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走进科学:详细解说肿瘤的生物治疗

走进科学:详细解说肿瘤的生物治疗

走进科学:详细解说肿瘤的生物治疗
由中央十套节目《走近科学》报道的关于肿瘤治疗最新方法CIK,受到了人们的热切关注。

据报道,“DC-CIK生物细胞免疫抗癌技术”属于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的一种,是继手术、放疗、化疗肿瘤三大传统治疗技术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什么是生物治疗
CIK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

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生物治疗癌症的过程
DC-CIK生物免疫治疗整个过程分为外周血细胞采集、体外诱导及回输三部分。

首先采集患者外周血50-100毫升,分离出核细胞,然后在符合GMP实验室进行诱导、培养DC、CIK,同时从手术中获取的新鲜肿瘤组织中提取肿瘤抗原,制备成DC疫苗,一周后将DC疫苗和CIK回输患者体内。

根据病情需要,整个治疗过程为14-20天。

生物治疗癌症的意义
DC与CIK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两个重要部分,他们之间存在着很重要的免疫调节关系,两者联合培养能促进DC成熟,显著增加DC细胞提呈抗原的特异性,而成熟的DC细胞可以诱导CIK细胞分敏更多的IFN-y、IL-12等细胞因子,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因此将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CIK细胞和具有强大肿瘤抗原提呈能力的DC细胞共同培养治疗恶性肿瘤,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检测及治疗中的应用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检测及治疗中的应用ppt课件

• 肿瘤基因表达研究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检测各种组 织细胞中基因的表达丰度,从而分析基因的 表达调控、监控mRNA的表达模式、检测组 织中少量存在的基因、跟踪细胞群体中的克 隆型、定量分析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 平。
eg:检测黑色素瘤中的细胞因子白细胞 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β2 (TGF-β1、β2)和γ干扰素(IFN-γ)的基因 表达情况。
5%BC%8F%E5%8F%8D%E5%BA%94 • 4.Application of Real-time Fluorescene Quantitative RT-PCR Technology to Cancer
Research 1671-170X(2013)01-0069-03
11
谢谢观看~
12
C目录 ONTENTS
肿瘤的防治历史
01
P3
PCR技术简介及其衍
02 生技术
P4~6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
03 增 RT-PCR
P7
单管荧光定量PCR技
04 术
P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
05 术的优越性
P9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
06 术应用于肿瘤
P10
2
肿瘤防治历史
• 半个世纪多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基本上控制了以往主要威胁人类健康的传 染病,而肿瘤、心血管等疾病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肿瘤的治疗尤为困难。传 统的肿瘤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后期发展的化疗、放疗成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但在 临床的实际应用上这些方法均有其局限性,疗效也不尽如人意。
6
单管荧光定量PCR技术
• 单管荧光定量PCR(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 FQ-PCR)技术是融合 了PCR技术与DNA探针杂交技术的优点, 实验的整个过程只在加样时打开1次反应管, 在PCR的每个循环中可以直接监测到荧光 信号的变化,根据PCR反应酶动力学特点 分析软件会自动对DNA进行定量,因此也 有人称FQ-PCR为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

肿瘤PPT演示课件

肿瘤PPT演示课件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 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内窥镜检查
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肿瘤的表 面和内部结构,获取病理学诊 断依据。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标本中 的生化指标,辅助诊断肿瘤及
评估病情。
肿瘤的分期与分级
分期
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扩散程度 和转移情况,将肿瘤分为早期、 中期和晚期。分期有助于制定治 疗计划和评估预后。
分级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恶性程 度,将肿瘤分为低级别、中级别 和高级别。分级有助于预测肿瘤 的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
03 肿瘤的治疗肿瘤的手术治疗Fra bibliotek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 组织彻底切除,以达到根 治的目的。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性
肿瘤干细胞在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克服肿瘤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 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ppt演示课件
目 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肿瘤的治疗 •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肿瘤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
01
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 肿块,具有占位性病变和侵蚀性 生长的特点。
02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来源,肿瘤可以分为上皮组 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组 织肿瘤和神经组织肿瘤等。
通过阻断免疫系统中负向调控信号,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已成功应 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肿瘤疫苗
针对特定肿瘤抗原设计的疫苗,能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性反应, 为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肿瘤与生物治疗

