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课件
合集下载
传用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军的暴行 空袭后的华沙
集中营大屠杀
遭空袭后的伦敦
大 东 亚 共 荣 圈
1. 二战前,致使法西斯势力非常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一致行动 2.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内容是(
B
)
A.重新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边界
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 采取绥靖政策?
1、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2、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 3、和平主义思潮。 4、根本原因: 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 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的纵容政策。
材料三 英法在对德宣战后的半年多时间内,没有同 德国军队发生过一次真正的战争,史称“奇怪的战争” 或“静坐的战争”。 ——原高一历史教材(人教版) 材料四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 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 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 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不列颠之战(1940.7—9)
1、战争的全面爆发: “不列颠之战”
1940年秋德军空 袭英国,企图迫 使英国屈服。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的只是 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英国首相邱吉尔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前线法国 卫生官员仍照常履行条例,逐一 检查炊事兵的手指甲是否合乎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D 5、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仿生产品的是(
)
A.蝇眼照相机
B.飞机上的平衡锤
C.雷达
D.汽车的发动机
6.“冷光灯”仿生的动物是
(B )
A.蜜蜂
B.萤火虫
C.猫头鹰的眼
D.狼的眼
7.科学家利用动物做生物反应器,必须改造
动物的 A.外行
B.乳房
(D)
C.大脑
D.遗传基因
动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调查报告的格式: 1.调查对象: 2.调查目的: 3.调查时间: 4.调查方法: 5.调查结果:
核潜艇
狗
雷达 电子鼻
蝙蝠 海豚
电子蛙眼
青蛙
圆形屋顶
乌贼
军事伪装防御设施 蛋壳
动物对于人类的作 用要辨证地看待!
练习题
1.生物反应器就是指人们研究和利用
动物做“____生__产__车___间_____”,生产人
类所需要的____某__些__物__质______。 2.目前人们认为很理想的一种生物反 应器是“__乳__房__生__物__反__应__器__”,即人类 通过对某种动物的___遗__传__基__因_______进 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 分泌出人们_需__要__的__某__些__物__质___。
调查内容提示:
1. 提供衣、食等生活用品 2. 发展畜牧养殖业、渔业,带动
经济发展 3. 娱乐 4. 文学、造型艺术等方面
调查方式:
• 图书资料查询; • 上网查询; • 走访药店、超市、菜市场、水族
馆…… • 向家长了解; • ……。
课外调查要求:
• 小组成员明确分工. • 可利用照相机或录像机记录部分资料; • 把调查时遇到的问题记录在本子上; • 学会整理收集到的文字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他批评张伯伦说:
在战争与屈辱面前,你选择 屈辱!可是屈辱之后,你仍得 面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侵略;
3.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直接原因)
4.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2002年,英国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的调查,结果他排名第一。 他既是政治家、画家、演说家,又是作家以及记者。
在许多图片中他总是同一个手势: “v”字形手势 他还是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人们给他的颁奖词是: “在黑暗的年代里,他的言语以及与之相应的行动唤起 了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们心中的信念和希望。”
德国
匈牙利 意大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丘吉尔于1940年5月13日在下院发表首相 就职演讲,内容如下: “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和辛劳, 眼泪和汗水。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 我说,就是用上帝所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 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 同一个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从未见过的 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让我们联合起来, 共同前进!”
3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C )
A、德军进攻苏联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军闪击波兰 D 4、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 、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 、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 、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高文法

参与国 :美英苏中等26国
斯国 联际 盟反 法 西
华盛顿会议
文献: 《联合国家宣言》 内容: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时间 : 1945、2
参与国 :美英苏三国
雅尔塔会议
内容: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并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在德国头降三月内参加对日本的作战。
诺曼底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9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转折点。
太 平 洋 战 场 转 折 点
日军在太平洋 战场上的第一 次惨败
中 中 途 途 岛 岛 海 海 战 战
北非转折点
1942年秋, 1942年秋,
蒙哥马利 率领的英 军在北非 阿拉曼地 区打败了 德意联军。
蒙哥马利 率领的英 军在北非 阿拉曼地 区打败了 德意联军。
莫斯科保卫战的激战场面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聚 焦 中 国 战 场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历 史纪念馆里的图片,请介 绍上述三次战役名称。
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
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警示篇
“七· 七事变”: “1937年7月 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 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 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 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 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 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 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 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 困难起来。”
美国、英国、苏联
2.主要商议战后处置哪一国家?还
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诺曼底登陆战
第二次世界大 诺曼底 战的欧洲战争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结束。 使德国陷于东西夹攻 的境地。
1944年6月6日
斯国 联际 盟反 法 西
华盛顿会议
文献: 《联合国家宣言》 内容: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时间 : 1945、2
参与国 :美英苏三国
雅尔塔会议
内容: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并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在德国头降三月内参加对日本的作战。
诺曼底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9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转折点。
太 平 洋 战 场 转 折 点
日军在太平洋 战场上的第一 次惨败
中 中 途 途 岛 岛 海 海 战 战
北非转折点
1942年秋, 1942年秋,
蒙哥马利 率领的英 军在北非 阿拉曼地 区打败了 德意联军。
蒙哥马利 率领的英 军在北非 阿拉曼地 区打败了 德意联军。
莫斯科保卫战的激战场面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聚 焦 中 国 战 场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历 史纪念馆里的图片,请介 绍上述三次战役名称。
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
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警示篇
“七· 七事变”: “1937年7月 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 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 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 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 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 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 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 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 困难起来。”
美国、英国、苏联
2.主要商议战后处置哪一国家?还
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诺曼底登陆战
第二次世界大 诺曼底 战的欧洲战争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结束。 使德国陷于东西夹攻 的境地。
1944年6月6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呢?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欧 洲大部分地区
1942年欧洲形势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西 太平洋地区
1942年亚太地区形势
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呢?
