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用尺规作三角形练习2(新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4 用尺规作三角形

ED C
C.△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A
BF
例2 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 a,b,c.
a
b
c
求作:△ABC,使 AB = c,AC = b,BC = a.
作法:(1)作一条线段 BC = a;
A
(2)分别以 B,C 为圆心,以 c,b 为
半径画弧,两弧交于 A 点;
B
新知一览
三角形的内角和
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
图形的全等
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
探索三角形 全等的条件
用尺规作三角形
边边边 角角边
角边角 边角边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版)
第四章 三角形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
复习导入 1. 尺规作图的工具是无刻度直尺和圆规; 2. 我们已经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 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
(3)连接 AB,AC. 则△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拓展: 在△ABC 中,BC=5 cm,AC=3 cm,AB=3.5 cm,
∠B=36°,∠C=44°,请你选择适当数据,画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用三种方法画图,不写作法,但要在所
画的三角形中标出用到的数据).
A
A
A
36°
36° 44°
B
5 cm C B
5 cm C B
5 cm C
作法1示例: (1) 作线段 BC=5 cm; (2) 以 C 为圆心,3 cm 为半径画弧;
(3) 以 B 为圆心,3.5 cm 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A;
(4) 连接 AB,AC,则△ABC 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A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 同步练习(含答案)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尺规作图是指()A.用量角器和刻度尺作图 B.用圆规和有刻度的直尺作图C.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图 D.用量角器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图2.如图,两钢条中点连在一起做成一个测量工件,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SA D.AAS3.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4. 如图,∠1=∠2,∠3=∠4,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A.△ADC≌△BCD B.△ABD≌△BACC.△ABO≌△CDO D.△AOD≌△BOC5.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AS C.ASA D.AAS6.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其理论依据是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 B.HL C.AAS D.ASA7.小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棒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若只带一块配成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则应该带第块.8.小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ED=FD=a,EH=b,则四边形风筝的周长是.9.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则作图的依据是.10.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用尺规作出△ABC,使AB=a,BC=AC=2a.作法:(1)作一条线段AB= ;(2)分别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C点;(3)连接、,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11.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而且要画出和结论,保留.12.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是.13.如图,已知△ABC,用尺规作出△ABC的角平分线BD.(保留作图的痕迹,不写作法)14.如图所示,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因无法直接量出A,B两点的距离,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求出A,B的距离,并说明理由.15.数学家鲁弗斯设计了一个仪器,它可以三等分一个角.如图所示,A、B、C、D分别固定在以O为公共端点的四根木条上,且OA=OB=OC=OD,E、F可以在中间的两根木条上滑动,AE=CE=BF=DF.求证:∠AOE=∠EOF=∠FOD.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尺规作图所用的作图工具是指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故选:C.2.【答案】B;【解析】∵两钢条中点连在一起做成一个测量工件,∴OA′=OB,OB′=OA,∵∠AOB=A′OB′,∴△AOB≌△A′OB′.所以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用的是SAS的判定定理.3.【答案】D;【解析】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O′C′=OC,O′B′=OB,C′D′=CD,∴△OCD≌△O′C′D′(SSS).故选D.4.【答案】C;【解析】根据已知所给条件,结合图形中隐含的公共边条件,可以得到A、B、D中的三角形是可以全等,唯有C答案中的两个三角形不能全等,所以答案为C.5.【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角边”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D.6.【答案】C ;【解析】作出图形,利用“角角边”证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二.填空题7.【答案】2;【解析】解: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条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故答案为:2.8.【答案】2a+2b;【解析】△DEH和△DFH中ED=FD,∠EDH=∠FDH,DH=DH∴△DEH≌△DFH∴EH=FH=b又∵ED=FD=a,EH=b∴该风筝的周长=2a+2b.9.【答案】SAS;【解析】用尺规做直角三角形,已知两直角边.可以先画出两条已知线段和确定一个直角,作图的依据为SAS.10.【答案】a;A;B;2a;AC,BC;【解析】作法:(1)作一条线段AB=a;(2)分别以A、B为圆心,以 2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C点;(3)连接AC、BC,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11.【答案】已知、求作、作法,图形,作图痕迹;【解析】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已知、求作、作法,而且要画出图形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12. 【答案】75°.【解析】如图,∵含30°角的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重合,∴AB∥CD,∴∠3=∠4=45°,∴∠2=∠3=45°,∵∠B=30°,∴∠1=∠2+∠B=30°+45°=75°.三.解答题13. 【解析】解:如图:14.【解析】解: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的DE的长就是AB的长.15. 【解析】证明:在△AOE和△COE中,,∴△AOE≌△COE(SSS),∴∠AOE=∠COE,同理∠COE=∠FOD,∴∠AOE=∠EOF=∠FOD.。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2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2主要介绍了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几何作图能力。
