动造成干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耀斑发生在( )30°SA.太阳内部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12.对地球活动造成的干扰可能是()A.使太阳黑子的数量增多 B.可能使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使地球上的所有通信受到干扰 D.青藏高原可看到绚丽的极光韩国第三大城市仁川(37°28′N,126°37′E)位于该国西北部,是第17届亚洲运动会的承办城市,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9日下午6点在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将于10月4日闭幕。

太阳能资源分析

太阳能资源分析

太阳能资源分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成员中主要的发展对象,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人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的最及时有效途径。

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的气体星球,其内部不断进行着热核反应,因而每时每刻都在稳定地向宇宙空间发射能量。

人类开发太阳能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辐射所产生的能量,由于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达到陆地表面的能量约占太阳达到地球范围内太阳辐射能的10%,然而太阳每秒钟到达地球陆地表面的辐射能相当于世界一年内消耗的各种能源所产生的总能量的3.5万倍,因此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受日地距离(日地运动)、气象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分布又各不相同,因此对应于不同等级的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资源分析是大规模太阳能开发利用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资源分析结果的差异对大规模太阳能项目启动、开发利用及投资收益产生重大的影响。

了解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采用适当的方式获取有效的太阳能资源数据,利用先进的方法处理太阳能资源数据,依据国家颁布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标准(或规范)对拟开发项目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分析,其结果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太阳能资源分析其广义分析范围包含:全球(含海洋)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与分析概况、区域或国家大气候太阳能资源分布与分析;小气候形成的地域太阳能资源分布与分析。

本文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需求,结合国内外现有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只对距离(具有代表性的小气候环境)观测站较近或容易获取有效辐照数据的项目地点进行太阳能资源分析,力求太阳能资源分析具备实用性和精确性,至于影响太阳能资源的各种因素(云量、气溶胶等)不在本文分析范围内。

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及辐射分析1.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 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 kJ/cm2·a。

分析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分析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分析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的分析【地理必修1】“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的分析【地理必修1】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被人类利用的能量几乎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所以认识和了解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对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指导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1.就时间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太阳辐射能特别丰富。

二、太阳辐射差异的原因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天气、海拔和日照等方面。

下面结合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来分析产生贫乏区、可利用区、较丰富区、丰富区的原因。

在我国西部地区由南向北,由青藏高原丰富区向北到新疆中部、北部地区较丰富区过渡,体现了年太阳辐射总量由低纬向较高纬度递减的规律;东部地区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由可利用区向较丰富区(北方)或贫乏区(南方)过渡,这种变化是距海远近引起降水差异或者说天气、气候差异的结果。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三、太阳辐射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般来说,太阳辐射量越大,光照越充足,光合作用越强,对农业生产越有利。

长武塬区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及气候学计算

长武塬区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及气候学计算

长武塬区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及气候学计算韩晓阳;刘文兆;朱元骏【摘要】The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 and the ratio of the PAR to global radiation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the Changwu Eco-agricultural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2010.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the PAR and global radiation on typical days have the same trend. The curve for sunny day shows a smooth unimodal feature, while the curve for cloudy day is not stable. The maximum values on both curves appear between 12-30 - 15:00. The PA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bviouB seasonal variation and ihe mean total diurnal quantities of the PAR for the seasons are 6.32, 7.23, 5.63 MJ/(m2-d), and 3.58 MJ/(mz-d)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total diurnal quantity is the maximum in spring and summer, the middle in autumn, and the minimum in winter. The ratio of PAR to global radiation in cloudy days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sunny days. A maximum value of 0.423 is observed in June, and a minimum value of 0.327 in January. Accordingly,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photo-g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for the tableland is proposed.%利用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武塬区光合有效辐射及其占太阳总辐射比例系数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就日变化过程而言,光合有效辐射和总辐射趋势一致,晴天呈单峰型,起伏平滑;阴天的形状则不稳定,最大值出现在12:30~15:00之间.光合有效辐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较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从春到冬其平均日总量分别为6.32、7.23、5.63MJ/m2和3.58MJ/m2.光合有效辐射系数阴天大,晴天小;就月平均值而论,6月份最大,为0.423,1月份最小,为0.327.根据观测数据,论文给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计算的经验模型.【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年(卷),期】2012(030)004【总页数】6页(P166-171)【关键词】长武塬区;光合有效辐射;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作者】韩晓阳;刘文兆;朱元骏【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2.1太阳辐射能是地表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

