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直流电配合药物治疗眼肌麻痹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眼外肌麻痹临床体会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眼外肌麻痹临床体会1 临床资料42例(48只眼)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9~68岁,病程3天~2个半月。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视物重影,29例超声提示玻璃体浑浊,伴糖尿病3例,因外伤所致的麻痹性斜视3例。
2 治疗方法针刺治疗:取患侧上明、球后、睛明、四白、攒竹、丝竹空(双目同时患病则双侧同取)、百会及双侧合谷、风池,手法平补、平泻为主,其中上明、球后、睛明进针后不提插不捻转不留针,注意勿伤眼球,其余留针30分钟。
出针后用棉球压迫针孔片刻,日1次,15天为1疗程。
中药治疗:以祛风活血为治疗法则(糖尿病患者先降血糖再行口服中药),药物组成为羌活10 g、蝉蜕10 g、防风6 g、蒲黄15 g、桃仁g、红花10 g、炒僵蚕10 g。
气虚加黄芪20 g,血瘀明显加川芎10 g,发病日久则去防风加当归15 g,水煎服,日1剂,15剂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治愈:眼球运动恢复正常,双眼复视完全消失,超声显示玻璃体无浑浊,双眼上睑缘位置基本对称。
好转:眼球运动略受限,复视改善但仍偶有存在玻璃体浑浊未完全消失。
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变。
4 结果4个疗程后,治愈30例(34只眼),好转9例(10只眼),无效3例(4只眼)。
好转和无效者继续针刺治疗,不再口服中药,2个疗程后有4例(4只眼)治愈,其余8例有5例(7只眼)行手术矫正,另3例(3只眼)放弃治疗,总有效率为91.7%。
5 病案举例患者男,56岁,2006年5月2日初诊。
自述5天前双眼突然视物重影,经中国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左眼右上斜肌不全麻痹,建议回当地治疗而来我院就诊。
检查:全身情况尚可,视力1.0,左眼无压痛,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略弦。
中医辨证风邪中络,气机阻滞,治疗针刺选穴及针法同前所述,中药方选用羌活10 g、蝉蜕10 g、防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炒僵蚕10 g。
水煎服,日1剂,随证加减,2个疗程诸症消失。
针药结合治疗痛性眼肌麻痹验案

史、实验室检查及颅脑MR I 结果,诊断为痛性眼肌麻痹,予针灸结合
2 1 2 ・中医中药 ・
A u g u s t 2 0 1 5 , V o 1 . 1 3 , N o . 2 4
针药结合治疗痛性眼肌麻痹验案
王 文 熠 倪 丽 伟
( 天津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 0 0 0 7 3 )
【 关键词 】 痛性 眼肌麻痹 ;针 药结合 中图分类 号 :R 2 7 6 . 7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2 4 - 0 2 1 2 - O 1
痛,时有头晕 ,左眼睑下垂,右眼结膜充血 ,左眼球活动受限,复
视 ,纳少 ,寐差 ( 因疼 痛无法 入睡 ),小便调 ,大便 干 ,舌红 ,苔黄 腻 ,脉弦滑 。B P :1 4 0 / 8 0 m m H g 。眼科查体 :右结膜下 出血 ,左 眼球 向上 、下 、内转动受 限。水平 、垂直复视 ,左 、左上分 离明显 。右眼 眼压 2 4 . 3 m m H g ,左 眼1 8 . 7 m / n H g 。颅/  ̄MP O 示右额叶区 、两基底节 区、左侧丘脑软化灶 ,两侧筛窦 炎症 。血常 规示WB C 1 2 . 8 5 ×1 0 9 几, N E U T 9 . 2 8 ×1 0 。血糖 7 . 6 3 m m o l / L ,糖化血 红蛋86 . 9 0 %。结合病
1病例 资料 患者男性 ,5 8 岁 ,2 0 1 4 年5 月1 日初诊。主诉 :左 眼疼 痛 ,左眼睑
J 1 1  ̄2 0 g 、麸炒 枳壳 1 5 g 、陈皮 1 5 g 、升麻1 0 g 、柴胡1 5 g 、桔梗 1 0 g 、
穴位注射联合眼部直流电控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眼外肌麻痹疗效观察

善眼部血液循 环和新陈代谢 , 促进组织 修复再生 , 以眼部 电控药 物离子导入作 为碘化钾 的给药方 法 ,同样 可 以发挥 其促进渗 出 吸收 的作用 。 我们选用穴位注射联合眼部 直流 电控离 子导人治疗糖 尿病
治疗组: 选用7号注射针头, 抽取 V i t B l m L 、 V i t B l 2 m L 、 盐酸
女1 8例 ; 平均( 5 5 . 7±2 . 3 ) 岁; 病程 ( 1 4 . 1 - 4 2 . 7 ) 天; 其 中右 眼 1 8 例, 左眼 1 O例 , 双眼 2例 。两组 患者 年龄 、 性别 、 病情轻 重、 病程 ,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n e u r o p a t b y, r e t i n o p a t h y, a n d n e p h r o p a t h y i n p o p u l a t i o n— b a s e d c o h o r t ;
