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科学中考专题复习——物理图像图表型专题

合集下载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图像图表型 华东师大版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图像图表型 华东师大版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图像图表型华东师大版一、填空题1.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

观察甲、乙、丙车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在前5秒钟内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米/秒。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从图象可知,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m。

3.如图3是对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钱。

图象中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____℃;DE段物质温度____,这是一个____热过程。

4.小琴同学用量筒装某液体,测得体积为V,液体与量筒总质量为m。

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步骤,得到了如图4的图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kg/m3。

当V为30mL时,量筒和液体的质量为____g,量筒的质量为____g。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5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min。

(2)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

6.甲、乙两物质吸收热量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其中____物质是非晶体。

7.如图7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则:(1)此物质是____体,熔点为____℃;(2)此物质熔化时间为____min。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作图专项 24张PPT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作图专项 24张PPT
中考物理专题
作图题
考题类型
1.光的反射 根据入(反)射光线画出反(入)射光线,并能画出 法线,标出反(入)射角及其度数。
2.平面镜成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重力的图示
重力符号为G、作用点为重心、方向始终竖直向下、重力 大小G=mg、注意标度和力的作用线长度之间的倍数关系。
SN S
SN
N


12.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 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NS N
S
试题类型五:电学作图——填电表
1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尚缺两个元件,请从小 灯、电流表和电压表三个元件中选出两个 元件,并将所选元件的符号填到电路的
“○”中,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V A
14.在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 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A V
A
15.在图中,把电流表、电压表的两个元件符 号分别填入电路的“○”中,填进后要求灯
L1与L2都能正常发光。
V A V
A V A
串联
并联
16.在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 成为正确的串联电路图。
V
A
V 串联
A
V
A 并联
17.在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 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4.右手螺旋定则 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小磁针N、S极,电源正负极
(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这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在 图中画出其它三项。
试题类型一: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
1.重为3牛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
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 。
1.5牛
G=3牛
2.木块A在40牛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下运动,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光学作图 课件(共20张PPT)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光学作图  课件(共20张PPT)

确定焦点位置——已知了凸透镜位置,结 合物点A和像点A',根据平行光线经凸透镜 的折射光线过焦点,可以确定焦点位置
变式1 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分析
凸透镜 凹透镜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
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平行主光轴光线,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变式2
由图中角度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90°+30°=120°,所以 反射角为120°/2=60°
变式
如图所示,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在某处放置一平面镜,使反射光
线水平射向远处的窗口,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以及平面镜与
水平面的夹角。
步骤 根据题意画出反射光线
30°
60°
作出法线。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法线 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光路过逆,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主光轴
例2:如图,为一个凸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A'B'是AB的 像,在图上画出凸透镜的大致位置和焦点位置。
A
已知:物点A对应像点A‘;像成倒立
B
F
B'
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在物与像之间
光心
A' 确定光心的位置——A'是A对应
的像,因为过光心的光线传播 方向不改变,所以可以连接AA', 也就确定了凸透镜的位置
变式2 如图所示,A、B 是镜前一点光源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 反射后的两条 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 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步骤
S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认为AB
是由像点S′射出的两条光线,所以
S′
将AB反向延长,交点即为像点S′

2011年中考作图专题复习(2011年江西物理中考研讨资料)

2011年中考作图专题复习(2011年江西物理中考研讨资料)
会通过S’从而作出折射光线。
光学作图
类型四、光学黑盒子
一条单色(红色或绿色)光线在经图中虚线框内的一个光学框内一个光学
器件作用(反射或折射)后,其出射光线前进方向改变如图中所示。请在框
中画出可能的光学元件。
还有很多方法哦!你能想到吗?
电学作图
江西省最近几年的电学作图主要考查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实物连接,电
将如图所示电水壶的3条接线按照安全用电的原则对应连接到插头上。
电学作图
类型五、家庭电路
例:将图9中各电路元件正确连入电路。
电学作图
类型六、电和磁作图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根据甲图给出的小磁针的指向和电源的正负极,作出螺线管中导线的
画法。
(2)根据乙图给出的磁感线的指方判断出螺线管中导线的画法和小磁针的
光学类的作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Fra bibliotek内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
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光学黑盒子。
类型一、光的直线传播
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
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说明:由于小孔成像是光线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的实像,所以光线在屏上
的会聚点即为像点,而实像在图中应该用实线表示。答案如下:
近几年来力学作图主要包括: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在2010年还出现
运用伯努利原理作图的相关考题。
类型一、力的示意图
例:“远征号”潜水艇在东海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到长江某基地,请在图12中
画出潜水艇加速上浮过程中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说明:本题中潜水艇加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用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用线段的起点或终