太阳辐射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辐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摘要: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主要能源源泉,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所有的有机体与太阳辐射之间发生了最本质的联系。

太阳辐射以光和效应、热效应和形态效应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决定了植物产量形成及地理分布。

一般来说,植物干物质有90%~95%是来自光合作用。

作为种植业基础的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何提高作物产量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方面。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太阳辐射光合作用光效应热效应形态效应太阳辐射光谱随波长的分布,它分为紫外线区、可见光区、红外线区。

紫外线区的波长小于0.4微米,可见光区的波长介于0.4-0.76微米之间,红外线区的波长大0.76微米。

不同波段的辐射光对植物生命活动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在为植物提供热量、参与光化学反应及光形态的发生等方面,各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不同光谱成分对作物的影响(1)波长大于1.0微米的辐射,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热量,影响植物体温和蒸腾作用,可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但不参加光合作用。

(2)波长在1.0-0.27微米的辐射,只对植物伸长起作用,其中0.78-0.80微米的近红外光,对光周期及种子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控制开花与果实的颜色。

(3)波长在0.72-0.61微米的红光和橙光,可被植物体叶绿素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

并表现为强光合作用。

(4)波长在0.61-0.51微米的绿光,表现为低光合作用和弱成形作用。

(5)波长在0.51-0.40微米的蓝紫光,可被叶绿素和叶黄素较强烈地吸收,表现为强的光合作用与成形作用。

(6)波长在0.40-0.32微米的紫外光,主要起成形和着色的作用。

(7)波长在0.32-0.28微米的紫外光,对大多数植物有害。

(8)波长小于0.28微米的远紫外线可立即杀死植物。

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大致包0.38-0.71微米波段的太阳辐射,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植物的种类不同、生长发育的环境不同及生长发育的时期不同,光合作用色素的种类、含量和比例也不同。

山西省大同市电建一公司子弟学校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大同市电建一公司子弟学校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大同市电建一公司子弟学校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彩色丘陵(简称彩丘)是近几年才出线的地貌学名词,彩丘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因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

田2为祁连山中段北麓张掖丹霞地貌区和彩色丘陵地貌区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张掖彩色丘陵区的地貌形态属于A. 背斜山B. 向斜山C. 断块山D. 火山5. 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图中彩色丘陵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①地表径流侵蚀②冰川侵蚀③地下径流侵蚀④风力侵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参考答案:4. B5. D4. 读图可知,张掖彩色丘陵区中部地势高,两侧地势较低,起伏不平;从地层来看,地层中部向下弯曲,两侧向上隆起,为向斜构造,且为向斜山。

5. 在地质历史时期,张掖地区受暖湿和干冷气候交替影响,暖湿气候时大气降水较多,地表径流浸蚀作用显著,干冷气候时期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并伴随有冰川侵蚀作用影响,因此,张掖彩色丘陵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地表径流侵蚀、风力侵蚀及冰川侵蚀。

2. 下图阴影部分为我国某种水果优势产区,读图完成该产区种植的优势水果可能是A.柑橘 B.香蕉 C.苹果 D.葡萄参考答案:C3.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形成长白山和武夷山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的箭头是A.①B.② C.③D.④25.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⑤ B.⑥ C.⑦ D.⑧参考答案:C B4. 下图为利比亚调水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21. 该工程调水量最大的季节及自然原因是A. 冬季,北部受中纬西风带影响降水多B. 冬季,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C. 夏季,北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D. 夏季,南部受东北信风带影响降水多22. 利比亚调水工程带来的影响有A. 中南部地下水位明显升高B. 缓解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C. 沿海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D. 加剧沿线所有地区盐碱化参考答案:21. C 22. B21.结合图示利比亚城镇分布和水井分布,利比亚北部地中海沿岸需水量大,调水工程从内陆水井向沿海地区输水。