显效 : 临床 主要症状 、 体 征基 本消 失 ; 有效: 临床 主 要症 状、
体 征明显减轻 ; 无效 : 临床 主要症状 、 体征无改善 。 3 . 2 结果( 见表 1 )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 例)
[ 2 ] D r c k P J .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b y s t a g e d s e v e r i t y o f v & r i o u s t y p e s o f d i a b e t i c
眼外肌麻痹 , 治疗总有效率 9 3 . 3 %, 比常规治疗效果好 , 从研究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眼肌麻痹21例

121 3 取正坐仰靠位 , 选择 2m l 注射器套 5 号针头吸入弥可 保注射液 2m l, 嘱患者轻轻闭目, 轻压眼球问上 , 在眶 下缘外 l�4 与内 3�4 交界处缓慢直刺 0. 5 ~ 1 寸, 寻找 针感 , 不提插, 待有针感后回抽无回血 , 将药物注入, 使 整个眼球有胀感, 注射完毕后用干棉球按压片刻 , 以防 出血。 疗效标准 治愈: 复视、 斜视消失, 眼外肌功能恢 复正常。基木治愈: 单纯上睑提肌麻痹 , 眼裂与健侧比 差 1mm 。 好转: 向某一方向注视时仍有轻度复视 , 眼位 止, 眼外肌运动功能基本正常或轻度复视, 眼位正, 眼 外肌运动功能基本正常或轻度障碍。 无效: 复视, 眼位 , 眼外肌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变。 治疗结果 治愈 14 例, 好转 5 例 , 无效 2 例, 总 有效率为 90. 48% , 其中好转 1 例只治疗 13 次而未坚 持, 无效 1 例为 I 型糖尿病并发症 (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变) 。 疗程最短 14d, 最长 3 个月。 典型病例 患者, 各劳里要思, 男性 , 23 岁。 1 月 前因车祸左侧头部着地昏迷 4~ 5h, 清醒后出现复视, 后来我院眼科就诊。 查体: 外观呈代偿头位 , 复视 , 左眼 球不能上转 , 有定向定位错误, 复视图示正位, 正上位 水平分离 , 确诊为左眼上直肌不全麻痹 , 介绍来我科治 疗, 取阳白、 太阳, 接电针治疗仪, 配风池、 光明、 合谷、 太冲 , 球后穴注弥可保注射液 2m l, 每周 2 次 , 经治疗 4 次后 , 自诉复视距离明显缩小, 头代偿位基本消失, 左 眼球上转功能较初诊时好 , 经治疗 10 次后 , 复视距离 进一步缩小 , 眼球上转功能基本恢复 , 定向定位正确 , 经治疗 14d 后 , 复视消失 , 眼球各方位转动正常 , 治愈。 讨 论 麻痹性斜视一般指后天性眼外肌麻痹 ,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肾精血亏损和脾胃中气不足有 关, 前者因目失精血所养 , 目珠维系失调而致目珠转动 失灵 , 遂致斜视 , 后者因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目系拘 急而成 , 所以治疗上以祛风通络, 补益目系之法, 取眼 周穴以疏通局部气血, 风池为手足少阳及阳维之会穴 , 以疏风邪, 是治眼病的常用穴; 合谷为阳明经原穴, 多 气多血, 是治眼部疾患的有效穴;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 原穴 , 肝之输 ( ±) 穴有补肝作用, 和光明为肝胆原络相 配, 有平肝潜阳 , 调气和血, 养日明目之功; 球后穴有通 络益气明目作用, 再注入神经营养药, 有针刺和药物对 穴位的刺激和药理双重作用。 再配用低频脉冲刺激, 共 同起到加速局部血流, 改善组织神经营养, 促进神经修 复, 加快变性神经肌肉的恢复。 故电针加穴注治疗麻痹 性斜视, 疗效确切, 可做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李巧云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 810001)
眼肌麻痹治疗最佳方法

眼肌麻痹治疗最佳方法
眼肌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会导致眼部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放松,从而影响视力和眼部运动。
对于眼肌麻痹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眼肌麻痹治疗的最佳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眼肌麻痹患者,常规的眼部按摩和眼部功能锻炼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定期的按摩和锻炼,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加强眼部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恢复眼部功能。