1.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 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2.德、意、日法西斯蓄谋已久。 3.战争初期,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没有团结 起来协同合作,共同对抗法西斯敌人。
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1942年7月
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
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决不后退一步!谁若是将这 片神圣的领土让给敌人,那 便是莫大的耻辱!
苏联军民英勇抗战,次年2月,德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反攻激战场面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 纷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
1.在亚洲: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亚入侵埃塞俄比亚;
北非战场
3.在欧洲: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欧洲东线战场 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欧洲西因线战此场,确切地说,1939年9月1日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背 景: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各国人民的愤怒, 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签署时间:1942年1月
签署地点:华盛顿 签署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26国华盛顿会议
“绞死希特勒”
《联合国家宣言》
内容: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 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 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 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 战议和。
泽东发表《对日寇最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色当
巴黎
斯特拉斯堡
1940年6月17日战线
法
国
维希
日内瓦
根据停战条款 德国占领区域
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马赛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 1940年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 动,坚持抗德斗争。
4、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撤退 1940年4、5月
在敦刻尔克被德军俘虏的英国士兵 敦刻尔克撤退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 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 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 部分工业区。
芬 兰
1941年10月莫斯 科保卫战开始
列宁格勒
苏
莫斯科
联
波 兰
斯大林格勒
罗马尼亚 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 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
黑
保加尼亚
海
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 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斯大林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发动战争 时免除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也避免了首先 卷入战争,赢得了备战的时间,给英法祸水东引的阴 谋以沉重打击。 苏德签订条约使祸水西指,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 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 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第三国领土,苏联把波罗的海 沿岸国家。波兰一些地区、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等 列为占领对象,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 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全面爆发
卢荷比
敦刻尔克 大撤退 西线 攻势
挪丹
建立 “东方 战线”
英
法
1939、9 宣 战
德国
1939、9 闪 击
波 兰
入 侵 扩展疆域
苏联
莫斯 科保 卫战
巴黎
斯特拉斯堡
1940年6月17日战线
法
国
维希
日内瓦
根据停战条款 德国占领区域
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马赛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 1940年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 动,坚持抗德斗争。
4、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撤退 1940年4、5月
在敦刻尔克被德军俘虏的英国士兵 敦刻尔克撤退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 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 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 部分工业区。
芬 兰
1941年10月莫斯 科保卫战开始
列宁格勒
苏
莫斯科
联
波 兰
斯大林格勒
罗马尼亚 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 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
黑
保加尼亚
海
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 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斯大林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发动战争 时免除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也避免了首先 卷入战争,赢得了备战的时间,给英法祸水东引的阴 谋以沉重打击。 苏德签订条约使祸水西指,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 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 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第三国领土,苏联把波罗的海 沿岸国家。波兰一些地区、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等 列为占领对象,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 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全面爆发
卢荷比
敦刻尔克 大撤退 西线 攻势
挪丹
建立 “东方 战线”
英
法
1939、9 宣 战
德国
1939、9 闪 击
波 兰
入 侵 扩展疆域
苏联
莫斯 科保 卫战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华书局版)

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台 德 区
(牺牲捷克、 1938年9月英、祸水东移) 法、德、意通 过慕尼黑协定 波 强行把苏台德 兰 苏 地区割让给德 国。
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一、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的实质
1.《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时间:1938年9月底
参与国家:英、法、德、意
2、内容:P28第1段
马奇诺防线
马 奇 诺 防 线
法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 国,企图迫使英国屈 服。
8月12日不列颠空战正式开始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 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 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 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
比较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前任首相张伯伦在 法西斯面前的态度和立场有何不同? 张伯伦: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 丘吉尔:坚决抵抗,誓不投降。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 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 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 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 变化? 答:由绥靖政策开始对德坚持抗战。 (2)举例说明英国对德政策改变后不久采取的重 大行动。 答:进行不列颠之战,粉碎了希特勒入侵英国 的阴谋。
绥靖政策
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 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根本原因: 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 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 利益。 2、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3、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 济危机。 4、和平主义思潮。
“和平”并未维持多久,不久希特勒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 克。英法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被称为什 么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33张PPT)

美英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美国:8所战舰无一幸免,其它舰只10艘 被毁,3500名美军丧生,188架飞机化为 废铁一堆,其中绝大部分被毁于地面。
日本:仅仅付出29架飞机、9艘潜艇的 代价,取得空前胜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向日本宣战,中、英等20多个国 家相继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国宣战。至此,战争达到了 最大规模。
