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1. 根据课文默写①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③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

(《孟子》)④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⑤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______》)⑥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⑧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岳阳楼记》)【答案】(1). (1)春江水暖鸭先知(2).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 (3)地利不如人和(4). (4)无可奈何花落去(5). (5)老骥伏枥(6). 龟虽寿(7). (6)忽如一夜春风来(8). (7)一鼓作气(9). (8)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侯、骥、枥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根据拼音书写汉字①急不xiá___择②取dì___③心无旁wù___【答案】(1). 暇(2). 缔(3). 骛【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注意暇、遐、瑕的区别:第一个是日子旁,与时间有关,第二个是走,与空间位置有关,第三为王,通"玉"指玉上的确损。

引伸为好的东西中的不足之处。

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妖娆(ráo)风骚(sāo)嘶哑(sī)呢喃(nán)B. 飘逸(yì)摇曳(yè)枉然(wǎng)娉婷(pīn)C. 分外(fèn)稍逊(xùn)冠冕(guàn)丰润(rùn)D. 今朝(zhāo)滔滔(tāo)邮票(yōu)红晕(yū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邮票折腰天娇喉咙。

B. 风流悲愤黎明漫游。

C. 轻灵坟幕海峡滔滔。

D. 季节庄严慢游吹熄。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默写。

(11分)二、阅读理解(40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2. 词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什么样的人?(3分)3. 请简要分析“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几句的表达效果。

(4分)4. 本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妖娆.(ráo)嘶.哑(sī)娉.婷(pīng)成吉思汗.(hàn)B. 摇曳.(yè)冠.冕(guàn)亵.渎(xiè)强聒.不舍(guō)C. 旁骛.(wù)佝偻.(lóu)箴.言(zhēn)自惭形秽.(huì)D. 广袤.(mào)宽宥.(yǒu)濡.养(rú)间.不容发(jià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秘诀惊骇断章取义言不及意B. 劫掠琉璃富丽堂皇丰功伟迹C. 汲取困厄形销骨立李代桃僵D. 游弋积攒相得益章抽丝剥茧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赢得了阵阵掌声。

B. 他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力透纸背....,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信服。

D. 他总是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6. 名著阅读。

(5 分)《艾青诗选》是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__________” 的特点。

请你列举其中一首诗歌,并简要分析其主题。

二、阅读理解(45 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 - 8 题。

(5 分)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词语的写法是正确的?A. 陌系B. 灬依C. 愈弘D. 赡携答案:D2. 下列词语中,含有生僻字的是:A. 洞穴B. 浏览C. 冂囚D. 存在答案:C3. “花横花竖点缀中,水重水轻唱晚钟。

”这句诗描写的是:A. 秋天的景色B. 春天的景色C. 夏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答案:B4.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个的意义类似的是:A. 引经据典B. 不问青红皂白C. 疲于奔命D. 没有半点问题答案:C5. 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中,“去”字应该理解为:A. 离开B. 消失C. 去世D. 无法预测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爸爸以敏捷的【动作】打开了门。

2. 他容光焕发,【通透】着幸福的神采。

3. 钢笔似的医术,【使人拜服】。

4. 那绿意盎然的小园子【满】了柳絮。

...三、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这个学期开始以来,我们班会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最有趣的就是“百变魔盒”活动。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从魔盒里随机抽取一个任务,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任务有很多种,有劳动任务、创作任务、礼仪任务等等,每个任务都很有意思。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让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在活动结束之后,每个同学都能豁然开朗,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也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

这个活动虽然简单,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的“百变魔盒”活动。

1. “百变魔盒”活动的目的是什么?A. 让同学们发现自己的潜能。

B. 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

C. 让同学们培养动手能力。

D. 以上都是。

答案:D2.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干什么?A. 随机抽取一个任务。

B. 完成规定的任务。

C. 组织活动。

D. 完成劳动任务。

初三月考试卷语文人教版

初三月考试卷语文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拈轻怕重毫厘不爽B. 融会贯通比比皆是C. 纷至沓来赴汤蹈火D. 荒谬绝伦妙不可言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尊敬)B.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升迁)C.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轻)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得意:称心如意)3.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是()A. 班门弄斧B. 螳臂当车C. 画蛇添足D. 井底之蛙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

