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

合集下载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摘要]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语境在语义分析中的作用和地位。

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关键词]功能语义语境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具有较大的影响,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

系统-功能语法是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创立的,由“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部分构成,但并不是这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讨论了语境与语言意义或功能的关系问题。

韩礼德的“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

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布拉格学派(The Prague School)的功能语言观、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语境”理论和弗斯(J.R. Firth)的语言功能观。

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

一、布拉格学派的功能语言观语言的“功能”概念早就出现在捷克语和俄语的语言学中,但却是布拉格学派的学者赋予它更加全面的阐述。

该学派认为,对语言的研究应遵循说话的顺序,即“从讲话人或写作者的角度去考察语言”。

人们在说话时总是先想到要表达什么,然后才会去考虑具体应用什么语言形式,因此在研究语言时也应按照这一顺序,从语言的功能入手,然后再去研究语言的形式。

该学派对日常话语分析提出新的理论,他们认为语言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因此,语言可以用语言单位在句子中所发挥的交际功能来分析。

该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Mathesius)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用功能分析法分析话语,他修改了传统语法中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的提法,提出主位(theme)、述位(rheme)两个术语。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principal subtypes (1) perception (seeing, hearing, etc), (2)
affection (liking, fearing, etc), and (3) cognition (thinking, knowing,
e
t
c
)
e.g. Mary liked the gift. (Senser-Process-Phenomenon) The gift pleased Mary. (Phenomenon-Process-Senser)
Functional Grammar
Halliday defines a functional grammar as “essentially a ‘natural’ grammar, in the sense that everything in it can be explained”. Halliday interprets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functional point of view and formulates a functional theory of language.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Gao Lei
• 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has developed ideas stemming from Firth’s theories in the London School.
The notion of system is made a central explanatory principle, the whole of language being conceived as a “system of systems”. Halliday defines system as a system of potentials, a range of alternatives.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导读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导读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概述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世纪,当传统语法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为首的伦敦学派。

50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D.学位。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

物性系统可以分为 6 个过程 (Processes), 分别是: 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关系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 行为过程 (behavioral process), 言语过程 (verbal process), 存在过程 (existential process).
组成部分: 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语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I. 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由两个子功能组成,分别是经 验功能 (Experiential Function) 和逻辑功 能 (Logical Function). 概念功能就是用来向听话人传递新信息 的。 概念功能的两个部分当中,经验功能主 要由及物性系统 (Transitivity System) 和 语态 (Voice) 构成
1. 给予物品和服务,也就是提供 (offer). 对 于提供,对方可以有接受 (acceptance) 和退 回 (rejection) 两种回应。 2. 求取物品和服务,也就是命令 (command). 对于命令,对方可以有执行 (undertaking) 和拒绝 (refusal) 两种回应。 3. 给予信息,也就是陈述 (statement). 对于 陈述,对方可以有认可 (acknowledgement) 和驳回 (contradiction) 两种回应。 4. 求取信息,也就是提问 (question). 对于提 问,对方可以有回答 (answer) 和拒答 (disclaimer) 两种回应。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The Development of SFG
2.1 The Initial Stage: 1950-1960(初期) 2.2 The Stage of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
1960 2.3 The Stage of Establishment: 1970-1980(中期) 2.4 The Stag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social activities of man. Thus, it takes actual uses of languag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opposition to Chomsky’s TG Grammar which takes the ideal speaker’s linguistic compete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e can arrange systems on a scale according to the fineness of the distinction. This scale is called scale of delicacy.
The delicacy of transitivity
The train left five minutes ago.
1.3 The Basis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Language users are actually making choices in a system of systems and trying to realize different semantic functions in social interaction;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课件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课件

