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的功能语法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本文旨在为读者介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韩礼德是当代语言学界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的主题为“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将介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背景、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等方面。
引言:介绍韩礼德及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背景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做铺垫。
发展历程:概述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其学术生涯的重要事件和贡献。
基本概念:解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为后续内容的阐述提供理论基础。
理论体系:详细介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元功能等。
实践应用: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言教育、翻译研究等方面的实践应用,说明其价值和意义。
总结全文内容,强调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贡献和影响,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引言部分介绍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背景和意义。
韩礼德是伦敦大学学院的教授,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将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符号,语言在语境中的运用。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也为语言教育、翻译研究等实践领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他提出了“语言环境”和“语言的系统性”两个重要概念。
随后,他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
该学派的发展得益于许多著名学者的贡献,如Hallidayan、Matthiessen和Thompson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语言的系统性、语言的层级体系和语言的元功能。
语言的系统性是指语言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各层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语言的层级体系是指语言是由词汇层、语法层和语篇层构成的系统,各层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和作用。
语言的元功能是指语言具有三种普遍的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导读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概述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世纪,当传统语法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为首的伦敦学派。
50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D.学位。
系统功能语法

物性系统可以分为 6 个过程 (Processes), 分别是: 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关系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 行为过程 (behavioral process), 言语过程 (verbal process), 存在过程 (existential process).
组成部分: 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语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I. 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由两个子功能组成,分别是经 验功能 (Experiential Function) 和逻辑功 能 (Logical Function). 概念功能就是用来向听话人传递新信息 的。 概念功能的两个部分当中,经验功能主 要由及物性系统 (Transitivity System) 和 语态 (Voice) 构成
1. 给予物品和服务,也就是提供 (offer). 对 于提供,对方可以有接受 (acceptance) 和退 回 (rejection) 两种回应。 2. 求取物品和服务,也就是命令 (command). 对于命令,对方可以有执行 (undertaking) 和拒绝 (refusal) 两种回应。 3. 给予信息,也就是陈述 (statement). 对于 陈述,对方可以有认可 (acknowledgement) 和驳回 (contradiction) 两种回应。 4. 求取信息,也就是提问 (question). 对于提 问,对方可以有回答 (answer) 和拒答 (disclaimer) 两种回应。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The Development of SFG
2.1 The Initial Stage: 1950-1960(初期) 2.2 The Stage of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
1960 2.3 The Stage of Establishment: 1970-1980(中期) 2.4 The Stag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social activities of man. Thus, it takes actual uses of languag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opposition to Chomsky’s TG Grammar which takes the ideal speaker’s linguistic compete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e can arrange systems on a scale according to the fineness of the distinction. This scale is called scale of delicacy.
The delicacy of transitivity
The train left five minutes ago.
1.3 The Basis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Language users are actually making choices in a system of systems and trying to realize different semantic functions in social interaction;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Material process (John kicked the ball)
Mental process (John likes Mary)
Relational Process (John is on the sofa)
Transitivity Behavioural process (John laughed)
Verbal process (John said it is cold in the room) Existential process (There is a cat on the sofa)
Process
1. Material processes: Processes of doing
Material processes are processes of doing. Such a process is expressed by an action verb (e.g. beat、break、kick), an actor (logical subject) and the goal of the action (logical direct object, usually a noun or a pronoun). Actor and Goal correspond to Agent and Patient. For example:
• 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has developed ideas stemming from Firth’s theories in the London School.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韩礼德功能语法

二、系统的思想
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把语言系统解释成 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 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
三、层次的思想
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 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 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 高级研究员。 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 教授。 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 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 系主任。 1987年12月退休。
一、学术发展阶段
(1) 阶与范畴语法, (2) 系统语法 (3) 功能语法
五、语境的思想
韩礼德认为,如果把语言系统当做整体来考虑, 那就必须从外部来确定对语义系统进行区别的标准, 即属于同一语义类型的语言材料是否具有同一意义 标记。这就要求联系会语境或情景进行考察。
六、近似的或盖然的思想
韩礼德从信息论中汲取了“近似的”或“盖然 的”思想。语言固有的特征之一是盖然的。这种规 律性特征在人们选择词汇时表现最为明显,例如, 从英语中选择表示“人行道”的词汇时,有人好用 “pavement”,有人好用“sidewalk”,这样,人们只能 从相对频率来掌握其使用范围。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
简介: 1925年出生于英国利兹 (Leeds)。青年时期在 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 语言文学,获得学士学 位。
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导师为 罗常培先生 1949年至1950为攻读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 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思 (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955年完成了对用中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述的 《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先后在剑桥大学、 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 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

