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90后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缺失调查研究共5页文档

90后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缺失调查研究共5页文档

90后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缺失调查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高要求。

本论文对高职阶段2010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90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本研究以秦皇岛市某三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论文对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辅导员及任课教师进行访谈。

一、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求知欲、进取心在调查中,非本人意愿而读现在专业的学生人数占33.33%。

在学习生活调查中,仅有6.67%的学生表示能够做到每节课都认真听讲,8.53%的学生会有偶尔逃课现象发生,有33.33%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较懒惰,仅有1.67%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目的明确。

很多同学认识不到所学习课程的价值,对课程缺乏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虽然有91.7%的学生不旷课,但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学习的却只有6.61%。

2.生活上虚荣、攀比,心理不够坚强很多大学生的虚荣心使得他们没有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生活上攀比,思想上懈怠散漫。

调查中,有55%的学生会把大部分生活费用来买零食,71.67%的同学把大部分生活费用来交电话费,还有40%的学生会把大部分生活费用来买衣服。

浪费问题在校园里更是显而易见,如丢在餐桌上的剩饭剩菜等。

3.道德品质现状通过访谈辅导员及任课教师,发现大学生在道德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文明礼貌观念的流失上课时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认真听讲,时有课上吃东西的现象。

课后学生们都用挤在过道里拥挤喧哗,给其他同学及教师行走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其他上课的班级。

校园里见到教师不主动问好,学生间交流时常有脏话,打扫宿舍卫生时将垃圾扫出门口不收等。

(2)时间观念淡薄学生上课迟到、开班会时迟到,总有各种理由迟到,并且不与教师事先请假,缺乏对教师和同学的尊重。

(3)集体荣誉感不强90后的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更多地关注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情况较严重。

试论“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

试论“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

试论“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90后”身上初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新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树立整体意识,从实施主体、实施客体、实施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实施模式“90后”素质教育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以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为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对象,“90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素质。

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目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教育观念落后、学校教育及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教育总体水平仍偏低、体系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完善。

有一些地方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方式有待改进。

为此,对“90后”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从实施主体、实施客体、实施模式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实施主体研究——教师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即教师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来看,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关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要从传统教育中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及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协调者、沟通者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道德的引路人,又是品行的示范者。

其自身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需求和价值取向等内在的品行修养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不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人,还要用自己的品格陶冶人,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

研究表明,大学生中部分人存在道德品质缺失、对人冷漠“90后”浮躁、等特点,因此教导此类大学生的教师师德建设变得尤其重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

传统教育往往将教师的素质聚焦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低。

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调研与分析

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调研与分析

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调研与分析陈蕾【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5(34)27【摘要】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Party's basic education polic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basic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born after 1990 in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quality education,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ficiencies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实施素质教育是党的基本教育方针。

文章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90后大学生为调研对象,考察其经过十余年的素质教育后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当下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总页数】2页(P180-181)【作者】陈蕾【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1【相关文献】1.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分析与对策 [J], 王加伟2.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法的对比分析调研报告--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 [J], 李超3.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研分析 [J], 陈琪4.大学生网购调研分析——以济南90后大学生为例 [J], 茅迪5.大学生网购调研分析——以济南90后大学生为例 [J], 茅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90后高校生综合素养培育探究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90后高校生综合素养培育探究90后高校生综合素养培育探究自90时期末开始诞生的90后高校生一代,距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

90后大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现状研究论文

90后大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现状研究论文

90后大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文章通过对哈尔滨市190名大学生的问卷分析,探讨90后大学生品德结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名利观在性别维度上差异显著;罪恶感方面性别和年级交互效应显著;内疚心方面性别和出生的主效应显著;其他差异均不显著。

一、问题的提出时代风雨莫测的变化,作为教师作为长辈常常担心下一代的品德问题。

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信息传出引来大量年轻人的评论,浏览这些评论发现或许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现在的年轻人依然有着自己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坚持。

现如今90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道德情况也开始引起理论界的关注。

唐跃旺认为“90 后”大学生具有价值取向多元、自我意识增强等基本特征[1]。

车丹认为90后大学生存在抗挫折能力差、价值取向趋于务实、过度关注个人利益和知行不一等个人品德失范问题[2]。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一)研究对象研究选取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哈尔滨学院4所学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编品德结构问卷,该问卷包含22道题目,采用4级评分,1很不同意,2不太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