3、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4、世界各国人民没有互相配合,使局部战争
走向了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 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 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 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 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 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4、希特勒自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
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使希特勒的这个说法破
灭的是下列哪个事件 C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成立
5、2002年9月11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
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
势争 太 平 洋
盟 建 立
战
争
1.爆发: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
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3.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军偷袭 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从二战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 的非正义的战争。
袭 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1、爆发的标志: 1939年,突袭波兰
2、二战的扩大:德军突袭苏联 (它标志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
德国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苏
联
芬 兰
1941年10月莫斯 科保卫战开始
列宁格勒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 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 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 部分工业区。
答: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 步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回顾
1929—1933 年 世 界 经 济 危 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
美国渡过危机开创了政府干预经 济的先例
德国、日本、意大利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感悟新知
一、慕尼黑阴谋(二战的加速器,催化剂)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 德国军队闪击波兰)和扩大(1941年6月德军 侵略苏联)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 偷袭珍珠港)
课文小结
罗斯福新政
经 济 危 机
英 法 姑 息 、 退 让 、 妥 协
突袭波兰
1939、9 1938年9月
前 期
法国溃败 不列颠 空战
德意日 慕尼黑会议 法西斯 侵 (绥靖政策产物) 化 略 扩
张
二 战 爆 发
突袭苏联
扩 大 偷袭 珍珠港
帮助记忆口诀
德意英法慕尼黑,绥靖政策到顶峰。
德国四处来呈凶,进攻波兰挑战争。
(1)张伯伦所说的“强大邻国”和“小国”分别指哪两 个国家? 答:“强大邻国”指德国; “小国”指捷克斯洛 克。 (2)面对“强大邻国”的进攻,英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政 策?这一政策的危害是什么?丘吉尔上台后,英国的政 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绥靖政策;法西斯得寸进尺,野心膨胀,削弱了 反法西斯的力量;丘吉尔上台后,英国由绥靖政策变 为顽强抵抗。 (3)材料三中的“1941年12月7日”在美国的历史上发生 了什么重大事件?其影响是什么?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历史事件 A.德国突袭波兰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凡尔登绞肉机 D.雅尔塔会议召开 ( )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对一个强大邻国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 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国卷入这场战争, 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么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 题。 ——张伯伦1938年 材料二: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 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我们将战斗到 底……决不投降。” ——丘吉尔1940年 材料三: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 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 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 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 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请回答: (1)张伯伦所说的“强大邻国”和“小国”分别指哪两个国家? (2)面对“强大邻国”的进攻,英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这 一政策的危害是什么?丘吉尔上台后,英国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的“1941年12月7日”在美国的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重大事件?其影响是什么?
苏
莫斯科
联
波 兰
斯大林格勒
罗马尼亚 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 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 保加尼亚
黑
海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3、二战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标志二战进一步扩大)
师生探究
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 二次世界打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 历义的力量应尽 早联合起来,共同遏止悲剧和灾难发生。 ●只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应付现代化的战争。 ● 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 ●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应抛弃偏见和狭隘,加强 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当也可以联合起来,共 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攻占法国又攻英,攻苏企图未得逞。 日本偷袭珍珠港,战争扩到太平洋。
姑息纵容法西斯,既害别人又害己。
强弱大小要尊重,避免战争才太平。
1.标志着英法对法西斯德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的事件是 ( ) A 德国吞并奥地利 B.德国突袭波兰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2.丘吉尔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说中指出:“在全部历 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地区沦为 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被及时地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 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但是,谁也听不进……”。 “这次大战”是指 ( ) A.一战 B.干涉俄国十月革命 C.二战 D.1929年经济大危机
一、慕尼黑阴谋
1、时间: 1938年 2、制造者: 德、意、英、法 3、地点: 德国的慕尼黑 4、内容: 规定捷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给德国 5、实质: 英法美等国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
侵略者,以求得暂时的安宁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6、影响: 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极大的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师生探究,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该政策的实质与后果怎样? (一),英法经过一战的打击,其经济、政治,军 事地位都受到了巨大的削弱。 (二),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 谈战色变,希望不惜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三), 视社会主义苏联为洪水猛兽,希望祸水引。 总之英法想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 益。 实质:英法美等国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 侵略者,以求得暂时的安宁 后果:它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法西斯国家得寸进 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极大的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 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 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进 行了侵略。1940年日军还提出了“大东亚共 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 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 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 战亚洲战场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