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常胜多媒体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探析

摘 要: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就高校美术教学而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同时,多媒体丰富了教学资源,让教育不断实现现代化,更具时代性。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我国教育改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多媒体应用展开分析,立足多媒体教学优势,充分与美术教学结合,实现高校美术课堂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校美术课堂;运用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如火如荼,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变革创新,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应用型人才,让社会的发展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实际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入,让传统课堂“活”了起来,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高校美术课堂的应用上。
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加明确地了解什么是美术知识,如何学习美术技巧,进而帮助教师达到质量提升的目的,也能让学生学习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1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课堂应用的重要意义1.1 时代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也让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到现代课堂当中,除了理念上的创新,教学手段上的创新也令人瞩目。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课堂的应用是一个壮举,改变了传统“粉笔+黑板”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时代的发展对于教育事业进步的客观要求。
1.2 我国教育改革对于教学手段的基本要求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教育改革要求现代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的教学手段开展日常教学。
而其中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也促进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整体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提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对我国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实,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对当代教育手段的基本要求,不断创新,让先进的手段和设备走入课堂。
多媒体辅助学科教学应用策略的建构研究与实践

多媒体辅助学科教学应用策略的建构研究与实践作者:赵虎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第03期【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介入学科的课堂教学,弥补了教学手段的困乏,具有很多优点。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本文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运用原则和运用策略进行了建构。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建构研究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3-0027-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3.013本刊网址:随着高新技术越来越多介入教育教学领域,基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不经意间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它弥补了课堂教学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手段的困乏,集声、文、图、形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交互简便等优点。
多媒体的介入,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在实践运用中,目前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本文试就其产生原因及对策进行思考,以请教于行家。
一、多媒体辅助学科课堂教学不良倾向的具体表现(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替代或覆盖课程教学本身,使用过滥笔者多次见到在优质课比赛中,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演示事先制作的异常精美、容量极大的课件,煞是好看,学生听得也心醉神迷。
可课后评课时却发现除了大赞一通课件制作好、现代教育手段运用娴熟外,对课堂教学却难以点评。
因为这堂课几乎全成为了多媒体的演示平台。
这就产生了“以课件为中心,教师、学生跟着转”的新错误。
尤其是当一些教师尝到运用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其奉为圭臬,于是便出现一些课从头到尾都在用多媒体,而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纯粹以多媒体替代或覆盖了课程教学本身,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
如有位教师从导入、课堂组织到课堂讲授,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一个细节都有与画面相匹配的解说与分析,上课时,教师只是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联词就完事,整堂课亦步亦趋跟着课件走,教师的手脚被束缚,学生的思维被桎梏。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应用与思考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应用与思考
张海涛;张海斌
【期刊名称】《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多媒体课件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之一,然而,充分肯定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势的同时,文章探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模式和开发方向.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张海涛;张海斌
【作者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教务处,河北,张家口,075000;张家口教育学院计算机系,河北,张家口,0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1
【相关文献】
1.关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应用与思考 [J], 王广利
2.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 [J], 张伟