此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和其它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综合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对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对作图步骤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作图能力,提高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难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准确地完成作图步骤,处理细节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作图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尺规作图的教学素材,如尺子、圆规、直尺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3.准备分组讨论的桌椅,以便学生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用尺规作三角形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对用尺规作三角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疑问。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第4节用尺规做三角形课堂练习

第四章三角形第4节用尺规做三角形课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生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12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由作法得OCP ODP△≌△的根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2.用直尺和圆规作两个全等三角形,如图,能得到△COD△△C'O'D'的依据是()A.SAA B.SSS C.ASA D.AAS3.不能用尺规作图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两角和夹边B.已知两边和夹角C.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D.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4.如图所示,过点P画直线a的平行线b的作法的依据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已知△BOP 与OP 上点C ,点A (在点C 的右边),李玲现进行如下操作:△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B 于点D ;△以点A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MN ,交OA 于点M ;△以点M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交弧MN 于点E ,作射线AE ,操作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能由上述操作结果得出的是( ).A .△ACD=△EAPB .△ODC=△AEMC .OB△AED .CD△ME6.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 A .画线段3cm MN =B .用量角器画出AOB ∠的平分线C .用三角尺作过点A 垂直于直线l 的直线D .已知α∠,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AOB ∠,使2AOB α∠=∠ 7.在△ABC 中,AB=AC ,△A=80°,进行如下操作:△以点B 为圆心,以小于AB 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A 、BC 于点E 、F ; △分别以E 、F 为圆心,以大于12EF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 ;△作射线BM 交AC 于点D , 则△BDC 的度数为( ).A .100°B .65°C .75°D .105°8.如图,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取一点P,使得PA+PC =B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用尺规作出△ABC,使AB=a,BC=AC=2a.作法:(1)作一条线段AB=_________ ;(2)分别以______ 、______为圆心,以________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C点;(3)连接_________、________,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10.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则可说明=A OB AOB'''∠∠,其中判断COD C O D'''∆∆≌的依据是______.11.已知,△AOB .求作:△A′O′B′,使△A′O′B′=△AOB .作法:△以________为圆心,________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 .△画一条射线O′A′,以________为圆心,________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以点________为圆心________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过点________画射线O′B′,则△A′O′B′=△AOB .12.如图,在△ABC中,△C=90°,△B=2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ADB=________.13.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下图所示,则说明∠AOB=∠A′O′B′的依据是______(填“SSS” “SAS” “AAS” 或“ASA”)14.已知:AOB∠,求作AOB∠的平分线;如图所示,填写作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15.如图,已知线段a和α∠,求作Rt ABC∆,使190,,2C BC a ABCα∠=︒=∠=∠(使用直尺和圆规,并保留作图痕迹).16.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已知两线段及一角作三角形”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线段m,n及△O .求作:△ABC,使得线段m,n及△O分别是它的两边和一角.作法:如图,△以点O为圆心,m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的两边于点M ,N;△画一条射线AP,以点A为圆心,m长为半径画弧,交AP于点B;△以点B为圆心,MN长为半径画弧,与第△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画射线AD;△以点A为圆心,n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C;△连接BC ,则△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请回答:(1)步骤△得到两条线段相等,即= ;(2)△A=△O的作图依据是;(3)小红说小明的作图不全面,原因是.17.如图,已知△α和△β,线段c,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使△A=△α,△B=△β,AB=c(要求画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18.如图,电信部门要在S区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请用尺规作图标出它的位置.19.已知:线段a,△α.求作:等腰△ABC,使其腰长AB为a,底角△B为△α.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和证明,但要清楚地保留作图痕迹.20.