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计算
57836_暖气片计算工式

当
A=100mm , B3=1.15
B3=1.00
散热器用挡板挡住,挡板下端留有空气孔。其高度为0.8A
B3=0.9
0.8 K=2.5△t0.239 0.6 K=3.53△t0.235 0.6 K=1.23△t
0.246
1 K=2.07△t0.14 1 K=1.3△t
0.18
1 K=1.88△t0.的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6~10 11~20 0.95 1 1.05 注:仅适用各种柱型,长翼和圆翼型不修正.
8 1.32 1.16 1.03 1.35 1.4 4.42
28 7 6.6 5.7 6 8 38.2
0.4 K=1.743△t0.28 0.5 K=2.426△t 0.5 K=2.503△t 0.5 K2.02△t
0.286 0.293
5.59 7.99 8.49 7.13 6.25 7.87 5.81 5.08 4.65
0.3069 2
备注
8.94 钢板厚1.5mm,表面涂调合漆 6.76 钢板厚1.5mm,表面涂调合漆 9.4 钢板厚1.5mm,表面涂调合漆 3.4 钢板厚1.5mm,表面涂调合漆 3.71 对应流量G=50kg/h时的工况 2.75 对应流量G=150kg/h时的工况 2.97 对应流量G=250kg/h时的工况
0.5 K=3.663△t0.16
0.271 0.302
0.5 K=2.237△t 0.5
k 钢制散热器规格及散热系数,w/m2 ·c ° 型号 钢制柱式散热器600*120 钢制板式散热器600*1000 钢制扁和散热器 单板520*1000 单板带对流片624*1000 闭式钢串片散热器 150*80 240*100 500*90 每片散热量/m 每片水容量L 每片质量/kg 工作压力/MPa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热水热媒△t=64.5° c时k 0.15 2.75 1.151 5.55 3.15 5.72 7.44 1 4.6 4.71 5.49 1.05 1.47 2.5 2.2 18.4 15.1 27.4 10.5 17.4 30.5 0.8 K=2.489△t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入[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 C),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C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 rf?K)] :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r),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 rf?K,此处K可用r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 :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r /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rf *K/W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S /入式中:材料层厚度(m);入一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 S 1/ 入1+ S 2/ 入2+----+ S n/ 入n式中: R1 、R2、---Rn —各层材料热阻(m.k/w)S 1、S 2、--- S n-各层材料厚度(m)入1、入2、---入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 一般取0.11) Re -外表面换热阻(m.k/w)( 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 —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 —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 —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 、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 rf?K)]导热系数入[W/(m.k)]= 厚度S (m) / 热阻值R(m.k/w) 厚度S (m)=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入[W/(m.k)]厚度S (m)=导热系数入[W/(m.k)] / 传热系数K [W/( rf?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S (m)=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入[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入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热工计算公式及参数

热工计算公式及参数热工计算是指通过一系列公式和参数来计算热量、功率、效率等热力学参数的过程。
热工计算在工程设计、能源管理和热力学研究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热工计算公式和参数。
1.热功率计算公式:热功率(Q)是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热量的物理量。
常用的热功率计算公式如下:Q=m×c×ΔT其中,Q表示热功率,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
2.传热系数计算公式:传热系数(k)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传输的热量的物理量。
常用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k=Q/(A×ΔT)其中,k表示传热系数,Q表示传输的热量,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
3.热效率计算公式:热效率(η)是指燃烧设备、热交换设备或热动力系统中实际产生的热量与理论上可能产生的最大热量之比。
常用的热效率计算公式如下:η=(实际产生的热量/理论可能产生的最大热量)×100%4.压力与体积关系公式:热工系统中的工质一般按照多种状态方程进行描述,其中最常用的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5.比容与温度关系公式:比容(v)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占据的体积。
对于理想气体,比容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热力学公式来表示:v=(R×T)/P其中,v表示比容,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P表示压力。
6.热辐射传热计算公式:热辐射传热是指两个物体之间通过热辐射方式传输热量的过程。
常用的热辐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Q=ε×σ×A×(T1^4-T2^4)其中,Q表示传输的热量,ε表示发射率,σ表示热辐射常数,A表示辐射面积,T1和T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温度。
7.热导率计算公式:热导率(λ)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厚度、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常用的热导率计算公式如下:λ=(Q×L)/(A×ΔT)其中,λ表示热导率,Q表示传输的热量,L表示传热路径的长度,A表示传热的面积,ΔT表示温度差。
商品混凝土热工计算

