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周南岳版new)
《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_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_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
周南岳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
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事先编好的指令进行自
动运算处理的设备。
计算机的发展:从早期的机械计算设备到现代的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突破。
1.2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执行指令、进行数据运算和存
储数据等方式完成各种任务。
1.3 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根据规模、用途、性能等不同进行分类,包括超级计算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嵌入式计算机等。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
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商业管理、教育娱乐等。
1.4 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信息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能力:计算机能够将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包括
内存和外部存储设备。
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计算机通过中央处理器执行指令,进行数
据运算和处理,具有高速和准确的处理能力。
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和进一步学习:
- 计算机应用基础习题集
- 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指作品的创作权,即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
2:知识产权:指对知识性质的财产权利,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 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第一章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就需要从基础学起。
周南岳所著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为我们提供了系统且实用的知识体系,第一章更是为我们打开了计算机世界的大门。
第一章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体积庞大、运算速度缓慢的第一代计算机,到如今小巧便携、性能强大的智能设备,计算机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人类科技的巨大进步,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创新和探索的力量。
在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后,我们开始接触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就像一个复杂而又有序的“大家庭”,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的“身体”,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其中,CPU 被称为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各种数据和指令。
内存则像是计算机的“短期记忆”,能够快速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硬盘则是“长期记忆库”,可以长期保存大量的信息。
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则是我们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工具。
软件则是计算机的“灵魂”,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就像是计算机的“管家”,负责管理和协调硬件资源,使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常见的系统软件有 Windows、Mac OS、Linux 等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各种特定需求而开发的,比如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图像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音频视频播放软件(如 QQ 音乐、腾讯视频)等等。
除了硬件和软件,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和存储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这是因为二进制只有0 和1 两个数字,便于计算机的识别和处理。
数据在计算机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储,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
文本数据通过特定的编码方式(如 ASCII 码、Unicode 码)进行存储,图像数据则以像素点的形式记录颜色和亮度信息,音频数据通过采样和量化将声音转化为数字信号,视频数据则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图像帧组成。
计算机基础教案(周南岳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周南岳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讲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如银河-I、银河-II、神威·太湖之光等。
1.2 计算机的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讲解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内存容量、运算速度等。
介绍如何衡量计算机的性能:性能评价方法、性能指标比较等。
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讲解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等。
2.2 常见操作系统简介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版本发展、界面特点、基本操作等。
讲解Linux操作系统:发展历程、特点、常见发行版等。
2.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过程。
讲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创建、删除、移动、复制等。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作用和组成。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3.2 网络协议与网络设备讲解网络协议的概念与分类:TCP/IP、、FTP等。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等。
3.3 网络的基本应用讲解互联网的应用: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文件等。
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与措施:防火墙、杀毒软件、密码保护等。
第四章:计算机编程基础4.1 编程语言概述讲解编程语言的定义、作用和分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
介绍常见的高级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等。
4.2 编程的基本概念讲解编程的基本元素: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介绍编程的规范与技巧:代码风格、注释、函数等。
