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危险的关系?

合集下载

危险性关系

危险性关系

危险性关系
日常生活中,随之而来的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危险性关系,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和行为,以至影响到我们的关系、健康和安全。

面对这种关系,人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但很多时候保持一定的距离可能是最安全的做法。

第一,要保持距离,你必须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

针对潜在的危险也不例外,当你感到紧张或不安时,要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要敏锐地感受身边自己忽视的危险信号,排除一切可能对自己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例如,遇到可能危险的情况,及时离开;预防物理伤害,如不让陌生人进入家中等。

第二,要注意表达自己的意愿,对于关系当事人来说,保持一定的距离意味着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强加于别人。

关键在于明确沟通,张弛有度,在有良好的理解前提下,改变不合理的要求,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让自己和他人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同时,要以理智和包容看待对方给予的不断追求,拒绝过于强烈及根本不可接受的要求。

第三,要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让自己远离危险性关系。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可以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行为,比如避免发生不良的关系,和不良社会影响。

另外,也可以增加自身对于风险的认知和觉察能力,例如多学习一些有关风险的知识,多与朋友聊一些有关风险的话题,增加对风险的认知和把握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地保持距离,必须了解自己的感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以及增加自身对于风险的认知和
觉察能力。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危险性关系的问题,但是要想有效地保持距离,还需要加强关系双方的交流,同时要谨慎确定最终的诉求,以达到平衡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规避了危险性关系的发生。

朋友的重要性

朋友的重要性

朋友的重要性
1、朋友在危难关头的时候,往往会伸来援助之手的,尤其是特
别困难的时候,例如:做生意亏损了,往往好朋友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我们一定的经济支持,让我们渡过难关。

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会这么做。

2、非常伤心的时候,往往也就只能找好朋友去说说,从而发泄
掉内心中委屈或者不满,也就只有好朋友才会愿意倾听心声,毕竟那些心灵垃圾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的,所以,有个好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3、非常迷茫的时候,往往好朋友会指一条明路,告诉我们该怎
么办,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我们该去做的,这个也就只有好朋友才会跟我们明说,一般朋友是不会说的,所以,有个好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4、真正的友谊,是生命的加油站。

有了这个加油站,我们才会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快速前进,而不至于因“没油”停滞不前。

5、一个好的朋友,不单是个朋友,更多的他是一面镜子,能在
其中得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能在其中更好地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一面!交朋友时必须慎重,酒肉之交千万不可取!真正陪伴我们的朋友是在困难中一起携手度过的,而不是在你成功的时候来吹捧的!。

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文案

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文案

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文案
1、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他别过头,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2、男子去救朋友被发现,只能眼睁睁看朋友被火烧,男子实在是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

3、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男子果断跳下去救人。

4、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他挺身而出,孤身冲入火海。

5、虽然朋友背叛过他,但是他还是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

6、朋友遇难,老友不忍看他掉入火海,不顾生命重进火海里救他,才是真兄弟啊。

7、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他用自己的身体搭桥救了朋友。

8、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只身一人前往朋友被困的地方。

9、不忍看朋友掉入火海,一个男人冲出去舍命相救。

10、虽然不忍朋友掉入火海,但火势实在太大了,根本救不出来。

危险的关系读后感

危险的关系读后感

危险的关系读后感
嘿,大家好!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危险的关系》的书,哎呀妈呀,可真是让我感触颇多。

书里讲的那些复杂的关系,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儿。

有一回啊,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

聚会上呢,有两个人,就叫他们 A 和 B 吧。

A 呢,长得特别帅气,嘴还特别甜,一晚上都在那儿跟不同的人聊天,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B 呢,是个特别漂亮的女生,有点高冷,但眼神里又透露出一种神秘。