其次,对于中度眼肌麻痹患者,可以考虑接受针灸治疗。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针刺,可以调整身体的气血平衡,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对于眼肌麻痹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对于重度眼肌麻痹患者,手术治疗是最佳的选择。
眼肌麻痹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眼部肌肉移植或修复手术,以恢复眼部功能。
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大,但是对于重度眼肌麻痹患者来说,是恢复视力和眼部功能的最有效方法。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眼肌麻痹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
特定类型的眼肌麻痹,如因感染或炎症引起的眼肌麻痹,可以通过
使用抗炎药物或抗生素来治疗,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总的来说,眼肌麻痹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治疗前,建议患者首先就医,接受眼部检查,以确定眼肌麻痹的程度和类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眼肌麻痹的治疗最佳方法包括眼部按摩和功能锻炼、针灸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
在进行治疗时,患者
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于眼肌麻痹患者有所帮助。
电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观察

电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观察摘要:眼肌麻痹又称麻痹性斜视,是指在双眼视力已经建立或充分巩固以后,由于外伤、血管性疾病、颅内肿瘤、代谢障碍等因素致下神经元(包括神经核,神经及肌肉)损伤所引起的单独的或多发的眼外肌运动障碍。
患者自觉双眼复视、视觉模糊,甚则眩晕、恶心、呕吐、走路步态不稳,遮盖一眼则症状消失。
我们采用电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眼肌麻痹60例,总体临床疗效中,1个疗程内治愈者1例,占1.67%;2-3个疗程治愈者31例,占51.67%;4-6个疗程治愈者9例,占15%;6个疗程以上显效者11例,占18.33%;无效8例,占13.33%;治愈率为68.33%,显效率为86.66%,无效率为13.33%。
关键词:电针刺超短波眼肌麻痹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18-01眼肌麻痹又称麻痹性斜视,是指在双眼视力已经建立或充分巩固以后,由于外伤、血管性疾病、颅内肿瘤、代谢障碍等因素致下神经元(包括神经核,神经及肌肉)损伤所引起的单独的或多发的眼外肌运动障碍。
患者自觉双眼复视、视觉模糊,甚则眩晕、恶心、呕吐、走路步态不稳,遮盖一眼则症状消失。
临床治疗以早期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等药物促进炎症消退和出血水肿吸收,中、后期应用神经营养剂和血管扩张剂以助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药物治疗并追踪观察半年以上无好转者采用手术治疗。
我院自2010年以来,采用电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眼肌麻痹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月我院眼科住院病人,共6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18~30岁5例,30~50岁26例,50~70岁24例,70岁以上5例,平均年龄48.5岁,均为单眼,其中右眼28例,左眼32例,外伤所致6例,血管性及代谢性疾病所致19例,炎症所致5例,肿瘤术后3例,不明原因所致27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60天,平均14天。
通窍醒神针刺法加电针治疗眼外肌不全麻痹的临床观察

【 e od 】 O h a pr yi Eetcauuc r; cp c r—te p K yw rs pt l a ls ; l r p t e A uu t e h r y h mo a s c i c n u n u a 眼外肌不全 麻痹 为 眼科 疑难重 症之 一 , 由于 支配 多
h t op t o ru (P <0 O ) C n l in A u u c r —t r y r og i x gh n o i t e c i au u c r ew g s . 1 . o c s c p t e h a f n q oi s e m n w h l tcc p t e uo n u epo T a n cb e i e r n u d
