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作品示例: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营销策略

合集下载

小岗村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破解对策

小岗村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破解对策
所 遭遇 的瓶 颈 , 提 出破 解对 策 , 探索 出适合 小 岗 经济发展 的新 思路 , 以充分发挥 这个昔 日名村并 在 全省乃 至全国农村经济 发展 中的示范效 应 。

同 志挂 职 小 岗村 党 支部 书 记 , 小 岗村 再 一 一 次 获
得 了新 的生机 , 实现 了跨跃 式 的发展 。
的推 广 和实 施 , 探 索 出一 条 适 合 我 国 国情 的致
富道 路 , 也 因此 在 我 国农 村 发 展历 史 上 留 下 r 深深 的烙 印 。2 0 0 4年 , 中 国优 秀 共产 党 员沈浩
此百思不得其解, 并力求揭开其 中的“ 黑箱” 。
本 文 旨在通 过实地调研 , 查找 小岗 目前经济发 展
愿, 发 展 仍 存 在 诸 多 问题 , 严 重 影 响 了小 岗的 快 速 、 健 康 发 展 。文 章 在 调 研 的 基 础 上 , 对 小 岗发 展 中 的 现
实 困境 进 行 思 考 , 并提 出破 解 对 策 , 以 期 重 现 昔 日辉 煌 。
[ 关键词 ] 小 岗; 小 岗村 ; 现 实 困境 [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0 [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0 0 4— 5 8 5 6 . 2 0 1 4 . 0 5 . 0 0 9
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观光旅游使小岗与风阳县内人文自然景点连线一体经多年发展小岗现已成为集农家风情游农业历史观瞻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旅游局和省农委确定的省市级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农家乐旅游示范村
第3 5卷
第 5期
哈 尔滨 学 院学 报
J 0URN AL OF HARB I N U NI VERS I TY

红旅项目营销策略

红旅项目营销策略

红旅项目营销策略红旅项目营销策略:1. 品牌定位与目标群体:为了成功推广红旅项目,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品牌定位和目标群体。

红旅项目的核心是向消费者传达红色文化、革命历史和红军精神。

我们的目标群体是对红色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国内外游客,特别是那些年轻人和社会团体。

2. 线下推广活动:通过组织线下推广活动,我们可以将红旅项目宣传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主题展览、讲座、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等。

我们还可以与相关的学校、社区和旅游机构合作,举办学生交流活动、社区推广活动以及开展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合作销售。

3. 社交媒体推广:社交媒体是有效推广红旅项目的重要渠道。

我们将建立公司的社交媒体账号,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各大旅游平台。

我们会定期发布关于红旅项目的信息,如旅游线路、红色文化知识、游客故事分享等。

此外,我们还会与旅游博主、红色文化专家和相关媒体合作,增加项目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4.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旅行社、景区和当地商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营销红旅项目的关键一步。

我们将与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将红旅项目纳入到他们的旅游产品中,提供特别的折扣和奖励,以吸引更多游客参与红旅项目。

与景区和当地商家的合作可以包括联合推广、商品开发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从而扩大红旅项目的曝光度和收益。

5. 贴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我们将不断创新红旅项目,并推出不同的旅游线路和体验活动。

这些创新产品可以是特殊主题的红色文化之旅、红军足迹之旅、纪念品设计等。

我们将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以便持续改进和创新我们的产品。

6. 用户口碑营销:为了增加红旅项目的口碑效应,我们将注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通过鼓励用户分享游客故事和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他们在红旅项目中的体验,我们可以推广红旅项目并吸引更多游客。

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并提供专业的客户服务,以保持与游客的良好关系,并积极回应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文章来自方圆水木规划设计院转载请注明一.红色旅游的意义 2004 年以来,红色旅游项目在我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蓬勃升起。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游客学习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增加旅游阅历;同时红色旅游也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途径;更是有助于打破老区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

二.红色旅游的现状1.红色旅游景区多为橱窗展示类,展品多为革命时期的文件和工作、生活等有纪念意义的用品。

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普遍缺少娱乐性和消遣性,对旅客吸引力不足,旅客参与程度极为有限。

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但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

且游客群单一,多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群体,其消费购买能力有限,影响红色旅游地区的受益效果。

2.很多红色旅游的景区开发,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专注突出其政治色彩和以往的政治因素。

这使游客难免会产生脱离感,难以融入其中。

应在景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到,要把当地的历史、文化融入景区的建设,使景区拥有浓重的文化氛围。

这样不仅丰富了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也对当地文化、艺术的传承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3.红色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一个景区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景区是否能够拥有大量客源以及良好口碑的决定因素。