肿瘤与生物治疗
作用。
临床应用:肿瘤基因疗法 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 的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
的研究和改进。
未来展望:随着基因编辑 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基 因疗法有望在未来成为一 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肿瘤细胞疗法的发展历程
肿瘤细胞疗法起源: 20世纪初,科学家 开始研究利用肿瘤 细胞进行治疗的方 法。
0 1
细胞免疫疗法:20 世纪80年代,细胞 免疫疗法开始应用 于临床,通过刺激 患者自身的免疫系 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Part Three
生物治疗在肿瘤治 疗中的应用
生物治疗的概念
生物治疗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基因表达等,以达到治疗肿瘤 的目的。
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
生物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生物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等多个因素。
基因疗法:通过修改人体基因 来治疗肿瘤,具有根治性和个 性化特点
细胞疗法:利用健康细胞治疗 肿瘤,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 延长生存期
联合治疗:将生物治疗与其他 治疗方法结合,提高疗效并降 低耐药性
THANKS
汇报人:XX
0 2
基因工程细胞疗法: 21世纪初,基因工 程细胞疗法取得突 破性进展,通过修 改细胞基因来增强 其抗肿瘤能力。
0 3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AR-T)疗法: 近年来,CAR-T疗 法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 将抗原受体转入T细 胞,以增强其抗肿 瘤活性。
0 4
肿瘤生物治疗的前沿技术
免疫疗法:利用人体免疫 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如CAR-T细胞疗法和PD-
囊性肿瘤:含 有液体或半液 体囊腔的肿瘤

肿瘤生物治疗-CAPRI技术

肿瘤生物治疗-CAPRI技术
技术。
扩大适应症范围
希望未来CAPRI技术能够应用于更多 种类的肿瘤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希 望。
联合治疗策略
探索CAPRI技术与传统治疗手段的联 合应用,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肿瘤 治疗的整体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CAPRI技术在肿瘤治疗 中的应用
CAPRI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诊断
CAPRI技术通过检测肿瘤细胞表 面的特异性抗原,为肿瘤的诊断 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肿瘤分型
根据CAPRI技术的检测结果,可 以对肿瘤进行分型,为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肿瘤进展
通过定期使用CAPRI技术检测肿 瘤细胞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肿 瘤的进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细胞,提高治疗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由于CAPRI技术的低毒性和高效性,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对CAPRI技术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进一步优化技术
随着科研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期待 CAPRI技术在识别、攻击肿瘤细胞方面
更加精准高效。
降低成本
期待CAPRI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更 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这一先进的治疗
未来CAPRI技术的发展方向
优化技术流程
进一步简化操作过程,提高治疗效率。
拓展适应症范围
探索CAPRI技术在更多类型肿瘤治疗 中的应用。
联合治疗策略
结合其他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 疗、化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
深入开展CAPRI技术的基础研究,为 临床应用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04
技术复杂
CAPRI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操作过程较为复 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肿瘤的治疗ppt课件

肿瘤的治疗ppt课件
1、局部表现
① 肿块 但 肿瘤≠ 肿块 肿块≠ 肿瘤 ② 肿瘤引发梗阻 /压迫; ③ 肿瘤浸润与转移:病理骨折;胸水;腹水 ④ 组织破坏:疼痛 溃疡 出血 等
2、全身症状 (Systemic symptoms) 良性及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全身症状,恶
性肿瘤发展到相当程度可有全身症状。 ①发热:肿瘤组织坏死或代谢率增高。 ②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 ③ 黄疸 ④ 恶病质状态:为晚期全身衰竭表现。 ⑤ 相应的功能亢进或低下: 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高血压), 甲旁亢→骨质疏松 脑内肿瘤→颅内高压和定位症状。
出血坏死 无
触诊 治疗
易推动 手术摘除
复发

对机体影响 挤压或阻塞
恶性肿瘤
快 浸润性、外生性 无 不清晰 多见 较固定 广泛切除 常见 还可有出血感染,甚至恶病质
肿瘤预防
肿瘤预防基本战略为三级预防:
1.肿瘤一级预防主要为病因预防:消
除或减少可能的致癌因素---降低发生率
2.肿瘤二级预防则为临床前期预防:
➢ 胸腺摘除动物和胸腺先天发育不良患者,由于细胞免疫缺陷,恶 性肿瘤发病率升高。
➢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 上升。大剂量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 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引起肿瘤发生。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 陷,伴发Kaposi肉瘤和淋巴瘤很常见。
➢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可自行消退,如神经母细胞瘤、恶性 黑色素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均有少数自行消退的报告。
形状:浸润性生长
侵袭(Invasion)
恶性肿瘤不断长大 肿瘤细胞常沿着组织 间隙、血管、淋巴管 或神经束衣连续的浸 润生长 破坏邻近组织器官
转移(Metastasis)

