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年月日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年月日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年月日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年月日知识点
字词句
1. 字的基本认识: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笔画组成,字有形
体和发音。

2. 常见的汉字:认识一些常见的汉字,例如:人、山、水、火、木等。

3. 词的组成:了解词语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4. 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可以表达完整的
意思。

语法
1. 名词:研究名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例如:人名、地名、物
名等。

2. 动词:认识动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例如:跑、笑、吃等。

3. 形容词:研究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和描述作用,例如:高、矮、快乐等。

4. 量词:了解量词的用法和常见的量词,例如:个、本、条等。

阅读与写作
1. 阅读理解:研究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思。

2. 诗歌鉴赏:欣赏并理解一些简单的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3. 书写规范:培养书写规范的惯,注意字形和字间的间距。

4. 写作练:进行简单的写作练,如写一段自我介绍或描述一幅图片。

古诗词
1. 背诵古诗:研究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培养语感和节律感。

2. 唐诗宋词: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和意境,欣赏其中的美。

3. 诗词创作:进行简单的诗词创作练,写一首自己的小诗。

这些知识点是小学三年级语文的基础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提高语文的基本能力和阅读写作水平。

小学三年级年月日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年月日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年月日知识点一、数学知识点1. 数字和计算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和读写到千位数。

他们应该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

2. 分数和小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3. 图形和几何学生应该能够识别基本的二维和三维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球体和长方体,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4. 时间和日历学生应该能够读懂和计算时间,包括小时、分钟和秒。

他们还应该能够使用日历来确定日期和星期几。

二、语文知识点1. 拼音和字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拼音和字母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将它们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

他们应该能够正确地拼读和书写常见的字词。

2. 词汇和阅读理解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并理解一些常见的词汇,如动物、植物、食物等,并通过阅读短文来获取信息和理解故事情节。

3. 语法和句型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语法规则和句型,如主谓宾、主语从句、并列句等。

他们应该能够使用正确的语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4. 写作和作文学生应该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书写句子,并能够写一些简单的作文,如描写事物、描述事件等。

三、英语知识点1. 字母和单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应该掌握英语字母的基本拼读方式,并能够使用字母拼读单词。

2. 日常用语和简单对话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日常用语和简短的对话,如问候、介绍自己、询问时间等。

3. 基本句型和语法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句型和语法规则,如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等。

4. 听力和口语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听力理解简单的英语对话和说明,并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总结: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语文和英语知识都有所提升和扩展。

他们不仅学习了更复杂的计算和语言技巧,也开始接触了分数、小数和英语基础知识。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他们将建立起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数学是⼈们认识⾃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具。

它是⼀门古⽼⽽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的应⽤越来越⼴泛,作⽤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年⽉⽇》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年⽉⽇》知识点 1、⼀年有12个⽉:⼀、三、五、七、⼋、⼗、⼗⼆⽉是⼤⽉,有31天;四、六、九、⼗⼀⽉是⼩⽉,有30天;⼆⽉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 (A)年份能被4除尽⽽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

为平年; (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年⼤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24时计时法表⽰: (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上时间即可; (B)下午的时间在钟⾯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时。

6、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时=60分,1分=60秒,1刻=15分,⼀昼夜=24⼩时,1周=7天。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 (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C)头尾算其⼀: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篇⼆】⼩学三年级数学《年⽉⽇》教案 ⼀、教学内容 ⼈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教学⽬的 1、使学⽣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的基础知识。

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进⾏收集处理信息,观察⽐较,进⾏联想,提⾼学⽣解决⽇常⽣活问题的能⼒和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的创新意识。

3、使学⽣感受数学知识与⽇常⽣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份 2、学⽣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谜语导⼊ 同学们,⽼师这⼉有⼀个谜语,请⼤家猜⼀猜(教师展⽰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穿三百多件⾐,每天都要脱⼀件,等到年底剩张⽪),学⽣猜出是:⽇历。

三年级年月日重点笔记

三年级年月日重点笔记

三年级年月日重点笔记摘要:一、年月日的基本概念1.年、月、日的定义2.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二、时间的计算方法1.公历与农历的转换2.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3.大月和小月的划分4.时间的推算:日期、星期、农历三、时间的应用1.日常生活时间的表达2.节日、纪念日的时间3.时间的规划与管理四、总结与拓展1.年月日的学习意义2.年月日的实际应用场景3.培养时间观念的重要性正文:一、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年、月、日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时间单位,它们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年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公历年为单位。

月是月球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农历月为单位。

日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24 小时为单位。

在我国,我们通常使用公历来进行日常生活的时间管理,但在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农历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时间的计算方法1.公历与农历的转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将公历与农历进行转换。

例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我们需要知道农历的具体日期。

同时,在一些黄历、八字命理等方面,也需要对农历进行了解。

2.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为了弥补地球公转与历法时间的误差,人们在公历中引入了闰年的概念。

闰年是指公历年份可以被4 整除但不能被100 整除的年份,或者是可以被400 整除的年份。

闰年的2 月有29 天,而平年的2 月只有28 天。

3.大月和小月的划分在我国的公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并不相同。

大月有31 天,小月有30 天。

通过记忆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我们可以轻松地区分大月和小月。

4.时间的推算:日期、星期、农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具体的日子,还需要知道星期几以及农历的日期。

通过日历或者电子设备,我们可以轻松地查询到这些信息。

三、时间的应用1.日常生活时间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时间。

例如,约会、上课、下班等场景。

(完整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完整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与“年”相关的知识:1、一年=12个月半年=6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2、判断平年、闰年: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例如:1968年-闰年,1954年-平年,1900年-平年,2000年-闰年。

