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液压油过滤技术的应用(2021新版)
液压发展简史及应用

液压发展简史及应用液压技术是一种以液体传递能量和实现机械动作的工程技术。
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航空、航天、工程机械、铁路、冶金、化工、石油、军事、船舶等领域。
下面将从液压发展的历史和液压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液压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
当时,伯努利等科学家开始研究流体的性质以及压力在管道中的传递规律。
在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帕斯卡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即压力在一个容器中的任何一个点上的变化都会均匀地传递到容器的各个部分。
这一定律为液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19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机械工程发展迅速,需求量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开始用液体(以水为主)代替传统的机械装置作为动力传递媒介。
1872年,美国工程师约瑟夫·布拉姆厄尔成功地发明了液压发动机,从而正式奠定了液压技术的基础。
20世纪初,液压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10年,马塞尔·贝斯通发明了液压泵,用于产生高压油液。
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装置的工作效率和控制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1945年,工程师哈里·福斯伯格发明了液压辅助制动系统,这是液压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第一个应用。
此后,液压刹车系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
到了20世纪50年代,液压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航空航天领域,液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起落架、操纵系统和刹车系统等。
在工程机械领域,液压技术被用于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各种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和动作控制。
液压技术的应用为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近年来,高性能液压油的开发和应用,使得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的结合也得到了推广,从而实现了更加精确的动作控制。
此外,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变速器等新的应用也在不断涌现。
总的来说,液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
工程机械液压油的使用

工程机械液压油的使用、检测和污染控制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工程机械有70%的故障是由液压系统引起的。
而液压系统故障中75%以上是由液压油污染引起的。
因此,对液压油的污染及其控制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1对液压油的分类和要求工程机械液压油分普通液压油、抗磨液压油、低凝液压油、高粘度指数液压油、专用液压油、机械油和气轮机油等品种。
液压油应具有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粘度指数高;油膜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化学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良好的防锈和防腐能力,对涂料、密封材料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抗乳化性和消泡性好,闪点高、凝点低,纯净无杂质。
2各种液压油的使用范围(1)普通液压油分Y A-N46、Y A-N68、Y A-N150、Y A-N32G和Y A-N68G 等牌号。
它适用于环境温度为0~40的各类中高压系统。
(适用工作压力为6.3~21Mpa)(2)抗磨液压油分Y B-N32、Y B-N46、Y B-N68、Y B-N80、Y B-N100、Y B-N150和Y B-N46K等牌号。
它适用于环境温度为-10~40的高压系统。
(适用工作压力为>21Mpa)(3)抗凝液压油分等牌号。
它适用于环境温度为-20~40的高压系统。
(适用工作压力达21Mpa)其中Y C-N46D可用于-30以上,主要用于矿山、工程机械等液压系统。
(4)机械油分H J-10、H J-30、H J-40、H J-50、H J-70、H J-90等牌号。
可用作液压系统的代用油,适用工作压力小于6.3Mpa的系统,适用的环境温度为0~40。
(5)气轮机油分H u-20、H u-30、H u-40、H u-50、H u-55等牌号。
可用作液压系统的代用油,因加入了抗氧化添加剂,其质量优于机械油,适用工作压力小于6.3Mpa的要求较高的液压系统。
(6)高粘度指数液压油分Y D-N32、Y D-N32H两种,主要用于对油品粘温特性有特殊要求的系统。
液压油过滤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中图 分类 号 : U41 . 55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0 0 3 2 O 0 —0 8 —0 1 0 - 3 X( 01 )2 0 2 3
0 引 言
液 压 系 统 在 工 程 机 械 中 被 广 泛 地 采 用 , 工 程 机 械 的
1 液压油 过滤 的工艺技 术要求
【 键 词 】 程 机 械 ; 压 油 ; 染 等 级 ; 滤 技 术 关 工 液 污 过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调试技术初探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调试技术初探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液压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变得日益广泛。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是整个机械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决定着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当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面临的问题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系统可能会产生各种问题,从而影响液压工程机械的性能。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调试技术中图分类号:tu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49-021 液压系统调试技术对液压系统的运转需要进行综合的检测、调整和试运行,这就是液压设备的调试。
先要要检查系统的一整套工作进程是否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其次还要看整套工作进程中的具体数值量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1.1 液压系统调试前的准备调试前,首先认真解读设备配套的说明书和资料,详细的了解机械、电机、气动等方面与液压系统的联系,被调试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认真研究液压系统各元件的作用和液压原理图,液压元件在设备上的规定的安装位置,弄清楚其结构、性能和调整部位,液压系统各运行程序的压力变化、速率变化以及系统的功率变化,熟悉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的型号标准。
1.2 液压系统的调试外观检测是液压系统调试的第一步,目的是从整体上检测是否存在影响液压系统运行的情况。