这俩人一开始没什么交集,可后来不知道咋回事,A 就开始主动找 B 聊天了。

我在旁边看着,就觉得有点奇怪。

A 那股热乎劲儿,就跟夏天的太阳似的,让人有点受不了。

B 一开始还爱答不理的,可架不住 A 一直说啊。

慢慢的,B 的态度也有点变化了。

我当时就想,这俩人不会擦出啥火花吧?果不其然,没一会儿,他们就聊得热火朝天了。

看着他们那样子,我心里就有点担心。

这关系发展得也太快了吧,感觉不太靠谱呢。

后来聚会结束了,我还在想他们的事儿。

这就跟书里的那些危险关系似的,发展得太快,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说不定啥时候就出问题了。

你说这关系吧,真的得慎重。

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表面的吸引力,就陷进去了。

就像书里的那些人物,为了自己的欲望和利益,最后把自己搞得一团糟。

咱可不能像他们那样,得好好想想,什么样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安全的。

不能随便就跳进一个危险的关系里,不然到时候受伤的还是自己。

哎呀,读了这本书,再想想我看到的这件事儿,真的是让我明白了不少。

以后啊,我可得多长个心眼,远离那些危险的关系。

小说教给我们什么?——《危险的关系》解读

小说教给我们什么?——《危险的关系》解读

Y O U T H小说教给我们什么?——《危险的关系》解读小白真正的经典作品屈指可数。

它们不是证明文化传统的装饰物(书架上的精装书籍或者文学编年史的小标题),它们发明新的方法,由此揭示或者重新阐述生活的意义。

它们经由叙事和语言塑造社会历史和我们自身。

让莎士比亚来回应当代政治议题是可能的,因为在莎士比亚之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用他的方法来思考。

即便以上述标准来衡量,十八世纪法国小说《危险的关系》,也毫无疑问应当被列入那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当中——它们不受时代限制,似乎具有某种普适性。

也就是说,尽管从这本小说出版至今,人类社会又过了两百多年(其巨变前所未有);尽管小说中呈现的那些物质环境与今全然不同,读者如欲一见端倪,也只能到博物馆中摹古怀旧;而且尽管那些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因那些社会人际关系所引发的行为方式,今天的读者已很难以日常现实生活来参照。

就算存在这种种隔膜,这部小说仍然引人入胜,读者对小说中的人与事感受真切,理解他们的想法,洞悉事件的玄机。

尤为重要的,仍能从阅读中收获诸般教益。

教益,是作者肖德洛·德·拉克洛对读者的许诺。

小说的副标题便是“为了教育别的社交圈而发表的一个社交圈的书信集”。

关于这一点,颇让很多读者觉得可疑。

因为小说中那两位“英雄”人物(hero/heroine ),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和瓦尔蒙子爵,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免令人齿冷。

他们极度蔑视人类道德的阴谋诡计以及他们贻害无辜的情场冒险,成为故事的动机和情节主线。

我们使用“英雄”这个说法,主要是因为在小说所有人物角色中,只有这两位是真正的积极行动者。

就像所有古代传奇冒险故事中的英雄角色一样,他们的意愿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动力(在欧洲语言中“英雄”和“故事主角”的确是同一个词)。

从另一方面看,让不道德的情场浪子担纲主角并不是拉克洛独家发明。

在自十七世纪以来的法国乃至欧洲文学传统中,如此“英雄”角色不胜枚举,冒险固然由蛮荒野外转移至客厅闺房,收获却不多不少,是同样的荣耀。

危险的关系

危险的关系

危险的关系关系,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复杂的联系之一。

然而,有些关系却隐藏着危险的因素,可能给其中的一方带来伤害、困扰甚至是危机。

本文将探讨一些危险的关系类型,揭示背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危险关系。

1. 母子关系中的危险母子关系是生命中最早建立的亲密关系之一,然而,有些母子关系却充满了危险。

当母亲过度控制孩子、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过分依赖孩子等,就会造成危险的母子关系。

这种关系可能让孩子失去自主性,无法独立思考和行动,甚至影响其人格发展。

如何应对这种危险的母子关系呢?首先,孩子需要学会尊重母亲的意见,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独立性。