3.浅谈临床医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及制作——以“前列腺增生”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例 [J], 吴文起;麦赞林;钟文;陈文忠;曾国华
4.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 [J], 陈燕;王康
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 [J], 王桦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媒体影视技术在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多媒体影视技术在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多媒体影视技术在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验就多媒体影视技术在排球扣球教学中的运用做了初步的探索,研究说明:排球扣球技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技术规定时数内,实验组学生的技评和达标成绩都明显好于对照组。
关键词:多媒体;排球扣球技术教学;实验研究信息时代,多媒体作为承载信息的最强有力的工具,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开展,多媒体已成为人们教育、娱乐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正确手段。
排球是一项在空中触球,既文明又高雅的活动,深受广阔青少年学生的喜欢。
如今在校园里,排球运动越来越流行,但是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对于绝大局部初学者而言,由于根底差,不可防止的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动作,这时如果不尽快进行纠正,不仅容易发生意外损伤,同时也会削弱他们的兴趣。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尽可能快的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开展,多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引发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和思想的革命,对体育教师必然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多媒体影视技术概念。
多媒体数字影视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学科面宽,相关技术开展日新月异,他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图像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产品。
多媒体数字影视技术彻底改变了影视媒体的摄、录、编的传统制作流程和传输与接收方式。
无论是效劳于播送电视和媒体制作领域的领导者,还是从事影视节目的创作者、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都需要掌握多媒体数字影视技术,以适应21世纪传媒技术的根本变化。
2.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扣球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快速性,教学过程通常要安排多个课时,教师在授课时压力比拟大,学生掌握速度慢。
其次,由于选修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各个对技术的理解不同,所以很有必要对他们的技术动作进行直观的、比拟式的教学,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形成正确的扣球动作。
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运 用信 息技 术创 设 教 学 情 境 ,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在 初 中音 乐 欣 赏 教 学 中 ,教 师 要 善 于 为 学 生 创 设 出 一 种 符 合 音 乐 情 境 的 教 学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使 学 生 在 最 短 的 时 间
内将 自 己 的 思 绪 投 入 到 整 个 音 乐 氛 围 中 , 把 对 音 乐 的 感 受 和 理 解 用 最 真 实 的 语 言 表 述 出来 。 多 媒 体 手 段 在 初 中 音 乐
腔、 旋律不 同于歌曲 , 其 固有 的 程 式 化 的 板 式 、 唱腔 、 结构 、 演 唱技术深奥而复杂 ,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演 唱风 格 。 况且 不 同 的行 当 具 有 不 同 的 发声 用气 方式 , 其吐字行腔 、 润 腔 方 式 和 韵 味 也 别 具特色 。 京剧有着丰富的知识 , 学 生 了 解 得 非 常 少 。为使 学 生 充分感受到我国戏曲艺术的巨大魅力 , 提 高学 生 的 审美 能 力 , 教 师 可 以 利 用 多 媒 体 课 件 为 学 生 展 示 不 同 音 乐 家 的 演 唱 风 格, 让 学 生 直 观 地 欣 赏 不 同 的京 剧 脸 谱 。如 让 学 生 细看 《 霸 王 别 姬》 《 空城 计 》 等戏 曲 片段 ,既让 学生 欣 赏 到 优 美 的 京 剧 唱 腔 ,又 能 够 让 学 生 细 看京 剧 艺 术 家 身 上 所 穿 的 不 同颜 色 的 服 装、 夸 张 的脸 谱 造 型 , 更 能 够 了 解 京 剧 表 演 中 的各 种 虚 拟 动 作 和 不 同 人 物 的脸 谱 造 型 的 特 征 。 通 过 这 样 的教 学 方 法 . 能 够 有
技 术 增 强 直观 效 果及 运 用信 息技 术重 现 历 史 画 面三 个方 面详
《信息检索》课程报告

信息检索报告2012年12月17日姓名*** 学号*** 成绩检索课题课题名称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课题分析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通信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其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讯方式,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
如果说19世纪是电报的时代,20世纪是电话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多媒体通信的时代。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提供VOD视频点播、远程教学、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多媒体电子邮件、可视电话、桌面视频会议、数字图书馆、电子百科书等多种多样的业务。
自选课题旨在多媒体通信技术范畴内,研究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例如:多媒体会议系统、远程教育和医疗、居家办公等问题。
其所属的学科专业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根据对于自选课题的主题类型与结构分析,对检索范围和要求做限定:⑴资源语种:根据选题分析以及馆藏信息资源特点,选择中文信息资源。
⑵资源年限:来自于检索主题分析提示,检索重点时限距现在5~8年。
⑶资源类型:重点检索图书(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检视检索结果,可以选择适当时机扩大检索范围到会议论文、报纸文献等。
⑷检索系统:对于信息检索系统的选择一般不超过本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范畴,只有某些特例出现时,方可求助于馆际信息资源帮助。
①纸质图书(期刊)使用西昌学院图书馆OPAC系统全面掌控馆藏纸质书刊的收藏,结合入馆面查获取文献原文;②电子图书使用馆藏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③数字化期刊使用馆藏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④学位论文使用馆藏数字化学位论文全文库;⑤馆际信息资源只有当馆藏纸质书刊、电子资源不能全部满足自己的信息需要时启用使用流程。