C. 《西游记》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为主人公。

D. 《三国演义》以三国鼎立为背景。

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相同的一项是()A. 赋闲漫步赋予赋税B. 谚语智言慧语谚语连篇谚海拾贝C. 索引索求索性索然无味D. 聪明聪颖聪慧聪明一世7. 下列句子中,句式错误的一项是()A. 一个人没有理想,就像船没有舵。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小说。

D. 父母的关爱,使我茁壮成长。

8. 下列对联中,上下联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瑞雪兆丰年B. 上联:江水绕青山C. 上联:春暖花开时D. 上联:夏日炎炎时9. 下列词语中,字形相同的一项是()A. 梦幻梦寐梦想B. 风吹风景风暴C. 雨过雨水雨点D. 星空星星星辰10.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蜜蜂采蜜,像辛勤的工人。

B. 今天的阳光,像火焰一样热烈。

C. 小河弯弯曲曲,像一条彩带。

D. 雪花飘飘,像无数片鹅毛。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旧的知识)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知识)D.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羞耻)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C.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不能马虎。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今天的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还乐于助人。

D. 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提高自己。

B.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自己。

C. 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这是毫无疑问的。

D. 学习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C. 他像一只狮子,威武不屈。

D. 他像一只蜜蜂,勤劳工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他的力气大得能拔起一棵大树。

D. 他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是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D.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难道不是吗?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要学习,我要学习,我要不停地学习。

2023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3篇

2023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3篇

2023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3篇2023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3篇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1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申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子日:“,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③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④,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⑤,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诸葛亮)⑥足蒸暑土气,《观刈麦》(白居易)⑦,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⑧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下片。

(4分)2.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完成(1)-(4)题。

(9分)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协,婉转悠扬,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1)给第一行中的“绚”字注音。

(2分)绚()隽()(2)第二行中“隽永”的意思是。

(2分)(3)第三行中有错别字的一个字是“”,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2分)(4)仿照前三句的句式,把第四行句子补写完整。

(3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本书表现了“”的主题。

《水浒》印证了“”真理。

(2)《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其中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其中流传的谚语有:。

(各举一列即可)4.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假如你经历了下面一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12分)(1)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2)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妖娆.(ráo)风骚.(sāo)嘶.哑(sī)强.词夺理(qiáng)B. 亵.渎(xiè)游弋.(yì)宽宥.(yòu)矫.揉造作(jiǎo)C. 箴.言(zhēn)濡.养(rú)坍塌.(tān)自惭形秽.(huì)D. 广袤.(mào)恪.守(kè)摇曳.(yè)抽丝剥.茧(b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旁骛秘诀断章取意鸠占雀巢B. 汲取妄想富丽堂皇丰功伟绩C. 赃物制裁彬彬有礼相得益章D. 冠冕劫掠形消骨立金戈铁马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声情并茂....,令人叹为观止。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爱不释手。

C. 他对人总是咄咄逼人....,让人很不舒服。

D. 那些在抗疫一线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们,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生活是一首跌宕起伏的歌,;生活是一本蕴含智慧的书,;生活是一杯滋味醇厚的茶,。

①有激昂的旋律,也有低沉的音符②有绚丽的色彩,也有灰暗的色调③有清新的诗篇,也有深沉的思考④有苦涩的味道,也有甘甜的回味A. ②①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①②④D. ③②①④6. 古诗文默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家教,到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座号姓名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一)诗文默写。

12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从下面十题中任选八题做)(1).,;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始得西山宴游记》)(2).野芳发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3).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6).,悠然见南山。

(《饮酒》)(7).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8).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9).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二章》)(10).《岳阳楼记》中描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的句子是;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的句子是。

2.请默写两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并作简要的赏析。

4分诗句:,。

赏析:(二)理解•运用13分1.中国历史上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很多:如车的“孙康映雪”。

请再写出两条类似的成语。

2分①②2.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2分范仲淹;醉翁亭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3.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2分例句:没有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4.读下边的对话,回答问题。