其中4,18,19为反向计分题。

该问卷共分为5个维度:内疚心(8,9,10,11,12,13)、罪恶感(14,15,16,17,20,21)、同情心(1,2,5,6,7)、名利观(18,19)和人生观(10,12,54)。

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α=0.844。

(三)数据统计所回收问卷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一)人口学变量统计(二)品德心理各相关变量的对比首先进行方差同质性检验,其中人生观维度伴随概率为0.002,同情心维度伴随概率为0.022,名利观维度伴随概率为0.04,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认为各组总体方差不等,不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不能进行方差分析,进行非参数检验。

罪恶感维度伴随概率为0.175,内疚心维度伴随概率为0.178,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各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进行方差分析。

“90后”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的实证研究

“90后”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的实证研究

“90后”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的实证研究作者:黄艳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3年第6期黄艳(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摘要:“90后”大学生能力素质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组织环境中能区分优异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90后”大学生的个人特征。

文章基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内涵与“90后”大学生的特征构建了“90后”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4336名“90后”大学生为例,通过数学建模展开了“90后”大学生能力素质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得到了初步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素质;“90后”;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3.06.053能力(Competency)是一个人在某一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与绩效相关联的才能、力量或者条件。

1973年,心理学家大卫·麦克里兰(DavidMcClelland)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estingforCompetencyRatherThanIntelligence》的学术论文。

文中,他引用了大量前期研究成果证明了那些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一个人工作绩效的人格、智力、价值观等因素,在现实工作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

经过大量深入研究,他发掘了那些能够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素质和行为特征,是诸如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领导、影响能力等方面。

他把这些直接影响人们工作业绩的个人素质和行为特征称之为能力素质,并将能力素质定义为:“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能区分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能力素质运动的开端。

“90后”大学生能力素质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组织环境中能区分优异绩效水平的和一般绩效水平的“90后”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对“90后”大学生能力素质展开评价可以预测“90后”大学生在常见的情境下和一个持续的时期内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和教育对策研究(一)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和教育对策研究(一)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和教育对策研究(一)【摘要】“90”后大学生有着非常显著的时代特征,他们有区别于“8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特点,对此,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才能更好地帮助“90后”大学生成才。

【关键词】心理大学生教育对策一、“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分析(一)自我意识强,但是容易陷入自我中心有较好的自我认知,有主见,自信心强,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但是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等相对淡漠,关心自己比关心他人要多,容易陷入自我中心,忽略别人的感受。

(二)渴望独立,但是缺乏自理能力“90后”青年有强烈的“成人意识”,时时处处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

在离家独立生活之后,自主意识增强,但是因为从小缺乏锻炼,有些同学仍然对家长和老师有较大的依赖性,自理能力不强。

(三)追求知识,渴望成才,但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以往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入学后未能适应大学的教学,仍采用高中的学习方法,不会的知识没能及时补救,随着课程量的加大和难度的加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四)个性张扬,但是缺乏对挫折的认识“90后”学生充满激情,追求时尚,追求另类,强调个性的发展,有实现自我的强烈欲望,他们敢想、敢说、敢干,富于挑战性、冒险性。

但是由于中学阶段经历简单平顺,对面临的问题认识不够,缺乏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和吃苦精神,就容易在麻烦到来时陷于被动,造成心理失衡乃至崩溃。

(五)乐于交往,但是缺乏交际方法大学校园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大一新生都愿意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活动,渴望广泛结交朋友,也愿意敞开心扉,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但是在交往中,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交往谨慎,情感沟通不畅,五湖四海各地风俗习惯的冲突,容易带来人际的碰撞。

也有部分学生自己处于观望状态,也不让他人靠近,长期的自我封闭不愿沟通,极易导致一些学生孤独、抑郁和自卑。

二、当前“90后”大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目前我国还比较缺乏关于这一代青年的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的研究。

