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经典绘本读后感

经典绘本读后感经典绘本读后感1周末在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读了《我爸爸》、《我妈妈》,他们的是英国作家安东尼。
布朗。
这二本书是有许多有趣图画的绘本读物,生动好读。
我知道书中的爸爸、妈妈是小朋友最崇拜的'人。
里面的爸爸、妈妈是很棒、很优秀的父亲和母亲。
爸爸妈妈为了照顾我很劳累,要做饭、要逗我开心、还要辅导作业,而且爸爸妈妈在社会上也有自己的工作,但无论多么劳累都会全心全意地照顾好、保护好我。
全天下的爸爸妈妈都会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爸爸妈妈就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我要体谅我的爸爸妈妈,努力学习,听话、讲理、勤劳,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我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永远爱我,幸福就是家人在一起。
经典绘本读后感2和孩子一起读了《我妈妈》这本绘本。
对于成年人的我来说,是很简单的;但虽然简单,却不幼稚。
或许这就是这本绘本的魔力吧。
甚至他将母亲的这个形象塑造的`那么“万能”、亲切,我还有些沾沾自喜。
另外,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这本绘本,以孩子天真的口吻,描绘了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母亲形象;其中也是运用了对比的句子来形容妈妈的不同形象。
比如,说妈妈的歌声像天使,吼叫起来又像狮子;或者说妈妈像猫咪一样柔软,又像犀牛一样强硬。
此外,也用了比喻手法,说妈妈美丽得像蝴蝶,柔软得像沙发……图画中的妈妈是穿的睡袍和拖鞋,衣服上有着爱心,总是笑得很灿烂和温暖,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更容易使孩子接受图画中塑造的“万能妈妈”。
通过这些插图,在孩子脑海里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妈妈的形象,也让孩子体会到妈妈的爱,更加珍惜亲子之间的温暖关系。
然而在情感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孩子也能获得视觉上的丰富感受。
是一本很好的读物!经典绘本读后感311月26日,星期二,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绘本《大卫不可以》。
调皮的大卫从头到尾爱搞恶作剧,但是他妈妈只说大卫,不可以。
妈妈问我:“你是不是调皮的大卫?”我说:“不是!”妈妈说:“你以后还会不会这么调皮啊?”我一脸坚决的.说:“不会!我都长大了,都上学了,那些都是小宝贝做的事啊!”说完我和妈妈又哈哈大笑,妈妈对我说:“桥桥乖,我爱你,永远爱你!”我趴着妈妈怀里一脸幸福的笑了。
教师读书笔记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教师读书笔记《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本书是一部教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的阅读指南。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对图画书这一图书门类的介绍,介绍如何“从头到尾阅读一本图画书”,下篇是对国内引进的60余部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精彩解读,从外在形态、艺术表现到故事内容对这些图画书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记录和独到有趣的解读。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很清新的感觉,因为看到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图画,很吸引我,日常生活中很少看类似的图画书,在翻看了上篇对于图画书的阅读指南后,了解“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等。
就迫不及待的翻看了下篇的一些经典图画书的故事与解读。
看了看《小黑鱼》、《14只老鼠吃早餐》、《快活的狮子》等几个图画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快活的狮子》,它讲述的是住在法国动物园里一只快活的狮子的故事。
快活的狮子每天在动物园里会有很多人向它打招呼,人人都是他的朋友。
一天早上饲养员忘了关门,快活的狮子决定出门去看看那些城里的好朋友。
当狮子走出公园的围栏,向平时的好朋友打招呼时,他们大惊失色,失去了常态,一看到它就乱了:有的晕过去,有的跑掉……总之跟动物园的时候不一样,狮子觉得奇怪,他想找到一个看见他不会晕到,也不会跑掉的朋友。
不久,消防车来了,消防员们慢慢地靠近狮子,这时从背后传来了饲养员儿子佛朗索瓦的声音:“你好啊,快活的狮子”,最后快活的狮子和弗朗索瓦一起回动物园了。
狮子最终它靠自己的理解,得出结论:“依我看,人们不在动物园里,一定就是这个样子的。
”于是,他决定不再出去,老实呆在自己动物园里的房子,等待人们温文尔雅地来看他。
故事令人深思,同时画面很有内涵,画中人物的表情丰富多变,线条轻松随意,图画间充满了幽默感。
狮子的心理变化其实就像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一样,从单纯的快乐、单纯的悲伤经历过一次次挫折之后,慢慢变成了“含着泪的笑”。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审视自己:我是谁?我在对方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形象?这很重要,是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前提。
经典绘本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经典绘本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经典绘本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经典绘本读后感1慈母龙妈妈冒着生命危险,养大了捡来的霸王龙,这种无私的母爱不仅感动了小霸王龙,也感动了我。
虽然霸王龙最后离开了慈母龙妈妈,但是它却找来成堆的果子报答妈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谢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的父母、感谢每天教我们的老师……小翼龙的爸爸妈妈把它教育成了一直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恐龙。