按要求作图(保留组图痕迹,不必写作法)用直尺和圆规做一个角,使它等于△α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解: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即OC=OD;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12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即CP=DP;再有公共边OP,根据“SSS”即得△OCP△△ODP.故选D.2.B【解析】【分析】利用作法可以得到OD=OD′=OC=OC′,CD=C′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判断△COD△△C'O'D'.【详解】解:由作法得OD=OD′=OC=OC′,CD=C′D′,所以可根据“SSS”证明△COD△△C'O'D'.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D【解析】【分析】把尺规作图的唯一性转化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定即可.【详解】A. 已知两角和夹边,满足ASA,可知该三角形是唯一的;B. 已知两边和夹角,满足SAS,可知该三角形是唯一的;C. 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满足AAS,可知该三角形是唯一的;D.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满足SSA,不能确定三角形是唯一的.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4.D 【解析】 【详解】解: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直线a 、b 被c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相等,可得依据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选D. 5.A 【解析】 【分析】证明△OCD△△AM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在△OCD 和△AME 中, OC AM OD AE CD ME =⎧⎪=⎨⎪=⎩, △△OCD △△AME (SSS ),△△DCO =△EMA ,△O =△OAE ,△ODC =△AEM . △CD △ME ,OB △AE . 故.B.C.D 都可得到, △△OCD △△AME ,△△DCO =△AME ,则△ACD =△EAP 不一定得出, 故选:A. 【点睛】考查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比较基础. 6.D 【解析】 【详解】解: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只能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不难判断,只有D 选项属于尺规作图.故选D.【点睛】点睛:掌握尺规作图的概念.7.D【解析】【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C=5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与作法得出即可.【详解】△AB=AC,△A=80°,△△ABC=△C=50°,由题意可得:BD平分△ABC,则△ABD=△CBD=25°,△△BDC的度数为:△A+△ABD=105°.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D平分△ABC是解题关键.8.B【解析】【详解】由PB+PC=BC和PA+PC=BC易得PA=P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于是可判断D选项正确.故选B.考点:作图—复杂作图9.a;A;B;2a;AC BC【解析】【详解】作法:(1)作一条线段AB=a;(2)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2a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C 点;(3)连接AC 、BC ,则△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故答案为a ;A ;B ;2a ;AC ,BC.10.SSS【解析】【分析】观察作图过程,分别是以点O '为圆心,以OC (或OD )为半径作弧,再以C '为圆心,以CD 为半径作弧得到,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结果【详解】解:由图可得△A O B '''的得出过程如下:先以点O '为圆心,以OC (或OD )为半径作弧,再以C '为圆心,以CD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连结O D ''并延长,得射线O B ''即得△A O B '''由作图过程可知:在△COD 与△C O D '''中OD O D OC O C CD C D '''''=⎧'⎪=⎨⎪=⎩ 故COD C O D '''∆∆≌(SSS )故答案为:SSS【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观察图形,理解作图过程 11. O 任意长 O′ OC C CD D′【解析】【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图方法解答即可.【详解】△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 OB 于点C 、D .△画一条射线O′A′,以O′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故答案为:(1). O;(2). 任意长;(3). O′;(4). OC;(5). C ;(6). CD ;(7).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基本作图,需熟练掌握.12.125°【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可得AD平分△CA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DB的度数.【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D平分△CAB,△△C=90°,△B=20°,△△CAB=70°,△△CAD=△BAD=35°,△△ADB=180°﹣20°﹣35°=125°.故答案为1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作法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DAB度数是解题关键.13.SSS【解析】【详解】分析: 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依据SSS可判定△COD△△C'O'D',则△COD△△C'O'D',即△A'O'B'=△AO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详解: 作图的步骤:△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任意作一点O′,作射线O′A′,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过点D′作射线O′B′,所以△A′O′B′就是与△AOB相等的角,作图完毕.在△OCD与△O′C′D′,O′C′=OCO′D′=ODC′D′=CD△△OCD△△O′C′D′(SSS ),△△A′O′B′=△AOB,显然运用的判定方法是SSS.故答案为:SSS.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已知角的等角的方法和原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作已知角的等角的方法.14. 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 ; 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 作射线OC .则射线OC 即为所求.【解析】【详解】(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 (3)作射线OC ,则射线OC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这一基本作图,是利用了三角形全等的SSS 判定方法进行作图的.15.见解析【解析】【分析】先作射线CM ,在CM 上截取CB=a ,过点C 作垂线CN ,垂足为C ,在点B 处作12ABC α∠=∠,角的另一边交射线CN 于点A ,即可得到图形.解:如下图,作1 2α∠的角;如图,Rt ABC∆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作三角形,作角,作线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画图.16.