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强国之我见
国家海洋战略之我见

“中国国家海洋战略”之我见福建基地政治部老干办熊军民黄永战内容简介:随着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与世界“连接性”的不断增强,中国人的视线越来越被海洋所吸引。
中国正在逐步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陆地国家转型为一个海洋国家,至少已经成为一个海陆并重的新兴大国。
随着中国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深,海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也就日益显着。
中国要制定怎样的海洋战略,以及如何制定将是本篇文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海权、海洋形势、海洋战略、海洋权益、海洋子战略、海洋观念通信地址: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路34号老干办,邮编:350007 “中国国家海洋战略”之我见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是世界各个名族繁衍生息的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自古至今也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垂涎的战略要地。
在陆上资源日益匮乏、世界能源消耗上涨、国际政治军事斗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国均围绕海洋展开了激烈争夺。
那么,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处于什么位置这将是我们制定海洋战略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海洋战略”提出背景海洋自古至今也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垂涎的战略要地。
争夺海洋水域管理权,海洋资源归属权、海峡通道控制权,已经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马汉的“得海洋者得天下”理论得到了践行。
遗憾的是,马汉的海权论思想在中国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影响甚微。
中国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中国始终不是一个海洋大国。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海洋战略一直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其中有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思维方面的原因。
思维不是主动的态势,国家战略又怎能主动呢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的“两弹一星”是主动战略思维的充分体现。
在海洋问题上,我们处于一个被动挑战的地位。
现在,我国占陆地面积1/3的“海洋国土”安全仍正受到多方面威胁:150余万平方公里争议海域面临被瓜分危险;40多座岛礁目前已被其他国家非法侵占;富饶的海洋资源也遭邻国不断攫取。
在很多国际性海洋问题上很少我们发言权的问题,等等。
海洋强国观后感

海洋强国观后感看了关于海洋强国的那些事儿之后,我这心里就像被丢进了一颗小石子的池塘,泛起了层层涟漪。
以前吧,我对海洋的概念就是沙滩、海浪和美味的海鲜。
但现在才知道,海洋那可是个超级大宝藏,而且对咱国家来说,就像一个超级大舞台,有着无限的潜力和重要性。
从那些纪录片和资料里能看到,咱国家的海洋面积可老大了。
那片蓝色的领域里,有着数不清的资源。
就像海里的石油和天然气,那可都是能让汽车跑起来、让家里暖起来的宝贝。
还有那些渔业资源,各种鱼啊虾啊贝啊,感觉就像海里的小宝藏,养活了多少人,丰富了多少人的餐桌啊。
不过呢,这也让我想到,就像一个装满宝贝的大盒子,周围肯定有不少眼睛盯着呢。
所以保护海洋资源就变得超级重要,不能让别人随随便便就来捞一把。
说到海洋强国,那些在海上航行的大船可太酷了。
咱们的海军舰艇一艘艘的,又威武又霸气。
就像海上的移动城堡,守护着我们的海洋权益。
看到那些海军战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我就觉得特别安心。
他们在海上风吹日晒的,那可都是为了咱们国家的海洋安全。
而且这些大船也不仅仅是为了打仗,还能在海上搞救援、搞科研呢。
比如说,要是有船在海上遇到危险了,咱们的海军舰艇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迅速赶到,把船员们从危险中救出来。
还有那些科考船,就像一个个探索海洋奥秘的探险家,去深海里研究那些神奇的生物和地质构造。
咱们国家在海洋科技方面的发展也让我惊掉了下巴。
那些深海探测器就像神秘的海底使者,能下潜到很深很深的地方,去发现那些我们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这就好像打开了一个通往海底世界的新大门,里面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生物,还有可能藏着对我们人类发展特别有用的资源或者知识。
我就想啊,这海洋就像一本超级厚的书,我们现在才刚刚翻开几页呢。
但是呢,海洋强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海洋环境现在面临着不少问题,像海洋污染啦,有些地方的海水变得脏兮兮的,海里的生物都受到了影响。
这就好比有人在那个装满宝藏的盒子里乱扔垃圾,不仅破坏了宝藏,还可能让盒子坏掉。
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心得体会

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心得体会首先,要认识到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海洋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水、潮汐、潮间带生物、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矿产等等。
而且,海洋强国建设也直接关乎到国家的重大利益和战略安全。
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建设海洋强国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海洋船舶技术、海洋物流和海洋科学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国家重要的发展领域。
同时,海洋强国的建设也将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民生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要加强相关政策与法律的建设。
要实现海洋强国建设,必须有良好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科学、公正和可行性原则,以保护公共利益为导向,并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保障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先进经验,提高本国的法律水平,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
第三,要理性科学地进行测绘和调查。
在海洋强国建设中,测绘与调查是重中之重。
必须将科学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做到既尊重自然规律,又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只有全面、精准地掌握海洋领域的各种数据,才能对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决策。
同时,在调查、测绘和数据分析中也应加强信息安全防范,防止泄露国家机密,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第四,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来推动。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应加大对相关学科的投资,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工作环境。
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才的激励,优先支持年轻人才和创业团队的发展,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保障人才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最后,要重视国际合作。
在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国际合作是不可或缺的。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国际合作,环保和治理也需要国际合作。
在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海洋相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共同推进海洋强国的建设。
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 (3)