功能语法特点
语境与意义
语言变异
功能语法强调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认为语言的意义应该根据具体的语 境来理解。
功能语法认为语言在使用过程中会发 生变异,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地 区等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
语言使用者
功能语法认为语言使用者是语言的创 造者和使用者,他们的社会背景、文 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语言的使用。
系统语法的特点
系统语法的特点在于它强调语言 的功能性和系统性。
系统语法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网 络,各种语言变体在这个网络中
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系统语法还强调语境对语言使用 的影响,认为语言使用是在特定 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决定了语
言的选择和使用。
系统语法的应用
系统语法在语言学、文学、翻 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证研究不足
该理论缺乏足够的实证研 究支持,其有效性有待进 一步验证。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跨文化研究
探索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适用性和差异性,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语言变异研究
关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异和变化,丰富和发 展该理论的应用范围。
多模态研究
结合其他感官媒介,如图像、声音等,探究语言 的多元表达方式和意义。
跨学科研究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与 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 交叉研究,促进了跨学科 领域的发展。
对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的批评与反思
理论复杂性
该理论体系较为庞大和复 杂,难以理解和掌握,可 能导致应用中的偏差。
适用范围限制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主 要适用于英语等西方语言 ,对于其他语言的适用性 有待进一步探讨。
02
系统语法
系统语法的基本概念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
14
▪ 韩礼德的系统语法与其他语言学家的理论有所 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系统语法十分重视语言的社会学特征; ▪ 第二,系统语法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知识”的手段。它区分了“语言行为潜 势”和“实际语言行为”; ▪ 第三,系统语法比较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 体的描写; ▪ 第四,系统语法用“连续体”这一概念来解释众 多语言事实(例如:不符合语法的--反常--不太 反常--不太惯常--符合语法); ▪ 第五,系统语法依靠对语篇的观察和数据来验证 自己的假设;第六,系统语法以"系统"为基本范 畴。
▪ 韩礼德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 研究语言,批评乔姆斯基的纯形 式理论。世界各地围绕着韩礼德 已形成了一支系统功能语法学家 的队伍,他的理论对中国语法研 究的影响也已日渐加深。
12
系统语法
13
▪ 根据弗斯的理论,一个系统就是一组相互排他的 选择,它在语言结构中的某一位置起作用。和弗 斯的音位学一样,系统语法首先关注各种各样的 选择的本质和重要性,这些选择是一个人(有意 或无意)作出的,是要从一种语言里所能够说出 的无穷无尽多的句子里说出某一个特定的句子的 决定。系统语法的核心部分是构建句子的一整套有 效选择的图表,并且配有对不同选择之间的关系 的详细说明。例如,韩礼德提出,在英语的主句 中,及物性系统提供了"外延的"或是"内涵的"选 择;如果选择了外延的,又会有新的选择"描写 的"和"有效的"出现;如果选择了有效的。就会 出现更进一步的"可操作的"和"能接纳的"对立。
生结构。
8
9
三、层次的思想 1.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语 言的 “ 能”概念 早就 出现在捷 克语和 俄语 的语 言学 中 , 功
但 却是布 拉格学 派的学者 赋予它 更加全 面的 阐述。该学 派认 为 , 对语言 的研究应 遵循说话 的顺序 ,即 “ 讲话 人或写 作者 的角度 从
去考察语 言 ” 。人们 在说话 时 总是 先想 到要表 达 什么 ,然 后 会
信 息的交 际力很 小 ,而待 传信息 的交 际力最大 。 交 际 动力 理 论 的 一个 重 要 的组 成 部分 是 语境 思 想 。Fra i s b
认 为 , 交 际单 位从 语境 方 面看可 能是 语境 制约 的 , 可能 是语 “ 也 境 独立 的 。 ”如果受 到语 境 的制约 , 则该 成分 所 表达 的信息 在上

中外教 育研 宄 ・
2 1年 3 N . 00 月 o3
韩礼德系统一 功能语法的 “ 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秦 岩 中国人 民解放 军空军工程 大学
【 摘 要 】韩礼德 系统一 能语法在 当代语 言 学流派 中具有 较大 的影响 ,其 “ 功 功能” 思想属 于语 义分析 范畴 , 比较 系统全 面地 阐
b ln o tec tg r ofs ma tca ay i, x o ndt ei p ra c fc ntx n tec mp e e so f“ e nig . eo g t h ae oy e n i n lss e p u h m o tn eo o e ti h o r h n i n o m a n ” Thi p rf u e n te spa e oc s so h u cin lto g t e eo e r m h e f n to a h u h sd v lp dfo t ret ortc ls u c sa d a lz st ed veo me tfo te“ u cin”p rp cie he eia o re n nay e e l p n r m h h f n to ese t . 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礼德认为像”社会语境”,“环境”,“相互交往” 等概念与“知识”和“思维”在理论上是同类型的。 相互交往只能解释知识,不亚于知识等能解释相互交 往。
(6)近似的(approximative)或盖然的 (probabilistic)思想
这两种思想指分类的原则。对一个项目进行分 类时,应该按照精密度(delicacy)的阶,由一 般逐步趋向特殊,对每一个选择点上的可选项 给以近似值。
词汇层照顾作用于个体语言项目之间的那种 模式,如play和fair。语法照顾作用于语言项目 类型之间的那种模式,如动词和名词。 fair play 和play fair,词汇模式是相同的,但语法模式是 不同的。
• 横组合关系
• 纵聚合关系
• 它是指语言成分(词和短语)
• 它是语言单位(词,字,句) 和其他单位,因它们处于同一 序列而具有的关系。
Systemic grammar aims to explai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in language as a SYSTEM NETWORK, or MEANING POTENTIAL. And this network consists of subsystems from which language users make choices.
He then lived for three years in China, where he studied under Luo Chang pei at Peking University,and under Wang Li at Lingnan University
Having taught languages for 13 years, he changed his field of specialisation to linguistics, and develope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cluding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elaborating on the