它在敌人生命垂危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最终感动了这只粗暴可怕的霸王龙。
我们要向小翼龙学习,不管谁遇到困难都要给予无私的帮助,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敌人会越来越少。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人,更应该珍惜友谊,懂得感恩,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经典绘本读后感2这是一个月亮格外皎洁的夜晚,森林里一只火狐准备出去逮食给它的孩子们吃。
火狐慢慢地走着,突然它的眼前一亮,是只野鸡。
火狐停下来,埋伏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等待时机。
就在这时一只猫头鹰从空中俯冲了下来,捉住了它的美食;刺猬紧随其后,捉住了一只甲虫。
火狐猛然一跃向野鸡扑去,可是野鸡被周围的声音吓到了,慌慌张张地飞走了。
火狐接着把目标锁定在兔子身上。
兔子拼命地跑,火狐使劲地追,可是兔子突然钻到树洞里不见了。
而这时在森林的另一边,一只鼹鼠正在吃一条蚯蚓,河鼠正游向对岸,翠鸟正扎进水里在捉小鱼。
火狐这时已经很累了,于是它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准备开始第二轮的觅食。
幸运的是前面正好有一群大雁,火狐一个箭步,冲进雁群。
雁儿们一飞冲天,可还是有只雁儿没来得及逃离,被火狐捉住了。
我十分佩服火狐那种不找到食,今天就不回家的执着精神。
火狐从未放弃觅食的任何一次机会,一心一意地找食,为了就是把最好的食物带回家,让家人吃到美味的食物。
“世人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是的,只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无论有多难、多大的事,只要勇往直前,不顾一切,任何事情都能解决,都能被我们KO了。
分享--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分享《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一部教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的阅读指南。
全书分为上下篇。
上篇是对图画书这一图书门类的介绍,下篇选择已经在国内引进出版的60余部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精彩解读,附录不仅包含图画书重要奖项的介绍和权威推荐书目,还为读者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提供了主题索引。
1902年第一本图画书《比得兔的故事》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间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记录和独到有趣的解读。
它通过生动易读的30多万文字、风格多样的近200种图画书实例和清晰精美的800多幅插图,引领读者走进图画书的世界,了解图画书的表现形式,发现图画书的奥妙趣味,可谓一部读懂图画书的百科全书。
掌握了本书所讲的图画书阅读技巧,你会知道一本薄薄的图画书为什么值得细细品味?如何品味?还会从那些已经阅读过的图画书中发现很多之前忽略的细节,让书柜里的图画书焕发新的生机。
当你还是孩子,初为父母,或者人生过半的时候,《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都能带你透过图画书的故事和艺术领略不同的人生风景。
作者----彭懿的身份不断在变,随着一个梦想,随着又一个新的梦想。
童年时,彭懿喜欢描画昆虫,他的愿望是当一名昆虫学家,每天埋头制作昆虫标本……所以,彭懿大学选修复旦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
梦想此起彼伏,愿望不断飘移,跟随梦想和心愿,彭懿先后做过粮库害虫防治技术员、科教片电影编导、报社编辑、出版社编辑、自费留学生……三十多岁时,彭懿在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研修儿童文学四年,获教育学硕士;四十多岁时在上海师范大学研修儿童文学三年,获文学博士。
现在彭懿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彭懿是一位卓有有建树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他的主要学术著作有:《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宫泽贤治童话论》《幻想教室》《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图画书与幻想文学评论集》《走进魔法森林——格林童话研究》《图画书可以这样读》……彭懿是一位优秀的幻想小说作家——彭懿是一位热情的翻译者——彭懿是一位狂热的摄影师——彭懿还是一位具有专业水准的业余昆虫画家—媒体评论《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由于其特有的创意和精美的品质,在读者中特别是在图书出版圈内赢得好评,许多业内读者甚至一书难求。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摘自《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图画与文字相互补充、分别讲述、滑稽比照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在绝大部分的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
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但一本图画书的故事还应该是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即图文合奏。
所以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面才会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说到图文关系,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母鸡萝丝去散步》了。
其实,它所以会被人们奉为经典,就因为它在画面里叙述了一个文字里并没有提到的故事,让文字与图画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比照。
整本书十四个画面,一共只有32个单词。