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 (3)
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青少年,我有幸能参与“海洋强国2020”的社团活动。
这是一个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我们国家的海洋资源和保护问题的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参观了海洋学家所进行的实验室,他们在研究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方法。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坚持实践技术,不断创新,对海洋资源保护有着强大的愿望和决心,他们真诚地希望改善海洋环境,使它永远是美丽的、繁荣的和和谐的。
这样的热情使我们收获了激励和启发,也带来了情感动容。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海洋博物馆,这里有各种海洋生物的模型,有海洋技术和设施的演示,有海洋资源发展和保护的情景介绍。
这里也有一个专门针对海洋环境问题的教育中心,它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我们国家正在采取的严格措施,以保护我们国家的海洋资源和环境。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海洋资源保护的知识,也确切地认识到了每一个人对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和责任。
我深知,在当今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来保护海洋环境,努力建设未来的海洋强国。
我们将继续学习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拓展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努力发挥我们的力量,在海洋资源保护方面
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让我们的海洋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健康和繁荣。
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

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第一篇: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海洋强国”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中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然而,几千来,受陆地中心文化的影响,海洋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
如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方针,这是对海洋重要性的高度肯定,“海洋强国”把海洋的重要性与国家的强大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海洋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
“海洋强国”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在资源紧缺的今天,有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无疑会为缓解资源紧缺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均关注到了海洋的重要性,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正千方百计地觊觎着本属别人的海洋,中国的海洋权受到空前的挑衅,海洋权事关经济,事关国家的安全。
所以说,推行“海洋强国”方针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海洋强国”有着较好的基础。
近些年来,我国加强了海防的力量,特别是首艘航空母舰的成功航行,为打造中国陆海空一体的海防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海底探测方面,6月22日,“蛟龙”号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
中国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海洋主权,有能力独立进行海洋资源的探测与开采。
“海洋强国”需高起点,高效率。
需要多管齐下,笔者以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做好海域的警备防卫工作,严禁外国船只非法进入中国领海;做好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严禁任何污染性的开采,不论经效益多么大,都必须坚持“绿色开采”;做好统筹规划,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探测,统一规划,不可任投资者无序开发,要强化对各类开发的有效监督;“海洋强国”还需要强化对海上渔民的素质培训,一方面,不要误入他人领海,以免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每一个中国渔民都要有主动维护中国海洋权的意识,当好国家海防力量的助手;“海洋强国”需强化全体国人的相关意识,积极支持“海洋强国”的各项措施,并主动为“海洋强国”献计献策,主动为“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洋强国演讲稿

海洋强国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于海洋强国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作为一个拥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海洋大国。
我们拥有着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然而,要想成为真正的海洋强国,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强国的理念。
海洋意识是指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了解和关注程度。
作为一个拥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海洋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只有当每个人都对海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关注,我们才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
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是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加大对海洋科研的投入,推动海洋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不断地开展海洋科研,不断地推动海洋技术创新,我们才能够在海洋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走在世界海洋科技的前沿。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我们需要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只有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我们才能够持续地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海洋经济的发展。
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柱。
我们需要积极发展海洋产业,推动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只有不断地拓展海洋产业,不断地提升海洋经济的竞争力,我们才能够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真正的海洋强国,我们需要加强海洋意识,加强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海洋经济的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而不懈奋斗!谢谢大家!。
学习情况汇报海洋强国

学习情况汇报海洋强国篇一: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海洋强国”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中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然而,几千来,受陆地中心文化的影响,海洋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
如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方针,这是对海洋重要性的高度肯定,“海洋强国”把海洋的重要性与国家的强大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海洋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
“海洋强国”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在资源紧缺的今天,有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无疑会为缓解资源紧缺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均关注到了海洋的重要性,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正千方百计地觊觎着本属别人的海洋,中国的海洋权(:学习情况汇报海洋强国)受到空前的挑衅,海洋权事关经济,事关国家的安全。
所以说,推行“海洋强国”方针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海洋强国”有着较好的基础。
近些年来,我国加强了海防的力量,特别是首艘航空母舰的成功航行,为打造中国陆海空一体的海防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海底探测方面,6月22日,“蛟龙”号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
中国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海洋主权,有能力独立进行海洋资源的探测与开采。
“海洋强国”需高起点,高效率。
需要多管齐下,笔者以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做好海域的警备防卫工作,严禁外国船只非法进入中国领海;做好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严禁任何污染性的开采,不论经效益多么大,都必须坚持“绿色开采”;做好统筹规划,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探测,统一规划,不可任投资者无序开发,要强化对各类开发的有效监督;“海洋强国”还需要强化对海上渔民的素质培训,一方面,不要误入他人领海,以免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每一个中国渔民都要有主动维护中国海洋权的意识,当好国家海防力量的助手;“海洋强国”需强化全体国人的相关意识,积极支持“海洋强国”的各项措施,并主动为“海洋强国”献计献策,主动为“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 (5)