2011年常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结果通报

2011年常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结果通报常教研通〔2011〕059号各县市区教研室、市直各学校:2011年常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已于2011年6月3日结束。
本次活动共收到论文175篇,经评委认真评审,评出一等奖46篇,二等奖82篇,三等奖47篇。
特此通报,以资鼓励。
具体获奖结果附后。
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二○一一年六月三日一等奖序姓名单位论文号1蹇斯军安乡县黄山头镇中学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2梁东安乡县陈家咀中学小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探索3周继华安乡县二中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4朱兰英西洞庭望洲完全小学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一些见解5龙丽妃武陵区胜利路小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6向鹏武陵区芦山黄爱小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7朱力炜武陵区卫门口小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8吴维新武陵区常蒿路小学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9将湘君武陵区东升小学注重教法轻松打造高效课堂10谢显科武陵区金丹实验学校利用多媒体创造快乐数学课堂11贵志品武陵区紫桥小学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的探索与实践12蔡瑛汉寿县酉港中心学校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中的要素分析13周振元临澧县柏枝中学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浅谈14尹昌进临澧县柏枝中学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15肖娥高祖亮常德市四中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合作学习16周密熊珂常德市第十一中学浅谈教学中“机器人程序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17李林桃源县第九中学合理调整模块教学内容,有效进行学科教学18周永恒桃源县木塘垸中学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19陈幸桃源县郑家驿乡中学浅谈化学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20何子国桃源县第八中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1戴成松桃源县三阳港镇中学上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入学“第一课”22熊国民桃源县三阳港镇中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23郭东藩桃源县文昌中学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24贺湘常德开发区崇德中学论多媒体音乐艺术的时间与空间25王文娟汉寿龙阳围堤湖学校重视写字教学传承中华文化26谭文举常德市七中对植入德育内涵的信息技术课堂的初步探索27孙浩汉寿县酉港中心学校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设备的管理与维护28李建波汉寿县沧港中心学校浅谈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29邱德圣汉寿县教育研究室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建议30袁艳艳西湖一中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戴纯英西湖区裕民小学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32王自强澧县澧阳镇中学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33丁林澧县九垸乡中学重视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4彭杰澧县梦溪镇中学初探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35毕文明澧县银谷国际实验校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的误区及对策36刘明明澧县二中关于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反思37雷金城文晓澧县官垸乡小渡口学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38吴生莲澧县梦溪镇中学《美化版面》教学设计39彭仕民澧县道河乡中学基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初步探讨40柏秋峰澧县小渡口镇中学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及思考41胡小英王承银澧县盐井镇中学漫谈我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42付亮常德市第二中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利与弊43田祖斌津市保河堤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对学生爱玩游戏的策略44吴喆津市棠华乡中学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45许飞江南中学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46刘睿智鼎城一中参加常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说课活动的体会二等奖47黄志诚安乡县下渔口镇中学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48熊家斌龚琴安乡县大湖口中学让局域网和互联网成为网络基础知识教学的“长短车”49吴力中安乡县黄山头镇中学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探究50杨浩安乡县二中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管理51张志军安乡县黄山岗中学怎样指导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52唐汇金安乡县黄山头镇中学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53段兰安乡县安凝乡张九台中学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54张卉西洞庭中心完全小学多一点尝试多一点放手55刘平武陵区金丹实验学校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高效运用56周科武陵区育英小学从课件到积件的初步认识57董亚武陵区芦山社木铺小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58彭璇武陵区芦山完小小学英语应用多媒体课件发展59沈丽芬武陵区滨湖小学多媒体是语文学习的催化剂60王小萍武陵区胜利路小学有效使用多媒体优化小语教学61何相陵武陵区胜利路小学信息技术在体育课中的应用62黎娜武陵区北正街小学多媒体课件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63刘雪红武陵区芙蓉路小学运用“分层教学法”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设计64项剑武陵区甘露寺小学浅谈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65黄涛武陵区甘露寺小学在情景中体