双方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尊重的基础,同时也要学会处理矛盾和分歧,以建立健康的母子关系。

2. 爱情关系中的危险爱情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复杂和多变的关系之一。

在爱情关系中,有时候会隐藏着各种危险,比如暴力、控制、虐待等。

这种危险的爱情关系会给一方带来身心的痛苦和伤害,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

如何应对这种危险的爱情关系呢?首先,受害方要学会保护自己,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同时,有关机构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这种危险关系的关注和干预,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3. 友情关系中的危险友情是人际关系中最为宝贵的一种,然而,有时候友情关系也会存在危险。

比如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背叛、争执等,都有可能导致友情关系的破裂和伤害。

如何应对这种危险的友情关系呢?双方需要坦诚相待,建立信任,并尊重彼此的选择和立场。

同时,也要学会处理矛盾和不同意见,以维护友情关系的稳定和健康。

总之,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关系中都会存在各种危险的因素。

但只要双方都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信任和尊重,及时处理矛盾和危机,就能够建立健康而稳定的关系,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危险的关系

危险的关系
危险的关系:深入探讨潜在风险及应对 策略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危险关系的定义与类型
危险关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危险关系是指可能对个人、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的关系
• 这种关系可能涉及暴力、欺诈、勒索等行为 • 危险关系可能导致心理创伤、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等后果 • 危险关系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安全构成威胁
教育方法
• 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向公众传授危险关系的相关知识 • 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公众亲身体验危险关系的应对过程,提高应对能力 • 网络教育:通过网络教育,扩大危险关系教育的覆盖面,提高教育效果
提高危险关系教育效果的策略与措施
策略
• 量身定制:根据公众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危险关系教育方案 • 互动教学:采用互动教学方式,提高公众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定期评估:对危险关系教育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
危险关系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个体风险
• 身体伤害:危险关系可能导致受害者遭受暴力、虐待等,造成身体伤害 • 心理创伤:危险关系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 人际关系:危险关系可能导致受害者在人际关系中受到排斥和歧视
社会风险
• 社会动荡:危险关系可能引发社会事件,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 • 财产损失:危险关系可能导致企业和个人财产损失,影响经济发展 • 法治建设:危险关系可能导致法治环境恶化,影响法治建设进程
措施
• 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危险关系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 •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内容等方式,提高危险关系教育的质 量 •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危险关系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

谨慎交友的班会主题

谨慎交友的班会主题

谨慎交友的班会主题一、引言:友谊的重要性友谊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人与人之间纯粹、自由、开放的情感纽带。

友谊给予我们温暖、支持和安慰,也给予我们成长、启示与帮助。

如何与他人建立起真挚亲近的友谊,成为我们班级同学所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认识友谊的真正含义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敬、信任和理解基础上的情感纽带。

与好友相处是一种彼此的愿望,需要双方都付出精力去经营。

好友不仅在我们开心时陪伴我们,更在我们失落时给予温暖的安慰。

友谊不应该只是一种交换利益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追求。

三、了解友谊中的陷阱在追求友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一些可能的陷阱。

例如,跟风与众,盲目把握友谊的标准;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的关系;追求短期的快乐,不顾友谊的品质等等。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陷入这些陷阱,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四、培养与他人的友谊培养与他人的友谊需要我们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我们需要注重倾听与沟通,用心去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分享、包容和支持他人。

友谊是一种互助互利的关系,只有在共同进步中,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友谊的美好与力量。

五、学习拒绝无益友谊友谊是一种互相理解与尊重的情感纽带,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无条件地接纳与他人相处。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拒绝那些可能对我们带来负面影响的友谊。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接受他人的拒绝,尊重他人的选择。

只有以冷静与理性的态度面对友谊,我们才能避免受伤害,真正地成长。

六、友谊的维护与发展友谊的维护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需要通过积极的行动去建立与同伴之间的信任与亲近感。

例如,主动联系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与感受,以及在他人困难时给予帮助与支持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处理友谊中的冲突与困惑,保持心灵的纯洁与善良。