4.3 简单的编程实例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如计算器、打招呼等。
(最新整理)《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配套电子教案第一章

的操作系统
过程控制
第四代 大规模、超大 数据库管理系统、网 人工智能、数据通信及
(1971年至今) 规模集成电路 络操作系统等
社会的各领域
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2.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科学家们正在使计算机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 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了 解
前流行的CPU、主板、内存条的型号和主要参
CPU
数,观察各主板有哪些外部设备接口及各自位
主
置。
板
内
存
型
号
与
参
数
❖
体验与探索
探
索
学习BIOS的设置方法
:
了
解
BIOS
的 设 置
1.3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认识输入设备 ❖认识输出设备 ❖体验与探索
认识输入设备 1. 常用输入设备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数码照相机 数码摄像机 触摸屏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 配套电子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了解计算机
❖了解计算机技术 ❖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体验与探索
了解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密切,计算机 应用包括科学计算(数值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 助设计与制造、教育信息化、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网络 通信等。
大型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能够同时为成百 上千的用户处理数据,一般应用在企业、政府或科研部门。
体验与探索
❖
体
验
:
了
搜集计算机朝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配套电子教案第3章

搜索引擎实际是一个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网 站,它使用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 茫茫网海中搜寻到所需要 ()、网易()、搜狗 ()等。
搜索下载网上资源 2. 搜索法国诗人魏尔伦的作品“夕阳”我们通过搜索引擎“”来实现。输入“百 度”网址
输入关键 字夕阳单击 一下搜索下载网上资源 3. 下载资源
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供我下载,如软件、游戏、学习资料、 文献等。下面以迅雷软件为例介绍下载方法。
打开迅雷 网站
单击下载 链接
单击保存
与
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即可。
收 藏
网
页
体验与探索
❖
搜索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体
操作步骤说明:验打开网站,在文本框中输入关键字“凡高油画向日。
搜
索
资
源
体验与探索
❖
探
方茶”,查询中国十大名茶,然后再查询每一
体
收藏夹。
验
操作步骤说明:
:
设置主页:在桌面右击IE浏览器图标,选择“属性”,在打开
设
的“Internet属性”对话框主页项的地址中填在打
页
开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添加到收藏夹”,再在打开的“添加到收藏
与
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即可。
收 藏当前较有名气的搜索引擎有()、 Google()、雅虎()、新浪 ()、网易()、搜狗 ()等。
搜索下载网上资源 2. 搜索法国诗人魏尔伦的作品“夕阳”
网
页
体验与探索
❖
搜索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体
操作步骤说明:验打开网站,在文本框中输入关键字“凡高油画向日。
搜
索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配套电子教案第3章

接入Internet
2. 接入Internet
双击建立好的ADSL拨号连接图标,在打开连接对话框中 输入用户名(账号)、密码,再单击连接,即可与Internet 建立起连接并畅游互联网。
单击连接按钮
输入用户名 和密码
设置IP地址
为了识别网络中的计算机,使网络通信顺利进行,必须 使每台计算机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识别标记,这个标记就是IP 地址。IP地址又分为动态地址和静态地址。
利 用
种名茶的特性。
搜
索
此外还可到下载你喜欢 引
擎
的课件。
查
询
中
国
名
茶
3.2 获取网络信息
❖浏览网页
1. 启动浏览器 2. 保存和收藏网页 3. 浏览器设置
❖搜索下载网上资源
1. 认识搜索引擎 2. 搜索资源 3. 下载资源
❖体验与探索
浏览网页
1. 启动浏览器我们通过搜索引擎“”来实现。输入“百 度”网址
输入关键 字夕阳单击 一下搜索下载网上资源 3. 下载资源
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供我下载,如软件、游戏、学习资料、 文献等。下面以迅雷软件为例介绍下载方法。
打开迅雷 网站
单击下载 链接
单击保存
体验与探索❖将设置为主页,将“”网站添加到体收藏夹。
验
操作步骤说明:
:
设置主页:在桌面右击IE浏览器图标,选择“属性”,在打开
设
的“Internet属性”对话框主页项的地址中填在打
页
开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添加到收藏夹”,再在打开的“添加到收藏
与
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即可。
收 藏
《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配套 电子教案第3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周南岳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周南岳一、教案背景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3. 学会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和表格处理;4.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2. 办公软件的文字和表格处理;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备;2. 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籍。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1. 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步骤;3. 进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实操。
第二课时:办公软件的文字处理1. 学习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2.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 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实操练习。
第三课时:办公软件的表格处理1. 学习办公软件中表格处理的基本概念;2. 掌握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 进行表格处理软件的实操练习。
第四课时: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通信原理;3. 掌握常见的网络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对学生进行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练习和实操评估;2. 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3. 测验:组织小型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 参考书籍:《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处理》;3. 相关软件和资料: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配套电子教案第1章