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 (5)
经过参加海洋强国的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海洋对世界的重要性,以及作为海洋强国,中国有责任在保护海洋,发展海洋事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说,海洋是极其重要的。
它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并释放出大量的湿度,从而稳定气候。
此外,海洋还可以缓冲突发事件,包括台风、暴雨、地震以及海啸等,给人们带来安全感。
其次,海洋资源的开发可以为我们带来经济上的巨大利益。
我们可以从海洋中捕捞海鲜,深海采矿,海洋发电,还可以进行海洋观光,海洋旅游等等。
所有这些都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海洋还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可以满足我们的科研人员研究需要。
海洋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监测海面水域的环境变化,及其影响,以及发现新的药物来治疗疾病。
总之,作为海洋强国,中国有责任积极发展海洋事业,保护海洋环境,利用海洋资源,探索海洋知识,开发海洋业务,积极承担起气候变化治理、环境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责任,充分发挥海洋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海洋强国之我见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要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看到海洋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我格外高兴”。
①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了“中国梦”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军事、生态、经济
一、首先要建立海洋军事强国
(一)、历史教训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在“洋务运动”中创建的北洋舰队在中日海军在黄海北部展开了一场极具惨烈的遭遇战,即黄海大海战。
北洋海军刚在运兵东北大东沟返航途中突遭日军,双方开战。
日本海军终因远洋作战,且不熟海形,而首先退出战斗。
但是此后,李鸿章害怕被日军反击,提出所谓“保船制敌”“避敌保船”,将水师全军藏在威海卫的避风港中,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白白送给日军。
次年,日军发动威海卫战役,遭到陆上和水上四面包围的北洋水师,终因猝不及防而全军覆没于山东半岛。
(二)、地理因素
地球上71%是海洋,而我国大陆海岸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
此外,岛屿海岸线长1.4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3.2万多千米。
我国海岸线曲折,较大海湾有150个,多港阔水深的天然港口,中国共有大小岛屿5000多座,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
要守护好这
些“国土”就必须要求有强大的中国海防。
(三)、世界形势
我国尚未统一,钓鱼岛、黄岩岛等问题一次次被推倒风口浪尖。
虽说“蛟龙号”已经实现了7000米深潜,“辽宁舰”已经实现出港和舰载机飞行。
但面对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必须结合实际、刻苦训练。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当今各国海军努力的目标。
要打造一流海军,必须在信息化建设上下更大力气。
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军队的使命也不断延伸。
海军建设发展形势逼人、时不我待。
”
二、其次要建立海洋生态强国
(一)、我国是海洋资源大国
在我国的东部广阔的海洋之上国蓝色国土的丰腴之地,这里万顷碧波,海天一色,鸥鸟飞舞……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
中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20米以内浅海面积
2.4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
顷。
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
中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前提
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总体良好,但存在的隐忧不容忽视。
如海岸侵蚀、珊瑚礁、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及遭人为破坏等,危及海洋生态安全。
由于人类药物捕鱼、陆地上的污染以及过度开采对这些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我国珊瑚礁面积减少了约80%,珊瑚礁生态系统出现退化迹象。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沙滩上特有的植物群落。
但由于海岸不合理开发对红树林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海南红树林呈现缩减状态。
针对东寨港红树林群落近期出现死亡和倒伏问题,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加强红树林保护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加强保护区内的污染治理,改善红树林生态环境,让红树林重焕生机。
(三)、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根本
水生野生动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海洋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平衡、确保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对海洋经济来说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然而,人们喜食海龟的陋习,却让人类的朋友——海龟频频遭受劫难。
我们应该将“保护海龟,就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的理念化为行动。
三、最后要建设海洋经济强国
(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长13.3%,持续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
2010年,海洋生产总值近4万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沿海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9.9%和16.1%,较“十五”期末分别提高了0.3个和0.8个百分点。
(二)、海洋产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我国海运能力不断提高,超过亿吨的港口20个,货物吞吐量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海洋油气生产跨入大国行列,2010年海洋油气产量超过5000万吨油当量;造船能力全面提升,2010年造船工业的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承接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船舶出口覆盖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海洋产业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海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粗放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不强,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加剧,保障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这些因素仍制约着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持陆海统筹,联动发展。
“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海洋经济深化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
要以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指导方针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陆海统筹、联动发展;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国际视角、开放发展”,推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是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统筹陆海经济布局,统筹陆海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统筹陆海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五个统筹”,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海洋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①中国军网据解放军报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