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韧带重建

合集下载

肌腱移植重建治疗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肌腱移植重建治疗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骨科医学·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2月第28卷第6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6February 2021陈旧脚踝外侧副韧带损是指治疗不及时导致反复发作的病症,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损伤,致使患者踝关节肿胀、疼痛,运动受限。

临床治疗包括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式[1],其中,非手术以石膏固定最为常见。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微创手术得到普及[2],锚钉固定、肌腱移植重建外踝韧带在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作为一种自体移植治疗方式,肌腱移植重建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关研究表明[3],采用肌腱移植重建治疗陈旧脚踝外侧副韧带损,治疗效果更显著,且能促肌腱移植重建治疗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李建实厦门市第五医院骨伤科,福建厦门361101[摘要]目的分析肌腱移植重建治疗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五医院2015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68例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膏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肌腱移植重建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治疗前的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AOFAS 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治疗4、24、48周后AOFA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治疗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采用肌腱移植重建方式,效果显著,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且不增加并发症。

[关键词]微创;锚钉;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中图分类号]R6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2(c)-0070-04Clinical effect of tendon transpla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ld lateral ankle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LI Jian-shi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Fifth Hospital of Xiamen,Fujian Province,Xiamen 3611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endon transpla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ld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of ankle joint.Methods A total of 68patients with old ankl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admitted in the Fifth Hospital of Xiamen from April 2015to April 2020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3case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5case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plaster fixation metho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recon⁃struction method of tendon transplantation.The curative effect,ankle joint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4%,which was higher than 78.79%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ankle joint function score scale (AOFAS)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AOF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AOF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4,24,48weeks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re wa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old ankle joint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adopts the reconstruction method of tendon transplantation,which has 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ankle joint function without increasing complications.[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Anchor;Ankle;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作者简介]李建实(1968-),男,福建翔安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与关节损伤70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2月第28卷第6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6February 2021·骨科医学·进患者脚踝功能恢复,治疗后并发症较少。

外侧副韧带重建结合关节镜下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体会

外侧副韧带重建结合关节镜下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体会
科 学 出版 社 ,0 7 2 1 0 . 2 0 , 0— 8 2
显 著提 高 AO AS评 分及 治愈 率 。对 于慢 性外 踝 不 F
稳 病史 6个 月 以上或 运动 员 3个 月 以上 , x线 、 T、 C MR 等片进 一步 证实 的患 者 , I 我们 建 议 常规 行 踝 关 节 镜探查 、 理 。 清
虑 非手 术治 疗 , 弹 力 绷 带 、 如 护踝 支 具 、 套 等 有 限 踝

[ ] Fdro 5 eei Moe i ai eu i,Ano i a a . c rl,D r P rga l o tno V d l a
M o ie as nJ n s e h iu fr h o i aea df d W to -o e tc nq e o c r nc trl i l
收 稿 日期 :0 20 —3 2 1—9 1
( 接 第 1O页) 上 8 [ ] Mag l t Ha s S Kos V, t 1 t a 6 rai o Z, ae C, ti S e a.A Me -— s a
n l ss o u c me f e t r a i a i n v r u lt a y i f o t o s o x e n lfx t e s s p a e o
于 关节 软骨再 生 。踝 关 节镜下 可 以清楚 评价 韧带 损
伤 程度 , 内翻松弛 度 , 以进一 步 明确诊 断 。踝 关节 镜 探查 、 清理对 于减 轻疼 痛 、 胀 , 解症 状作 用 明显 , 肿 缓
[ ] 毛宾尧 , 1 俞光荣 , 张建 中.踝足外科学.第 2版.北京 :
参 考 文 献
我们 采取 健侧 卧位 , 以兼顾 前踝关 节 、 踝关 可 后