E.语境思想

F.近似的或盖然的思想
(5)关于系统语法和意义潜势
(6)关于及物性(Transitivity)的研究
Biography
Halliday was born and raised in England.
In 1945 he was brought back to London to teach Chinese. He took a BA Honors degree in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ndarin) through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This was an external degree, with his studies conducted in China.
《1》参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人品 a。参与者的言语活动 b。参与者的非言语活动
《2》有关事物 《3》言语活动的影响
韩礼德认为语义是语言和语言之外的某种东西的交叉。 后者便是社会语境或情景语境。情景分析法和情景意 义与其他层次的分析法和意义的区别在于:
A.前者涉及有关世界的非语言特征 B.说话者和听话者都要掌握有关文化的非语言部分
在序列结构中占据某个相同 位置的形式之间的垂直关系 • 语言中每个词都和一组可替 换的词处于纵聚合关系
• Halliday的搭配观是“词项在一 • 词的纵聚合关系反映了人类
定的跨距(span)内组合关系的 的认知机制对事物及本身生
线性功线。
活经验的归纳和概括。因此, 表示某一事物或某一部分生
• 组合顺序被识为一种为“结
The notion of system is made a central explanatory principle, the whole of language being conceived as a “system of systems”. Halliday defines system as a system of potentials, a range of alternatives.
In 1974 he briefly moved back to Britain as Professor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t Essex University.
In 1976 he moved to Australia as Foundation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where he remained until he retired in 1987.
索绪尔的系统的思想
叶尔姆斯列夫认为每一层次是下一层 次的体现,韩礼德认为每一层次是上 一层次的体现。语言和它的语境有5个 层次:
(4)功能的思想
它是形式化的意义潜势的离散部分,即 构成一个语义系统的起具体作用的语义成分, 词汇语法中的成分或结构只是它的表达格式。
它与纯礼功能的思想有关。 如果说纯理 功能思想表述的是抽象的语义关系,那么这 里所谈的功能思想则强调语言结构是能标记 语义功能的功能的功能成分的表达格式。
语域是用不同方 法说不同事情
技术或非 技术
韩礼德认为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潜势,是一种系统。 人们观察到的行为只是它的实际表现而已。
系统
潜势
实际表现
交往(行 为)
自省(知 识)
行为潜势 (“能做什 么”) 知识潜势 (“理解 的”=“语言能 力”)
实现了的行为 (“做”=”语言行 为”) 实现了的知识 (“意识到的”)
由此可见,整个语言结构是围绕一定数量的功能成 分组织起来的。语言系统不等同于功能。
(5)语境的思想 韩礼德关于语境的思想可以上溯至马林诺夫斯基。通
过对土著居民语言的观察,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一种语言根 植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 些广泛的语境就难以正确理解语言。
弗斯发展了马氏的观点,认为情景语境和言语功能类 型的概念可以抽象为纲要式的结构成分,从而适用于各种 事件,这样的情景语境的内部关系可以描述为: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has two components: Systemic Grammar and Functional Grammar.
韩礼德学术著作
系统语法的语言分析模式
1.语言的层次(levels)
实体 (substance)
levels
形式
(form)
活经验的类聚便构成了一个
构”,是语言成分的组合排列。 语义场。
作为一个轴,横组合关系决定 哪些单位能结成伴,以什么顺 序结伴。这个轴是链条性的。
• Halliday认为语言是用意义潜 势来解释的,也就是说,潜 势是用聚合关系来表达的。 语言系统不是潜存在记忆里
的序列,而是潜存在社会成 员之间,供选择的一种“潜 势”
person
First person Second person Third person
语言的普遍性和变异性
1. 语言的普遍性 A.对语言进行功能的区分具有普遍的意义 B.逻辑部分的循环结构也可考虑为普遍现象 2. 语言的变异性
A.方言
出生地不同 用不同方法说
说话人的阶级地位,年龄, 同样的事情 性别差异
B.语域 (register)
书面语或口语
正式或非 正式
语域的使用,决定 说话人当时所从事 的工作。
系统功能语法六个核心思想
(1) 纯理功能
它是指有关语言的抽象功能,要按 照意义的主要方式解释语言。具体来说, 在语言应用途中所固有的意义潜势的领域 包括三个方面,即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 语篇意义。
三位一体
纯理功能的三种模式比较:
(2)系统的思想
系统的思想是指把语言解释成一种可供选择的网络。 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的选择一一实现后,便可生 成结构。
laid by his British teacher J. R. Firth and a group of European linguist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Prague school.
His seminal paper on this model was published in 1961.
环境 (situation)
语音实体(phonic substance)
文字实体(graphic substance) 词汇层(lexis)
语法(grammar) 话题(thesis) 直接环境(immediate situation)
扩展环境(wider situation)
形式是将实体编排成可辨认的语言成分的一 种方式 a,a,i,y,p,l,f,r 能编排成可辨认 的英语成分 fair play和play fair。
Studies of grammar
Halliday‘s first major work on the subject of grammar was “Categories of the theory of grammar”,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Word in 1961. In this paper, he argued for four “fundamental categories” for the theory of grammar: unit, structure, class, and system. These categories, he argued, are “of the highest order of abstraction”, but he defended them as those necessary to “make possible a coherent account of what grammar is and of its place in langua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