7分甲:我真想快点毕业,找个工作干干算了。

乙:现在找工作多不容易,你一个初中毕业生能找工作吗?还是好好念书吧。

甲:我也知道念书好啊,可是重点高中咱也考不上,普通高中就是念了还是什么也考不上呀。

丙:我打算毕业就去打工,管他东西南北中,还想头人出地呀!当个打工仔算了。

乙:打工容易吗?赚钱不多,挨累不少,能有多少出息呢?还是念书有发展啊。

丙:咳!什么叫有出息?什么叫有发展?你若有个好爸爸,就会有出息,就会有发展。

乙:你这么说也不一定对。

你的成绩也不错嘛,我看考重点也是有希望的。

丙:有希望是希望,可是谁供我呢?父母离异,谁都不管我。

能和你比吗?乙:我是无忧无虑,咱家老头儿(指爷爷)说了,只要我能念,读什么学校都可以。

甲:若是考不上大学,那就什么出息也没有。

(1)上边同学对话,有几种意见?请概括出来。

2分(2)上边同学对话中用错了一个成语,正确的是1分(3)上边同学对话中不得体的一句是1分(4)考不上大学有没有出息?谈谈你的认识。

3分二、阅读(65分)(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2分对比⑴我知道,我长得很丑。

这.对于一个二十岁的姑娘来说,真是个莫大的不幸。

⑵我总是躲避着人们的目光。

⑶然而这一天,我却大胆地把自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找家教,到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⑷下了班,我乘汽车回家,在韩家巷站上来了一对青年男女。

男的仪表堂堂,女的更是花枝招展。

的确,她真美。

不幸的是她恰恰又在我的身旁。

可以想像,这是一个多么强烈的对比!⑸我一直低着头。

⑹①一会儿,一个工人模样的中年男子叫了起来:“我的钱包丢了!”②一个急刹车。

③我忽然看见一只白皙的手,迅速地从另一个人的裤兜里抽出。

⑺我想说,一定是……然而,那强烈的对比!⑻……终于,我抬起头大声地说:“我看见了,是她偷的!”我指着那美貌的青年女子。

⑼人们流露出各自不同的神色望着我和她,不知怎的,今天我却一点也不害怕。

我把我丑陋的外表暴露给了人们,而她呢?却暴露了那……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4分莫大:大庭广众:2.文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 2分3.文中第6段的三个句子的句序混乱,正确的句序应是2分4.联系全文,“对比”这一标题的含义是2分5.“我抬起头”这句话与文中的相照应。

“抬起头”这个动作,表现了主人公心理。

3分6.文章结尾处的“……”省略的内容是(限六个字以内)2分7、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心灵美的人物形象。

试举一例,并标出其出自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

3分人物:作家:作品:8、文章中写道“女的更是花枝招展”,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为她作一个外貌描写。

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6分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因此,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思维。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乙①时代呼唤的创新型人才。

②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学、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

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毅力。

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斯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③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

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

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找家教,到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域的知识和技术。

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学、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

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

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

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1、给加点字注音。

1分孜孜..不倦()回溯.()2.根据乙文内容,在第一段的横线处补入准确的文字,使第一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3分3、结合甲文内容,说说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3分4、甲文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2分5、下面一句话是从乙文中抽出来的。

它的位置应当在第()段的末尾。

2分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才干、外语本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

6.甲、乙两文都是围绕着这一论题进行论述的。

但甲文侧重于论述;而乙文侧重于论述。

3分7.乙文是式结构。

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8.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论证方法。

请依照此种句式再仿写一句。

3分没有,又怎么会有?9.甲文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请从日常生活中试举一例。

2分10.汉语中许多成语都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不落窠臼”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

2分(多写一个加1分)(1)(2)(3)11.请从议论文语言严密的特点这个角度,自拟一道题目并提供参考答案。

3分(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7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孙叔敖举.于海()②劳.其筋骨()③所以..动心动心忍性()④人恒过.()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与哪个字相通并释义。

3分①曾益其所不能“曾”同,释义②衡于虑“衡”同,释义③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释义3、选出与“舜发于.畎之中”中的“于”字的意思不同的一句()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D、号求救于.人甚哀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