(1)BD,MN; (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小明没有对已知中的边和角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按步骤解答即可.【详解】(1)BD,MN;(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小明没有对已知中的边和角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17.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先作△MAN=α,再在AM上取AB=c,再以B为顶点作△ABC=β,两角的一边交于点C,△ABC就是所求三角形.试题解析:如图,△ABC就是所求三角形.考点:尺规作图18.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电视信号发射塔既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在两条公路所夹角的平分线上.故两线交点即为发射塔的位置.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作法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与性质分别得出即可.【详解】根据题意,电视信号发射塔既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在两条公路所夹角的平分线上.故两线交点即为发射塔的位置.如图所示:点P就是发射塔修建的位置.【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与角平分线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角平分线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并且能根据题意作图.19.见解析【解析】【分析】△作一底角△B为△α;△在△B的一边上截取AB=a;△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与△B的另一边相交于点C,连接BC,△ABC就是所求的等腰三角形ABC.【详解】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0.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作图即可.【详解】如图所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关键是熟练掌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同步练习4.4用尺规作三角形

课时作业(三十四)[第四章4用尺规作三角形]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用量角器和刻度尺画△ABC,使∠A=45°,AB=5 cm,∠B=60°B.用三角尺画△ABC,使∠A=30°,∠B=60°,AB=6 cmC.作△ABC时,用圆规作出∠A等于已知的∠α,∠B等于已知的∠β,用刻度尺截取AB等于已知线段aD.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ABC,使AB=c,BC=a,AC=b2.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K-34-1,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图K-34-1A.SAS B.SSS C.ASA D.AAS3.用尺规作图,下列条件中可能作出两个不同三角形的是()A.已知两边及其夹角B.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C.已知两角及其夹边D.已知三条边4.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时,实际上已知的条件是()A.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B.三角形的三条边C.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D.三角形的三个角二、填空题5.已知线段a,b,c,求作△ABC,使BC=a,AC=b,AB=c,下列作法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①分别以点B,C为圆心,c,b为半径在BC的同侧作弧,两弧交于点A;②作直线BM,在BM上截取BC=a;③连接AB,AC,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三、解答题6.已知:线段a,∠α(如图K-34-2).求作:△ABC,使AB=AC=a,∠B=∠α.图K-34-27.如图K-34-3所示,已知线段a和∠α,求作:△ABC,使BC=a,∠B=∠C=∠α.图K-34-38.如图K-34-4,△ABC中,AB=2.1 cm,AC=1.5 cm,∠B=30°,∠C=45°.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数据,画与△ABC全等的三角形,要求至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画,不写画法,但要在画出的每一个图中标出方法所用到的数据.图K-34-4操作讨论题已知线段b,c,h,求作△ABC,使AC=b,AB=c,AD⊥BC,D为垂足,且AD=h.这样的三角形你能作出几个?图K-34-5详解详析[课堂达标]1.D 2.B 3.B4.A5.②①③6.解:作法:(1)作∠DBC=∠α;(2)在射线BD上截取BA=a;(3)以点A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交BC于另一点C.连接AC.则△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7.[解析] 已知两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可以先作夹的线段,而后在线段两端构造角.解:作法:(1)作线段BC=a;(2)以BC为一条边,分别以B,C为顶点,在BC同侧作出∠CBA=∠BCA=∠α,另两条边交于点A,连接AB,AC,则△ABC即为所求(如图).8.解:如图.[素养提升]解:能作出2个.如图所示,△ABC和△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4.4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检测(原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4.4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检测(原创)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V V ≌的根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 2.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 )A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C .作已知直线的垂线D .作角的平分线3.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 O B '''∠等于已知角AOB ∠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 4.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A .用量角器画∠AOB 的平分线OPB .利用两块三角板画15°的角C .用刻度尺测量后画线段AB =10cmD .在射线OP 上截取OA =AB =BC =a5.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 )A .刻度尺、量角器B .三角板、量角器C.直尺、量角器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6.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的是()A.AB=3,BC=4,AC=8 B.∠A=60°,∠B=45°,AB=4C.∠C=90°,AB=6 D.AB=4,BC=3,∠A=30°的作图痕迹,则此作图的已知条件是()7.如图是作ABCA.已知两边及夹角B.已知三边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8.如图,用尺规作出∠OBF=∠AOB,所画痕迹¼MN是()A.以点B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B.以点C为圆心,DC为半径的弧C.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D.以点E为圆心,DC为半径的弧二、填空题9.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如图所示,要测量池塘AB 宽度,在池塘外选取一点P,连接AP、BP 并分别延长,使PC=PA,PD=PB,连接CD.