红色旅游景区多在甘肃、延安等较为偏远的山区,交通的便捷和通讯的顺畅,便成为了这些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必要条件。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一大“瓶颈”,直接影响到了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长远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困境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困境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困境与对策
一、红色旅游发展困境
1. 资源不充分。

乡村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有限,这导致了红色旅游产品的单一
和缺乏吸引力。

由于红色资源的独特性,其保护和利用也面临一定的难度。

2. 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乡村地区相对偏远和欠发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
信和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不足,限制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3. 意识认识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民对于红色旅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
的规划和管理,导致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作效果不佳。

4. 公共服务不完善。

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匮乏,如旅游指引牌、厕所等服
务设施不完善,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不便。

二、红色旅游发展对策
1. 创新红色旅游产品。

在红色旅游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创新,通过与其他地
方红色资源的结合,开发出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红色旅游产品,提高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地方政府应提高对红色旅游的认识和意识,加强对红色旅
游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支持农民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

5. 加强红色旅游人才培养。

注重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问题,调
整发展思路,加大投入力度,采取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措施,相信红色旅游一定能够取得更
好的发展。

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与开发策略

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与开发策略

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与开发策略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以革命文化和红色历史为主题,以红色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线路为主体的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资源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入手,探讨其发展的策略。

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红色旅游景点的数量不断增加。

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纷纷投入资金和人力,对一些具有红色历史意义的地点进行保护和开发,使其成为具有红色旅游价值的景点。

其次,红色旅游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除了传统的红色旅游景点,还有红色旅游线路、红色主题酒店等新兴产品。

这些产品的开发丰富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然而,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相对滞后。

虽然红色旅游景点的数量在增加,但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导致一些具有潜力的红色旅游景点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其次,红色旅游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红色旅游产品在内容和服务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最后,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

很多游客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了解仍然不够,缺乏对红色旅游的兴趣和认知。

为了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资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首先,加大对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力度。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红色旅游景点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挖掘和利用更多具有红色历史意义的地点,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

其次,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质量。

加强对红色旅游产品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产品的内容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最后,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游客推广红色旅游资源,增加游客的认知和兴趣。

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红色旅游服务营销策略

红色旅游服务营销策略

红色旅游服务营销策略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为主题,融合了历史、旅游和教育等元素,具有独特的意义和魅力。

为了成功开展红色旅游服务的营销,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的策略。

1.通过目标市场分析确定目标客户群体:红色旅游的目标客户群体通常是对历史、革命和红色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群。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确定目标客户的特征和需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营销活动。

2.创造独特的红色旅游产品:提供独特和差异化的红色旅游产品是成功营销的关键。

除了传统的红色旅游线路,可以考虑与当地红色景点合作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例如红色文化体验、亲历革命历史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营造浓厚的红色旅游氛围:在旅游目的地和景点中,营造浓厚的红色旅游氛围是吸引游客并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布置以红色为主题的装饰、播放相关红色音乐和影片、举办红色主题活动等方式来提升游客的参与感。

4.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相关机构、景点和旅行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品牌知名度。

例如,与红色博物馆、红色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并共同推广红色旅游服务,以实现互利共赢。

5.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宣传: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力量,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传播红色旅游的理念和特色,开展线上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

6.提供个性化的红色旅游体验: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红色旅游体验,例如定制化行程、特殊场景的演绎等。

这将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效应。

7.开展主题活动和红色文化推广:组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如红色文化讲座、红色摄影展、红色主题演出等,吸引游客参与并传播红色旅游品牌和文化。

通过以上营销策略,红色旅游服务提供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户,提高市场份额,并将红色旅游的特色和价值传递给更多的人。

同时,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策略,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提升红色旅游服务营销效果的关键。

分析红色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分析红色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分析红色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作者:李巧玲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05期本文通过对红色旅游概念的诠释以及广安市红色文化旅游的主题定位和形象定位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开发措施。

制定了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策略。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把绿色自然景点与红色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革命教育与促进现代旅游业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其打造的红色游线和革命经典景观,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文化,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培育新时代革命教育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产品主要是依托革命英雄纪念地及其所承载的红色革命精神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相对于依托纯自然旅游资源的产品而言,它不会因为不同季节、气候、地理位置等原因出现较大的波动,相反会因为纪念日以及节假日增多而瞬间增长,从这个方面来讲,该红色旅游产品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潜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红色旅游的定位策略(一)主题定位给予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一个准确深刻的旅游主题定位,可以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指明方向,促使旅游业可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快速的发展。

广安的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具有金字招牌的邓小平故居,又有风光秀丽的华蓥山,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都具有很高知名度。