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第一章内容,包括电子教案 的目的和作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二进制和十进制数的转换、ASCII码和 Unicode字符集、计算机的各种设备、操作系统和常见软件。
课程介绍
欢迎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课程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您建立起扎实的计算 机基础知识。
电子教案的目的和作用
借助电子教案,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记录课程内容、布置作业和辅助教学。 它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学习工具,既方便教师管理,也方便学生学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计算机应用非常重要。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包括中 央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
二进制和十进制数的转换
计算机由多个设备组成,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我们将介绍 各种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让您对计算机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操作系统和常见软件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之一,它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并提供给用户使用。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软件应用,帮助您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工 作和学习。
二进制和十进制是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字表示方式。学会转换二进制和十进制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 的运算过程和数据存储方式。
ASCII码和Unicode字符集
ASCII码和Unicode字符集是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方式。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 在计算机中正确地表示和处理各种文字和符号。
计算机的各种设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知识1.1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生活、工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域的特点。
能够表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类与各类的特点。
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作、社会各个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能够说出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
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列举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计算机发展及分类;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学习过程:课题名称:1.2 认识微型计算机教学目标:基本知识1通过展示典型的微型计算机产品,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打印机。
2知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份组成,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
学习过程:课堂小结:普通用户最常用的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经常与PC、电脑、台式机、微机等名词混用,这里的微型计算机主要指台式机。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构成微型计认识典型的微型计算机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音箱等输出设备。
操作技能目标学习过程:课题名称:1.4 计算机软件及其使用教学目标:基本知识知道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类型,能够区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能够简单描述高级编程语言是如何被计算机识别的。
能够阐述软件使用中的知识产权规定。
操作技能目标能够区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能够区别软件使用中的版权规则。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1.识别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2.初步了解计算机如何执行程序。
3.知道软件版权规则。
2.教学难点(1)计算机对程序的执行过程。
学习过程:课题名称:2.1 Windows XP入门教学目标:基本知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Windows图形操作界面的功能和特点。
了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的功能、窗口界面,以及演示文稿的组成。
具有初步识别和比较Windows XP操作系统图形界面的能力,并能够指出操作系统中图形界面的特点。
通过实例,会使用Windows“帮助”窗口了解计算机,查询问题的答案。
知道并会使用其他形式的帮助即时查询问题的答案。
操作技能目标具有启动和退出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技能。
用鼠标、键盘输入工具对桌面图形对象进行熟练操作。
知道启动应用程序,并能够用鼠标或键盘进行操作。
学习过程:课题名称:2.2 管理文件教学目标:3.基本知识(4)通过实例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构成及其功能。
(5)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实例说明文件和文件夹的功能和作用。
(6)能够描述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7)能够通过文件的扩展名说出文件的类型,或者知道文件的类型,并能描述该类型文件的作用。
4.操作技能目标(3)能够在资源管理器中熟练地浏览、选择操作。
(4)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5)能够在资源管理器中进行文件和文件夹操作:创建、删除与恢复、更名、剪切与粘贴、移动或复制、查找等。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4.文件和文件夹在计算机中的组成方法:路径的意义、使用。
5.剪切后粘贴与复制后粘贴的实际区别。
6.识别文件的属性。
2.教学难点(1)会使用资源管理器;(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命名规则;(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3.教学策略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帮助学生认识资源管理器,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结构。
学会描述资源管理器的管理规则。
