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党建富民(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建富民
一、聚民心听民意,促脱贫。
党员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定期走访农户,了解农户诉求,不仅要了解每个村的风俗习惯,也要去了解每片组的风俗习惯,你不去了解,很有可能在工作时候遇到麻烦;党员干部要以身作责,冲在队伍的最前列,做好乡村的掌舵人。
支部要把抓党建促脱贫与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通过“大带小、富带贫、强带弱”,强化突出支部引领、党员认领、能人带领,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把全村52名党员与532户群众结成对子,每名党员联系10至11户,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逐渐摸索出一条带领村民致富的新路。
二、弘扬传统文化,树立良好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觉得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他的家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的故事,都是家风的载体。
中国人最讲究家风建设,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提高了,精神文化确缺失了,不赡养老人,无长幼之分,不讲诚信,金钱至上等等。
农村年轻人多数务工在外,稍上岁数的村民在家带着孩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成为了村里的主力军。
举办文化道德讲堂,请村里有名望的乡绅、乡贤、退休老教师来讲课,留守儿童来听课,学知识,明道理,树品德。
支部成立老年活动中心,定期举办广场舞比赛,电影放映周。
老有所享,老有所乐,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三、创新谋发展,思路是关键
老百姓说的最多的是种田赚不了钱,没有谁在种田上发财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绝大多数村民固守传统农经思维,只管种好,不问市场。
种死田,或者索性不种田,庄家种出来后粗加工,以极低价格卖给个体商户或粮站,钱都给中间商赚去了,所以赚不了钱,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没人种,荒田也就越来越多。
创新谋发展,转变我们的种田思路,有机米、富硒米、生态稻田、稻田鹅等等。
打造本村的特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规模化、机械化、农场化种植,跟专家学者学习。
我村的达天湖牌豆腐皮、达天湖牌草鸡,已经形成互联网效应,后期将在淘宝、天猫等主流网站上开卖。
党组织+电商,电商下乡,支部先行,党员打样。
以“党组织带动,促电商发展”为先行试点,先让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走出去”开眼界、长本领,回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老百姓尝到甜头了,自然而然会跟着一起干,成立合作社,带着大家致富,从粗加工向精加工,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四、最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好了,老百姓乐居享居,发展富有特色的农家乐,进行包装打造吸引城市游客,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带动了积极性,环境就会不自觉的好了起来。
对于一些小企业乱堆乱放问题,应签订责任状,落实门前责任三
包制,责任到人,谁污染谁治理,谁乱倒谁清理,并做好片长、保洁员监督制,不定期的巡查。
农户居住周边环境整治,生活用水,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发放流动“最美家庭”红旗,制定一定奖励机制,群众评比,党员先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