_90后_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调查与分析_黄艳

_90后_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调查与分析_黄艳

一、 人文素质水平评价模型的设计
我 们 利 用 了 德 尔 菲 法 和 访 谈 法, 对长期从事大 学生素质研究的科研人员和长期直接融入大学生生 活的管理人员展开 了 深 入 的 调 研, 并结合调研结论 9 0后” 大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水 平 评 价 模 型。 我 们 构建“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 9 0后’ 大学生素质生态评价与预测研究” ( 1 0 Y J C 8 8 0 0 5 2 ) 1 9 7 5-) , 女, 湖北武汉人,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作者简介: 黄 艳(
·1 3 2 ·
2 0 1 3年第 6期
黄 艳: “ 9 0后” 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认为, “ 9 0后” 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可以从 其具备 人 文社科知识、 具备文 化 艺 术 修 养 以 及 参 与 文 化 社 团 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 等 四 个 维 度 来 体 现 并 展 开 量 化 评价。其 中, 人文社科知识维度的评价主要观测 “ 9 0后” 大学生研习与掌握史学、 文艺学、 伦理学、 语 言学等人文学科 知 识 与 哲 学、 政 治 学、 社 会 学、 经济 学、 教育学、 法学等 社 会 科 学 知 识 的 广 度 与 深 度; 文 9 0后” 大学生文 化艺术修养维度的评价主要观测“ 化艺术鉴赏力与文 化 艺 术 表 现 力 等 方 面; 参与文化 社团活动维度的评价主要观测“ 9 0后 ” 大学生参与 文化社团组织与文 化 社 团 活 动 的 频 度 与 效 度; 参与 校园文化活动维度的评价主要观测“ 9 0后 ” 大学生 参与科技文艺活动与发表科技文艺作品等活动的频 度与效度。“ 9 0后” 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评价模型 如图 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后”大学生素质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目的是结合“90后”大学生性格和行为特点,利用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90后”大学生问卷调查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90后”大学生特质
“90 后”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改革全面深化的特殊时期,他们追求独立,个性张扬,乐于接受新事物,叛逆性较强。

通过与“90后”大学生的接触和观察,他们重要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1有务实的价值观
价值观念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是精神追求的动力和目标。

独立自信、要求平等,是“90 后”大学生的重要思想特征。

他们思想活跃,追求个性发展,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求自己的人格能够得到尊重。

他们的自我选择性极强,价值倾向多样,很少有盲目趋同的意识,价值观的功利性强且比较务实。

1.2有较强的独立性
“90 后”一代的生活独立性倾向较强,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亲情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都比较单薄。

但同时,由于他们成长在信息飞速发展、生活理念不断创新的年代,受媒体等因素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以
前我们所描述的象牙塔式的大学生活之梦,早在他们踏入大学之前就已被打破。

1.3有多样的人生目标
他们不再像前辈人那样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追求,他们的人生目标也呈现了多元化,他们也不再把人生追求仅停留在物质生活的丰富上,他们有了更多的人生追求,其人生目标也逐渐务实了。

有些人开始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空间,有些人更愿意去追求成功、名利和金钱。

1.4对网络的依赖
当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各高校的方方面面,上网已逐渐成为“90 后”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主要方式。

网络虚幻和自由的特点,能够带给他们思想交流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

2调查问卷设计与调研对象选择
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方式特点设计调查问卷。

该问卷从思想道德、人际交往、日常生活、抗压心态、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共设计72道问题。

调查对象为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在校本科大二至大四年级学生,共241名同学参与,其中女生156人,占比为64.73%;男生85人,占比为35.27%。

具体来说,参与调查的大二年级女生为52人,占参加调查的大二年级总人数的74.29%;男生为18人,占比为25.71%。

参与调查的大三年级女生为58人,占参加调查的大三
年级总人数的58.59%;男生为41人,占比为41.41%。

参与调查的大四年级女生为46人,占参加调查的大四年级总人数的63.89%;男生为26人,占比为36.11%。

采用随机形式发放问卷,同一年级采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作答并回收问卷。

3调查结果数据统计与分析
3.1总分值情况与分析
在部分计算分值的问卷题目中,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为75.18分,其中大二年级的平均得分为74.65分,低于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大三年级的平均得分为74.43分,低于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同时,也低于大二年级的得分;大四年级的平均得分为76.48分,高于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也明显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得分。

进一步分析,在大二年级中,女生的平均得分为73.09分,低于男生的平均得分76.22分;在大三年级中,女生的平均得分为76.60分,高于男生的平均得分72.26分;在大四年级中,女生的平均得分为78.60分,高于男生的平均得分72.73分。