(完整版)踝关节韧带损伤与修复

(完整版)踝关节韧带损伤与修复

外侧副韧带损伤
中立位ADT阳性 内翻应力试验阳性
内侧副韧带损伤
中立位ADT阳性 外翻应力试验阳性
距腓前韧带损伤 跟腓韧带损伤 距胫前韧带损伤 跟胫韧带损伤
辅助检查
X线
辅助检查
X线:应力位
辅助检查
MRI
辅助检查
MRI
辅助检查
MRI
辅助检查
MRI
治疗
急救处理
Rest:休息 Icing:冰敷 Compression:加压包扎 Elevation:抬高患肢
肿胀 旋后试验 旋前试验
体征
特殊检查
前抽屉试验(ADT): 距胫关节/距下关节 旋前位/旋后位 中立位/跖屈位
体征
特殊检查
侧搬应力试验
体征
踝关节扭伤
距胫关节
距胫关节韧带损伤
旋后位ADT阳性
旋前位ADT阳性
距下关节韧带损伤
康复
内外侧副韧带解剖重建
术后石膏固定3周,支具固定5周 术后3~8周,功能锻炼 术后8~10周,部分负重,功能锻炼 术后10~12周,完全负重 术后6~9个月,恢复运动
康复
支具
外侧副韧带止点解剖重建:改良Karlsson手术
治疗
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
外侧副韧带重建
Watson-Jones
Evans
治疗
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
外侧副韧带重建
Chrisman-Snook
治疗
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
外侧副韧带解剖重建
治疗
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
外侧副韧带解剖重建
解剖
内侧肌腱和支持带

关节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

关节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

关节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为加强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关节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骨科或者运动医学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骨科或运动医学专科病房。

每年收治骨科关节疾病患者不少于500例,完成骨科关节疾病手术不少于1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有不少于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4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2)有满足开展关节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关节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关节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2名经过关节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关节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开展骨科关节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年累计完成关节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每年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关节镜手术不少于50例,或每年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关节镜手术(附件2)不少于15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踝关节镜下软骨修复术手术流程

踝关节镜下软骨修复术手术流程

踝关节镜下软骨修复术手术流程
踝关节镜下软骨修复术是一种通过关节镜手术技术修复踝关节软骨损伤的手术。

手术流程如下:
1. 麻醉:患者会接受麻醉,通常是局部麻醉加泛麻醉。

2. 准备手术区域:医生会用抗菌溶液彻底清洁手术区域,然后用无菌物质涂抹。

3. 受创口:医生会在踝关节处做一个小切口,作为关节镜插入的入口。

4. 插入关节镜:医生会通过切口插入一个关节镜,该仪器可以将关节内部的显像传输到一个屏幕上,供医生观察。

5. 查看损伤:医生使用关节镜检查踝关节内部的软骨损伤情况,并确定需要修复的区域。

6. 摄影和记录:医生会对损伤区域进行摄影和记录,以备后续手术时参考。

7. 手术器械插入:医生会插入其他手术器械,如清理器、吸引器和修复器等,用于清理软骨碎片和准备修复区域。

8. 软骨修复:医生会使用特定的器械修复软骨损伤。

修复方式可以根据损伤的类型和程度而有所不同,如通过注射或植入软骨移植物、使用刺激素刺激软骨生长等。

9. 软骨修复结束:一旦修复完成,医生会检查修复情况,确保软骨正常连接、光滑。

10. 关节清理和冲洗:医生会用生理盐水清洗踝关节,以确保没有残留的碎片或血液。

11. 关节镜移除:手术结束后,医生将关节镜从切口中取出。

12. 缝合切口:医生会用可吸收的缝线或胶带缝合切口。

13. 敷药和包扎:对手术区域进行敷药,并使用绷带或压力袜包扎。

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 年版)

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 年版)

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 年版)为规范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关节镜诊疗技术包括关节内、关节外的内镜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的术前准备室(区域)、手术室、麻醉恢复室、关节镜清洗消毒室等相关场所和设备。

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设有骨科、运动医学科或运动医学专科病房。

开展关节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 10 年或有 10 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历的本机构执业医师。

2.术前准备室(区域)。

术前准备室(区域)的人员配置应能满足患者术前准备2需要。

3.手术室。

(1)手术室数量设置应当满足服务需求,保障诊疗质量和操作安全。

至少 1 间手术室达到 I 级洁净手术室标准。

(2)每个手术室的面积原则上不小于 20m2(房间内安放基本设备后,要保证检查床有360°自由旋转的空间),保证内镜操作者及助手有充分的操作空间。

(3)关节镜设备安放要采取集成的移动推车或吊塔。

(4)手术室内的物品与设施均须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包括通风、水、电、吸引、氧气、电脑接口、急救设备、清洗消毒、药品、贮存柜等。