物理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作图题

物理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作图题

专题三作图题作图题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题型,它主要体现在各个知识点的落实中,由于各部分知识的不同,所以对作图题的要求也就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以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初中物理的作图题主要可以分为光学作图题、力学作图题、电学作图题。

一、光学作图题光学作图题一般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折射定律、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等。

解答光学作图题首先要熟练掌握光传播的定律、规律,有关原理、性质等;其次要密切联系几何知识中的作图方法,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学习;第三要注意作图中的细节,如法线、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虚像和辅助线要画成虚线、光线箭头的标注、垂直符号的标注等。

1.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作图步骤:(1)找入射点: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2)作法线:过入射点作垂直界面的虚线,并且标明垂足符号。

(3)根据要求作光线a、反射时,根据“反射角=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b、折射时已知入射光线,根据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画出折射光线;或根据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偏离法线画出折射光线。

c、折射时已知折射光线,根据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画出入射光线;或根据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偏离法线画出入射光线。

(4)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求法线和反射界面: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虚线),过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反射界面(实线、作垂足)。

2.平面镜成像(1)找平面镜的位置: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则用虚线连接物与像的对应点,作连接虚线段的中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注意垂足符号)。

(2)确定像的位置:作点(或线段的两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对称点(或对称点的连线)即为点(或线段)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其中点与对称点的连线用虚线,并注明垂足符号;对称点的连线也用虚线。

3.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轴平行;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人教版中考物理 专题复习 图像专题复习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中考物理 专题复习 图像专题复习  课件 共32张PPT

(2)从A到D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判
断的依据是

(3)从A到D过程中纸锥所受空气阻力
(等于/
不等于)其重力.
(4)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该过程中纸锥运
动的路程是
cm,纸锥下落的速度是
m/s.
1、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设物体吸 收的热量与时间成正比,得到它的温度时间图象如 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 比热容之比是( ) A.1:2 B.1:1 C.1:4 D.2:1
图1: 正比例函数,K为常数。
图2: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理 量“速度”。
图3: 表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即物理量“重力加速度”g=9.8N/kg
图4:
反映物质的某种特性,即物理量
“密度”
图5:
反映导体的性质,即物理量“电
阻”。
(1)纸锥运动的时间tAB
tBC(</=/>) ;
据以上条件可知电阻R0的阻值为————Ω。
U/v
V2
10 C
R2
R1
A
8
V1
6
V1
4
B
2
V2 A
R0
2
4
I/A


U/v
V2
10 C
R2
R1
A
8
6
V1
V1
4
B
2
A V2
R0
2
4
I/A
分析:滑片在最右端时→R1接入的电阻最大→ R=R0+R1+R2最大→I=U/R最小 对应着横轴的电流I=1A
V2 表的示数:U2=IR2最小,对应乙图A点U2=1V V1 表的示数:U1=U-IR0最大,对应乙图C点U1=10V 当滑片向左端滑动时,R1变小,R变小,I变大,U2变大,U1变小 当滑片在最左端时,R1=0, V1 V2 示数相同。R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对应着图中的B点。 读出图中特殊点的数据。

人教版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

人教版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

人教版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变化过程的特点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将物理过程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图像上呈现出来,可使物理过程形象、直观,使解题过程优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图像题是重点考察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以及灵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一种好题型。

下面就2011年中考题中出现的物理图像题做一点归类与探究。

一、晶体熔化图像例1(2011年衡阳市)如图1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解析:根据固体熔化时其温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可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内能增加,在坐标系里的特征图像表现为一条水平线段(BC段);而非晶体却没有这样的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例2(2011年济宁市)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图2解析:冰块是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所以此图像应属于晶体的熔化图像;且冰的熔点是0℃。

由此可以判断图像应是B。

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图像例3(2011年黄石市)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跟物质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图像中横轴表示质量,单位是Kg,纵轴表示体积,单位是m3。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图像复习专题课件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图像复习专题课件

B. 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C.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D. 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5
第七页,共十六页。
6、小明对氯化氢溶于水后形成(xíngchéng)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的值, 产生了兴趣,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室中的一瓶浓盐酸进行 了测定,取2克浓盐酸于烧杯中,逐渐滴加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 化钠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得到数据如下:
图像分析(fēnxī)专题复习课
第一页,共十六页。
一、认坐标(zuòbiāo)