七、结语:友谊是珍贵的友谊是人生中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与他人的缘分,用心去经营友谊。

只有通过谨慎交友,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知己与摯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朋友,危险的关系?
作者:素安
来源:《花刊》2008年第05期
青春的我们是云和树的影子,在飘移中寻找精神的依托。

迷茫了,痛苦了,失落了,流泪了……就来到这里,让我与你一起担当与面对,主持人素安时刻恭候你的真情倾诉。

互动E-mail:SLY17@
影片《投名状》火热上映后,很多人被片中赵二虎和姜午阳的兄弟情深深打动。

而庞青云,为了成就自己的野心,不惜加害兄弟。

尽管这样的结局中他有几分被逼无奈,但是这样的朋友仍然会让人胆战心惊,说不定哪天自己就会不小心送了性命。

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着对我们生活有严重影响的朋友呢?心理学现在很流行的一个名词——“有毒朋友”,其中一类就是指这种人。

朋友,危险的关系?
我和云从幼儿园时起就在一起,我们一起入学,一起读完小学、初中,到了高中又被分到同一个班里,这真是缘分。

云的家离我家很近,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到课后班补习功课,还一起分享秘密。

我们发誓彼此是永远的朋友,做彼此的影子。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我和云的友情并没让我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快乐,反而越来越糟糕,越来越坏。

我发现,我喜欢的影星经常成为别的同学口中挖苦的对象,而且是故意当着我的面前说。

就连我喜欢吃的臭豆腐都被他们知道。

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这让我心里很不爽。

我是个穿着很随便的人,云经常有意无意向我透露出男生对我穿着品位的批评。

那天,我一个人回到家里,趴在床上哭了好久。

我终于明白,这一切背后的始作俑者。

我一直替云的做法找借口,可是现在我真的很焦虑,因为我发现,她不再值得我信赖和依靠。

有什么知心话也不想再和她说。

她就像一颗炸弹,说不好在什么时候就爆炸。

现在的我该怎么办呢?
素安帮你来分析:朋友可以分为安全有益的和有毒有危害的。

在美国,许多人意识到朋友可能是让他们感到不快乐的根源,有些甚至让自己感到自卑、焦虑,身心疲惫甚至崩溃,这些
朋友可以划入“有毒”之伍。

“有毒朋友”这个词已得到美国心理学会认可,逐步成为困扰咨询者的另一大问题。

“有毒朋友”常见的有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种,“庞青云式”。

就像《投名状》中庞青云一样,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出卖友情。

这种人属于毒性最强的一类朋友,一旦遇到一定要敬而远之。

第二种,让你感到自卑和焦虑的朋友。

有一类人他们本来各方面的条件相对优越,而且总喜欢“孔雀”一样地炫耀。

与他们做朋友一定要有异常平和的心态,否则积累久了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无意识地在与他比较中产生焦虑情绪。

第三种,自我中心式。

他们不会理会你在做什么,只要他需要你,就会喊着友谊万岁的口号,哪怕是半夜了也会给你打电话让你听他倒苦水。

这种人“自我”相对膨胀,喜欢缠着朋友,习惯有朋友陪伴,但是很少给朋友自己的空间,只想从朋友身上得到,却很少想到付出。

第四种,破坏型闺中密友式。

女孩大多都有几个闺中密友,遇到感情上的事情总会让她们给出出主意。

如果你遇到不明事理的朋友,她们不仅不会帮你化解矛盾还会火上浇油,所以这种“闺密”是极具破坏力的。

最后一种,就是那种纯粹的坏朋友。

如果你的自制力差的话,这种朋友相当于一场灾难。

他们往往会带你一起逃课、打游戏、教你抽烟或赌博,带着你堕落,毁了你的人生。

这是最常见的五种类型的“有毒朋友”,有毒不可怕牞最重要的是避免中毒,关键是要理智地区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中存在一个有毒的朋友也真够受的。