手术室应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5)手术室应配备监护仪、除颤仪及抢救车,保证相关设备组件运转正常,储备充足。

(6)手术室须符合消防安全、电力保障等相关要求。

4.麻醉恢复室。

(1)麻醉恢复室的规模应与手术室的规模相适应。

(2)麻醉恢复室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氧系统、吸引系统、急救呼叫系统、急救设备及相应的医护人员,保障患者安全。

5.关节镜清洗消毒室。

(1)关节镜的清洗消毒室须设置在专用区域,配置相匹配的清洗消毒设备,包括全自动和(或)人工内镜洗消机3器、附件清洗用的超声清洗机器、测漏装置、干燥装置等。

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的技术报告

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的技术报告

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的技术报告引言关节镜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微创手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关节疾病的治疗。

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中,关节镜技术已经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本报告将介绍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的技术,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护理等内容。

一、手术前准备1. 患者的评估: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相关症状。

2. 影像学检查:使用X射线、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程度和范围。

3.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完成一系列必要的术前准备,如血液检查、心电图等。

二、手术步骤1. 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一般使用全麻或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会在手术过程中持续进行,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 确认损伤:通过关节镜的引导,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情况。

根据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制定切口位置和手术计划。

3. 副韧带重建:利用关节镜的引导,通过在踝骨和足外侧骨之间钻孔的方式,将同种或异种组织移植物植入钻孔中,重建副韧带的完整性。

常用的移植物包括自体腱、异体腱等。

4. 关节清理:清理杂质和炎症的积聚物,保持关节的正常功能。

5. 术后封闭和敷料:在手术结束后,用适当的敷料进行封闭,以保护创口和促进伤口愈合。

三、术后护理1. 术后固定: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将踝关节固定在特定的角度,以保持创伤部位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石膏或其他固定器具进行固定。

2. 康复训练: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

3.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调整。

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通过关节镜技术的引导,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副韧带的损伤情况,并进行精确的重建。

然而,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依赖于手术技术的高超程度,还涉及术后的严密护理和患者的积极康复训练。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两种固定方法比较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两种固定方法比较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两种固定方法比较目的对比研究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中分别应用横穿钉/膨胀钉固定股骨/胫骨隧道与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Bioscrew)固定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33例采用Rigidfix与Intrafix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B组35例采用Bioscrew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术后按照同样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结果两组随访12~23个月,以术后12个月为参照点,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无主动伸直障碍,A组2例、B组3例患者出现隐神经损伤症状。

术后Lysholm评分A 组为(93.7±0.8)分,B组为(90.1±3.6)分,两组间手术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及Intrafix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固定牢固愈合可靠,与Bioscrew的临床效果相当,并发症少,避免了肌腱切割、偏心固定、螺钉断裂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arthroscop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single bundle reconstruction with Rigidfix /Intrafix between Bioscrew. Methods A total of 68 cases were involv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3 cases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with Rigidfix and Intrafix and 35 cases treated with Bioscrew. The postoperative protocols of both groups were similar.The follow-up ranged from 12 to 23 months.The Lysholm scores was recorded and compared preoperatively and 12-months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range of motion recovered well and no extension lag were found.There are 2 and 3 cases developed symptoms of saphenous nerve injury respectively to the two groups.The postoperative Lysholm scores were(93.7±0.8)and (90.1±3.6)respectively and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s well as the preoperative comparison.However,the postoperative and preoperative Lysholm scores of each group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onclusion Arthroscop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reconstruction with Rigidfix and Intrafix is safe,reliable.The clinical outcome of them is similar to Biocscrew.There are fewer complications. This is an excellent choice of surgeons.[Key word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rthroscopy;Reconstruction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四大重要韧带之一,ACL损伤必然会造成膝关节不稳,继发半月板和软骨损伤,从而导致膝关节过早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