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快乐66张萍武陵区常蒿路小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小学生音乐小学兴趣67麻群丽武陵区常蒿路小学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68高晓红武陵区丹洲中学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69戴承林临澧县柏枝中学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70颜大志临澧县三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性整合的探索71郭粟临澧县三中浅谈多媒体课件教学72刘美初桃源县漳江镇渔父中心校LOGO语言教得点滴73翦英浩桃源县寺坪乡中学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74李志玲桃源县第四中学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75鲁礼双桃源县第九中学高中信息技术中德育教育的渗透76程新明桃源县三阳港镇中学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77龙济贵桃源茶庵铺三元潭八一校沐浴支教阳光培育希望之花78吴爱民桃源县佘家坪乡中学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讨79聂小凤桃源县黄甲铺乡中学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80吴海鹰桃源县三阳港镇中心小学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81彭云华桃源县龙潭镇中心小学浅议小学信息技术课中LOGO语言教学82殷葵葵桃源县黄石镇中学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83刘斌桃源县第四中学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84潘志祥桃源县第七中学有关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85钟敏桃源县漆河镇中心小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点86田志华桃源县漆河镇中学在网络环境下实现“高效”语文课堂87周既军桃源县热市中学菖蒲分校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88熊美云桃源县文昌中学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教学89张英桃源县文昌中学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90陈善喜常德市第五中学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91王承德汉寿县岩汪湖中心学校机房管理之“软维护”92周鑫汉寿县株木山中心学校运用最佳教学模式创建和谐信息课堂93刘丽汉寿县龙阳镇中心学校小学美术课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94罗蓉汉寿县生源学校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95黄维汉寿县龙池实验学校合理使用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观察和描绘能力96谌丁辉西湖管理区鼎港小学键盘教学艺术的几点体会97潘攀西湖管理区下窖小学初探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98施强西湖区西湖中心小学陪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99胡忠勇西湖区新港小学多媒体教学中检测方法的改革100苏湖萍西湖一中网站策划与推广101周启军澧县火连坡镇中学浅谈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102周继拓澧县大坪乡中学小学部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103聂菊芳澧县车溪乡中学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104赵传梅澧县梦溪镇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实践105彭惠兰澧县梦溪镇中桥学校浅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106李远仿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巧用107陈清华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108彭霞光澧县车溪乡群英小学小议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109郭容澧县八中如何实施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障碍式”任务驱动教学110韩吕奇澧县方石坪中心小学让好信息技术理论课的几点思考111严奉林澧县九垸乡中学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有效课堂”112鲁俊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思考113文继雄温启科澧县盐井镇中学浅谈如何进行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114熊迎春澧县澧澹乡蔡津学校论在青少年德育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115王慧蓉澧县城关中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教学116袁凌澧县三中浅谈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教学的整合117汪梅枝澧县澧阳镇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18张儒新彭年华澧县盐井镇中学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课堂效益119谭灰金宜万白莲中心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做法120刘绍亥澧县小渡口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121刘淼澧县官垸乡濠口学校让孩子持续喜欢信息技术课122谭路澧县九垸乡中学利用信息优化物理教学123雷小金津市李家铺中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124倪举秀津市白衣镇中学巧用信息技术“四性”激活语文课堂教学125周序平卜功团津市三中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26陈煜区九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127严定先鼎城一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初步探讨128邓景鼎城一中走进信息技术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三等奖129熊家斌安乡县大湖口中学谈我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130杨军安乡县大杨树中学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131田方清安乡县官当中学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浅谈132杨静玉西洞庭金凤完全小学浅谈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动手”能力133傅沅涛武陵区金丹实验学校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134代兴星武陵区芦山李白溪小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135罗艺峥武陵区芦山完小浅谈现代技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36樊丽珍武陵区滨湖小学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