所以广安的旅游可以定位为伟人故里红色观光及华蓥山红色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形象定位旅游地形象定位来源于地方红色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是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集文化性和地域性的自然地理环境、革命传统文化、人文历史成因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就是向旅游者推出吸引人的旅游卖点。

总结为富有创新型和感染力的一句宣传语。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一旦确定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广安市的红色旅游要想为取得广大客源市场的竞争,就必须在旅游者的心目中有明确的形象和主题定位,塑造其独特、鲜明、具有感染力的主题形象。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第一篇: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摘要近些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老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梳理的同时,提出了红色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红色旅游现状问题发展策略AbstractDuring the recent years, the “ Red Tourist” developed so fast and made a great change in China’s tourist market.Through the“ Red Tourist”,We can offectivety protect and make use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 cutural heritage and make tourist brand, and combine enviromental resources with historic resources of human.Developing the “Red Tourist” contributes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devolopment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 condition of China’s “Red Tourist” and bring up some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Key Words:the Red Trip;Status;Problem;Development Strategy 目录序言………………………………………………………………………………… 第1章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分析………………………………………………… 1.1 红色旅游的定义 1.2 红色旅游的物质载体分类1.3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1.4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轨迹 1.4.1 建国初期的瞻仰、参观活动1.4.2 “文革”期间革命纪念地的“朝圣”活动1.4.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转变 1.4.4 新世纪红色旅游全面发展第2章我国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发展,一拥而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营销策略摘要: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很好,但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来进行产业开发,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尚未系统进行市场营销分析和策略研究。

本文通过对小岗村的实地调研,从发展农业红色旅游的角度,分析了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小岗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红色旅游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政治等多重功能,以实现小岗村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岗村;红色旅游;营销策略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活动,它是由有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孕育衍化而成,并在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类型,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模式。

相对于其它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更多是以参观游览红色景观为主要内容,以接受思想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

它具有游客市场较为固定,以公费旅游为主,产品捆绑式销售等特点。

借助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高品位的红色旅游资源,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综合化,走政府主导加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是目前国内已经成功开发的主要红色旅游地的发展模式[1]。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率先实行了“大包干”,促使农民走上自给自足的道路,从而形成了“大包干”精神。

2004年,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书记,任职的近6年来,发展了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沈浩精神。

小岗村以二者为依托,发展农业红色旅游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了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发展现状(一)小岗村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

以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004年,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民众进行新的创业,小岗村又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2008年9月30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

“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是小岗村红色旅游的主要文化内涵(二)小岗旅游资源小岗村在凤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凤阳县文化旅游局、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精心策划、量身打造,大力发展小岗村红色旅游景区建设。

目前,小岗村已开发形成的旅游项目有: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沈浩陈列馆、村文化广场、葡萄采摘园、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景点[2]。

(1)大包干纪念馆。

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展览室、报告厅、门厅、餐厅和相关辅助设施。

展览馆共分溯源、抉择、巨变、崛起、关爱等五大部分,全面介绍了大包干发生、发展的历程。

馆名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的。

(2)当年农家。

以保存完好的茅草房、瓦房、厨房、猪圈、牛棚、茅厕等组成的农家院落为载体,通过生产、生活用具等实物展示,再现了上世纪60-80年代生产、生活场景,使人们穿越时空,收藏时间,留住记忆。

(3)沈浩陈列馆。

为进一步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凤阳县委、县政府决定设立“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陈列馆一楼主要设有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放映厅、接待室、办公室;二楼为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展以及沈浩同志生前住所等。

(4)葡萄园。

小岗村葡萄科技示范园占地600亩。

种植藤稔、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纯绿色食品,可提供采摘服务。

每年8月份举办葡萄节。

(5)村文化广场。

包括雕塑、广场、紫藤长廊、邓塘、生态停车场,占地15600平方米,是村民休闲、娱乐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

(6)蘑菇大棚(大学生创业园)。

首先是由3名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而后吸引了众多大学生来到这里种植双孢菇。

2007年,发展到179棚、占地150亩,现已成为大学生创业园基地。

(三)经济效益近年来,小岗村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旅游者络绎不绝。

小岗村日均接待量达1000多人,“农家乐”示范户日均接待近200人次,小岗村旅游日均创收2万多元。

“大包干纪念馆”自2005年6月建成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0000多人,实现门票收入100多万元。

小岗村农业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如葡萄种植业、生态农业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饮食住宿等服务业的相继发展。

同时,随着小岗村知名度的提高,促进招商引资,先后有GLG 集团、普朗特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在小岗村投资建设了以农业生态旅游为基础的综合性产业园区[3]。

红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小岗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到200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6600元,2010年达到近7000元。