P t n n l ru a et i c t o p(n : 0 e et y o i t n f o vn o a a u u c r — e p de c i a uu c i s nor g o 6 )w r t a b m n i ne t nl p t e t r ya l t c cp — er e d cb a o o c i n u h a n er n c
a un z ag,Hbi S i zun 005 h ee, hi hag 50 1 j a
【 bt c】 O jci T bev eeet fo ogi xnse o bndwt e c i auuc r o e A s at r bet e oosr t f c o rTnq oi hncm ie i l tc cpnt e nt v eh f a g h er u h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眼肌麻痹39例疗效观察

许某 某 , ,4岁 , 尿 病 史 1 , 20 男 6 糖 2年 于 05年 1 O 月1 3日出现左 眼外 展 活 动受 限。 于 20 05年 1 O月 1 6 日来我 院就诊 。查 : 右侧 眼球 活动 度正常 , 左侧 眼球 向 内、 向上 、 向下及 向内上 、 内下均正 常 , 向外侧运 动不 唯 能 。双 侧 眼底 呈糖 尿病视 网膜病 变 Ⅲ期 表现 。另伴 头 昏、 痛、 头 全身 酸 痛 、 舌淡 紫 、 苔薄 白微腻 , 浮 紧 。头 脉 部C T检 查 正 常 。诊 断 : 侧 外 展 神 经 麻 痹 性 复 视 。 左 治疗 给予胰 岛素控 制血 糖 , 给予营养 神经 、 并 改善微循 环药 物 。针 刺 主穴 取 球 后 、 明 、 子 、 竹 、 竹 睛 瞳 攒 丝 空 、 阳 、 白 , 以足 三里 、 溪 。针刺 得 气 后 , 子 太 四 配 太 瞳
10 其他穴位则分别采用直刺或斜刺 , . 寸, 得气后留针 3 i。瞳子 与 丝竹 空 , 阳穴 与球 后 、 0mn 太 四白 、 血海 、
外关、 百会 、 太溪 、 三 里 、 足 风池 等 任 一 穴 为 1 , 2 对 共 对 穴位 , 刺 得气 后 接 电针 仪低 频 连 续 波 , 率 为 6 针 频 0 次 / , 间 3 i。治疗 每天 1 , 为 1 程 。休 分 时 0mn 次 7次 疗 息 2天后 , 继续 下 1 疗程 , 根据病情 确定疗 程 。
与丝竹 空 1 , 阳与球 后 1 , 电针 仪输 以低 频 对 太 对 用
取穴 : 主穴 取球 后 、 明 、 睛 瞳子髂 、 竹 、 竹空 、 攒 丝 太
经 观察疗 效满 意 , 现报告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患 者共 3 例 , 2 例 , 1 例 。年龄 4 —7 岁 , 9 男 1 女 8 5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结合直流电配合药物治疗眼肌麻痹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直流电配合药物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1例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直流电配合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针灸、直流电配合药物治疗对眼肌麻痹有良效。
关键词:眼肌麻痹针灸治疗直流电治疗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05-02
眼肌麻痹属于眼科常见病之一。
发病原因多为脑血管疾病、炎症、外伤、肿瘤、糖尿病等所致,主要是由于支配眼肌的神经受损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复视、头晕。
中医称之为“风牵偏视”、“视一为二”、“视歧”、“目偏视”。
本研究采用针灸、直流电配合药物治疗眼肌麻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眼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均为单眼眼肌麻痹。
将51例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7—70岁;病程1d~65d。
其中外直肌麻痹15例、内直肌麻痹5例、下直肌麻痹3例、上斜肌麻痹2例;外伤所致3例、代谢性及血管性疾病所致17例、炎
症所致5例。
治疗组26例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16~72岁,病程2d—67d。
其中外直肌麻痹15例、内直肌麻痹6例、下直肌麻痹4例、上斜肌麻痹1例;外伤所致3例、代谢性及血管性疾病所致19例、炎症所致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累肌及发病原因方面有均衡性。
2 临床诊断标准[1]
①眼位偏斜,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的相反方向偏斜;②眼球活动障碍,患眼向麻痹肌作用方面活动受限;③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④代偿头位,头向麻痹肌方向偏斜;⑤复视、双眼视一为二,(复视象检查确定麻痹肌);⑥头晕目眩,或有恶心呕吐。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原发病。