【论文】太阳能发电随动系统设计

【论文】太阳能发电随动系统设计

摘 要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太阳能发电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

在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宝贵,从其分布来看,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很高。

因此,开发好太阳能,对中国的西部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太阳能的利用,有利于世界保护,因此如何更进一步地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效率,无论是从科技应用的角度,还是从商业开发的角度讲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然而,太阳能强度和方向不确定性及光照间歇性等特点,给太阳能的收集带来了一定难度。

传统的固定式太阳能采集系统没有充分利用太阳的能量,吸收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本文通过嵌入式太阳位置自动追踪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太阳能的吸收效率,高效、合理地利用太阳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太阳, 自动追光系统, 系统设计, 控制, ARMIAbstractSolar power energy is a kind of clean, pollution-free useless energy.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bright. Using solar energy to generate electronic power has already been a meaningful topic which is concerned b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e solar energy resource is plentiful in our country. An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solar energy resource, the amount of the solar radi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more than the other areas. So, making good use of the solar energy will promote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Project in the future. The applications of solar energy will benefi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refore, how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solar photovoltaic devices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at pres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view of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solar energy has its own features, such as intermittent, uncertainly direction and uncertainly light intensity. So, it takes us some difficulties to receive the solar energy. Some fixed solar collection systems can`t receive the light energy as much as possible. Their efficiency that the sun cells boards receive the sun light is comparatively low.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the sun cell boards track the sun, when we use solar energy.Key words: sun, automatically make track for light system, system design, control, ARMII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1.1 太阳能利用现状与趋势 (1)1.2 太阳能随动(追踪)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5)1.2.1 光电追踪 (5)1.2.2 视日运动轨迹追踪 (6)1.3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8)1.3.1 嵌入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8)1.3.2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 (10)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总体结构 (13)第二章 太阳追光系统的方案选择和总体设计 (14)2.1 传感部分传感器布置相关方案选择 (14)2.1.1 基于凸透镜的传感部分方案 (14)2.1.2 基于挡板的传感部分方案 (14)2.1.3 传感部分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15)2.2 调整机构的设计 (16)2.2.1 调整机构的设计计算与零件选型 (16)2.2.2 调整机构实体结构 (20)2.3 太阳能随动(追光)系统的总体设计 (23)2.3.1 计算太阳高度角的原理 (24)2.3.2 计算日出日落时间的原理 (27)2.4本章小结 (28)第三章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 (29)3.1 系统硬件设计的总体选择方案 (29)3.2嵌入式处理器模块设计 (30)3.2.1 Samsung S3C44BOX (30)3.3键盘模块的设计 (30)3.4显示模块的设计 (32)3.5感光模块的设计 (34)3.6 传动模块的设计 (35)III3.7系统存储器设计 (36)3.8硬件调试接口 (36)3.8.1串口调试接口 (36)3.8.2 JTAG调试接口 (37)3.9 本章小节 (37)第四章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 (38)4.1 系统总体的功能和设计方案 (38)4.2 系统的初始化 (39)4.3 中断程序模块 (41)4.4键盘模块程序设计 (42)4.4.1 4×4键盘的扫描原理及程序设计 (43)4.4.2 通过键盘获取一个字符串 (43)4.4.3 把字符串转型为整型数 (43)4.4.4 系统功能键的设计 (44)4.5 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 (44)4.6 太阳运动轨迹追光模式 (44)4.7 光电检测追光模式 (45)4.8本章小节 (46)4.9 结论 (46)第五章 经济技术分析报告 (48)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49)5.1 总结 (49)5.2 展望 (49)参考文献 (51)致 谢 (54)声 明 (55)IV第一章 绪论能源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历史上煤炭和石油的现状及利用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表 2 不同时段计算得到的太阳辐射相对误差 Table 2 Rela tive errors for mont hly so lar radiation by using dif ferent periods 月份 M on th 1月 Jan. 2月 Feb . 3月 M ar . 4月 Ap r . 5月 M ay 6月 Jun . 7月 Ju.l 8月 Aug. 9月 Sep . 10月 Oc. t 11月 Nov. 12月 Dec. 30年平均 10年平均 1971 -0 . 81 -1 . 57 -4 . 26 -1 . 27 -6 . 94 -6 . 13 -3 . 38 -7 . 34 - 11 . 22 -6 . 77 -6 . 17 0 . 12 % 代表年 R epresen tative year 1998 7 . 24 2 . 99 14 . 79 8 . 14 4 . 70 7 . 35 1 . 32 10 . 24 6 . 18 1 . 65 9 . 11 13 . 46
摘要 利用辐射观测站太原站 1960~ 2003年的辐射资料和气象资料序列 , 探讨了计算山西中部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方法 , 并对 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日照百分率建立的经验公式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山西中部的太 阳辐射, 其相对误差除冬、 夏个别月份大于 1 % 外, 其他月份均小于 1 % ; 在 3种计算方法中 , 选出了符合山西实际的光合有效辐射计算方 法, 效果较好。山西中部太阳辐射年内差异明显 , 呈现单峰型, 5月是太阳能利用的最佳时段; 从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空间分布 看, 盆地较少, 丘陵和山区较多 。 关键词 太阳辐射 ; 光合有效辐射; 计算 ; 分布; 山西中部 中图分类号 S161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08) 29- 12820- 03 C alculation and D istr ibution of Solar R adiation and PAR in the M iddle of Shanxi Province QI AN Jin xia et al ( Shanx i Clm i ate Center , T aiyuan , Shanx i 030002) A bstract The m ethods for ca lculating g lobal solar radiation and PAR were discussed by using the radia tion data and m eteorolog ical data in Ta iyuan m eteorolog ical observation station fro m 1960 to 2003 . The distributive characters o f solar radiation w ere analyzed system atically in the m iddle of Shanxi P rovince . The result sho wed tha t the experiential for m ula based sunshine percentage could be used to ca lculate g lobal solar radiation. A nd by co m par ing the threem ethods , the best one w as chosen to calculate the PAR. The single peak pattern of solar radiation w as obvious . The global so lar radiation in h ill and m ounta in area was m ore than tha t in basin area . K ey w ords Solar radiation ; P AR; Ca lcu lation ; D istribution; The m iddle o f Shanx i Prov ince
安徽农业科学, Jou r n al ofAnhu iAgr.i Sc. i 2008 , 36( 29): 12820- 12822
责任编辑
张彩丽
责任校对