如果再外观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调整,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有效、到位的外观检测能够减少很多故障发生的隐患。
调试的具体内容包括:有负载试车、无负载试车和单项调整。
液压系统的调整和试车需要交替配合进行的,不能独立进行。
有负载试车的主要步骤是:使液压系统的负载达到设计预定的负载并开始运行,通过试车测试系统在此负荷下能够正常的按照实际要求标准工作,具体要测试各个工作元件的力、力矩和运动性能等指标;检查运行时震动和噪音是否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检查功率损耗情况;测试各个工作元件转换运动方向和转换运动速度时是否稳定,不能有冲击、水平或垂直位移现象;同时注意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的温度变化。
工程机械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与应用案例

工程机械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与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工程机械行业也在不断迎来技术革新和应用创新。
本文将介绍工程机械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以及具体的应用案例,帮助读者了解行业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无人驾驶技术是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的一项重要突破。
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等技术,工程机械可以实现自主感知、决策和控制,从而实现无人驾驶的操作。
例如,某公司研发了一款无人驾驶挖掘机,可以根据预设的工作路径和深度进行自动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二、智能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另一项重要技术进展。
通过将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设备等集成,工程机械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操作和管理。
例如,在某工地,工程师使用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统来对挖掘机进行远程操控和监控,实时获取机器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数据,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应用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通过搭载虚拟现实设备,工程师可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操作和练习,提前熟悉机器的使用和操作流程。
例如,某公司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了一款挖掘机模拟器,用户可以通过佩戴头盔和手柄进行真实感十足的挖掘机操作,从而提高了培训的效果和可靠性。
四、生态环保技术的应用实例工程机械行业在生态环保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技术应用。
为了减少机器运行对环境的影响,一些公司研发了新型的动力系统和燃料技术。
例如,某挖掘机制造商引入了电动技术,使挖掘机不再产生废气和噪音,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该挖掘机还采用了再生能源充电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五、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案例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应用也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通过深度学习和智能算法,工程机械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的操作。
例如,某公司研发了一款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压路机,它可以根据道路状况自动调整路面的压实力度和速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液压试验技术及应用阅读随笔

《液压试验技术及应用》阅读随笔1. 内容概要《液压试验技术及应用》是一本专门介绍液体压力测试技术的专业书籍,涵盖了从试验设备、测试方法到工程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液压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还深入探讨了其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液压试验技术的基础知识、最新进展以及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1.1 背景介绍液压试验技术及应用是一门研究液压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
为了保证这些领域中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对液压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液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液压系统的设计和选型:在进行液压试验之前,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对液压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型,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液压系统的性能参数测试: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速度等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可以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表现。
液压系统的耐久性试验:通过长时间运行和反复加载,对液压系统进行耐久性试验,可以评估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通过对液压系统的故障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为维修和改进提供依据。
液压系统的仿真与优化: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有限元分析(FEA)等技术,对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在液压试验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如流体力学、热力学、材料力学等,并熟练掌握各种液压试验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测量技巧。
还需要不断关注国内外液压试验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1.2 写作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液压试验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手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工程机械用液压油的选择及使用

极压抗 磨性 、 空气 释放 性 和过 滤性要 求就 越高 。
() 4 环境 温 度 。针 对 工 程 机械 在 室 内 、 外 、 室 寒 区或是 处于温 度 变化 大 的严 寒 区 , 以及 附 近有 无 高
增 加 8 , 的使用 寿命 就 会减 半 , 9 ℃油 的 寿命 ℃ 油 即 0
命 以及 液 压系 统 的维 护 、 安全 运行 周期 等 情况 , 眼 着 于经 济效 益好 的 品牌 。 二、 影响 液压油 质量 的 因素 ( ) 。油 中水分 的含 量按 照 国标 G / 1 18 1水 B T 11 .