糖尿病患者给予降血糖药物以控制血糖,高血压动脉硬化者给予降血压治疗,高血脂者给予降血脂治疗,炎症引起者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外伤引起者对症治疗。
3.2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疗法,维生素c5.0g、胞二磷胆碱1.0g、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1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1次/日;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1次/日,7日为1疗程。
疗程间隔2-3天。
根据病情治疗3-5个疗程。
同时口服肌苷200mg,3次/日。
3.3 治疗组。
(1)药物治疗同对照组。
(2)直流电治疗:①直流电治疗采用dy-多功能眼病治疗仪。
②导入药物:采用10%碘化钾溶液。
③导入方法:采用眼枕导入法。
嘱病人自然闭目,将浸有药
液的大小为4×5cm的四层专用敷料一块。
放置在眼睑上,将直流电导入电极(阴极)极板放置在药物纱布上。
浸有蒸馏水的纱布置于患者枕部,使用绷带固定,压实使紧密接触。
打开电源,电流强度1—2ma,缓慢旋转调节旋钮调整温度及强度,一般以病人感觉眼部及颈部电极处有针刺感即可。
离子导入时间20分钟,每日2次。
7天为l疗程。
疗程间隔2-3天。
根据病情治疗3-5个疗程。
(3)针灸治疗:①取穴:主穴取球后、睛明、瞳子髎、攒竹、丝竹空、光明、太阳、四白治疗,配穴则外伤配血海、肾俞、足三里,感染配外关、合谷、太冲,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症配足三里、百会,糖尿病配足三里、太溪,其他原因者配风池、三阴交;②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针刺球后于眶下缘外侧1/4处,即下睑板下缘外下方与眶缘之间,用左手手指固定眼球稍向上方,使皮肤绷紧,右手直刺,快速进针破皮后,刺手握住针柄,将针体朝内上方即视神经孔方向缓慢刺入25~30mm。
进针过程中注意询问病人的针感,同时细心体会手下的感觉。
睛明穴用左手拇指将眼球推向外方,沿近拇指甲缘直刺0.8~1.0寸,其他穴位则分别采用直刺或斜刺,眼部穴位采用轻刺激,不提插捻转,得气即可;远端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
治疗每天1次,7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2-3天。
根据病情治疗3-5个疗程。
4 治疗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针刺直流电药物组的痊愈率69.23%,明显高于药物组的36%;针刺直流电药物组有效率100%,也明显高于药物
组的84%,经秩和检验(p<0.05)。
提示针刺直流电药物组疗效优于药物组。
5 讨论
眼肌麻痹为支配眼肌的神经受损导致眼肌张力降低所致,损伤部位有中枢性及周围性两种。
西医在治疗眼肌麻痹上早期促进炎症消退和出血、水肿吸收,中、后期应用神经营养剂和血管扩张剂恢复神经肌肉功能外,尚无其他特效药物。
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多采用手术治疗。
试验结果表明,药物治疗眼肌麻痹有一定的疗效,而针刺直流电药物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组(p<0.05)。
头皮针可通过高级中枢作用来协调各眼肌功能,从而使眼球运动恢复正常。
循经远取腧穴,亦对改善眶内组织血液循环,提高血氧供给,促进神经肌肉功能康复也有一定的作用。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是电疗法的一种,直流电离子导人疗法的治疗作用为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作用,通过直流电的电解、电渗等作用,使药物不经血液循环直接进入眼内。
有学者从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用直流电导入法时,药物在深部组织和脏器的浓度比用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投药法的浓度还高。
药物电解为离子导入眼内后,于病变局部形成离子堆,可保持较高的浓度,在体内保留的时间较长,因而发生作用的持续时间也较长,且离子导入法不损伤皮肤,无疼痛或胃肠刺激症状。
同时直流电还能刺激按摩眼周穴位作用,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刺、直流电配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眼肌麻痹均有效,但针刺、直流电配合药物治疗眼肌麻痹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好,
且针刺、直流电治疗经济实用,几乎没有毒副作用,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管理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