肿瘤的生物治疗

肿瘤的生物治疗
IL-2:转移性肾癌和黑色素瘤的姑息治疗
EPO、TPO、G-CSF、GM-CSF、IL-11等:放化疗后 骨髓抑制的支持治疗
CK的毒副反应
流感样症状(多数CK):寒战、发热、肌痛、头痛、 乏力等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IL-2,IL-11):低血压、浆膜 腔积液、组织水肿等
胃肠道反应(IFN):恶心、食欲减退、呕吐等 神经精神症状(IFN):抑郁、躁狂、人格改变等 血液学毒性(IF肿瘤的传统治疗模式
手术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通过机体的防御机制、应用生物大分子 (细胞、核酸、蛋白质和肽)或小分子化合物调节机体生 物反应,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
肿瘤生物治疗的进程
1894年:美国医师 Coley用细菌毒素治疗肉瘤-肿瘤 生物治疗的 鼻祖
1986年:美国FDA批准基因工程重组干扰素α上市- 肿瘤免疫治疗 起点
1991年斯坦福大学的Schmidt Wolf等首先报道。
多种细胞因子和抗体(Anti-CD3、anti-CD28、IFN-γ、 IL-2、IL-1β)模拟T 细胞增殖和激活而诱导的杀伤细 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又称 ALT(autologous lymphocyte therapy)
(分子靶点治疗+免疫治疗)
“第4种肿瘤治疗策略”
肿瘤生物治疗的主要途径
调节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 增殖、凋亡、分化、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
调节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肿瘤生物治疗的特点
具有肿瘤特异性(高度选择性) 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与常规治疗不同 不容易产生耐药 毒副作用较小
肿瘤生物治疗的分类

肝肾功能损害(IFN) 骨痛(G-CSF) 诱发自身免疫反应(IFN等)