() 1 液压件 。不 同 的 元 件 对 所用 的 液压 油 都 有
大 , 泄漏相 对减 少 , 而 故宜 选择 黏度 较低 的油 ; 之 , 反
元件 中 的控 制 油 道 , 滚珠 轴 承 、 芯 、 压 泵 的活 使 阀 液
塞等 磨损加 剧 , 响 系 统 正 常 运 行 。氧 化 还会 产 生 影 腐 蚀 酸 液 。氧 化过 程 开 始 慢 慢 地 进 行 , 达 到 某种 当 阶段 后 , 化 速 度 会 突 然 加 快 , 度 会 跟 着 突 然上 氧 黏 升, 结果 导致 工作 油 温 升 高 , 化 过 程 更 快 , 氧 累积 的 沉淀 物 和酸 液会 更多 , 最后 使 油液 无 法再 用 。 () 3 杂质 。杂质 不 仅能 磨损 各 相关 的运 动件 , 而 且一旦 被卡 在 阀芯 或其 它 运 动 副 中 , 影 响整个 系 将 统 的正 常运 行 , 导致 机器 产 生故 障 。
是 6 ℃油 寿命 的 1 %左 右 , 因是 油 被氧 化 。氧气 0 0 原
和油 中的碳氢 化合 物进 行反 应 , 油慢 慢 氧化 、 使 颜色
液压传动中过滤器的作用

液压传动中过滤器的作用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过滤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液压系统中的元件免受颗粒污染和杂质的影响,同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过滤器在液压传动中的作用。
过滤器可以有效地去除液压油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扮演着传递能量和润滑元件的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液压油中常常会存在固体颗粒和杂质,如金属屑、沙粒、尘埃等。
这些颗粒和杂质会导致液压系统元件的磨损和堵塞,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甚至引发故障。
过滤器通过其特殊设计的滤芯和滤网,可以有效地捕捉并去除这些固体颗粒和杂质,保持液压油的清洁。
过滤器还可以防止液压系统中的油液泡沫。
油液泡沫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液压系统中的机械振动、油液流速过快或油液温度过高等因素引起的。
油液泡沫会导致液压系统中的气体溶解度下降,从而降低油液的润滑性能和承载能力,甚至引发液压系统的振荡和噪声。
过滤器中的泡沫分离器可以有效地去除油液中的气泡和泡沫,保持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
过滤器还可以防止液压系统中的水分和化学污染物。
水分的存在会导致液压油的氧化和腐蚀元件,从而降低系统的工作寿命。
过滤器中的水分分离器可以有效地去除液压油中的水分,保持液压油的干燥和清洁。
同时,过滤器还可以防止液压系统中的化学污染物,如酸、碱、氧化剂等的侵入,保护系统中的密封件和元件不受损。
过滤器的作用不仅仅是保护液压系统中的元件,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去除液压油中的颗粒和杂质,过滤器可以减少油液对元件的磨损,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和干燥,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减少能量损失。
这在一些对液压系统响应速度和能耗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尤为重要,如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过滤器在液压传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液压油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防止油液泡沫和水分的存在,保持液压系统的清洁和稳定运行。
同时,过滤器还可以延长液压系统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机械液压油过滤技术的应
用(2021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28
工程机械液压油过滤技术的应用(2021新
版)
[摘要]工程机械设备从设计开发到后期使用维护,我们都要应用液压油过滤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方法。
在设计开发时,针对设备的应用场合以及系统特点要求,选用合适的液压油过滤方法。
在后期设备使用维护过程中,我们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要对液压油进行过滤和更换,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液压系统故障,本文主要就液压油的过滤方法和应用场合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油;过滤技术;应用
一、前言
液压油做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工作的能量传递介质,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系统润滑、防腐防锈以及冷却等重要作用,而液压油的清洁度又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液压元件寿命
等,因此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过滤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
液压油的过滤是一项很关键的技术,一旦液压油清洁度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可再增加或调整内容。
二、液压油过滤技术简介