问1:0至第2秒末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甲物体(wùtǐ)在做__匀__速__直__线_运动
甲物体在第2秒末到第4秒末,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 0米
问2:0至第2秒末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乙物体(wùtǐ)在做___变__速__直__线运动
量某物质X,溶液pH随滴入X的量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X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 C.纯碱溶液
D.浓盐酸
第十页,共十六页。
8、现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g,向该溶液中逐渐滴加入溶质质量 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zhízhì)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质量与所 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求
0 1.0 8.0 9.5 10.0 10.5 12.0 16.5 1.0 1.3 2.0 3.9 7 9.9 11.9 12.sān diǎn)
10 氢氧化钠/mL
找准关键点(起点、转折点、终点(zhōngdiǎn)),前后 分阶段。
第九页,共十六页。
7、现有(xiàn yǒu)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过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科学中考专题复习——物理图像图表型专题
一、填空题
1.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

观察甲、乙、丙车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在前5秒钟内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米/秒。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从图象可知,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m。

3.如图3是对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钱。

图象中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____℃;DE段物质温度____,这是一个____热过程。

4.小琴同学用量筒装某液体,测得体积为V,液体与量筒总质量为m。

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步骤,得到了如图4的图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kg/m3。

当V为30mL时,量筒和液体的质量为____g,量筒的质量为____g。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5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min。

(2)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

6.甲、乙两物质吸收热量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其中____物质是非晶体。

7.如图7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则:(1)此物质是____体,熔点为____℃;(2)此物质熔化时间为____min。

在熔化过程中____不变;(3)物质第2min处于____态,第4min处于____态;(4)物质在整个过程都是____热(填“吸”或“放”)。

8.小明同学根据某次电学实验的数据,画出了如图8所示的图象。

请你根据图象分析:
(1)图线OA所表示的电阻R
1和图线OB所表示的电阻R
2
相比较,R
1
____R
2
(填">"、"<"或"=");
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线中____________两点的数据可以说明: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选择题
9.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如图9所示,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10.如图10甲所示,立方体木块下端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

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10乙),直到装满容器。

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拉力F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是图11中的( )
11.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

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12中的( )
12.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

下列相关的量之间不符合如图13所示关系的是()
A.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物体吸热时,物体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C.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
D.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关系
1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4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乙的比热容比甲大
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D.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的温度升高快
14.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1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 )
15.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16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 的电阻大于导体b 的电阻
C.当在导体b 的两端加上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 的电流为O.1A
D.将a 、b 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O.2A
16在如图17所示的电路中,R 0为定值电阻,ab 是粗细均匀、长为L 的一根电阻丝,滑片P
与ab 接触良好并可自由滑动,且R ab =R 0。

当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U 随滑片p 离a
点的距离x 变化的规律能用下面图18中的哪个图象描述(电源两极间也压不变)( )
三、计算题
17.如图19所示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

图中s 轴表示汽车离开出发点的路程。

请根据此图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并画出描述汽车在这段时间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18.如图10是小明自制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

托盘、轻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一起。

(弹簧的电阻不计)
(1)电路设计:要使电子秤能正常工作。

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点“1”与点“2”连接 B点“1”与点“3”连接
C.点“2”与点“3”连接
(2)故障排除:小明在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电键S,改变托盘中物体的质量,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始终不变。

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R0断路
B.R1短路
C.电压表短路
D.金属滑片P处断路
(3)刻度调试:①调零。

在托盘中无物体时,使金属滑片P处于R1最上端。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②标度。

每次向托盘中增加100g的硅码,在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的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质量值。

当将lkg的物体放在托盘中。

金属滑片P刚好指在距R1上端1/3处(如图).请计算回答“lkg”时应标在电压表多少伏的位置上?(电阻R0=5欧,电阻R1=l5欧,电源电压U=3.0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4)继续改进:小明在标示电子称刻度时,发现电子称与电压表的刻度有不同特点。

请说出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试验。

物理图像图表型专题答案:
1静止;乙;3;甲或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甲;60
3.BC;0; 100℃;吸
4.1.0×103;50;20
5.4;99
6.乙
7.(1)晶体,O℃; (2)2,温度;(3)固,液; (4)吸
8.(1)小于;1、3两点相比较,说明在电压相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大;(或2、4两点相比较,说明在电流相等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低) (2)1、2(或3、4)
9.B 1O.C 11.A 12.B 13.B 14.C 15.B 16.B
17.0A段: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t1=20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1=100m,其速度大小为:5m/s。

AB段:表示汽车停止运动。

在t2=10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0,汽车的速度V2=O
BC段: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t3=lO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3=100m,车的速度:10 m/s.
汽车在整个40s内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

18答案:(1)C (2)D (3)1.5V (4)电压表刻度均匀,电子称刻度不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