商品混凝土热工计算商品混凝土热工计算低温条件下商品混凝土施工,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保温,都应按规程要求,进行商品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主要是商品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温度的计算,一直计算到浇注完毕养护前。
商品混凝土拌和物的最终温度:Tb=[0.92(tsWs+tgWg+tcWc)+btwWw+b(PsWsts+PgWgtg)-B(psWs+pgW g)]/[0.92(Wc+Ws+Wg)+bWw+b(PsWs+PgWg)](1)Tb≥Tm+Ts+tc (2)Tb------商品混凝土合成后的温度,℃;Wc、Ws、Wg-----水泥、砂、石的干燥质量,kg;Ww------拌和加水的质量(不包括骨料的含水);tc、ts、tg、tw-----水泥砂石水装入拌合机时的温度,℃;Ps、Pg-----砂石的含水量率;b、B------水泥的比热能及溶解热,℃,当骨料温度>0℃时,b=4.19、B=0;当骨料温度≤0℃时,b=2.09、B=335;Tm-------商品混凝土拌和物在搅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Ts------商品混凝土运输至成型的温度损失,℃;商品混凝土运输至成型的温度损失:Ts=(at+0.032n)(To-Td) (3)Tm=0.16(Tb-Td)(4)Tc------商品混凝土开始养护时所需温度,℃;一般不小于5℃;Td------搅拌棚内温度,℃;t------商品混凝土运输至成型的时间,h;n------商品混凝土倒运次数,To------商品混凝土自拌合机中倾出时的温度,℃;Tb------室外温度,℃;a--------每小时温度损失系数,用液动式拌合机,a=0.25;用敞开式自卸汽车时,a =0.20;用封闭式自卸汽车时,a=0.10;用人力手推车时,a=0.50。
热工计算流程

辐射换热系数
Hr
•自然界中的各个物体都在不停地想空间散发出辐射热,同时又在不停地吸收其他物体散 发出的辐射热,这种在物体表面之间由辐射与吸收综合作用下完成的热量传递就是辐射换 热。
线传热系数
定义:表示门窗或幕墙玻璃边缘与框的组合传热效应所产生附 加传热量的参数,简称线传热系数。 线传热系数,顾名思义,是通过框与玻璃接触,传递给玻 璃的热量散失,也就是边缘玻璃的额外热量损失。
LBNL软件计算实例
Optics
玻璃的光学分析
LBNL
Window
整窗玻璃的热工计 算及单片玻璃热工 性能计算 复杂模型的热工计 算
THERM
OPTICS
(1) 支持光谱和国际玻璃光谱数据格式; (2) 多层玻璃系统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与玻璃模拟设计; (3) 玻璃光谱曲线及颜色显示; (4) 玻璃表面温度计算及显示; (5) NFRC、ISO标准计算,玻璃更换厚度、膜层等模拟设计;
热工定义及 计算流程讲解
甘旭东
深圳市三鑫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1.热量散失的途径 2.热工计算重要参数的定义 3.线传热系数的介绍 4.LBNL软件计算计算实例 5.非透明幕墙手算方法 6.欧标、美标、国标U值区别 7.结露计算
热工计算

第十章传热过程与换热器计算基础§10-1 传热过程一、复合换热(Combined Heat Transfer )问题工程上的处理方法是将辐射换热量折成对流换热量来处理。
1. 求出辐射换热量Φrt A h t h h A t Ah t Ah t c r r c r c ∆∆∆∆ΦΦΦ=+=+=+=)(convection c =4. radiationr =tAh r r ∆Φ=tA h r r ∆Φ/=3. 由上式求出2. 将Φr 写成牛顿冷却定律形式r c t h h h +=二、通过平壁的传热21111h h k ++=λδh 1和h 2由前述公式来计算通过平壁的传热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注:这里所说的复合换热处理方法对以后的讨论完全适用。
如不特殊说明,则认为h 即为总的换热系数。
用时省去下标t ,用h表示。
二、通过圆管的传热物理问题l:为管长d i,d o:圆管内径,外径;t fi,t fo:管内、外流体温度;t wi,t wo:管内、外壁温度;h i,h o:管内、外侧复合表面传热系数;λ:管壁导热系数;:热流量。
ld h t t t t l d h i i wifi wi fi i i π1)(π-=-=Φ由分析可知:i owowi i o wo wi lnπ21-ln )-(π2d d l t t d d t t l λλ==ld h t t t t l d h o o fowo fo wo o o π1)(π-=-=经整理,可得:oo i oi i fo fi 1ln 211)(πd h d d d h t t l Q ++-=λ对外侧面积而言(即以管外侧面积为基准)的传热系数的计算式为:oi o o i o i 1ln 211h d d d d d h k ++=λ习惯上,工程计算都以管外侧面积为基准。
从热阻的角度来看,上式可以改写为:oi o i i o 1ln π2111hA d d l A h kA ++=λ若以管内侧面积为基准,则传热系数为:oio i o i i i 1ln 211d d h d dd h k ++=λ§10-2 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一、强化传热的原则和强化对流换热的手段强化换热mt k q ∆=q ↑就是强化换热∆t m ↑k ↑q ↑●增加温差,常常使不可逆损失增大●增加k ,主流例题:压缩空气在中间冷却器的管外横掠流过,h o =90W /(m 2.K)。
热工计算