液压油过滤技术其内利用亲油疏水技术和“气穴”原理,油液在真空分离器中的接触面积扩大为原来的数百倍,而“气穴”系统又使油蒸发表面积不断增大,且蒸发界面不断更新,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油在真空系统中的行程和静态水分挥发面积,使油中的水分在低热、高真空度、大表面,高抽速的条件下得到快速汽化蒸发并由真空系统排出。
由真空分离器上部排出的水、气体,经冷却系统逐级降温除湿后,最后由真空泵排向空中。
真空分离器中经真空汽化脱水后的干燥油液,经输油泵由负压升为正压,经过精滤后,净油从出油口排出,完成整个净油过程。
液压油过滤技术是工程机械中进行系统防护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液压油在系统中是表示传递压力、保持润滑、能够进行冷却密封
的作用如果选择不恰当的话则会导致系统出现故障和污染现象因此在选择液压油中应该按照相应的规则和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不同材质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巨大的污染在使用时还应按照规则进行定期的维护长期监测才能发挥出设备的最大利用率。
三、过滤脱水原理
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润湿现象可分为沾湿、浸湿和铺展三种,铺展是润湿的条件。
也就是说,如水能在固体表面上铺展,它也一定能沾湿和浸湿固体。
润湿性能的好坏是以接触角(或称为润湿角)的大小来衡量的。
图1所示为油、水和固体三相达到平衡时,在三相的交界处,会形成一定大小的接触角θ,它是张力σ水固与σ水油之间的夹角。
图1接触角示意图
接触角的大小,由液体和固体的性质所决定。
具体说是由作用在三相点上各类界面表面张力系数σ水固、σ油固、σ油水之间的平衡状态决定的。
Σ油水力图使水滴的表面收缩到最小,以降低油水之间的表面能;σ油固力图使水滴展开以盖住固体表面(因为固体
表面本身无法收缩,故力图吸附液体来降低表面张力),以降低油固之间的表面能。
Σ水固力图减小水固界面面积,以降低水固界面能。
当体系达到平衡时,水滴与固体表面形成一定大小的接触角。
Θ越小,润湿性能越好。
根据接触角的大小,固体物质分为两类,一类固体是水对其润湿性能良好,而油对其润湿性能不好,这类固体称为亲水性固体或憎油性固体(θ<90°),如玻璃、石英、各类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等;另一类固体是油对其润湿性能良好,而水对其润湿性能不好,称为亲油性固体或憎水性固体(θ>90°),如固态烃,大烃基弱极性有机固体,无机盐的金属硫化物等。
液体物质大体也分为两类,一类为非极性液体(如烃类液体),几乎能良好润湿绝大多数固体;另一类为极性液体(如水),则只能良好润湿少数固体(如玻璃、石英、无机盐等)。
可以认为,液体与固体的极性越接近,润湿性能越好。
油水分散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可以通过某些工艺措施来破坏维持这种分散体系稳定存在的条件,从而使油中的微小水粒
子聚成较大的水滴,再通过沉降实现油水分离。
过滤脱水利用纤维介质对油和水的不同亲和作用,顺序通过两种过滤层:凝聚层和斥水层,实现对乳化水的过滤分离。
水滴同聚结纤维层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情况:截获(运动的微小水滴直接同纤维接触)、布朗扩散和惯性碰撞。
重力、静电电荷和范德华力均会对这三种相互作用施加影响。
水滴在这些作用下与纤维接触。
水滴同纤维接触时,它们之间滞留有油膜。
但聚结纤维层是亲水物质,水滴能从亲水表面将油膜置换,所以水滴从纤维上将油膜置换并使纤维润湿,使水滴粘附于纤维之上。
水滴向纤维粘附的效率取决与纤维表面的性质接触角θ、直径以及水滴的粒度。
并且,接触角越小,纤维的直径越小,水滴的粒度越大,水滴就越易向纤维表面粘附。
根据自由表面能减小的原则,水滴在润湿纤维以后会以两种方式凝聚:
(1)水滴在润湿纤维表面凝聚。
水滴不断粘附在纤维表面上,水
滴与水滴相遇会互相融合,凝聚成大水滴;
(2)水滴在纤维孔隙中的凝聚。
由于纤维层密度很大,纤维之间的孔隙很小,水滴与水滴也会在纤维孔隙中相遇互相融合,凝聚成大水滴。
两种情况在接触角0°~180°内同时进行。
头一种情况占主要地位。
当水滴达到一定的粒度时,在油液流动力和水滴本身的重力作用下,水滴会从纤维表面脱附或沿着纤维流动,并形成向下面纤维联结的水道,在穿过多孔层以后,在同纤维的粘附力、油液的流体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水滴会从纤维表面脱附。
两相液体随油流流至斥水层。
斥水层是由接触角180°的斥水材料制成的。
油水在斥水层上由于分界面表面张力的作用,在其毛细管内产生水阻效应,油液可顺利地通过斥水层,而水珠则被阻碍。
从而实现了油与水的分离。
水阻效应,又称贾敏效应:如果液体中存在着比毛细管内径大的不溶性液滴,而液滴对毛细管的润湿不好,则毛细管会对其产生
阻力作用。
产生水阻效应的原因可应用表面能加以解释。
球形水滴要通过毛细管,就必须改变形状,从球形变为非球形,从而增大了水滴同油之间的界面面积,表面能也随之增大。
要增大表面能必须增大外加压力做功(即表面功),这种外加压力即是克服贾敏效应的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液压油进行及时的过滤和维护,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来提升液压油的纯净度,减少机械故障。
参考文献
[1]许囡.浅谈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正确使用与维护[J].甘肃科技,2014.7(14):85-86.
[2]李翀.液压系统的污染分析与控制[J]有色设备,2011.1(1):45-46.
[3]刘寒冰,漆东勇,马少华.采用多路阀的液压系统的状态监测的实现[J].液压与气动,2014.2(2):58-59
[4]董守聪,梁培锁.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J].建筑机械化,2012(5):12-13
[5]刘鲲.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J].科技资讯,2013(24):21-22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