如果单看文字,这本书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Rosie the hen went for a walk (母鸡萝丝去散步)/across the yard (穿过院子)/around the pond (绕过池塘)/over the haystack (翻过干草垛)/past the mill (经过磨面房)/though the fence (钻过栅栏)/under thebeehives (从蜂箱下面走过去)/and gotback in time for dinner (回到鸡舍,正好赶上吃晚饭)——似乎一切正常,只不过是一只母鸡在农场里兜了一个圈子,但画面里出现了一只狐狸。
于是,母鸡散步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狐狸追母鸡的故事,正如约翰·洛威·汤森(John Rowe Townsend )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Writtenfor children: An outline of English-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 ,2003)里所说的那样:《母鸡萝丝去散步》叙述的重点在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实。
老师读书随记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天才

看似厚重的一大本书,却深深的吸引着我去仔 细品读,或许这就是彭懿编著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不论是从外在形态、 艺术表现,或是到故事的内容, 这本书对一百多年间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专业系 统的记录和独到有趣的解读,并通过精美别致的书 籍形态,表达了作者对于图画书的爱与知,可谓是 一部教人们读懂图画书的百科全书。
若你能认真阅 读此书,我想一定会受益匪浅,而我偏偏却被茫茫 词海中的一句话所吸引: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 天才。
课间十分钟,我总能看到我们班的孩子一个个 排排坐似的趴在班外的书架上津津有味地阅读。
有 一次我发现一个小男孩在读一本图画书,而图画上 并没有标注拼音。
我便凑到他跟前问:“能看懂吗? 要不要傅老师给你读读?”在我等着他眨巴着期待 的小眼神说好的时候, 他却特别傲娇的告诉我: 师,我能看懂!”“ 会讲的乱七八糟,但没想到他却看着图片大差不离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老师读书随记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 典》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 “读” 图的天才老 呦,那你给我讲讲!”我本笃定他的把整个故事复述了出来,我不禁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这让我更加肯定,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小天才!起初我对图画书了解甚少,但通过这本《阅读与经典》,我发现图画书可没有我们眼睛看到的那么简单。
图画书一词来自日本,英文名称为“ 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是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而图画书更是有许多的特点来吸引着那些小读者们,我简单总结了一下:1、精美装帧故事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手法营造故事情节,精美的画风与封面,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语境真实英文的图画书能够提供给孩子学习英语的真实生活情境和丰富的词汇,能协助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读《世界阅读与经典》有感1000字高分作文

读《世界阅读与经典》有感1000字这些天我一直在读一本名叫《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书, 首先, 我不得不说, 这本书看的很仓促, 由于家里的原因, 读自己的书的时间很少, 如果有时间, 读大堂的绘本比较多, 我就以读到的孩子的绘本来说一说的对这本书的感受。
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 作者彭懿对什么是图画书这个命题做了详细的阐述。
他指出, 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是图文合奏的。
在图画书里, 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 而是图书的生命。
不需要文字, 图画就可以讲故事, 这是图画书的一个典型特点。
此外, 图画书还强调画面的连贯, 在规定的几十页内, 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
彭懿把图画书的作者比喻成导演, 作者必须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个故事讲得既清楚又好看。
一本好的图画书, 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
图画书的构成要素一是图画, 二是故事。
图画形式多样, 有素描、版画、油画、水彩、拼贴等等, 其中很多图画甚至出自大师之手。
世界著名插画大师莫妮克弗里克斯的无字书系列, 用线条勾勒出的栩栩如生的小老鼠, 发生在他身上奇妙且不可思议的事情, 虽然没有文字, 可是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愚人节的小鱼》全书是类似水彩的暖色调, 讲述了法国传统的愚人节, 人们想法在其他人背上贴上小鱼, 以全天不被发现为胜, 因此有了Sam精心的准备小鱼, 想要贴在姐姐的背上的小故事。
书中文字虽然简单, 但图画里流露出的内容更多: 小鱼形状的窗户里看到的是美好的世界, 蓝天白云热气球, 都是能让人联想到快乐的事物。
彩色的线条画出的都是鱼的形状, 也说明了每个孩子心中单纯的想要自己的小鱼在别人的背上贴上一整天的愿望。
还有一部分绘本是教育系列绘本, 比如: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宫西达也恐龙系列, 还有著名的《我爸爸》《我妈妈》, 都是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学会向最亲的人表示感谢的书籍。
图画, 在绘本中成为低年龄孩子和成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图画书的讲读艺术读后感

图画书的讲读艺术读后感在我翻开《图画书的讲读艺术》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给孩子讲读一本小小的图画书,居然也有这么多的门道和讲究。