137杨承伟武陵区胜利路小学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法138王叶平武陵区常蒿路小学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39徐晓花武陵区常蒿路小学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140朱宏飞武陵区丹洲中学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41邵大清临澧县柏枝中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142胡喜平临澧县柏枝中学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143黄芝华桃源县三阳港镇中心小学多媒体让语文课更精彩144钱志军桃源县架桥镇中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初探145曾颖桃源县第九中学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46骆娟桃源县第四中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的整合147杨晖桃源县理公港镇中心小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148吴鸿桃源县第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品质矫正149邝建明桃源县太平铺乡中学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整合初探150谌异鸣桃源县架桥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151周友力桃源县佘家坪乡中学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点滴谈152张丽桃源县文昌中学信息技术与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初探153周志英桃源县文昌中学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154周鑫汉寿县株木山中心学校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155万盈汉寿县崔家桥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156李霞汉寿县太子庙中心学校恰当应用多媒体更好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157付蕾汉寿县岩嘴中心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美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58伍文明西湖区西洲小学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59李迎春西湖区东洲小学浅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60袁艳艳西湖一中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61薛峰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现代多媒体技术开辟品德教学新天地162王国平澧县宜万乡白莲中心小学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163韩静君澧县宜万乡白莲中心小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164宋艳红澧县大坪乡中银希望小学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最佳学习效应165王立辉澧县方石坪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五部曲”166黄关平陈勇澧县方石坪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67胡毕华澧县方石坪中心小学浅谈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168陈丽云澧县车溪乡城头山小学对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思考169陈鹏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170肖新平澧县官垸乡中学动画课件的简单控控制171钟生敏澧县官垸乡中学运用多媒体教数学172陈忠春詹德凤澧县官垸乡中心小学灵活运用方法让信息课不再高不可攀173吴喆津市棠华乡中学加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创新人才174周序平津市三中通用技术课程怎样教学更有效175杨美芳鼎城一中漫步信息技术教育。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技术的音乐理论教学方法优化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技术的音乐理论教学方法优化马小玲音乐教育不单单有声乐演唱和乐器演奏教学,同时还包括专业理论教学,如乐理就是高校音乐课程知识体系的重要一部分,高校音乐理论既属于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同时也是音乐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音乐理论涉及面非常广阔,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要有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技术。
而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具有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将此技术应用于音乐理论教学,可以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生动化、有趣化,是开展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值得应用的教学辅助技术手段。
一、研究背景目前世界已经进入到智能信息化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是简单的口口相传或者从书面资料上获取信息,而是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源,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已经顺利地搭上信息化的快车。
教育事业作为立国之本、国之根基的事业,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柱,作为高校音乐教师,更应该要灵活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实际教学中。
因此,高校音乐教学必须要跟上国家发展的形势,必须要像其他行业一样利用信息技术,改良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让教育工作逐步走向智能化。
其次,人才培养的背景是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信息化发展。
国际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要跟上国际社会的发展节奏,必然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其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就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的人才,都必须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且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熟练、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最后是现实教学的背景,我国的高校非常之多,而且各大高校之间培养人才的定位不同,有高层次的研究院所和本科院校,同时也有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