傅真治
山西中部太阳辐射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特征研究
钱锦霞 , 姚彩霞 , 王振华
1 2 3 (1 . 山西省气候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2 ; 2. 山西省气象台, 山西太原 030006 ; 3 .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02)
PAR, 误差很小。但利用该计算式的前提是需要知道直接辐 射和散射辐射, 而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为太阳辐射, 所 [ 13] 以, 知道其中一项即可计算 PAR。另有研究表明 , 散射辐 射与太阳辐射比值 ( D /Q ) 和太阳辐射与天文辐射量 比值 (Q /Q 0 ) 的关系密切, 散射辐射可用下式计算。 D= Q(0 . 990- 0 . 747Q /Q 0 ) 直接辐射为: S = Q ( 0. 010+ 0. 747Q /Q 0 ) ( 6) 利用式 ( 5) 和式 ( 6) 的计算结果再结合式 ( 4) ( 方法 2), [ 14] 或者朱志辉的多因子综合法月值的全国通用公式 ( 作为 方法 3) 可以计算 PAR。 3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太原辐射站各月 PAR 占太阳辐射 的比例系数见表 3 。
表 3 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太原辐射站各月 PAR 占太阳辐射的比例 系数 Table 3 月份 Scale coefficient of monthly PAR to gross radiation in Ta iyuan by using differentm ethods 方法 1 方法 2 方法 3 月份 方法 1 方法 2 方法 3
M on th M ethod 1 M ethod 2 M ethod 3 M onth 1月 0 . 561 0 . 515 0 . 489 7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0 . 630 0 . 687 0 . 655 0 . 639 0 . 661 0 . 516 0 . 517 0 . 517 0 . 516 0 . 517 0 . 487 0 . 491 0 . 484 0 . 483 0 . 488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图 1 山西中部区域主要气象站点分布 F ig . 1 D istribution of ma in meteoro logica l stations in them iddle of Shanxi Prov ince
[ 4] [ 1- 3]
理想大气总辐射 ), a 、 b为经验系数, s为日照百分率。 据研究, Q 0 所采用的 3种基数值 , 虽然各有特点, 但并 无实质性区别, 其计算效果也大致相同, 该研究采用文献 [ 7] 提供的计算结果, 对纬度进行了进一步内插。这样利用太阳 辐射、 天文辐射和日照百分率序列即可求得经验系数 (见表 1)。由表 1可见 , 各月的相关系数和 F 检验值均达到极显著 水平 ( r0. 001 = 0. 489 6, F ( 0. 01 ) = 7. 28), 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方 程可用 , 效果较好。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组经验系数, 用 3个不同时段的日照 百分率值计算相对误差 , 这 3个时段分别为: 1971~ 2000 年 30年日 照百分率 的气候 平均值 ( 以 下简称 30 年 平均 ), 1991~ 2000年 10年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 ( 以下简称 10年平 均 ) 和代表年 ( 选择 1971年代表辐射较强年、 1998年代表辐 射较弱年 ), 计算结果见表 2 。由表 2 可见 , 除 1月和 12 月 外, 其余各月均以利用 30年平均计算所得相对误差最小, 从 相对 误 差 的 具 体 数 值 情 况 看, 除 1 月 ( 1 . 51% ) 、6 月 ( 1. 69% ) 、 7月 ( 1. 02 % ) 和 12月 ( 2. 14 % ) 大于 1 . 0% 外 , 其 余各月的相对误差都小于 1 . 0 % 。鉴于该研究利用 30年平均 计算所得到的太阳辐射作为分析依据, 故利用该组经验系数计算
36卷 29 期
钱锦霞等
山西中部太阳辐射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特征研究
12821
山西中部各站的月太阳辐射, 年太阳辐射由各月累计得到。
表 1 太原市太阳辐射各月经验系数与统计检验 Table 1 月份 M on th 1月 Jan. 2月 Feb . 3月 M ar . 4月 Apr . 5月 M ay 6月 Jun . 7月 Ju.l 8月 Aug. 9月 Sep . 10月 Oc. t 11月 Nov. 12月 Dec. Experientia l coefficients and statistica l tests o f monthly so lar radiation in Taiyuan C ity a 0 . 243 0 . 189 0 . 210 0 . 154 0 . 153 0 . 174 0 . 210 0 . 166 0 . 131 0 . 133 0 . 128 0 . 193 b 0 . 483 0 . 555 0 . 519 0 . 598 0 . 582 0 . 537 0 . 462 0 . 538 0 . 592 0 . 584 0 . 619 0 . 544 相关系数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 . 77 0 . 86 0 . 84 0 . 85 0 . 77 0 . 78 0 . 78 0 . 83 0 . 86 0 . 82 0 . 80 0 . 80 F值 F valu e 59 . 17 117 . 49 97 . 48 106 . 68 59 . 62 67 . 01 66 . 09 90 . 80 121 . 84 87 . 81 72 . 47 72 . 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