测得CD 长为9 m,则池塘宽AB 为_____m.11.画线段AB;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2AB;反向延长AB到点D,使AD=AC,则线段CD=________AB.12.在ABC V 中给定下面几组条件:①BC=4cm ,AC=5cm ,∠ACB=30°;②BC=4cm ,AC=3cm ,∠ABC=30°;③BC=4cm ,AC=5cm ,∠ABC=90°;④BC=4cm ,AC=5cm ,∠ABC=120°.若根据每组条件画图,则ABC V 能够唯一确定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 ,∠α,∠β,分别过A 、B 作∠CAB=∠α,∠CBA=∠β.(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4.已知:线段a ,α∠,求作:ABC △,使AB AC a ==,B α∠=∠.15.已知:线段a ,∠α.求作:等腰△ABC ,使其腰长AB 为a ,底角∠B 为∠α.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和证明,但要清楚地保留作图痕迹.16.已知三条线段a .b .c ,如图.用尺规作出△ABC ,使BC =a ,AC =b ,AB =c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7.如图,已知线段AB,利用尺规作图,作出一个以线段AB 为边的等边三角形ABC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8.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一个缺角的三角形残片如图所示,请你利用尺规画一个与它一样的(全等的)三角形.19.尺规作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已知ABC ∆,求作DEF ∆,使DEF ABC ∆≅∆.20.如图,已知△ABC(1)作△ACD ,使△ACD 与△ACB 在AC 的异侧,并且△ACD ≌△ACB (要求:尺規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BD ,交AC 于O ,试说明OB =OD .参考答案1.D【解析】解: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即OC=OD ;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即CP=DP ;再有公共边OP ,根据“SSS”即得△OCP ≌△ODP .故选D .2.B【解析】【分析】根据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3.D【解析】【分析】根据尺规作图得到OD O D ''=,OC O C ''=,CD C D ''=,根据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详解】由尺规作图知,OD O D ''=,OC O C ''=,CD C D ''=,由SSS 可判定COD C O D '''≅V V ,则A O B AO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尺规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 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可得:在射线OP上截取OA=AB=BC=a,属于尺规作图,故选D.5.D【解析】【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可知.【详解】尺规作图的工具是指没有刻度的直尺、圆规.故选D6.B【解析】【分析】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三角形,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夹一角,或两角夹一边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否则三角形则并不是唯一存在,可能有多种情况存在. 【详解】A.因为AC,BC,AB的长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所以A选项不能确定一个三角形;B. ∠A,∠B的公共边是AB,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可以确定一个三角形,故B选项能唯一确定一个三角形;C. 只有一个角一条边,故C选项不能唯一确定一个三角形;D. ∠A不是AB和BC边的夹角,故D选项不能唯一确定一个三角形,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确定问题,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相关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C【解析】【分析】∆的作图痕迹,可得此作图的条件.观察ABC【详解】∆的作图痕迹,可得此作图的已知条件为:∠α,∠β,及线段AB,解:观察ABC故已知条件为:两角及夹边,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作图及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8.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所作出的是∠OBF=∠AOB ,,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¼MN是以点E 为圆心,DC 为半径的弧. 故选D .9.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解析】试题解析: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1).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故答案为:(1).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0.9【解析】【分析】这种设计方案利用了“边角边”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利用对应边相等,得AB=CD .【详解】解:在△APB 和△DPC 中PC PA APB CPD PB PD =⎧⎪∠=∠⎨⎪=⎩,∴△APB ≌△DPC (SAS );∴AB=CD=9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故池塘宽AB 为9m ,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计三角形全等,巧妙地借助两个三角形全等,寻找所求线段与已知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11.6【分析】先根据题意分别画出各线段,再结合图形利用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画线段AB;(2)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2AB;(3)反向延长AB到点D,使AD=AC;由图可知,BC=2AB,AD=AC=3AB,故CD=6AB.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只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各线段的长可直接解答,比较简单.12.①③④【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详解】解:①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即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正确;②根据BC=4cm,AC=3cm,∠ABC=30°不能画出唯一三角形,如图所示△ABC和△BCD,错误;③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即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正确;④∵∠ABC为钝角,结合②可知,只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几种方法即可,结合已知逐个验证,要找准对应关系.13.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分别以A、B为顶点,作图即可.本题解析:如图所示:14.答案见解析【解析】∠=,进而以B为圆心a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A为圆心a为半径试题分析:首先作ABCα画弧即可得出C的位置.试题解析: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15.