在教学改革发展的工作中,有的院校因为没有及时的跟上改革的节奏,导致教学改革工作上出现懈怠和缓慢的现象。
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只重视技术型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对于艺术类的公共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是非常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二下学期刚开学之际,当我刚拿到多媒体程序设计这本书时,脑海中我对多媒体一次的理解也就只停留在电脑和投影仪等这些设备上。
然而通过上课老师的系统的讲解以及我认真的看书,此时我才猛然的明白,原来一直以来我对多媒体的认识只是多媒体整个范围领域的冰山一角。
其实多媒体一词包括的范围十分的广泛,从无形的到有形的。
首先对于多媒体的认识也是我初犯的一个错误。
据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
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
所以与多媒体对应的一词是单媒体(Monomedia),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而“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图、文、视频等媒体通过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技术。
即通过计算机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并对它们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压缩、编辑修改、存储传输和重建显示等处理。
多媒体技术用途广泛,可用于:企业宣传--商业演示光盘;教学培训--教学培训光盘;产品
使用说明--技术资料光盘;软件系统放在触摸一体机中可用于商场导购、展会导览、信息查询等用途。
其次,对于多媒体的组成,通过学习我们也明白了,多媒体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媒体处理系统工具和用户应用软件。
多媒体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声音/视频处理器、多种媒体输入/输出设备及信号转换装置、通信传输设备及接口装置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据多媒体技术标准而研制生成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芯片和板卡、光盘驱动器等;而多媒体操作系统又叫多媒体核心系统,具有实时任务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换和同步控制对多媒体设备的驱动和控制,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管理等;媒体处理系统工具又称为多媒体系统开发工具软件,是多媒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用户应用软件是根据多媒体系统终端用户要求而定制的应用软件或面向某一领域的用户应用软件系统,它是面向大规模用户的系统产品。
这就是多媒体重要的四个组成成分。
谈到多媒体,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一个有关多媒体的重要性质,那就是多媒体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标准,书上为我们主要介绍了三种主要的多媒体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它们分别是H.261、JPEG、MPEG。
H.261它是由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通过的用于音频视频服务的视频编码解码器(也称Px64标准),它使用两种类型的压缩:一帧中的有损压缩(基于
DCT)和用于帧间压缩的无损编码,并在此基础上使编码器采用带有运动估计的DCT和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混合方式。
这种标准与JPEG及MPEG标准间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关键区别是它是为动态使用设计的,并提供完全包含的组织和高水平的交互控制。
JPEG全称是Joint Photogragh Coding Experts Group(联合照片专家组),是一种基于DCT的静止图像压缩和解压缩算法,它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在1992年后被广泛采纳后成为国际标准。
它是把冗长的图像信号和其它类型的静止图像去掉,甚至可以减小到原图像的百分之一(压缩比100:1)。
但是在这个级别上,图像的质量并不好;压缩比为20:1时,能看到图像稍微有点变化;当压缩比大于20:1时,一般来说图像质量开始变坏。
而MPEG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的英文缩写,实际上是指一组由ITU和ISO制定发布的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
它采用的是一种减少图像冗余信息的压缩算法,它提供的压缩比可以高达200:1,同时图像和音响的质量也非常高。
现在通常有三个版本:MPEG-1、MPEG-2、以适用于不同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
它的三个最显著优点就是兼容性好、压缩比高(最高可达200:1)、数据失真小。
当然多媒体的音频,视频和图形文件的格式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见得比较多啦,常见的一些格式如音频和视频:WAV,
MP3,RA,mp4等。
而图片的则有:BMP,PCP,DIF,GIF,JPG等多是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格式。
其实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多媒体的身影,多媒体教学(比如教学用的投影仪,不仅提高了教师上课的效率,而且从另一个方面,它不仅以最快的方式把知识呈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当前,而且,它还可以将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直观性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容易的接受)。
多媒体会议,多媒体实验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远程教学等等都无一不从侧面反映着多媒体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默默的方便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讲到多媒体,我们也就会不自然的想到设计多媒体的软件。
而对于当前,Visual Basic 6.0也就称为了主流,因为它具备有足够的能力及条件来开发多媒体系统,它在多媒体方面的能力,丝毫不弱于像Authorware、Director这样的专业多媒体制作程序。
据统计,全球一多半的Windows应用软件是用Visual Basic开发的,因为Visual Basic开辟了一条成为Windows程序高手的捷径,以往要煞费苦心学习SDK才能设计Windows软件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因此,从以上来看未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广泛的,但是总的来看,多媒体技术正向二个方而发展:一是网络化发展趋势,与宽带网络通信等技术相互结合,使多媒体技术进入科研设
计、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检索咨询,文化娱乐、自动测控等领域;二是多媒体终端的部件化、智能化和嵌入化,提高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多媒体性能,开发智能化家电。
未来我们必将会离不开多媒体,因此,学习好多媒体是我们每一个人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只有学好多媒体技术,未来我们的生活我么才会更加的自如,更加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