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平均得分越高越好。

从总体上来看,大四年级总体情况明显好于其它两个年级,但也不能据此认为大四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原因是大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和价值观更加成熟,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缓解压力方面也更加得心应手。

因此,得分高于其它两个年级学生的得分是正常的。

在各年级的得分中,并没有出现预想的女生平均得分均高于男生
的情况,在大三和大四年级中女生的平均得分均高于男生,而大二年级的女生得分低于男生;从纵向情况看,女生的平均得分在三个年级中呈现递增的趋势;而对于男生的平均得分来看,大二年级的得分高于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得分,大三年级男生的平均得分是最低的。

3.2分年级分性别对部分选项进行统计分析
“你与同学相处的如何”一题中:大二年级61.54%的女生选择了“还可以”,77.78%的男生也做了同样的选择;大三年级51.72%的女生选择了“还可以”,70%的男生选择了“很好”;大四年级58.70%的女生选择了“很好”,73.80%的男生也作了同样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大三年级有2.5%的男生选择了“不好”。

多选题“哪些曾给你带来负面情绪”一题中,大二年级67.31%
的女生选择了“学习成绩不理想”,72.22%的男生也做了同样的选择;大三年级60.34%的女生选择了(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学习成绩不理想”,72.50%的男生也做了同样的选择;大四年级38.27%的女生选择了“就业竞争太激烈”,31.71%的男生选择了“学习成绩不理想”。

“你每次感到压力会持续多久”一题中,大二年级51.92%的女生选择了“睡一觉就好”,50%的男生选择同样的答案;大三年级43.10%的女生选择了“两到三天时间”,以37.5%的相同比例的男生选择了“睡一觉就好”和“两到三天时间”;大四年级47.80%的女生选择了“睡一觉就好”,69.23%的男生选择了同样的回答。

多选题“你缓解压力的方式”一题中,大二年级75%的女生选择了“找朋友倾诉”,61.11%的男生选择“上网”;大三年级74.14%
的女生选择了“找朋友倾诉”,45%的男生选择了同样的答案;大四年级29%的女生选择了“找朋友倾诉”,23.53%的男生选择了“上网”。

“你认为上自习和成绩的关系”一题中,大二年级53.85%的女生选择了“很大关系”,55.56%的男生选择了“关系一般”;大三年级50%的女生选择了“很大关系”,45%的男生选择了同样的答案;大四年级69.57%的女生选择了“很大关系”,65.38%的男生选择了“关系一般”。

“学校考试能否反映学习成果”一题中,大二年级36.53%的女生选择了“根本不能”,55.56%的男生选择了“很少能”;大三年级44.83 %的女生选择了“很少能”,32.50%的男生选择了“根本不能”;大四年级56.52 %的女生选择了“基本”,57.69 %的男生选择了“很少能”。

4结论
在人际交往方面,多数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很好”和“还可以”,说明现今大学生间的人际交往不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也并不因为“独生子女”的娇宠影响彼此间的沟通;同时,这也说明,“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并不体现在交际中,他们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

在抗压能力方面,多数学生选择了“睡一觉就好”和“持续两到三天”。

这说明“90后”大学生可以很好的排遣和处理压力对他们
的影响,压力不会对他们形成持久作用;同时,在缓解压力的途径中,多数被调查的女生选择了“找朋友倾诉”,而多数男生选择了“上网”。

可见,男女生在选择缓解压力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也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女生间往往多与“闺密”进行倾诉,男生多上网打游戏进行宣泄。

在对待学习态度方面,多数学生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是他们负面情绪的主要来源,说明“90后”大学生仍将学习看作他们的头等大事,学习在他们心里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四年级的女生选择了“就业竞争太激烈”作为她们负面情绪的主要来源,说明就业对于临近毕业的女生产生了更大的负面影响。

在自习和成绩的关系上,多数被调查的女生一致选择了“很大关系”,而多数男生选择了“关系一般”,说明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自习的作用,进一步来说,女生在自主学习方面要强于男生,比男生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动性。

同时,在看待高校教学考试方面,多数被调查的学生认为现今的考试形式“很少能”或“根本不能”反映学习的成果。

这一点应该引起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

?l鼙疚奈旖虿凭笱ы萄а芯肯钅俊敖萄ч芾碇写笱酆掀兰厶逑
笛芯俊保ㄏ钅勘嗪臞gy2012-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