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它让我意识到,以往我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方式实在是太过简单粗暴,只是匆匆地把文字念完,完全忽略了图画中隐藏的无数细节和信息。
书中提到,讲读图画书,不仅仅是读文字,更是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图画,去发现那些作者精心设计的小惊喜。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给孩子讲读《大卫,不可以》的经历。
那天,孩子闹着非要我给他读这本已经读过无数次的书。
我有些不耐烦,但还是翻开了第一页。
以往,我总是快速地念着文字:“大卫,不可以!大卫站在高高的凳子上,拿东西很危险。
” 然后就翻到下一页。
可这一次,因为刚看了这本书,我决定按照书中的方法,慢下来,和孩子一起仔细看看这幅图。
我问孩子:“宝贝,你看大卫的表情,他是不是很得意呀?”孩子盯着看了看,点点头。
我又接着说:“那你再看看地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不是像咱们家有时候也这么乱呀?”孩子眼睛放光,开始叽叽喳喳地说起来:“妈妈,像,像!”然后我们看到大卫脚下的凳子,那凳子腿细细的,感觉随时都会断掉。
我故作夸张地说:“哎呀,这凳子太不稳啦,大卫要是摔下来可不得了!”孩子紧张地抓住我的胳膊,小脸上满是担心。
接下来的每一页,我们都这样慢慢地看,细细地聊。
当看到大卫一身泥巴走进家,客厅里留下一串脏脚印时,我问孩子:“你说妈妈看到这样会怎么样?”孩子皱着小眉头说:“会生气!”我笑着说:“对呀,就像你把家里弄脏,妈妈也会有点生气呢。
”还有大卫洗澡那一页,满浴室的水都溢出来了。
我和孩子一起想象水漫到客厅的场景,孩子笑得前仰后合。
当读到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妈妈说“大卫乖,我爱你”的时候,孩子也钻进了我的怀里,小声说:“妈妈,我也爱你。
”那一刻,我的心里暖暖的,无比感动。
通过这次细致的讲读,我发现孩子对这本书的理解更深了,他不再只是听个热闹,而是真正走进了故事里,感受到了大卫的喜怒哀乐,也明白了妈妈的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带你游走在经典图画书间
——我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今天能够跟大家在一起交流我的读书心得,我感到很荣幸,感谢园领导给我这样一个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同时能够锻炼提高的机会。
这些天我一直在读一本名叫《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书,因为自己对绘画的偏好,所以当我发现这本书时,自然地就对它产生了好奇和兴趣。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心里会有些疑问,图画书都是小孩子读的,有什么意思?但是如果你读过了这本书,可能会颠覆你对图画书的固定认识。
首先,我想谈谈什么是图画书。
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的书店被各式各样的“带图的书”占据着,绘本、漫画,班里图书角那些《字宝宝》、《幼儿画报》等等……这些书被模糊地通称为“图画书”。
但到底什么是图画书?这个概念似乎总有些模棱两可。
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作者彭懿对这个概念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他指出,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
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图画书是一
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
“不需要文字,图画就可以讲故事”,这是图画书的一个典型特点。
此外,图画书还强调画面的连贯,在规定的几十页内,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
彭懿把图画书的作者比喻成导演,作者必须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个故事讲得既清楚又好看。
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
图画书的构成要素一是图画,二是故事。
图画形式多样,有素描、版画、油画、水彩、拼贴等等,其中不乏大师的作品。
图画书的故事短小单纯,像久远的传说,读过之后,会产生立即告诉别人的冲动。
这样的图画加上这样的故事,就成了创意独特、想象新奇、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图画书。
这样的图书,内容上易理解,形式上易接受,特别适合儿童阅读。
你可以用点滴时间很快读完,但要用一生来咀嚼和回味。
其次,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可能大都习惯看书就看主体,也就是书的内容,不太关注一本书的结构,可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明白什么叫环衬,什么叫勒口,什么叫扉页。
以《小蓝和小黄》这本图画书来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
封面:一本书首先映人读者眼帘的是它的封面,所以向来讲究的书籍都是精心设计封面和版式装帧的。
一本书的封面同时也透露出这本书的某些重要信息,甚至是这本书品位的一种象征。
环衬:打**面之后,我们会看到封面与书芯之间有一张衬纸(简装本则没有)。
这就是环衬,又称为蝴蝶页。
这是成人最容易漏读的一页,一般人匆匆翻过,后者干脆与扉页连在一起一翻而过,这样往往会错过作者和编辑的独运匠心。
孩子一般不会漏过环衬的,虽然他们可能说不出什么,可能会有新奇的发现与联想。
护封:有些精装书在厚厚的硬壳外面还套着一张封面,一般称作护封,护封前后都有一个向里折的折口,叫勒口,前后勒口上往往印着许多与这本书相关的一些重要信息,不能漏看。
扉页:翻过蝴蝶页之后,我们便看到了扉页。
扉页上一般写着书名、作者和绘者以及译者和出版社。
有的扉页上还有作者、绘者的简介以及本书的获奖记录。
读图画书,扉页一定要仔细地看,因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它会告诉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大致发生了什么事。
比如《活了l00万次的猫》的扉页上就是那只威风的虎斑猫,它与封面的姿态略有不同,扉页上的猫正张开双臂,仿佛在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