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第五章第三节..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徐通锵)详细复习资料_课堂讲义笔记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导言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
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
(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1、一般/普通语言学2、个别/具体语言学具体语言学(1)历时语言学(2)共时语言学(二)应用语言学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
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纲要(词义)

三、课程体系
第二节 组合规则
• 语法的组合规则: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
成句子的规则。
• 一、词法:词的屈折变化和构词法 • 从构词法上来讲,词可分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合成词有可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 二、句法 • 句法的基本结构规则: 主谓、述宾、述补、偏正
和联合
• 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种方式;
• 同音词是读音相同的几个词,与词义的聚合无
关。
• 同音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同音同形词,一种
是同音异形词。
• 二、同义词: • 1.什么是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一组词。 • 2.同义词又分为两类:等义词和近义词。 • (1)等义词指的是意义完全相同的词。 • (2)近义词,指的是意义基本相同的词。
• B.基本词汇中的词有以下三个特点: • (1)全民常用性。 • 基本词汇中的词都是一个语言社团里的人们在日
常生活和日常交际中经常地、普遍地使用着的词, 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 (2)稳固性。
• 基本词汇中的词是大多是自古就有的,历
史悠久,人们世世代代都在使用,不容易 发生变化。
• (3)构词能力强,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 2.语法意义
• 1)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 2)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概括类型。
• 3)常见的语法范畴: 性、数、格、时、体、态、人称、
级、式等。
• 四、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 • 1.组合的层次性
• 语法单位在相互组合时不是简单的线性排
列,而是一层一层套合起来的
• 2.组合的递归性
• 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
概括和反映。
• 包括: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
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

语言学纲要王庆幻灯片2导言●一、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功用幻灯片3一、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1 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研究语言的规律和本质结构的科学。
●结构:语音、语法、词汇●规律:聚合规律、组合规律●幻灯片4●普通语言学:研究各种语言的共同结构特征,以及共同规律。
●专语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结构和规律。
比如现代英语语音学、现代英语语法学、现代英语词汇学。
上古汉语语音学、上古汉语语法学、上古汉语词汇学。
现代汉语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方言学。
幻灯片5●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学:●(1)语言学习和教学的需要。
●●如何教别人发“鼻音”?●为何拼音教学总是一组一组的进行。
● (音素平行对称地形成聚合。
)●(2)语言学可以为其它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甚至产生新的学科。
幻灯片6● 2.1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2.1.1 文学语言研究与语言本体研究●文学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在各行各业中,经过加工提炼,具有审美意蕴的语言。
比如:●广告语:“特步”飞(非)一般的感觉。
●作女人“挺”好!狭义:专指文艺作品中,经过高度提炼,精确表达作者思想,往往具有审美意蕴的语言。
常见的诗歌、小说、散文、论文等。
●如《天净沙·秋思》。
●●文学语言研究,主要是指语言运用研究,探讨语言与思想情感表达的关系、语言与审美(比如意境)表达的关系。
●语言本体的研究和文学语言的研究不同:● 1、语言学研究所有语言的共性的、本质的结构和规律。
●文学语言研究语言的表达,即语言如何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语言学研究语言为什么能够让人交流。
●文学语言研究语言怎样完美地实现了表达。
● 2、语言学不研究语言的审美意蕴。
●文学语言的重点是研究语言的审美意蕴。
●从历时来看,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有两个:古代书面语和现代活语言● 2.1.2 语文学●研究对象:古代书面语●研究目的:为经典作注(语文学)●三大语言学的发源地的语文学研究:●希腊——罗马:拉丁文●语法、修辞、逻辑●印度:梵语●语音、语法●中国:文言文●小学:音韵、训诂(文字)“小学”:最初指“小孩入学的地方”。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教材精讲(第5章语义和语用)【圣才出品】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教材精讲(第5章语义和语用)【圣才出品】第5章语义和语用一、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词汇和词义的研究在传统语言研究中是语义研究的主体。
1.词汇的含义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词汇的分类(1)基本词汇①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或现象。
②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有:a.全民常用性;b.稳固性;c.构词能力强。
(2)一般词汇①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
②一般词汇的主要特点: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构词能力比较弱。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汇意义的主体部分是词的“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此外,词汇意义还包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意义。
1.概念意义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这包含几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词具有指称某类现实现象的功能,就在于它是作为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体,具有说这种语言的人共同认可的概念义(人们心理中的现实映像)和特定的语音形式。
2.其他意义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
(1)感情色彩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
(3)象征功能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
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1.概括的含义概括,同时也是对现实现象的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归在一起,给以一个名称,使它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
语言学概论课《语言学纲要》复习纲要