现在,小岗村对村民住所进行了统一翻新改建,村中的主干道有专人定期打扫。

小岗村已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SWOT分析对经济活动战略地位进行分析时,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中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

本文借用此方法,对安徽红色旅游开发进行基本的分析和判断。

(一)优势分析政府的重视是小岗村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保证。

凤阳县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红色旅游是小岗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凤阳县政府竭尽全力优化红色旅游的发展坏境,这主要体现在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

2010,凤阳县旅游局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投入。

投资1800多万元,拓宽、改造了小岗大道,使之与省道307相连,完成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的布展,完成了“当年小岗”情景再现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加强了景区内旧瓦房和茅草房的修缮,规范了旅游标识系统。

凤阳县旅游局积极配合县文物管理所申报小岗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配合县建设局申报小岗村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配合县发改委申报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凤阳县按照旅游质量提升年的要求,积极开展“三比”活动,突出导游讲解队伍建设,强化了导游日常学习、考核制度,培训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讲解员4人,导游讲解员的讲解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二)劣势分析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旅游产品功能单一。

目前,小岗村供游客参观游览的景点中,最主要的是大包干纪念馆,但它设计比较普通,特色并不鲜明,难以满足游客追溯历史的游览需求。

当年农家、沈浩陈列馆等都以静态参观为主,缺少体验与互动,导致游客在小岗村停留时间较短,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相关产业缺少带动作用。

2.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食宿方面,小岗村以“农家乐”为主,但卫生状况和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基础设施方面,小岗村的客运交通、卫生间、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配置不足,极大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3.客源市场不足。

目前,小岗村的游客主要是来自各地的学习参观团,主要由单位机关统一组织,对小岗村兴趣不大,所以在小岗村停留时间不长,消费力有限。

(三)机会分析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提现了党中央对农业问题的重视。

小岗村作为上世纪中国农业改革的发源地,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为小岗村红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大坏境。

另外,红色旅游的客源时多时少,一般而言,5年周期会出现一个小规模的客源高峰期,10周年会出现一个中规模的客源高峰期,50或100周年会出现一个超大规模的客源高峰期。

例如2008年,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对小岗村的红色旅游带来极大刺激增长动力。

(四)挑战分析党干部群众的学习活动是红色旅游初期的客源市场,但是要使红色旅游能持续发展,必须开拓新的客源。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是旅游活动频繁的地区,人们在准备进行红色旅游活动时,会首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而凤阳县小岗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备,会弱化游客对红色旅游的选择动机。

除此以外,近邻竞争也是小岗村红色旅游一大挑战。

安徽省内的泾县、芜湖等也是红色旅游的热门地区,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近邻地区类似现象,突出小岗村红色旅游的特点。

三、营销策略(一)阶段性营销[4]1.前期营销(2005-2010年)2005年-2010年,小岗村红色旅游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红色旅游收入占全村收入的比例大大提高。

在这一时期,红色旅游发展还不成熟,出现了不少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失误,比如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文物古迹、自然资源的保护;又如景点经营只讲政治目的,而忽视成本和效益。

鉴于以上种种,在旅游区规划的初期应当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引红色旅游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来发展红色旅游。

结合小岗村的实际,前期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红色旅游专业人员培训,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一方面要加大对旅游景区交通、卫生、水电、住宿、餐饮等设施的建设投入;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业和规章制度,规范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和景区的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

2.中期营销(2010-2015年)这一时期要继续加大对全村旅游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投入,缩短个红色旅游景点间的时间距离,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

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积极开拓中远程市场。

并与县内的皇陵、皇城、韭山洞等景点展开联合营销。

3.远期营销(2016-2020年)这一时期是小岗村红色旅游区巩固完善的跳阶段,也是旅游区系统建设和产品深度开发时期。

本期的任务是全面提升小岗村红色旅游区个景点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探索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注重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旅游产品品牌创新开发,使景区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二)品牌营销目前旅游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已成为旅游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正成为一种新的竞争力。

随着品牌重要性在旅游业中的提升,旅游品牌已逐渐为旅游企业所重视。

小岗村必须以塑造品牌为核心,走旅游资源市场化、旅游产业集团化和旅游景区品牌花的路子。

以“红色”为主,“农业”为辅,突出小岗村旅游文化。

在红色旅游的品牌营销上,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精品+宣传”模式,结合小岗村的情况,从而找到适合小岗村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品牌开发模式。

(三)合作营销合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观念和营销模式,它强调通过充分整合组织间的资源,协调合作各方的营销行动等行为,达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获得竞争优势。

小岗村目前旅游规模较小,发展较其他地方滞后,单独地直接进入旅游市场,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的促销效果。

如果小岗村与周围的旅游景区联合起来,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和营销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