附件3:
公共建筑
热工计算书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计算人:
联系电话:
计算时间:
1 工程概况
注:该建筑面积应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确定。
2 计算依据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 036-2006)
3 基本参数计算
注:1 窗墙面积比应按标准第2.0.8条规定计算;
2 建筑面积A O、建筑体积V0应按标准附录G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4 规定性方法计算(条件具备可采用节能设计软件计算)
4.1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
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过程
4.2建筑采暖空调系统设备性能表
表4.2
4.3 规定性指标判定
当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其他指标满足标准中规定的刚性指标,采暖空调系统的设备性能系数符合标准的规定值,可直接判定该设计建筑为节能设计。
亦可采用节能设计软件直接判定。
5 性能化设计方法
当所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某些热工性能不能满足标准中刚性指标规定时,则必须对设计建筑进行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5.1 动态的权衡判断
应采用节能设计软件进行全年8760小时的逐时能耗模拟计算,而且要有完整的计算书。
5.2 简化的权衡判断(条件具备时可采用节能设计软件判断)
单体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20000m2,大于300m2,且不全面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公共建筑,可采用简化的权衡判断(稳态计算法),步骤如下:
5.2.1 传热面积计算表(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应分别列表计算)
2
5.2.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判断计算表。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 =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樘窗玻璃热工计算
窗在进行热工计算时应按下列 规定进行面积划分: 窗框投影面积Af :从室内、外 两侧分别投影,得到的可视框 投影面积中的较大值,简称 “窗框面积”(指从室内、外 两侧可视的凸出的框投影面积 大者); 玻璃投影面积Ag(或其他镶嵌 板的投影面积Ap):指从室内、 外侧可见玻璃(或其他镶嵌板) 边缘围合面积的较小值,简称 “玻璃面积”(或“镶嵌板面 积”); 整樘窗总投影面积At:指窗框 面积Af与窗玻璃面积Ag(或其 他镶嵌板的面积Ap)之和,简 称“窗面积”。
整樘窗可见光透射比
整樘窗的可见光透射比应按下式计算: ΣτvAg τt= 公式(四) At 式中 τt—整樘窗的可见光透射比;
τv—窗玻璃(或其他镶嵌板)的可见光透射比;
Ag—窗玻璃(或者其他镶嵌板)面积(m2);
At—窗面积(m2);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幕墙传热系数 ΣUgAg+ΣUpAP+ ΣUfAf+ Σφglg+Σφplp Ucw= 公式(五) ΣAg+ΣAP+ ΣAf 式中 Ucw—单幅幕墙的传热系数[W/(m2· K)]; Ag—玻璃或透明面板面积(m2); lg—玻璃或透明面板边缘长度(m); Ug—玻璃或透明面板传热系数[W/(m2· K)]; φg—玻璃或透明面板边缘的线传热系数[W/(m2· K)]; AP—非透明面板面积(m2); lp—非透明面板边缘长度(m); Up—非透明面板传热系数[W/(m2· K)]; φp—非透明面板边缘的线传热系数[W/(m2· K)]; Af—框面积(m2); Uf—框的传热系数[W/(m2· K)];
玻璃和框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对应的边缘长度lφ应为框与玻璃接 缝长度,并应取室内、室外值中的较大值。
整樘窗传热系数
整樘窗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ΣAgUg+ ΣAfUf+ Σlφφ
U数[W/(m2· K)];
公式(一)
Ag—窗玻璃(或者其他镶嵌板)面积(m2);
Af—窗框面积(m2); At—窗面积(m2); lφ—玻璃区域(或者其他镶嵌板区域)的边缘长度(m); Ug—窗玻璃(或者其他镶嵌板)的传热系数[W/(m2· K)]; Uf—窗框的传热系数[W/(m2· K)]; Φ—窗框和窗玻璃(或者其他镶嵌板)之间的线传热系数[W/(m2· K)];
整樘窗遮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