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p29 [簡答題]任意性——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不具逻辑关系的,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相同的语义内容可以跟不同的语音形式结合,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有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旦确定,就对使用它的人具有强制性。
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中,只可一个接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可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p31 [選擇或判斷題]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p32组合关系——(横向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形成语言的结构)聚合关系——(纵向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第三节发音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p59[簡答題]元音和輔音的區別--1.发元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发音器官其他部分不形成阻碍。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气流克服阻碍发音。
(是否有阻碍)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该部分器官紧张。
(发音器官紧张情况)3.发元音时,呼出气流因无阻碍,较弱。
发辅音时,气流必须克服阻碍,因而较强。
(气流强弱)4.发元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声音洪亮。
发辅音时,声小。
(声音大小)三、元音p59(特点,从哪些方面说明)元音的不同是共鸣器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i】前高不圆唇【e】前半高不圆唇【ε】前半低不圆唇【a】前低不圆唇【u】后高圆唇【o】后半高圆唇【ɔ】后半低圆唇【ɑ】后低不圆唇四、辅音p62 (辅音的音色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參照筆記P11]辅音的发音特点:1.清和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2.送气和不送气——发送气音时,通过喉部的气流比较强。
(完整版)《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导言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3.什么是“小学”?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
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
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
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结构关系。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法

第五章语法一、什么是语法A: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与变化的规则与组词成句规则的总和。
1.词的构成与变化的规则词的构成规则——构词法词根+后缀词的变化规则——构形法2.组词成句的规则由词组成词组或短语,由词或词组组合成句子,二者全称为句法。
词法和句法合称语法。
二、语法的各级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短语[词组] 词与词的组合,分为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两类句子语言中具有一定语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最小的使用单位。
句组[句群、句段、超句体] 表达一个完整意思、大于句子的语言片段。
三、语法的性质和特点1.抽象性语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语法的抽象性和词汇的抽象性A.抽象的对象不同[事物句子]B.抽象的依据不同词汇依据的是意义,语法依据的是单位间的关系△理解语法的抽象性应从两方面着手:A.语法关系的抽象性B.语法单位的抽象性2.稳固性语法的稳固性(三重意思)1.稳固性指语法的基本格局未变2.稳固性不是不变性3.稳固性是相对于语音、词汇而言的第一节语素和词一、语素和语素变体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
我们人们的话语进行切分,分到最后还有意义的单位就是语素。
2.语素变体:同一语素内部略有差异的单位就是该语素的变体。
语素是一种音义的结合体。
它的变体分为语音变体和语义变体(义项)两类。
二、词和词的构成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的构成方式:1.并列式2.偏正式3.述宾式4.述补式5.主谓式语法意义:任何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语法意义。
语法手段:把具有共同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类就是语法手段。
第二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一、语法手段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常见的语法手段有:1.语序:利用词或词组在语言结构中的排列顺序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
2.虚词:虚词又称功能词或辅助词,指基本上没有词汇意义而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 词 义

2.2
附加意义 词的附加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主观评 价,是词语体现出来的联想意义或色彩意味。主要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感情色彩。 褒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肯定、赞许、 喜爱的态度,贬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否定、 贬斥、厌恶的态度。 二是语体色彩。 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是语言中两种最基本的语体。 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 上这种语体的色彩。口语风格一般显得通俗活泼,书面 语风格一般显得庄重典雅。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词语是 通用词语,它们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
1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限制
(1)受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制约
(2)受语义系Hale Waihona Puke 中其它成员制 约 (3)受社会习惯制约
(4)受色彩意义制约 2词义在词语的搭配中得以凸显 词义会在词和词组合时凸显一些特征,也会隐去一些特征。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与人类经验的映像 1语义结构: 有限多的“谓词—体词”关系类型(一般称作“动—名关 系”),就是句子的语义结构。
三、句法语义范畴 “人称”是与说话者挂钩的名词性范畴 “时”是与“说话时”挂钩的范畴。 “指示”是与“说话者位置”挂钩的范畴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 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1句子的真值: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 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 子的真值”问题。
思考练习
他把船拴在河边的柳树上。 李老师住二楼。 他踢了小张的屁股。 他什么笔都有。 他什么时候去的王府井。 我们的生活将更美好。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
河边有棵柳树。 李老师住楼。 他踢了小张。 他有钢笔。 他去过王府井。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美好的。 他哥哥在北京上学。
2动程的类型
动作——猴子玩苹果/他跑了/我送了小李一本书 性质状态 ——花很红/眼晴大大的冰化了 使动 ——惨案震惊了世界 3语义角色 (1)语义角色: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 类型。
(2)语义角色类型 基本语义角色 施事 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受事 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到影响的事物 与事 施事所发动事件的非主动参与者,最常见的是因施事的行 为而受益或受损者。 主事(客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 致事 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 外围的语义角色 工具: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 方所:动作、行为发生或开始、结束的场所、方位或范围。 时间:动作、行为、事件发生或开始、结束的时间,延续的时段等
2蕴涵 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 反向推导却不成立。 a b 李明买了猕猴桃 李明买了水果 李明感冒了 李明病了 李明批评了张三 张三挨批评了 3预设 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 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他哥哥昨天回/没回来。 他有哥哥。 他家的彩电坏了。 他家有电视。 收废品的又来了。 收废品的来过。 小张认为这首诗不错。 小张读过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