学会在资源管理器中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掌握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4.课时安排2课时(40分钟×2)5.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学习过程:多媒体教室学习过程:题名称:3.1 连接Internet 体验与探索教学目标:5.基本知识7.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8.了解TCP/IP协议的概念。
9.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10.了解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正确地区分域名和网址。
6.操作技能目标(1)具有在计算机上安装网卡及ADSL Modem的技能。
(2)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3)会建立ADSL连接。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1)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2)掌握用ADSL方式接入Internet的方法,会建立ADSL连接的操作。
(3)IP地址的表示方法,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2.教学难点(1)IP地址的表示方法和域名命名采用的层次结构。
3.教学策略要求完成体验与探索相关内容,同时完成实训内容。
通过上机实践,掌握因特网的接入和TCP/IP协议的参数配置。
计算机机房学习过程:课堂小结:当用户使用Internet服务时,首先要把计算机接入Internet中去,然后要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设置,这样才能与Internet连通。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掌握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等,为使用Internet奠定基础。
课题名称:3.1 连接Internet 体验与探索教学目标:7.基本知识1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12.了解TCP/IP协议的概念。
13.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14.了解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正确地区分域名和网址。
8.操作技能目标(4)具有在计算机上安装网卡及ADSL Modem的技能。
(5)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6)会建立ADSL连接。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4)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5)掌握用ADSL方式接入Internet的方法,会建立ADSL连接的操作。
(6)IP地址的表示方法,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2.教学难点(2)IP地址的表示方法和域名命名采用的层次结构。
3.教学策略首先介绍获取Internet服务的程序、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及相关的设备、以ADSL方式接入Internet为例建立网络拨号连接等知识。
再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指导学生使用ADSL设备学习过程:课堂小结:当用户使用Internet服务时,首先要把计算机接入Internet中去,然后要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设置,这样才能与Internet连通。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掌握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等,为使用Internet奠定基础。
课题名称:3.2 获取网络信息体验与探索教学目标:9.基本知识15.了解超文本、URL(统一资源定位器)的概念。
16.能够描述网页、网站与网址之间的关系。
17.知道浏览器的作用和常用的浏览器。
18.能够描述浏览器的界面功能和特点。
19.理解关键字的概念,认识搜索引擎及其作用,了解搜索引擎的两种检索资源方式。
20.理解上传和下载的概念,通过活动会下载文件,保存网页内容。
10.操作技能目标(7)具有启动和退出浏览器的操作技能。
(8)会在浏览器中浏览网页,保存和收藏自己喜欢的网页。
(9)能通过修改浏览器的参数设置浏览网页的环境。
(10)会用搜索引擎查询所需要的信息,下载文件。
(11)引导学生鉴别欣赏网络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倡导健康的网络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1)认识浏览器的界面,掌握使用浏览器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
(2)配置浏览器的常用参数。
(3)使用搜索引擎。
2.教学难点(1)如何选好关键字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
3.教学策略本课通过上机实践掌握浏览网页获取信息的方法。
4.课时安排2课时(40分钟×2)5.教学环境计算机机房(能上网)学习过程:课堂小结:本节教学后,重点掌握浏览网页和搜索下载网上资源。
上机操作的内容可增加学生实际内容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为班级活动(如班会、学科活动)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利用网络学习。
课题名称:3.2 获取网络信息教学目标:11.基本知识21.了解超文本、URL(统一资源定位器)的概念。
22.能够描述网页、网站与网址之间的关系。
23.知道浏览器的作用和常用的浏览器。
24.能够描述浏览器的界面功能和特点。
25.理解关键字的概念,认识搜索引擎及其作用,了解搜索引擎的两种检索资源方式。
26.理解上传和下载的概念,通过活动会下载文件,保存网页内容。
12.操作技能目标(12)具有启动和退出浏览器的操作技能。
(13)会在浏览器中浏览网页,保存和收藏自己喜欢的网页。
(14)能通过修改浏览器的参数设置浏览网页的环境。
(15)会用搜索引擎查询所需要的信息,下载文件。
(16)引导学生鉴别欣赏网络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倡导健康的网络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4)认识浏览器的界面,掌握使用浏览器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
(5)配置浏览器的常用参数。
(6)使用搜索引擎。
2.教学难点(2)如何选好关键字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
3.教学策略本课通过活动介绍用软件浏览网页获取信息。
首先介绍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然后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下载网络资源。
4.课时安排2课时(40分钟×2)5.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能上网)学习过程:课堂小结:本节教学后,重点掌握浏览网页和搜索下载网上资源,课后,请学生结合实际,利用学生活动(如班会、学科活动)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利用网络学习。
课题名称:3.3收发电子邮件 体验与探索 教学目标:13. 基本知识27. 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过程。
28. 识记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掌握免费邮箱的申请和使用方法。
29. 掌握客户端邮件工具Outlook Express 的使用方法。
30. 了解两类电子邮件工具特点,了解目前流行的电子邮件软件有哪些。
31. 了解两类电子邮件工具特点,了解目前流行的电子邮件软件有哪些。
14. 操作技能目标(17) 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7) 申请电子邮箱,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8) 使用客户端软件Outlook Express 。
2.教学难点(3)理解POP3服务器和SMPT 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