见解析【解析】【分析】①作一底角∠B为∠α;②在∠B的一边上截取AB=a;③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与∠B的另一边相交于点C,连接BC,△ABC就是所求的等腰三角形ABC.【详解】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16.见解析.【解析】【分析】作线段BC=a,以点B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再以点C为圆心,b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点就是点A的位置,连接AB,AC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作图法则17.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分别以A和B两点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弧,两弧相加的点即为C点,连接AC和BC,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尺规作图,需要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8.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ASA即可作图.【详解】如图所示,△CDE即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尺规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9.见解析.【解析】【分析】分别作出三边等于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即可.【详解】步骤如下:;(1)画线段EF BC(2)分别以E、F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3)连结线段DE、DF,DEF【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知识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20.(1)如图所示,△ACD即为所求;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作图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可证明【详解】(1)如图所示,△ACD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CD≌△ACB,∴∠BAO=∠DAO,AB=AD,又∵AO=AO,∴△ABO≌△ADO(SAS),∴BO=DO.【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思维。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全等之后,进一步探究如何用尺规作三角形,从而提高学生的几何作图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全等知识,对尺规作图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尺规作图的操作方法不够熟练,对作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能独立完成简单的三角形作图任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熟练运用尺规作三角形,以及作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作图过程,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3.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作图方法。
4.分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尺规作图的道具,如直尺、圆规、铅笔等。
2.准备三角形作图的案例,以便学生在实践中参考。
3.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图过程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形,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全等知识,为学习尺规作三角形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演示一遍作图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4尺规作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无答案)

4.4尺规作三角形专题练习1.下面是“作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ABC.求作:△ABC的边BC上的高AD.作法:如图2,(1)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BA,CA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2)作直线AE交BC边于点D.所以线段AD就是所求作的高.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2.阅读下面材料:在复习课上,围绕一道作图题,老师让同学们尝试应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多种不同的作图方法,并交流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已知: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P.求作:过点P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PQ,垂足为点QP某同学的作图步骤如下:步骤作法推断以点P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交第一步PA=PB直线于A,B 两点.第二步连接 PA ,PB ,作∠APB 的平分线,交直线于点Q .∠APQ=∠直线 PQ 即为所求作. PQ ⊥l请你根据该同学的作图方法完成以下推理:∵PA=PB ,∠APQ=∠ ,∴PQ ⊥l .(依据: ).3.下面是“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1,∠MON .求作:射线OP ,使它平分∠MON .作法:如图2,(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M 于点A ,交ON 于点B ;(2)连结AB ;(3)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21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 ; (4)作射线OP .所以,射线OP 即为所求作的射线.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4.下面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a 和直线外一点P .求作:直线a 的垂线,使它经过P .作法:如图2,(1)在直线a 上取一点A ,连接PA ;(2)分别以点A 和点P 为圆心,大于21AP 的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相交于B ,C 两点,连接BC 交PA 于点D ;(3)以点D 为圆心,DP 为半径作圆,交直线a 于点E ,作直线PE .所以直线PE 就是所求作的垂线.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5.下面是“求作∠AOB 的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钝角∠AOB .求作:∠AOB 的角平分线.作法:①在OA 和OB 上,分别截取OD 、OE ,使OD=OE ;②分别以D 、E 为圆心,大于21DE 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 内,两弧交于点C ; ③作射线OC .所以射线OC 就是所求作的∠AOB 的角平分线.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6.小林在没有量角器和圆规的情况下,利用刻度尺和一副三角板画出了一个角的平分线,他的作法是这样的:如图,(1)利用刻度尺在∠AOB 的两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2)利用两个三角板,分别过点M ,N 画OM ,ON 的垂线,交点为P ;(3)画射线OP .则射线OP 为∠AOB 的平分线.请写出小林的画法的依据 .7.如图,已知∠AOB =120°,∠BOC =30°,OP 是∠AOB 的角平分线.(1)用圆规和直尺作出∠AOB的角平分线OP(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2)在画出的图中找出能与∠AOP互余的角是;(3)在画出的图中找出能与∠AOB互补的角是.8.