肿瘤的生物治疗复旦大学精品PPT课件

肿瘤的生物治疗复旦大学精品PPT课件

肿瘤坏死因子
用法:100-400万单位,每周2-3次, 肌肉或局部注射 特点:野生型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国内改构型已上市 联合化疗对肺癌和淋巴瘤可提高疗效 真正的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评价。
单克隆抗体
• 又称之为生物导弹技术,通过补体系统和自然杀伤细胞起抗 肿瘤作用。
• 嵌合型单抗达到95%以上 人源化,减少了免疫原性
2000
Alemtuzumab Ibritumomab tiuxetan*
Campath Zeval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Non-Hodgkin lymphoma
Tositumomab*
Bexxar
Non-Hodgkin lymphoma
Cetuximab
需要树突状细胞,是获得有效免疫反应的关键。
树突状细胞
体内最强大抗原递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激活
血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抗原冲击
细胞回输
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的递呈
外源性蛋白 内源性蛋白
MHC II 途径 激活CD4+ T细胞
MHC I 途径 激活CD8+ T细胞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3
可编辑
20
抗原冲击DC治疗乳腺癌(I/II期临床)
• 病人: 高表达HER2的转移性乳腺癌病人 16例 • 方法: HER500冲击的自体APC 2108 to 5 109 ,
二周一次,共三次。 • 副作用:主要为寒战和发热,没有 ¾级的毒副反应 • 结果: 12个可评价的病人 1例PR • 结论: HER500冲击的自体DC使用安全,有一定
免疫治疗的主要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肿瘤生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动 宿主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机体 补充某些活性物质来取得抗肿瘤 的效应。
肿瘤生物治疗是应用各种生物 治疗制剂和手段来对肿瘤进行防 治的全新治疗策略。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一) 调动天然防御机制疗法
胸腺肽 免疫核糖核酸 左旋咪唑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促进T细胞的成熟 增加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辅助T淋巴 细胞(Th1)和NK细胞 的数量 和活性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三)输注免疫活性细胞过继免疫疗法
• 是指以输注自身或同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肿瘤 杀伤细胞来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治疗方法
• 细胞主要包括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CTL)及树突状细胞(DC)
• 常用于NSCLC的术后治疗,并认为对腺癌的疗 效较鳞癌要好,也提倡用于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的治疗,但在应用中应保证免疫活性细胞的数 量和活力,一般要求免疫活性细胞是肿瘤细胞 的10-100倍才能保证一定的疗效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对黑色素瘤的有效率稳定在17%~20%。 对晚期肾癌的缓解率可达15%~20%。 IL-2联合IFN和5-Fu治疗转移性肾 癌,其有效率可达39%。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化疗同时 大剂量应用IL-2,其疗效优于单 纯腹腔化疗,且副作用小。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IL-2
对于可手术NSCLC病人多主张在术前 3-5天开始应用,以弥补患者体内基 础IL-2水平不足或由于手术创伤所 造成的IL-2分泌减少,IL-2治疗广 泛期NSCLC可获较长生存期
• 细胞因子 是由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
噬细胞等)和相关细胞(纤维母细胞、内 皮细胞等)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蛋白 和肽类物质。
常用于肺癌治疗的基因重组细胞因子有 IFN-α、IL-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小板 生成因子(TPO)等。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IFN-α
❖2003年10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
❖2004年1月,全世界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 注射液”已正式在中国上市,其疗效将在全国组织多中心的临 床大样本病例进一步确定。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分子靶向治疗
• 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 是指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将与肿瘤发生、发展、
在NSCLC的临床试验中,单 独应用每日肌注3Х106U,可 达到9%的缓解率(PR)
含714名SCLC患者试验,与标 准的单一放化疗相比,联合持 续低剂量应用IFN-α治疗组中 位生存期有显著延长,同时还 提示可能有放射增敏作用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白介素(IL)
目前已发现10余种,但以IL-2 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
预后等密切相关的特异分子作为靶点,利用靶分子特 异制剂或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
包括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及 信号传导抑制剂等药物,相对于手术、放疗、化疗三 大传统治疗手段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1997年7月美国 FDA正式批准抗CD20嵌合抗体―Rituximab(美罗华)上 市,对151例NHL淋巴瘤治疗中,9例CR,67例PR。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在国内,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1998年12月,研制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经中国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Ⅰ类生物制品,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经过5年的临床实践,应用该药共进行了包括鼻咽癌、肺癌等 16种癌症150多个病例的临床试验
❖其中肿瘤消失率达60%,肿瘤缩小率达90%,治疗成功率达 100%,比传统治疗成功率高3—4倍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乳腺癌生物靶向治疗进展
HER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RF-2) HER2 neu( rat gene), c-erB-2 HER2蛋白分子量185KD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HER2在肿瘤的作用
HER2是一种癌基因,一种受体型的酪氨酸激酶 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过度表达可引起HER2受体 活化刺激细胞生长。 HER2阳性肿瘤预后不良,生存期短 HER2受体为特异性抗肿瘤治疗提供了细胞外靶 点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四)基因疗法
• 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 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 正基因的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 在基因治疗研究中,以腺病毒转染抑癌 基因p53的表达研究较为成功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在国外,美国INTROGEN公司: ❖1995年开始了“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制品的临 床试验 ❖1999年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 等60个医疗中心对240例晚期头颈部肿瘤进行基因治疗 ❖2000年3月,FDA和NIH对“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 液”制品的Ⅰ、Ⅱ、Ⅲ期400多例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 病人临床试验进行了评估,并获通过 ❖但该基因药物目前还未批准上市。
诱导分泌干扰素(IFN ) 白细胞介素(IL)等 细胞因子
胸腺肽 免疫核糖核酸 左旋咪唑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常用于NSCLC的术后和放 化疗后辅助治疗,其结 果显著优于单一手术或 单一放、化疗
对于SCLC则提倡在以化 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达到 部分缓解(PR)以上的 疗效以后使用
(二)补充免疫细胞因子疗法
对于首治SCLC病人,单独应用IL-2 或与放化疗同步应用IL-2治疗无显 著临床价值,多主张在以化疗为主 的治疗措施达到CR或化疗无效时使 用,可使病人受益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G-CSF EPO TPO
治疗化疗相关的
白细胞减少 贫血 血小板减少
由于这3种细胞因子的 保 障,目前 SCLC的大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得 以广泛开展,使广泛期SCLC患者的、基 本 概 念
肿瘤生物治疗课件
★ Oldham于1984年提出了肿瘤生物 治疗的概念。
★其基本含义是:从体外补充、 诱导或活化体内本来应有的、具有 细胞毒活性的生物活性细胞和/或细 胞因子等,以调整机体的生物反应, 达到治疗癌症的作用。
★现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 后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