▪ 韩礼德的系统语法与其他语言学家的理论有所 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系统语法十分重视语言的社会学特征; ▪ 第二,系统语法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知识”的手段。它区分了“语言行为潜 势”和“实际语言行为”; ▪ 第三,系统语法比较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 体的描写; ▪ 第四,系统语法用“连续体”这一概念来解释众 多语言事实(例如:不符合语法的--反常--不太 反常--不太惯常--符合语法); ▪ 第五,系统语法依靠对语篇的观察和数据来验证 自己的假设;第六,系统语法以"系统"为基本范 畴。
▪ 韩礼德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 研究语言,批评乔姆斯基的纯形 式理论。世界各地围绕着韩礼德 已形成了一支系统功能语法学家 的队伍,他的理论对中国语法研 究的影响也已日渐加深。
12
系统语法
13
▪ 根据弗斯的理论,一个系统就是一组相互排他的 选择,它在语言结构中的某一位置起作用。和弗 斯的音位学一样,系统语法首先关注各种各样的 选择的本质和重要性,这些选择是一个人(有意 或无意)作出的,是要从一种语言里所能够说出 的无穷无尽多的句子里说出某一个特定的句子的 决定。系统语法的核心部分是构建句子的一整套有 效选择的图表,并且配有对不同选择之间的关系 的详细说明。例如,韩礼德提出,在英语的主句 中,及物性系统提供了"外延的"或是"内涵的"选 择;如果选择了外延的,又会有新的选择"描写 的"和"有效的"出现;如果选择了有效的。就会 出现更进一步的"可操作的"和"能接纳的"对立。
生结构。
8
9
三、层次的思想 1.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言用来 传递信息, 表达命题, 这是信息 功能
思考题(一)
»应该指出,在儿童语 言中,一句话就只有 一种功能,不会出现 多种功能。这是韩礼 德的观点,但我们从 现实的例子可以看出 一句话不只表达一种 功能呀,可以有两种 或者两者以上的功能
儿童语录
• 如果要考第一名,哪会有时间玩玩具呢? • 教师是听学生话的,父母是不打骂小孩的, 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都是星期天。 • 爸爸是无敌超人,妈妈是神奇保姆,兄弟 是七个小矮人,朋友是小飞侠,宠物是小 精灵,家在动物园中间。 • 如果学校是糖果屋,老师是冰淇淋雪人, 课本是巧克力慕斯,那就不会有逃课的我 了。
• 马林若夫斯基认为语言系统最初来自于儿 童的功能。他说:“语言的结构反映了儿 童的实际态度中的真正范畴-,”韩礼德发 展了这种观点,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实际 上就是对语言功能的逐渐掌握。“学习自 己的母语就是学习语言的用途,以及与其 相关联的意义或意义的潜能。结构、词和 语音使这种意义潜能的实现。学习语言就 是学习如何表达意义。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社会语言学
• 韩礼德分析后指出,对于儿童来说,语言 有许多用途:满足他的物质和语言是一种既多能又方便的工具。韩礼 德总结说,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 掌握了7种功能
工具的
)
信息的
控制的
七种功能
想象的 交往的)
启发的)
个人的
(
•
语言用来 满足“我 要——”的 功能,这就 是工具性的
• 用语言来 支配别人 的行为, 叫控制功 能.
• 用语言达 到自己与 他人的交 往,叫交 往功能
•语言的运 用成了个 人特点的 表现形式 个人的特 点
•语言帮助 儿童认识 周围世界, 这就是语 言的启发 功能。
• 儿童可以用 语言创造自 己的世界, 与周围环境 毫无关系的 世界。
思考题(二)
• 韩礼德总结说,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 渐掌握了7种功能,那这七种功能是怎么一 个逐渐法?过程是什么?先掌握什么?后 掌握什么? 以及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小孩子 来说,规律有什么?这条规则对我们二语 习得老师来说有什么启发等等,他都没有 怎么样讲,这些还是空白的,需要我们在 实践中去发现和寻求答案。
思考题(三)
• 就语言本身功能研究而言,儿童的语言更 纯粹些,它还没有过多的与社会接触,它 较好地展现语言原始性。儿童与社会连接 需要媒介,这个媒介大部分是他们的父母, 或别的成人。从这角度我觉得儿童语言的 功能语法优于成人的功能语法。但是韩礼 德的却将他功能语法的研究放在成人话语 上。我们觉得不太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