如图,∠ACB为钝角,用尺规作出△ABC的边AC上的高(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9.小丽同学要画∠AOB的平分线,却没有量角器和圆规,于是她用三角尺按下面方法画角平分线:①在∠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②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③画射线OP,则OP为∠AOB的平分线.(1)请问:小丽的画法正确吗?试证明你的结论;(2)如果你现在只有刻度尺,能否画一个角的角平分线?请你在备用图中试一试.(不需要写作法,但是要让读者看懂,你可以在图中标明数据)10.如图,已知直线AB以及直线AB外一点P,按下述要求画图并填空;(1)过点P画PC⊥AB,垂足为点C;(2)P、C两点间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3)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4)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精确到1mm)11.画图说明:(1)画∠AOB=90°;(2)在∠AOB内部任意画一条射线OP;(3)画∠AOP的平分线OM,∠BOP的平分线ON;(4)通过量角器度量,你猜想∠MON=.试用符号语言说明你猜想的正确性.12.已知线段AB,利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线段AC,使点B为线段AC的中点,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3..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小芸的作法如图:请你回答:(1)作图第一步为什么要大于AB的长?(2)小芸的作图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14.如图,请按下列要求画图:(1)画线段AB;(2)画直线BC;(3)设AB=a,用圆规在射线BC上截取BM=a.15.如图,在△ABC中,已知∠A=40°,∠B=60°.(1)尺规作图:作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AC于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在(1)作图条件下,连接CD,求证:CD平分∠ACB.16.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A、B、C均在格点上.(1)过点C画线段AB的平行线CF;(2)过点A画线段BC的垂线,垂足为G;(3)过点A画线段AB的垂线,交BC于点H;(4)线段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5)线段AG、AH、BH的大小关系是(用“<”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规作图一、选择题(共15题)1.已知△ABC内部有一点P,且点P到边AB、AC、BC的距离都相等,则这个点是()。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边高线的交点 C.三边中线的交点 D.三边中垂线的交点答案: D解析:解答:本作图属于作图中的基本作图,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选D.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而且是三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中,经常最到这个问题,简单易答.2.已知:线段AB作法:(1)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D.(2)作直线CD.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A.中线 B.高线 C.中垂线 D.不确定答案: C解析:解答:本作图属于作图中的基本作图,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选C.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简单易答,分析此问题的关键考虑到同样长的半径.3.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直线平行于射线AN(如图),让同学们在直线l和射线AN 上各找一点B和C,使得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 )个.A .1B . 2C .3D .4答案: C解析:解答:作图有以下几种情况: NL AN LAN L A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且考察了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理解,问题中容易忽视的是射线AN ,而不是直线AN .4.已知:∠AOB作法:(1)作射线O 'A '.(2)以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C ,交OB 于D .(3)以点O '为圆心,以OC 长为半径作弧,交O ’A '于C '.(4)以点C '为圆心,以CD 长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D '.(5)经过点D '作射线O'B'.∠A 'D 'B '就是所求的角.这个作图是( )A.平分已知角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作一个三角形等于已知三角形D.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答案:B解析:解答:这个作图题属于基本作图中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中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问题简单易解.5.已知:∠AOB (图3-43).作法:(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3)作射线OC.OC就是所求的射线.这个作图是()A.平分已知角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作一个三角形等于已知三角形D.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答案:A解析:解答:这个作图题属于基本作图中的平分已知角.故选: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中的平分已知角,问题简单易解.6.已知:直线AB和AB上一点C(图3-44).作法:作平角ACB的平分线CF.CF就是所求的垂线.这个作图是()A.平分已知角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D. 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答案:C解析:解答:这个作图题属于基本作图中的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故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中的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问题简单易解.7.已知△ABC,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并根据要求填空:(1)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2)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由⑴、⑵可得:线段EF与线段BD的关系为( )A.相等B.垂直C.垂直且相等D. 互相垂直平分答案:D解析:解答:∵E F是BD的垂直平分线∴EB=ED,FB=FD易证BE=BF∴EB=ED=FB=FD∴四边形EBFD是菱形∴EF与BD互相垂直平分故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知识,而且考察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是一道立意较好的作图综合性题目8.如图,已知△ABC(AC<BC),用尺规在BC上确定一点P,使PA+PC=BC,符合要求的作图是()答案:D解析:解答: D选项中作的是AB的中垂线,∴PA=PB,∵PB+PC=BC,∴PA+PC=BC故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作图得出PA=PB.要使PA+PC=BC,必有PA=PB,所以选项中只有作AB的中垂线才能满足这个条件,故D正确.9. 已知点A(4,2),B(-2,2),则直线AB ( )A.平行于x轴B.平行于y轴C.经过原点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解答:A(4,2),B(-2,2)∴点A到x轴的距离为2,点B到x轴的距离为2且A、B都在x轴上方∴AB平行于x轴分析:此题是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点所连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需要对点到直线的距离有着明确地理解,而且此题属于较简单的判断线与坐标轴位置关系的一类问题。