判断方法:年份的末位是奇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1985……年份末位是偶数的需要进一步判断,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1)看末两位是否能被4整除,如:1928,末两位28÷4=7所以是闰年;又如:1918,末两位18÷4=4……2所以是平年。

(2)记住2000这个特殊年份是闰年。

用需要判断的年份跟它求差,如:1996年,2000-1996=4,4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又如:2016年,2016-2000=16,16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

3、推算周年:方法:末位年份-初始年份=周年例如:201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

2011-1949=62(周年)例如:2012年6月8日是小明9岁的生日,他是哪年出生的?2012-9=2004(年)与“月”相关的知识:1、大月=31天全年共有7个大月小月=30天全年共有4个小月半个月=15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2、判断大月、小月、闰月(二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

(2)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

第四季度:10、11、12月。

4、区分“季节”: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与“日”相关的知识:1、重要节日:元旦(1月1日)春节(1~2月)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党的生日(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必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必背知识点整理

《年月日》必背知识点一、《年、月、日》部分1、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2、一年中有(12)个月,分成(四)个季度,一年中有(7)个大月,有(4)个小月。

3、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4、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5、连续两个月共62天: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7月和8月。

6、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普通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整百年份除以400,能整除的是闰年。

(如1600年、2000年是闰年,1900年、2100年不是闰年。

)7、重要节日举例:1、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能和普通计时法互化。

晚上9时——9+12=21时16时——16-12=4时,即下午4时2、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如:汽车11:00出发,晚上9:30到目的地。

首先要将晚上9时30分化成21时30分,再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计算出汽车行驶时间时10小时30分。

正确列式: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如:汽车19时出发,第二天早上9时到达目的地。

这种涉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久,再加上第二天的9小时。

正确列式:24时—19时=5时5时+9时=14时三、计算经过天数(1)算头不算尾如:学校7月4日放暑假,9月1日开学,暑假一共有多少天?解答:暑假包括7月4日,但不包括9月1日。

7月放假天数:31-3=28天总天数:28+31=59天,暑假一共有59天。

(2)两头算更多学习资料加微信 2633511394如:爸爸5月3日到5月28日要出差,爸爸一共出差多少天?解答:5月3日和5月28日都要算进去。

28-2=26天,爸爸一共出差26天。

(3)算尾不算头如:3月21日是星期二,5月15日是星期几?解答:从星期二开始往后数7天,还是星期二,每往后数几天,就是星期二再加几天。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必背知识汇总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必背知识汇总

三年级下册数学
《年月日》必背知识汇总
一、年、月、日部分
1. 【大小月知识】
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

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只有二月有变化。

注释:【腊,即12月】【冬,即11月】
2. 【全年天数】
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3.【四个季度】
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
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4.【闰年判断方法1】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

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闰年判断方法2】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
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二、24小时计时法部分
1.【概念】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表示方法】
普通计时法:上午9时→9时
24时计时法:晚上9时→21时(9+12=21)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梳理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梳理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梳理班级姓名1、一年有12个月,把天数是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天数是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12个月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一年中是大月的月份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小月的月份有4月、6月、9月、11月;7月和8月是一年中连续的两个大月。

3、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一般年份平、闰年的简便判断方法:用年份的末两位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平年。

☆快速判断:年份末尾的个位上是1、3、5、7、9的一定是平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平、闰年简便判断方法:用年份的前两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6、平年的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1天。

闰年的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是52个星期零2天。

7、平年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

闰年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

上半年下半年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月份1月-3月4月-6月7月-9月10月-12月平年天数90天91天92天92天闰年天数91天91天92天92天8、算植物生长周期、出差时间、旅游时间等都要算两头日期。

(如水稻5月5日播种,10月16日收割,生长期为165天。

)第二单元《年月日》练习班级姓名一、填空。

1、写出2000年后面的三个闰年:()年、()年、()年。

2、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7月1日建党()周年。

3、2012年2月27日是星期一、不看日历,想一想,下一个星期四是()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年()月()日正好建国一百周年。

4、小强1992年2月29日出生,他今年()岁,一共过了()生日。

5、下面的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2)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总奖牌数达63块,排名世界第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

(6)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个位是单数的为平年,个位是双数的用公历年份的后两位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后两位都是0的用前两位去除以4。

练习:1925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2100年是平年,1940年是闰年,
2009年是平年,1938年是平年,2016年是闰年。

(8)周年的意义:如我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1999年10月1日过了50年(1999-1949=50年),这就是中华人民国成立50周年。

计算周年: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诞生的,到2015年7月1日是建党94周年,列式 2015-1921=94年。

(9)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
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

(10)平年全年有365天,有52个星期零1天,
闰年全年有366天,有52个星期零2天。

(11)常用的节日、纪念日一定要记住:
元旦: 1月1日 爱耳日:3月3日 妇女节:3月8日
植树节:3月12日 劳动节:5月1日 儿童节:6月1日
爱眼日:6月6日 建党节:7月1日 建军节:8月1日
教师节:9月10日 爱牙日:9月20日 国庆节:10月1日
残疾人:12月3日
回归: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12)
(13)计算天数[分月计算] 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14)王小刚不久前过了第10个生日,可他爸爸才过了9个生日。

这是因为爸爸的生日是2月29日。

(二) 24计时法
1、
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大概的时间段词语(如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转换方法:
上午9时 9时(12时前时刻不变,就差“上午”两个字)
晚上9时(21时)(9+12=21时)
(下午4时) 16时(16-12=4时)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4时计时法不加。

4、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
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21时30分-11时 = 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过24时的题:经过时间=24时-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19时30分+2时35分=22时5分(满60分进1)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5、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6、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天(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 星期 = 7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