预防“有毒朋友”的最理性解决办法是:
定期静下心来,好好盘点清理自己的朋友圈。

有时候,就是要拒绝这些所谓朋友长期以来的挖苦和反面关心。

钉截铁的避开她们。

如果不能狠心,想下真正的朋友怎么做,怎么说,然后就能明白自己一直在姑息小人了。

你是否患上了“写博客上瘾症”
故事1:刚上初中那会,我就在新浪申请了一个博客。

每天,不论学习多忙,我都会上去写几句话或是心得。

偶尔也会写些心情文字。

后来,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也都陆续建立了博客,我就链接了他们。

没事,我也去他们的“后花园”潜潜水,留个言什么的。

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一个数码照相机,我就开始在我的博上传照片,我几乎天天想着把自己在学校拍的照片和吃的好东东发到博客里去,相机从来不离手,只要出门就想到要拍照放到博客里。

我因此也积累了一批铁杆粉丝,尤其我的同学,每天一见到我,就问我今天准备贴些什么,他们都非常喜欢看我的博客,这一来让我更加上瘾了。

一有时间就出门拍照,然后回来发博文,一周不更新,心里就十分内疚。

过多关注博客,让我的学习渐渐落后了,成绩也下降了。

——15岁的安祁
心理专家说:这种症状可以称为“自恋型写博上瘾”。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70%有上瘾症状的博主是属于这种情况的。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遏制,很可能影响到你的情绪,让现实中的你变得自大、轻狂,不讨人喜欢。

赶紧改变这个毛病吧,多去和朋友交流,寻找生活中的乐趣。

故事2:一年前,我最爱的爷爷去世了,我的心情十分不好。

因怕父母伤心,我就很少和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于是,我在新浪开博,在网上写写自己的心情,写写自己的情感。

没想到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给出主意、开导我,给我安慰,经常在我的博上留言,鼓励我振作起来,让我感到非常温馨。

我也越来越喜欢这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每天放学回到家会用大部分休息或学习时间频频更新博客。

我也越来越依赖这种沟通方式倾诉内心的烦恼。

我很少和父母交流,同学之间就更别提了。

现在的我是否很病态呢?
——16岁的晓芥
心理专家说:这种症状可以称为“自闭型写博上瘾”。

很多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和关心的人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你要试着多和身边的朋友多交流,学会面对面的对话,多倾听她们的故事,别自顾自做“祥林嫂”。

这样慢慢地你会发现现实生活的情感交流的乐趣。

素安帮你分析:以上两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典型的“写博客上瘾症”。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博客作者数量已达4698.2万人,拥有博客空间7282.2万个。

目前,开博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很多网友记录自己的生活、倾诉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

但是如果你每天不写博客就难受,时不时地想打开自己的博客看下留言、评论或点击率,为没
人留言而伤心难过。

如果出现这种种情况,你就要注意了,你是否已过分沉溺于网络世界,写博上了瘾?
美国心理学家尼古拉斯·贝利认为:写博上瘾是人对虚拟世界的心理依赖。

他通过对上千人研究分析后发现,有上瘾症状的女性博客比男性多9%。

他认为,女性更容易冲动,并因客观事物影响主观情绪。

下面这几个特征,看下自己有没有?
1.敏感、情绪容易波动,虚荣心经常作祟。

如果看到博客里的留言上的赞扬或肯定,自己会兴高采烈;别人的一句否定或批评,会让你愤怒甚至情绪不振。

2.一不上网就难受。

恨不能时时刷新自己的博客,看看留言和点击率,只要不能上线,就坐立不安。

3.喜欢和博客读者聊天。

比起自己的朋友亲人,你更喜欢把自己的情感与博客读者倾诉,甚至开设了QQ群、MSN群,专门用来与博客读者聊天,并乐此不疲。

4.一不更新总觉得内疚。

只要一天没检查博客,没回访来访博友,一周没更新,就会感觉内疚、不安,甚至出现疲劳、头晕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就要留意了,你已经有了“写博上瘾”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