10.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B.(SSS) C.(ASA)D.(AAS)答案:B解析:解答:作图的步骤:(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任意作一点O′,作射线O′A′,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3)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4)过点D′作射线O′B′.所以∠A′O′B′就是与∠AOB相等的角;作图完毕.在△OCD与△O′C′D′,O′C′=OCO′D′=ODC′D′=CD,∴△OCD≌△O′C′D′(SSS),∴∠A ′O ′B ′=∠AOB ,显然运用的判定方法是SSS .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其作图的步骤来进行分析,作图时满足了三条边对应相等,于是我们可以判定是运用SSS ,答案可得.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如图,直线CP 是AB 的中垂线且交AB 于P ,其中AP =2CP .甲、乙两人想在AB 上取两点D 、E ,使得AD =DC =CE =EB ,其作法如下: (甲) 作∠ACP 、∠BCP 之角平分线,分别交AB 于D 、E ,则D 、E 即为所求. (乙) 作AC 、BC 之中垂线,分别交AB 于D 、E ,则D 、E 即为所求.则A. 两人都正确B.两人都错误C. 甲正确,乙错误D. 甲错误,乙正确。
答案: D解析:解答:此题符合要求的作图完毕后,图形大体上是这样的:A B故应该是作AC 、BC 的垂直平分线∴选D分析:此题考察了尺规作图的中的基本作图,并且考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作图方法.12.如图,已知△ABC ,别以A 、C 为圆心,BC ,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BC 上方交于点D ,连结AD ,CD ,则有( )A.∠ADC 与∠BAD 相等B.∠ADC 与∠BAD 互补C.∠ADC 与∠ABC 互补D.∠ADC 与∠ABC 互余 BAC AB CP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作图完毕后,图形大体上是这样的:ADB C可以很清楚地得到,四边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AB∥DC∴∠ADC+∠BAD=180°∴选B分析:此题考察了尺规作图的中的基本作图,并且考察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的应用.13.尺规作图是指A.用直尺规范作图 B.用刻度尺和尺规作图C.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D.直尺和圆规是作图工具答案:C解析:解答: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分析:此题考察了尺规作图的定义,内容单一容易.14.如图,已知△ABC,∠C=90°,按下列要求作图(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①作∠B的平分线,与AC相交于点D;②在AB边上取一点E,使BE=BC;③连结ED.根据所作图形,可以得到:A.AD=BD B.∠A=∠CBD C. D.AD=BC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作完之后的图形为:EDAC B根据作图,有∠EBD=∠CBD,BC=BE,又BD=BD∴△EBD≌△CBD∴选C分析:此题不但考察了学生的作图能力,而且同时考察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15. 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图3-45).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2)以C为圆心,CK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3)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4)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这个作图是()A.平分已知角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D. 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答案:D解析:解答:这是一道作图题中的基本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分析:此题属于基本作图,步骤简单易懂二、填空题(共5题)16.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 ,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 答案:.直线解析:解答: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 ,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分析:此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17.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8,BC =6,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 沿BD 折叠,使点C 落在边AB 上的点C ′处,则折痕BD 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53解析:解答:由折叠得BC ′=BC =6;DC ′=DC ,∠BC ′D =∠C =90°∵∠C =90°,AC =8,BC =6∴AB =10∴AC ′=AB -BC ′=10-6=4设DC =x则DC ′=DC =xAD =AC -DC =8-x在Rt △A C ′D 中,(C ′D )2+(AC ′)2= (AD )2∴x 2+42= (8-x )2∴x =3∴DC =3∴BD =22CD BC +=2236+ =936+=45=53 分析:此题既考察了折叠前后图形的性质,又考察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综合性比较强.18.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根据第16题图所示,填写作法:② . ② .③ .答案:(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21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 .则射线OC 即为所求.解析:解答:(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21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 .则射线OC 即为所求.分析:角平分线这一基本作图,是利用了三角形全等的SSS 判定方法进行作图的.19.如图,小红在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时,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线段AB 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相交于点C ,D ,则直线CD 即为所求.连结AC ,BC ,AD ,BD ,根据她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 一定是( )答案:菱形解析:解答:∵分别以A 和B 为圆心,大于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 、D , ∴AC =AD =BD =BC ,∴四边形ADBC 一定是菱形,故选:B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四边形ADBC四边的关系,进而得出四边形一定是菱形.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四边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如图,AB、AC分别是菱形ABCD的一条边和一条对角线,请用尺规把这个菱形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